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思想。
哈耶克的思想對我影響比較大。我這個人讀書比較雜,而且有些別人讀不下去的書,有時我會硬著頭皮往下讀。讀進去了,體會了,人有時就變了一個人。借用我之前介紹過的印度哲學的說法,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自己,是因為自己曾經的思想和行為。這樣算,在我身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哈耶克思想的成分。
哈耶克這個名字你可能並不陌生,得到上有不少介紹哈耶克思想的內容。這封信我和你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哈耶克的《自由憲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這本書,也翻譯成《自由秩序原理》。這本書是古典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曾經被美國的《國家評論》雜誌評為20世紀最好的一百本非虛構圖書的第九名,哈耶克的另一本名作《通往奴役之路》在這個榜單里排第四名。英國已故的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經在英國保守黨的一次會議上拿著《自由憲章》對大家說,這本書才是我們應該信仰。
接下來我們就借著這本書,來介紹一下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
哈耶克如何定義自由?
說到自由主義,你可能會想到現在美國歐洲的各種左派思想,通常人們也會說左派是自由派,右派是保守派。但古典自由主義的主張和今天西方的左派思想正好相反。今天西方的左派思想其實更偏向於北歐式的民主社會主義,強調結果平等,反應在社會政策上就是高稅收、高福利,政府要提供很多服務。而古典自由主義強調個人的意願、行動和經濟活動的自由,主張政府要少干預個人和商業的行為,同時強調法律和法治。也就是說,其實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放在今天,就屬於保守派。
今天的社會,每個人都非常看重個人的自由,但通常只是出於一種本能,很多人其實並沒有搞清楚自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有的人在追求自由時給自己套上了枷鎖,還有一些人打著自由的幌子干涉其他人的自由。比如現在在美國,有的年輕人認為警察妨礙了人民的自由,應該減少警察的經費;但是,警察的活動減少了,犯罪分子就猖獗了,大家反而晚上不敢出門,社會缺少了秩序,其實是變得更不自由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更深入地瞭解一下那些我們日常掛在嘴邊的概念,不只是本能地追求自由,還要真正理解自由的內涵,更好地維護我們自由。
哈耶克是怎麼定義自由的呢?他是用人與他人的關係來定義的,他講,所謂自由,就是他人不強制我們的行為。當然,這件事要對所有人成立的話,我們也不能強制他人的行為,因此自由並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據這個定義,一個宮廷里的高級官員,並不比一個農民或者工匠更自由,因為宮廷官員每天都對國王唯命是從,而一個農民在大部分時間里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
因此,哈耶克講的自由並不意味著的一定有更多的選擇、更大的活動範圍、更多的資源,而是意味著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想法選擇機會。就我自己而言,很多人都會問我,我有很多資源,為什麼不利用起來,獲得更大的發展。其實道理很簡單,我不願意過不自由的生活。很多公司的朋友對我講,你來做我們的CTO或者首席科學家吧,我們給你多少多少股份。我對他們講,現在我們是以朋友身份相處,我也自由,你也自由。要是我真的接受了你們的職務,我顯然不自由,你也要天天考慮不能讓我有意見,又怕壞了朋友關係,你也不自由。
如果自由只是可以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的選擇和資源,那自由對人到底又有什麼好處呢?哈耶克認為,人類文明的開啓以及後來社會進步,靠的就是人們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目標。一個人為了達到目標,需要擁有更多的知識,這些知識又會讓他人受益。
同時,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由,就會有競爭,而自由競爭就是維持一個開放系統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了自由競爭,這個系統就會成為一個內部熵不斷增加的封閉系統。同樣的道理,商業的自由也是如此,一個商業被壟斷的社會,也會是一個熵不斷增加的封閉系統。商業的自由其實是人的自由的一種體現。
不過,自由的社會會帶來一個結果,就是發展的不均衡性。因為人的智力和體力不同、經歷不同、運氣不同,因此在一個人人自由發展的社會,每個人得到的結果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結果一樣了,那就是平均主義,不是通過人的自由發展得到的。
一個社會只要在進步,就不可能是社會全體同時進步的,新知識、新的機會(包括財富)一定是先在某個小範圍內誕生,再向多數人傳遞和分享。因此,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但這不是實質性的不平等。按照哈耶克的觀點,不平等的現象應該依靠發展來解決,而不是人為調整來實現。
當然,一定會有人不同意這樣。比如有人會想,那憑什麼張三就比我先富起來呢,為什麼不能多掙了錢就大家平均分,所有人一起同步富起來呢?哈耶克講,如果這樣,那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富起來。世界上之所以會出現更新的、更好的東西,是因為那些創造出新東西的人可以先一步獲得創造出新事物的成果,如果沒有了這一點,社會的進步本身就會停滯。因此,哈耶克講,經濟上的不平等並不是一種罪惡,我們可以通過發展消除貧困。
實際上,中國社會通過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歷程,也是遵循了這個規律。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里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這固然是因為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但也有一個重要的制度原因,是避免了走平均主義的道路。實際上,現在的一些歐洲國家就存在這個問題,過於追求結果平等,影響了經濟的增長。
通往自由之路
哈耶克講,通向自由的道路有兩種,或者說,人類獲得秩序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自發誕生的秩序,古典自由主義信奉這樣產生的秩序才是最好的。第二種則是人為設計秩序,北歐的福利社會主義就更偏向於這一種。
哈耶克認為,自發誕生的秩序才反映了自由的本質,採用漸進的經驗主義方法,比較少涉及強制;而人為設計的秩序則是理性主義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自發秩序講究有機生長,緩慢地試錯;而人為設計的秩序則容易陷入教條主義的陷阱,試圖創造不可能的烏托邦。
從哲學上講,自發秩序的哲學基礎來自亞里士多德式的哲學思想,人為設計秩序的哲學基礎來自柏拉圖式的哲學思想,前者強調來自客觀世界的經驗,後者強調人的理性。如果我們承認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且人常常是自私的,那麼就應該對理性設計秩序這種方式有所警惕。
當然,自由不是不講規矩,自由要服從的規矩就是法律。哈耶克講,服從於法律不等於服從於他人。如果我們是服從於一個具體的個人,那是奴役;但如果我們服從於社會共同的、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依然具有自由。
不過,對於什麼叫做公正的法律,哈耶克也有自己的觀點。他說,人在法律意義上是平等的,這意味著法律不能歧視任何人;但法律意義的平等不是現實中的完全平等。而且,如果我們要在法律意義上承認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能侵犯任何人的正當權利,那麼在現實的發展中,就必然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如果要扯平這種現實的不平等,就需要在法律上制定具有歧視性的條款,對一部分人區別對待。也就是說,哈耶克認為,法律的平等和現實的平等是不可兼得的,要實現現實的完全平等,就要犧牲法律上的平等,反過來也是這樣。因此,哈耶克講,人們可以自己選擇,是要法律的平等,還是要現實的平等。
當然,有人會問,如果犧牲現實的平等,那弱勢群體怎麼辦呢?哈耶克認為,只能靠人善良的天性照顧他們,從博愛和正義的角度對他們進行一些補償。比如說,清華和北大在招生時,會拿出少數名額給一些教育資源差的偏遠貧困地區,這是從正義的角度出發給予的補償。其他人要考清華北大,還是要按同樣的標準。但是如果清華北大把招生制度整個改掉,不是按分數決定誰上清北,而是按人口比例分配每個省有多少人上清北,那就不是補償,而是改變了整個系統。
自由和私有財產
最後,講一講哈耶克對於自由和私有財產關係的看法。哈耶克講,保護私有財產是保護個人自由的一部分,而保護私有財產的基石就是契約制度。而契約,則是人們之間基於自願而非強制的互利合作決定。
比如你使用某家互聯網公司的服務,和它簽一個自願的互利合作協議,這就是契約。合理合法的契約可以保障你的數據資產以及你個人的自由。但是,如果互聯網公司悄悄定了一個霸王條款,讓在你不之情的情況下就同意了,這樣的契約就會讓你失去一部分自由,你的數據資產也就得不到保障。
小結
總結一下,這封信和你談了哈耶克的思想,主要是討論了一下自由這個概念。有些時候,我們討論一些事情需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而這些理論基礎往往就存在於那些經典的著作中。比如今天我們談網絡個人權利,談數據資產,理論根源其實還是在那些哲學、經濟學、政治哲學的經典著作中。哈耶克的著作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書通常不好讀,你如果打算自己去閱讀,不妨耐心一些,多讀幾遍,仔細體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的網紅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男女之間有真正的「純友誼」嗎? 結交異性朋友的目的真這麼單純? 誰擔保兩個人都不會有化學變化? 本人光明磊落對方也是這麼想嗎? 研究發現男女之間多少有一些「性吸引力」 因此「需要用理性來提醒自己」才不會脫序 你和Bob 一樣認為純友誼分成心靈、生理存在 而且常常以男女不對等的期待進行著 還是和文...
「理性主義柏拉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國際學生交流團- 1. 理性人vs 整體人. 西方哲學一直存在兩種立場 的評價
- 關於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教育哲學】柏拉圖(下) 總結-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Re: [考題] 教育哲學理論疑問?- 看板studyteache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sinablog/2010/7/21/柏拉图的乌托邦就是社会主义.md at master 的評價
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懂投資之人不足以語世事】柏拉圖學院門口寫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為何做學問一定要懂幾何?並非因為幾何學多麼高深,而是古希臘時期受人文主義風氣影響,世人以純理性的幾何學作為探究真理的途徑。及至中世紀,基督教信仰統攝歐洲,經院哲學成為探究萬物規律的門徑,這也是時風所致,並不是因為經院哲學比其他學問更偉大。同理可知:當代社會,乃後資本主義的賭徒社會,流風所及,趨勢與技術分析成為研究萬物的最佳途徑,相互套嵌的週期,成為今人了解社會運作規律的基準模型。不懂投資之人難以語世事。我研究趨勢分析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以此找到研究晚期現代社會的捷徑。求知是主要目的,賺錢只是副作用。利潤反而成了學問的債務。總之,學問的路徑取向和一個人所處的具體時代有直接關係,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想像世界就是一間大電影院,每個人都在各自不同的影廳,一人一廳,看著同樣的電影。但是,沒有人能離開這個電影院,因為電影院就是世界,出去之後就沒有任何東西了。
-
電影就是我們的現實,當沒有人看著銀幕時,放映機的燈光就會關上,但放映機仍持續在播放電影。
-
這是思想家尼格爾·華柏頓提出的比喻,是一個唯心主義者的思考方式。
-
也就是說,他認為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只是「心靈對世界的呈現」,而非世界本身的真實樣貌。只有我們在感知時,世界才存在,如同持續看著電影播放的人。
-
當叔本華說:「世界是我的想法。」不是強調他的自我中心與自大,而是指「我們全都是在各自的心靈中建造了現實。」
-
唯心主義者不是說這個世界只有我們的心靈才是真的,而世界只是被心靈建構的,甚至是虛假的,不是這樣。
-
我們每天過的生活,所感知到的世界,都是由心靈所架構出來的,當然它一樣是真實的,就和湖水表面一樣真實。
-
但是,平靜的湖面不能代表整個湖,我們所感知的世界也只能代表部分現實,不能說明其深邃幽暗的湖底。
-
再想像冰箱的光線。只要打開冰箱,它就亮燈,所以小時候我都以為冰箱一直都是亮燈的,但這不正確。因為我不知道門關上後的情景。同樣,我們也無法得知超出我們心靈感知能力以外的世界。
-
世界各地的哲學家們給這些「看不見的真實」許多名字,例如康德的「本體」;柏拉圖的「理型世界」;印度思想家則是稱它為「梵天」。不同名字,卻表達相似的想法。
-
康德認為,人類確實有些知識是天生的。例如因果關係的思考方式、3D空間觀、時間觀。不過,他也認為,我們實在沒有甚麼好的理由可以證明「天生的就一定是正確的」。
-
當代科學也支持這個看法。例如,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看,我們天生的3D空間觀就是錯的,世界實際上是四次元的,某些物理學理論甚至認為還有更高次元存在。
-
所以,我們實際上認識的世界,不是完全真實的世界,而是把真實世界的各種訊息,套用在「我們用來認識世界的模子」上,藉此理解世界。
-
換句話說,人類只能看到「透過天生的認知模子所塑造的」世界,只能認識我們天生的認知模子所反映下的世界。
-
老實說,這個概念對我來說很震撼,在康德看似壓倒性的否定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根基之後,我們還剩什麼呢?
-
但在冀劍制老師的闡述中,雖然唯心主義的康德主張我們永遠不可能認識真實世界,但他仍不算是一種懷疑主義。他摧毀,但他也建構。
-
康德在某種意義上成就的是:「在反思理性的界線後,試著把握我們可以把握的東西。」
-
「先想想界線吧!」
-
想想自己理性思考的界線、想想你能理解他人想法的界線、想想溝通的界線、想想欲望能被滿足的界線、想想一個人能對自己有多少認識的界線、想想自己所能看到的世界樣貌的界線。
-
不是自我設限,而是先徹底的思考人類種種的基本限制,再去判斷究竟哪些是合理的期待,哪些只是虛妄不實的幻影,它們有沒有可能只是你的認知模子所反映出來的世界。
-
從最宏觀的宇宙生命大哉問,到「我該相信什麼」、「該選擇何種職業、人生道路」,甚至最芝麻蒜皮的「誰不理解誰」、「誰感到不被信任」、「誰認為彼此的愛被扭曲了」的小問題,都是如此。
-
想想世界電影院、你的個人影廳與所有其他影廳共同播放的電影之間的關係。
-
想想「世界是我的想法」,也想想「他的世界是他的想法」以及「你的世界是你的想法」。
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男女之間有真正的「純友誼」嗎?
結交異性朋友的目的真這麼單純?
誰擔保兩個人都不會有化學變化?
本人光明磊落對方也是這麼想嗎?
研究發現男女之間多少有一些「性吸引力」
因此「需要用理性來提醒自己」才不會脫序
你和Bob 一樣認為純友誼分成心靈、生理存在
而且常常以男女不對等的期待進行著
還是和文青姊一國覺得單純的異性朋友沒問題
不分男女各取所需,四海之內皆知己
另一半不okay?還是另一半不知道
兩性關係之間,友情比愛情的力量更強大?
朋友之間一個想FWB一個欲擒故縱
男女「密友關係」是包括肉體或只求心靈?
聽我們討論2266純友誼定義還有那一條界限
明明異性相吸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永遠純友誼🤔
還有理性主義者Bob是怎麼把同事升級成老婆
文青姊在節目中呼叫萬年密友王先生聽起來😆
對了對了~ 記得到 APP 訂閱頻道🎶
IG 搜尋「借問一下」按下☑追蹤 follow
還有iPhone 五星 rating🌟🌟🌟🌟🌟
覺得好好笑就日行一善抖內給我們呦😂
🚀借問螢光筆捷徑
(02:10) 誰的異性朋友比較多
(02:30) 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呦
(03:40) 原來純友誼那麼難定義
(04:20) Bob:沒有心花開🌹就是純友誼
(05:00) 文青姊:女生妳們不要騙了喔...(指)
(07:00) ㄟㄟㄟ我確定我們是純友誼!
(07:30) Bob 你幹嘛錄音還一直撥瀏海🧑
(08:10) ㄜ文青姊是嬌羞、還是有偶包
(08:55) 🙅「我們什麼都不可能發生」
(09:50) 兩個人太熟了就不可能(嗎?)
(11:20) 請別放棄正在偷吃的朋友
(12:10) 啊他們現在有另一半所以不可能🙅♀️
(13:10) 男人找異性朋友是為了什麼
(14:55) A先生你在偷偷喜歡我嗎💗
(15:40) Bob 追求的公平公正公開♎
(17:10) 學起來©將同事升級變老婆
(20:00) Bob 一貫有意圖的交(女)友策略
(22:50) 異性之間▶男性根本想太多
(27:00) 不小心製造了秘密是否太危險
(29:00) Cathy 今晚心情不好,Bob你可以...
(33:15) 為什麼Marcus可以、Cathy不行
(34:20) 安慰朋友居然是一種負擔😬
(36:30) 文青姊的情感關係ATM
(37:00) 已婚的男人搞什麼想撿便宜
(39:00) 來就地實驗朋友的潛意識
(40:20) 呼叫🔊文青姊的8個異性好友
(41:30)「妳還相信有純友誼嗎?」
(42:20) 恍然大悟文青姊有夠諷刺的作風
(44:00) 坦白說我不跟女性朋友講心事
(46:00) 需要儀式感的Bob 開場一下
.
.
.
#借問一下 #純友誼 #我們不能是朋友 #紅粉知己 #異性朋友 #密友 #男朋友 #女朋友 #愛情 #友情 #已婚男人 #安全感 #約會 #單身 #化學變化 #柏拉圖 #曖昧 #暗戀 #夫妻 #小三 #脫單 #中年危機 #理智 #秘密 #心事 #深夜馬戲團
---------------------------------------------------------
洛杉磯文青姊 橫跨太平洋的 mix and match 頻道,拼盤式單元從放洋姐弟私房話、兩性顯微鏡、酷思維蒐集、迅捷式閱聽到社會化研究,日不落不累陪伴全球聽眾
🎤播Fun 普拉斯🎲S3單元:
《假abc543》文青姊合體Tony放洋姐弟來喇賽
《深夜問一下》文青姊+Bob=男女糾察隊
《Cast Talk》文青姊 feat 嚴選玩伴聊聊天
《查閱900秒》和文青姊旁聽老查15min一本書
《文青釘孤支》單純是姊的生活觀察報告
🎧試聽加訂閱、隨手五顆星 https://linktr.ee/excusemejwes
Instagram 搜尋:借問一下https://www.instagram.com/excusemejwes/
💰鎂三元嚇嚇我:你/妳真的愛我們(先抱一個)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fd651a9a-5412-4967-8d4d-0b611fa8d483
🔊按下PLAY、訂閱不Delay
💡追蹤 IG、無縫陪伴 OMG
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70 西方哲學簡史與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是一個近代哲學思潮,與傳統柏拉圖以來的重視理
性為真理的傳統不同,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
,以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尼采和齊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驅。在20世
紀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了6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雅斯貝
爾斯和海德格、保羅·沙特和卡繆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突出的命題是: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人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隱隱約約而
有敵意的世界中;世界讓人痛苦;人們選擇而且無法避免選擇他們的品格、目
標和觀點;不選擇就是一種選擇,即是選擇了「不選擇」;世界和我們的處境
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瞬間。
講者:陶國璋 (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教育哲學】柏拉圖(下) 總結-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哲學】 柏拉圖 (上)─二元世界觀 ... 你是相信 理性主义 ,还是经验主义? ... 光速理解教育哲學派別進步主義永恆主義精粹主義. ... <看更多>
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Re: [考題] 教育哲學理論疑問?- 看板studyteacher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引述《morgann (活得精彩!)》之銘言: 各位老師您好: 最近在讀教育哲學發現的疑問, 1.柏拉圖(觀念論=唯心論)--->(唯實論)--->(理性主義) 2. ... <看更多>
理性主義柏拉圖 在 國際學生交流團- 1. 理性人vs 整體人. 西方哲學一直存在兩種立場 的推薦與評價
哲學#philosophy #philosopher #理性人#整體人#智慧#理性主義#Rationalism #存在 ... 如果說哲學就是愛智慧,那從古希臘起的柏拉圖、亞裏士多德一直到中世紀的阿奎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