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收到群組訊息,覺得應該很多讀者需要這個機會,各位焦慮型 vs. 逃避型依戀的未婚伴侶,來幫幫 海苔熊 的博士論文XD
====================
我們希望招募在感情裡「焦慮與逃避依戀配對」的未婚伴侶,並且透過沙盤遊戲來探討你們在伴侶關係當中所共同面對的議題。
本研究之所以採用沙盤遊戲,是因為在我的實務經驗,以及許多研究報告中,都提到:沙盤遊戲可以讓我們意識自己在伴侶關係當中,沒有察覺到的想法、感受與議題。
若是您符合以下條件,也有興趣探索自己與伴侶的關係,並且願意接受沙盤遊戲的討論形式,竭誠歡迎您報名來參加我們的研究:
1.在這段關係當中,明顯感受到其中一個人比較偏向焦慮依戀,很害怕被遺棄,另外一個人明顯偏向逃避依戀,不喜歡太過親近,兩人經常因為這樣的狀況而有所爭執。
2.您與伴侶雙方的年齡介於22~30歲之間,且雙方屬於一對一的戀愛關係當中。且交往時間大於六個月。
3.雙方都願意一起來參加整個研究流程,每週一次,共計6-8個星期。
4.伴侶雙方都居住在台北,或者每週固定要回到台北。因為研究者的沙遊治療室兩間都在北部,一個在大安區,一個在北投區,報名前可能須衡量交通狀況。
5.因為研究需要,本研究的進行過程中,會請您談談兩個人的相處情形,或是各自的成長經驗等。同時,為了讓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本研究也會對您進行心理測驗的施測。
6.為了保障您的隱私權以及相關權益,您在本研究當中所提供的所有資料,都將會以匿名的方式進行處理。且這些資料也僅將用於論文撰寫以及後續投稿之用。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對您的伴侶關係進行理解與評估,而並非對您進行心理治療或伴侶治療。不過您可以透過本研究,更加明白您與伴侶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潛藏在兩人之間的衝突議題。而本研究在研究結束後,也將提供您透過心理測驗的分數,以及一次性的伴侶諮詢(90分鐘)。而在本研究的過程中,您無須負擔任何費用。
如果您對本研究有興趣,歡迎填下列表單報名,我們會盡快篩選適合參與本研究的對象,並且給您答覆。倘若您對沙盤遊戲有興趣,而自己剛好又是「焦逃配」其中的一員,竭誠歡迎你一起來參加,有興趣的夥伴,歡迎填寫下面的問卷,我們會經過評估之後篩選適合研究的伴侶,不論您是否符合研究需要的條件,我們都會回信告知篩選結果。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生:程威銓
指導教授:黃宗堅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aFgrAmTVdh3CWJ7J6
「焦慮型依戀諮商」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分享] 我的焦慮依戀-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心曦心理諮商所- 【關於迴避型與焦慮型依附的小觀察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關於焦慮型依附及相處方式-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依附風格與諮商滿意關係之研究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焦慮型依戀分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焦慮型依戀分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焦慮型依戀分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求助] 焦慮型依戀該怎麼排解情緒- 看板Boy-Girl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Re: [求助] 焦慮型依戀該怎麼排解情緒- 看板Boy-Girl 的評價
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跟大家分享一個很可愛的故事*!
「從前從前,森林裡面有一隻小豬,他很喜歡吃蘋果,好不容易摘到了樹上的蘋果,沒想到蘋果竟然掉下來,掉到了石頭縫隙裡面,他伸手進去撿,可是卻沒有撿到,反而讓蘋果推得更遠。後來,猴子、狐狸也來嘗試幫忙,沒想到同樣地好不容易碰到了蘋果,卻又把蘋果越推越遠。一直到大象來了,他伸出長長的鼻子進去,才撿到了蘋果⋯⋯」——整理自繪本《還差一點 還差一點》**
在你的人生當中,有沒有一些時候,你很努力想要做一件事,但是最後卻距離你的目標越來越遠?就像是童話故事裡面的那一顆蘋果,你不管如何努力,好像都會被推到更深的地方?
最典型的情況就是我們先前常常談到的「焦慮和逃避依戀」的配對,焦慮依戀很想要討論、溝通、解決問題,因為對他來說兩人之間有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是一種很大的焦慮、不確定的感覺;可是逃避依戀可能不一定想要面對,結果焦慮依戀越努力地往前,逃避依戀就越跑越遠(就像是故事裡面那個蘋果,或許本質上就是一顆逃避依戀XD)。
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不要變成那一隻,把對方越推越遠的小豬呢?先前我有一個朋友Kimiko,也是典型的焦慮依戀,在經過一段時間諮商之後,終於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投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當中,不再依靠對方給予他安全感。奇怪的是,當他不再每次有不舒服都要找對方來「溝通」之後,當他不再很積極地監控對方到底回覆他訊息了沒之後,對方回覆他的頻率反而增加了。最後兩個人找到了一個恰當的距離。
換句話說,如果過去一直以來你用的方法都沒有辦法達成你要的目的,或許你得嘗試看看用別的方法,例如以退為進。
你可能會說,這件事情做起來非常困難,尤其是如果對方沒有回覆、你心中就會有很多的擔心跟害怕,要如何「沉住氣」呢?老實說,這個故事已經給了三個很棒的答案:
1.不要一個人解決問題:小豬請了他的一些朋友來幫忙,儘管蘋果越推越遠,但至少在這個過程當中他並不孤單。你也一樣,你的不安可以不需要你一個人扛,有一些朋友的幫忙,無論是聆聽你訴苦、或是陪伴你低潮,可以讓你親密關係中的張力小一點。
2.有時候就是需要時間:解決問題的大象並不會一開始就出現,這也意味著有些事情是需要時間沉澱,如果目前還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僵局,不如給彼此一點時間來等待。
3.嘗試和過去用不一樣的方法: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是,大象很可能是用鼻子「吸」這顆蘋果,和過去其他動物採用的方法不一樣(故事沒有仔細描述,所以這裡我是推測的)。如果一直以來你都用同樣的方式來靠近對方,對方卻越退越遠,或許這時候你該反向操作了。
分析這個故事,並不是跟大家說你要在感情裡用多少奸詐的技巧,而是希望你可以練習不要重複過去失敗的方式,給這段感情多一點彈性。同樣的情況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其他的部分,例如工作、家庭、或者是你內心一直糾結的事情。
用力並不是糟糕的事情,有些時候換個方式用力,你會更省力。
#標注你太用力的朋友
#焦逃配的朋友可以標記對方是小豬或蘋果
——
*這個故事我是在 一個非常有趣的Podcast 從前從前 聽到的,大力推薦給大家!這是一個代替爸爸媽媽唸睡前故事給小朋友聽的節目XD,還可以教小朋友睡前英文,裡面配音生動活潑、相當可愛, 主持人 #童話阿姨 相當認真,用不同的方式詮釋每一個角色的聲音、還搭配森林裡面的各種環境音,讓你真的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我一邊騎著腳踏車回家的路上一邊聽,感覺我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像也被好好的呵護跟照顧了。
其中一些有趣的段落,我一邊聽一邊笑,心想:小孩子的童言童語,真是百聽不厭! 如果你的生活當中都充滿一些令你討厭的大人,那麼這一個節目會陪你一起度過好多個難過的夜晚,厭世的清晨!
——
#這一集故事這裡聽
https://reurl.cc/0jg7AA
**這本繪本這裡買《還差一點 還差一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432
作者:木村裕一
譯者: 林宜和
繪者: 高畠純
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依附關係 #依戀關係 #不可思議的機制
#安全堡壘 #回應性 #感受性
.
依附機制其實與我們人類健康及生存息息相關且不可或缺,這點在上世紀末已經闡明,近年更加受到矚目。
.
依附機制一方面與男女交往成家、生育子女有關,一方面則與遠離壓力,順利融入社會有關。換句話說,最近社會上急速增加的虐待問題,以及與憂鬱、壓力相關的障礙問題, 這些都和依附脫離不了關係。
.
第一個注意到依附現象並將其理論化的,是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他剛當上心理醫生不久時,參與了一項針對不良少年實施的臨床研究,調查四十四名犯下竊盜案的少年,結果發現這四十四名少年都有缺乏母愛的問題,於是,鮑比開始將注意力放在個案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英國遭納粹德國空襲,為避難產生大量「疏散兒童」,鮑比又注意到這些與家人分離的孩子身上出現各種身心問題。大戰結束後,世界衛生組織委託他著手調查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兒童狀況,證實失去母親會對兒童身心造成嚴重傷害。
.
當時的主流精神分析理論更重視子女與父親的關係,認為兒童與母親之間只有哺育照護等功利性的關係,甚至流行一股強調兒童與母親關係過於濃密將有害兒童身心發展的風潮。
.
相較之下,鮑比秉持自己的研究成果,認為與母親之間的連結會對兒童產生更重要的作用。起初他使用「母愛剝奪」(maternal deprivation)一詞,強調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連結遭到破壞時會造成負面影響,之後轉而著眼於此一連結帶來的正向效果。他將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連結稱為依附(attachment),認為依附機制不只人類,在哺乳類身上也可看見,是一種生物學上的機制。由於重視生物學的一面,依附療法成為與精神分析等心理療法有決定性差異的理論。
.
一九七〇年代前後,鮑伯和他的共同研究者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幾乎確立了今日為人熟知的依附理論架構。
.
根據他們的依附理論,年幼的孩童與特別關愛這個孩童的養育者(通常是母親)之間,會產生一種名為依附的特殊連結。在此一連結的作用下,幼子產生跟隨在養育者身邊的欲望,養育者也會在與幼子分離時感到不安與警戒,藉此防禦外敵加害幼子。
.
依附機制的作用還不只如此,唯有從安全穩定的依附關係中產生依附連結,孩子才會開始關心外在世界,展開探索行為,進而促進社會性與知性的發展。相反的,沒有安全穩定的依附關係,就會出現在父母的疏忽下分離,必須自己守護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反過來無法脫離父母,對探索行為造成妨礙的狀況。
.
除了先進國家,愛因斯沃斯也在烏干達等發展中國家觀察母親與子女的關係。結果,她在建立了安全穩定依附關係的親子身上發現「安全堡壘」的機能,認為孩子是否能獲得安全的依附,取決於母親的反應。
.
依附可大致分為安全型與不安全型兩種。不安全型又可再分成反抗/矛盾型與逃避型、紊亂型。母親與孩子之間的依附屬於哪種類型,明顯表現在母親將孩子一人留下時孩子的反應,以及母親回來後的反應上。
.
◼️擁有安全型依附的孩子,就算母親不在身邊,也只會呈現少許不安,等母親回來後,孩子亦能坦然表達喜悅。
.
◼️相對的,反抗/矛盾型的孩子一看到母親不在就會展現過度不安,母親回來時更無法坦然撒嬌,而是呈現出生氣或拒絕母親擁抱的反應。逃避型的孩子則是無論母親離開或回來都不在乎,注意力只放在自己的遊戲上。
.
◼️至於紊亂型則沒有固定反應,孩子對母親的表情態度非常敏感,配合母親的態度做出反應,不同狀況下甚至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反應。有些孩子只要母親一靠近,身體還會瞬間僵硬。這種類型的特徵,是孩子臉上會同時出現渴望關愛與驚慌恐懼的扭曲表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受虐兒或長期籠罩在父母陰晴不定支配下的孩子。
.
幼兒期的依附類型具有持續性,有七成的人成年後仍維持一歲時的依附穩定性。青年期前確立的依附類型稱為依附形式。成人的依附形式多半可區分為焦慮型(受困型)、逃避型(輕視依附型)、恐懼.逃避型、未解決型等等。焦慮型與逃避型分別相當於幼兒期的反抗/矛盾型及逃避型。恐懼.逃避型則同時具備焦慮型與逃避型的傾向,未解決型則是與父母之間存在依附問題未解決所造成的傷害,也可以說與紊亂型相當接近。
.
另外還有一項重要發現,當他們在追究母親的哪種特性造成依附安全或不安全的差異時,發現答案就在上述愛因斯沃斯提及的「安全堡壘」中。當母親成為孩子稱職的安全堡壘,孩子身上就能培養出安全的依附。
.
更進一步來說,安全堡壘有兩項重要條件,那就是「回應性」與「感受性」。
▫️回應性指的是針對孩子的不同反應做出確實回應,
▫️感受性則是確實感受、讀取孩子的情緒與需求。
▫️可想而知,必須先具備高感受性才有可能達到高回應性。
.
這些發現對精神療法或心理療法的思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當時卻很少被納入治療第一線,鮑比和愛因斯沃斯也沒能建立一套新的治療理論。他們雖然理解到依附現象真正的重要性,之後又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依附理論才實際運用於臨床診斷。
.
「重視與幼兒的互動」這一點,或許很容易和重視幼兒期的精神分析理論混淆。像「三歲兒神話」(譯註:兒童三歲前母親必須專注於育兒,否則會對成長發展有不良影響的說法)至今仍有負面批判,被視為不符科學想像。
.
之所以產生這類誤解,是因為提倡依附理論的,原本都是信奉精神分析的人。因為反對依靠任意解釋,沒有客觀證據理論的精神分析,時代潮流開始轉向基於實證的科學式心理學及精神醫學。帶領這股潮流的,正是行為心理學及精神藥理學。依附理論是立足於生物學基礎上的理論,與精神分析有本質上的差異,即使如此,依附理論依然被視為精神分析的旁枝,曾有一段時期,依附理論隨著精神分析學的衰退遭世人遺忘。
.
#依附理論之復權及推廣展望
.
不過,社會上虐待事件的增加及受虐兒身上明顯可見的依附障礙狀態又逐漸改變了狀況。依附障礙開始被視為一種心理障礙,過去鮑比在戰爭孤兒及疏散兒童身上發現的狀態,也出現在一般家庭之中。
.
比起發展中國家,受虐兒及孤兒身上看見的不安全型依附於近代都市出現的比例更是高得異常。最初發現這一點的就是愛因斯沃斯,她在烏干達研究時只發現極少數例外的逃避型依附個案(這種依附形式的孩子對母親不感興趣或不追求親密感),但研究據點轉移到波士頓後,這種依附形式的個案卻佔了極高比例。這個結果使她感到非常驚訝。
.
此外,根據緬因等人的研究,證實母親的依附類型以極高比例與孩子的依附類型相符。此後,依附不再被視為個人問題,我們開始明白,這是一個橫跨不同世代的連鎖問題。
.
無法從父母身上獲得安全穩定的愛,或是對父母出現不安全型依附的人,往往也無法對自己的小孩產生安全穩定的依附,連帶的,這個小孩也將擁有不安全的依附,這已是經過許多研究證實的事實。
.
依附理論另一個更大的進展是從生物學機制的角度分析依附到分子等級。二十世紀初期,人們發現名為「催產素」的荷爾蒙與授乳及分娩有關。事實上,現在我們知道催產素也支持著親子或夫妻之間的情感連結。
.
此外,進入本世紀後,又發現催產素有著更驚人的作用。包括融入社會、與他人目光相對、產生親密情感、勇於親切助人、寬容原諒、減輕壓力、消除焦慮、鎮定心情、冷靜沉著⋯⋯這些都與催產素的作用相關。催產素從前只被視為與懷孕生產有關的原始荷爾蒙,現在才知道原來還擁有這些促進社會化及共鳴的作用,甚至能發揮抗憂鬱的效果。因此,催產素也被冠上了「#幸福荷爾蒙」、「#愛情荷爾蒙」等稱號。
.
也有報告指出,人們會受幼年時的環境影響,使腦內催產素接收器分佈密度產生變化,導致成年後催產素的作用出現很大差異。這種說法正是從生物學的角度證明了養育環境對人格的影響。
.
如上所述,曾經受到輕視的依附機制,其實是支撐我們生命的根幹,其重要性如今也已再度受到重視。
.
伴隨而來的是嘗試運用依附理論的治療,以英美為中心已逐漸擴展。不過,現狀是多數人仍不明白依附的重要。一如本書即將展開的論述,發揮依附作用的療法將可能超越以往的醫學理論,催生出一個新的治療典範。
.
--
.
📖 https://reurl.cc/3aa3dV
.
本文摘自《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情感支持&建立安全感,超越醫學觀點的復原之路》,作者岡田尊司,日本精神科醫師、作家。京都大學醫學院學士、醫學博士。著有多本心理、精神醫學之大眾書籍。
.
人們的幸福與不幸、成功與失敗、身心健康與否,其實都與「依戀」有關。當醫療觀點束手無策時,站在依戀觀點思考,往往能找到有效改善的做法,尤其對於子女問題、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等牽涉到親密依附的部分,特別能發揮獨一無二的力量,緩和壓力與創傷的影響,幫助當事者及家人修復僵化的病況與關係,走出傷痛,重建自我。
.
・增加對話、接觸與彼此往來頻率
・開始訴說內心話,願意提及受傷害的心情
・逐漸自省,面對問題,採取改變自我的行動
・從微不足道的成功經驗中,找回自我肯定感
・開始對別人懷抱體貼與感謝之情
・內心建立穩固的安全堡壘
.
知名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援引古今,並透過諸多案例探討依戀療法,無論是自身願意透過諮商與練習解決困難,或是想為孩子、親友提供支持,這本書都能給予有力的指引,幫助你超越醫學診斷標籤,積極尋求自救。
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心曦心理諮商所- 【關於迴避型與焦慮型依附的小觀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迴避型與焦慮型依附的小觀察--之一】by 關於你的心裡事-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我常常覺得,迴避型依附很像貓咪,而焦慮型依附有時很像狗狗。 ... ... <看更多>
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關於焦慮型依附及相處方式-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簡單來說,焦慮型依附的成因跟童年經驗有非常大的關係,最明顯的心理特徵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的 ... 最後,但也是最重要的是,心理諮商真的很有效。 ... <看更多>
焦慮型依戀諮商 在 [分享] 我的焦慮依戀-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文長慎入。
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發現還蠻多跟我有著相同情況的人。而我正在試圖以心理諮商
的方式解決我的問題,希望藉此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我知道當焦慮來的時候是很令人窒
息、害怕的,希望我們都可以一起與自己的焦慮相處!
先說一下自己的情況。我認為我是焦慮型加逃避型的,但焦慮已經影響了我的生活,所以
我在諮商中目前也以焦慮問題的處理為主。
會開始試圖解決自己的不安全型依戀,是始於與一位曖昧不明的對象M。
在有次爭吵後,他突然對我說:我覺得你過於控制,令人喘不過氣。
當下我第一個反應是否認!
但是冷靜下來後,我開始思考自己過去幾年與交往對象的相處模式,發覺自己似乎真的有
控制的傾向。而因為與M最後鬧得不愉快,讓自己接近幾乎要崩潰的狀態,焦慮的感覺席
捲了全身,毅然決然決定要找心理師,也希望藉此可以改善自己與未來可能的伴侶間的相
處模式。
在此打岔一下。我認為要不要尋找諮商,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只要自己覺得有需要,就可
以去找,而不是一定要有到憂鬱症或什麼想傷害自己的念頭才需要。對於我來說,是因為
這個焦慮影響了我生活的一部份,但我還是可以完成我的工作,並且沒有輕生的念頭,與
朋友相處也沒有什麼問題,他們也看不出我有狀況。然而,我內心深知道我不想讓這樣的
焦慮繼續影響我的生活。並且,不需要認為諮商是一件不好的事,好像自己生病了一樣。
每個人都有一些情緒,需要更瞭解自己、排解不適合的情緒,才可以讓自己更好。
我一開始是訴諸於心理諮商師,治療方式主要以談話為主。
在過程中,發覺了自己的問題是始於家庭,可是當時還沒有對於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有那麼
清楚的發現。到現在為止,我發現我焦慮依戀的問題似乎在小時候就有了。例如,小時候
如果媽媽出門比較久,我就會開始很擔心媽媽是不是出事情了、站在門口邊等,直到媽媽
回來我才放心。可能以前我都還可以用理性來處理、壓抑我的焦慮,但這樣的壓抑總有一
天會爆發的,焦慮就會一直冒出來,擋也擋不住。
諮商幾個月後,因為認識了S,在相處中焦慮的感覺又席捲上來。有相同焦慮的人應該都
可以感受到焦慮襲來時的不舒服,很像有什麼東西一把抓住了自己的心,喘不過氣。時不
時想說:他不回我簡訊是不理我嗎?(但可能只是一兩個小時內沒有回而已)、是不是我
哪裡做錯了?....等等對於自己否定的小劇場開始充滿在腦海中。
但因為當時已經有諮商過一陣子,也試著調整自己的行為,不要窮追猛打,追趕地令對方
喘不過氣。如果是以前的我,大概是簡訊開始傳、氣話開始說,如果試著安撫我,我會
反過去指責對方,使得這場紛爭更無法止息;相對的,如果不理我,我也會更生氣,更多
焦慮也因而產生。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改變,兩人還是繼續保有關係。然而,我的焦慮還是存在。
接著,我試圖轉向臨床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與心理諮商,在我諮商的經驗中,最大的不同是我的臨床心理師有比較多方式
教導我如何在焦慮來的時候可以緩解自己當下的情緒,並且有系統地追溯出我的焦慮來源
、更重要的是忘記焦慮的感覺。簡單來說就是解決焦慮的問題,而不單純只是發現焦慮的
所在。
一開始,是利用呼吸的方式讓我可以在焦慮出現時即刻緩解我的焦慮。而幾次諮商,發現
焦慮所在以及一些可能造成我焦慮的事件、畫面後,我們試圖嘗試Eye movement desensi
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簡稱EMDR。不過我施作的方式不是動眼,而是以鼓槌敲擊
雙膝,可能每個臨床心理師的方式都不一樣,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尋找相關資料。其目的
是讓自己對於過往的記憶不再有那麼大的情緒,對於我而言就是焦慮、不安、憤怒的情緒
。這是讓我覺得非常神奇的治療方式。在施作完後,我對於過去的畫面,包含小時後到現
在的經歷,不再有那麼大的情緒反應。回到家後,我真的感受到焦慮的減少。
在最近,我也試著學習如何與焦慮相處。過去的我,當焦慮出現時,我會用理智壓抑他,
甚至責怪自己為什麼會那麼不爭氣的讓焦慮出現。可是日子一久,就像現在這樣,縱使再
多的理性也無法壓抑住焦慮,這時候焦慮不斷地冒出來,甚至時刻地影響了我的生活。我
瞭解到,焦慮就是我的一部份,我從小就已經出現這樣的焦慮,我不應該再壓抑他;反之
,應該理會、安撫我的焦慮。試著問問焦慮:你怎麼了?而不是抑制、責怪焦慮。 這樣
的改變對於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在面對焦慮時不是恐懼、不安,反而帶著有點期待
。因為我可以藉由認識自己的焦慮進而更認識自己。
這是我諮商到目前所做出的改變。有人可能會很意外,哪來那麼多焦慮?問我的話,我也
不知道,但焦慮就是出現了。我無法坐時光機回到我嬰兒時期,改變我父母對待我的方式
,但我期待我可以改變我的未來,不再讓焦慮影響自己。
最後要說的,是我與臨床心理師諮商了大概四次後(一個月),才開始第一次的EMDR
,不是第一次去就說:拜託讓我忘記我過去的經歷吧!(當然如果可以我也好想立刻不受
焦慮干擾)。我想,每個諮商師都有他的步驟與順序,在諮商的過程中我認為不要躁進,
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其實每次治療完都可以漸漸的看到效果。一個在臨床工作的朋友曾我
說:治療是會談結束後才開始。在會談完的當下,我通常是感受到不安,因為不知道為什
麼自己在面對過去的記憶會有那麼大的反應,例如在想到小時候的某些畫面時會不自覺的
掉下眼淚或感到害怕,我不明白為什麼這些記憶對我影響那麼深遠。然而,在我走出診所
,回到家後,會發現自己平靜不少,一個禮拜在到診所的時候,會感覺到自己又比上禮拜
的狀態更好了。
當然,我不知道焦慮甚麼時候還會來。就像我現在在打這篇文章時,我的焦慮又來了。然
而,跟上面說的一樣,我學習與焦慮相處,不害怕他、並且試著了解他。
諮商是一段過程,不是一蹴可幾,就像自己的焦慮,也不是一天就累積而成。從小到大的
經歷促使了我成為現在這樣的人。然而不管怎樣,要相信自己可以重拾支持自己的力量,
讓自己變得更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0.205.1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25702354.A.633.html
※ 編輯: fulfilment (219.70.205.120), 05/07/2018 22:28:17
※ 編輯: fulfilment (219.70.205.120), 05/07/2018 22:30: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