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施打與否在個人 毋需吹捧更不應刻意唱衰】
指揮中心宣布下週開始施打高端的新冠疫苗,我也把握受邀至高端疫苗參訪的機會,跟過去長期從事「無國界醫生」而聞名的 #連加恩 醫師請益,藉此整理說明一般人對於國產疫苗的疑問。
💉政府用獨特的EUA標準護航國產疫苗?
台灣目前以 #免疫橋接 跟AZ比較中和抗體效價來做為EUA的審查標準確實是國際首例,而現行歐美採用三期數據的EUA標準難以在台灣施行,則是因為疫情與國際相比「不夠嚴重」。
傳統三期試驗保護力數據的實驗方法為找兩批受試者,在雙盲條件下分別施打疫苗與安慰劑後,等到受試者群體染病達一定程度時,再去比較施打疫苗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罹病與重症率差異,以台灣的環境條件而言,需達 #連續60日每日確診千人以上 才能獲取足夠有效的數據來分析。
因此在「疫情嚴峻」加上國際疫苗「全世界皆短缺」的情形下,台灣採行「免疫橋接」來審查國產疫苗的EUA可以理解為不得以而為之的方式,就像不同疫苗「混打」與否的可行性與保護力,現階段也是以免疫橋接的方式來評估,且亦有數個東南亞國家在台灣核可EUA後與高端 #洽談採購意願,再加上今日最新消息也指出聯亞生技「未通過」EUA審查,因此說政府用EUA護航國產疫苗上市其實並不盡公允。
💉高端疫苗沒有保護力數據與國際認證
高端之所以能通過台灣的EUA審查是因其中和抗體效價較AZ高3.4倍,這是做為第三方學術機構的中研院所量測,高端20-64歲實驗組的效價為733,AZ的實驗組來源為台灣首批接種的醫護人員,在同樣的實驗條件下量測出的效價約在180-250左右。
那抗體效價能否與保護力畫上等號呢?依現行的學術研究(Nature Medicine,可參考先前科普文)指出兩者之間 #具有正相關性,因此批評高端疫苗「不具任何保護力」反而沒有依據,至於效價與保護力的因果關係則需更多進一步的研究來驗證。
至於國際認證則相對不是緊急迫切的問題,一般沒有緊急出國需求的民眾,在居家檢疫與邊境管制尚未解除前,即便接種了兩劑AZ或莫德納也不會輕易出國,而依高端正進行的三期試驗進度,則 #預期明年(2022)上半年進行申請取得國際認證的相關作業。
📒個人小結
我認為是否選擇國產疫苗是民眾的自由意志,但毋需吹捧與過度唱衰,個人則已登記接種高端疫苗的意願,對於高端疫苗的有效性也採「審慎樂觀」的態度,如著名知識型Youtuber台大醫師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表示,雖然國外也有其他疫苗的抗體效價表現比AZ高,保護力卻不如預期的情形,但其預防重症的效果仍然很好。
無論接種什麼疫苗都不是萬靈丹,大家仍須保持衛生習慣、社交距離與戴口罩,站在預防重症的角度也呼籲大家,無論是何種疫苗,只要輪到了就盡快去打,一起努力早日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
#我OK我會打
#下周高端疫苗開放36歲以上預約
#繼續等待下一輪
📖蛋白次單位疫苗介紹
https://reurl.cc/O0oVDD
📖國產疫苗解盲小知識
https://reurl.cc/7rqRWD
📖 蒼藍鴿相關評論
https://reurl.cc/9rKQ0j
「無國界醫生條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劉崇顯 科技思維x在地青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分享] 如何申請無國界醫師? - 看板medstude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無國界護理師疑問 - 護理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無國界醫生介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無國界醫生介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地球證詞導讀】20150707 - 無國界醫生組織(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無國界醫生條件 -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紐約時報:繼以色列之後,德國政府決定為六十歲以上民眾注射第三劑疫苗》
*德國將從 9 月起提供老年人口及醫護人員第三劑疫苗加強注射
在富裕國家,為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提供第三劑疫苗,此趨勢正在增加。以色列八月一日起全面為七十五歲以上民眾施打第三劑、英國宣布跟進,向來謹慎的德國政府也宣布九月開打第三劑。
許多公衛及傳染病專家對此持保留態度,他們表示重點應該放在為世界各地的人們,至少接種第一劑疫苗上:病毒才不會一直變種,最終疫情失控。
隨著人們對冠狀病毒的高度傳染性Delta變種的擔憂日益加劇,德國周一成為最大的西方國家,向被認為具有潛在脆弱性的廣泛人群(以色列標準為60歲以上)提供疫苗加強注射,這增加了富裕國家提供疫苗接種的趨勢。
德國此舉是在歐盟一名高級官員批評歐盟遠未兌現其向非洲和拉丁美洲捐贈疫苗劑量的承諾之際,表達意見。
由於全球疫苗供應有限,衛生專家表示,當務之急應該是向接種疫苗遠遠落後的貧窮國家分發疫苗,並說服富裕國家的疫苗內抗拒接種的人,至少打下第一針疫苗。
科學家們還沒有就加強注射的必要性達成共識,但隨著對更多大流行浪潮和更昂貴的封鎖擔憂上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已準備為其人民提供加強注射——或者如以色列,已經開始。
從 9 月開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希望向老年人、療養院的居民和免疫系統受損的人,以及已經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包括接種輝瑞 BioNTech 或 Moderna 疫苗的人,注射第三劑,他們稱為加強針。
尤其針對臨床試驗顯示兩劑阿斯利康或單劑強生注射劑並沒有那麼高的保護作用,他們將優先施打第三劑。
“我們將為秋季做好準備,”代表德國所有 16 位州衛生部長宣布這一消息的巴伐利亞衛生部長克勞斯·霍萊切克 (Klaus Holetschek) 說。 “我相信加強第三劑注射很重要,而且僅基於預防是正確的。但我仍然希望科學能夠繼續提供更可靠的數據,以幫助我們優化我們的疫苗接種策略。”
在較富裕國家接種疫苗的速度一直在放緩的時候,加強注射的問題一直在激烈辯論。但隨著席捲印度的 Delta 變種在美國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佔據主導地位,並且隨著 6 月和 7 月的病例再次激增時,越來越多的政府似乎開始支持第三劑。
以色列是疫苗接種的領導者,上週開始巳為 60 歲及以上的人注射加強劑。一個月前,俄羅斯在接種後六個月向所有人提供額外的第三劑疫苗接種,週日匈牙利開始為民衆提供接種後四個月的第三劑疫苗。
法國只向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提供第三劑,併計劃在今年秋天提供給那些今年年初最早接種疫苗的人——主要是 75 歲以上的人和有嚴重健康問題的人第三劑。
在疫苗接種方面仍領先於歐盟的英國,衛生官員已準備最早在 9 月提供第三劑。目前該計劃尚未啟動。
英國政府顧問委員會在 6 月下旬曾建議,50 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有資格注射第三劑,但應優先考慮的是為 70 歲以上的人、醫護工作者、療養院居民以及有免疫問題或其他嚴重脆弱疾病的年輕人接種第二劑疫苗。
英國政府顧問表示,該計劃將“在冬季大感染可能回來之前,盡快保護那些最容易感染嚴重 Covid-19 的人”。
衛生官員們擔心冠狀病毒與其他季節性流感疾病一起捲土重來,可能會使英國衛生系統再面臨壓力危機。
包括義大利和西班牙在內的其他幾個歐洲國家表示,他們可能會在今年秋季向某些群體提供第三劑。
在美國,拜登政府的衛生官員也越來越認為,繼續研究疫苗的有效期,但針對高齡弱勢群體應該需要額外注射第三劑。
有些美國人人已經以不透露以前的疫苗接種紀錄,而在美國注射了第三劑。
由於害怕病毒再次激增,美國政府越來越傾向於使用第三劑加強針。
美國的研究顯示輝瑞-BioNTech 和 Moderna 疫苗產生的免疫力可以持久數年:美國的研究人員仍在努力解釋為什麼以色列最近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輝瑞-BioNTech 疫苗在接種幾個月後效力下降。
包括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地區在內的數十個最富裕的國家,每 100 人已經注射了超過 100 劑疫苗,但許多其他貧窮國家仍低於每 100 人注射 5 劑——主要是在非洲,隨著 Delta 變體的傳播,這些國家的確診病例正在激增。
無國界醫生組織表示,在較貧窮國家的人們獲得第一劑疫苗之前,較富裕的國家給予第三劑加強劑量是“完全不合情理的”。他們會再度排擠疫苗的供應巿場。
“當許多發展中國家甚至還沒有機會接種第一劑 Covid-19 疫苗時,富裕的政府不應該優先接種第三劑,”無國界醫生組織高級疫苗政策顧問凱特·埃爾德(Kate Elder) ,在一份聲明中說。
美國聯邦衛生部長 Jens Spahn 週一下午與各州衛生部長會面後宣布的德國新指南引用了“早期研究結果,結果發現某些人群即使接種 兩劑Covid-19 疫苗”,尤其那些因年齡或已有疾病而削弱免疫系統的人群,他們的保護力不足。
美國政府並沒有提供支持週一宣布的研究詳細結論,包括是否由科學家進行更多研究以幫助改進疫苗接種策略。
根據德國的政策,疫苗接種小組將被派往療養院和其他弱勢群體設施,注射 mRNA 疫苗,如 Pfizer-BioNTech 和 Moderna。醫生和疫苗接種中心將為其他符合條件的人提供第三劑疫苗接種:其中包括那些雖年輕健康但已接種兩劑AZ或是一劑Johnson Johnson 疫苗者。
德國政府鼓勵其公民混合搭配疫苗以期激發針對 Covid-19 的更具保護性的免疫反應的最新跡象。
英國疫苗研究的早期結果表明,志願者在接受輝瑞-BioNTech 和阿斯利康-牛津AZ注射劑各一劑後產生了高水平的抗體和免疫細胞。
週一宣布的德國新指南還進一步鼓勵父母為 12 至 17 歲的兒童接種疫苗,宣布全國的醫生和疫苗接種中心將在新學年開始前為他們提供疫苗。
衛生部長沒有就兒童接種疫苗提出正式建議,但此舉表明他們對德國疫苗接種常設委員會的不耐煩,該委員會迄今未以任何方式指導父母,等待更多數據可用。
Holetschek 先生說,為兒童接種疫苗“是暑假後安全開始新學年的一個組成部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europe/coronavirus-booster-shots-germany.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越洋採訪【醫院塞爆、恆河漂屍,疫情急遽惡化下印度現實】
「若非家人及時介入(轉往私人醫院),我已成為COVID-19疫情下的一個死亡數據……連我擁有充足的社會條件,都會落入這番境地,一般平凡的印度民眾,又會經驗著什麼樣冷酷無情的現實呢?」與無國界醫生合作設立臨時診所的印度社運領袖曼德,因感染COVID-19住進公立醫院普通病房裡,親身經驗如同煉獄般的醫療現場。
身為世界第二高人口大國,今年3、4月之前,印度每日確診數穩定地控制在1萬多、死亡100多人,相較其人口規模佔比非常微小。然而轉眼間,隨著B.1.617 印度變異病毒擴散,染疫與死亡人數飆升,搶氧氣的人潮、醫院床位不足、火葬柴堆燃燒不息與恆河中的屍體屢屢登上國際新聞版面……
印度發生了什麼事?這波海嘯般的疫情襲來前,有哪些「前兆」因素被疏忽了?殘酷的影像之下,揭開印度醫療衛生體系哪些歷史沉痾?又如何牽動國際疫苗供給?
《報導者》透過網路採訪當地記者、一線醫療人員與死裡逃生的社區工作者,第一手呈現他們的觀察與反思。
★跨足國際,帶回獨立觀點,#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疫情 #報導者 #印度 #變種病毒 #COVID19
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週末的#醫聊時間】 我們最常被問的問題之一:加入無國界醫生需要什麼條件? 為什麼#黃崧溪醫生聽到這個問題會露出微妙的笑容呢?看到最後就知道。 除了黃醫生提到的 ... ... <看更多>
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無國界護理師疑問 - 護理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一年開始學習法語爬文發現相關資料很少(只有關無國界醫生) 請問版上有人有關於無國界護理師的相關心得嗎? (薪水、條件、面試等等) 謝謝各位. ... <看更多>
無國界醫生條件 在 [分享] 如何申請無國界醫師? - 看板medstude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部落格圖文分享:
https://dd6351641.pixnet.net/blog/post/1986835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
首先慶祝一下, 無國界醫師榮獲The Global Journal 評選2015年最佳NGO top 1
MSF 招募
醫療人員
‧麻醉科醫生
‧流行病學專家
‧化驗室技術人員
‧醫生
‧助產士
‧精神健康專家/心理學家
‧婦產科醫生
‧註冊護士
‧手術室護士
‧藥劑師
‧外科醫生
‧兒科醫生
非醫療人員
‧後勤人員
‧水利衛生專家
‧財務統籌人員
‧人力資源及行政統籌人員
加入MSF 總是醫療從業人員心中的夢, 但是看了網站上的招募資訊,往往令人怯步
一定要會法語嗎? →有加分效果, 不一定要會, 面試官也不會法語呀, 肯亞, 馬拉威, 南
非, 印度都是英語系國家
一定是外科系醫師才會錄取嗎? → 三大熱帶疾病瘧疾, 肺結核, 愛滋病都是內科問題,
內科系醫師的需求量也很大呀
一定要去戰爭前線, 伊波拉爆發的區域嗎? → MSF 都會特別保護第一次出任務的人, 盡
量分配至相對安全的區域, 例如肺結核防治, 營養計畫等
我對熱帶疾病不熟耶? → 沒關係, 第一次看別人做, 第二次自己做, 第三次就要教別人
了, 這就是醫學呀! 歡迎喜歡挑戰的人
會不會危險呀? → 說不危險是騙人的, NGO 是具潛在危險性的工作之一, 但是可以盡量
選擇自己能夠承擔的風險
會不會很難錄取? → MSF 組織嚴謹, 很有系統的進行面試, 尤其同儕面試(peer
interviewing) 這個等級是國際大公司才會有的面試方式, 但是實際的狀況, 人員常常來
來去去, 因為NGO 工作總是需要考量家庭, 經濟, 子女教育等, 並不是每個有志之士, 都
能長時間從事這個工作, 所以職缺的需求量也很大
一定要修熱帶醫學嗎? → 不是100%一定需要修課, 如果曾在第三世界國家, 長時間工作
的人員, 面試官認可你的能力, 也是可以跳過這個步驟, 或是經濟有困難, 可以另外討論
, 然而, 當你修完這學程, 你會很感激曾經擁有這個機會!
一定要是醫療從業人員嗎? → 歡迎水利, 運輸, 財務, 統籌的相關人士, 如果你沒有相
關經驗, 仍舊覺得這個組織很吸引你, 可以寫信與人力資源部門討論其他的可能性
([email protected]), 上至溝通協調, 蓋醫院, 挖水井, 地形探勘, 下至安全維護, 人力管
理, 財務報表, 都是MSF 自行一手包辦, 所需的人才也是包羅萬象, 最重要的特色是你的
"彈性度", 在任務當中, 一人多工
一定要有兩年以上相關經驗嗎? →這是一定要的, 因為在資源不足的區域, 必須獨立作業
, 所以有相關經驗也是對自己的保障
在第三世界工作是個絕對浪漫的想法, 但絕對不是浪漫的現實, 謝絕無法抗壓, 無法主動
學習, 無法彈性調整的人, 不然在任務當中會十分痛苦, 也謝絕逃避現實壓力, 逃避家庭
問題, 逃避前妻前女友等狀況, 在異國工作往往會產生更大的壓力及問題
出任務的現實是, 往往方圓百里, 只有你一個醫師, 一星期七天, 二十四小時值班, 不是
很無聊就是很累, 因為安全理由, 不能隨意閒晃, 需團體行動, 偶爾會遇到不知道怎麼處
理的狀況, 例如產婦難產, 但是你又不是婦產科醫師, 你可以決定要不要剖腹產, 這就是
挑戰之處
偶爾也會很有成就感, 因為救了一個營養不良的小男孩, 現在看著他在你面前跑跑跳跳
所以MSF網站上的資訊只是參考用, 台灣的人力招募, 尤香港分部統籌, 如果評估自己的
狀況允許, 就勇敢上網報名吧 ! (https://msf.hk/)
應徵總共分三階段
第一階段 : 上網填寫資料 上傳履歷和證書
醫師證書 專科證書都需要公證
提供兩個推薦人的聯絡資料
我在這個階段花了1個月的時間
第二階段: 電話面試
完成網路報名後兩周, 接到香港人力資源Simon 的通知, 約時間進行電話面試, 全以英文
進行
面試的內容大致如同自己履歷的內容: 自我介紹, 工作經驗, 為何想申請MSF等普遍性的
問題
這關主要確認英文能力, 和溝通能力
因為是電話面試, 事前我很認真地模擬, 把想要回答的內容寫下來, 照著念....比較不會
忘了講重點, 當然也是要念的生動活潑
雖然事後Simon 還是說我的英文卡卡的~~ Orz
大約幾天後, 就可以知道面試結果
(我準備的資料附在下方)
第三階段: 現場面試
大約在第二階段後的四個月, 終於來到現場面試的那一天
從第二到第三階段, 每個人等待的時間長短不一, 最主要看這段期間申請人數多寡, MSF
才會決定要不要舉辦現場面試
這是我遇過最有趣的面試了, 完全滿足從小看偵探小說的快感
整體而言就是個不可預測的面試, 可惜簽了保密協定, 不能透露太多
更令人意外的是, 還遇到好久不見的大學同學, 大家畢業後都越來越帥
希望我也有越來越美
目前台灣有約 9 位無國界醫師 我算是半個 還在行前訓
希望這篇能給大家一些方向啦!
最後我要說, 台灣絕對不是一個鬼島, 說台灣是鬼島的人, 應該出來睜大眼睛看看這世界
這世界, 仍有人為了一碗飯掙扎, 有人活在死亡的恐懼之中, 得到肺結核就像得到絕症沒
藥醫
這些已不是台灣社會的常態, 卻仍是地球某些角落最嚴重的問題
我為台灣感到驕傲, 因為我們已經站上世界的舞台, 已有能力伸出援手
一句話送給你:
當你感到憂鬱悲傷時, 轉身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吧 !
欲知詳情, 也可以讀讀這本好書 這是2014年我個人書單上的好書第一名
涵蓋MSF 所有面向, 無論好與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2.29.219.2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428771711.A.33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