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真讀 ] 我如何是我:#柯晗的自我書寫所教給我們的事 / 李長潔
.
在一次的「傳播理論」的期末報告發表上,好幾組學生團隊以「社群媒體上的心理測驗遊戲」、「網際網路上星座資訊的接收與自我實現」等論題來發揮,試圖瞭解大眾在社群媒體上做心理測驗與查看星座資訊的行為與態度,他們結論說:「#我們越來越渴望知道自己是誰,尤其在每天依賴著手機過活的社群時代」。手機成為一面鏡子,我們不斷地映照,透過自我表達、自我表達,以及接觸各種關於自我的資料與知識,檢視著「我如何是我」:我該怎麼做?該如何行動?該成為何種人?。
.
▓ #層層擦拭自我之鏡
.
這個亙古難解的問題,正在柯晗的文字中蠢蠢欲動。《看自己》無疑地是一種自我書寫,她寫自己,也寫讀者所關照的自己。柯晗以扎實的心理學知識與柔軟的人生經驗,含蓄且細膩地訴說著我們—現代人—的故事。
.
這些看來瑣碎的私人小事,像極了坂元裕二的日劇《#四重奏》(カルテット,2017)裡那種用平淡的口吻來專注於生活細節的表述:炸雞上可不可以加檸檬汁、或是無可救藥的拖延症。透過深邃幽微的日常反思,層層擦拭自我之鏡。
.
▓ #現代症的自我剖析
.
柯晗所描繪的人,是一種與現代性緊緊相隨的主體。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Giddens, 1991)解析了現代心理學對現代人的意義,他認為,全球化的力量促成對傳統束縛的揮別,並強化個體的自我反思,此個體趨勢展現於當代大眾在精神科學的實踐上,特別是以大眾心理學為基礎的「#持續的自我觀察與調整」。我對於精神科學的專業知識並不熟稔,不過,從柯晗的寫作目標來看,「現代症」與「心理剖析」,正隱隱地與紀登斯的社會學展開的對話。
.
現代人主體在精神科學理性診斷的「精神健康」的標準下,總是被認識成一種「病症」,這裡講的「精神健康」深具歷史與文化的概念,其涉及一個社會如何對人的存在作定義。紀登斯對個體的社會—歷史詮釋中,後傳統社會的自我主體普遍處於焦慮的精神狀態,即人在自由境況中的進退兩難(ambiguity)。而柯晗幽默地以「病症」自嘲,並用一種兼容診斷與療癒的書寫,提供我們一個輕鬆卻又認真地面對進退兩難的自己的機會。
.
▓ #從接納自己的破裂狀態開始
.
在我看來,柯晗的自我書寫具有一種「自覺」的社會學意義。後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師沙繆斯(Andrew Samuels),在《#診療椅上的政治》(2015)裡描繪著一種「自覺的公民」,當我們面臨現代社會生活的種種矛盾弔詭,便會發覺心靈也是一種政治。小至社交網站上的自我揭露,大到對重大災難的心理調適,我們應不去理想化自己,或詆毀自己,如果我們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應從接納自己的破裂狀態開始。
.
就像柯晗在本書的末文中寫著:「#真正的療癒之路,大概就是像柳美里那樣,即使可笑、混亂、荒唐、犯下無數錯誤,感到人生不可挽回也要毫不畏懼,甚至幾乎是恬不知恥的堅持面對自己。」柯晗的自我書寫不就正具有「自覺修身」的啟發。
.
#參考文獻:
.
1.柯晗(2019)。《看自己》。大是文化。
2.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Samuels, A. (2015). The Political Psyche. Routledge.
-
-
文字 : 李長潔 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介紹 訪問作者: 蔡英傑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
現代症的自我剖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介紹
訪問作者: 蔡英傑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觀大改、掌握最新微生物體醫療技術的動態趨勢
★用科學數據教你養好「體內百兆微生物」的不生病計畫
★以專業評比剖析「市售益生菌產品」最可信賴的保健指南
人體微生物失調,是現代瘟疫蔓延最大加速器。如何自求多福,成為可生存的「適者」?必須具備相信科學數據的益生菌2.0新思維!本書作者費心整理數十年研究試驗之成果,集結全球各國先端益生菌研究發展現況,並與世界頂級專家交流,高規格評比市售益生菌產品之品質,詳細解說不同菌株對於各項疾病的預防與改善效果,希望能讓讀者見識到最先進的益生菌株及罕見功能,找到最適合個人的保健產品,並用正確的方法補充益生菌,學習觀察與優化自己體內的百兆共生菌。人體共生菌決定我們的健康和壽命,當共生菌失衡﹅失守時,人體的生理健康乃至心靈也會隨時崩潰。益生菌扮演後援軍的角色,介入時機﹅菌株種類與數量,什麼體況與病情該如何調整劑量﹖益生菌2.0的思維,是一門人人都得學會的自我保護課程。
本書深入解析大自然界看不見的巨大力量,人體內天天上演的「共生菌」與「病原菌」激烈戰爭。全球醫療緊繃紅色警戒,現代人「體質」與「精神力」皆快速黑化,我們能做的是:相信科學數據、不隨便跟著感覺走;認識優質益生菌,增加免疫力後援,保護與壯大體內共生菌。
▲重新發現你的百兆共生菌
.人體有百兆以上的共生菌。一口唾液裡每毫升約有上億隻微生物。我們平均一天向外界散發出大約四千萬隻細菌和七百萬隻真菌。
.人類基因數量與小小的果蠅相仿,只有兩萬多個基因,而人體共生菌的基因體總和,卻是人類基因體的千倍以上!
.腸道中的嗜脂陰性菌,其實是幫我們回收消化不完全的脂肪,避免浪費資源,結果因為我們實在吃太多脂肪,嗜脂菌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慢性發炎,它們無端被歸類為壞菌,真是太冤枉了。
.自然產與剖腹產的寶寶會承接不同共生菌。自然產的嬰兒,腸道、皮膚、口腔,都有來自母親陰道的乳酸桿菌、普氏菌、斯尼斯菌等。剖腹產的嬰兒,則多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丙酸桿菌等來自母親皮膚的菌。
.母乳不但有菌,種類還多達近千種。母乳中還有大量的母乳寡糖,是最適合嬰兒腸道菌的絕佳益生元,也就是滋養腸道菌所需的營養來源。
.90%的疾病都和人體共生菌有關。腸道菌的影響不只侷限於腸道,而是遍及全身。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眼睛病變,都和腸道菌有關。
.飲食習慣和環境對於腸道菌的影響,大過於遺傳基因。以高纖飲食為主的哈扎族,腸道菌中分解纖維的普氏菌多達60%。家裡養狗的孩子腸道菌相較豐富,較少感染呼吸道疾病。
▲超前布署!用益生菌養好人體百兆共生菌
.歐美有80%以上的醫生會推薦使用益生菌,對益生菌越了解的醫生,推薦意願越高。
.優質益生菌都有改善排便、幫助消化、增強腸道蠕動等核心功效,至於免疫過敏、代謝調節、神經心理等,則是特殊菌株才有的高階功效。
.益生菌對健康的好處說不完:有助預防流感、減輕症狀、提升流感疫苗效力。還能降低口腔病菌,改善發炎,預防牙齦炎或牙周炎效果優於預防蛀牙。口服益生菌會提升整體黏膜免疫力,有助於在泌尿生殖道中對抗病菌感染。抗生素配合特定益生菌,治癒率極高。
.益生菌為精神疾病防治帶來新契機!憂鬱症、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自閉症、過動症、妥瑞症、蕾特氏症等,這些症狀共通的關鍵詞是:免疫、發炎、腸道菌,因此都有益生菌介入的機會。
.掌握益生菌產品選購使用的關鍵知識,買對產品,吃出健康。例如:坊間流行自己製作優酪乳,若使用「市售優酪乳」作為菌母時,發酵菌(嗜熱鏈球菌與保加利亞乳桿菌)會優先生長,但「功效菌株」難以生長。一般市售的「DIY專用菌粉」,也多半不含功能型益生菌。所以DIY優酪乳,喝不到最重要的「功效益生菌」。如果使用低品質或由親友分讓來路不明的菌母,也可能發酵力太弱,萬一「雜菌」長出來就麻煩了,所以不推薦DIY優酪乳。
作者簡介:蔡英傑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
現任:陽明大學產學講座教授、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院士、台灣乳酸菌協會名譽理事,以及益福生醫公司、揚生生技公司、惠生研生技公司等多家企業科技顧問。
曾任: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醫學系生化科主任、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東京大學生物科技系客座教授。
創設:台灣乳酸菌協會(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及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擔任第二、三屆會長)。
著有:《你不能沒腸識》、《腸命百歲》系列。
作者粉絲頁: 蔡英傑教授腸命百歲會談室
出版社粉絲頁: 方舟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HgcYNbDdHk/hqdefault.jpg)
現代症的自我剖析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厭世 #悲觀 #叔本華 是現代悲觀主義的始祖,他長期受抑鬱症所苦,把悲觀的氣質用文字細膩的詮釋,他的文字會讓很多壓抑的人頻頻點頭表示:「天啊!是在和我對話!」,但這樣的人生態度其實是積極的,不把悲觀當作缺陷,對自我的高度肯定,他徹底地詮釋悲觀、解讀心靈的壓抑,以厭世哲學讓悲觀者獲得釋放,啟發了日後精神分析及心理學的研究!今天Zona護理長介紹叔本華給大家,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認識自己,這才是愛自己的開端!
.
#Zona阿長的乾貨時間 是神經很有事的影片系列,收集外號「書蟲知識狂人」-汪雅惠護理長的分享精華片段,內容從外太空聊到內子宮,有說書、影評,也有新聞和時事剖析,不定期持續上新!
.
#愛自己 #CNC會議側拍 #乾貨時間 #神經很有事
--------------------------------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頻道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Ok_9_mZbmU/hqdefault.jpg)
現代症的自我剖析 在 ONEdmt相癒空間-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瞭解與關係工作坊KMP ... 的推薦與評價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瞭解與關係工作坊KMP in Daily Living】 「凱氏動作剖析 ... 於瞭解他人的工具,進而成為一種有效的自我調節技能,讓身心達到和諧的狀態,這是個現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