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歷史建築物 #牛棚藝術村及附近Cafe推介
昨日碰巧來到土瓜灣,爸爸話不如行下出名嘅 牛棚藝術村! 正是平日,所以人非常少! #免費內進,入到去與外面的大街很不同! 紅磚屋與四處都是綠色植物,予人一種好休閒嘅感覺😉
藝術村的前身是馬頭角牲畜檢疫站,係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依家已變為一個出租嘅藝術工作室場地。所以無什麼特別地方可長留參觀,但可隨便四處逛逛,在紅磚綠牆前打打卡📸
在藝術村有一間工作室係可以即場內進參加一些手工班,例如整玻璃碟、玻璃畫⋯等等
閒逛後可以去附近嘅餐廳或Cafe 飲杯嘢或食個下午茶☕️ 與海馬仔和爸爸過了一個悠閒的下午
推薦Cafe:
1️⃣ HeySoNuts
Soufflé Pancake 真係超好食😋
士多啤梨🍓窩夫🧇 大大份又好好味😋
Flat White(咖啡)唔錯!
2️⃣ Smart Cafe
有超過50款咖啡☕️
下午茶 咖啡配三文治 唔錯!
今日飲咗杯 #17 Yirgacheffe 入口重果香 好特別
——————————————————
#未去過土瓜灣嘅朋友😆 可以順道坐埋屯馬線呢!
📌土瓜灣站出就多餐廳和商店一路行一路睇
📌宋皇臺站出就可以在車站內睇埋出土文物
#想認識多一點土瓜灣?
可以睇「爺爺的工廠之旅」繪本就介紹土瓜灣舊時歷史啦!https://www.facebook.com/118973102064866/posts/761942527767917/?d=n
——————————————————
牛棚藝術村
📌香港九龍馬頭角馬頭角道63號
#親子遊 #土瓜灣 #社區歷史 #屯馬線 #假日遊舊區
牛棚藝術村歷史 在 我要做Hot媽-Connie瘦身美容親子日記-ホットママになろ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去到土瓜灣「牛棚藝術村」打卡,一幢幢紅磚平房,感覺好似喺外國,呢度係以前劏牛、豬、羊嘅地方,二級歷史建築物;作為香港人都值得過嚟呢度感受下以前嘅歷史,每一個角落打卡都有懷舊嘅色彩😎
牛棚藝術村歷史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標的內涵,會隨時代而改變?
俗稱「牛棚」的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最初於1908年11月落成時,只有前方部分(即大約現時藝術村範圍),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陸續發展牛棚後方,作佔地6,000平方米的擴充用地。1956年,紅磚柱區首先建成為牲口棚;1965年再建成混凝土柱區牲口棚。1969年,長沙灣屠房落成後,改為牛隻檢疫及買賣中心的牛棚,再於八十年代在後方加建兩個混凝土牲口棚。最後的加建工作於1986年竣工後,便大致形成現時看到的佈局,一直沿用至1999年牛棚停止運作為止。
牛棚在2001年變為藝術村;去年,後方空地變成了藝術公園,建築署參考了牛棚的歷史以及牛棚藝術家的意見,進行保育及重新設計。公園在去年底開幕後,更搖身一變成為文青打卡熱點。
一個地標兩個空間,對於正在經歷大規模重建的土瓜灣舊區而言,有著什麼意義?
近年來市民的社區意識大大增強,以保育和藝術參與社區活化或建設,成為政府(或民間等經常會採用的方式。牛棚作為全港第一個官方認可的藝術村,這20年來如何與社區發生關係?又面對著怎樣的處境?如果說建築保育和藝術有助於舊區活化更新,那中間又是如何達至?
秋季號就係香港#Remap土瓜灣專題中,重新探討的不止是牛棚的轉變,更邀來長年從事從前社區藝術工作的盧樂謙,以Mindmap的形式,將社區及土瓜灣「如何藝術」的多角度及批判性思考,再現出來。
歡迎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
#土瓜灣 #牛棚 #社區藝術 #2020就係香港秋季號
牛棚藝術村歷史 在 【牛棚藝術村】~《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牛棚藝術村 】~《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 牛棚藝術村 ,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政府因為興建鐵路,就將屠場從紅磡移到土瓜灣,1908年落成的牲畜檢疫站有屠 ... ... <看更多>
牛棚藝術村歷史 在 【藝術欣賞】牛棚藝術村x 靚景x 影靚相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牛棚藝術村 90年前係牲畜檢疫站,而家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紅磚色嘅外牆/ 平房,好有西方特式。 而家呢到已經變成一條藝術村了,入面有好多藝術工作室 ... ... <看更多>
牛棚藝術村歷史 在 牛棚藝術村-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馬頭角道旁一幢幢紅磚屋相毗鄰,村內古色古香,文藝氣息濃厚,每一處都是打卡位,牛棚藝術村原來是二級歷史建築,不但設計融合港英時期與本土風格,亦具重要歷史意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