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上學去
#讓外出打拚的子女放心
#照顧長者也要照顧年輕人
大內區的日照中心裡,有位患阿茲海默症的阿嬤,在日照中心啟用前,家屬必須24小時照顧,深怕讓她一個人在家有危險。照顧者的緊繃情緒、無法喘息的空間,讓這個家庭瀰漫著沉重氣氛。
但是,自從大內有了日照中心之後,阿嬤的家人終於安心了,家庭氣氛多了許多笑聲。因為,上學的日子,每天早上七點就有老師會去接阿嬷,做操、遊戲、手作、一起吃飯、定期量測血壓血糖與體溫⋯⋯像在上學,也像在養護中心。而她的家屬,可以安心去上班,有時間照顧其他家人、照顧自己。
偉哲上任市長之初即曾經對市民朋友承諾過,要讓37區都有日照中心,讓需要被照顧的長輩能每天去「上學放學」;年輕的照顧者能安心外出工作打拚。
現在,社會局同仁歷經近兩年的努力,全市37個行政區已達到「區區有日照」的目標了,最後一塊拚圖於昨日在關廟區完成。據說⋯⋯五甲社區的長青學苑的長輩們看到現場環境,已經開始期待了!
✅延伸閱讀
《台南》37區最後拼圖
關廟日照中心揭牌
https://reurl.cc/EzAOGR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展覽館,是高雄國際級的地標。 疫情前,南來北往、商務觀光,位在亞洲新灣區的展覽館,肩負著高雄會展重要場地的重大任務,與國際接軌的論壇、展覽、演唱會不斷。 因為疫情,熱鬧的展覽館變得寂靜,我們將它「轉型」,取而代之執行接種站任務,提供最好的場地、最好的服務,給來接種的民眾。 不只療癒窗景,還...
照顧長者也要照顧年輕人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展覽館,是高雄國際級的地標。
疫情前,南來北往、商務觀光,位在亞洲新灣區的展覽館,肩負著高雄會展重要場地的重大任務,與國際接軌的論壇、展覽、演唱會不斷。
因為疫情,熱鬧的展覽館變得寂靜,我們將它「轉型」,取而代之執行接種站任務,提供最好的場地、最好的服務,給來接種的民眾。
不只療癒窗景,還有最美風景。
療癒、整齊的背後,是一位位同仁們的揮汗努力。
事前,就連夜規劃好動線與空間,要讓來接種的民眾不用等待,懷著美好又輕鬆的心情;接種時,也減少移動,讓流程更順暢,打得更舒服。
醫護防疫人員,更是耐著防護衣下的滿身汗水,專注、細心的提供服務。
各接種站也各有彩蛋,巨蛋有明星們的加油打氣錄音,有時候有些場館則有音樂或戲劇陪伴。接種完成,還有醫護人員們用心說明高雄獨家的衛教文宣。
每一個細節,都將來接種的市民朋友,當成我們的家人。絕對要照顧,絕對不馬虎。
像我們的展覽館,今天大概可以打到3000位左右。
我們以快速的大型施打站,按照風險、年齡一直往下打下來,很快可以打到年輕人及很多職業類別。
提供最好也最快速的服務,疫苗覆蓋率高,達到群體免疫,社區和大家就會更安全。
.
今天也請高醫公衛學系莊弘毅教授,從公衛角度說明高雄的疫苗施打策略:
高雄市將風險最高的長者,列為優先注重注射疫苗的對象。
目前高雄市72歲以上長輩,接種率達71.9%,優於我們流行病學群體免疫的高標準(70%的涵蓋率)。
照這樣的安排陸續接種,長者免疫力很快就會提升上來,市民朋友對父母、祖父母的健康,就可以先安心。
另外,還需要關注兒童,才能讓父母能夠安心出去工作。
幼兒園及課照中心工作人員,接種率至今天中午12:00為止,已達94.2%。
.
今全台本土病例39例,高雄市0例。
高雄市自7/2起已6天零本土病例,希望能夠在近期最後一個個案,也就是在高雄市6/29當時的鳳山大樓的個案,這14天內先顧好。
如果這段時間都沒有新增個案、6/30的Delta病毒往後14天也沒有新增的個案,相對來說高雄社區就會比較安全。
昨天也提過:要開放一定要有配套。
在特定的工作場域或職業場域,除了施打疫苗之外,也要再加上一些快篩、篩檢,才能確保安心、安全。
好不容易已經做到一定的防疫成果,大家都很辛苦,但在雙北,還有一些未明的感染源、隱形的傳播鏈,因此微解封之後,我不建議人潮跨區移動。
讓全台灣回復到安全的環境,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非常感動,大家很可愛,很厲害,一起繼續努力團結防疫,讓我們的城市更安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uNiQ0uJEIY/hqdefault.jpg)
照顧長者也要照顧年輕人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是弱者】左顧右盼情緒爆煲 照顧者靠助人自助走出陰霾
長期病患者固然辛苦,但他們身邊的照顧者,幾乎無時無刻都提心吊膽、左顧右盼,生理和心理上都要承受巨大壓力。照顧者們的需要,有誰能照顧得到?以解決照顧者需要為宗旨的復康互助會,由一群病友和照顧者支撐,在互相陪診等互助之中找到快樂。
現時復康互助會有29位義工,每人抽空輪流服務不同的照顧者,有時又會舉辦茶敍、參觀活動等,讓照顧者們減壓。互助會最近獲得香港復康會互助大使嘉許計劃2019-「傑出互助服務計劃大獎」,基哥指獲獎是對互助會的肯定,全體會員都感到高興,服務也開始拓展至醫院,「有些院友無親無故,醫護人員便是他們的照顧者,有時院友要到其他醫院覆診,便要靠我們幫忙。」基哥坦言,義務工作雖不至於十分繁重,但互助會仍面對困難,「一來我們也開始老化,二來其實我們也是病友嘛,只不過我們是康復的病友而已,但說到底也並非真真正正無病無痛的人,所以我們現在也在招募年輕人幫忙。」
果籽 :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5dFeQEJT7s0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MAIMBRO-gMQ )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
#果籽 #情緒爆煲 #復康互助會 #長期病患者 #香港復康會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照顧長者也要照顧年輕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僅剩"3"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叫做「快樂不在於你遇上的事,而是在於你所專注的事。」這一句話乍聽之下,有一點心靈雞湯的味道喔。
通常我對這種說法,都不會太在意;只是呢,這句話卻是我少數感覺起來,很像是心靈雞湯,但是我個人會奉為圭臬的。
今天呢,我就從一個心理學家,勞拉卡爾.史丹森。他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一個長期的調查裡,來跟你分享這個觀念。
或許在你聽完之後,你會跟我一樣,發現這句話其實並不是雞湯,應該要把它變成是「座右銘」。
勞拉勞拉卡爾.史丹森呢,他常年專注在「老年人」的心理狀態。
在他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喔,其實人不可避免的,都要面對很多老化的狀態;不管是「心智能力」的衰退,更重要的一點是,「身體能力」的衰退。
那在一般直覺上的認知,都會覺得老化的過程,它其實會必然影響到,除了身心功能之外,它也會影響到這些老年人,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對於「快樂」的感知。
但是呢,越研究越發現喔,這裡面是有矛盾的。它的矛盾就在於,其實有很多老年人,在他變老的過程當中,他對「快樂感知」恰巧是相反的。
他隨著年紀越大,他越覺得自己更年輕、更有力氣,身體更健康。那關於這一點發現,就引起了卡爾.史丹森的好奇。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年紀越大,身心功能越差;但是他們主觀的「快樂感知」和「快樂詮釋」,卻朝向更正面、更快樂的部分?
他發現啊,這些「銀髮族」會更常、也更全面的,在自己的內心跟外在世界,去創造能夠提振自己情緒的經驗。
相對於年輕人,老年人更常想起自己的正面回憶,產生愉快的念頭,尋求並保存看了會開心的訊息;搜尋並且注意那些快樂的臉部表情,而且把注意力放在消費性產品的優點上。
但是卡爾.史丹森也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是這樣子;因為如果他說,所有的「銀髮族」都是這樣的話,它顯然不符合我們平常的經驗。
他所關注的是,其實有一部分,或許你也可能認識過這樣的「銀髮族」,他們真的是越老越開心。
不可否認他們的身心機能,在客觀上是衰退的,但是他們主觀的感知,在情緒層面卻是越來越開心、越來越圓滿的。
進一步的研究就發現,這些「銀髮族」為什麼越活越回春呢?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他們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會讓他們感覺到開心,跟正面的事情上。
其實你可能會認識,有些越老越開心的長者;你會發現,他們非常會管理自己的注意力。也就是他們會善於找到對方,並且鎖定正面因素的人,表現出最大程度的情緒提升。
而技巧比較差的人,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擺脫生活裡面的磨難,他們的情緒,會隨著年齡而變得日益低落。
所以呢,你可能會認識有些老人家,愛發脾氣又尖酸刻薄,那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總是注意力,放在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上。
可是,那些會把注意力放在正面事物,把負面事物拋諸腦後的人;卡爾.史丹森他就講過,一個他親自做研究訪談的例子。
他訪問了一個住在安養院的姐妹。那個時候呢,他就問對方,怎麼樣去應用各種生命當中的磨難,跟負面事件。比如說像生病,還有呢自己身旁,一直有親友過世。
結果呢,這一對快樂的姐妹花,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他們說:「喔~我根本沒有時間擔心那種事情。」
在當下卡爾.史丹森他聽了有一點迷惑,因為退休人士並不用工作,也不用操持家務,也沒有照顧家庭的責任;照理來說,他們唯一有的就是「時間」。
結果呢,他就進一步體會到,其實這一對姐妹花喔,他們說「沒有時間擔心那種事」。
「時間」對於這些老年人他們的定義,可能已經不是在於,他每天能夠支配的時間;而這裡所謂的「時間」,是指他們的餘生。
年紀大的人,其實都不可避免的,要去面對到自己「餘生有限」這樣的概念。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時間,也就是「餘生」啊,耗費在那些不快樂的事情,在他們認為這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所以呢,聽到這裡,如果回到你我,我們可能都還沒有邁入老年。但是呢,不妨透過今天的分享,你想像一下,自己已經「餘生有限」。
或者是極端一點,你想像自己的今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或者是最後一個禮拜,或者是最後一個月。請問一下,你會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什麼事情上呢?
回頭想想那句話,「快樂不在於你遇上的事,而是在於你所專注的事。」你說它是雞湯,還是應該要把它當成是「座右銘」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7月21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如果呢,你覺得自己的餘生,放在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裡,而其中有一個部分,就是想要「好好的寫作」。
你並不是想要成為一個作家,而是想要透過文字的表達,留下一些值得自己跟別人紀念的事物;那麼【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會非常的適合你。
我們要帶給你的,並不是要去寫那些套路式的文字;我們透過【寫作小學堂】會陪伴你,瞭解到文字的本質。其實「寫作」它在本質上,是一個思考的訓練。
當你能夠回歸到本質的時候,不管你要不要成為作家,我相信這都是能夠伴隨你,人生活得更好、活得更圓滿的一個必要能力。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7月21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名額也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4VxmH3HR3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3SMvUCm5yC10xgBKlAMsEmrX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