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女工日記:滴水穿石、微小卻重要的事。】
一早醒來,接到醫院來電需要居家支援,一位阿公尿管半夜滑脫,撐到早上家屬才打電話求救。原本負責的居家護理師打完疫苗後,因發燒無力無法前往需要支援。我們其實也剛打完疫苗,雖然有些倦怠不適,但得知阿公已經超過十二小時沒有小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趕去,希望緩解他脹尿的不適感。
這是一個典型的「老人照顧老人」的超高齡家庭,跟我們接洽的這個阿嬤,要照顧九十幾歲的媽媽,和七十幾歲臥床的老公。
這次的照護對象主要是老公,他因為中風加上長時間臥床,四肢已攣縮僵硬,雖然肢體有些變形,但看出起來家屬及外籍看護很用心照顧,病人身上沒有任何皮膚破損的情形。
病人雖然發燒,他們擔心疫情期間,若因為發燒去急診,除了一番折騰外,有可能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裡,心裡忐忑不安。我們評估收集資料後,發現原來是因為阿公昨天突然打了一個大噴嚏,腹壓過大導致尿管噴出,聯繫原本的居家護理師也無法出來換管,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女工檢視阿公小便沉積物多,可能有泌尿道感染情形。幫阿公重新放置尿管,檢查尿布、看護墊、尿袋上引流出來的尿液顏色,引流了好一會兒,小便顏色才慢慢恢復正常。
評估阿公這幾天有發燒,每天喝水量不足,建議他們可以在餐與餐之間、灌食時增加水份,持續觀察是否尿液顏色與發燒情形,考慮是否就醫治療。隨後我們回報阿公的情況給專責護理師,以便她們能清楚掌握阿公的狀況。
穿著防護衣工作滿頭大汗、悶熱難當,教導定期翻身並協助阿公有個舒適臥位後本來要離開,後來我們仍然把握機會(這不是我們的長期個案),教導外籍看護每日做「全關節運動」後再走。每次看到長輩因臥床不動導致的四肢攣縮,就感到十分難過,一般人無法想像,預防肢體廢用性萎縮及關節攣縮有多重要,因為耗時耗力,也容易被忽略。
家屬說,剛開始失能時,醫護人員未告知長期臥床的注意事項,沒有定期協助失能的長者要做床上復健運動,不知維持關節活動度的重要性,現在已造成不可逆的關節攣縮,形成肢體各種扭曲變形。
此次疫情,許多人稱之為「黑天鵝效應」,就是塔雷伯的理論,同時他也提出解方,就是「反脆弱」(antifragile)。塔雷伯用肌肉、骨骼比喻反脆弱:「只要在床上待一個月……就會造成肌肉萎縮。複雜系統一旦沒了壓力,就會衰弱,甚至死亡。」。用護理觀點來解讀塔雷伯的理論令書店女工感觸頗深,對長者來講,健康是「非線性」的,突發的中風或失能,成為難以預料之現象「黑天鵝效應」,而我們也可以說「護理就是反脆弱,即是反廢用症候群」。
而「全關節運動」是廢用性萎縮的預防良方,教導家屬幫長者全身大小關節都做運動(含指關節、腳趾的掌關節…等),是重要卻微小的事,卻容易被忽略,忽略之後會形成重大的後果,無論如河期待民眾可以更重視居家護理的重要性。
離開案家,阿嬤竟然對我們行九十度的大禮送我們走,這真的讓我們承受不起。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刻,許多醫護堅守前線,相較之下,我們能做的很有限,期待大家宅在家多閱讀,不要給醫護添亂了。
開書店前,書店女工擔任社區護理老師,曾經帶著護理學生挨家挨戶做登革熱防治工作,當時同學不解,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只不過是「留心住家積水容器,避免藏身孑孓」,幹嘛用這麼「土法鍊鋼」的方式,承受風吹日曬、被狗追、還要被不理解的民眾罵,指責我們為了庭院幾個閒置的鍋碗瓢盆,按電鈴吵他們睡午覺。
事實上,龐大的資訊量不見得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因此公衛護師走出辦公室,實質訪查負責的地段是重要的。登革熱和新冠狀病毒、流感一樣都是「病毒」,目前台灣還未核准登革熱疫苗上市,而且也還沒有可以治療登革熱的特效藥,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唯有落實「巡、倒、清、刷」,看起來很傻,但有效!
如同這次的疫情風暴,台灣的高牆撐了一年已擋不住新冠狀病毒進攻,而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平均只追蹤2個月,不清楚疫苗是否能提供長期保護力,即便施打疾苗之後仍不能調以輕心。進入社區感染,代表我們要改變習性,學習與「病毒共存」,除了勤洗手、還要注意生活習慣,避免接觸感染是日常細節裡容易被忽略的小事,像是回到家洗了手卻沒消毒手機等…,容易造成防疫破口把病毒帶到家中。
這個世界被疫情永遠改變了,但無論如河相信,「護理」是滴水穿石的實踐,即便微小卻重要。
無論如河推書:
《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經典套書「不確定」五部曲(含五冊: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黑天鵝語錄、反脆弱、不對稱陷阱),歡迎和實體書店購書啊!
爆炸頭症候群治療 在 公民不健忘-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吳宗憲一直是拿個人影響力在惡搞台灣的藝人,最愛用嘴巴思考,最可怕的是無知又愛嘴,最恐怖是拿國家防疫紓困政策亂開炮
當初蘇貞昌禁止口罩出口,范范罵口罩為何不給中國,罵蘇貞昌是狗官,整個社會暴怒,吳宗憲卻幫范緩頰:蘇貞昌的確做錯了...
蔡政府要弄口罩國家隊拼產量護台灣,吳宗憲罵:傻B,那疫情結束這些口罩生產線要做啥?要弄口罩生產線很簡單,我來也可以
蔡政府弄三倍券,吳宗憲抱怨太麻煩不會有人領,結果蘇貞昌一句:已經1200萬人領,瞬間打爆臉,後來吳宗憲也嘻皮笑臉說他領三倍券了
時至今日證明上面的政策都是對的,把口罩留在台灣才撐住那兩個月,口罩國家隊不只是護台關鍵更得到全球讚揚,三倍券完全成功振興經濟,吳宗憲以上這些惡意謾罵的低能言論,他有道歉嗎?沒有
而今天,吳又拿最近熱議的流感疫苗無腦放話,說自己打完流感疫苗暈眩四天很後悔,該則新聞瘋傳搞得社會人心惶惶
吳宗憲先生,你知道你正在破壞台灣人民對國家防疫政策的信心嗎?你這些言論已是影響國安的嚴重造謠
逼得預防接種小組召集人李秉穎醫師特地出來澄清,暈眩與疫苗無關,跟神經系統還有年紀大或太累有關
國家編列預算執行全民施打流感疫苗,重點是為了讓台灣擁有"群體抗體/群體保護",當各年齡層一定比例均已施打流感疫苗,整個台灣就能擁有流感免疫力,不會爆炸性流行,這才是流感疫苗的意義,
所以某個里長拿球棒去抗議為何老人沒疫苗可以打,或吳宗憲哭說我打完疫苗暈眩,台灣人民請腦袋一定要清楚,這只是零星個案,重點是各族群依比例施打完疫苗,台灣全體才會有保護力
如果疫苗都給老人打,或大家都不打疫苗,那抱歉流感還是會大爆發
吳宗憲這個藝人所代表的,就是台灣過去數十年來的黨國電視圈藝人素質:
"成天嘴台灣,不敢罵中國,沒事舔中國,有事回台灣,無知當有趣,無腦帶風向"
如果到時武漢肺炎疫苗真的問世,拜託千千萬萬不要讓吳宗憲先打,不然到時憲哥陽萎舉不起來,又一秒直播哭哭靠北是疫苗的問題
防疫噩夢吳宗憲,禍國殃民無下限
================================
藝人吳宗憲自稱打流感疫苗後產生暈眩,鼓吹大家沒打過疫苗的不要打,相關說法今(27)日遭專家打臉。預防接種小組召集人李秉穎醫師認為,眩暈和疫苗不見得有直接關係,推斷可能是上了年紀而眩暈。
李秉穎說明,眩暈症有時候是來自神經系統問題,有時候是中耳問題,通常跟慢性的中耳退化性疾病有關係,跟疫苗接種沒有直接關係。
李秉穎強調,流感疫苗接種從來沒有會引起眩暈症的報告,反而上了年紀以後眩暈症發生率會增加。他澄清,很多疾病發生可能只是跟疫苗接種有時間上的巧合而不是真正有因果關係,應該就醫檢查眩暈症的原因,確定是否可以治療。
李秉穎說,暈眩有兩種,有時候是因為太累頭暈不舒服,至於真正的暈眩會覺得天旋地轉,建議吳宗憲好好就醫檢查。
https://reurl.cc/7oYQq9
====================================================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粉專 (粉專主為前台大感染科林氏璧醫生):
宗憲,您的症狀聽起來像眩暈(Vertigo)。(天花板會轉)
眩暈可大可小,可以是周邊型的,和內耳平衡或周邊神經有關。但嚴重也可以是中樞型的,和小腦中風有關。如果3~4天都嚴重暈眩,要很小心會不會是中風,因為這種暈眩通常不太會改善。
應該趕快去就診,而不是直播啦。
快去急診,或是耳鼻喉科就醫!
另外,眩暈和流感疫苗有關的機率應該不大。
全世界在大量施打疫苗下,所有症狀都會被放大檢視。沒打疫苗的狀況下,人也會生病死亡。而打疫苗下去後,開始疑神疑鬼這是疫苗的問題,這在歷史上發生很多次了。
現在只是流感疫苗,可以想像新冠疫苗上市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1976年美國豬流感疫苗那次,疫苗還真的有問題,有急性多發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的問題。
但問題是,如果疫苗是好的呢?
就算是好的,也有可能會被媒體帶風向/名人言論帶到有問題。
現今的世界比起美國1976年豬流感疫苗事件,2009年H1N1新型流感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網路社群媒體的發達度。在現在的狀況下,謠言和錯誤觀念是以百倍速在傳的。
新冠疫苗要克服的不只是科學上到底有沒有效,上市後才是更大考驗的開始啊。就算臨床試驗做出理想結果,但如果因為一些可能副作用的報導讓大眾對疫苗失去信心,還是沒有辦法順利解決此大流行的。
我認為需要有公信力的專家,信任專業的政府團隊,成熟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還有相信政府不會輕易被帶風向的人民,才能在這次新冠戰役中存活的最好,恢復得最快。
https://reurl.cc/6lXOO6
爆炸頭症候群治療 在 ??????'? 健康生活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來來😚
今天跟大家聊聊反轉飲食reverse dieting(以下簡稱RD)
我會先交代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
再分享RD的定義 原理 應用
以及分析它到底能不能幫助飲食失調患者康復並找回月經
➖
📌背景知識
讓我們先重溫一下重點
在all in那篇分享裡面我跟大家解釋過set weight theory
當體脂低於身體預設範圍的時候
☞ 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TDEE下降
☞ 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增加→更容易儲存脂肪
☞ 體脂下降暗示著攝入的食物少了→食物產熱消耗減少→ TDEE下降
☞ 飢餓素增加 瘦體素減少→讓你更餓 吃更多
🔁反之亦然
以上種種因素都證明了就算我們每天的活動量和運動量一樣
TDEE的實際數值也會不同
因為荷爾蒙以及食物的攝取量都很大程度地影響著我們的TDEE
📌原理以及應用
RD是指以每星期為一個單位
循序漸進地將每日平均的熱量攝取額增加50-100大卡
直到你攝取的熱量達到你設下的目標數值
此飲食法主要被人們運用在減重後
或是健美/健體選手的休賽期間
攝入更多的食物和熱量不但能夠提升食物產熱消耗
還能夠刺激甲狀腺激素以及瘦體素的分泌
相關研究者相信循序漸進地增加熱量攝取能夠刺激新陳代謝&提升TDEE🏋🏻♀️
同時也能夠改善各種代謝補償的現象
e.g.食慾爆炸 失眠 手腳冰冷
同時reverse dieting可以在增加熱量與進食量的情況下
最小化脂肪的增長
🌟[實際例子以及執行方法請看圖❷圖❸]🌟
📌以RD來治療HA/飲食失調?
一看到「reverse dieting可以在增加熱量與進食量的情況下,最小化脂肪的增長。」
一直抗拒以all in恢復月經的朋友們是不是很激動🤣
哼~~!
別高興得太早 讓我好好分析RD的利弊
👍🏻利
❶適合熱量攝取很低的HA/ED患者
如果你每天吃800卡
突然某一天開始all in每天吃滿2500卡
你的身體完全是從飢荒的狀態突然蹦一下跳到大豐收的季節
這種情況造成的生理反應被稱之為餵食症候群
也就是refeeding syndrome
輕則水腫 頭暈目眩 抽筋 心律不正
重則呼吸衰竭 麻痺昏迷 死亡
所以建議吃很少的朋友們先循序漸進地調高熱量攝取
慢慢地提升到2500大卡唷
❷能夠幫助部分人找回月經
其實對於HA患者
我們需要去探討導致自己停經的因素
對我來說可能是因為吃得太少
對你來說可能是動得太多
就算兩者好像都跟熱量攝取不足有關
但是解決上來方向卻完全不一樣~
對於輕度的HA患者來說
RD的方式的確會讓身體吸收到更多的能量
有助身體去恢復生育系統以及調整荷爾蒙
但‼️是‼️
the more you let go, the faster you get your period back
只能說對比all in~
以RD找回月經需時長太多
👎🏻弊
❶需要一直計算熱量與營養素
這個星期每天1600卡
下個星期1700卡⋯⋯
@wellness_mama_daphne @peipeifitlife 等人一直鼓勵大家不要被數字綁架
因為遵循身體給你的信號進食才是持久之道
而且你們本來就被飲食失調所困
這樣做只會惡化病情
加深「食物=CPF+一堆數字」這種觀念
我鼓勵你們丟下磅秤
用❤️生活
讓身體來領你去她想要到達的地方
❷你還是非常介意自己的外表
如果reverse dieting吸引到你的地方是能夠「最小化脂肪增長」的話🧐
請你反問自己
你還在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嗎?
你還在嘗試達到社會所設下的不切實際的標準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
又或者你沈默了
我希望你們察覺並承認自己多多少少還是被困在飲食失調的魔掌裡
康復不只是生理上有好轉的一個過程
心理以及心靈上的改變更加重要且可貴💎
希望你們能夠真真正正地康復
而不是找回月經了
卻仍然保留著disordered mindset😔
希望你們學會了如何生活
而不是找到了另一種設下限制
折磨自己的方式
➖
如果我的文章有幫助或啟發到你們
請不要吝嗇!並把它轉發和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這不但會化為我的創作動力 這股正面的能量一定能夠感染更多人的😘
歡迎留言補充/私訊我喔💖
Reference
謝佳晉. (2019). 打破代謝適應(Metabolic Adaption)之後. Retrieved from https://runn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detail&id=37248&subtitle=%E6%89%93%E7%A0%B4%E4%BB%A3%E8%AC%9D%E9%81%A9%E6%87%89(Metabolic%20Adaption)%E4%B9%8B%E5%BE%8C-%E8%AB%87%E8%AB%87%E6%B8%9B%E8%82%A5%E5%BE%8C%E7%9A%84%E7%94%9F%E6%B4%BB. @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