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院長官都蠻擔心 #院內感染 的事件,因為疫情下醫療人員感染本來就容易遍地開花
今天來講疫苗施打的預防效果,與WHO建議篩檢的一些策略
前陣子疫苗殘劑的爭議,雖然在診所是開放給民眾登記
但是在醫院有一項不錯政策,就將被長輩爽約的第一針,轉為院內員工的第二針
保護醫療體系員工的確優先,因為WHO統計全球染疫者有7.7%是醫療人員
今天來分享一下JAMA刊登 "接種疫苗前後,醫護人員中無症狀和有症狀的 COVID-19 感染"
這篇研究來自於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UCI) 健康中心,7月8日刊登於JAMA
於 2020 年 11 月 1 日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共21 週
當然提及此區域都是以莫德納和輝瑞為主
而且當時並沒有Delta變異株
有症狀者的發現與篩檢
每日篩查 CDC 定義的症狀(發燒、疲勞、發冷、所有醫療人員都需要檢查肌肉酸痛、咳嗽、嗅覺喪失、呼吸急促、喉嚨痛、噁心、腹瀉),如果有以上症狀則進行快速鼻咽檢測。
無症狀者的發現與篩檢
每周向隨機選擇的醫療人員(每週約 1000-2500 [10%-25%])提供無症狀檢測邀請。
在冬季病例激增期間,醫療人員病例與全州的盛行率平行
但在第二劑疫苗接種一周後出現分歧。
疫苗接種開始後,58% 的醫療人員(邀請的 9782 名中的 5683 名)在 2 週內接種了第一劑,70%(10748 名中的 7558 名)在 4 週內接種了第一劑。
第二劑開始後,1 週後每日 HCP 病例從 18 例下降到 8 例(減少 55%)
2 週後減少到 3例(減少 84%),3 週後減少到 1例(減少 94%)。
通過無症狀檢測途徑確定的有症狀和無症狀 COVID-19 疾病在接種疫苗後均減少
醫療人員佔了加州奧蘭治縣(Orange County) 30%的人口
接種疫苗後,COVID-19 有症狀和無症狀感染均迅速且持續地下降。
--
之前有關於 #精準疫調,雖然看來是就是疫調+疫調範圍(匡列範圍內外)普篩
地方政府與中央也有傳出到底是快篩先還是PCR
但是現在卡在施打疫苗的同時,疑似案例要出具PCR陰性證明為優先
所以勢必是要選擇PCR,快篩會卡程序降低效率,現在台北市都是在做PCR了
(所以都是篩檢站,沒有快篩站了)
不過WHO其實也發展出一套關於檢測的建議
WHO區分四種社區傳播狀況下的篩檢方式,給大家參考
也回顧一下我們年初以來篩檢的演變方式
社區內無病例:(邊境防疫階段)
目標在於及早發現病例,防止進入社區
此時僅建議使用RT-PCR來確認病例,不建議快篩
檢驗量能保持在最低限度 (但是也建議預備量能)
保持穩健的旅遊接觸史調查,其實台灣就當時健保卡的機制就符合這一點
有零星病例時
過去 14 天內發現的零星病例,但是沒有展開傳播的證據
目標是防止 SARS-CoV-2 傳播
此時仍使用 RT-PCR來檢測可疑案例
並開始治療和隔離確診或可能感染 SARS-CoV-2 的人
群聚案例時
過去 14 天內發現到的明確群聚病例
目標一樣是防止 SARS-CoV-2 繼續傳播:
此時開疫調很重要
要從有症狀者抓出可能的群聚
此時仍建議使用 RT-PCR 測試
存在社區傳播時
過去14天本土感染廣泛分散社區
目標是“盡可能”通過發現病例防止 SARS-CoV-2 的進一步傳播:
這就是開啟 #廣篩 的時候,開始建議使用 #快篩 與PCR並行
快篩的角色在於增加測試網路
在確診病例盛行率>5%時適合啟用
此時的快篩陽性預測值會提升,減少偽陽性
但是這裡是還沒有講到有疫苗施打併行的狀況
此時追踪有症狀者的接觸疫調
還尤其注重在弱勢群體,或可能發生超級傳播事件的地區
這裡想像是貧困區、街友聚集地、或是亞洲的市場等等
此時有重症風險的人、衛生工作者、醫療機構住院患者、封閉環境中,例如學校、監獄或長期居住設施,如果檢測能力有限,則建議列為優先篩檢對象,甚至考慮這些範圍的普篩
到此階段,篩檢量能 #去中心化 非常重要
千萬不要只限於幾個實驗室能操作跑PCR判讀
--
所以以上結論,趕快完成第二劑,整個情勢就可以逆轉,更讓人放心
但是隨著變異株隨時盛行可能突破免疫
每個國家為了防止再次社區爆發而儲備檢驗量能,也是勢在必行
爽約的定義 在 台韓混血.AiNa 愛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마음의소리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去看所謂的
靠北xxx(職業)同行的難免會看看
看看最近這行業有什麼新聞
但看到最後會發現
有些業者抱怨的點 讓我無法理解
因為他完全是太重視自己的利益了
覺得客人應該怎麼樣 預約就不能取消
他會堅持不能臨時取消 家裡有事取消
嗯.. 請問您自己就不會有急事嗎
我看到的是 客人預約後天的時間
所以他隔一天就又提醒客人要到
但客人說有急事要取消 他就截圖
說昨天預約時就說不能取消了
所以你一定要到 不能取消不來
客人都說到你不能有點同理心了
我感覺客人不是惡意 但店家堅持要他來
說話的方式也多少讓人覺得不舒服
但讓我更驚訝的是 同行的人
竟然都幫同行說話 都在罵客人
的確 我們這種預約制的人
會非常不歡迎爽約的人
因為我們的時間真的就是金錢
但是也不能這樣要求客人吧
我是覺得 我們不能真的就說客人該怎樣
因為我們自己也沒做到所謂的
店家該怎樣 我們就要怎樣
我覺得應該是要教育自己的客人
該怎麼配合你 妳也會怎麼配合客人
是你的客人就會尊重你配合你
不是你的客人就會去找配合他的店家
不是嗎? 天下哪來的理所當然
只有你自己去定義跟實行
就算今天客人臨時取消了
那時間空下來其實也有很多事可以做
我其實客人跟我取消預約
有時還很開心 因為可以做更多事情了
我可以整理我的作品來po作品了
我可以寫寫文章 跟大家分享我的敗家了
我可以練習刺青圖案 增加技巧了
我可以去看看同行的資訊研究了
超多事情可以做的
哪來的時間生取消預約客人的氣啊
我還要謝謝她咧 😂
我其實是一個不會善用時間的人
所以一有空閒 我就會提醒自己好好把握
不然又要當一個沒時間的人
我真不喜歡當沒時間的人
這其實是反映出自己很不好管理時間
明天起又有主題讓我思考了😂
爽約的定義 在 後沙發 Style blog by Lois F. W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跟姊妹淘 Reevy。初日記 True Diary 一起下午茶,超有默契都戴 Daniel Wellington手錶‼️‼️‼️
我的Classic Petite是銀色錶面搭配黑色金屬錶帶,視覺上優雅簡約又不易髒,錶帶可彈性調整長度,完全符合本人金牛座務實的消費觀,現在有85折。
✔️我的折扣碼:styleblog
✔️折扣時間到:11/15
在官網購買可享有85折的優惠
⭕️https://www.danielwellington.com/tw/
⭕️我那款的商品網址(也有金色):https://goo.gl/GZFp3i
✔️金屬錶帶們可以單獨購買搭配
不知道大家對於時間的定義是甚麼?我應該算是在時間掌控上非常嚴謹的人,所以我很少遲到、爽約,工作上更是不可能有所耽誤。自從我以前拜讀櫻井翔的時間管理資料後,就對於效率這件事有更高標準的追求。
對我而言,時間的價值是:「有沒有讓每個當下都盡興無悔」。這個周末如果有放假的話,好好陪伴心愛的家人朋友與另一半吧,或者,好好給自己放鬆的緩衝的空間。
🦄My Instagram : twinklingeating
#danielwellington #dwdiscountcode
#classicpetiteashfield
#時尚簡單又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