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紐約時報
*【颶風佛羅倫斯在北卡羅來納”咆哮” 至少5人死亡 65萬戶停電】
橫掃過後已朝美國內陸前進,將帶來創紀錄的雨量。
https://www.nytimes.com/20…/…/14/us/hurricane-florence.html…
*【北卡沿岸城市道路水深五公尺 上萬房屋積水嚴重】
數百人從新伯爾尼市獲救,仍有140人待援救
https://www.nytimes.com/…/north-carolina-flooding-new-bern.…
*【強烈颱風山竹猛擊菲律賓】
強風以為每小時120英里風速登陸,菲律賓上萬人撤離家園
https://www.nytimes.com/…/ompong-typhoon-philippines-mangkh…
*【川普前競選總部主任馬納福特同意與穆勒合作調查通俄門 以降低罪名】
對兩項指控表示認罪,目前尚不清楚他在三天的談判中,向檢察官提供了哪些信息導致了認罪協商
https://www.nytimes.com/…/us/polit…/manafort-plea-deal.html…
*【通俄案特別法律顧問提出新的證據,曝光外國利益集團試購買影響力 暗地進行影響美國總統大選的方式】
https://www.nytimes.com/…/manafort-plea-lobbying-disclosure…
*【法律專家建議發佈水門事件報告, 以強調法律顧問向國會提交陪審團報告的選擇】
https://www.nytimes.com/…/mueller-report-grand-jury-waterga…
*【重提2016年政見 川普稱民主黨將摧毀社會安全保障】
川普對蒙他拿州選民發出了一個直言不諱的信息,他毫無歉意地重申了他在2016年總統競選期間用來保護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的承諾,以成功吸引年長的藍領選民。
https://www.nytimes.com/…/trump-democrats-medicare-social-s…
*【美國結束對巴勒斯坦平民的最後一次援助】
https://www.nytimes.com/…/middleeast/us-aid-palestinian-civ…
*【俄羅斯間諜對瑞士國防實驗室進行網路破壞】
瑞士官員表示,在荷蘭被捕的兩名俄羅斯間諜密謀對一家瑞士國防實驗室進行網絡破壞,該實驗室正在分析用於毒害英國前俄羅斯特工的神經毒劑。
https://www.nytimes.com/…/russians-salisbury-swiss-lab-sabo…
* 在外國出生美國人口數創新高,新移民多來自亞洲
SABRINA TAVERNISE
根據週四公佈的政府數據,美國的外國出生人口數量已達到自1910年以來的最高,和過去幾十年相比,新移民更有可能來自亞洲並擁有大學學位。
人口調查局2017年的數據證實了赴美者的重大轉變。多年來,新移民往往來自拉丁美洲,但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對這些數據的分析顯示,自2010年以來,有41%的人來自亞洲。只有39%來自拉丁美洲。分析發現,大約45%的人接受過大學教育,而2000年至2009年間,這一比例約為30%。
「這與我們過去的想法截然不同,」布魯金斯學會高級人口統計學家威廉·H·弗雷(William H. Frey)說。「我們認為移民是來自拉丁美洲的低技能工人,但在最近到來的移民中,這種情況少得多了。來自亞洲的人已經超過拉丁美洲人。」
新數據的公佈正值美國變化的人口構成成為全國政治焦點之時。川普總統和許多共和黨人都對移民發出了警告,並建議政府需要限制進入美國的人口數量和類型。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在外國出生的人口為13.7%,即4450萬人,而2016年為13.5%。
移民美國的上一個歷史性高峰發生在19世紀末,當時大量歐洲人為了逃離本國的貧困和暴力來到美國,其中數量最多的人群包括德國人、義大利人和波蘭人。這波浪潮在世紀之交達到頂峰,當時外國出生的人口總數接近15%。
但在1920年代,嚴格的種族配額制度通過後,外國出生的人口在20世紀中葉的幾十年急劇下降。到1970年,該人群比例低於5%。
1965年通過了一項更加自由的移民法,結束了種族配額,並優先考慮家庭團聚,開創了新的人口構成統計數據。而這些變化近年來才加速。
墨西哥曾連續多年成為移民的唯一最大促成因素。
但自2010年以來,來自墨西哥的移民數量有所下降,而來自中國和印度的移民數量激增。弗雷發現,自2010年以來,來自亞洲的人數增加了260萬,比來自拉丁美洲的120萬人多了一倍多。
一些最大幅的增長來自移民人口最少的州,這表明移民正在美國廣泛蔓延。自2010年以來,擁有大量移民人口的紐約州和加州的增幅都不到6%。但同時期田納西州的外國出生人口增長率為20%,俄亥俄州為13%,南卡州為12%,肯塔基州為20%。
這些數據還表明,在擁有大比例外國出生居民的州中存在一種政治模式。在移民密度最高的15個州中,除佛羅里達州、德州和亞利桑那州之外,所有的州都在2016年總統競選中投票支持希拉蕊(Hillary Clinton)。
弗雷發現,許多外國出生人口密度較低和密度中等的州投票支持川島普。在那些低密度的州,外國出生的人口往往比本土出生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更高。例如,在俄亥俄州,43%的外國出生人口接受過大學教育,而在美國出生的俄亥俄州人中,只有27%接受大學教育。大約43%的外國出生人口來自亞洲,遠遠超過拉丁美洲的20%。
在擁有大量移民人口的州也可能如此。馬里蘭州去年約有15%的國外出生人口。在這些人中,42%擁有大學學位,而美國出生的馬里蘭人的比例則為39%。
2003年,來自中國的馬里蘭州哥倫比亞數據科學家趙武(音)表示,他早就瞭解美國的亞洲研究生情況,因為他曾經是其中一員。但直到他開始競選縣教育委員會的一個席位時,才注意到這個人群的豐富性和變異性。
「我拓展了自己的接觸範圍,我意識到這𥚃有一個大型的亞裔商戶社區,有餐館和雜貨店,」他說。他還說,最近在他所在的城市,他參與組織了一個與中國姐妹城市舉辦的儀式。40號公路的一部分更名為韓國路。
但是,不斷上升的教育水平並沒有令所有人都得到提升。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分析,亞裔美國人現在是美國經濟上差異最大的種族或族裔群體。從1970年到2016年,亞裔美國人的收入不平等幾乎翻了一番。
雖然來自亞洲的人口佔最近新移民的最大份額,但外國出生人口多數仍來自拉丁美洲,佔50%,而亞裔佔31%。

弗雷說,自2010年以來,北達科他州的外國出生居民增幅最大,增長率達到87%。1996年從黎巴嫩移居美國的胃腸病學家法德爾·E·那默爾(Fadel E. Nammour)博士表示,自2002年搬到北達科他州以來,他注意到移民開的餐館更多了。近年來,該州有來自伊拉克、索馬里亞和剛果等國的難民。弗雷發現,總體而言,北達科他州的外國出生人口從2010年的1.66萬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3.1萬人。
「現在有更多的多樣性,」那默爾說。「你可以通過食物來判斷。開了一些印度餐廳。現在還有一個非洲餐廳。那些小事情現在有了一些小小的不同。」
* 每日一詞:Typhoon
颱風、颶風還是氣旋?
AMY CHANG CHIEN
關鍵詞:Typhoon 颱風
超級颱風「山竹」轉向南方,將帶著暴雨和時速約合200公里的大風侵襲菲律呂宋島。在地球的另一端,颶風「佛羅倫斯」正在逼近美國卡羅萊納海岸,帶來強勁的風雨。
夏秋兩季,熱帶海洋上經常出現許多熱帶氣旋,但颱風和颶風究竟有什麼差別呢?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解釋道:它們都是同一種風暴,但是在世界各地的名稱有所不同。
颱風是指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溫暖水域生成的低壓環形風暴系統,其風速大於74英里/小時(約合119公里/小時),通常會對亞洲造成威脅。
颶風(hurricane)指的則是在北大西洋、東北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形成的熱帶氣旋。當颶風從東向西穿越太平洋的劃分標記——國際換日線時,它會成為颱風,反之亦然。
在印度洋北部的孟加拉灣或阿拉伯海,與颱風、颶風相同的風暴被稱為「氣旋風暴」(cyclonic storm)。
在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它們會直接被稱作「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或「強熱帶氣旋」(severe tropical cyclone)。
關於typhoon的詞源大致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根據美國字典,其一是源自希臘語中的Tiphon,指的是代表「猛烈的風暴、旋風、龍捲風」的巨風之神。
另一說法是,粵語中的「大風」(tai fung) 、印度語中的「大風暴」(toofan)也可能與typhoon這個英文單詞的形成有關。
颱風的名稱與分級方式也有兩岸差異。在中國大陸,人們常說的「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指的是其中心附近持續風力為每小時63-87公里的熱帶氣旋。
在台灣並沒有熱帶風暴這個說法,達到此風力標準的熱帶氣旋會被稱為「輕度颱風」。
熱帶氣旋成因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空間分布 #世界地圖
高三地理複習
隨堂小考
一、作圖
1. 請標記三大雨林地區
2. 請標記灰化土主要的氣候區
3. 請畫出四大古文明的河流
4. 請畫出熱帶沙漠的位置
二、簡答
1. 東南太平洋漁場是哪個洋流
2. 油輪進出波斯灣的哪個海峽
3. 紐西蘭位在哪兩個板塊交界
4. 澳洲主要大城市的氣候類型
三、申論
1. 溫帶氣旋與熱帶氣旋的異同
2. 熱帶雨林在馬達加斯加的成因
3. 何謂副極地大陸氣候
4. 西亞乾燥地區水資源利用情形
熱帶氣旋成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天的夢想驛站》氣候變遷系列報導
【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災難正反噬人類 由於海水溫度升高提供熱帶氣旋充沛水氣及紮實結構 五級颶風艾瑪最高風速達296公里 且持續33小時創下歷史紀錄 法國氣象局稱自1970年代人造衛星觀察氣候以來 從未見過如此的怪獸 艾瑪已在加勒比海島國造成災難性毀滅 並直撲佛羅里達州而來】
她的名字優雅,威力卻毫不保留。
"艾瑪",9月6號凌晨直撲加勒比海各小島。
世人終於第一次一窺這個,"大西洋史上 第二大颶風",僅次於1980年艾倫颶風的實力。
五級颶風的艾瑪,9月6號凌晨1:47開始,一路從巴布達島,聖馬丁島,安圭拉,維爾京群島,波多黎各,和特克斯凱科斯群島,橫掃而來。
此時,它的風速已達每小時295公里,比上一個颶風哈維時速209公里,風速更強。
首當其衝的巴布達島和聖馬丁島,災情最慘重。
依據美國「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將颶風分為五級。
以上周重創美國德州,屬"第四級"的颶風哈維為例,每小時風速達130-156英里(約209-251公里),足以造成外牆整個傾倒,電力中斷達數星期甚至數月之久。
而"第五級"颶風,被認挾帶"災難性後果",風速達157英里(約252公里)以上,如此強度,足以造成房宅外圍全毀,受災地區將數星期或數月"不適宜人居"。
為什麼,艾瑪颶風成為超級大怪獸,<彭博社>引述科學家分析認為,這是一個六個月,養成超完美颶風的過程。
首先,來自西非的季風增強,為大西洋在春季尾聲,培養了容易形成風暴的低氣壓環境,加上,2017年大西洋水溫,已經較均溫增高1℃,溫暖的海水為強大熱帶風暴,提供了源源不絕的能量,最後,因為溫暖海水形成的潮濕大氣層,以及低垂直風切,使得颶風中心不易被撕裂破壞,熱量集中持續旋轉,四大有利發展超級颶風的條件,剛好全部到齊,於是形成了艾瑪的強大。
從哈維颶風,到艾瑪颶風,科學家透過氣象模式分析,颶風形成因素,確實和海水溫度有關,氣候暖化下的超級風暴,未來恐怕如不歸路一般,將變本加厲了。
熱帶氣旋成因 在 颱風BB是怎樣形成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天文台『氣象冷知識』第一百五十一集,為您介紹颱風的胚胎階段,並分析季風低壓與颱風的分別及關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