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在線:Netherlands On Line 》9/5
* 今年F1荷蘭站獎杯由回收材料製成,其中綠色玻璃碗由喜力酒瓶製成,底座則是塑料板條箱製成,靈感來源於1939年在贊德沃特舉辦的第一場比賽獎杯。
* 【荷蘭政府將為氣候變化和社會安全問題提供更多預算】
荷蘭看守內閣希望明年再支出60-70億歐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再花近5億歐元打擊犯罪。
氣候方案的額外資金來源於Urgenda起訴案的判決,該判決迫使政府採取措施。這些錢將用於補貼鼓勵人們購買電動汽車;或是想要建造太陽能發電廠或安裝風力渦輪機的公司和非營利組織可以獲得資金補貼。
* 【荷蘭設計的智慧連衣裙——讓周圍人都遵守#社交距離# 】
想要人們保持社交距離?擔心有人不戴口罩對著你呼吸?
荷蘭時裝設計師兼工程師Anouk Wipprecht製作了一種智慧連衣裙。
在衣領處設計有熱傳感器,可以檢測到周圍走近的人,只要有人靠的太近時,裙擺就會自動翹起來,讓對方遠離。
Wipprecht指出,她穿著這條智慧裙子去邁阿密的公園時,人們確實因這條裙子遵守了社交距離。
除此之外,Wipprecht 還設計過一條「蜘蛛裙」,通過身體周圍的傳感器和骨狀觸鬚來加強距離。Wipprecht告訴媒體說:「這條裙子能測量穿著者的個人空間、社交空間和公共空間。」
* 【荷蘭——歐洲電動自行車銷量第二的國家】
去年荷蘭全國售出55萬輛電動自行車,使荷蘭成為歐洲電動自行車銷量第二多的國家。
「在綠能騎行方面,荷蘭一直是領先的國家。在電動自行車方面也是如此。」 歐洲自行車行業聯合會的負責人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人們購買的一半自行車將是電動的。所有國家的電動自行車購買比例都在增長,只是增長的速度不同。荷蘭的電動自行車銷量與無踏板自行車銷量相比,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
* 【彭博社8月全球防疫韌性排名 荷蘭排名第二】彭博社26日公佈8月份的「全球防疫(新冠肺炎)韌性排名」,台灣總分進步,但排名比7月退步一名,排全球第41。防疫韌性最佳全球第一名仍是挪威,第二名的荷蘭總分達75.8,第三名的芬蘭分數達75。美國以69.5排第25。
* 【荷蘭石油公司殼牌將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綠色能源】
荷蘭石油和天然氣巨頭殼牌不久將開始向荷蘭家庭消費者提供「二氧化碳補償氣」,並從荷蘭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場購買綠色電力。據荷媒報道,該公司已經獲得了監管機構ACM的許可。
目前還不清楚殼牌計劃供應多少綠色能源,但該部門負責人Barbara van Bergh告訴荷媒,殼牌希望成為「重要的」參與者。她說:「我們希望提供這一服務,因為我們希望在能源轉型中發揮主導作用。」「我們認為,我們積極幫助人們使他們的能源消費更可持續很重要。」
Van Bergh表示,向荷蘭消費者提供綠色能源的決定與殼牌公司不斷增加的減排壓力不直接相關。她無法告知媒體,向家庭提供綠色電力和能源將有助於減少多少排放。
殼牌還在改革其收入模式。目前,該公司的收入來自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但預計這些化石燃料的市場在未來幾十年將會萎縮。在未來,殼牌希望更多地關注能源貿易,而不是開採能源。
* 【荷蘭國立博物館:荷蘭雕塑之父的作品在8月25日開始展出】
荷蘭國立博物館宣佈,今年3月購買的一尊木雕被認為是荷蘭雕塑之父的Claus Sluter的作品。
這尊57釐米高的黃楊木雕塑名為「Calvery」,描繪了耶穌與瑪麗和福音傳教士約翰(John The Evangelist)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場景。樹洞裏藏著一頭獅子和她的四隻幼崽,這是中世紀罕見的基督復活的象徵。
最初,這幅作品被簡單地認為是來自勃艮第荷蘭時期(1384 -1482)。博物館方面表示,通過對歷史和技術方面的研究,多位專家得出結論,這尊作品應該是哈勒姆出生的Claus Sluter的作品。
荷蘭國立博物館雕塑負責人Frits Scholten告訴荷媒,這尊雕塑與Claus Sluter其他三座主要作品的風格相似,以及主題的獨特組合,都指向了Claus Sluter本人。
該雕塑於8月25日開始在荷蘭國立博物館展出。
* 【國際研究證實,氣候變化與西歐多地的洪水存在聯繫】
今年夏天在荷蘭林堡、比利時和德國發生的極端降雨變得愈發常見。由荷蘭氣候科學家參與的一項國際研究指出,因氣候變化,這種暴雨期間的降水量也增加了3%到19%。
7月12日至15日,西歐部分地區在暴雨後遭受嚴重洪水襲擊。例如,在德國的阿爾河和埃爾夫特河附近,一天內的降雨量超過90毫米,遠遠超過以前的記錄。林堡也下了大量的雨。它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在比利時和德國至少220人死亡。
這些結論與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調查結果一致——氣候變化正導致更極端的天氣。
幾個因素共同導致了七月的洪水:上述地區受之前陣雨的影響只能吸收較少後降臨的雨水;溫暖的空氣中含有更多的水蒸氣。所有這些都導致了一個地區的大量降水。
* 近期,英國投資管理公司Schroders公佈了「首屆歐洲可持續城市指數」(Sustainable European Cities Index),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位列榜首,倫敦和巴黎分別位列二、三名。
「首屆歐洲可持續城市指數」排名涵蓋了59個歐洲城市,覆蓋人口過百萬,涉及可再生能源消費目標、更清潔的公共交通、公共電動汽車充電站、一次性塑料、空氣質量、氣候規劃、碳中和目標和廢物政策等13項環境政策。
哥本哈根排名第四,作為聯合國氣候大會主辦城市之一,以發展的新能源技術和低能耗的交通系統,被稱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 【新的古畫修復工作抹去了荷蘭蔬菜女孩臉上的笑容】
這是一幅創作於五百年前的畫作,然而100年之後某位繪畫修復師看到畫面上的荷蘭蔬菜女孩認為她過於陰鬱應該微笑,於是在修復的時候為她加上了微笑。
經過技術分析和研究發現,這幅畫上有一層非常黃的清漆和污垢……上面也有很多重繪,比如添加了嘴角上翹的微笑,一條不和諧的骯髒天空,以使畫布成為方形來適合當時鄉間多用的方形框架。
在 19 世紀,對畫作的保護並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所以人們才有了更多的自由來做這些事情。
不過好在現在事情已經解決,這位荷蘭賣菜女孩又一次變回了神秘。
* 【為什麼你不能錯過這家在荷蘭的紡織博物館?】
在荷蘭的這家紡織博物館Textiel Museum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不是單純的博物館而是一個工作博物館。
除了常設展覽外,紡織博物館還擺滿了你可以想象到的所有與紡織和設計相關的展品,過去他們還展示了從香奈兒等高級時裝到當代荷蘭設計的所有產品。
這裡收藏了15,000 多件 19 世紀以來的物品,而且還有11000 平方米的紡織實驗室Textiel Lab,遊客還可以在這裡觀看到設計師、藝術家和建築師們為新的產品在努力工作著,如果你想學習創新紡織技術的話,可以報名實驗室的課程。
* 多年來,阿姆斯特丹隨處可見裝飾有鮮花、蝴蝶等色彩鮮艷的自行車。
背後始於感人的故事,作者的妻子患有癲癇,經常難以記住事物的細節,比如在一堆自行車認不出自己的自行車;為了幫助她,他以鮮艷的花朵裝飾了妻子的自行車,幫助她能夠認出自己的自行車。不僅如此他還裝飾了一堆在大街上廢棄的自行車,最後形成了「滾雪球效應」,出現越來越多經過精心裝飾的自行車,形成了阿姆斯特丹美麗的風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犯罪指數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709新加坡聯合早報
*【全球冠病死例破400萬 世衛:真正數位或更高】
全球冠病死亡病例在週三已超過400萬起。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說,當前世界正處在危險點,並警告真正的死亡人數可能比這個數字還高。譚德塞也指責一些國家放寬防疫措施準備解封的決定,其舉措有如“疫情已經過去了”。譚德塞再次敦促富裕國家分享資源,他重申:“基於道德、流行病學或經濟的考量,現在是時候讓全球攜手共同對抗這場疫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9-1166596
*【冠病疫情持續升溫 東京再實施緊急狀態奧運不准觀眾入場】
冠病疫情持續升溫的日本首都東京,第四度實施防疫緊急狀態令,奧運會將在緊急狀態中進行。首相菅義偉說,啟動緊急事態方針,是因為要以遏制病毒為最優先。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9-1166600
*【韓單日病例一再創新高 首爾今天料升最高防疫級別】
韓國第四波冠病疫情來勢迅猛,單日新增病例一再創新高,預料當局今天將宣佈首都圈防疫戒備上調至最高級別。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昨日通報,到前天午夜為止的過去24小時新增了1275起冠病病例,連續兩天創新高,而且都超過1200起。在新增病例當中,首都圈的新增病例數占81%,連續兩天超過500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9-1166601
*【泰政府擬在曼谷等地實施局部封鎖 衛生部提議限制旅行】
泰國冠病疫情持續惡化,政府正在考慮在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包括首都曼谷實施局部封鎖,以遏制疫情。泰國衛生部常任秘書基亞蒂潘向記者透露:“衛生部提議限制旅行,這就包括禁止跨府旅行和要求人們非必要時不得出行。”其他措施還包括關閉非必要場所以及可能吸引人潮的地點和設施。當局計畫先在曼谷大都會及周邊地區實施封鎖措施14天,再視情況調整防疫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9-1166594
*【馬添8868新病例歷來第二高】
馬來西亞冠病疫情升溫,昨日新增8868起確診病例,是歷來第二高,而死亡人數再攀升,達135人,是至今最高紀錄。衛生總監諾希山發文告說,雪蘭莪及吉隆玻的新增病例共計5285起,占全國病例60%。在加護病房的患者人數連續兩天寫下新高,達952人,其中445人需要呼吸輔助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9-1166595
*【加拿大禁止未接種疫苗外國人入境不會迅速解除】
杜魯多8日被問及是否允許未接種冠病疫苗的旅客入境,他說:“我可以告訴你,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將不會發生。”加拿大本周已免除對完全接種冠病疫苗的公民回國後的隔離檢疫規定。儘管面對來自旅遊業者的壓力,加拿大政府仍未解除對非關鍵外國旅客的入境禁令。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9-1166678
*【印尼疫情蔓延至東加里曼丹煤礦 多名礦工確診】
印尼最大的產煤省東加里曼丹省的冠病病例激增,礦工感染人數激增。當地官員說,到目前為止,煤炭業務沒有受到影響。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之一。在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強勁需求推動下,煤炭價格近幾年穩步上漲。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541
*【河內暫停跨省客運服務 遏制病毒擴散】
越南首都河內週四暫停了往返於受冠病疫情影響的14個省份的公共客運服務,並敦促人們留在家中,只有在必要時才離開。越南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措施於8日晚上生效。越南新一波冠病疫情日益嚴重,政府此前宣佈一系列封鎖措施,包括下令民眾除非必要,否則都留在家裡。公共交通也將暫停服務,同時禁止兩人及以上的集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539
*【漢莎航空望今年9月恢復所有國內外航班】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航線管理部門負責人雷滋8日在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說,公司計畫在夏末之前重新啟動旗下幾乎所有的航線。雷滋說:“我們已經決定在9月前恢復幾乎所有的航線,以便為個人和商務旅行者提供全面的服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537
*【美國冠病例再升高 患者包括死亡病例多未接種疫苗】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瓦倫斯基在簡報會上說,最近幾天約93%的確診病例是在疫苗接種率低於40%的縣出現。而近幾個月的初步資料表明,99.5%的死亡病例沒有接種疫苗。瓦倫斯基說:“簡單地說,就是在疫苗接種覆蓋率低的地區,確診病例和住院病例都在上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9-1166675
*【德國5月出口連續13個月增長 接近冠病疫情前水準】
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由於全球需求復甦,德國5月出口連續第13個月增加,接近冠病疫情前水準。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經季節調整後,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5月出口價值1122億歐元的商品,較4月增加0.3%。此資料比2020年2月紀錄的水準僅少0.3%,當時貿易和旅遊尚未受到疫情嚴重影響。與2020年5月相比,德國對歐盟成員國出口增加43.3%,對歐盟以外國家出口增加28.7%。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550
*【COVAX計畫今年向非洲提供5.2億劑冠病疫苗】
冠病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計畫在今年向非洲提供5.2億劑冠病疫苗。該組織表示,印度今年4月實施出口限制造成延遲後,疫苗供應量將從今年9月恢復。COVAX疫苗保障機制執行負責人Aurelia Nguyen在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地區組織的新聞發佈會上說,到目前為止,COVAX計畫已經向44個非洲國家提供了約2500萬劑疫苗。但是,她對這個進展並不滿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547
*【全球旅行受限 最強護照也被疫情削弱】
冠病疫情肆虐導致全球普遍實施旅遊限制,許多原是全球最好用的護照如日本和新加坡護照,如今實際可自由入境的國家和地區數目大減。根據倫敦顧問公司Henley & Partners週二發表的最新亨氏護照指數顯示,按常規,日本護照可免簽證或通過落地簽證入境的國家和地區有193個,名列榜首;新加坡護照有192個,排名第二;韓國與德國以191並列第三。然而,如果按目前各地實行的旅遊限制來看,情況就大不同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9-1166599
*【拜登:8月31日完成撤軍 阿富汗人民必須決定自己的未來】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任務將在8月31日結束,阿富汗人民必須決定自己的未來。拜登當天在白宮強烈捍衛他讓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決定。拜登說,美國已實現它在阿富汗的既定目標,既打擊恐怖主義威脅。拜登說,美國並不是“為了建立一個國家”而干預阿富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9-1166676
*【強森:大多數英軍已撤離阿富汗】
英國首相強森表示,大多數英國軍隊已經撤出阿富汗,結束英國在當地長達20年衝突中所扮演的角色。2001年美國遭受911恐襲後,英國首次在阿富汗部署軍隊,在戰鬥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直到2014年。共有457名英國士兵在該國陣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543
*【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代表聯合聲明:戰爭不會解決問題】
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代表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對話會,雙方在會後發表聲明稱“戰爭不會解決阿富汗問題,所有和平解決衝突的嘗試都被證明是正確的”。代表團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稱,雙方一致認為,“戰爭不會解決阿富汗問題,所有和平解決衝突的嘗試都被證明是正確的”。雙方還在聲明中譴責了對居民住宅以及清真寺和醫院等公共設施進行襲擊並造成破壞的行為,並呼籲懲罰肇事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544
*【海地逮捕6嫌疑人包括美國公民 國務院提供調查協助】
海地當局已就該國總統Jovenel Moïse遇刺身亡扣留了六人,其中至少一人或兩人是美國公民。《紐約時報》說,海地官員表示,“外國人”參與了週三的倡狂刺殺行動。海地選舉部長皮埃爾指其中一名被扣押者是海地裔美國公民James Solages。另有兩名海地官員透露,他是南佛羅里達居民,于週三被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9-1166685
*【以色列炸毀 巴勒斯坦民居】
8日在約旦河西岸地區,以色列軍炸毀了一名因攻擊色列居民而下獄的巴勒斯坦人的住家。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擴大猶太人移殖區,當地巴勒斯坦民眾申訴以色列當局以各種藉口肆意拆除他們的房子,尤其是沒有建築准證的;可是,據巴勒斯坦權益組織,要獲取建築准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9-1166598
*【馬來西亞網上出現“全體國陣議員”聲明支持慕尤丁任相 納吉質疑】
馬來西亞網路出現一份代表“所有國陣國會議員”聲明,宣稱全體一致支持慕尤丁擔任首相,然而聲明完全沒有連署人名單,也沒有採用國陣信頭。巫統國會議員安努亞慕沙接受“當今大馬”訪問時承認是連署的一員,但其餘國陣議員都含糊以對。網媒“自由今日大馬”說,馬國副首相依斯邁沙比裡證實該聲明是“真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9-1166680
*【美國加州北部近內華達山區發生5.9級地震】
美國地質勘探局說,加利福尼亞州北部靠近內華達州邊界的山區8日發生5.9級地震。目前未有人員受傷或嚴重損毀報告。美國地質勘探局最初記錄6.2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公里,震中位於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以東約241公里的沃克鎮(Walker)附近。內華達山脈東部同一地區過後也發生了一系列較小的震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9-1166696
*【滴滴上市六日蒸發260億美元 八成中概股繼續大跌】
美股市場昨天收盤,中概股延續跌勢,這是本月以來連續五個交易日出現集體大跌。剔除停牌未有交易的股票,昨天近78%的中概股下跌。中概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09-1166687
*【加大遊說力度 華為、海康威僱傭前美議員和官員】
美國國會遊說登記網站的資料顯示,過去一個月來,華為新雇傭了多家遊說公司,其中三家是由前美國國會議員或熟悉美國國會和政府事務的前官員創立,包括前共和黨眾議員Lee Terry、熟諳國會事務和運作的Glenn LeMunyon,以及精通白領犯罪的律師Stephen Binhak。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09-1166683
*【騰訊將和中國國家天文臺發佈探星計畫】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透露,騰訊將和中國國家天文臺共同發佈探星計畫,把上海優圖實驗室的AI技術用於探索宇宙。馬化騰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說,騰訊將進一步紮根上海,聚焦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專注做好數位化助手,助力上海從事數位化轉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08-1166270
犯罪指數排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有蘋果日報的七月一日,香港的報紙就長這樣,太陽升,東方紅。2021直接變1984。
同事陳虹瑾蔣怡婷寫的《當蘋果落下》,照片來自Thomas Kuo(顧爾德)臉書。
《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落地香港,不到1年,剛過26歲生日的香港《蘋果日報》也落地了。
6月17日起,《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短短1週之內被迫關門。直至截稿,至少有7名《蘋果》員工被抓,除了管理層級,更有負責撰寫評論者,港警並警告,未來不排除逮捕更多蘋果人。
蘋果終究沒能撐到今年七一。中共歡慶建黨百年的同時,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急速死亡。曾是新聞自由堡壘的香港,在無國界記者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02年的全球第18名,摔到2021年第80名。
本刊訪談的15名前香港《蘋果》員工,在《蘋果》年資最長者達25年半,最短者僅5個月,他們之中,不乏在《國安法》正式生效之後,仍堅持到《蘋果》報到的記者。走過自由的黃金年代,香港新聞界最壞的時刻可能還沒到,有人卻說,最壞的年代,最需要記者。
6月23日,收到《蘋果日報》正式停運的消息時,Ruby(化名)在旺角的咖啡店裡看著手機的新聞標題,幾乎不可置信。手機不斷彈出同事傳來的訊息,「回公司、回公司」,她忍不住流下眼淚。
工作最終日 公司的死期
2018年,Ruby加入《蘋果》港聞組擔任記者。這是她畢業後的第1份全職媒體工作。最初,她寫人物專訪、城市裡大大小小的人情故事,但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反修例運動與香港政治環境變動最劇烈的時刻。「我好像是專門寫抗爭新聞…由2019年開始,全部的東西都是和抗爭有關。」
前一天,她已交出在《蘋果》的最後一份稿件。她想轉換跑道,幾週前辭職,只是沒想到,原訂工作的最後一天,竟成公司的死期。
香港《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深夜正式生效,阿婷(化名)在7月進入蘋果工作。其實,當時她也拿到其他媒體的工作機會,會選擇蘋果,有2個原因:「我待過親建制的媒體,想試試香港最自由的媒體;還有,我想見證歷史。」入職不到1年,歷史突襲阿婷和她的同事,她嘆:「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會來,但來的時候,每個人做100次準備都不夠…」
6月17日清晨,港警以「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香港《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等5名高層,隨後正式起訴張劍虹、羅偉光,並凍結《蘋果》3間相關公司共港幣1800萬元資產。其後,警方動員逾500名警力搜查壹傳媒大樓,並帶走44部電腦和大量新聞材料。6月21日,黎智英顧問Mark Simon透露,《蘋果》缺乏資金,可能在6月25日前會被迫關閉。
恐懼纏繞著蘋果辦公室。6月21日下午,陳沛敏表示,如果同事決定辭職,可以不用通知期,即時生效。負責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相繼離職,動新聞和財經版亦停止運作。6月23日,警方拘捕筆名李平的蘋論主筆楊清奇,《蘋果日報》當天表示,基於「員工安全及人手考慮」,宣布將提早於當晚關閉,並在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
法治框架中 紅線在哪兒
滂沱大雨中,Ruby搭計程車趕回將軍澳壹傳媒大樓,路上買了5份《蘋果日報》,想回辦公室後分派給同事。2天前,她和一群同事像去戶外教學一樣參觀公司的印刷廠。看著機器吐出一份一份滾燙的報紙,她說當時有種看電影《Spotlight(驚爆焦點)》時的感受。《Spotlight》講述的是《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如何揭發天主教會在波士頓性侵兒童醜聞。「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做傳媒的人來說,那個moment都是一件好浪漫的事情。這是一個大家同心合力的結晶。」
但過了這一晚,這些都要成為歷史。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表示,從以《國安法》起訴黎智英,到拘捕公司管理層、打壓《蘋果》,這些動作背後,港府想傳遞給香港新聞界訊息很簡單,「就是做報導、做評論、做新聞工作是會有後果的。」他指出,香港新聞界在《國安法》落地後的一年內經歷多次打擊,例如整肅香港電台、撤換有線電視與《Now新聞》高層,又例如記者蔡玉玲運用查車牌資料做報導,就被控「虛假陳述」並遭定罪。「整個氣氛都是對新聞業不友善,是不是記者知道太多事情,對整個(政府)管治會不好呢?」
《蘋果》熄燈後2天,香港政府公布新人事任命,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出任保安局局長。以往,政務司司長這個香港政府的「第二把交椅」均由政務官擔任,李家超上任後,成為首名具保安局背景的政務司司長,香港負責制定政策的機構和實際執法的機關,現在都由有保安局背景的人出任。
6月23日,李家超在接受商業電台專訪時表示,《國安法》公布1年來,國家安全的嚴重風險已降低,但須防範資金以「基金」形式透過「媒體、藝術、戲劇」等「軟性」途徑進行思想方面的滲透,「宣揚港獨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對傳媒的整肅,可能尚未到頭。
陳朗昇觀察,香港的傳媒工作者一直站在法治的框架中思考紅線在哪裡?到底什麼樣的報導、評論會有問題?但從特首到警方,沒人說得出標準在哪裡。「不是法律,而是政治問題。」他說.......
·········《蘋果》前總新聞主任李家聰是《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的負責人,今年6月從《蘋果》離職,卻以特約方式持續參與節目製作,對外他都說:「離職原因很複雜。」《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是他去年八月底一手規劃的節目,彼時,香港2家主要電視台《Now新聞》及有線新聞台均有高層人事異動,立場親中的空降新團隊引發電視台大批記者離職,「網路上很多年輕人說,現在沒有一個可以看的電視台了,都給建制派說話了,《蘋果》可不可以開一個新聞播報?」
「我想了很久,很想做,我主管、最近被捕的(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就跟老闆提,他(黎智英)一口就說,『應該做,馬上做。』那是(去年)810大搜捕後,黎智英被抓進去調查,2天後放出來時,」李家聰在電話那頭笑道,「《蘋果》是很奇怪的公司,很自由,沒有規範,可以讓你不停做你想做的事情,黎智英是不能停下來的人,隨時有新想法,要做就做,企劃案都無需提。」於是他和團隊從零開始,訓練同事當主播,用現有機器建出「很山寨」的攝影棚,不到1年,《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每日直播都有1萬多人收看,最後一天直播甚至有3萬6千人在線觀看,單集點擊率已近40萬次,「香港話講,我們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的味道』。」
彼時親民主派的香港新聞台節目正在消失,「像是47人案(47名泛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審訊,我們都會在法院門外做直播,別家媒體肯定不會放在重要位置,但我們用一整節15分鐘做,人家不敢做、怕做的,我們更應該站出來。」
國安法逼迫 當局眼中釘
港聞靜態組採訪主任蔡元貴工作到公司營運的最後一日。他1999年入職,至今已22年。他說《蘋果》政治立場向來鮮明,這些年受到不少壓力。「2019年之前,報紙和網路經營狀況很差,被一些廣告商杯葛嘛,就算政府不搞我們,可能也會很辛苦。」但他回憶,自他入職以來,《蘋果》的編採政策從沒因政治壓力而改變。「從1999年開始做,感受到外界政治壓力越來越緊縮。所以在《蘋果》好幸運,當很多人都不敢講話的時候,你還敢講。」
但今年4月開始,前所未有的壓力,逐漸逼到《蘋果》眼前。4月1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會依照《港區國安法》「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對國家安全事宜的處理」,時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強調「假新聞和國家安全直接有關」,將採取調查,並影射批評《蘋果日報》。5月17日,香港警方根據《國家安全法》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多數股份,及黎智英擁有的3家公司銀行帳戶內的資產。當天,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停止印製報紙。
報導不具名 是認輸了嗎
5月底,港聞組記者阿凱(化名)身邊已有4、5個同事離職,其中包含他的主管。當時,除了年資淺的同事,還有一批中高層主管離職。阿凱證實說,「當時真的有幾個中高層的人走,他們對外都說是個人理由,但其實也是透露《蘋果》可能會關,記者可能會被抓…」那幾個月,公司迎來更詭異的低氣壓,上層甚至開始盤點人力,問人員:「有沒有想要走?」傳言流竄,「有人說他們是逃兵,但我覺得,他們不是害怕而離開的,中高層的人總是會被找到,比較像是提醒同事,每個人都應有不同考量。」
「我想自己還可以留多久呢?我還有3、4個採訪沒有做完,我一定做完,所以傾向要再待一陣子。但下一步是什麼?要等到總編被抓時走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堅定說,要跟《蘋果》走到最後。」5月初,阿凱在越洋電話那頭說。
當時他的工作已比過去艱難得多。官方活動這兩年已很少邀請《蘋果》記者,《國安法》實施後,他的受訪者紛紛拒訪,「大學教授以前很樂意回覆採訪,現在敢說話的很少,『刊登在蘋果』會不會被視為支持《蘋果》?」報導紅線在哪?哪些是「敏感詞」?「現在很流行說勾結外國勢力,像採訪外交新聞、流亡人士,都要小心,不然就會被認為是宣傳港獨思維,我們要引用比較多官方內容,盡量平衡報導,也是保護自己。」
據悉,去年中《國安法》落地,港蘋記者從此幾乎不在報導中使用真名。今年4月,《蘋果》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這是很重要的改變,像黑警這樣的詞改掉,我覺得OK,但武漢肺炎並沒有情緒化,只是形容某個疾病從哪裡發生,感覺公司更保守了。我們不應該禁止、不能用哪個字眼,這是一個重要的訊號,編採做法變了,」6月底,當阿凱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他無奈提及那場會議。
蔡元貴也證實,港聞靜態組近期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涉及國外制裁的內容也都盡量避免報導。
幾乎每位受訪的港聞記者,都提到「武漢肺炎」一詞用法的轉換。不少人也提及,《國安法》去年通過後,稿頭幾乎不再放記者名字,有些記者對此安心,卻有人對公司做法感到憤怒。雙方妥協後的做法是:若記者堅持要掛名才掛名,其他報導一律隱去記者真名。
6月24日清早,香港書報攤湧現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的排隊人潮。(達志影像)
這一年之中,阿婷曾訪談香港本土青年組織與其他敏感題目,類似稿件,她都堅持在稿頭掛上本名。「我主管再三問我:『真的要掛嗎?妳確定喔?』我說:『確定。』」為什麼如此堅持?「我想…表現一種:『我就不怕』的態度吧…」
港聞記者駱嘉輝(化名)說得直接:「光榮和安全,我不用思考,安全第一。」這整年,他做的重要報導都不具名。港聞記者阿海(化名)說:「可是,自己的獨家或重要故事,還是會想給自己credit啊。」阿海又說:「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出事,但受訪者是具名受訪,我們不下byline(記者署名),對受訪者也不公平。」記者阿強(化名)曾經質疑公司的做法:「我為什麼不要具名?我覺得這樣好像是我們認輸了。有同事問公司,為何要後退一步?為何讓人家覺得你怕《國安法》呢?」我們問阿強,此刻回頭來看,如何看待公司1年前不讓你們掛名的決定呢?「我不知道…」他沉默了一會兒,答道:「也許他們(主管)的危機意識很高吧。」
雖然阿強的立場是「不向《國安法》低頭」,但他仍不諱言,這一年中,經歷過前所未有的自我審查。例如在報導裡,「港獨」字眼是萬萬不可出現了;就連報導《國安法》後街頭的零星民主行動,有人高舉或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到最後他連受訪者說的原句都不敢寫,自動替受訪者隱去「那8個字」,轉而改寫成隱晦的「光時」2字。駱嘉輝更曾在挑照片時,和同事討論半天:照片裡的人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那8字是否該打上馬賽克?
身陷恐懼中 憂被警抓走
「《蘋果》死掉,只是反映了整個行業快要死掉的問題。每個人的『最後』是不一樣的,我不一定能承受那種恐怖(挑戰底線),在香港,沒有記者認為自己是在做非法的事情,以前在香港做記者是挺好的,但現在要想,為了做對的事情,要付出什麼代價?讚美政府的文章沒有新聞價值啊,要批評它,找出問題才是我們的工作。」但恐懼不時鑽進阿凱腦中,「我有時候會想像這個畫面,早上6點鐘,警察上我家的門要抓我。我是不是該跟家人討論、做好心理準備?不能當沒有這一回事,但這很難跟家人討論,他們一定會叫你不要做啦。我心裡也一直有一個人在呼喊,『走啊!走啊!不可以留下來!』」
阿凱終究留到最後一天。6月17日,羅偉光等人被抓那天,他在外頭採訪,他用訊息告知我們,「我問了採訪主任,他說如常採訪,我就繼續做已約好的訪問。有同事說:『做好今日,才有明日。』」
同樣留到最後一天的港聞組記者S則說,早有心理準備了,只是沒料到會有500港警上門搜公司,她見長官被港警押出《蘋果》大樓,「那種感覺很差,不是害怕,而是憤怒。」6月17日,她回到公司時見電腦被抄走,抽屜被亂翻,唯一慶幸是,她把重要資料都處理掉了,「其他所有文件都被翻過了,去年公司被搜之後,我就只在抽屜放食物、零食。」但她顯然還是不甘心:「我們之前覺得,《蘋果》能熬過六四,是不是能熬過七一呢?」答案很明顯了,話筒那頭沉默許久,傳來一聲慘笑。
凶險超乎預期。6月17日中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記者會上稱,《蘋果日報》有數十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危害國家安全。他並稱:「行動是針對利用新聞工作為工具,做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一般新聞工作者與他們不一樣,不要和他們扯上關係,要和他們保持距離。」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甚至形容《蘋果》大樓是「犯罪現場」,媒體追問,一般人轉發《蘋果》文章、市民購買或訂閱《蘋果日報》是否違法?李桂華竟稱:「要視乎其企圖。」
6月19日,羅偉光等人出庭那天,李家聰去了法庭旁聽,「我在公眾席上一直在想,他們到底做了什麼的大錯事?現在要面對牢獄之苦?我不禁想,如果今天坐在裡面的是我呢?」那天羅偉光對來支持他的同事們比了個握緊拳頭的手勢,示意「要加油」,卻讓旁聽的同事們哭了出來。
全文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628pol001
犯罪指數排名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國際透明組織公佈2011年,全球企業海外「行賄指數」,台灣在28個國家當中、排名第19,情況比上一次調查還要差。而中國和俄國則是各國企業經理人認為、行賄現象最嚴重的國家。
喧騰一時的力霸東森案,王又曾家族等人涉嫌掏空公司427億,還有中信金為了插旗兆豐金,衍生出紅火案,像這樣企業詐欺、非法掏空案件,一再發生,不僅對經濟造成衝擊,也影響台灣形象,國際透明組織公佈2011年「全球行賄指數」,台灣在28個國家,名次就從14名,退步到第19名,與印度土耳其並列排名。
行賄指數調查是訪問30個國家,超過三千名企業經理人,在海外經商時,所了解的賄賂情形,其中荷蘭、瑞士,是企業行賄情況最輕微的國家,而中國與俄羅斯排名則是吊車尾,行賄最嚴重的項目為公共工程合約,不過在亞洲國家,包括香港、台灣、南韓跟中國,都明顯存有嚴重的企業賄賂文化。
私部門利用賄賂,不僅可能影響到政府政策,甚至造成外商投資卻步,透明組織認為,政府在著力改善公部門貪腐問題的同時,更要加強企業法則規範,把海外行賄犯罪列入刑法,法務部則發出聲明表示,將協助企業倫理宣導,並加強偵辦企業貪腐,杜絕行賄關說的不良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