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鄉內文健站周邊設施環境改善工程會勘~06/19
6/19日頂著烈日豔陽,於萬榮鄉紅葉、馬遠、明利、萬榮村各站了解及協助各站提案,出席的有縣府原民處彭技士、萬榮鄉民代表會高德亮、萬榮鄉公所楊技士、縣府中區服務中心吳香蘭副主任及文健站負責人等人與會。
本次會勘考量萬榮鄉各文健站內部設施及部落周邊公共設施尚未完善,爰辦理此次會勘,以了解實際需求,會勘紀錄如下:
一、東光部落文健站:該站需求為新設廚房、內部廁所整修、外部廁所維修、防颱板修繕及外部油漆等改善事項,該站已獲原民會核定40萬元改善經費,建請萬榮鄉公依文健站需求及迫切改善部分先行辦理,不足部分由縣府錄案並配合計畫期程於110年提報原民會爭取補助改善經費。
二、明利部落文健站:該站為部分排水溝斷面不足及廚房入口高差大等改善事項,因該站位於明利國小,該校建議排水溝應整體規劃改善,考量所需經費需求較大,故排水溝改善部分將錄案並配合計畫期程於110年度提報原民會爭取改善經費,另廚房入口高差大部分,後續將由本府估算相關費用,亦可由議員建議款研議辦理。
三、馬遠固努安部落文健站:該站需求為新設廚房、餐廳、廁所蹲式馬桶改坐式、無障礙廁所水壓不足及新設水塔等改善項目,新設廚房及餐廳部分將錄案並配合計畫期程於110年度提報原民會爭取改善經費,另廁所改善及新設水塔部分,後續將由縣府估算相關費用,亦可由議員建議款研議辦理。
四、紅葉部落文健站:該站需求為後方排水溝新設倒水管、新設熱水器、既有女廁扶手改善、舞台拆除、儲藏室延伸、新設遮雨棚及文健站與衛生所既有圍牆拆除並改善高低差等項目,除既有圍牆拆除部分由縣府估算相關費用,亦可由議員建議款研議辦理外。
餘改善項目將錄案並配合計畫期程於110年度提報原民會爭取改善經費,另紅葉1-6鄰排水改善部分因108年度未獲原民會補助經費,並由縣府會勘完成在案,近期將提報原民會爭取改善經費。
五、摩里沙卡部落文健站:該站需求為入口無障礙坡道不平整、電梯常因電壓不足故障、二樓無冷氣及有隔間需求等項目,該站已獲原民會核定60萬元改善經費,建請萬榮鄉公依文健站需求及迫切改善部分先行辦理,不足部分由縣府錄案並配合計畫期程於110年提報原民會爭取補助改善經費,另冷氣需求部分,將由縣府統一調查需求,並辦理相關採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荃灣行人天橋網絡(The Tsuen Wan Town Footbridge Network)是香港一套行人天橋大型網絡系統,位於新界荃灣市中心。整套網絡以兩個港鐵站——荃灣站和荃灣西站為核心;由東至西為1400多米,差不多等於青馬大橋的跨度,與中區行人天橋系統中上環部份相若;由南至北約1000米。...
無障礙電梯扶手 在 鋼鐵媽媽的Andrew與山姆 Iron Mom’s Andrew & S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有障礙的無障礙廁所
‼️如果您看完以下的故事,也有觸及到您,請幫我用力的轉發,謝謝‼️
以往,經過無障礙廁所,總覺得它就是一個看起來頗有「架式」,又大的廁所,尤其百貨公司裡面的。但沒有需要用到,我一樣也不懂無障礙廁所實際上是有多障礙,以及真正使用它的人是誰。
所謂的無障礙廁所,是有一定的標準規格:兩邊把手距離馬桶的寬度,以及高度。不是裝得好看或是隨便交差就可以用的。
我先來討論百貨公司的無障礙廁所。
沒有一個地方是有標準規格的,每家的無障礙廁所的設計都是隨心所欲:有的是做拉門、有的電動門,有的是推門。不是討論馬桶嗎?但上廁所前,第一個必須克服的障礙就是門。
電動門,非常方便,最喜歡輕鬆的按下綠色的「OPEN」按鈕了,門就打開了。只是它常常被反鎖,因為使用的人,會認為出來後,要伸手進去再按下「CLOSE」的按鈕,畢竟隨手關門是個好習慣。在外面等久了,等多了,自然而然就學會,它又被反鎖了。從找樓管開門開始,這一等又要半小時,因為沒人知道鑰匙在哪。這家百貨我常常光臨,到最後我都知道鑰匙在哪了。
笨啊!換個樓層換一間廁所呀!
誒~它這棟,整個樓層九樓只有一間無障礙廁所。偏偏我兒愛吃那層美食街的牛肉麵。其它百貨有其它樓層有無障礙廁所,但光是等電梯也是夠受的了。
拉門—惡夢!它重的可以把整個輪椅拉走,把手的高度也是給一般人使用的。沒有練過,真的會哭笑不得。
推門—只能用撞門的方式進去了,畢竟仍有許多推門是有重量的,為了解決人生大事,我也不得不失禮了。
進到廁所前都會很緊張,得觀察是否能自己駕馭;這把手高得無法施力,像是在訓練奧林匹克選手。這把手放得下來,但抬不上去,擋在那邊的把手,對要從馬桶上輪椅的我們是一個障礙,輪椅就卡住了。再不然就是相反,有一邊的扶手是拉不下來的,就發出生鏽「唧唧唧」的聲音,無可奈何。
我曾在一個大直以文創出名的地方等無障礙廁所,就那麼一間。我聽到裡面有耳機傳來的音樂聲(現在耳機真的做太好)接著傳來不好聞的味道,這無可避免,誰的噗噗是香的呢?我於是,後退到等待區。等了好久,看見一位高大,穿著人模人樣的男士,一樣聽著音樂,動次動次的大步離開。好吧,修養素質在個人,或許他也有難言之隱。只是我進去廁所之後,差點沒吐出來,他連水都沒沖。
又有一次在嫂和小姑都是名媛開的百貨;我不得不誇讚,他們家的無障礙廁所基本上做的是能算很不錯了。一樣在外面等了許久,同為天涯淪落人,我了解上廁所就是會比別人久,所以我不以為意。終~~~~~於~~~~~門打開了,大辣辣走出來的,一看他的穿著就知道他是位精品店的員工,這次是一身香噴噴的,出來的時候,沒有任何歉意,接了手機開始暢談起來。那次我火了!直接找客服,他們用監視器發現我說的沒錯,是某 B 牌高檔首飾的櫃員。客服雖然客氣,但他居然問我想要後續怎麼樣的處理?那我可以說送個戒指或項鍊我就當做被買通嗎?但正直道義感十足的我,怎麼可能會做這種事呢?(人家也不會理我🤣)最後就是那家精品店的經理打來說抱歉,以後會多注意。結束。
在台北最高的展望台,帶著國外來的朋友一起觀賞台灣的驕傲。中間我去上廁所,門是半開著,於是我過去敲敲門,一位打掃阿姨坐在裡面滑手機。我跟她說,不好意思,請問是否方便讓我用?她出來了。進去後,環顧了一下,我就知道這個廁所對我困難重重,但我必須克服它,畢竟我先生在陪著朋友。我才剛坐上去,外面就傳來敲門聲,不是別人,就是剛才的那位打掃阿姨。她先大聲的說:妳還好嗎?妳已經進去很久了。我回答:我很好,不好意思,我需要比較久一點的時間。畢竟事前的清理、擦拭,我再準備就位大概就要花上我五分鐘。那天那個馬桶跟我有仇,其實是因為款式太糟,讓我一直失敗。外面的「關懷」一直敲一直喊,讓我更加手忙腳亂,因緊張流了一身汗。到最後,那個阿姨直接大喊:妳到底在裡面做什麼啊?妳快點出來,我要拿衛生紙。
那次,我也爆了!我出去直接問說:我以為妳是關心我,但您也太關心了吧!原來,您是要補其他廁所的衛生紙。那您在滑手機的時候怎麼沒想到去補呢?而且我一開始就說了,我需要比一般人多一點時間。當時我心裡好委屈,我要怎麼跟她解釋,我為什麼需要那麼多時間。
我也想念以前上廁所時,清馬桶,褲子脫了,解放好了,洗手,全部不用五分鐘。但我現在光是清潔就要5分鐘,不是我有潔癖,坐在輪椅上的活動就是會被受限,動作無法那麼俐落,而且除了馬桶,連把手也要清理。脫褲子、穿褲子都要像蚯蚓一樣左拉右扯,來回兩三次。更別說我上廁所時需要的時間。最後還要搏命跳上輪椅才算完成。
當然不是只有男生會佔用廁所,女生也會;有些是圖個方便?有些是在裡面換衣服?但大部分的人發現在外面等待的是真正需要用的人的時候,都會心虛的表示抱歉,或不好意思。
我上面三個例子是目前最誇張的。
說了那麼久,還沒上廁所,那來吧!馬桶有高有低,沒關係,四輪鋼鐵媽媽有練過,矮一點還是能把自己撐回輪椅。但有的有靠背,有得連靠背都捨不得放一個。垃圾桶離得好遙遠、沖水的按鈕在後面,所以我出門為了面臨所有的挑戰,我得自備充氣枕頭,沒有靠背,就拿出我的法寶。說到法寶,任何清潔殺菌的,塑膠袋,通通帶齊,畢竟感染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廁所真的是我們在外面非常重要的地方,但往往它都是用來為難我們,給政府交差用的,而且常常被不該使用的人佔用。
就好好的做一個標準的無障礙廁所有那麼難嗎?一間無障礙廁所能夠有多少的利益在裡面?
無障礙廁所已經夠少了,了不起一樓有一間,而且是男女共用,我們已經非常感恩了,但真的沒事可以有點公德心不要佔用嗎?可以維持它的乾淨嗎?
每個人都會老,無障礙廁所除了坐輪椅的人需要,老人家們也需要,他們需要穩定的把手才有力氣坐下、站起來。把手距離這麼遠,是要怎麼施力?怎麼扶?
以上我說的不包含有幫嬰兒換尿布的親子廁所,但很多時候其實是一間全包了。
公共的無障礙廁所,應該是最標準的吧?畢竟是政府監督的。大錯特錯!最髒、最不符合規定、最小的都是公共廁所。我最常需要協助的就是在公共廁所,政府到底是在敷衍誰?法律到底是寫給誰遵守的?
大家若能多點同理心,多點愛心,想想自己是多麼的幸福,這間廁所太髒,沒沖水,可以再換另一間。
但
我
們
沒
得
選
。
每個人都會老,有一天自己或身邊深愛的人都會需要這樣的廁所。不要逞一時之快而剝奪了別人的權益。
無障礙電梯扶手 在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身障權益不是有人喊才去做。】
最近的幾篇新聞再次揭露出對身障者權益的漠視,如果資源最齊全的雙北都有這樣的現象,其他的縣市更難有資源去挹注。
新竹縣在2018年,不再設置無障礙設施改善基金,併入一般處理,原有的基金一年也僅有13萬元左右,刪除後更顯示出公部門的不重視,讓可以更完善的身障權益推進動進程常常窒礙難行,甚至連最基本的權益要求也直接被忽視掉。
身為新竹縣議員,我也以新竹縣為例,只要是身心障礙有關的事情,盡我所能的爭取,從最簡單的身障車位、無障礙廁所、電梯一直到就學、就業等,我都一個個檢視,不夠就要求補齊、不足就要求檢討。
可這是一個浩大且耗時的工程,因為這個洞實在太大,從之前的文章也可以看出,連要一個身障車位都如此的困難,要不是我三催四請外加窮追猛打,才能得到這些公部門的「施捨」。
新竹縣有2萬多名的身障人士,我希望縣府多多注重民眾生活的需求,因為這不僅是照顧到長輩也包含到孩子與身障朋友。也請各位朋友有看到設施與政策不足的部分,請一定要跟我說,給每一位生活在台灣的身障人士能夠有更加友善的環境。
----新聞連結
診所缺無障礙空間 雙北逾五成輪椅連大門都進不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056095
無坡道 廁所 扶手 升降設備 身障友就醫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ZpjhKHlQw
雙北逾半醫院門太小 身障者就醫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e92TFg--I
#2020投綠黨
#余筱菁
無障礙電梯扶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荃灣行人天橋網絡(The Tsuen Wan Town Footbridge Network)是香港一套行人天橋大型網絡系統,位於新界荃灣市中心。整套網絡以兩個港鐵站——荃灣站和荃灣西站為核心;由東至西為1400多米,差不多等於青馬大橋的跨度,與中區行人天橋系統中上環部份相若;由南至北約1000米。興建後,市民無須在荃灣站進出後在大河道路面步行至市中心其他連接的地方,只須經天橋。此行人天橋系統設有電梯,樓梯及扶手電梯,可協助不同障礙的人士使用行人天橋。
北面部分-原來的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是以港鐵荃灣站為中心,沿青山公路向東西伸延;經過多年不斷擴充和新建築加入,現時東可至悅來酒店,西可至荃景圍體育館。南面部分-較遲發展,原來獨立於北面部分,以荃灣運輸綜合大樓(現已拆卸)為中心,連接荃灣碼頭/荃灣西站、如心廣場、灣景廣場、祈德尊新邨等建築。
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工程(「擴充工程」)是該網絡的最新擴展部份,由香港政府路政署負責,早在1994年的《荃灣交通情況匯編》裏提出 ,該工程主要是沿著大河道興建新的行人天橋,將兩段網絡連接,以及分流沿著西樓角路的天橋系統的人流,改善該處的人流樽頸,也同時方便殘疾人士來往兩地,作用有如香港島中環一帶的中區行人天橋系統,將區內主要建築物連接起來。但由於種種因由,本擴展部份在2009年才動工。原訂於2012年8月啟用,但因出現裂痕,延遲至2013年2月分階段啟用[3]。2013年初,由沙咀道遊樂場至鱟地坊一段天橋率先開放使用,其後由南豐中心至富華中心之一段(沿西樓角路的天橋系統)以及由荃灣港鐵站連接這段天橋的通道亦啟用;而餘下部份現在亦已全面啟用。
南面終點-此行人天橋網絡原本的南面終點為荃灣西站的出入口,在建造時政府計劃可透過天橋把荃灣站及荃灣西站連接,並把兩站間步行需時縮短至十至十五分鐘(新天橋終點為荃灣大會堂,而荃灣大會堂原設有天橋分別經荃新天地及荃灣廣場通往荃灣西站,兩所商場均24小時開放此通道)。然而行人天橋在2013年隨著荃灣運輸大樓拆卸,上述通道已告廢,延至2018年方重開(僅為港鐵估計)。現時荃灣西站並無任何通道可直接通往荃灣行人天橋網絡。市民由荃灣站欲沿著天橋步行往荃灣西站,現時最終只能在如心廣場或祈德尊新邨返回地面再步行抵達。
未來發展-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於2007年11月呈交立法會的文件附圖所示,除已於2013完工的天橋增建部份外,另有兩段分別建於大湧道及關門口街的行人天橋屬"籌劃中"階段。 惟至今未見當局有任何進一步行動,推測有關工程暫時仍處於可行性研究階段,或已被暫時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