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憲政時刻何時到來?
今天上午,我們召開記者會,公布了時代力量版的修憲草案,關於「國會選舉聯立制」,想再跟大家說明我們的看法。
先跟大家分享幾段跟時代力量的主張相當接近的文字:
「國會經常與民意脫節,是因為 #國會代表性不足。我們在第七次修憲時的制度選擇和選區劃分,導致了票票不等值的問題。政黨選票比例沒有反映在國會席次的分布上,#最大黨的席次被不成比例地放大,#小黨則幾乎被湮滅。對於這個修憲結果,民進黨付出了代價,也應該要擔起一部分責任。
要提升國會民意代表性,『#讓政黨席次比例符合選票比例』、『#減少票票不等值』及『#讓小黨有生存空間』將是憲政改革的重要目標。由於票票不等值問題,主要是行政區間人口差異懸殊所造成,不容易解決,因此適度增加國會席次就有其必要,#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的席次,也將對提升立法品質有明顯的幫助。
同時,降低政黨門檻讓小黨有當選空間,並以德國「#聯立制」取代現行「並立制」,這樣國會的最終席次分布,將 #趨近於民意的政黨傾向。當然,給小黨生存空間可能會影響民進黨的利益,但換個角度來看,增加了多元代表性的國會,也會讓未來組閣的「最小多數聯盟」多了想像的可能性。」
這是蔡英文總統,在2014年5月當選民進黨主席後,在蘋果日報發表〈我對憲政改革的主張〉一文所提出的主張。
當時318剛落幕,台灣社會期待未來的執政者,能夠進行深遠的政治社會改革。當時的蔡英文主席說,台灣的「憲政時刻」正在浮現。
經過了這麼多年,台灣的憲政時刻,恐怕從「正在浮現」,變成「載浮載沉」。國會代表性不足,難以反映民意與多元價值的問題仍然存在。
連最關心修憲進度的游錫堃院長也坦言,目前除十八歲公民權立法院通過機會大,其他案子仍待凝聚共識,還要等待「瓜熟蒂落」。
包含廢考監、國會選舉採聯立制等主張,國民黨態度消極就算了,最關鍵的,仍然是民進黨的態度。民進黨手握行政權、立法權,只要總統登高一呼,這些民進黨318後高舉的主張,何嘗沒有獲得民意支持的空間?
然而,民進黨的憲政時刻,似乎還沒到來。游院長口中「重中之重」的修憲案,在民進黨內少有迴響。反而是為了林智堅量身訂做的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方案,正在風風火火的進行中。
這也難怪游院長會說,「不會寄望民進黨永久執政,希望趕快出現一個有力的台灣國家忠誠反對黨」。
民進黨忘記了2012年大埔事件、2013年洪仲丘事件、2014年318事件後,人民對於政治社會改革的深切期望,窮得只剩下選舉算計考量。這是台灣社會的現狀,也是台灣社會的悲哀。
時代力量當然會是忠於台灣人民、忠於國家的反對黨。這件事情,上次在國民黨的汽笛聲中,我已經站上立法院的質詢台告訴大家過了。
過去幾年,我們從來沒有、也不會忘記318事件後台灣人民對於改革的深切期待,新的會期,該做的事情我們會繼續做,守護台灣人民重視的價值。
同時,在修憲議題上,我們會繼續提醒蔡英文總統,以及我在立院的民進黨同事,「增加不分區席次」、「調降當選門檻」、「改以得票比例分配最終席次」,這是改變台灣兩黨政治的政治格局,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民進黨黨版修憲草案出爐之前,我要呼籲民進黨,請民進黨回想起舊日的主張,回應318事件以來的改革訴求,為台灣的長治久安,邁出重要的一步吧。
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的席次 在 李俊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憲法ABC系列五:「票票不等值」
自2005年修憲通過「單一選區兩票制」後,至今已歷經兩次立委選舉。回顧2008年的第七屆立委選舉,國民黨在當時拿下四分之三席次,而成為國會的「超級大黨」;再舉2012第八屆立委選舉結果為例,國民黨得票率48%,拿到64席次(約6成) ,民進黨得票率為43%,卻只有40席(約3成5)!說明了單一選區兩票制造成了「票票不等值」,致使大黨更大,而其他小黨則是幾乎被湮滅的現象。
另外,由於我國「選區劃分」並非以人口均數為原則,而是以縣市做劃分,更加深了「票票不等值」的不公平現象。以我個人為例,2012年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我以得票數7萬2343票當選嘉義市立委,相對於連江縣的陳雪生委員僅獲得2528票便當選,而全國最高票當選的委員,則是新竹縣的徐欣瑩獲得17萬1466票,可見同樣產生一席區域立委,得票數卻是如此懸殊,更顯示出此選制的問題。
對此,我主張必須改革立委選制,首先「適度增加」立委席次,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的席次(增加代表性涵蓋面),或讓各單一選區的人口數接近或相當,不得高於或低於一定基數的特定比例(我認為二十五萬選民是最適宜),這樣選區劃分的人口數及當選席次的得票數,才不會差距過大,也才能解決票票不等值的問題,並且更能反映社會多元的意見與價值。
「公平的選舉」是最基本的遊戲規則,當下我們必須透過修憲抑或是制憲重新調整當前選制,我衷心希望朝野政黨都能夠虛心檢討單一選區兩票制下的票票不等值問題,一起讓我們的立法院能真正反應民意。
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的席次 在 Ing.TV(蔡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對憲政改革的主張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各種對憲改的主張開始受到社會矚目,蘇貞昌主席提出了七項主張,也得到陳長文律師的善意回應。台灣的「憲政時刻」(constitutional moment)正浮現,民主的深化與鞏固與否,就看這一次政治家能不能端出憲改的好菜色。
待解的憲政問題其實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解決當前國會與民意脫節的問題。最明顯的案例,是服貿與核四。由人民選出的國會多數黨,竟和多數民意站在對立面,國家主人束手無策;而直接民主的公投門檻又過高,無法彌補代議政治的不足。這是當前最大的民主危機,也凸顯憲政改革的必要性。
國會經常與民意脫節,是因為國會代表性不足。我們在第七次修憲時的制度選擇和選區劃分,導致了票票不等值的問題。政黨選票比例沒有反映在國會席次的分布上,最大黨的席次被不成比例地放大,小黨則幾乎被湮滅。對於這個修憲結果,民進黨付出了代價,也應該要擔起一部分責任。
要提升國會民意代表性,「讓政黨席次比例符合選票比例」、「減少票票不等值」及「讓小黨有生存空間」將是憲政改革的重要目標。由於票票不等值問題,主要是行政區間人口差異懸殊所造成,不容易解決,因此適度增加國會席次就有其必要,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的席次,也將對提升立法品質有明顯的幫助。
同時,降低政黨門檻讓小黨有當選空間,並以德國「聯立制」取代現行「並立制」,這樣國會的最終席次分布,將趨近於民意的政黨傾向。當然,給小黨生存空間可能會影響民進黨的利益,但換個角度來看,增加了多元代表性的國會,也會讓未來組閣的「最小多數聯盟」多了想像的可能性。
代議之外,台灣的直接民主也出現了問題,當年在藍大於綠的國會下設計出來的《公投法》,事實上是個「鳥籠公投法」,它的門檻比其他國家都要高,並把未出席投票者都視為否決一方,導致了公投的否決方支持者與其出面投票,不如在家睡覺。
要改善這個問題,公投門檻應該降低。如果社會對某些公投議題有疑慮,可以往原則降低門檻為簡單多數決,特殊議題維持原來的絕對多數決的方向討論。但我也要提醒,像是主權爭議的問題,一個負責任的執政者,絕不會在爭議雙方旗鼓相當的情況下貿然舉行公投,因為那將導致國內激烈的衝突。
「憲政時刻」正浮現,民眾對於國會不能代表民意憂心忡忡。國會是最高民意機構,也是民主制度的權力中心,優先解決國會的代表性問題,不僅能夠深化民主,也可以避免事事公投的困境。透過憲政改造提升國會的多元代表性,以及真正落實以直接民主取代代議的不足,是健全台灣民主的當務之急。唯有這件任務完成,選擇總統制或內閣制的辯論才有意義,民主才能更鞏固。
以上是我對憲政改革的態度,未來我也將以此為基礎,與學者、公民團體、關心憲改的全體人民展開討論,凝聚憲改立場的共識。態度的表達是責任的表現,做為在野黨的領導者,我會傾聽各種不同的意見,讓民進黨與社會進步力量共同推出一個擁有最大民意共識的憲改方案,這將是民主深化的開始,也是台灣改變的開始。
(全文可見「蘋果日報」: http://goo.gl/FLW0ez )
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的席次 在 不分區立委席次算法】... - 數感實驗室Numeracy Lab 的推薦與評價
首先,本次選舉有政黨票,依照每個政黨的得票比例,再除「超過5%門檻的政黨比例總和」,就能得到分配席次的比例。 比方說2016年,民進黨約44%、國民黨約27%,當時有非常多 ... ... <看更多>
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的席次 在 台東高中1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高一公民與社會試卷適用班級 的推薦與評價
課堂上,老師說明當代民主治理和傳統民主政治之不同,前者強調"治理"(governance)與後者強調"統治"(government),從詞面上看似乎差別並不大,事實上有很大的不同,同學 ... ... <看更多>
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的席次 在 Re: [討論] 感覺柯文哲是不是整個消風了? -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