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台短暫的日子
五,PA嘅「所有」職責 (下)
終於到重點,講拍攝階段工作。
拍攝主要分外景同廠景,外景有陽光時拍(除非要拍夜晚街外景啦),夜晚就返廠拍室內。正常嘅話,我們可以當一日外景拍攝時間係08:00-17:00,演員大約前一個鐘,即係07:00返到公司。不過,有啲演員會自己化妝唔返公司(要知道我地公司真係好鬼遠),咁我地就朝早去佢屋企樓下/ 將軍澳地鐵站接埋佢;有時如果要化特效妝,就要更加早Call Time。而PA就大概要06:00返到公司開始準備黎緊一日嘅工作。
08:00 - 17:00可能係拍到大概一到三個Location,視乎嗰場戲要幾耐,地點之間嘅距離等等,通常我地度schedule 時已經計好晒。如果順利嘅話無Over到(我拍咗個零月,好似只係試過一次Over),咁下晝六點就可以返到公司食飯、換衫化妝,19:00開廠。夜晚有時會係第二組導演頂替,有時就自己嗰組踩埋。如果踩埋,就可能一直去到24:00,甚至26:00(零晨兩點)或更夜。所以,有時PA嘅工時可以好長,我自己一日入面試過最長就係05:00-27:00,即係返足22個鐘,街景接廠景,真係幾攰吓。
以22個鐘為例子,我同我Senior零晨6點喺公司等(的士係唔會claim 足,最多只係60蚊,真係車錢都蝕埋畀佢),返到去第一件事就係check 野。上回都講過,我地拍攝前落好晒一堆單,又服裝又道具,所以嗰朝喺導演同演員們都未返黎之前,我地首先係要去服裝部同道具部確認晒當日出外景所需要嘅物件係正確,無出錯。如果係拍廠景都好啲,有乜事都可以即刻攞返,但外景出咗街先發現漏野就好大濟。檢查完服裝同道具(有陣時會有意外,例如係道具數量少咗,件衫借走咗等等,咁就仲要喺呢段時間執生),送晒上Book好嘅車,演員同導演就應該差唔多到。呢個時候我地會去化妝間睇吓演員人齊未,如果未到就要打埋佢地催吓。試過打畀個女演員,佢把聲仲係未瞓醒(嗰把聲,一般人聽唔到㗎LOL),好彩大台演員都住得近,就算遲都唔會太過份。大家都準備好,我地08:00正式出發。
去南生圍大概要成個鐘,09:00抵達,之後大家各自做準備。隨行化妝服裝幫演員補妝換衫(如需要);導演同攝影師傾吓要點拍(有時有動作戲,動作導演同替身可能要更多時間準備);PA就喺現場執頭執尾,確保大家拍攝順利。到Roll 機時,我地同導演一齊睇住個細mon。我地要即場寫低每一場戲係幾分幾秒開始同完結,大致拍乜,用途係方便日後做後期時剪接用。我覺得呢個Task 係超難,可以話係PA咁多個Task 最麻煩,喺最短時間要盡量清楚咁去記錄每一場戲,同時又要睇有冇野出錯(即係拍劇嘅破綻位呢),現場兵慌馬亂,其實無乜可能一心多用。導演事前亦會做咗功課,知道嗰場戲會拍幾多個Shot,有咩shot 要補,同埋空鏡等等。咁我地都要幫導演核對所有shot都拍晒,唔好等離開咗先醒起有咩甩漏。
PA喺拍攝現場會做嘅其他事,仲包括每場戲幫演員影連戲相(好彩嗰時已經有智能電話),等佢地知道呢場戲佢地有冇戴耳環、邊隻手戴錶、個髪型有冇咩特別等等(我合作嘅演員都好好,會自己記住,減輕咗我地嘅工作/壓力);街景人群管理:有時我地真係大街大巷拍戲,難免會有人圍觀。雖然已經會有外景組工作人員幫手,但有時我地PA都要出動同啲街坊講,叫佢地圍觀還圍觀,大家將就吓。
我地喺南生圍拍咗兩個鐘至12:00,完成呢個景,我地就去食個晏(時間係PA排Schedule嗰陣預到,餐廳就外景組同事搵定)。食完我地就去下一個地點,15:00抵達,演員們就喺車上換衫(如需要),其他人又好似朝早咁各就各位,就繼續拍攝。拍到黃昏,就返公司接廠景。
因為要繼續踩,食完晚飯,導演同PA跟手就去入廠睇吓個景有冇問題;演員們可以去化妝間補妝換衫或者休息下,又或者都入廠排戲。PA呢個時候又要再睇吓人齊未,因為可能有啲演員朝早唔使拍外景,所以佢係夜晚先黎(正確啲黎講,每場戲所需嘅演員都唔同,所以同一日,每位演員嘅Call Time 同完成時間都會唔同)。
對我黎講,入到廠,好處有幾樣。1. 有冷氣; 2. 可以三機拍攝(會快啲);3. 道具/服裝部都喺隔離,執生易好多;4. 個景係自己地方,少啲出意外機率;5. 拍攝時,PA同導演都係坐喺上邊間Panel房,導演基本上負責晒所有掣,PA嘅職責相對少啲。而壞處係:1.入得廠都夜,會眼瞓,大家工作效率難免都會降低少少; 2. 就算喺廠,但道具服裝都放晒工(化妝反而未),有起事上黎都未必有人幫到手。但總括,拍廠點都舒服過出去日曬雨淋嘅。
拍到26:00,終於完成一日嘅拍攝工作。演員們可以回家休息,其他工作人員執埋手尾,10-20分鐘內都走得人。PA就通常要多20分鐘善後,有時要還道具還衫(可能第二朝下一組人要用),有時要上返7樓office 做野。如果勤力啲嘅PA會選擇喺呢個時間上返去出黎緊幾日嘅單,又或者啱啱拍完發覺有野漏,要補要改Schedule等等,都要返上去搞,一搞就28:00先收到工。如果咁唔好彩第二朝又係06:00 Call Time,就喺公司瞓埋啦(我試過29:00收,梳化瞓一個鐘,06:00落去準備新一日工作)。如果無咁趕,咁我地可以搭公司車出觀塘或旺角,再自己轉車返屋企。而家諗返都覺得嗰時好鬼充實。學Error話齋,大台同viutv 一樣,其實都係CLS公司黎!
你地仲有冇野想知,不妨喺下面留言問下我。下回分享下幾件難忘事。
利申:以上都係好個人、好片面、好短暫,而且歷史久遠嘅經歷,並不代表所有PA嘅立場。
(圖片為n年前拍攝前夜總會廠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Kearen P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多人覺得我好正經,好嚴肅,其實可能你未見過我呢一面 :P 首次同冤枉娛樂合作,炮製 「一人分飾N角系列」,俾呢面你睇下! 鍾意睇嘅就留言話我知! 仲有,承蒙寵愛,我今年依然收到好多利是...... #一人分飾N角 #都係獨腳戲 #無咩我返去排戲 #好睇不妨入劇場再睇 #月球下的人舞台劇 #...
無咩我返去排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潘燦良及田蕊妮等一眾演員今日(8日)為下月舉行13場演出的舞台劇《聖荷西謀殺案》舉行記者會,該作品早於2009年首度公演時已大受歡迎,之後更在香港公演超過27場,如今以全新班底進行第四度公演,潘燦良坦言能成為其中一員相當難得:「10年前睇(舞台劇)已經覺得如果有機會做呢個角色就好喇,之後再見到電影嘅版本,一個演員好多時遇到好嘅劇本或角色就會好恨做!」
潘燦良過去拿過無數舞台劇獎項,演技實力當然唔話得,但他卻謙虛表示不一定會超越前作:「一個作品唔同人去演,已經有唔同嘅質地同創作,我哋都係忠於劇本,同將劇本嘅元素提煉出嚟,加咗唔同演員本身已經有新嘅創作,再加上班底、舞台設計、導演唔同,相信一定會畀觀眾一個新嘅感受。」他透露現時仍處於圍讀劇本階段未正式開始排練,不過他和田蕊妮已經很積極為人物性格、甚至乎為舞台設計提出意見:「雖然阿田唔一定好似我咁熟悉舞台劇,但大家作為演員都好成熟,好快就可以溝通到,相信好快就可以搵到一齊行嘅感覺!」
阿田在台上提到自己看潘燦良演戲「由細睇到大」,潘燦良亦笑言自己都一樣:「佢電視作品都好多,早期喺亞視、後期TVB嘅作品我都有睇,所以我都由細睇到佢大!當然我記得佢同我太太(蘇玉華)一齊演嘅《蘭花刼》,相當好嘅演出,早期佢喺亞視演出嘅時候,我見到已經覺得佢好亮眼,演戲好投入認真,後尾先知佢原來係歌唱比賽出身,覺得呢個演員好多才多藝!」
他笑言作為演員能夠與「啱channel」的人一起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認為阿田是其中之一,當然亦少不了太太蘇玉華這位完美的另一半:「好多時都係睇製作單位揾我哋一齊,我哋又唔會好抗拒(一齊合作),睇下未來有咩機會啦,我哋都好開心㗎,可以一齊返工一齊排戲,又帶飯返去一齊食,我好enjoy我哋一齊做嘢!(聽落都好sweet呀!)係呀,哈哈哈!」
圖文來源: HK01
無咩我返去排戲 在 梁祖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新入行的農夫,一隻手都數得晒,只望香港農地不再被蠶食。在社會上,期盼香港人能像香港菜一樣,在狹縫中無堅不摧。」
————————
上舞台‧下農田
早前疫情關係,工作機會減少,因緣際會他跑到元朗新興農場耕種,出食譜推動本地菜。以為耕種能滅火,他卻說:「你估我陶淵明歸隱咩?」去年12月,第四波疫情嚴重,政府突宣布煞停劇場演出。延期兩次的《新聞小花的告白2》最終腰斬,10多場表演全部告吹。以為愛吃的他有comfort food冷靜心神,他聽畢卻激動反問:「你覺得comfort food有用咩?你得咩?」「自從2019年6.12之後,這種說法早已不再存在了。」社會不公,他不啞忍。做農夫,也要做有火的農夫。
演出被腰斬 面對社會新常態
訪問當日,梁祖堯的舞台劇《新聞小花的告白2》忙於退票。儘管劇團按規矩早已完成新冠病毒檢測,最終換來政府要求一天內要暫停演出或改作線上演出,他生氣又無奈:「舞台劇線上演出?感染力完全不同。」損失至少幾十萬,他在社交媒體直言:「猶如感覺像親生骨肉被『標參』。所有要求和贖金交了,孩子還是被撕票並碎屍了。」
這種情况,他形容為新常態。
「或者一年前,comfort food是work的,但2019年運動之後,我知道不是吃就能讓自己放下。」以前壓力大,他最愛到演藝學院附近的土耳其餐廳大吃特吃紓壓。畢業後,遇上挫折也會特意重返餐廳。「15年前,我在那裏爬過起身,你在那裏食飯,彷彿可以找回以前的力量。不是食物本身,而是自己的精神鼓勵自己。」不過,日子過去,面對社會光怪陸離的新聞,無論多愛吃,comfort food已失去效用。「也可能是年紀大?有些東西,不能再自己欺騙自己,以前用物質可以抵消到,但你現在知道,是不可能的。沒有解決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到。」
體驗全職做農夫 體味本地菜的好
2020年初,疫情打亂舞台劇安排。工作減少,他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農友朋友求救,問有沒有人願意到新興農場幫忙收割。閒時做天台農夫的他,自告奮勇,開墾「實驗田」,種滿蘿蔔和香草,初嘗全職務農滋味,找另一種comfort way生活,「我是個很intense的人,沒有安全感,每一刻都需要工作,所以在大自然裏,某程度是逼自己要放空」。
去年夏天,他用心在農地種了一棚西瓜。農夫間有個傳說,說初次種植的人總有virgin luck,梁祖堯也一樣,首次種西瓜,西瓜又大又飽滿,有半條手臂粗,人人都讚好。豈料準備收割時,卻迎來一場黑雨,西瓜全都裂開,努力付諸流水。
「有些事情,可以一分耕耘,零分收穫。」他說道,「在農地,你沒有辦法改變它們能否生長;你沒有辦法控制稻米會否長高,你只能接受它,在狹縫中尋找(農夫的)生存空間。」轉念反思,梁祖堯卻悟出道理來,「西瓜是乾旱植物,它的一生就是等待這場雨水,將種子傳播繁殖。當我這樣想,我替它們高興,因為它們生命圓滿了」。
翻泥、施肥、搭棚架、灌水,原始的體力勞動,讓他經歷大自然的生死循環。「很多時候,我們忘記食物本身也是生命體,我們對待它們像產品,但只要記得它們是生命,對待它們就很不同了。」
忙完農活,他時常騎電單車,跑去和老農夫聊天。他想知道,香港的農夫究竟是怎樣活的、老農夫的智慧是怎樣。「他們總是說,以前的菜味道唔係咁,芥蘭味道唔係咁,我很好奇,究竟味道差在哪裏呢?」梁說道。
香港現時依賴入口菜苗。以番茄為例,未熟透已經採摘,在運輸過程中才會「漚熟」,本地菜雖價格較貴,但卻熟透才運到市場,新鮮爽口,截然不同。「大陸來的菜,10蚊3份,收工的時候10蚊5份。但你吃的東西是有代價的,你每吃一條大陸菜,香港就會少一塊農地。」因為本地菜沒有人吃,土地就會有藉口被蠶食。
他吃過本地菜,知道「好食係邊」,希望更多人知道本地菜的好。他在facebook大力宣傳要推本地菜,開班教學製作蕎麥麵,收費過千,自己卻分毫不收,全用來支持農場營運,更邊耕種邊收集食譜(還有邊排戲),出盡力讓人看見本地農作物。
剛出版的《香港人食香港菜》,第一個食譜——薯仔湯扯麵,也是從老農夫收集得來。「種田時,他每天都煮這個菜。啊!好神奇,你看他只加花椒、蒜頭等,沒什麼調味料,但吃下去味道卻很濃厚,『真係好食過譚仔』!」他笑道。
食譜沒有流行的氣炸鍋、水波爐菜式,全是硬橋硬馬明火菜,有傳統番茄炒蛋,也有新意思,從菲律賓姐姐收集得來的雞蛋煎茄子。總之,宗旨是本地出產的農作物,分春夏秋冬四季食譜,喚起你我也忘記的——不時不吃。
出版新食譜 港人食港菜
「食譜以前都出過好多本,無試過好似呢一本咁俾心機。因為想大家知道,香港人點解要食返香港菜!!」梁祖堯在自序這樣說。2008年他與外婆(李玉枝)出版第一本食譜《祖傳美味.回憶》,前後共出過6本食譜,有家傳秘方,也有西式料理。銷情理想,卻大花心力。至2016年,他說,除非有非寫不可的理由,否則不想再續。
這次,算是破例。因為他遇上在數碼時代仍然堅持辦出版社的「字字研究所」。編輯說,梁祖堯在沒有框架、細節下,一口答應要寫這本書。編輯心存感激,也盡見梁祖堯的「那團火」。
他關注土地,也許可以追溯至2008年。當時政府計劃清拆菜園村,掀起連串反高鐵運動。80後自發守村,儘管當年梁祖堯沒有參與,卻一直關注事件。他說,當時的反對流於「形而上」。年月過去,今天他執起鋤頭,「才感受到自己當年反對緊啲咩」。
「當我們走進老農夫的農地時,完全沒有水。他們沒可能種稻米,但以前元朗的絲苗米好得可以進貢朝廷。之後,我們跑上山找水源,看到一條100米長的瀑布,有幾塊巨石,你想像到是多麼的壯觀,現在卻全部乾涸了。老農夫說,因為起了高鐵,破壞了地下水源。高鐵的禍害,比你想像中深很多。」
現在,在種稻米的田中,梁祖堯和其他農夫會特意留一塊田讓候鳥來吃。他說,這些候鳥DNA記得,以前的香港有很多稻米可以吃。「你不讓牠們吃?牠們會餓死的。」
這個新手農夫,愈挖愈深,弄壞了3支鋤頭,卻挖出土地的情誼,悟出生命。他說,香港新入行的農夫,一隻手都數得晒,只望香港農地不再被蠶食。在社會上,他也期盼香港人能像香港菜一樣,在狹縫中無堅不摧。
「種植時,我是農夫;在社會上,我是一棵菜。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活下去。我們不是產品,是有生命的,也希望別人能當我們是一個生命體。」
◆《香港人食香港菜》
- 作者:梁祖堯
- 出版社:字字研究所
文:袁志敏
圖:朱安妮、字字研究所提供
[語文同樂 第483期]
———————————
謝謝報道🧡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210108/HK-gfh2_er_r.htm
無咩我返去排戲 在 Kearen Pa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好多人覺得我好正經,好嚴肅,其實可能你未見過我呢一面 :P
首次同冤枉娛樂合作,炮製 「一人分飾N角系列」,俾呢面你睇下!
鍾意睇嘅就留言話我知!
仲有,承蒙寵愛,我今年依然收到好多利是......
#一人分飾N角
#都係獨腳戲
#無咩我返去排戲
#好睇不妨入劇場再睇
#月球下的人舞台劇
#彭秀慧
#KearenPang
-------------
《月球下的人》三度公演
門票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
----- 反應熱烈 加開兩場 --------
2019年4月5日-7日, 9日-13日 /8pm
葵青劇院演藝廳
$480 | $380 | $320
4月6日及13日設中英文字幕
信用卡訂票 2111 5999
網上訂票 https://ticket.urbtix.hk/internet/zh_TW/eventDetail/37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