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這麼清楚描述哺乳類動物乳腺演化的文章,好厲害啊👍
其中有一段說明奶水成分的內容,上課時較常提到,每種哺乳類動物奶水都是為自己的嬰兒量身打造的,還會針對孩子的成長動態變化喔!
有趣的科學文章分享給大家^_^
《乳頭二三事》
前天在找海牛腋下乳頭的照片時,意外找到了有趣的圖片。來吧,就來篇「身為哺乳動物但你卻不知道的乳頭話題」的科普文吧!
#乳房又是另一件事了(人類真的怪,非育幼時期乳房就已經膨大了,自然界少見,完全可以是另一篇科普文。)
#生殖道型態的多樣性又是另一件事(寫都寫不完阿~)
_ _ _ _ _
【乳頭有三種】
按照乳頭上乳腺開口的數量,大抵上我們可以把所有哺乳動物區分成三大類(圖一):
一、沒有乳頭,只有乳腺會分泌乳汁到毛髮上
→ 單孔類的動物:針鼴和鴨嘴獸。
二、有乳頭,乳頭上有眾多乳腺的開口,管道彼此獨立,英文是nipple。
→ 多數類群皆是如此,人類也是。
三、有乳頭,眾多管道先匯集到同一個集水庫,再往下形成單一管道的開口泌出,英文是teat。
→ 牛和羊這些動物。
#跟著甩阿學英文(誤...)
_ _ _ _ _
【我家的狗狗是公的怎麼會有乳頭?】
前幾年不是有鬧過一個笑話嗎?寵物美容店的員工發現被抱來的狗狗乳頭紅腫發炎,問了一下才發現是主人「用指甲在那邊亂摳」。只因為她家狗狗是男生,就以為公狗不會有乳頭,肯定是什麼異常的突起物所以亂摳。(笑)
是阿,男生都有乳頭了,#絕大多數的男生哺乳動物也都有乳頭。因為形成乳頭這件事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早於性腺的分化,所以男女生都有囉!
好的,重要的例外來了:常在操作大鼠、小鼠實驗的朋友們一定不陌生,多數 #公的囓齒動物 是真真切切沒有乳頭呀!
馬也是,鯨豚中的抹香鯨也是(對,其他各種鯨的雄鯨都有...欸,等等,話說雌鯨的乳頭在哪?請見下方[註]),還有 #澳洲雄性的有袋類 動物也是,都沒有乳頭來著。嘿丟!雄性有袋動物連育兒袋都沒有了,哪來的乳頭呢XDD
BUT,不是所有的有袋動物男生都沒有育兒袋、也不是所有的有袋動物女生都有育兒袋(搞得我好亂阿~)。公的蹼足負鼠(water opossum)和袋狼是有育兒袋的,不過沒有乳頭。然後 #美洲有袋類動物的男生「新生兒」是有乳頭的(e.g. 維吉尼亞負鼠和短尾負鼠的研究),但數量比女生少很多,而且長大就消失了。
Ps. 然後南美洲的短尾負鼠(Monodelphis spp.)是少數連雌性都沒有育兒袋的有袋類動物XDD
[註]:鯨豚沒有外顯的乳頭,牠們的乳頭藏在生殖道/尿道溝(urogenital groove)兩側的乳溝(mammary groove)裡(圖二)。這對溝裡有乳腺出口,可以「噴射」乳汁給沒有嘴唇、在海裡喝ㄋㄟㄋㄟ的寶寶鯨魚。雄性鯨豚的這個乳溝發育不全,但有些物種還是可以看到。
_ _ _ _ _
【乳頭數量兩個恰恰好嗎?】
答:當然不是阿。(←自己問蠢問題自己打臉
人類如同多數靈長動物,都是一對位於胸部的乳頭。馬、羊也是,只有一對,但位於鼠蹊部(而且叫做teat,不像我們是nipple),然後牛有兩對。豬的數量範圍很寬,從四對到八對乳頭都有,餵養十來隻的豬寶寶怎麼想怎麼累,向豬媽媽致敬!家裡的狗狗多數是四到五對、貓咪三到四對,從胸、腹、到鼠蹊部都有(圖三)。
Ps. 圖三左上人類身體上的 x 符號,則是代表了「#副乳頭」有可能出現的位置,通常會被描述成「#返祖現象」的一種表現。出現的機率不低,不過也無大礙就是。而這一對連線被稱作「乳線(milk line)」,這是哺乳動物胚胎的乳腺在發育時,依循著的一對脊狀物(圖四)。
有袋類的乳頭則多數位於育兒袋內,好讓寶寶在出生後到完全發育好之前,能夠安心地以吃貨之姿、24小時吸附著媽媽的乳頭。查了一下,#有袋動物的乳頭數量範圍更大!從袋貂、無尾熊、袋熊的兩個,到袋鼠的四個,袋獾和袋狼也是四個。再到袋狸的八個、維吉尼亞負鼠的十三個不等。
厲害的是,數量稍多一些的乳頭可以是半圓、馬蹄狀、環狀、愛心狀、甚至是雙環狀的方式排列(圖五),一整個還以為是教幼兒畫線連線的開發教材ㄏㄏ。
在北美洲名氣不小,會揹一整車小孩、會裝死的 #維吉尼亞負鼠,那十三個乳頭是「左右各六個排成半圓、圓心處再來第十三個」的排列方式,相當有趣(圖六)。而且負鼠這一家族的成員,似乎有別於其他有袋類動物,都是 #奇數乳頭的!
甫出生的維吉尼亞負鼠寶寶,其實壓力不小。因為媽媽有可能產下多達20位(不過平均8隻啦)的兄弟姊妹一起玩大風吹、吹什麼的遊戲。沒吹進那13個座位的新生兒,很快就會夭折呢。
所以看吧!就算有十三個也不夠用啦。
但維吉尼亞負鼠仍不是擁有最多乳頭的動物。我們的 #乳頭王 要把視角往南移,來到巴西南方,同樣屬於美洲有袋類的 #南方紅邊短尾負鼠(Monodelphis sorex,圖七)才是稱霸冠軍。沒有育兒袋的牠們,擁有「十三對+1」乳頭啊!!!(對,你沒看錯,就是27個。中間5個,兩側各一排10-12個)
_ _ _ _ _
【乳頭的功能只能拿來吸奶水嗎?】
答:呃...對各位男生們,當然有些「其他」功能,不好說XD。但我在這邊想要提一下蝙蝠的例子。
在這樣子的。科學家已經注意到這件事情很久了,部分類群(葉鼻蝠科、蹄鼻蝠科、偽吸血蝙蝠科
、豬鼻蝠科和鼠尾蝠科,這些目前發現與狐蝠關係比較近的舊大陸小蝙蝠們)除了上半身、具有乳腺的乳頭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在「該邊」的乳頭...稱為 #恥部乳頭(pubic nipple)!
這恥乳在雌性身上比較普遍也比較顯眼(圖八);雄蝠則有些物種有、有些物種沒有,有的話也比較不明顯。恥部乳頭裡沒有真正具有功能性的乳腺,那這對突起拿來幹嘛呢?
原來是 #兒童安全座椅 來著!
科學家發現其中有些物種,媽媽在帶著寶寶一起飛行時,寶寶會相對於媽媽,以頭下腳上的姿勢,雙腳環繞住媽媽脖子,雙翅上的小爪則牢牢抓住媽媽該邊的恥部乳頭,好在飛行過程中平穩地當貨物~
#所以這些蝙蝠寶寶不能邊搭車邊喝ㄋㄟㄋㄟ了XD
.........
提到蝙蝠和乳頭,另外還有一種絕對不能錯過的故事,這是世界上目前 #唯一野生的雄性動物會分泌乳汁 的物種:馬來西亞的 #棕櫚果蝠(Dyacopterus spadiceus)!!!
雖然量少到單親爸爸絕對養不活尚未斷奶的寶寶(媽媽一邊乳頭就有350µl;可是爸爸總共才只有4~6µl),但還是讓人很吃驚阿。目前認為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棕櫚果蝠可能吃下了太多會影響內分泌的食物;二是爸爸一起餵奶,有助於鞏固一夫一妻制的關係,讓寶寶存活率更高。
#恭喜棕櫚果蝠榮獲性別平等教育大使(並沒有。)
_ _ _ _ _
【用心良苦、量身打造的奶水】
最後用這個主題來收尾。可以談的案例非常多,僅以幾個就我所知的物種來分享囉(圖九)!
(1)針鼴、鴨嘴獸的奶水裡找到一種全新、#高抗菌能力的蛋白質(MLP),其他哺乳動物都沒有。這可能和牠們沒有乳頭,寶寶較易接觸更多潛在傳染源有關。
.........
(2)袋鼠媽媽的育兒袋裡,可能同時會有一隻已經可以活蹦亂跳、自由進出育兒袋的哥哥姐姐,還有一隻尚未發育完全、還拼命咬著乳頭不放的弟弟妹妹。
這時候,媽媽會分別給兩個孩子 #不同配方的奶水,年紀大的小袋鼠喝的是低醣高脂(脂肪比例超過 60%)的奶水;年紀小的寶寶則是喝高醣低脂(碳水化合物約50%、脂肪15%)的奶水哦!
然後性別也有差,袋鼠媽媽會給兒子多一點高蛋白質含量的奶水,讓兒子長得又快又壯。
.........
(3)人和牛的奶水脂肪比例差不多,都介於3~5%左右。
.........
(4)家鼠和裸隱鼠的奶水成分裡,前者含水量佔59%、後者竟然高達83%。原來,由於裸隱鼠生存的環境比較乾、水份少,因此裸隱鼠后產出的奶水有較高比例的水分,使得幼仔不至於脫水而死。
.........
(5)藍鯨奶水的成分呀,簡直是超級營養食品,脂肪比例是我們的十倍、蛋白質比例也是我們的十倍!這樣 #高蛋白、#高脂肪 的奶水,想必可以讓藍鯨寶寶在寒冷的海水裡迅速長大。哦而且,就是得要這般濃稠如奶昔狀的奶水,噴射到寶寶嘴裡,才不會被海水沖散啦~
.........
(6)等等,藍鯨還不夠看。來了來了,最高脂的奶水來了,這是來自 #冠海豹(Cystophora cristata)媽媽的精心調製。
這種住在北冰洋的海豹物種,寶寶出生後,「四天!」「四天!」「四天!」就斷奶了(太驚人了所以講三次),然後媽媽就下水覓食去了。
這個史上最趕進度的方式,透過奶水的成分來補償:冠海豹的奶水脂肪比例高得嚇人,可達61%,根本 #就和美乃滋 沒什麼兩樣!
這四天裡,順利的話,寶寶可以 #每天增重七公斤!最後長成兩倍大的體型吶~。真不知道到底在急什麼XDD
_ _ _ _ _
【結語】
乳腺這構造呢,最早可以追溯回兩億多年前的時候。目前普遍大致認為,乳腺是由頂漿腺(apocrine sweat gland)這種汗腺演化而來。最早期我們還是產蛋的哺乳動物祖先,可能為了防止外來病菌感染,透過能夠產生抗菌物質的汗水給予寶貝蛋最溫暖的照顧。
科學家發現這些能夠抗菌的蛋白質,#結構上竟然和奶水裡的乳清蛋白極為相似,因此推斷母乳的起源就是來自於這個演化上的意外插曲。將抗菌和提供營養的物質,透過母乳,一併遞送給了孩子。
從針鼴和鴨嘴獸的皮膚、到有袋類及胎盤哺乳動物的乳頭,以及後兩者胎盤的演化,我們不難得知,整個哺乳動物的演化,一直朝著 #精緻化親代撫育 的方向前進(當然,演化過程可是亂槍打鳥的,剛好只留下了這美麗的意外。)
隨後,當哺乳動物適應了更多元的棲位和環境後,也不忘把乳汁遞送給孩子的重要任務。所以有了這些形形色色的乳頭,不同數量、不同排列、不同長相、不同位置。有時候,甚至連爸爸都來參一腳。
望著這些多樣化的乳頭型式,深刻地感受到生命是如何不顧一切地進行傳承使命。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想,當你下一次凝視著乳頭的時候,內心會更加悸動吧(誤)!
#怎麼寫著寫著有種想打電話給老媽的衝動
#這應該要是母親節的科普文才對ㄏㄏ
(全文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大面積的高山巨木群,而西南向的雪山山脈主稜後段則擁有全台灣最完整的高山巨木林相。因為地表起幅...
牛蹄構造 在 犬兒媽咪の育兒手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浣熊老師動物園觀察課🐒
經歷長久策劃終於又能體驗浣熊老師的魅力啦!
今天的重點是可愛動物區
山羌/梅花鹿/長鬃山羊/彌猴
老師超級詳細的解說了鹿的特徵跟用途,摸到了鹿茸/鹿角/鹿蹄/牛角/羊角等標本,及鹿皮讓孩子們近距離更了解身體構造,再搭配親眼看活生生動物,及英文繪本及英文歌謠,最後還有講義可帶回家做複習👍
跟著旁聽我也長知識,原來鹿角是實心,每年會脫落再重新生長,而牛角是空心的,終身不脫落,也認識了偶蹄目及單蹄目動物,以及為何梅花鹿會有斑點
睡前共讀立馬把哇大自然的 鹿🦌/猴🐒拿出來再看一次,雖然以前有共讀過,但經過老師詳細解說後,發現Daniel對這兩種動物特性更印象深刻,辛苦都值得了😀
#共學好朋友聚頭上課起來超有默契
#媽媽能安心聊天真開心
#開始期待下次的動物會教什麼了
#老師箱子根本就是小叮噹的百寶袋
牛蹄構造 在 Lily的澳洲獸醫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eek33 Day7- EMS mix practice week1】
星期三跟了一整天的preg tests(懷孕診斷),共到了三個不同的牛場,一間乳牛場兩間肉牛場。這次preg tests都是以超音波探頭伸進直腸後往子宮掃影像,獸醫幫我接了一個小螢幕讓我也能一起欣賞他所看到的影像。這天跟著看了大約200多隻牛的preg test,也讓我更懂得懷孕診斷的影像判讀,雖然還是無法辨別週齡數,但至少能很確定懷孕與否,也能分辨出胚胎與cotyledon的差異。(對牛胎盤構造不熟悉的捧油請往前參考week8 day6的連結)。最後醫生也讓我做了幾隻懷孕母牛直腸觸診(也就是伸進肛門啦)練習判斷cotyledon的大小和fremitus(供應胎兒的脈搏)。
星期四也幾乎是一整天跟著醫師在外面牛場跑。一個case是10週齡的小牛腹部一個巨大的abscess(膿腫,大概半個排球大),先用針頭穿刺確認裡面是膿而不是hernia(疝氣)後,就用刀割開一個口引流和清創,一割開那發臭的膿立刻噴出整個畫面有夠噁爛。當天還有一隻嚴重肺炎的小牛,治療了兩週但狀況越來越差非常虛弱呼吸也很困難,最後飼主決定讓他安樂,這邊獸醫牛隻的安樂方式是靜脈注射Mg溶液直到心跳停止,這方式是學校沒有教過的,之後打算來問問看學校的老師們這做法的優缺點。
星期五來了一隻非常虛弱發燒的狗,抽血剃毛時發現皮膚整個是黃色的,從沒親眼見過黃疸這麼嚴重的case,後來血檢數據跑出來嚴重貧血,再配合血液抹片的findings,總總數據指向IMHA(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希望開始給免疫抑制的藥物後狀況能有所改善。當天下午看了一隻3週大患有scabby mouth的小羊,腳蹄和口腔舌頭都有嚴重病灶,給了一針NSAID一針抗生素並在蹄患部上噴抗生素以防二次細菌性感染,剛好飼主帶了一瓶代奶來,於是給完針劑後就讓我負責餵羊喝ㄋㄟㄋㄟ😍。
週五最後接到了一個twin calving的farm call,準備好了所有工具後就出發前往目的地牛場。一到現場子宮觸診後小牛還是活的,上了工具準備把第一隻小牛拉出來前在子宮內打算先把另一隻往深處推,結果就在調整位置的過程中發現小牛的腸道整個掉在外面,才驚覺這是一個Schistosomus Reflexus(腹裂畸形)的case,也就是說這並不是雙胞胎,一開始摸到認為是另一隻小牛的腳,其實是這隻小牛因為畸形而扭曲的後腳。小牛在我們操作過程中便死亡,(據獸醫說我們一開始看到還活著的案例非常少見),因為扭曲的身體,不可能光用拉的把整個身體從產道拉出,所以便進行了子宮內fetotomy(截胎,把胎兒截塊拉出)。母牛產道本來就夠狹窄,再加上小牛又是畸胎,整個增添了fetotomy的困難度。最後總計花了2個小時才把小牛截成兩半順利從產道拉出,但母牛因為重量壓迫也在後來出現了後腳神經損傷的症狀還好不算嚴重。這個診大概是我有史以來搞得最髒最精疲力盡的一次😂,不過也是個很難能可貴的經驗。
週末開車到附近海邊晃晃、欣賞風景,原本要去觀光勝地Phillip Island看小企鵝成群回巢的可愛景象,但不曉得是太晚到還是天候不佳,入口處被封起來無法進去😢,只好看下週末還有沒有機會再去一次。
最後還是一樣希望下週一切順利,能參與到更多馬和野生動物的診。
#參與小牛接生後深深的覺得需要做重訓鍛鍊肌肉
#力氣不夠一下就累了實在很丟臉啊
牛蹄構造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大面積的高山巨木群,而西南向的雪山山脈主稜後段則擁有全台灣最完整的高山巨木林相。因為地表起幅大的緣故,在物種上顯得十分多元。這次的大雪山的行程帶領觀眾進入暖溫帶闊葉林的世界去一探生活在此區域動物們的芳蹤,此次拍攝到的動物如下:
1.帝雉:又名長尾黑雉,是台灣特有種的鳥類,因為特別稀少而且珍貴的緣故,被認為是台灣的國鳥,被印在千元紙鈔。因為常在濃霧或下雨前後覓食的緣故,而有著「迷霧中王者」的美譽。
2.星鴉:星鴉喜愛停棲在高大的針葉樹頂端。因為臉頰、後頸至背部及胸口佈滿像是星點的白色斑點。牠們喜歡吃松子類(特別是青剛櫟)的食物。牠是非常機靈的鳥類,一般都只能從遠處的樹梢才看得到。
3.條紋松鼠:為臺灣本土產的三種松鼠中體型最嬌小的,身長約10~14公分。喜歡吃嫩葉、嫩芽、花瓣、種子、果實等。大多單獨在樹枝間行動,生性害羞,容易受驚擾。
4.金翼白眉:因為暗棕色的臉頰上有顯眼的白色眉線及顎線而得名。算是體生稍大的畫眉鳥,只適合短距離滑翔,而且多以跳躍的方式在底層灌叢間活動,常被賞鳥人暱稱「高山老鼠」。
5.山羌:山羌是台灣鹿科動物中體型最小的。外型很像中大型的褐色犬,叫聲也跟狗吠相似,但牠們是很膽小的,遇到危機時會先靜止不動,然後再找機會躲起來,如果還是被找到,牠們才會快速竄逃。
6.白面鼯鼠:白面鼯鼠是台灣特有亞種,是台灣僅有的三種飛鼠(白面鼯鼠、大赤鼯鼠、小鼯鼠)中體型最大的。白面鼯鼠是夜貓子,白天躲在樹洞裡睡覺,晚上才會出來覓食。牠們會用自己身上連接四肢的皮膜來做為在樹間飛行的利器,不過也因為這個構造的關係,使得牠們在地上的活動顯得有些笨拙。
7.臺灣長鬃山羊:是台灣特有種,又稱台灣野山羊、台灣羚羊。雖然別號都有個「羊」字,但牠卻是屬牛科動物喔,而且是台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通常會在清晨與黃昏的時候活動,領域性強,會將身上的分泌液塗在自己常出沒路線的樹上做為標記。台灣長鬃山羊有突出外側的蹄,所以可以輕易攀住岩石表面,所以岩石崩塌和險峻陡峭山的地方都可發現牠靈巧的蹤影。
8.高砂蛇:為台灣四大美蛇之一,背部的底色主要是灰色,從後頸背到尾巴有一連續排列黑、黃相間的菱形斑紋。雖然在野外擁有艷麗的顏色的生物大多有毒,不過高砂蛇是無毒的喔!牠是非常溫馴的蛇類。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牛蹄構造 在 驢蹄構造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除了馬以外,其實驢和牛也有人釘蹄鐵,不過相對牛這些比較少而已,如果牛的主業是拉牛車,那麼非常有必要對它的蹄子保護一下! 健康· 厲害· 嚴重· 失去 .. ... <看更多>
牛蹄構造 在 牛修蹄師紀錄片|修馬蹄很常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拍攝探路者的修蹄師紀錄片,這是很冷門的一種職業,堪稱是牛的腳醫生,雖是修蹄但我感覺比較像看蛀牙挖爛瘡消毒的工作,因為台灣大多是等牛腳痛了 ... ... <看更多>
牛蹄構造 在 春穀企業有限公司- 【你噠噠的牛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 ... 的推薦與評價
你噠噠的牛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牛蹄須知: 牛隻四肢負重不同,如牛隻前肢內蹄趾和後肢外蹄趾承重負擔較大,受到環境影響如畜舍的急轉彎、地面走道平坦無異物、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