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你是躺在床上常常覺得很熱,
或者像彼得一樣,
認為冷氣能省則省以保護地球為己任的人,
這週要來開箱的商品值得參考喔,
他們是Snow Touch涼感系列!!
最近適逢炎暑實在很熬人,
臉上還要戴著口罩不能拿下,
我經過工地時,
都有股衝動想要對辛苦的工人胡亂噴灑冰水。
羅比也快要熱壞了,
尤其是他的爸爸非常喜歡不開冷氣,
已達到不合人情的程度。
根據彼得之前的說法是冷氣開兩個小時就已經很涼,
接下來用電風扇撐到早上就很理想,
彼得甚至認為吹冷氣會頭痛流鼻水,
還是少吹為妙。
但我看羅比經常睡到頭髮都濕掉,
上學前就已經變成條碼頭(他明明沒有參加奧運),
而且此幼童還會半夜驚坐起地說:
怎麼,怎麼會這麼熱~~
接著又倒到另一個方向睡去。
有時羅比說夢話的聲音大到隔牆的我都會聽到,
令我猛然想起羅比小時候的夢話明明是:
快點來開會,不要讓我等!!!
可憐的總裁投胎到平民百姓家,
現在淪落到只能耐著熱作夢了啊啊啊啊。
2.
尤其是這兩個月在家上班時,
我跟彼得身在同一個地址,
卻好像處在兩個季節,
我工作的臥房長年保持24度很涼爽,
但彼得在西曬的客廳工作時,
絕對堅持無冷氣狀態。
(此人避暑方式很原始,就是全然的裸露)
(他的同事跟客戶知道嗎?彼得都是光身體跟你們講電話的喔)
因此居家隔離期間,
羅比總是經常性地流連在我的房間,
每次我在視訊開會,
他就進進出出在旁邊觀察我,
一邊享受冷氣,
一邊觀看媽媽一本正經地工作到底在做什麼。
羅比最近的口頭禪是:
你工什麼無聊作!!
他總是評論我的工作很無聊。
我辯解道:
欸我一個會接著一個會開,
要賺錢很忙耶~~~
羅比很不認同,
他搖搖頭埋怨地說:
都在跟別人講要上什麼連結,換什麼連結,
真的是賺什麼無聊錢,工什麼無聊作......
我問羅比:
不然你覺得我開會的時候,
要討論什麼?
頂著小瓜呆頭的總裁,
用無比銳利的眼神迎向我,
接著說出了他心裡的想法:
我都在等,
你到底什麼時候,
才要講那個買地的事情!!
#你慢慢等好了
#好想推他去客廳
#但客廳的中央感覺有赤道穿過
3.
基於以上幾點,
當我聽到HOLA詢問,
要不要試用看看Snow Touch涼感寢具與抱枕時,
我是用光速回覆說好好好,太需要,謝謝你。
我甚至作了一個之前從未作過的舉動,
在產品寄來前,我還寫email去催促對方,
"不好意思請問什麼時候會寄來呢?
羅比真的好熱!!"
#加上媽媽本人不想要上班時
#兒子常伴我左右詢問買地的事宜
終於在兩週前,
Snow Touch浩浩蕩蕩地寄來家裡了,
這是一款帶有創新的紡織科技與玉石材質打造的涼感紗,
有各式延伸產品,枕頭,床包,毯子,坐墊跟抱枕娃娃,
摸起來偏絲質順滑的感覺,
很涼很涼很涼。
我看著產品介紹跟彼得說:
這個材質好厲害,
居然是採用花蓮的豐田玉磨成粉末放到紗線裡耶。
彼得湊過來看我的電腦,
他看到介紹寫著:
花蓮豐田玉,富含天然冷感因子......
彼得感慨地說:
喔,那這個可以給那些花花公子用,
天然冷感一點比較不會出事!!
#彼得時事梗
#羅比聽到歪頭問
#媽媽什麼是花花子
#就是火爆子的另一種
4.
羅比是真心愛上了那條Snow Touch毯子(我也是),
他甚至棄用了自己原先的黃色被,
睡前會披著藍色的涼感毯在家中走來走去,
彼得笑咪咪地也躺在涼感洞洞枕頭上問:
這樣我們還需要冰枕嗎?
那枕頭上有很多透氣洞口,
才會以此為名,
羅比一直以為是涼感"凍凍"枕,
因為很涼是果凍的感覺。
前天妹妹來家裡,
我還特地帶她去臥房看這條毯子,
慎重地介紹了一番。
妹妹說:
欸這個摸起來還有一種QQ的感覺好特別。
#摸起來是有點像仙草凍跟粉條的綜合
5.
有這個冰涼織物系列後,
羅比終於涼快了,
昨天夜裡,
他還把涼感坐墊從客廳拉到臥房鋪在地上,
給他的填充娃娃們一起躺,
羅比一邊摸著他的娃娃,
一邊哀怨地說:
爸爸晚上不開冷氣,
我很熱,熊熊也熱......
#總裁不能獨樂樂他總是苦民所苦
#何況是看到北極熊這樣受苦
後記:
這是一個不能去游泳的夏天,
最多也只能戴著口罩泡在海水裡面,
感謝HOLA的好心,
還有那個不知道怎麼想到,
可以把花蓮的玉石磨成粉放到布料裡的人,
非常謝謝你發明了這個冰涼的療癒好物,
躺在上面吃冰淇淋銅鑼燒看懸疑片更是非常愉悅,
(當然不能讓羅比看到)
今天也分享給在這裡閱讀的,
炎炎夏日裡冒著滿頭汗的成員。
HOLA Snow Touch 全系列:
https://bit.ly/2WOvPTv
#snowtouch #HOLA特力和樂
#請別錯過第五張照片 #彼得的自我超越
熊彼得創新說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年人工作,年輕主管對你哪裡有意見?]
昨天下課後,有幾位學員留下來跟我深談他們的未來職涯發展,其中一位來到55歲,他的生涯發展從順風順水到到處碰壁,最足以讓大家警惕在心。
他具有一技之長,過去都在外商或大企業任職,轉戰各地都受到莫大觀迎,而且都是別人主動來挖角,炙手可熱,行情看好。這使得他從來不認為找工作是難事,所以不斷換工作。中間還中斷職涯,出國讀書,最可怕的是賺多少花多少,沒有任何存款。
這種人在我的新書《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案例不少,這個現象挺普遍的。但是過了50歲之後。他猛然發現時不我予,找工作出現以下三種狀況:
1. 沒有工作會來找他,必須他反過來出去找工作。
2. 待業期間逐年拉長,找到的工作因為各種原因也都做不久。
3. 工作往下流動,公司越找越小,工作越找越差,薪水越找越低。
他很感慨地說沒能夠早認識我,比如看我的書﹑或是聽我的演講,及早知道上班族過了中年,完全是另一番人生風景。這樣的話,在我每次上課之後,總有中年人趨前來跟我說一遍。對此,我也是很有心得,因為在網路上,我的文章一直出現兩種聲音隔空交戰:
第一種聲音來自年輕人,他們批評我老是恐嚇上班族;
第二種聲音來自中年人,他們都鼓勵我繼續寫,讓年輕人趁早明白職場的現實一面,趁早做預防與準備。
所以就算早點聽說我的剖新與論述,只要還年輕,都不太會聽進去;唯有過了中年,親身見證了,才會震撼到,體悟到我所言不假,句句是肺腑之言。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成長過程,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不要說讀者,即使是我自己,也常覺得若是可以早點認識洪老師該有多好,少走好多冤枉路。但是千金難買早知道,不是嗎?為了成長,我們都要付出代價。
可惜的是,有些代價比較沈重一些,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夠扳回一城,或是頂多避免不斷往下墜落的頹勢。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要改變!不過我也得說,中年人要做出改變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因為台灣就業市場對中年人極度不友善,不只是企業本身,還包括子女輩的年輕人也排斥中年同事。
這位中年人說,他最近換的新工作,才領三萬多元,屈居於一名年輕主管手下,對方才28歲!他是老闆面試錄用的人,但是他長這位主管近20歲,真要說起來,也夠當自己的孩子。反過來說,這位年輕主管看他有如父母輩,想當然爾,沒有人喜歡跟父母共事,不是嗎?他有如主管背上的芒刺,直覺上就是拔掉他,他再怎麼努力都是格格不入,無法取得對方的歡心,於是辭了工作。
政府近日不斷提倡「銀青共事」,可見得這件事有多困難,還要勞動政府再三呼籲與推廣。不過我不會單方面袒護中年人,就問他電腦使用的情形如何。他坦承會使用,但是手腳不如年輕人快,更不用談靈活運用的能力。他說:
「年輕人做事真的快很多……」
反過來說,他就是比較慢囉。你說,這能怪罪年輕人不愛跟中年人共事嗎?當然不能!中年人做事就是要快,不要慢。在職場,動作慢顯得笨手笨腳,年輕人不愛這一味,而這一味叫作「老人味」。當我們不再年輕,時間不站在我們這一邊,卻要繼續工作,就想辦法跟年輕人看齊,至少做到四點:
1. 嫻熟新技能
2. 轉進新風口
3. 手腳要快點
4. 身段須低點
在年輕人的眼裡,中年人給人的印象無非是「傲嬌」二字。時代早已離他們遠去。卻還在堅持既有的工作技能﹑既有的做事方法﹑既有的職場思維,並要年輕人來適應他們,這不是倚老賣老,又是什麼?也有人以為自己的資歷深﹑經驗老到,年輕人該聽他們的。其實時代巨輪不斷往前推進,產業更迭劇烈,這些經驗老早已成為包袱與負擔。
用一個舉例來比喻就簡而易明,政治經濟學家熊彼得提出「非連續性創新」這個理論,他曾說,把送郵件的驛馬排成一列,也不會變成鐵路。是啊,馬走的是馬路,跟鐵路是完全斷裂的兩條路。當時代進步到鐵路,還堅持要做一匹日行千裡的馬,有用嗎?沒用啊!一旦被淘汰,要責怪鐵路嗎?那就成了天大的笑話。
所以中年人若是要繼續在職場存活,絕對不能夠成為時代的笑話,唯一解決之道是與時俱進。不過在同一個領域做了一二十年或二三十年,要轉進新風口容易嗎?答案是不容易!這是「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所致。
「路徑依賴」是美國著名學者布來恩亞瑟(W. Brian Arthur)和保羅大衛(Paul A. David)提出,他們是受到生物學和社會學研究「路徑依賴」所啟發,作為技術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到了1993年,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因為運用「路徑依賴」成功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還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個理論類似物理學中的「慣性定律」,指的是只要一旦進入某一個路徑,無論好的壞的,就有可能對這個路徑產生依賴,自我強化之後,進入鎖定狀態,想要脫身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而這就是我們平常在說的「舒適區」,它不是真的舒適,而是在這個區域習慣了,不想移動,也就是變懶了。歸納起來,中年人若是求職不順,主要原因是這三個;
1. 不想改變舊習慣
2. 懶於學習新事物
3. 拒絕進到新風口
當我們願意謙虛地面對這三件事,求職哪裡是難事!這世界上唯一阻礙我們前進的,只有自己。一旦我們願意被改變,這世界就會張開雙手歡迎我們。
*** ***
免費斜槓講座【斜槓2.0必修課】課程報名:https://enstar.cc/Z6vcF
有任何課程問題可以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
洪雪珍最新著作《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各大書店有售,歡迎馬上網路訂購:
博客來:https://pse.is/38r6sl
城邦讀書花園https://pse.is/38a3h5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39u6gp
誠品網路書店:https://eslite.me/395zmf
Pchome:https://pse.is/38h6nl
--------------------------------
「失業危機下,上班族如何超前部署?」(收費講座)
高雄場
時間:2020年12月26日(六) 14:00-16:00
地點:威易聯合辦公室博愛店(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366號14樓)
報名請上:https://pse.is/39t4xe
攝影:洪子傑
台中場新書講座
熊彼得創新說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冷氣企管系列]在這社會最怕走得太前呀。而家搞生意?隨俗而失敗,好過不隨俗而成功。
1. 又係一篇好文(https://econ.st/3g3QlF4)。亦都示範咗「量化」點解緊要(但唔係啲濕鳩問卷)。
2. TL:DR – 人做我唔做,殺出新血路。趁逆市租平又競爭細,而家去搞生意好唔好?最好唔好。輸死你呀。
3. 先講個故事。2008年夏天,有間公司,叫做AirBed & Breakfast,原理就係整張吹氣床在自己屋企,就可以屈蛇接待客人,希望執到啲訂唔到酒店嘅人。但之後就係雷曼爆煲。當時公司窮到燶,要賣早餐,用奧巴馬同麥凱恩個名去玩食字gag,但畢竟畀佢地籌到三萬蚊美金。
4. 冇錯,呢間公司就係Airbnb。當時嘅投資者認為佢地有小強打不死精神。
5. 事實上,好多大公司,都係在衰退之下創業嘅。迪士尼係大蕭條出嚟好多人知,General Motors同General Electric都係差不多。近代嘅,微軟同UBER都係大衰退時創立。
6. 除咗新公司外,好多劃時代嘅產物,都係啲公司在衰退時搞出嚟的。例如iPod誕生在2000科網爆煲,淘寶係沙士時搞出嚟的
7. 呢類故事,總有幾個,夠晒勵志,記得袋住幾個。亦都好似言之成理。順境嗰時阿豬阿狗都可以吹水扮識,逆市時就見到邊個真係有料到。況且經濟差呢,租又平啲,又可以平啲請到啲勁人,加上好多人冇心機,真係有心機嘅可以跑出。
8. 聽落幾好,可惜係假嘅。經唔起數字考驗
9. 其實唔難計,篇文睇返而家美國500最大公司,再睇下佢地創立年份,然後睇下當時係經濟擴張定衰退。結果?500大公司中,係擴張期創立嘅,遠多過係衰退時期創立。咁當然冇計到有啲中途已經死咗,或者打唔入500強嘅(*)。一開波就逆境,好難搞架。
10. 好簡單,樓上固然可以講一大輪咩衰退時租平啲人工平啲—但正係因為你生意都難做好多嘅結果嘛,唔會無緣無故租平人工平。況且,一復蘇嗰時,租咪又係加,你啲人咪又係走。
11. 另外,擴張期有一種特徵,就係錢多人傻。可以諗下三四年前一街Start up個個當自己孫正義咁派錢,講燒錢搶市場,唔使睇盈利,最緊要顛覆。咁到衰退期當然掉轉,金主自己都自身難估,仲得閒理你檔嘢?
12. 不過,《經濟學人》呢個專欄叫做「熊彼得」咁多年(好似由我開始睇已經係),當然係相信creative destruction,創造性破壞。大衰退後總有一堆企業家出現。問題係,會係乜人?係平地一聲雷嘅小朋友?定係有足夠糧草捱過寒冬嘅初創?定係其實又係大公司?
13. 文章作者,似乎認為好難再有啲「車房」公司,幾條小朋友冇人冇物就搞間大公司出嚟。時代唔同了,乜都講錢,而家入場門檻亦高咗好多,真係第一次創業嘅,根本唔識說服投資者科水。比較可能成功嘅,係之前已經集夠資嘅公司(UBER?)。早兩年仲係錢多人傻,start up 集咗差不多6000億美金,而家就用嚟過冬了。
14. 當然亦都唔好忘記,好多時呢啲creative destruction,唔係中小型公司帶嚟,而係本身行業巨頭嘅新東西(例如iPod).之前啲文都寫過,幾間大科企非常之咁多錢,發債成本亦極低。
15. 但到底佢地係會繼續投資R&D(呢兩個字母夠晒空泛),定係其實以本傷人,借機餓死啲對手呢?其實兩者嘅界線都未必咁清楚。畢竟創新呢個過程往往就係順手整死埋人,好難分得咁清,點會係造大個餅大家一齊?係造大個餅,不過自己食晒。你有冇見Facebook造大咗個餅分返啲畀蘋果日報TVB?
16. 潮退時見到邊個冇著泳褲?可能你會發現自己條泳褲一早畀浪沖走咗,其他人唔好意思提你啫。
(*)當然呢度至少有兩個問題。首先,衰退嘅年份,係少過擴張嘅。所以少啲公司根本好正常。二來,衰退年份可能根本就少人創業,可能十間有一間最後變500強,但擴張年份可能係一百間有三間—咁係咪其實衰退時嘅「成功率」高啲?呢個真係要拎返啲數據睇。
------------------------------
版務:收費專欄已推出,支持埃汾高質文章。幾舊水睇三個月,一星期三篇
請去呢度訂:bit.ly/2wVXndj
課程編號填: CC01
科咗水後後有Login及Password畀你
逢一三五入去 homebloggerhk.com (見到就睇到《事先張揚》),亦睇得返以前嘅文。一般我都係會黃昏出文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