#剛剛好的壓力 #為什麼週五下午生產力總是驚人
#因為我想準時下班啊啊啊 #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為何「死限」彷彿是能量飲料,
能立刻給我們超級專注力?
🤔️為什麼考生唸書最專心的時間,
不是剛開學,而是考試前?
在壓力心理學中,有種「#剛剛好的壓力」,又可稱為「#良性壓力」(Eustress)、正面壓力、積極壓力。在良性壓力的激勵下,我們精神會變得比較好,甚至會感覺有一點愜意,給我們方向,促使我們往目標前進。
也就是說,壓力其實不全然是壞事。「剛剛好的壓力」能給予我們動力,帶給我們活力。更重要的是,這種好壓力還不會傷害到身體。
事實上,在完全沒有壓力時,我們的表現⋯⋯可說是毫無表現。但是當壓力太大,身體承受不了時,我們的表現反而不增反減。什麼時候我們表現最好呢?就是在「壓力」剛剛好時。
舉例來說,學生什麼時候念書最認真、最有效率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在考試前那陣子。隨著考試逼近,壓力感受越大,唸書也越容易專注!
或者,對一位趕著五點下班的上班族來說,在四點過後的他也容易進入高壓狀態,這反而讓他更可能進入高度生產力的狀態(沒錯,就是在講現在的你😂)。
簡言之,在好的、健康壓力下,我們的表現會隨著壓力增加而提升。不過,人類畢竟是肉做,不是鐵打的,所以這種表現提升的程度其實是有限度的。
在超過我們的身體負荷之後,這種正相關其實就不存在了。個人表現反而會因為疲倦、體力透支、情緒不穩定,而隨之變差。
這對爸媽或主管來說,是個重要的訊息,希望提升表現時,壓力並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找到「剛剛好」的壓力才是最有幫助的。
--
📖 本文節錄自《從此不再壓力山大:給忙碌人士的紓壓撇步》,作者蘇益賢(臨床心理師)。閱讀本書,帶你認識更多壓力觀念,學習免費的紓壓技巧:https://tinyurl.com/stressBYEBYE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