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 History + Movies】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08/03 ~ 08/09
每週一次的【影史7日談】單元來囉!我會用七部電影或影集,告訴你這禮拜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讓你在看這些電影或歷史事件時,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空間唷!
.
▶ 1940-AUG. 03 #喬治巴頓掌摑事件 / 《#巴頓將軍》Patton
George S. Patton Slapping Incidents
二戰期間,美國陸軍 喬治巴頓中將帶領九萬名美軍官兵於1943年7月10日成功登陸西西里島;在這段期間,脾氣暴躁出了名的巴頓將軍,對「戰鬥疲勞」的士兵摑巴掌,引發美國國內關注。巴頓將軍也因此被冷凍(不解職),直到1944年才重回歐洲戰場。
.
▶ 1964-AUG. 04 #北部灣事件 / 《#鋼鐵雨深潛行動》Steel Rain 2
Gulf of Tonkin Incident
二戰後,法國和越南爆發法越戰爭,越南也因《日內瓦協定》分裂為南北越;1963年,南越總統吳廷琰被殺,隨後美國開始逐步介入越南戰爭,並在1964年7月底,和北越海軍在北部灣(或稱東京灣)發生激烈衝突;美國也自此事後,開始對越戰全面升級。
.
▶ 1962-AUG. 05 #瑪麗蓮夢露之死 / 《#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The Death of Marilyn Monroe
在1950年代因演出多部福斯影業旗下多部作品的瑪麗蓮夢露,因美艷性感的形象,成為當紅媒體關注的焦點巨星。36歲的馬驪連夢露正值演藝試驗巔峰之際,私生活混亂染上毒癮,於1962年8月5日陳屍於洛杉磯自宅,死因為用藥過量的意外,留下不少疑點。
.
▶ 1945-AUG. 06 #廣島原爆 / 《#兩回》Nijû hibaku ~ Kataribe Yamaguchi Tsumotu no yuigon
HIROSHIMA
1945年8月6日凌晨,美軍一架B-29轟炸機 諾拉蓋伊號從天寧島與其他五架飛機出發一同飛往廣島市;它在上午約8點15分投下「小男孩」原子彈,於島醫院上空550公尺處爆炸,造成十萬名廣島居民死亡,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在戰爭中使用核子武器。
.
▶ 1942-AUG. 07 #瓜達康納爾島戰役 / 《#紅色警戒》Thin Red Line
Guadalcanal campaign
瓜達康納爾島戰役是在中途島海戰後,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第一場關鍵性的登島作戰;總計6萬名兵力成功奪下日軍興建中的機場,並保護了美國和紐澳之間的補給航線,同時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又一次戰略性的失敗,從此從主動攻勢轉為被動守勢狀態。
.
▶ 1918-AUG. 08 #亞眠戰役 / 《#失落的戰場》The Lost Battalion
Battle of Amiens
亞眠戰役又稱「百日攻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協約國發動的攻勢;這場攻勢成功將德軍逐出法國,使之退守至興登堡防線。攻勢持續大約三個月後,同盟國被迫投降。協約與同盟國雙方在法國的貢比涅森林簽屬《康邊停戰協定》,宣告一戰結束。
.
▶ 1945-AUG. 09 #長崎原爆 / 《#金鋼狼武士之戰》The Wolverine
NAGASAKI
1945年8月9日凌晨,一架美軍B-29轟炸機 博克斯卡號,從天寧島起飛後,於上午11點02分在長崎市上空投下「胖子」原子彈,造成15萬人死亡,爆炸威力是「小男孩」原子彈的1.5倍。值得一提的是,美軍原定轟炸小倉市,但因天候不佳才臨時改往長崎。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瑪麗一世死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瑪麗一世死因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瑪麗一世死因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瑪麗一世死因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瑪麗一世死因 在 [心得] Highland Queen - 瑪麗女王悲慘又充滿故- 看板Wine 的評價
- 關於瑪麗一世死因 在 瑪麗一世故事的評價和優惠,YOUTUBE、PTT和商品老實說的 ... 的評價
- 關於瑪麗一世死因 在 瑪麗一世故事的評價和優惠,YOUTUBE、PTT和商品老實說的 ... 的評價
- 關於瑪麗一世死因 在 [心得] Highland Queen - 瑪麗女王悲慘又充滿故 的評價
瑪麗一世死因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曼克》V.S.《大國民傳奇》:#一部電影兩樣表述
.
文章有點冗長,#圖文好讀版在此:https://reurl.cc/WL962y
.
《曼克》:一隻被囚禁的猴子。
.
「我只想知道你的看法。」曼克。
「你寫的東西當然是一流的,這你知道,他對權力的渴望,還有他急於尋求害怕他黑暗面的人的愛慕,但是...」豪斯曼。
「令人害怕卻可預知的”但是”」
「你對電影觀眾要求太高了,整體來說有點雜亂無序。」
「無序還有序?」
「人物主角七嘴八舌,敘事順序顛三倒四,就跟墨西哥跳豆一樣跳來跳去。」
「老友,歡迎一窺我的思維模式。」
「這故事太零散,沒地圖的人會迷失的。」
「你是說故事一團亂?」
「能否簡化一點?」
「帕斯卡曾說過”如果時間更充裕,我這封信會寫得更簡潔”」
「我只想說,沒有人可以這樣寫東西。」
「豪斯曼,但我可以,而且木已成舟。故事就像肉桂捲一樣圍成一個大圓圈,不是指向最近出口的直線,你無法在兩小時內捕捉一個人的一生,最多只希望能大致勾勒出個輪廓。」
.
30年代的好萊塢,酗酒又直率敢言的劇作家赫爾門曼克維奇被視為麻煩人物,在他事業最低潮時,年輕導演奧森威爾斯邀約合作,希望曼克能在60天內完成一部電影劇本。曼克依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出《大國民》,劇中角色人物皆對當時的權勢者有所影射,使得電影尚未開拍便已鬧得滿城風雨......
.
老實說,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導演的《曼克》看得我有點悶,節奏緩,敘事散,我家的電視設備普通,整部片的畫質有些偏暗(我始終覺得慢步調但攝影強大的作品都比較適合在戲院觀賞)等,有影響到我對影片的投入程度。即便稍稍被悶到,我依然喜歡《曼克》,美術、妝髮、攝影迷人,演員也表現突出,飾演曼克的 Gary Oldman ,應該有機會獲得奧斯卡男主角提名、飾演女星瑪莉恩戴維斯(Marion Davies)的 Amanda Seyfried ,也有讓我眼睛一亮,出場不多,但每場戲都有魅力!
.
《曼克》的敘事跟《大國民》相呼應,兩部片皆非直線敘事,故事時空穿梭在過去與現代之間,像是拼圖,不到最後一刻無法拼出故事的全貌。然而《大國民》的劇本較為簡潔,主角與事件的關係明確,敘事平順,《曼克》的出場人物繁多,剪接偶爾會給我紊亂的感覺。
.
《大國民》片中,報業大亨肯恩的最終遺言是「玫瑰花蕾」,沒人知道「玫瑰花蕾」代表的意義,直到影片尾聲,觀眾才從雪撬上的標誌猜測「玫瑰花蕾」代表的是肯恩內心的空缺與遺憾。《曼克》片中,曼克親眼見識到媒體巨人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如何操控輿論與政治、對於赫斯特的伴侶瑪麗恩有著愛慕與憐惜、厭惡 MGM 頭頭路易斯梅爾(Louis B. Mayer)的偽善和冷血...曼克將他的所見所聞寫成劇本。
.
最初奧森威爾斯邀請曼克撰寫劇本,曼克答應以不署名的方式創作,一方面是避免麻煩(他被好萊塢放逐),一方面表現曼克對編劇工作的態度不夠嚴謹與輕浮,一如30年代初,曼克和一群編劇去跟老闆提案時,只會敷衍了事。曼克接下奧森的工作時,或許以為自己不會對新的劇本投入太多感情,掛不掛名根本沒差。然而《大國民》的劇本越寫越私密,加上劇本完成後,旁人對劇本的反應都出乎他的意料,才讓他體會到這個劇本的價值。
.
《大國民》用肯恩一角影射赫斯特,《曼克》則讓觀眾明白:肯恩不只有赫斯特的影子,也融入了曼克的性格與人生。一如肯恩在電影裡有過兩任妻子,一個是任勞任怨的前妻,一個懷有明星夢的第二任妻子,這兩個女性角色像極了曼克的妻子莎拉和赫斯特的伴侶瑪莉恩的翻版。肯恩因為寂寞與自卑而顯得自大,曼克也有他自卑、自大、憤怒與墮落的一面。肯恩一輩子在填補內心的空洞,曼克何嘗不是如此?從不要署名到堅持掛上自己的名字,《大國民》的劇本讓曼克重新找回身為劇作家(人)應有的尊嚴。
.
《大國民》片中的「玫瑰花蕾」,象徵肯恩無法得到(或失去)的純真,現實生活中,曼克對暗黑政治、無情的好萊塢、偽善的人際關係,以及自己犯下的過錯(一句玩笑話給了片廠拍攝假新聞的想法,不但讓支持的候選人落選,還間接造成好友 Shelly 的死亡)感到失望透頂。對曼克來說,《大國民》的劇本就是他的「玫瑰花蕾」,既是回應赫斯特對他的羞辱,也是如他筆下的人物一樣,渴望獲得肯定,渴望找回(救贖)遺失(失落)的靈魂。
.
「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是隻老鼠,困在自己設下的陷阱中,每當這個陷阱因為破了個洞,有讓人逃脫之嫌,我就會反覆把洞給修補起來。」
.
哀傷的是,曼克不只將自己的心情放到肯恩這個角色身上,他更是《大國民》劇中,肯恩第二任妻子蘇珊的翻版。蘇珊有著歌星夢,肯恩為她搭建一座歌劇院讓她登臺演出。然而蘇珊表現不佳,肯恩動用旗下報社全力吹捧(呼應曼克對假新聞的看法)蘇珊的演出。蘇珊清楚知道自己私下成為他人的笑柄,遂跟丈夫提出結束公演的要求。肯恩拒絕妻子的請求,並對她說:「我要妳繼續唱下去!」。
.
回到《曼克》片中,曼克在一場聚會上發飆指控赫斯特等人偽善無情,赫斯特跟曼克講了一個手風琴猴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猴子以為自己很特別很重要,其實不過是街頭藝人的生財工具,當主人要猴子唱歌,猴子再不甘心也得開口唱歌。曼克在他的劇本裡,想像蘇珊受到肯恩軟禁而不快樂,但事實上,瑪莉恩跟赫斯特的關係並沒有如《大國民》所揭示的不對等與不開心。與其說曼克透過寫作想要「拯救」瑪莉恩,不如說他把自己身處業界、對業界感到失望,卻又無力逃脫業界的心情給放到了蘇珊身上,《大國民》裡的蘇珊才是曼克投射心情(拯救)的對象啊。
.
「我相信編劇比黨員對天真的大眾更具威脅性。」
.
最後,儘管《曼克》講的是30年代的好萊塢故事,我們也能在這部作品中,瞥見導演對於當代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的想法與憂慮,關於政治與藝術從來不分家的現實、關於理想多麼輕易被財富與權力綁架、也關於平民百姓對於政治的冷漠或不夠嚴肅對待可能造成的後果。我其實很喜歡瑪莉恩戴維斯這個角色,愛情裡,看似虛榮浮誇,實則深情(瑪莉恩陪伴赫斯特超過30年時間,直到他過世為止)。政治上,看似傻氣無害,其實很懂得自保。電影裡,曼克希望瑪莉恩幫忙說服赫斯特或片廠老闆撤下「假新聞」影片,瑪莉恩以:「我已經華麗退場。」讓曼克碰了軟釘子。真心覺得瑪莉恩夠聰明(懂得計算利益得失),故意選用一個看來離譜的藉口,來保護自己不受到牽連與影響。曼克在聽到瑪莉恩的回應後,只能笑著離去,笑的是這藉口的荒謬,笑的是他只能眼睜睜看著美國的墮落卻又感到莫可奈何。
.
《大國民傳奇》:#另一種說法。
.
「我和父親到歐洲旅遊,我們到西班牙時,我有幸坐在瑪諾萊特旁邊,他是最偉大的鬥牛士。”鬥牛士最大的敵人是誰?”瑪諾萊特這樣問我,我自然天真的回答是”牛”,他說”不,牛只是對手而已,鬥牛士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恐懼,想要獲得勝利得先學會牛的想法。”」
.
HBO 於1999 年推出的電視電影《大國民傳奇 (RKO 281)》,敘述《大國民》創作過程以及電影完成後遭遇到發行阻礙與挫折等。充滿野心的年輕天才導演對抗掌握話語權的老派媒體巨人之爭。電影裡,奧森覺得自己是鬥牛士,赫斯特是一頭朝他衝撞而來的公牛,他要學會閃躲與擊殺公牛才能存活。但事實上,奧森才是赫斯特所畏懼的公牛。年邁的鬥牛士(赫斯特),如何能跟體型敏捷壯碩的公牛(奧森)對戰?
.
《大國民傳奇》的劇情高潮迭起,故事「通俗好看」,只是這兩天連看《曼克》和《大國民傳奇》,發現他們根本是平行時空宇宙,故事主視角不同,觀點也就天差地遠。
.
(1)《大國民傳奇》裡的曼克個性沒有太陰鬱,他老早蒐集許多關於赫斯特的資料,但害怕惹上麻煩而沒有編寫成劇本,直到奧森提出要以赫斯特為藍本創作故事,曼克才開始動筆。
.
(2)《大國民傳奇》給了「玫瑰花蕾」一個解釋,「玫瑰花蕾」原來是指瑪莉恩的「私處」......
.
(3)《大國民傳奇》提到一個秘辛:1924 年一場派對上,赫斯特不滿瑪莉恩與多位男性發生關係而在派對上開槍,意外槍殺好萊塢知名製片人 Thomas Ince,赫斯特利用權力之便掩蓋消息逃過牢獄之災。這起事件背後牽扯的人還包括卓别林,據稱赫斯特本來想要射殺的人是卓別林而非 Thomas。Thomas Ince 過世時年僅44歲,他的正式死因被判定為心臟衰竭,親屬亦多次表示赫斯特殺害 Thomas Ince 只是謠言,但大眾顯然比較愛勁爆八卦的好萊塢版本。
.
(4)《曼克》片中,曼克的劇本在《大國民》還未開拍前,已經鬧得滿城風雨。《大國民傳奇》裡的赫斯特則是在《大國民》完成後,才知道有這樣一部片的存在。
.
(5)《大國民》的編劇到底是曼克還是奧森?坊間一直有所爭論。曼克在大衛芬奇導演的版本中,一開始並不在乎能否在劇本上掛名,他只是想要賺筆錢增加收入。劇本完成後曼克反悔並要求奧森讓他重新掛名編劇。《大國民傳奇》則是奧森在修改與刪減完曼克超過300頁的劇本後,將曼克的名字從劇本上拿掉,兩人因此不歡而散。直到奧森陷入創作瓶頸,回頭找曼克合作,才將曼克名字放回編劇欄上。
.
另外,《大國民傳奇》片中,奧森跟著曼克參加赫斯特的晚宴,曼克不敢得罪赫斯特,不斷提醒奧森講話小心。然而血氣方剛的奧森最終還是跟赫斯特發生爭執。自覺受辱的奧森因此有了拍攝《大國民》的想法(靈感的源頭)。《曼克》卻說《大國民》的劇本來自曼克與赫斯特有過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曼克才是被赫斯特羞辱的人,曼克才是《大國民》劇本的靈感來源。
.
作為觀眾自然無法確認現實生活中的曼克和奧森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也無法確定《大國民》的最初發想人是誰(畢竟已經是80年前的往事)。《大國民傳奇》和《曼克》哪個更趨近真實?或者,這兩部片其實都跟現實情況不同?單就電影來看,《大國民傳奇》沒能解釋清楚奧森為何將曼克名字拿掉又放回來的心境轉折,《曼克》聚焦在曼克單一角色上,人物的心境變化有較為細膩的表現,也比較能說服我。
.
(5)《大國民傳奇》裡的 MGM 老闆路易斯梅爾受到赫斯特的威脅而出面阻止《大國民》上映。《曼克》片中,梅爾則是赫斯特的摯友,本身對曼克沒有好感,可以猜想梅爾日後或許會施壓禁止《大國民》上映。另外,《大國民傳奇》指出 RKO(雷電華) 總裁喬治因為奧森的《大國民》風波而被迫離職,但維基上查到的資料則說喬治確實是因為奧森威爾斯而離開RKO,但不是因為《大國民》,而是奧森的第二部作品《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以及他就任期間電影票房表現持續低迷才不得不離開RKO。
.
(6)《大國民傳奇》和《曼克》唯一有達成共識的點是:瑪莉恩年紀跟赫斯特差距頗大,但她對赫斯特有著真情,自願變賣珠寶幫助赫斯特度過破產難關。
.
#延伸補充:
一,《曼克》對路易斯梅爾的描述相當負面,人前感性,人後冷血又自私。電影裡,梅爾不只減掉員工半薪,甚至在左右手 Irving Thalberg 過世後,先是在葬禮上哭成淚人兒,一坐上車又立刻回復本性,顯示他對人的毫無感情。現實生活中,梅爾也是評價兩極的人物,一方面很懂得操縱人心,包裝溫情來獲取所需。一方面對好萊塢的影響深遠,米高梅(MGM)在梅爾的帶領下,成為好萊塢重要的電影製片廠之一,旗下擁有大量的明星與導演與作家,推出過無數高品質電影,包括《亂世佳人》、《綠野仙蹤》等。
.
二,曼克的朋友 Shelly Metcalf 接下拍攝假新聞工作,晉升導演行列,選舉結果揭曉後,民主黨候選人辛克萊在廣播中提及自己的落敗來自假新聞的攻擊。Shelly 受不住良心譴責(加上罹患帕金森症)而選擇自殺。Shelly 其實是虛構的角色,這個角色原型可能來自米高梅旗下的 Felix E Feist 導演。Felix E Feist 當年在 Irving Thalberg 的指示下,拍攝假新聞影片,隨後獲得提拔,事業變得穩定,拍攝過不少作品,直到1965年過世為止。
瑪麗一世死因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62年的今天,是好萊塢性感尤物瑪麗蓮‧夢露殞落的一天。
「我對錢不感興趣,我只是希望光芒四射。」
1926年6月1日,夢露出生於洛杉磯醫院,生父不詳,未婚懷孕的母親當時則患有家族的遺傳性精神疾病,夢露在七歲前都被安置在寄養家庭中。被母親接回去同住後,歷經母親精神病復發與收養家庭的性侵,夢露長年流連在母親友人家、孤兒院與其他12個寄養家庭間。
夢露16歲時,寄養人決定舉家遷居東海岸,夢露當時只有兩個選擇:跟鄰居小孩結婚,或是回到孤兒院。夢露再也不想回到過去的生活,因而選擇嫁給21歲的詹姆斯。1944年二戰爆發,夢露在一家彈藥廠在做流水線工人。前來拍攝後勤女工照片的攝影師戴維‧考諾佛被她的魅力折服,邀請她擔任模特兒。夢露考慮良久後決心辭職,正式開啟模特兒生涯。
在模特兒學校修習化妝與各式技巧後,鏡頭前的她變得風情萬種,在短短一年間成為東岸最受歡迎的平面模特兒。嚮往成為演員的夢露在1946年接受公司安排的試鏡,得到了與20世紀福斯影業的半年合約,她正式與丈夫離婚,改名為「瑪麗蓮‧夢露」。
為了充分發揮美麗資本,她努力健身,嚴格控制飲食,學習穿著、舞蹈、劍術和聲樂,甚至對人體解剖小有心得,曾出書介紹自己的說話談吐與行走姿態。她要在機會來臨前將自己準備好,為此她坦然接受演藝圈的潛規則,也不避諱談論和製片上床換取角色的往事。
為了贖回讓她免於露宿街頭的車子,夢露曾在1949年拍了一組片酬50美金的全裸照片。1952年,這些照片被印製成月曆,在好萊塢引發軒然大波。她沒有按照福斯影業的要求否認自己是照片的主角,因她不認為曾拍過裸照有什麼好羞恥的,為了生存,當時的她必須得那麼做。這次的豔照風波堪稱一場完美的危機處理,瑪麗蓮‧夢露成為了性感的代名詞,在演藝圈大紅大紫。
夢露的第二任丈夫狄馬喬(Joe Di Maggio)被譽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棒球明星,歷經2年的苦苦追求,他們在舊金山市政廳秘密結婚,消息曝光後轟動全美。意大利裔的狄馬喬傳統又善妒,無法容忍她暴露的戲服與經常拋媚眼的舉動,甚至會對夢露拳腳相向。這段婚姻僅維持九個月就正式告吹,離婚後夢露接演了多部大片,將她的事業推向顛峰。
1956年,她獨排眾議嫁給被懷疑是共產黨員的劇作家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並創辦了「瑪麗蓮夢露電影製作公司」。名氣帶來的壓力讓夢露開始服用大量的藥物並養成酗酒的習慣,她的精神也開始出現問題。為了獲得金球獎提名,她還曾不小心流產。五年後,米勒也離開了夢露。
離婚後的瑪麗蓮‧夢露接下了電影《紙包不住火》(Something’s Got to Give),夢露遲到、生病、精神無法集中而讓劇組大亂的傳言喧囂塵上,夢露甚至曾翹班跑到麥迪遜廣場,獻唱生日快樂歌替為迺迪總統慶生。最後電影公司以翹班為由開除了她。
之後的夢露為甘迺迪瘋狂,她甚至打電話到白宮挑釁第一夫人賈桂琳,說自己將取她而代之。沒曾想,甘迺迪總統只是跟她玩玩。據傳後來勸說夢露結束這段關係的總統弟弟羅伯特‧甘迺迪也被夢露淪陷,產生奇妙的三角關係。這時夢露的憂鬱症日趨嚴重,幾乎得終日服藥。前夫狄馬喬為照顧夢露再度回到她身邊,兩人約定於1962年8月8日再婚。
1962年8月5日,婚禮前三天,夢露的房東發現她渾身赤裸地倒在床上。幾個小時後,驗屍報告稱夢露的死因是「過量服用鎮靜類藥物引起的假定性自殺」,享年36歲。她的死震驚全球,撲朔迷離的死因也衍伸出許多陰謀論,其中最著名的,是得知甘迺迪家族和黑手黨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的瑪麗蓮‧夢露嚴重危及國家安全,因而招來殺身之禍。
夢露曾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閃耀的星,我們都該為自己發光。」她的確做到了,離世多年後,依然是好萊塢這片夜空中,最明亮的那顆星。
#瑪麗蓮夢露 #尛編
瑪麗一世死因 在 [心得] Highland Queen - 瑪麗女王悲慘又充滿故 的推薦與評價
幼年蘇格蘭時期蘇格蘭瑪麗一世女王(1542年-1567年,原名瑪麗·斯圖亞特Mary ... 爆炸事件中意外身亡,但是詭異的是達恩利被發現死在花園裡死因是窒息。 ... <看更多>
瑪麗一世死因 在 [心得] Highland Queen - 瑪麗女王悲慘又充滿故- 看板Wine 的推薦與評價
品飲連結:https://reurl.cc/8Wa0My
故事連結:https://reurl.cc/l9Wgr9
這次的歷史故事要從Highland Queen這品牌威士忌開始說起。Highland的威士忌在台灣比
較門。這品牌的威士忌於1983年就被一位羅德里克·麥克唐納 (Roderick Macdonald)所
創建,原本是使用Glenmorangie Distillery產的威士忌裝瓶。後來易主後改用
Tullibardine酒廠的威士忌裝瓶。這款威士忌品牌的設計是從蘇格蘭傳奇女王 – 瑪麗·
斯圖亞特為發想,這位瑪麗女王與同為傳奇的英格蘭伊莉莎白女王一世互相鬥爭了一輩子
最後被殺,在許多後世的文學作品中所呈現的都是一種帶有柔弱但堅毅的優雅形象。
這次品飲的高地女王14年雪莉桶(Highland Queen 14 years Majesty Sherry Cask
Finish)。這款威士忌聞起來有著明顯的烏梅, 莓果,葡萄乾,香草, 一點點蜂蜜,輕微的
木質調,酒精感不明顯,舒服且優雅。
入口順暢帶著油脂感,可以感受到綜合水果, 太妃糖, 淡淡的葡萄酒,一點點柑橘皮的苦
味,結尾的時候會有點辛香料帶有木質感,稍微感覺麻麻辣辣。酒體氣味延續性普通,整
體來說是款舒服清爽的威士忌。
稍微加水加冰品飲,聞起和入口氣味變化不大。只是在品嘗時柑橘皮的苦味會被放大,因
此我個人比較喜歡單喝帶來的平衡感。
關於品牌logo的小故事
Highland Queen的logo是呈現瑪麗女王坐在馬上的姿態。可以看到她的裙襬都在同一側垂
下,連這個品牌早期廣告中瑪麗女王的形象也是一樣。這是因為古時候歐洲基於對於女性
帶有歧視的(性)文化,使得女性無法騎馬或是只能採用側騎(riding Side-saddle)的方式
騎馬,因此也開發出專屬於側騎時專屬的側鞍(Sidesaddle)。
--------故事開始-------故事開始-----------故事開始-----------
開始關於瑪麗女王的故事前先以一首蘇格蘭大詩人伯恩斯的歌曲,緬懷這位充滿故事的蘇
格蘭瑪麗女王 。"Lament Of Mary, Queen Of Scots, On The Approach Of Spring (初
春時分瑪麗女王的哀嘆)"https://youtu.be/Kuy3c2-4ORM ,關於詩的內容會在最後的(
註1)分享。
幼年蘇格蘭時期
蘇格蘭瑪麗一世女王(1542年-1567年,原名瑪麗·斯圖亞特Mary Stuart,或稱為蘇格蘭
的瑪麗女王Mary, Queen of Scots,後面簡稱為瑪麗,其他有出現的人物瑪麗會特別加上
頭銜),他的一生非常的戲劇化,就如同他被囚禁時寫下的座右銘” In my end is my
beginning”(我的結束將只是開始)。在他死後很多的文化創作的作品都以她的故事做為
發想很多把他形塑為一個悲劇主角,近期更因影視作品加深群眾對她的興趣。
瑪麗女王出生後六天父親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五世過世,年幼的瑪麗馬上繼承王位登機,並
由攝政王代理管理政務。這時候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趁著蘇格蘭主少國疑之時,威逼其簽
署格林威治條約內容主要有兩個部分,其一為兩國和平與合作協議,其二是瑪麗女王與亨
利八世兒子愛德華六世的婚約,這個條約最終被蘇格蘭議會否決。盛怒之下的亨利八世發
動戰爭搶親,歷史上稱為粗暴的求愛(Rough Wooing)。這場戰爭從1543年打到1551年共計
8年的時間,亨利八世也在這段期間過世由其兒子愛德華六世繼位,蘇格蘭英格蘭雙方互
有往來,最終兩方勞師動眾都沒有結果而結束交戰。
在這場戰爭中英格蘭軍隊於1544年甚至於攻入愛丁堡並焚毀這座城市,當時瑪麗被轉移躲
藏避免被抓走,其母親法蘭西吉斯的瑪麗也向法國求援,這時法蘭西國王亨利二世提出瑪
麗女王與其王太子法蘭索瓦二世的婚約,並將瑪麗送到法蘭西避禍並成長。女王的母親在
別無選擇的狀況下答應了這個條件,並將瑪麗女王送往法國這時瑪麗才五歲。這時候的蘇
格蘭統治權就交由瑪麗的母親,吉斯的瑪麗進行攝政。
法國時期
瑪麗女王於1548年五歲時被送到法國後備受亨利二世的寵愛,與他同行的有四位名為瑪麗
的女子來自於蘇格蘭四個顯赫家族成為瑪麗女王的仕女,被稱為”四瑪麗 (Four Marys)
”。身為法蘭西太子妃和蘇格蘭女王,瑪麗在法國受到非常好的照顧與教育,她學會多國
語言,樂器,馬術, 訓鷹……等。後來1558年時瑪麗正式與法蘭西太子法蘭索瓦二世於巴黎
聖母院結婚,婚前瑪麗私底下簽署了一份文件如果他死後沒有繼承人,法蘭西將會取得蘇
格蘭的統治權。
結婚的同年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逝世,由伊莉莎白一世即位。但是在天主教的教義規定裡
面,伊莉莎白一世會被認定為”私生子”並無繼承權,反而依照天主教規定裡瑪麗女王繼
承順序排在伊莉莎白一世之前(註2)。再加上法國與英國一直是世仇並有著繼承權糾葛,
因此支持瑪麗爭取英格蘭女王的頭銜。這時蘇格蘭依舊由吉斯的瑪麗進行攝政,這時蘇格
蘭的天主教新教勢力崛起,吉斯的瑪麗(天主教舊教)為了幫助瑪麗爭取英格蘭女王與壓制
新教勢力,她與法國方面的軍隊合作準備掃蕩蘇格蘭內部的新教勢力。
1599年法蘭西國王亨利二世在一場比武活動下場參加,沒想到卻被長茅碎裂碎片戳到眼睛
,結果因為感染死亡,同年法蘭索瓦二世與瑪麗女王登基成為法蘭西國王與王后。這時在
蘇格蘭新教與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締結貝里克條約,出兵蘇格蘭並趕走在蘇格蘭的法蘭西軍
隊。1560年當時蘇格蘭攝政吉斯的瑪麗因為宗教因素,聯合法蘭西部隊出兵攻打諾克斯公
爵(天主教新教)的叛軍結果吃了敗仗,後來吉斯的瑪麗因病過世。因此法蘭西與英格蘭簽
訂愛丁堡條約,條約內容為法蘭西從蘇格蘭撤兵,並且認同伊莉莎白一世的女王頭銜,但
這個條約並沒有經過瑪麗女王的同意,因此造成後來瑪麗女王悲劇的原因之一。
法蘭索瓦二世即位後一年就因病去世,這時幫忙瑪麗女王攝政蘇格蘭的母親也在一次戰爭
中過世。這時在法蘭西的瑪麗因為丈夫去世,母親家族法蘭西吉斯公爵也失勢,這時法蘭
西的國王10歲的查理九世即位由瑪麗的婆婆攝政。在內外環境都不利瑪麗女王的狀況下,
她於1561年回到了蘇格蘭。
蘇格蘭時期
16世紀是歐洲政治,經濟,宗教,藝術快速變化發展的年代,那時候席捲全歐洲的宗教改革
風潮也吹到蘇格蘭開啟蘇格蘭宗教改革,在瑪麗女王回到蘇格蘭的前一年蘇格蘭改革議會
成立,其通過法案正式支持新教成為蘇格蘭主要宗教、簡化聖禮活動和排除羅馬教廷的管
轄統治。
這時信奉天主教的瑪麗女王回到蘇格蘭後權利被大大的限縮,她為了繼續與英格蘭伊莉莎
白女王爭奪王位與鞏固漸漸在蘇格蘭失勢的天主教舊教勢力,她選擇與表弟達恩利勳爵結
婚(Lord Darnley,信仰天主教也擁有英格蘭與蘇格蘭推定繼承權的排序,註3)。
婚後的達恩利一直要求瑪麗女王冊封他為共治國王(Crown Matrimonial,擁有王位繼承權
的配偶,註4),並且開始酗酒並擴張勢力。這些舉動讓瑪麗女王與其漸行漸遠,並開始與
私人秘書大衛·里奇奧交往密切。這個舉動激怒達恩利,他勾結新教徒準備刺殺里奇奧並
發動政變,在一次宴會中達恩利夥同新教同黨在瑪麗女王面前將里奇奧刺死;這時的瑪麗
正懷著身孕,這事件後夫妻雙方正式決裂。
後來達恩利在他的住所的一次爆炸事件中意外身亡,但是詭異的是達恩利被發現死在花園
裡死因是窒息。這件事情中最大的兇嫌是瑪麗女王和當時的情夫博思韋爾伯爵。爆炸案後
博思韋爾被提告,但最終博思韋爾還鼓動其支持者簽屬一份名為Ainslie Tavern Bond的
協議,內容是無罪開釋博思韋爾伯爵並支持他成為瑪麗女王的配偶。
這份協議簽署後的幾天瑪麗女王在前往探視兒子回程的途中被博思韋爾綁架至鄧巴城堡並
被強暴。事後博思韋爾火速與元配離婚然後與瑪麗女王於1567年5月 15日以天主教新教的
儀式結婚。這件事情惹怒了原本支持瑪麗女王的天主教徒,而新教徒則是認為女王與殺害
丈夫的嫌疑人結婚天理不容。因此在新舊教派都不支持的狀況下,蘇格蘭貴族組織軍隊與
女王在卡伯里山對峙,最後瑪麗女王被監禁於萊文湖城堡(Lochleven Castle),同年7月
24日被迫退位後傳位給他的兒子詹姆士六世,博思韋爾則被流放至丹麥後被關押在那裡最
後發瘋而死。
英格蘭時期
1568年一直被監禁於萊文湖城堡的瑪麗女王在支持者的幫助下逃出去,並組織約六千人的
部隊準備搶回王位,沒想在蘭賽德戰役中被擊潰敗逃,只好乘船逃到英格蘭尋求她的表姑
伊莉莎白女王的幫助,希望能借兵回攻蘇格蘭搶回王位。面對這個燙手山芋伊莉莎白女王
先是重啟對於達恩利勳爵之死的調查,最終瑪麗女王被判決與達恩利之死有關並被軟禁於
英格蘭。在被軟禁的期間瑪麗在許多城堡間轉移住所,伊莉莎白女王對她也算不錯維持她
應有的禮遇及有限度的參與活動。
被軟禁多年後瑪麗女王甚至於跟兒子詹姆士六世協議與伊莉莎白女王妥協,瑪麗女王放棄
英格蘭王位的繼承權,並同意她的兒子信仰新教並且在伊莉莎白同意下才能締結婚約…等
措施來換取自由。但是這個協議最終被詹姆士六世屏棄,詹姆士直接與伊莉莎白女王簽訂
聯盟的協議以取得英格蘭國王繼承人的可能性。
1586年瑪麗女王捲入一起刺殺伊莉莎白女王並打算引入外國勢力取得英格蘭統治權的案
件 - 巴賓頓密謀,這個案件由伊莉莎白女王的特務頭子沃辛漢爵士(Walsingham)偵破。
接著瑪麗女王很快的就被以”女王安全等法案”(註4)的叛國罪被起訴,最後被判處死刑
。原本伊莉莎白女王一直猶豫著是否要處決瑪麗女王,但迫於臣民的壓力下只好簽署死刑
執行命令。伊莉莎白的大臣拿到命令後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於是違背女王的旨意馬上就著
手死刑的執行。
1587年2月7日晚上瑪麗女王被告知隔天一早(2月8日)就會被處死。行刑時她穿著一身深棕
紅色的襯衣(有一說是大紅色),這是天主教殉道者的標誌,她的眼睛被蒙上繡著金絲的白
色面紗。行刑砍頭的過程非常的戲劇化,行刑前瑪麗女王以拉丁語低語“主啊,我將我的
精神交在你的手中”,當劊子手第一斧砍下時只砍中她的後腦勺,第二斧砍下時還沒把脖
子全部砍斷,劊子手最後鋸斷剩下的肉才完成行刑也結束了瑪麗女王的一生。行刑後劊子
手抓起瑪麗女王的頭顱時居然只抓起她的假髮,而她的頭顱滾到地上露出裡面蒼老的白髮
,被關押在英格蘭19年的瑪麗女王那時才35歲。
註1: Lament Of Mary, Queen Of Scots, On The Approach Of Spring (初春時分瑪麗
女王的哀嘆)
1.
Now Nature hangs her mantle green 野外整片的翠綠像是披上的綠色披風
On every blooming tree, 綠意充滿在樹上
And spreads her sheets o' daisies white 滿地白色的雛菊
Out o'er the grassy lea; 鋪滿了整個草地
Now Phoebus cheers the crystal streams, 太陽照耀著如水晶般的河流
And glads the azure skies: 驕陽使天空蔚藍
But nought can glad the weary wight 但沒有能鼓舞著她
That fast in durance lies. 因為她依然躺著
2.
Now laverocks wake the merry morn, 雲雀喚醒了早晨
Aloft on dewy wing; 露水沾上鳥兒的翅膀
The merle, in his noontide bow'r, 黑色的鳥兒在涼亭裡
Makes woodland echoes ring; 他的鳴唱在樹林裡迴響
The mavis wild wi' monie a note 畫眉鳥的叫聲充滿了野性的音符
Sings drowsy days to rest: 在令人昏昏欲睡的日子裡歌唱
In love and freedom they rejoice, 他們在愛與自由裡歡欣鼓舞的鳴唱
Wi' care nor thrall opprest. 一點都沒有受到壓迫
3.
Now blooms the lily by the bank, 河岸邊盛開了百合花
The primrose down the brae; 報春華長開滿了山坡
The hawthorn's budding in the glen,山楂長滿了山谷
And milk-white is the slae: 刺李也開滿著乳白色的花
The meanest hind in fair Scotland 母鹿在蘇格蘭的大地上漫步
May rove their sweets amang; 流連於充滿果實的草地上
But I, the Queen of a' Scotland, 但我的蘇格蘭女王
Maun lie in prison strang. 卻只能躺在監獄裡
4.
I was the Queen o' bonie France, 我曾經是可愛的法蘭西王后
Where happy I hae been; 我曾經快樂過
Fu' lightly rase I in the morn, 早晨的我輕快地起身
As blythe lay down at e'en: 傍晚時愉快地入眠
And I'm the sov'reign of Scotland,我現在是蘇格蘭女王
And monie a traitor there; 那裏有著許多的叛徒
Yet here I lie in foreign bands 但我客死異鄉無法歸鄉
And never-ending care.永懷著無限的思念
5.
But as for thee, thou false woman, 至於你這個虛偽的女人
My sister and my fae, 我的姐姐我的敵人
Grim vengeance yet shall whet a sword 仇恨將成為一把劍
That thro' thy soul shall gae! 它將刺穿你的靈魂
The weeping blood in woman's breast 那鮮血從胸膛中流出
Was never known to thee; 你從來都不會知道
Nor th' balm that draps on wounds of woe 如同藥物塗在傷口上
Frae woman's pitying e'e. 也不會有憐惜的眼神
6.
My son! my son! may kinder stars 吾兒! 吾兒!願善良的星空
Upon thy fortune shine; 閃爍你的財富
And may those pleasures gild thy reign, 願那些愉悅為你的統治榮耀
That ne'er wad blink on mine! 那永遠都不曾是我的
God keep thee frae thy mother's faes, 願上帝保佑你遠離你母親的仇敵
Or turn their hearts to thee; 或讓他們與你同心
And where thou meet'st thy mother's friend, 在你遇見你母親朋友之地
Remember him to me! 請為我記住他
7.
O! soon, to me, may summer suns 時光飛逝,願夏日的艷陽
Nae mair light up the morn! 不要一直照耀著清晨
Nae mair to me the autumn winds 願秋天趕快過去
Wave o'er the yellow corn! 那吹過黃色玉米田的風
And, in the narrow house of death, 在這狹窄的陵墓裡
Let winter round me rave; 讓寒冷包圍著我
And the next flow'rs that deck the spring 直到百花盛開的春天來臨
Bloom on my peaceful grave.在我安眠之處綻放美麗的花朵
註2:
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和伊莉莎白一世的父親亨利八世有過六段婚姻,原本英國是信仰天主
教,但因為亨利八世為了生出繼承人,想要與第一任王后阿拉貢的凱瑟琳離婚,因此與天
主教教宗鬧翻另成立英國新教。因此造成在當時16世紀法理上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和伊莉
莎白一世為前任配偶所生之子會被認定為私生子,直到後來英格蘭國會通過的第三次繼承
法(Third Succession Act)才又將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和伊莉莎白一世的繼承順序排在他
們同父異母的弟弟愛德華六世之後。因此之後才會有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出來搶奪英格蘭
王位的戲碼(天主教新舊教派之爭)。
註3:
當時擁有英格蘭王位推定繼承順序的人選,其婚姻都需要經由國會通過如違反視同叛國。
當時瑪麗女王與達恩利勳爵結婚英格蘭國會持反對態度,甚至於要求將達恩利遣返至英格
蘭。因此當他們倆位結婚時造成英格蘭與蘇格蘭兩方關係惡化,新舊教派間的對立也更加
劇烈。
註4:
一般來說女王的配偶最多只會有治理權不會有繼承權,繼承權一定是有皇室血脈的繼承人
,因此當女王死後繼承權並不會由配偶取得,除非是被冊封為Crown Matrimonial才能有
王位繼承權。
註5:
女王安全法案(Safety of the Queen, etc. Act 1584),這個法案是因為伊莉莎白女王終
身沒有結婚,在她統治的晚期有許多勢力為了取得英格蘭的統治權暗殺她或是宣稱擁有王
位繼承權而設立的法案。法案裡指出任何傷害女王或是覬覦王位者都被禁止繼承王位,並
且任何想要刺殺女王的舉動都將被處死。
--
威士忌手札 https://zzzown.blogspot.com/p/blog-page_7.html
義奧捷自由行https://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_34.html
越南自由行 https://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html
北極之旅 https://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_10.html
新南向:泰冏https://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_97.html
戀英國 https://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_14.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81.2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ne/M.1647734036.A.39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