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小常識】第208篇 中秋第七談 (文長分2次)
《從油水組合換算比例》?油皮的問與答之一
上一篇提到油水比例
1:1 就是軟酥,(油:水)
0.8:1.2就是鬆酥
0.6:1.4就是脆酥
0.4:1.6就是硬酥
0.2:1.8就是硬脆
簡單的說:
油水的比例在1:1~0.2:1.8 都是可用範圍,
超出1:1的範圍(如1.25:0.75),及
低於0.2:1.8的範圍 (如0.125:1.875),
都是較難操作及口感較差,這是百年不變的定律,
即使再過千年也脫離不了這個範圍。
但有些人看不懂,還是會忍不住的再問,
所以將問與答收集於此,讓大家都看得見,
試一下可否減少一些發問的問題!
有人問:假如以蛋黃酥為例,*40後的粉油水分別是100:24:56,
但這似乎又不是在100:50:30或100:30:50的範圍,
請教老師如何理解這三種比例?
答:第206篇提到油皮的組合是:
中筋麵粉:600g
猪 油:240g
水:240g
糖 粉: 75 g
∴600:(240+240):75
=100:(40+40):12.5……各除6成百分比
若以:
100:24:56換算成比例是0.6:1.4 這是脆酥,是蛋黃酥的製作條件
100:30:50換算成比例是0.75:1.25
介於 鬆酥0.8:1.2與脆酥0.6:1.4之間,
這個口感更勝於蛋黃酥,比雙面煎的少一點點。
100:50:30 換算成比例是1.25:0.75已經超出1:1的範圍,
油太多水太少較難操作,須用『擠水法』或『燙面法』才能吸收。
若是5:75換算成比例是0.125:1.875低於0.2:1.8的範圍
油太少水太多只能做硬式燒餅或發酵燒餅等油量較少的產品。
另有人問:
我使用100:35:50 的油皮,油酥100:50(粉:油)油皮18克油酥15克,
大概第三天就不酥了,可有解決方案?
答:100:35:50換算成比例是0.87:1.25
介於 軟酥1:1 與鬆酥0.8:1.2之間,
這個比例不正確,油多、水多、油水總合比例超過80%,
油皮過軟當然維持不到三天就回軟,水多須延長烘烤時間。
請問老師,我製作三盤蛋黃酥烤好是飽滿油亮的,
放涼變皺皮,之前烤的都不會這樣,請問是哪裡出了問題?
答:若以同樣的配方,同樣的製作方法,烤好放涼後變皺皮,之前烤的都不會,
那就是
1、 秤錯油水比例,水變油、油變水
2、 用錯麵粉,用到蛋白質含量過高的麵粉,筋性過強所致,
只要下回秤材料時多加注意就好。
《#細説饅頭》
博客來:https://is.gd/r3SWTk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6ljfeqj
momo:https://bit.ly/33lM7nv
讀冊TAAZE:https://is.gd/TlQVql
誠品:https://tinyurl.com/y3b6z8mk
三民:https://bit.ly/37baJQW
《#懷舊糕餅1》:(熱銷增訂版)
《#懷舊糕餅2》
《#懷舊糕餅3》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momo:https://bit.ly/33lM7nv
烘焙小常識第35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烘焙小常識】第204篇 中秋第三談
《烤箱温度與油皮的熟成》
在月餅的製作中油皮的熟成度是最常引人爭議的事,
到底要烤到何種程才算熟?
其實油皮的分辨比糕漿皮更好分辨,
只要從旁䟉摸略有硬殼就可以了,
如果摸起来酥酥軟軟會凹入,那是還没熟。
再来是拿一個起来切半觀看,有熟的當然層次分明,
沒熟的切面呈水晶透明狀、油皮沒有張開,
但這不能做為沒熟的依據,
因為每個人的油皮,酥比例不同,所用之粉也不同,
有人喜歡髙凸,所以髙筋粉比例多,層次也比較明顯,
有人喜歡酥脆所以低筋粉用得多,層次大都疊在一起沒有張開,
再看底部着色深淺也能看出熟成,主要底部著色才算是全部烤透!
綠豆椪:(單面煎) 上火160℃、下火150℃,烤30分鐘待膨脹後出爐調頭,續烤16-18分鐘,如是旋風爐請關掉旋風以150℃烤45分鐘 左右
綠豆椪:(雙面煎) 底部朝下上火170℃下火200℃先烤20分鐘 出爐翻面、調頭、 進爐續烤15分鐘即可,如是旋風爐請關掉旋風以180℃烤35分鐘。
鳳梨酥:上火180℃、下火200℃先烤15分鐘至微上色,取出調頭 並將鳳梨酥翻面再烤10分鐘,如是旋風爐以200℃烤20分鐘, 不須調頭不須翻面
至底部全面上色移出烤箱放涼。
蛋黃酥:上火200℃、下火180 ℃先烤20分鐘,待表皮微上色後, 取出擦上兩次蛋液,進爐續烤20分鐘,如是旋風爐以200℃烤20分鐘,後續烤法以前面同。這是表皮不裂的烤法。
如果直接擦蛋烘烤,烤後表皮會裂。
廣式月餅:我們台灣比較少人做,暫且不談。
#烤油皮類若是使用營業用旋風爐請關掉旋風,因為它的馬達是內吸(逆時鐘反轉如通風扇),
馬達較大吸力較強,會將皮屑吸附於葉片不好清理。
#烤油皮類若是使用家用旋風爐則不必關掉旋風,因為它的馬達是外吹(順時鐘正轉如電風扇),
馬達較小吹力較弱,偶而會將一些皮屑吹出(多數都不會),附於玻璃門較好清理。
最重要的是烤好時要用手捏一下,如果還會榻陷,表示還不夠熟,須再烤至表皮略硬,用手摸不會陷入方可取出。
每個烤箱雖轉同樣的温度,却有不同的熱度,時間也就不同,
#營業用烤箱保溫效果良好,温度可以降10~20度,時間也可降5~10分。
#家用烤箱保溫效果不好,温度應提高10~20度,時間也應延長5~10分。
還有排列在烤盤的間隙也掌控了時間,間隔小時間自然要拉長,
就像蒸饅頭一様,排得越密越多層所蒸時間也越長一様,
所以提供的溫度也只是個参考,並不能做為熟成的依據!
還有切開時也不能依剖面來論斷,
有人包油豆沙,烘烤時內部油脂渗入油皮內層造成濕皮現象,這是常理不是没熟。
有人因油皮,酥,餡比例不同,看起来油層較厚層次不明顯,這也不能説是沒熟
根據正常的烘烤時間及温度,大都是有熟的,
#除非排得過從甚密間隙不足,則須延長烘烤時間。
#或是烤箱異常(180℃只剩160℃的功能),則應提高烤箱的温度。
#烤箱過舊使用過久也會降溫,就像我們人也會逐漸老化一樣。
《#細説饅頭》
博客來:https://is.gd/r3SWTk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6ljfeqj
momo:https://bit.ly/33lM7nv
讀冊TAAZE:https://is.gd/TlQVql
誠品:https://tinyurl.com/y3b6z8mk
三民:https://bit.ly/37baJQW
《#懷舊糕餅1》:(熱銷增訂版)
《#懷舊糕餅2》
《#懷舊糕餅3》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momo:https://bit.ly/33lM7nv
烘焙小常識第35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烘焙小常識】第191篇
《揭開饅頭起泡與萎縮的第二道面紗》
雖然我們基礎已經打穩,但是還有組織結構尚未完成。
⭕️先談麵粉的習性,因為饅頭的成敗:
1. 麵粉的筋性:佔了一半50%
2. 酵母的新鮮度:佔了10%
3. 攪拌時間;佔了10%
4. 基、後發的判斷也佔了10%
5. 操作過程:佔了10%
6. 最後是饅頭的蒸制也佔了10%
以上任何一項疏失都有可能造成饅頭的失敗或蒌縮不全!
⭕️我們先一項一項拆解,上一篇提到:
#如以上方法皆已用盡還是無法改善建議你更換麵粉,因為這麵粉可能不適合你
⚠️饅頭的失敗,都因蛋白質含量過高、筋性過强而造成萎縮。
‼️當你打開蒸籠蓋時,整籠饅頭全部開始皺縮。
(只有整籠才算,若只一、二個是操作失誤)
✳️假如表皮是緊緻的皺縮那就是筋性過强;
這時就要換麵粉或者加些低筋麵粉或黄豆粉去中和筋性。
✳️還有麵粉會因放置過久而失去筋性,也會蒌縮不全。
⭕️所以饅頭的成敗,麵粉佔了絕大的因素,
🔆製作饅頭大都使用中筋麵粉(有的稱為粉心粉) 。
蛋白質含量在9.5~11.5 (有的標示到11.8%以上),
介於高、低粉之間,各廠牌標示都不致相同…。
裡面的筋性我們看不到,要實際操作後才能體會。
✳️一般麵粉蛋白質含量大致為:
3️⃣【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11.5~13.5 質地光滑用手抓不易成團,筋性高彈性隹延展性强。
2️⃣【中筋麵粉】蛋白質含量9.5~11.5 質地半鬆散用手摸有點乾,筋性彈性延展性都中等。
1️⃣【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8~9.5 質地濕粘用手握略可成團,筋性彈性延展性都不好。
⭕️饅頭的製作蛋白質含量約在10.5%最易操作(取中間值)
‼️如何調整蛋白質含量過高?
✅假如中筋麵粉標示蛋白質含量為12%該如何調到10.5%?
🉐以製作200公克麵粉為例:
先求平均值:
(12+y)÷2(中粉+低粉)=10.5…(平均值)
12÷2+y÷2=10.5 …(打開刮弧〉
6+y÷2=10.5…(先解第一順位〉
y÷2=10.5—6… (移動公式)
y÷2=4.5…(化解公式)
y=4.5×2…〈移動除式)
y=9 …(y 等於低筋麵粉)
所以用中粉100克(蛋白質12%)
須加 低粉100克(蛋白質9%)
才 等於中粉200克(蛋白質10.5%)的含量。
這様做出的饅頭雖不會皺也不會縮,可是却有㸃黏牙(因為低粉加太多)。
✅所以最多只能加到30%~35%
#但値得注意的是低粉加得越多吸水量越少請各自斟著!
⭕️如何調整蛋白質含量過低?
✅假如中筋麵粉標示蛋白質含量為9.5%該如何調到10.5%?
(9.5+y)÷2(中粉+高粉)=10.5…(平均值)
9.5÷2+y÷2=10.5 …(打開刮弧〉
4.75+y÷2=10.5…(先解第一順位〉
y÷2=10.5—4.75… (移動公式)
y÷2=5.75…(化解公式)
y=5.75×2…〈移動除式)
y=11.5…(y 等於高筋麵粉)
所以用中粉100克(蛋白質9.5%)
須加 高粉100克(蛋白質11.5%)
才 等於中粉200克(蛋白質10.5%)的含量。
‼️這様做出的饅頭雖不會皺縮,但有時也存在一些風險 (因為高粉加太多)。
✅所以最多也只能加到30%~35%
#値得注意的是高粉加得越多吸水量越大請各自斟著!
#如果沒有阻力與韌性那就是静置過久而萎縮只要稍加留意就能改進!
#如果你的饅頭已經做得很好上面資料参考就好!
⭕️老話一句:
#如果以上方法都己試過還是如此那是人力無法挽回只好更換麵粉!
國寶級糕點師傅與你
分享更多傳統小食
《#細説饅頭》
博客來:https://is.gd/r3SWTk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6ljfeqj
momo:https://bit.ly/33lM7nv
讀冊TAAZE:https://is.gd/TlQVql
誠品:https://tinyurl.com/y3b6z8mk
三民:https://bit.ly/37baJQW
《#懷舊糕餅1》:(熱銷增訂版)
《#懷舊糕餅2》
《#懷舊糕餅3》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momo:https://bit.ly/33lM7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