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再來拜年,祝大家回娘家一切平安順利,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有沒有今天回娘家心中都對彼此家人充滿愛跟包容,那就可以啦!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1. 今天跟大家分享產業存股法,聊聊還有甚麼好的存股,具有高的進入障礙、產業優勢、成長趨勢,以及穩定的多年配息與配息率,可以有機會股息與與價差雙賺的標的。
2. 投資不只有分析輸贏與競爭,投資可以有更高的制高點思考全局:
• 進入本文前,隊長先分享一個觀察,曾經去過拉斯維加斯、澳門等地的賭場,小賭怡情一番的讀者一定不在少數,但是聰明的讀者很容易可以了解,為什麼賭場一間一間豪華,氣派,陸港股的永利澳門、銀河娛樂、金沙中國、美國賭場股大反彈,賭場業者凱撒娛樂(Caesars Entertainment)、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MGM Resorts International)、Penn National Gaming,從去年疫情嚴重封閉賭場,到去年八月部分開放後,再加上線上博奕成長數倍,股價也是一路狂奔,當然今天不是討論博弈股,而是提醒賭者們,既然十賭九輸大家也常掛在嘴邊,何妨切換個產業思維,關注賭場?台股常常有人認為是一個大賭場,台灣投資人新增多不多?台股週轉率高不高?台股成交量大不大?這個產業隊漲稱之為賭場思維,制高點想法。不參加賭局,不拚搏輸贏,我們關注賭場,也許報酬率更高。
• 再說一個小故事,在那謠遠的1800年代,美國西部興起淘金熱,前仆後繼的追夢者前往淘金,在黃金夢的驅使下,出生於德國的猶太小伙子李維•史特勞斯(Levi Strauss)也於1853年來到舊金山。他原本打算加入淘金者的隊伍,但是真的僧太多粥太少,猶太人血統的李維•史特勞斯靠著他與生俱來的商業嗅覺,他發現,礦工們整天和沙子石頭打交道,衣服非常容易破損,人們迫切希望有一種耐穿的衣服。於是,他利用處理積壓的帆布試著做了一批低腰、直筒、臀圍緊小的褲子,賣給舊金山的淘金工人。由於這種褲子比其原本工人穿的棉褲或是其他質料更結實耐磨,馬上受到廣大淘金礦工的歡迎。這些帆布產自義大利,叫做 「熱那亞布」(genoese)。後來人們把這種布料做的褲子也叫做「Genoese」,簡化成英語後又變成了「jeans」,這就是牛仔褲的現代名稱, 20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中西部的農業區幾乎人人都穿著牛仔褲,從此牛仔褲開始步入流行服裝的行列,時至百年後的今日,Levi’s與牛仔褲,無人不知曉,你我少說沒有三件也有五件。
• 而這波淘金熱,用產業的角度來觀察,失敗率極高、成功率極低,但是卻衍生出許多第三產業,也就是例如賣鏟子、淘金設備、提供酒水服務,甚至是衍生出牛仔褲,這就是產業隊長認為的產業拐點。
• 跟淘金一樣,輸贏風險大,與其思考行業的競爭,找不出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就如同兩國戰爭,分析不出誰輸誰贏,無法決定押寶誰,就投資軍火商吧!!
3. 金融股曾經是股民的最愛!
• 故事說到這邊,相信讀者們已經可以猜到接下來要分享的產業跟相關個股是那些了,隊長今天跟大家聊的是金融產業,但是是”證券為主體的金融股”金融股當然存在著許多質優、體質健全的好公司,但隊長今天用產業來幫大家先區隔,首先,金融股我們來分放款為主體、壽險為主體、證券為主體三個產業驅動力來劃分。
• 放款為主體的金融股很多,隊長舉美元多的兩檔去年股價表現給讀者參考,去年台幣強勁升值,美元走貶我想不用贅述,中信金(2891)與永豐金(2890)這兩檔股票,中信金(2891)去年初到年底股價表現如下,2020/1/2號股價收盤為22.35元,2020/12/31號股價收盤19.7元,下跌11.8%,永豐金(2890)去年初2020/1/2號股價收盤為13元,2020/12/31號股價收盤11.45元,下跌12%,為何如此?為何在台股創新高、各行各業大放異彩大鳴大放的時候這樣表現?隊長簡單的舉例說明”利差”給讀者解答,利差就是銀行透過放款收到的錢,跟儲蓄利息給出去的錢,中間的利息金額差異。
• EX:A銀行於2020年聯準會降息前,存款利息給付1%,放款利息13%(信用卡當例子),100萬元存款銀行須支出1萬元利息(一般存款戶),100萬元放款,銀行可收入13萬元利息(信用卡借款利息),利差收益為13-1=12萬元。新冠肺炎發生後,聯準會降息到0,降息後,存款利息與放款利息假設同樣下調50%,一起減半,銀行須給付存款戶0.5%的存款利息,放款利息收入變為6.5%,100萬元存款銀行須支付0.5萬元利息,100萬元放款,銀行可收入6.5萬元利息,利差收益降為6.5-0.5=6萬元。簡單來說,我不殺博仁,博仁因我而死,銀行甚麼事情都沒做,但是上述假設條件下,利息的收入卻減半了。唯一利率不會改變的,卻是融資利息!!!股民做股票,尤其年輕股民、資金不足的股民最愛使用融資,也就是跟證券公司借錢,拉高槓桿,融資的利息多年來沒有調降過,也就是下文要分析的軍火商概念,元大金(2885)為什麼營收獲利股價頻創新高的原因。
4. 成交量周轉率與與開戶人數皆創新高:
• 大家還記得今年過年後第一週,2021年1月6號台股歷史上第一次站上15000點的那天嗎?那一天雖創高後拉回,終場下跌16.9點,收在14983.13點,但是上市成交值爆天量達新台幣4342.14億元,上市上櫃合計成交量達5339億元的歷史天量。
• 簡單看下表,可知道,台灣去年1-10月成交量年增率高達57.6%,這個數字隊長用台積電1-12月營收YOY+25%,聯發科1-12月營收YOY+30.5%來給大家感受一下,台股的成交量有多火熱,那麼,交易手續費為主體的證券金控股,營收獲利會不會成長,我想不證自明了。
• 下表為台灣證券交易經紀業務市佔率表
• 今年以來的證券新增開戶人數逾70萬人,而證券為主體的元大金,也受惠於此現象,光手續費獲利就持續性的成長當中,台股成交量自六月以來一路穩步走高,上半年台股日均成交量達到2000億元的高水準,各大券商都紛紛從中大獲利,下半年更有機會衝上3000億元,以證券為主體的元大金,在市場的規模經濟助力下,市占率以12.9-13%左右長期獨佔鰲頭。元大金為國內唯一以證券為主體的金控,股本1213億元,市值2547億元,為國內第五大金控,2011年併購寶來證券、2013年併購紐約人壽,2019前年EPS1.76元,配息0.65元,配股0.4元,去年元大金一日填息,12日填權,股價近期還再創新高。元大證券為國內最大券商,約190個營業據點。元大銀行」國內共152家分行。
同學可以參閱 《#Smart智富》月刊
第270期「#隊長看產業」專欄唷!
更多詳情與詳細的數字與視頻,
請參閱產業隊長 #主流產業選股術,
上面有隊長最新的研究報告跟視頻喔,
連結如下👇🏻👇🏻👇🏻
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e-subscription/project?c=GROUP00007584&p=PROD000010948
獨佔性競爭例子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華藝聲明為何繼續魚目混珠?!
針對 #華藝授權中方 #以中共法令 #進行紅色審查 並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消失五萬篇敏感性文章,以及消失作者名字一事,凸顯了一個台灣應該努力、卻長期未努力的方向:由納稅人與政府長期支持的學術論文資料庫應該公共化!
很遺憾, #華藝 針對此議題的聲明,明顯是選擇部分對自己有利的事實呈現,不知道是否企圖混淆視聽?
我昨天召開記者會,邀請 莊競程 有志者是競程、 台灣社會學會 、 臺大教授、 經濟民主連合 、博士候選人和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一起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跟上國際已發展20年的 #開放取用(open-access) #OA模式,推動 #學術論文開放免費取得。
立刻引來華藝公司發新聞稿給媒體:
強調「華藝並未壟斷市場」、「國外推動OA,目的在打擊『期刊壟斷』,而非『資料庫壟斷』,因為資料庫無法壟斷。」
但事實上是華藝說的這樣嗎?
昨天與會者明確表示:
💬就算發生華藝修改資料和文章消失的事件,有些期刊仍然未必會解除合約;這是因為 #目前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被壟斷,一旦解除合約,將使得期刊和論文的 #流通受到阻礙。但研究者的學術成果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流通傳播,公共化是一個對的方向。(林國明/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
💬公平會應該處理華藝 #是否有壟斷臺灣論文資料庫市場、 #濫用獨佔地位、 #違反公平競爭等問題。(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
再者,國際推動OA,並 #不是只針對期刊,我昨天已經舉了 #很多針對資料庫 的例子,今天再多舉一些例子給大家知道:
OA資料庫/開放典藏 (Open Access Repository/Open Archive):一種電子平台,將學術成果免費提供給任何人即時且永久地瀏覽、下載、分享。
#OA資料庫案例:
🔎1966年美國推出的教育資源資訊中心(ERIC,www.eric.ed.gov)及醫學文獻資料庫,可能是第一個開放近用計畫。
🔎Digital Commons Network:
由各國大學圖書館合力提供各大學學者的學術文章、期刊文章、論文等。文章主題涵蓋各種領域,共計超過兩百萬篇文章,免費開放全文下載,甚至不需會員或登入。文章數量最多的領域為社會科學領域。
🔎arXiv:
1991年開始,主要涵蓋數學、經濟、理工、生醫領域的學術文章。文章不需經過peer review即可在此平台發表,因此許多文章會先發表在此,在peer review後再發表於正式學術期刊。目前有約180萬篇文章。
🔎SocArXiv:
社會科學版本的arXiv。在2016年後創立。
🔎PLos 公共科學博物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由一群科學家和醫生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將全世界的科學和醫學文獻變成公共財,讓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醫生、病患和學生都可以無限制地近用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在PLoS的網站上彙整了旗下的期刊,在網站上可以自由瀏覽。
#OA運動批評對象為資料庫的案例(包含有資料庫業務的出版集團):
🔎在OA運動中最重要的3B宣言(2002年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2003年貝色斯達開放近用出版宣言、2003年關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知識開放取用的柏林宣言),都有提到開放典藏(Open Archives)的重要性,不只是訴求學術期刊的OA。
🔎2014年荷蘭教科文部聯合國內大學推動OA,其主要批判對象就是越來越大的商業學術論文資料庫「Elsevier期刊出版集團」。Elsevier不只出版上千種期刊,實際上還經營了ScienceDirect、Scopus、SSRN等大型電子期刊資料庫。
🔎各國倡議「開放典藏資訊系統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 OAIS)」串連OA期刊,目的就是要建立OA資料庫,替代越來越昂貴的商業巨獸資料庫。
#臺灣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臺灣已晚20年
#現在推動知識公共化正是時候
我的立場很明確,臺灣所有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都有由教育部、科技部投入的公共預算支持。知識生產者也逐漸體認,應共同維護 #知識公共化 的理念,才能互惠互利,創造更多研究果實。
我昨天也一再說明,華藝的事件正好給臺灣學術圈一個推動知識公共化的契機。
身為立委,我昨天也負責任的提出可能的解方,將會持續和支持學術期刊的科技部以及教育部研商,包括:
➡科技部和教育部應負起責任,現在開始蒐集、整合各方意見。
➡規劃期程及逐年編列預算。
➡先從臺灣期刊及大學開始推動「開放取用」模式。
➡建置或完善現有的學術論文資料庫,例如國圖。
➡將臺灣學術論文公共化資料庫成果與全球知識公共化場域接軌!
最後,也想回應華藝,政府推動資料庫公共化,是為了臺灣學術成果的近用性及全民共享。但請別忘了,臺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政府有做的,民間仍然可以做,一起為學術努力!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
獨佔性競爭例子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回應盧郁佳:談談妳口中的「國民黨的種族歧視罪行」
xx
作家 #盧郁佳 ,2019年8月4日在思想坦克刊出了文章〈「保衛中華民國」保衛了誰?:國民黨的種族歧視罪行〉,文中根據萬年國會、公務員高普考各省定額、文化歧視政策、軍警公教「吃國民黨的奶水長大」......等六項理由,下了結論:「種族歧視是獨裁者製造出來癱瘓民主的發明,它會自動永續傷害所有人,只有真相才能終結歧視」。
xx
郁佳,真相很重要,但一個「真」字談何容易?拿你所謂「#高普考各省定額」來說,你文中聲稱你的說法是根據許雪姬、張麗雪的論文,外省人獨佔絕大比例(超過95%)的錄取至少到了1992年。
但妳真的有看過張麗雪的那篇論文嗎?
張麗雪的論文清楚地告訴我們,還附圖,1962年之後,台籍的高普考錄取比例從未低於72%,平均約80%,單論普考還一度高達90%。當然,我寧可相信你不是存心欺騙大家,妳只是偷懶、沒有真的看過這篇論文,妳只是被那些革命家的宣傳長久矇騙。
不過這也不怪你,這件事,連台大法律的 #苗博雅 也不免受騙上當。他在他的文章〈省籍問題根本是假議題,是「階級」問題讓外省人總覺得自己很慘〉中,大大方方地寫著「以前眷村有比較多資源、公務員考試還有分省定額」,絲毫不懷疑這件事可能是假的。
而正是因為被革命家的宣傳長久矇騙,在台灣有太多的人並不了解正確的環境參數,一場年改下來,許多人還沾沾自喜,以為打到的都是人口上居於少數的外省人。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年改能夠惹起這麼大的反對了吧?光是外省人沒那麼大能量的。
妳還提到國民黨的「文化歧視政策」,限制方言、歌仔戲、布袋戲。
台灣歷史,你應該比我要熟才對。開天闢地以來第一個在台灣主張限制、甚至禁止傳統文化的是誰?正是最近重新站回歷史舞台的 #台灣民眾黨 。反對歌仔戲、禁鼓樂,在當時就是包括蔣渭水在內許許多多的覺醒者、進步者的政治正確,這可不是什麼個人意見,而是大大方方寫在黨綱裡面的。日本人為了戰爭接著禁,最後是在誰的手上解禁的?答案是你們最討厭的陳儀,國民黨員。
台灣人沒有因為文化因素接受陳儀,卻因為經濟因素拒絕了陳儀。當時的台灣,稍有辦法的人,就能開著海軍一號,往來兩岸、日本、沖繩、南洋等地,進行一個 #超買 的動作,長久以來,這就是這個島上最具競爭力的生存方式。但戰後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特殊體制與幣制,對往來做生意的台灣人形成了貿易障礙。
不要以為陳儀是外省人,二二八就是本省人反對外省人、外省人殺本省人那麼簡單。在當時,以台灣為家的底層民眾反而是跟陳儀站在一起的:工作人口中占比一半以上的農民,奇怪地在二二八期間完全沒有動靜;工人也沒有動靜,事變期間,工廠很少罷工、水電照常供應,倒是被暴民打殺的外省人跑去農村、工廠、山地,被台籍的農民、工人,乃至被原住民庇護起來的例子,比比皆是。順帶一提,後來的375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早在陳儀的時代就已經開始規劃。
實際上,政治、經濟上的高級本省人才是陳儀最大宗的反對者,從專賣局遭到針對性的報復攻擊就可以看出來、從處理委員會的三十二條處理大綱更可以看出來,沒有任何一條是具體針對底層人民的利益而設,反而是撤銷專賣局的主張,還招致了工會強烈的反彈,才發了一天就硬生生吞了回去。
是非冷暖,外省人各自都有心中的一把尺,不用妳去操心,就如同二二八事件中的台灣農民與工人一樣。
真相很重要,但一個「真」字談何容易?妳那種以問責為前提的求真態度,真的是對於逼近真相有幫助的態度嗎?
若你真的對揭露真相有興趣,或許可以試著回答我一個長久以來的疑問,為什麼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的資料庫,可以查到舉報專賣局貪污的文件、甚至可以查到專賣局員工痔瘡嚴重要請長假的簽呈,但專賣局人員貪污案的不起訴處分書、那個被暴徒割掉耳鼻的專賣局專員外省人 #劉青山 的資料,卻以保護隱私為由屏蔽了起來?
你們是在保護誰的隱私?
獨佔性競爭例子 在 經濟學-獨占性競爭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經濟學-獨占 性競爭. 16K views Streamed 6 years ago. cheng sak. cheng sak. 13.8K subscribers. Subscribe. 201.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獨佔性競爭例子 在 [閒聊] 美國國會議員說索尼干涉微軟在日的推廣-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