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誤解,覺得若自己要是一個「謙虛」、「包容」的人,無論別人提出什麼看法、評價和論點,自己都要虛心受教、接受指導,才能表示自己是一個「溫良恭儉讓」有修為之人。
因為這樣的念頭,使我們完全不設界限,沒有任何過濾及篩選機制。我們都知道空氣要過濾髒空氣、水源要過濾不良雜質、環境要淨化,包括飲食也不能吃進會壞肚子的食物,為何我們對人的對待和評論,要照單全收、要虛心領受,否則我們就是一個自大自滿之人?
這種觀念的塑造十分混淆,意指只要有人要批評你、論斷你,那就代表你有錯、有誤。如果有人喊著你說你有罪,你也要立刻覺得有罪惡感,真的成了罪惡之人。
這樣長期下來的結果,你的理性處於無法明辨情況,也無從了解人性裡有各種意圖和詭詐的動機,再來是你無法建立自己內在的防守網,知道保護自己就像是保護家園,是不能任由他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你有選擇權
#選擇,來自明辨
#為自己選擇非暴力的關係,拒絕暴力的對待
為自己選擇非暴力的關係 在 台灣非暴力溝通學習中心| 課程名稱:勇敢說出真實性Courage ... 的推薦與評價
但後來我想到非暴力溝通,於是調整自己的意識,轉為猜想當他說出這些看法時背後的感受是甚麼? 還有他重視的是甚麼? 於是我們從一件工安事件新聞,談到公安法規、交通法規等 ... ... <看更多>
為自己選擇非暴力的關係 在 非暴力沟通 的推薦與評價
当代社会,更是如此。视非暴力为权宜之计或对他人的顺从,并无益于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和谐。 ... 于是,我想借非暴力沟通来看清并专注于自己的人生选择。 ... <看更多>
為自己選擇非暴力的關係 在 找出關係中的慢性病|《非暴力溝通》|文森說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些我們常常說出口的可能是在你想與別人溝通時也可能是你被逼到沒有 選擇 時我們期盼這樣的申訴可以獲得重視卻往往用錯方法。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