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過年吃太多怕疫情乾脆在家運動啊!!!
快呼叫欠運動的人來看!!!我終於懂為什麼大家去日本要搶這個,直接透過遊戲畫面解析給你看,真的是有在健身會爆汗!將健身完美結合遊戲的好厲害的設計任天堂Switch健身環大冒險真的超值得買,也讓我塵封已久的Switch再度拿出來玩了!!!
-
還記得去年買了這Switch,剛開始都還蠻用力玩的,後來真的太忙,也就冰了一陣子,直到最近被新垣結衣這健身環大冒險給燒到,加上身邊好多有Switch的人都有買,看大家一直在玩,真的莫名有些燒,想說到底多好玩?結果一直到我實際玩了後...oh my god,這健身環大冒險不是在那邊跟你玩,是真的再逼你運動、健身!重點是整個設計好敏感、好細膩,如果你動作做得不好,速度不夠快,遊戲還會判定不出來,我真的玩了一關就有夠累,完全很難逼人一直玩一直玩真的太累了!但真的就是運動、健身,有益身體健康我真的很佩服任天堂的開發,真的太厲害,讓遊戲不是只是遊戲,完全過年怕吃太多的話,很適合全家一起在那邊運動健身,你媽如果唸你不要一直打電動,你還可以回他你真的是在運動健身,但說真的啦,這個很難讓人玩很久的,因為真心玩一關就有夠累、有夠爆汗!
-
自主訓練的輕鬆模式遊戲中有非常多組健身、運動動作,都非常清楚的標示是訓練你哪裡,你可以針對你想要訓練的部位,去選擇然後進行動作,有一種居家運動指導的感覺。於時間內,你每做完一次都會計次,然後電腦都會存擋做紀錄。
-
冒險模式好玩的就是將運動健身融合在遊戲之中,一旁會有每一個關卡預估的運動量,包括時間、卡路里,以及大約的運動路程。
-
遊戲中,你都必須手持Ring Con環,以及於左腳上綁著那個運動的腿部固定帶。你如果要在遊戲中行走,都必須........原地慢跑!哈哈哈,你的角色才會行動,動得越快,行走的就越快。
-
遊戲中遇到階梯,則必須不只是慢跑,還要高抬腿~~~馬的真的累慘!遊戲中,遇到敵人,你的健身動作會成為攻擊的武器!動作不一,可以指定也可以隨機,但就是在每一個關卡中都有指定動作。例如深蹲好了~等於你每一個深蹲,都變成每一個對敵人的攻擊,然後啊我覺得這遊戲很厲害的是,如果你沒蹲好、姿勢不到,還會無法完成!!!所以也是很需要蹲的紮實!
-
或是抱腿、抬腿式的運動,也是每做完一次,就會對敵人做一次攻擊真的是想對上天大喊:也太累了吧!沒在跟你騙,真的是才玩完一關就會滿身大汗!!!真的是有在運動的感覺。運動完你都可以結算整個運動的收穫結果,包括心跳頻率、運動狀態等像是總運動時間、消耗熱量、行走的距離等都有完整記載。
-
遊戲中也不時會搭配一些運動、健身的相關實用知識。最後,超級逼人的是當你要退出遊戲~遊戲還會逼你設定下次遊戲的鬧鐘提醒!(當然啦你不設也可以),就是強調習慣運動的重要性!
-
https://goris.pixnet.net/blog/post/44717508
遊戲畫面解析)真的是有在健身會爆汗!好厲害的設計任天堂Switch健身環大冒險
-
簡要分享以上!完整遊戲畫面分析都整理在blog了,我覺得這遊戲真的很強、很了不起耶,相當厲害,甚至是有些了不起的遊戲,將運動融合遊戲之中,讓運動不無聊,讓遊戲也更有意義,而且整個遊戲細膩度很好,那個健身環等感應也很好,真的是會累、會爆汗!真的有運動的感覺,有益身體健康~我一直推薦我身邊朋友可以去買來玩,如果是我小孩說要玩這個,我一定雙手同意,因為完全就是可以讓他好好運動!
-
早兒早安運動啦!!!!!!!
無法 退出 指導模式 在 Goris' Sk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早安!過年吃太多怕疫情乾脆在家運動啊!!!
快呼叫欠運動的人來看!!!我終於懂為什麼大家去日本要搶這個,直接透過遊戲畫面解析給你看,真的是有在健身會爆汗!將健身完美結合遊戲的好厲害的設計任天堂Switch健身環大冒險真的超值得買,也讓我塵封已久的Switch再度拿出來玩了!!!
-
還記得去年買了這Switch,剛開始都還蠻用力玩的,後來真的太忙,也就冰了一陣子,直到最近被新垣結衣這健身環大冒險給燒到,加上身邊好多有Switch的人都有買,看大家一直在玩,真的莫名有些燒,想說到底多好玩?結果一直到我實際玩了後...oh my god,這健身環大冒險不是在那邊跟你玩,是真的再逼你運動、健身!重點是整個設計好敏感、好細膩,如果你動作做得不好,速度不夠快,遊戲還會判定不出來,我真的玩了一關就有夠累,完全很難逼人一直玩一直玩真的太累了!但真的就是運動、健身,有益身體健康我真的很佩服任天堂的開發,真的太厲害,讓遊戲不是只是遊戲,完全過年怕吃太多的話,很適合全家一起在那邊運動健身,你媽如果唸你不要一直打電動,你還可以回他你真的是在運動健身,但說真的啦,這個很難讓人玩很久的,因為真心玩一關就有夠累、有夠爆汗!
-
自主訓練的輕鬆模式遊戲中有非常多組健身、運動動作,都非常清楚的標示是訓練你哪裡,你可以針對你想要訓練的部位,去選擇然後進行動作,有一種居家運動指導的感覺。於時間內,你每做完一次都會計次,然後電腦都會存擋做紀錄。
-
冒險模式好玩的就是將運動健身融合在遊戲之中,一旁會有每一個關卡預估的運動量,包括時間、卡路里,以及大約的運動路程。
-
遊戲中,你都必須手持Ring Con環,以及於左腳上綁著那個運動的腿部固定帶。你如果要在遊戲中行走,都必須........原地慢跑!哈哈哈,你的角色才會行動,動得越快,行走的就越快。
-
遊戲中遇到階梯,則必須不只是慢跑,還要高抬腿~~~馬的真的累慘!遊戲中,遇到敵人,你的健身動作會成為攻擊的武器!動作不一,可以指定也可以隨機,但就是在每一個關卡中都有指定動作。例如深蹲好了~等於你每一個深蹲,都變成每一個對敵人的攻擊,然後啊我覺得這遊戲很厲害的是,如果你沒蹲好、姿勢不到,還會無法完成!!!所以也是很需要蹲的紮實!
-
或是抱腿、抬腿式的運動,也是每做完一次,就會對敵人做一次攻擊真的是想對上天大喊:也太累了吧!沒在跟你騙,真的是才玩完一關就會滿身大汗!!!真的是有在運動的感覺。運動完你都可以結算整個運動的收穫結果,包括心跳頻率、運動狀態等像是總運動時間、消耗熱量、行走的距離等都有完整記載。
-
遊戲中也不時會搭配一些運動、健身的相關實用知識。最後,超級逼人的是當你要退出遊戲~遊戲還會逼你設定下次遊戲的鬧鐘提醒!(當然啦你不設也可以),就是強調習慣運動的重要性!
-
https://goris.pixnet.net/blog/post/44717508
遊戲畫面解析)真的是有在健身會爆汗!好厲害的設計任天堂Switch健身環大冒險
-
簡要分享以上!完整遊戲畫面分析都整理在blog了,我覺得這遊戲真的很強、很了不起耶,相當厲害,甚至是有些了不起的遊戲,將運動融合遊戲之中,讓運動不無聊,讓遊戲也更有意義,而且整個遊戲細膩度很好,那個健身環等感應也很好,真的是會累、會爆汗!真的有運動的感覺,有益身體健康~我一直推薦我身邊朋友可以去買來玩,如果是我小孩說要玩這個,我一定雙手同意,因為完全就是可以讓他好好運動!
-
早兒早安運動啦!!!!!!!
無法 退出 指導模式 在 怪獸訓練 (Monster train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文回收
【長時間極度疲累的訓練,可以鍛鍊出堅忍不拔的運動員??】
簡單的答案,未必。
詳細的答案在這裡。極度疲累的訓練,通常以高反覆、長時間、體力透支、肌肉痠痛的方式來實施。這種訓練方式通常因為時間拖得太長,身體負責高能量輸出的磷化物系統和乳酸系統都無法支持,只剩下有氧系統苦撐大局,雖然感到疲累不堪,但是身體其實是以「低強度」的方式在運動。但是,除了少數超長距離項目以外,大多數運動競賽中令人痛苦的都不是長度,而是強度。輕鬆揮拳三分鐘很容易,出盡全力狠打三分鐘很難。高強度的訓練造就出高強度的適應,低強度的訓練造成低強度的適應。沒完沒了的操練,讓身體只能用低強度的能量系統苟延殘喘,練得再辛苦,對於高強度的運動能力幫助還是有限。
有人說,長時間極度疲累的訓練可以鍛鍊運動員的「意志力」,因為沒完沒了的訓練,讓運動員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解脫,可以讓運動員「習慣」疲累的感覺。對於這樣的說法,科學上的見解其實是這樣的。首先,我們所謂的意志力,在概念上相似於運動心理學裡的「心智堅韌度」,心智堅韌度不能夠單純以令人疲憊不堪、沒完沒了的訓練來達成,而是必須以心智訓練的方式實施。運動員必須要先對心智技巧有一定的認識,並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熟練之後,才能在運動情境中應用,現在已經知道心智堅韌度可以用幾個方法鍛鍊,包括目標設定、放鬆/增強技巧、專注技巧、意象訓練以及自我對話等。運動員應該在運動心理專家的指導下,先理解並熟悉這些技術,然後才可以在經過設計的運動情境中練習,最後才能在無控制的情境裡練習。【未經心智訓練就進行痛苦的身體鍛鍊,運動員往往會發展出自己習慣的心理模式,這些模式通常不是最有效益的】,有些人會產生倦怠感,有些人會產生極度的負面情緒,就算在被逼迫的狀態下勉強訓練,紛亂的情緒能量遲早會爆發,導致運動滿足感降低,一提到訓練就反感,最後甚至退出訓練。簡單來說,【還沒學會駕馭自己的心智能量,就把身體放到痛苦不堪的環境,訓練出來的可能不是超強的意志,而是扭曲的心智】。
此外,心智訓練跟任何訓練一樣,必須具有專項性,專項性最簡單的意思,就是【訓練與競賽的特性越相似,訓練效果越好】。因此,要鍛鍊運動員在場上面對「高強度挑戰」的自信,應該要在「高強度運動」的情境下做心智訓練,而不是在一個強度低、充滿負面情緒而且又沒完沒了的訓練中建立運動員的意志力。
其實,沒完沒了的訓練,時常是來自於教練的焦慮,英文有一句話說: “When in doubt, double the dose”。這句話是在嘲笑一種心態,就是如果擔心藥效不夠,就吃兩倍的藥。事實上我們知道,每一種病症需要多少劑量,都有很嚴謹的醫學根據,不是越多越好,所以我們知道醫生開給我們的藥的劑量必須遵守,我們不能夠自行加倍。但是,同樣的情形移到其他領域,人們可能就會犯下這種錯誤。運動教練和選手經常因為訓練結果的不確定性而感到焦慮,而【焦慮引發的往往不是更科學的訓練,而是更「痛苦」的訓練】,教練和選手越是感到焦慮,越容易惡狠狠的操練,但是這種以疲累為目的的訓練,經常練到比賽不需要的能量系統、破壞比賽需要的肌纖維、阻礙選手建立自信心,甚至引發習得性無助感。
運動本身已經很辛苦,聰明的訓練,不讓運動員多受一分不必要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