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老朋友,也是好鄰居的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長 封德屏來到空中,帶大家到州庵文學森林,進入文學書香以及美食的世界!
「紀州庵」初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因緊鄰新店溪畔,景色宜人。2004年紀州庵遺址在臺大城鄉所與城南水岸文化協會努力下,被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也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下,委託文學團隊──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mit7XpY3YkU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節目介紹:
「紀州庵」初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因緊鄰新店溪畔,景色宜人,成為城南居民的生活重心。1950 年代,二戰後的紀州庵轉為公務人員眷舍,小說家王文興曾居於此,《家變》的部分場景便源於此地。1970 年代起,純文學、爾雅、洪範、遠流等出版社也不約而同的在城南建立。2004年,紀州庵遺址在臺大城鄉所與城南水岸文化協會努力下,被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011 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下,委託文學團隊──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紀州庵文學森林【作家私房菜】在家微烹調,好滋味通通在裡面。作家飲食不只存在廚房餐廳,內涵是人情與世故。作家用寫字的手,不只是技藝與料理,更揉合了日常回憶,刻劃出生活的痕跡,把時間走的深邃。這是文學的魅力,也是作為文學家的細緻。作家的私房菜,一道道的故事上菜。紀州庵文學森林邀請您在家把文學放進烹飪中,烹飪裡有文學的底蘊。
「作家私房菜微烹調系列」
▍老友牌牛肉麵/張拓蕪 ,懂你的好友最對味!
▍寫詩一樣的獅子頭/古月,作菜就跟創作一樣!
▍自然派紅麴燒肉/方梓,用自在的方式上菜,把愛通通端上!
▍鄉愁的仙草雞/羅思容,想家的時候就來一碗吧!
「勾勒時光—宅家書箱」
親愛的朋友您好:
彼此未見已過一個月,希望大家都健康,都平安:)
「時間是相對的」,這段日子中,我們對這句話的感受更為深刻,感受著時間的緩慢,亦感受時間的緊張。
你們的支持與鼓勵,讓紀州庵能繼續為文學努力!
在這彼此照顧與守護的日子,在數位字碼與印刷文字外,我們想讓作家們的「時間」也能被讀者們感受。作家一筆一畫,一秒一瞬地,將他們的時間簽寫勾勒在書扉之上,那場下午與某天的夜晚,隨著氣息深深地浸潤到紙頁之中......
紀州庵宅家書箱規劃三大系列,【作家簽名書】、【要做一隻鳥——三毛書箱】以及【生鮮時書】願這些書,能帶著「美好的時光」到達各位朋友手中,在接下來的日子彼此陪伴,回想起在紀州庵聽過的座談、在紀州庵遇見的作家老師與朋友、在紀州庵細細翻過卻尚未帶回家的書本......並一同等待能夠再次面對面,讓彼此的時間更加豐富璀璨的那天!
「雲端講堂線上看」
紀州庵文學森林於2011 年由文學團隊──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經營,辦理多場文學講座以及藝文活動,帶領讀者閱讀文學以及閱讀經典,像是至今已辦理十年的【我們的文學夢】,2020年起不只辦理實體講座,更將透過影像紀錄講者的風采,讓文學的重量隨著講者的影像與聲音,轉換成令讀者繚繞於心的旋律與印記。
◎來賓介紹:封德屏
現任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長,作品以散文為主。抒情性小品之作展現出其對生命的熱愛與投入,報導性文章則深深刻劃出受訪者的面貌與精神,字裡行間,始終流露著一份濃厚的文化情懷。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慈善團體嗇色園管理。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釋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該建築被列作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同時是香港第...
燒 亭 庵 在 四月熊-AprilH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捷運古亭站的巷弄內有間名叫熊站的居酒屋,同是熊熊家族,四月熊當然要來光顧一下拉😉
👉串燒類調味洽到好處
👉大推鮭魚幽庵燒,甜中帶鮮
👉鹹豬肉,外皮焦香、肥瘦均勻
👉涼拌鱈魚肝,鮮味十足、份量霸氣
👉帶皮玉米筍與芥末胡椒超級搭
熊站_居酒屋
#古亭居酒屋 #古亭美食
燒 亭 庵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眼中的崔舜華】
他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敢於露出,他總是暴露自己,「我易妒又貪心,能抓到甚麼都想攢緊在手裏,患得患失。」、「我無法感到自己可能變成一個有用之人──廢柴與渣物,落淚的零餘者, 如何能僥倖地期盼著幸福的永恆?」
但那個暴露,就是投身。或焚身。「我無可自拔地溺入 迷戀的泥沼」,他書裡寫養魚寫養貓寫玉石寫物質種種,因為有愛,耽迷於細節於分類於各種微末知識,能為這些物事拉出整個歌隊壯麗讚頌,發展出一門天體一樣的學問。
愛物,也愛人--例如男人--我疑心他把人當物一樣的去愛,其實這是因為耽溺於美。《貓在之地》中出現一個奇異的場景--「我在地下室遇到他」,詩人的地下室手記變成情書,地下室裡髮廊的邂逅被他一次兩次三次反覆的寫,為什麼,此無他,因為太美了。戀人很美,戀愛的開始很美,寫戀人的臉寫他美麗的身體,寫自己怎樣供養他像是比丘俯身親吻佛陀的足,而他們的佛法就是美————一切無關生活,甚至生活都可以為此奉獻。也只是材薪。要來火上加油。
看他的散文就是感覺到熱。所有的關係裡,他一直在給。生命一直在燒。所以讀完才覺得涼。舌頭舔牙齒都感覺到心底冷涼的灰。——#陳栢青
謝謝栢青這篇精彩的推薦文,4月11日歡迎大家到場聆聽舜華談談這部濃烈的作品~💕
🐈🐈🐈
【#同場加映📣】
▘ 4/11崔舜華《貓在之地》新書分享會
時間|4/11(日)下午三點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走到同安街底約10分鐘)
活動報名|https://reurl.cc/GdgO8A
#崔舜華
#貓在之地3月26日正式推出
燒 亭 庵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慈善團體嗇色園管理。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釋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該建築被列作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同時是香港第一家獲香港政府批准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簽發結婚證書的道教廟宇。在嗇色園的「五行」建築佈局中,照壁屬「土」格局。照壁於1938年興建,為水泥建的重簷藍綠琉璃瓦頂建築物,照壁上刻有「朝佛」、「清靈寶洞」乩筆及四邊的對聯。座落於「照壁」之後,是該園供奉佛教「燃燈聖佛」的殿堂。1933年初建,經1961、1974、1993、2007年重修,「亭」的建築外貌,四周以八支紅柱襯托,與其他的小殿堂連成一線,乃五行的「火」格局。新近2010年初於亭外的四周走廊加放了佛教「四大護法」的瓷器神像,使盂香亭顯得格外的神聖莊嚴。1897年間,梁仁庵聯同友好在廣東番禺扶乩遣興,偶然得到黃初平(黃大仙)降乩教導「普世勸善」,自此就成為黃大仙的信仰者,奉黃大仙為仙師,入道成為道侶,獲賜道號「傳道」。根據史料,1898年農曆八月廿三日,即黃大仙的寶誕,菩山道侶就開乩請求擇地建觀,普救百姓,在黃大仙「同意及指引」下,廣東第一間供奉黃大仙的祠觀,在翌年農曆的五、六月間,在廣州花埭(花地,位於芳村)落成。當時據說,只有梁仁庵道長能得到仙佛的感應,使箕筆移動和辨認沙上的箕字,所以成為普濟壇的主持。清末民初時期,黃大仙祠成為廣州著名宗教勝地,吸引廣州及珠江三角洲等善信到來參拜。梁仁庵後得黃大仙乩示,指廣州必有動亂,於是在1901年返回故鄉廣東省南海縣西樵山稔岡村,再成立「普慶」壇,並出錢出力,該祠約在1903年竣工。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在破舊立新、徹底破除封建迷信的浪潮下,廣州市內許多廟宇寺觀都遭受破壞,普濟壇的廣州黃大仙祠亦不例外。由於中國政局動盪,社會穩定受到威脅,梁氏返回南海故鄉,但得黃大仙降乩指示「此地不宜久留,必須向南遷移」 。1915年,梁仁庵道長父子兩人,攜帶黃大仙畫像至香港繼續弘道,並在1921年於九龍竹園村創立普宜壇(嗇色園)。黃大仙信仰自此在香港有蓬勃的發展,甚至傳播至東南亞及美加等一帶。而廣州黃大仙祠普濟壇在1919年就被國民政府充公,改建為孤兒院。梁仁庵到香港後,先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再於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黃大仙師及開設藥店,兩年後該處被火燒毀,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其後於1921年黃大仙師降乩啟示,命當時梁仁庵道長 往九龍城一帶相地建殿,道侶到竹園村附近一山,見靈秀獨鍾,便再扶乩請示仙師,得乩示「此乃鳳翼吉地」,適合開壇闡教,遂決定於現址建祠,並於同年7月落成啟用。1921年8月,嗇色園正式成立,負責管理祠廟。黃大仙祠建成之初,原為私人道場,只供道侶及家屬入內參拜。後來參拜善信漸多,及至1934年,園方礙於當時的廟宇條例及租地批約所限,不能再讓民眾入內,後經當時華人廟宇委員會委員周峻年向華民政務司請准,才特許於每年正月初一開放讓善信入內參拜。至1956年8月21日,黃大仙祠才正式獲政府批准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黃大仙祠共佔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外、還有三聖堂、從心苑、九龍壁等,各具建築特色,祠內的牌坊亦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除個別建築物顯現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特色外,祠內建築又按左龍右鳳、五行屬性而興建,令整座建築群組更見特色。黃大仙祠於2010年5月被確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太歲元辰殿」於2011年1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全殿分為前廳及主殿,整體設計融合中國傳統道教及現代色彩,主殿橫額由國學大師饒宗頤親題。殿內設有眾星之母斗姆元君、六十太歲及六十元辰,並提供電子感應「上表」祈福系統及LED星象天幕,入場費為100港元,65歲或以上長者及傷殘人士半價。此外,殿內提供「上表」服務,由道士代為「攝太歲」,收費300港元,完成「上表」後,善信所屬的太歲的頭頂上會放出煙霞及射出紅光。祠方稍後會再將善信的上表燒予太歲。其他工程包括新建的藥王殿、財神殿、王靈官殿等三個殿宇及擴建福德祠。黃大仙祠內亦新置了月老銅像,以應不同善信的需要。
燒 亭 庵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嘉義市政府預計於105年度在公用電話亭增設80點熱點WiFi,對此阿華提出質疑,整個嘉義市目前的公共場所及公共設施皆能無線上網,而公用電話亭必定會設置在人潮較多的地方,如機關、銀行、學校、警局及商家等,跟先前所設置的熱點重複率極高,根本就是浪費公帑!
嘉義市熱點WiFi於101年度設置73點,包含市府暨所屬各機關學校、市府所轄外館、市立圖書館、市立體育場、大型公園、交通轉運站,這個部分她給予肯定,因為這是市府應該做的。
104年度設置50點,包含室內景點(檜意森活村、森林之歌等)、古蹟(城隍廟、九華山地藏庵等)、人潮聚集之中山路、文化路商圈、公園及聯合里辦公室,但細看其中熱點位置,竟有新光三越、遠東百貨等大型商場前,玉山證券、土地銀行、台灣銀行等銀行前,或是已委外經營的檜意森活村,根本就是浪費人民納稅錢,市府真是慷他人之慨,圖利廠商!
而在今年編列224萬預算,在105年度在公用電話亭設置80點,設置點包含麥當勞前、合作金庫前、衛生局旁,真是太誇張,熱點WiFi該由商家自行設置,作為商業附加服務,而非由政府出資設置,這樣的作為根本就是本末倒置,荒唐至極。
燒 亭 庵 在 台中八間燒肉店評比合輯文長圖多- 美食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因為個人是沒辦法吃牛肉及海鮮的你如果問我最好吃我一定跟你說脂板前跟庵達的肉屋 ... 肉品(由上至下) 醬燒酒釀雞腿肉、松阪豚薄切、井緻豬梅花. ... <看更多>
燒 亭 庵 在 巴特先生- 12🈷️日本預購「燒亭庵」日式陶瓷加熱烤網✨ 不用 ... 的推薦與評價
12🈷️日本預購「燒亭庵」日式陶瓷加熱烤網✨ 不用燒木炭!! 只要你有瓦斯爐~就可以在家輕鬆烤肉唷 ㊙️深夜食堂-烤魚篇有出現過~~ 不管想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