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表分類
馬拉松訓練種類繁多,極速訓練營使用8種訓練分類,組織成一個完整的訓練系統。8種課表由慢至快分別為:
1. Recovery / Jog (恢復跑,不給定配速):非常非常輕鬆的速度跑步,就像出去散步看風景。恢復跑目的是促進代謝循環,加速恢復。
2. Easy (輕鬆跑,不給定配速):比Recovery略快,但維持呼吸順暢不會喘,可以聊天,目的是奠定基礎有氧能力。每天輕鬆跑的配速會因身體狀況、天氣等因素不太一樣。
3. Stable (穩定跑,給定配速):維持穩定的配速跑。稍慢於馬拉松配速,比輕鬆跑刺激更強的有氧基礎訓練。
4. Tempo (節奏跑,給定配速):根據不同訓練階段目標,給予指定配速,包含:
- M:馬拉松配速
- HM:半馬配速
- 10km:10公里賽配速
- 5km:5公里賽配速
5. Progression (漸速跑,視狀況而定):逐步慢慢地加快速度,達到目標配速 (或沒有特定目標配速,照身體感覺加速)。漸速跑前半段(前半段)會讓常用的肌肉肌纖維預先產生疲勞,後半段隨著配速漸增,迫使身體徵招較少參與運動的肌纖維,強化訓練效果。
6. Interval (間歇跑,是狀況而定):目的包含提升最大攝氧量、適應目標配速、提升速度等,練跑時盡力跑在給定的配速上,避免太慢或過快導致未達到訓練目標。
7. Sprint (短跑,不給定配速):以95~100%的盡力程度衝刺,目的是提升雙腳的彈性、爆發力、以及身體的神經連結。
8. Hill (坡地跑,盡力程度):利用地形變化,讓身體運用與平地跑不同的動作模式,訓練平常較少徵召的肌纖維。坡地能夠搭配節奏跑、間歇跑、以及短跑等,分為上坡與下坡訓練。無法指定配速,只能給予對應的盡力程度。
- Uhill (Up-hill,上坡跑,給予盡力程度):對增加肌耐力與爆發力有幫助。
- Dhill (Down-hill,下坡跑,給予盡力程度):對增加速度有幫助。
*「Recovery 恢復跑」、「Easy 輕鬆跑」兩者加起來超過訓練50%,是最常進行的基礎練習,因此以紅色顯示。
==
#極速台北2021 從本週開始13週的訓練,目標年底2021台北馬拉松。開訓前2天是連假,每位學員都順利完成課表✅ 不過接下來才是挑戰的開始!
==
「線上訓練模式」目前還能報名,歡迎抓緊時機上車訓練 👉👉 https://irsports.kktix.cc/events/sctaipei2021
#IRSPORTS跑創運動
#極速訓練營
#台北馬拉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練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練健康籃球訓練系列ep.1】如何透過重量訓練提升切入爆發加速度|幾丸教練 「所有的籃球技術,必建立在良好的體能條件下,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你知道,很多針對籃球員的訓練,其實都是在浪費時間嗎? 練健康的子桓教練將透過分析運動模式,執行相對的訓練,以增加進步效率。 因此,【練健康籃球訓練系列】將帶...
爆發加速度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爆卦] 0821疫情整理:越南菲律賓大爆發 日本再創新高 https://disp.cc/b/163-dZ7r |[爆卦] 0820疫情整理:日越澳歷史新高 汶萊最終淪陷地 https://disp.cc/b/163-dZ4T |[爆卦] 0819疫情整理:美國死亡破千例 德國澳洲見新高 https://disp.cc/b/163-dYFg |[爆卦] 0818疫情整理:英法西死亡同升 伊朗確診破五萬 https://disp.cc/b/163-dYDp |[爆卦] 0817疫情整理:印度印尼確診降 以色列確診再爆 https://disp.cc/b/163-dYco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二級警戒 #COVID19 #COVID2019
爆發加速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宇宙不存在
我說宇宙不存在,各位一定笑著問,天上黑漆一片的東西是甚麼?
科學界的笑話有很多,包括宇宙產生的理論。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觀察超新聲偏紅現象發現黑能量Dark Energy的三位科學家Saul Perlmutter、Adam Riess 及 Brian Schmidt。他們確認了黑能量之後,大爆炸創造宇宙理論得到證實。科學家反過來計算宇宙膨脹加速度得知137億年前在幾百億份之一秒時間由數十億份之一吋的細小東西爆發成為現在的宇宙。有了黑能量,宇宙有足夠能量無限際地急速擴張。
大爆炸理論有很多問題無法解釋。那粒爆出整個宇宙的細小的東西從何而來? 它為何大爆炸? 大爆炸怎樣爆出時間、空間和物質/能量?
要回答這些問題,宇宙起源論由科學問題變成宗教問題。我認為大爆炸理論和黑能量是科學家面對無法解釋現象時「胡亂編造」出來搪塞了事。只要細心想一想就知道大爆炸是智障的人想出來的低檔理論。
2016年,科學家質疑發現黑能量的研究論文。多份重量級論文指責拿到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錯誤假設和不合符研究標準產生錯誤結論。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發現黑能量的科學家。事後卻發現黑能量不存在。沒有黑能量就不會有宇宙急速擴大。沒有宇宙急速擴大就不會有產生宇宙的大爆炸。
沒有大爆炸,宇宙怎樣產生出來?
是兩股或多股巨大質量拉扯時間空間(時間和空間是單一東西,像一團很大橡膠那樣,受到質量影響而收縮),扯出絕對真空,爆出小宇宙Baby Universe。這不是我的假設,是現在科學界主流學說。絕對真空的意思是巨大質量將空間扯破。當然,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重力拉扯不會扯破空間。可是,兩個巨大黑洞相撞之前的巨大黑洞質量拉扯肯定可以拉穿空間創造小宇宙。你看這貼文的時候應該有小宇宙在宇宙某處誕生。
空間有最低能量值。因此,絕對真空不能存在。要是重力拉破空間出現沒有能量值的新空間,能量就會無中生有地填滿這個新創造出來的無能量空間。可是,宇宙的總能量不能增加,因此,新創造出來的能量和空間被踢走。小宇宙的空間和能量總量不會改變。視乎觀察者在這個小宇宙甚麼地方,觀察者可以看到宇宙穩定、擴大或者縮細。人類處於這種無中生有小宇宙。人類身處的地方看到宇宙擴大。
無中生有的空間和能量是甚麼一回事?
空間和能量並非無中生有。空間被扯破產生小宇宙之後,這個破口可能出現真空衰敗Vacuum decay。真空衰敗是宇宙出現絕對真空,不停以光速擴大。它去到的地方,一切都化為烏有。即使在地球看見宇宙遠處出現真空衰敗,地球上的人都跑不掉。無論怎樣做,結果都是化為烏有。一邊產生擁有空間、時間、能量和物質的小宇宙,另一方面在原來的宇宙產生消滅一切的真空衰敗。你看這貼文的時候應該有真空衰敗在宇宙某處吞食一切。
如果真空衰敗真的存在,為何宇宙沒有被完全消滅? 為何地球還在太陽系內傻兮兮地轉來轉去?
那是因為真空衰敗是宇宙間引力最少地區,旁邊的星系被扯到遠離真空衰敗地區。真空衰敗與星系之間的追逐要一段很長很長時間才會終結。
看完以上的論點,各位應該明白為何我說宇宙不存在,對嗎?
我提出的論點自相矛盾。宇宙從另一宇宙的絕對真空爆出來,因為絕對真空不能存在。宇宙卻出現絕對真空的真空衰敗消滅整個宇宙。如果各位想得深入一些,所有關於宇宙的科學論點都存在大同小異的矛盾。例如黑洞把光線吸進去。科學家說光線沒有質量,光線卻可以因為重力而扭曲,可以被黑洞吸進去。如果光線有質量,那就是死光,因為E=MCC。只要光線有一點點質量,光線的速度是光速,會有很大殺傷力。任何光線都可以殺死人。核輻射危險,因為它有質量。
更加有趣的事情是科學家說宇宙的產生來自一次大爆炸。燒過爆竹的人都知道,爆炸之後,爆炸中心甚麼都沒有。所有碎片都在外圍。宇宙如果在一次大爆炸之後產生,為何宇宙中央不是空框框。宇由大爆炸理論來自宇宙向四方八面擴張。這個原因根本上站不住腳。
科學不能解釋宇宙如何誕生,生命起源........。因為宇宙的本質十分矛盾。宇宙的存在本身是不應該出現的奇蹟。要是宇宙真的因為絕對真空扯出空間,能量填滿這個空間。填滿空間的能量應該是最低限度,怎會出現能量/物質盈餘? 沒有能量/物質盈餘就不可能有物質凝聚,我們的宇宙不應該有任何物質,包括恒星、星團和星系。
說到這裡,結論是,我們的宇宙不是自然產生出來,是有意創造出來。我的意思不是神創造宇宙而是宇宙只是在巧妙安排下的能量凝聚出來,完全是幻覺。這是誰的搞作,下回分解。
爆發加速度 在 練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練健康籃球訓練系列ep.1】如何透過重量訓練提升切入爆發加速度|幾丸教練
「所有的籃球技術,必建立在良好的體能條件下,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你知道,很多針對籃球員的訓練,其實都是在浪費時間嗎?
練健康的子桓教練將透過分析運動模式,執行相對的訓練,以增加進步效率。
因此,【練健康籃球訓練系列】將帶大家認識,如何透過肌力與體能訓練,以提升大家在籃球場上身體素質。
開啟CC字幕
開啟CC字幕
開啟CC字幕
今天這部影片,將針對「切入」時的「加速度提升」
介紹相對應所需具備的訓練動作
也希望大家可以藉這部影片,學到更有效果的訓練方式唷!
#切入 #爆發加速度 #籃球場 #NBA #爆發力 #加速 #第一步 #籃球 #新生公園 #上籃 #系籃 #訓練
幾丸教練IG:https://www.instagram.com/giwane/?hl=zh-tw
練健康IG:https://www.instagram.com/lkk_wellness/?hl=z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aPhU4ecFW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