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的封面人物是 @Ya Chen 可愛的紅貴賓,感謝寫實主義的Lisa大師送給好想告訴你這麼精采的作品。
🐶🐶🐶🐶🐶🐶🐶🐶🐶🐶🐶🐶🐶🐶🐶🐶
獸醫皮膚期刊曾經發表一篇研究,將十隻經過診斷異位性皮膚炎狗兒的血清送往美國四間不同的實驗室進行針對各種抗原的血清抗體 (IgE)檢測 (分別是ACTT®, VARL Liquid Gold, ALLERCEPT® and Greer® 以及 Aller-g-complete®這四家大型實驗室)。結果得到四份完全不同的結果,綜合來看沒有任何兩間實驗室的結果具有一致性,悲劇。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09119/…
🐕🐕🐕🐕🐕🐕🐕🐕🐕🐕🐕🐕🐕🐕🐕🐕
同樣的期刊發表的研究,抽取八隻確診罹患食物過敏狗、二十二隻非食物誘發過敏的狗、三十隻無法區分的過敏狗、十二隻罹患其他皮膚病的狗和九隻完全健康狗的血清送到兩間不同的實驗室進行食物特異性的抗體 (IgE和IgG)力價檢測。不但兩間實驗室的結果不具一致性,而且檢測結果也沒辦法與疾病分組相符合,慘上加慘。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vde.12137
🍗🍗🍗🍗🍗🍗🍗🍗🍗🍗🍗🍗🍗🍗🍗🍗
去年獸醫期刊發表的研究,檢驗三組狗兒 (第一組:十一隻吃水解蛋白與過敏原再刺激試驗、診斷為食物過敏的狗,第二組:十五隻非食物引起、但仍有皮膚過敏的狗以及第三組:健康的狗)血清與唾液中針對食物特異性的抗體 (包含IgA和IgM)。發現無論是檢測唾液的IgM或IgA還是血清的IgE都沒辦法區分是不是有食物不良反應或是過敏。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819419
🍽🍽🍽🍽🍽🍽🍽🍽🍽🍽🍽🍽🍽🍽🍽🍽
好多文獻都顯示過敏原檢測的再現性有夠差,要診斷食物過敏還是得執行食物再刺激試驗。
https://bmcvetres.biomedcentral.com/…/10.…/s12917-017-1142-0
👩🔬👨🔬👩🔬👨🔬👩🔬👨🔬👩🔬👨🔬👩🔬👨🔬👩🔬👨🔬👩🔬👨🔬👩🔬👨🔬
也就是當你排除了各種感染、接觸史懷疑是食物過敏的話,就只吃水解蛋白等低過敏的飼料,是只吃哦,意思是其他零食什麼的都不能吃到或沾到,維持長達八週以上。直到皮膚狀況改善再讓他吃回疑似過敏的食物 (再刺激),來診斷。
🙈🙉🙊🙈🙉🙊🙈🙉🙊🙈🙉🙊🙈🙉🙊
我記得我曾經跟例行會做過敏原檢測的獸醫聊過,他表示抽血就能做這個檢查是Do no harm,也就是反正抽個血就能驗,又不會少塊肉。但是如果飼主遵從過敏原檢查的結果,往錯誤的方向去治療導致皮膚病越來越嚴重?如果飼主因為花了很多錢做了這個檢驗導致不再有信心去做抗原再刺激試驗這種真的有用的測試,導致寵物得吃大半輩子的藥、過敏反反覆覆,那還叫Do no harm嗎?
👌👌👌👌👌👌👌👌👌👌👌👌👌👌👌👌
過敏原檢測的用處是針對環境過敏原減敏治療(檢測正確的前提下)作為一種治療方式。所以假使你帶著你的狗到動物醫院,獸醫懷疑過敏就馬上跟你說:哦哦那可以來驗一下過敏原哦,這樣才知道要避開什麼食物哦。那麼請你先抱起你的狗,小步、小步地後退,直到完全退出動物醫院的大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法國上空權」vs.「大麻治憂鬱」。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大麻治憂鬱」獲得60.8%的票數。這禮拜我們再度派裸體出馬,結果還是輸給大麻。其實不只人類會憂鬱,動物也會因為同伴過世而太過悲傷,現在國外有動物園用藥用大麻來幫助動物度過難關。 波蘭華沙動物園(Wars...
獸醫期刊 在 柴柴。萊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週的封面人物是 @Ya Chen 可愛的紅貴賓,感謝寫實主義的Lisa大師送給好想告訴你這麼精采的作品。
🐶🐶🐶🐶🐶🐶🐶🐶🐶🐶🐶🐶🐶🐶🐶🐶
獸醫皮膚期刊曾經發表一篇研究,將十隻經過診斷異位性皮膚炎狗兒的血清送往美國四間不同的實驗室進行針對各種抗原的血清抗體 (IgE)檢測 (分別是ACTT®, VARL Liquid Gold, ALLERCEPT® and Greer® 以及 Aller-g-complete®這四家大型實驗室)。結果得到四份完全不同的結果,綜合來看沒有任何兩間實驗室的結果具有一致性,悲劇。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09119/…
🐕🐕🐕🐕🐕🐕🐕🐕🐕🐕🐕🐕🐕🐕🐕🐕
同樣的期刊發表的研究,抽取八隻確診罹患食物過敏狗、二十二隻非食物誘發過敏的狗、三十隻無法區分的過敏狗、十二隻罹患其他皮膚病的狗和九隻完全健康狗的血清送到兩間不同的實驗室進行食物特異性的抗體 (IgE和IgG)力價檢測。不但兩間實驗室的結果不具一致性,而且檢測結果也沒辦法與疾病分組相符合,慘上加慘。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vde.12137
🍗🍗🍗🍗🍗🍗🍗🍗🍗🍗🍗🍗🍗🍗🍗🍗
去年獸醫期刊發表的研究,檢驗三組狗兒 (第一組:十一隻吃水解蛋白與過敏原再刺激試驗、診斷為食物過敏的狗,第二組:十五隻非食物引起、但仍有皮膚過敏的狗以及第三組:健康的狗)血清與唾液中針對食物特異性的抗體 (包含IgA和IgM)。發現無論是檢測唾液的IgM或IgA還是血清的IgE都沒辦法區分是不是有食物不良反應或是過敏。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819419
🍽🍽🍽🍽🍽🍽🍽🍽🍽🍽🍽🍽🍽🍽🍽🍽
好多文獻都顯示過敏原檢測的再現性有夠差,要診斷食物過敏還是得執行食物再刺激試驗。
https://bmcvetres.biomedcentral.com/…/10.…/s12917-017-1142-0
👩🔬👨🔬👩🔬👨🔬👩🔬👨🔬👩🔬👨🔬👩🔬👨🔬👩🔬👨🔬👩🔬👨🔬👩🔬👨🔬
也就是當你排除了各種感染、接觸史懷疑是食物過敏的話,就只吃水解蛋白等低過敏的飼料,是只吃哦,意思是其他零食什麼的都不能吃到或沾到,維持長達八週以上。直到皮膚狀況改善再讓他吃回疑似過敏的食物 (再刺激),來診斷。
🙈🙉🙊🙈🙉🙊🙈🙉🙊🙈🙉🙊🙈🙉🙊
我記得我曾經跟例行會做過敏原檢測的獸醫聊過,他表示抽血就能做這個檢查是Do no harm,也就是反正抽個血就能驗,又不會少塊肉。但是如果飼主遵從過敏原檢查的結果,往錯誤的方向去治療導致皮膚病越來越嚴重?如果飼主因為花了很多錢做了這個檢驗導致不再有信心去做抗原再刺激試驗這種真的有用的測試,導致寵物得吃大半輩子的藥、過敏反反覆覆,那還叫Do no harm嗎?
👌👌👌👌👌👌👌👌👌👌👌👌👌👌👌👌
過敏原檢測的用處是針對環境過敏原減敏治療(檢測正確的前提下)作為一種治療方式。所以假使你帶著你的狗到動物醫院,獸醫懷疑過敏就馬上跟你說:哦哦那可以來驗一下過敏原哦,這樣才知道要避開什麼食物哦。那麼請你先抱起你的狗,小步、小步地後退,直到完全退出動物醫院的大門。
獸醫期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法國上空權」vs.「大麻治憂鬱」。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大麻治憂鬱」獲得60.8%的票數。這禮拜我們再度派裸體出馬,結果還是輸給大麻。其實不只人類會憂鬱,動物也會因為同伴過世而太過悲傷,現在國外有動物園用藥用大麻來幫助動物度過難關。
波蘭華沙動物園(Warsaw Zoo)今年3月有一隻母大象爾娜(Erna)過世了,牠是那間動物園裡,四隻非洲象中體型最大、也是最年老的大象,她的過世影響了其他大象夥伴,園內另一隻最年輕的母象,甚至出現行為改變和焦慮的症狀。動物園的員工就想說,利用「大麻二酚」(Cannabidiol),也就是CBD萃取油,來看看能不能降低大象的焦慮感。不過並不會看到大象捲菸呼麻的畫面,而是直接把油塗在象鼻內,或是混入大象的食物裡,雖然大象體型非常巨大,但目前園方給大象的CBD初始劑量和馬差不多,每天給個2到3滴而已。園方也不是餵一餵就算了喔,他們很認真抽血確認大象們的健康,還蒐集糞便、唾液樣本來觀察大象的皮質素(cortisol)的高低,皮質素就是人類和動物在緊張的時候身體會產生的激素,又稱作「壓力荷爾蒙」。
大麻中含有兩種主要化合物:大麻二酚(CBD)和四氫大麻酚(THC)。THC就是大麻主要的迷幻成分,具有成癮性,在台灣是二級管制藥品,但是CBD不一樣喔,它不會讓你用了很ㄎㄧㄤ,也不會上癮,主要是拿來止痛、緩解焦慮、讓人放鬆、改善睡眠等,而且功效比傳統藥物好,也沒有副作用,現在很多國家其實都有合法的CBD食品或藥品,像是英國,就差不多有25萬人經常性地使用CBD產品,市面上CBD的花樣很多,電子煙油、護唇膏、甚至咖啡、氣泡水都有,放進化妝品裡面據說還可以抗氧化、舒緩敏感發炎症狀。而且其實現在已經有期刊論文證實CBD可用來治療癲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以及焦慮症、憂鬱症等,前幾天還看到新聞說CBD可能有助治療COVID-19。
相對於外國,其實台灣對於CBD的資訊接收得滿慢的,可能是因為大麻在台灣有點像是禁忌話題,充滿了很多誤解,所以多數的人聽到「大麻」可能就覺得是在吸毒。其實衛福部的網站上有說,如果是單純以CBD作為成分的產品,不屬於管制藥品,也就是可以合法使用,那產品的成分或用法用量等資訊,能夠符合藥事法的規定,就是以藥品列管。但是目前國內還沒有核准任何含CBD成分的藥物,所以民眾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去找醫生診斷評估後開立處方,就可以申請進口。不過要小心,如果CBD藥物裡面含有THC成分,就是迷幻成分,或是以大麻莖、大麻籽的製品,THC含量超過10ppm,在台灣就會被歸類到「毒品」,先前就有人上網買大麻籽油,結果被依走私毒品罪法辦,所以購買前要特別注意,才不會想治病結果變成運毒。
其實近年國內對於藥用大麻的討論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在擔心,CBD的功效會不會被誇大了,但無論如何,不管你是要用在人身上或是寵物身上,都要先諮詢醫生或獸醫師,才是對自己和對寵物負責任的做法喔~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