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疫病的人性深淵裡,看到綠色引領之光 】
臺灣綠黨
二○二○年 世界地球日 四月二十二日
本次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世界,臺灣有幸在陳時中部長帶領的防疫團隊,在疫情爆發之初,延續著 SARS 時期寶貴的經驗,同時對來自中國資訊高度警覺,能夠及早採取妥適行動,重要的是全國人民主動配合防疫措施,讓臺灣政府與人民在這次抗疫的期中表現上,對內在疫情上有相對好的控制,對外還能向世界各國提供人道援助,終獲得世界關注和讚賞。
疫情獲得較好控制,因此我們也有了餘裕,把握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啟示和機會,重新審視政府與國民、自己和他人、及人類和環境的關係,為現行政府社會經濟體制做一個總體檢:要如何才能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公平、永續性的生活家園?
秉持著綠色政治基本理念,臺灣綠黨呼籲全體國人與各黨派民代、各級政府官員,能夠重視以下幾個社會與政治現象的重要性,共同面對、思索並超越這些困境:
1)平等多元合作原則、調和社會責任與權益保障:從最辛苦的醫事人員談起
醫事人員無庸置疑有其公共性,但國家在徵召醫事人員時,務必正視他們的勞動權益,而非強制限制其遷徙自由,甚至是補助獨厚醫護的情況,製造醫事人員間不必要之歧視與對立。並應趁此機會建立完整的公衛師制度,讓臺灣在未來防疫上有更好的準備。
2)避免強勢領導戕害民主,政府僅指揮協調公民自主的互助精神與責任行動
綠黨提醒,「有政府,請安心」的政策態度,應該基於公衛科學、透明溝通的臨時防疫動員措施。然而,我們必須清楚「授權明確性原則」、「比例原則」等法治國原則,此時更加重要,以避免國家規避監管浮濫擴權。我們必須清楚體認到,防疫不能只是仰賴強勢之政府領導,甚至容許侵犯基本人權的浮濫擴權,最重要的是公民的責任與互助,對抗疫情讓我們連結在一起,集思廣益貢獻心力形成良性循環,共同讓臺灣成為更好的國家。
3)同個生態圈內連帶無法切割,相連相依而必要的包容尊重、信任與反歧視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了幾個文化問題,包含標籤化、歧視、身分主義等。我們理解在災難面前,人們為了自保容易陷入互相懷疑、猜忌、和排除,但是我們必須認知到,並肩作戰、一視同仁地對待彼此才能在大型災難中存活,並在困境中更加成長。
4)災難挑戰社會安全網的完備,防疫工程應重視心理安適與社會聯繫之環節
在防疫隔閡中,容易產生人際關係、家庭關係和社會安全網的斷裂。因此綠黨呼籲在這段期間主動關心親友、也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另外,在防疫期間與家人相處時間拉長造成的家庭衝突變高,我們呼籲政府盡快通過「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也該更加挹注公共的心理諮商服務,讓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成為社會安全網的重要環節。
5)全球化流動分工時代,更應高度重視區域與個別生態系的自主發展永續性
此次的災難讓我們重新思考,全球化的流動、貿易與分工,不代表資源的共享與普及。臺灣以及世界各國,都應該認真思考如何重建社會的獨立自主可持續性,包括糧食安全、醫療資源..等,而不僅是扮演全球產業分工鍊的一環。
然而我們也認識到利用全球化資訊流通的快速便利性,有助於實現在地實踐抗疫,經驗分享全球,加速醫學知識與技術的進展,能夠更有效的防疫甚至開發疫苗與解藥。但也呼籲在全球共患難的同時,切勿讓疫苗被少數資本壟斷而使資源不均更加惡化疫情。由於病毒與疫苗的研究需要資本與特許的權力,為避免權力被濫用,民眾的知情權與體制的透明度都應該更加提升。
6)對於基層廣大弱勢者的紓困振興,才是穩定整體社會生態系統的關鍵所在
公部門的紓困或振興應直接針對個人與微型事業體,看到社會中更脆弱的環節,協助弱勢者以尊嚴的方式度過難關,如移工、無家者、自由工作者、受刑人、到婦女與孩童等,都更加需要公部門的直接協助。
7)警覺人類高耗能活動是地球之癌,後危機的轉機是:邁向低碳產業的未來
事實證明:人類活動減緩,地球生機盎然。我們無法否認,現今人類的生存活動,都將造成整個環境的影響,轉向減碳低耗能循環經濟,減少對自然生態的傷害則是我們的責任。這次全球性的疫病,對資本體系放任性的成長是一次警醒。我們回顧這幾個月的不方便,其實看到以往的例行生活中有許多浪費與不必要的耗損。綠黨認為藉由找到與自然生態共存的方式,我們才有永續的生活,政府應鼓勵並輔導企業在這次疫情中,改變高耗能經營模式,逐步達成低排碳的目標,例如調整工業生產年代中要求準時上班的倫理,協助企業開放遠距上班的可能。
8)地球生態與人類社會緊密關聯,沒有誰能置身事外,臺灣當為其中重要一員
臺灣長期因為中國壓力被排除在各個國際組織之外。但在這次的疫情中,臺灣的經驗已明確地向世界表明:Taiwan can help, and we can be strong together。我們無意去多闡述臺灣多苦受難的歷史,而是要提醒所有人與國家,所有困境面前,我們從來都是被自己的堅毅、善良與無私所拯救,臺灣綠黨明確地呼籲,臺灣的缺席,不僅是臺灣的損失,也是世界的損失。這次的疫情讓全世界國家重新思考彼此的關係,尤其反省對特定強權(如中國)的過度依賴,臺灣政府和人民也應該趁此機會重新檢驗跟中國的往來,從此開展更多元、安全的國際交流。
全球都在這次疫病中體驗到不平衡的國際關係之危險性,世界各國及全球綠人的夥伴們,臺灣需要你們的支持參與到世界聯繫的運作之中,讓世界公衛體系、國際間互助合作,可以更完整、更健全。
這是我們寶貴的經驗,願與全球分享。
加入綠黨跟綠黨一起走 》http://goo.gl/GHAHVu
線上捐款讓綠黨往前走》http://goo.gl/dmZ94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月29號是本屆立法院第一會期的最後一天,一早我排了第一號,對續任的蘇貞昌院長針對施政方針質詢,心情就像是參加立法院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考。 這個會期,我的成績單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就是「 護台防中 」。 我質詢了醫護問題、各類國防外交議題、護照正名等提案,當然身為台中區域立委,我更關心台中,也持...
「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的推薦目錄:
- 關於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綠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蔡育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環境教育法施行細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評價
- 關於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環境教育法施行細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評價
- 關於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新聞] 教育部擬開放2歲混齡3至4歲班教團批是 - PTT情感投資 ... 的評價
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蔡育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民有知的權利,但不可無知
近日阿輝接到家長致電抗議阿輝及國民黨議員反對托嬰中心、幼兒園設置監視器,並在議會中試圖阻擋法案的通過,選舉還沒到,怎麼抹黑招數就跑出來了?
有一社群媒體「觀點新聞網」透過該網站張貼未具名影片,透過個人觀點,剪輯、後製影片,企圖混淆大眾視聽,經關心幼兒教育的家長轉發至社團,倒致大眾一面倒的謾罵國民黨籍議員,該還原的真相還是要讓大眾知道,國民黨並未阻擋托嬰中心、幼兒園設置監視器,相反的,阿輝不僅贊同還拍手支持!
當天也並非只有國民黨議員發言,全場會議每位發言議員幾乎都講到同一件事情,市府倉促送案,未舉辦公聽會與業者及家長達成共識,在未知的情況下,業者害怕增加成本、家長無形中吸收成本,但最根本的虐兒問題解決了嗎?
中央訂定的《兒少法》第77-1條就有規定托嬰中心應裝設監視錄影設備,所以這不是地方議會說的算,已規定且頒布施行的法令,地方議員怎能阻止?
當天因為民進黨籍沈家鳳議員針對《臺南市兒童及少年保護自治條例草案》
第10條有關「托嬰中心、幼兒園、兒童課後服務班及中心、居家式托育服務提供者(以下簡稱托育人員)及其他兒少安置場所應裝設監視錄影設備」提出修正動議,意旨希望修正內文因母法《兒少法》第77-1條已規定托嬰中心應裝設監視錄影設備,故應將兒童課後服務班及中心等.《刪除》做修正,因此全場每位議員輪流發言,最後總共有32位(國、民、無黨籍)議員覆議,大會由主席決議並請社會局重新再送修正案進議會,擇日舉辦公聽會。
阿輝也提到市府的出發點是好,但實施辦法細則應共同訂定,業者才有辦法可依,如只是籠統規定要裝監視器,那只裝1、2支或是只裝在門口是不是也是裝設呢?再者本案涉及多單位的業務,不應只有社會局出面,教育局也應該共同納入協商,有關局處應分工、相輔相成而非如此倉促,是否有關心教師們所面臨的低薪、超時工作、工作環境不佳等困境,或是家長希望什麼樣的做法才能真正保護孩子,市府不該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
社會局經議會決議後才舉辦2天4場的公聽會(12/27、1/5),絕非家長社團裡所說的在三讀會前就舉辦過公聽會,並遭到大批業者反對。 這部分必須導正視聽,希望某些人不要亂帶風向,將錯誤訊息傳達給大眾,也希望我們不要成為別人口中的「愚民」!!
資料補充(完整影片在下方留言處)
三讀會覆議人員32位(依照當天舉手唱名列出)-
國民黨(6人)
蔡育輝、曾培雅、方一峰、李鎮國、王家貞、李中岑
民進黨(19位)
李啟維、蔡蘇秋金、邱莉莉、呂維胤、郭清華、李偉智、谷慕哈就、王錦德、鄭佳欣、郭鴻儀、李宗翰、蔡筱薇、沈震東、陳秋萍、陳碧玉、陳秋宏、林志聰、沈家鳳、林宜瑾
無黨籍(7位)
黃麗招、杜素吟、陳怡珍、林阳乙、穎艾達利、楊中成、周麗津
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反對「限縮法案」聲明】
【與其限縮人工流產期限,不如加強性別平等教育】
10月23日上午,中央選舉委員會將就彭迦智先生所提之全國性公投提案舉行聽證會,公投主文為「你是否同意『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第15條第1項本文:人工流產應於妊娠24週內施行。』修正為『人工流產應於妊娠8週內施行。』」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認為,將人工流產期限縮為8週,不僅減損了對中止懷孕女性的協助,更釋放出 #對中止懷孕女性的污名 及 #貶低女性身體自主權 的訊息,對於建立性別平等的社會及教育環境有極大損害。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嚴正反對此公投提案。
⛔⛔⛔⛔⛔⛔⛔
首先,#縮短人工流產期限為八週更易損害未成年懷孕少女的健康。研究顯示,未成年女性往往比成年女性更晚意識到自己懷孕,因此更晚接受人工流產。若將人工流產期限縮短為八週,將致使未成年女性更沒有機會使用合法專業的人工流產技術。
其次,#此公投提案及其守貞論述強化未婚懷孕的道德污名。研究指出,污名和歧視等因素,往往使得未成年女性更容易選擇自行人工流產、尋求非專業的醫療協助。道德污名使未成年女性更可能放棄接受專業醫療協助及產後照護的機會,反而使得女性身體更容易受到傷害。
第三,#此公投提案及其守貞論述無助減少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的數量。聯合國及大量研究證據顯示,提倡守貞教育對於延遲初次性行為、降低性行為頻率及減少性伴侶數量無效。相反地,落實涵蓋性別平等各面向的的性別平等教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非預期懷孕。歐洲實施全面性教育的國家較未完整落實性教育的國家,青少年懷孕率明顯較低;愛沙尼亞在落實全面性教育前後的研究也顯示,學校推行全面性教育有助降低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的數量。
第四,#在懷孕及人工流產議題上男人不能置身事外。女人不可能獨自非預期懷孕。根據我國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自民國98年起的歷次調查顯示,15-17歲在學青少年「最近一次性行為有避孕」的男女比例,男性均低於女性。顯見無論於懷孕或人工流產議題上,都應將男性納入積極教育的對象,而非一昧要求女性承擔非預期懷孕的結果及污名。
-------
我們認為,教授正確的性教育及懷孕相關知識,才能真正促進女性的身體自主權;落實涵蓋各面向的性別平等教育,改變親密關係中不對等的性別權力結構,才是降低非預期懷孕的根本之道;提供懷孕及人工流產的友善環境及專業協助,才能保障女性的健康權。
對此公投提案釋放出中止懷孕女性的污名,我們呼籲政府應強化性別平等教育,以修補此提案對於社會及校園的性平環境所造成的傷害。
1. #應於性教育中教導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有效的避孕方式。認識自己的身體、瞭解懷孕及避孕的相關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保險套,及培養願意從事安全性行為的態度,是降低非預期懷孕的根本之道。
2. #落實情感教育促進親密關係民主化。女人無法自行非預期懷孕,許多非預期懷孕來自親密關係中的權力不對等,包括強迫性行為、男方不願帶套等程度不一的暴力。因此要降低非預期懷孕及隨之而來的早孕、人工流產等議題,除了加強性教育之外,必須全面深化性別平等教育,改變親密關係中不對等的性別權力關係,教育男性尊重女性的身體自主權。
3. #應積極教育男性在懷孕及親職中扮演的角色。在懷孕及人工流產議題中,男性擔負的責任遠非如提案人於公投宣傳影片所說,只需為懷孕的女人披婚紗或決定孩子的去留;相反地,應更嚴肅教育男性於懷孕與親職面向上應承擔的責任,並提供其相當的訓練。懷孕並女性一人即可完成,防止非預期懷孕的積極角色和責任,男性應有自覺,社會也應不斷強調此重要性。
4. #建立懷孕及中止懷孕的友善校園 #提供懷孕前後及中止懷孕的專業醫療資源及服務。台灣目前已有青少年親善門診,提供未成年懷孕專業資源;教育部也設置了〈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要點〉,明訂學校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及教導學生非預期懷孕之知能。我們呼籲,政府應深化友善懷孕學生與中止懷孕學生的校園環境,並提供其所需之專業諮詢及醫療支持。
-------
性平協會網頁好讀版:https://www.tgeea.org.tw/issue/15300/
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5月29號是本屆立法院第一會期的最後一天,一早我排了第一號,對續任的蘇貞昌院長針對施政方針質詢,心情就像是參加立法院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考。
這個會期,我的成績單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就是「 護台防中 」。
我質詢了醫護問題、各類國防外交議題、護照正名等提案,當然身為台中區域立委,我更關心台中,也持續推動國會山莊,以實現對選民的承諾為目標。
今天,我想特別針對幾個面向來討論。
首先,我想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各位認為「個人」或「團體」到銀行開戶這件事情,大概要花多久的時間?可能有人的答案是半小時,有人答案是兩小時,我和我的團隊,這幾個月想協助一群人開戶,卻碰到諸多困難。
我們發現,雖然目前《國家語言發展法》已通過,但如果想要用母語,例如台文開戶,仍非常窒礙難行。
護台與我們的文字和語言
這段期間,我們與各部會經過多次的討論,仍還沒有完成目標。過去在推動使用母語上,曾有一些成功案例,例如林昶佐委員推動護照可使用母語 - 護照條例施行細則修正,或是高潞·以用委員提案 - 因應原住民族姓名放寬銀行開戶字數限制。這些案例都證明,我們期望完成的這件事,並非毫無可能。然而成功的案例往往會遭到許多技術性的問題阻礙,甚至遇到「跨部會」的情形,就會變得更加困難,我們目前推動的台文開戶議題,陸續已和七個相關部會溝通,包括銀管會、交通部、農委會、國發會、文化部、經濟部、教育部,表示台文與電腦系統等的相關困難,所以無法開戶。
《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就是台灣這塊土地上多元語言的並存與使用,然而要達到多元語言平等使用,讓大家有尊嚴地使用母語,就需要跨部會來促成。我期望我們能不以「技術問題來推翻原則問題」,讓國民可以如院長施政方針所言,可以「營造多元語言友善環境,保障國民平等使用母語權利」。我和我的團隊也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協助民眾,早日完成以台文開戶的想望。
既然提到語言議題,我觀察到我選區當中,光以霧峰、烏日為例,地名標示就有「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混用的問題,你可能這個路口和下個路口,看到的就是不同的拼音,對外國人辨識路名也造成不小的障礙與困擾。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過去不同時期的拼音政策未統一所致。
前陣子的院會質詢中,院長曾允諾:
a. 台灣民眾怎麼發音就翻做什麼;
b. 會交待主責單位來統一處理;
c. 以全國一致為修正為原則。
我期望行政單位能繼續積極正視這個問題。就我的看法,我較支持統一為通用拼音,畢竟漢語拼音由過去的蘇聯研發,發音習慣與英語系國家不同,採用通用拼音較能符合英語系國家發音習慣,與世界接軌,也符合國民的拼音習慣。
中華民國體制已經有太多混淆不清的事情,就連拼音系統都是。逐步建立正常化國家的過程,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一一去釐清和解決的,也希望院長新的任期能持續推動。
以上是有關「護、台」的部分,接續我們要來談「防、中」。
健全台灣體質以防中
有關「防」的部份,主要是有關國防自主的部分,包括:我國研發產製的新式高教機、大型軍艦等,以及國防與民間廠商合作的部分,我也向院長特別表達關心,希望可以持續努力。
最後呢,則是談到「中」,曾經有政治人物說出「台獨就是病毒」這樣的謬論。這讓我想到去年我們與幾個委員一直呼籲要立法,年底也通過了反滲透法,雖有他的嚇止的作用,目前可能有再進行調查,但也尚未有實際被法辦的案例,這是需要持續留意的。
接續,近日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可知一國兩制走向破滅,未來一國一制下的香港,不僅言論、自由、生活各方面都會受到衝擊,金融體系更勢必發生變化,也牽動全球經貿局勢。而台灣其實從90年代開始,國民黨說過亞太營運中心、雙航圈、雙營運中心,民進黨執政黨也提出綠色矽谷及亞洲矽谷的計畫,趁這次我也詢問院長,是不是有可能趁這波持續性地推行相關計畫以及因應的措施,因為外國的媒體、社團、企業、資金人才等,其中當然也包括台商,都有可能從香港撤出,我希望院長和相關單位可以做好準備。
中國的意識形態就像病毒般,在全世界到處流竄,而對抗中國因素就如同防疫,我們應該建立避免感染制度,如我一開始的比喻,如果對抗中國是一場防疫作戰,我們應該積極加速台商回台,可參考美日等國的做法。而在疫情開始前,讓想回來的台商國人安全撤退,針對香港局勢,並且研擬接續外資、港媒、港資、港人社團等可能來台的應對方案,並要研擬辨識這些進來的人、商、資本是否受到「感染」的機制,建立防疫般嚴格防護、檢疫等方案,避免發生「社區感染」。
本會期的最後一次對院長的質詢,接續的幾個會期,我會持續盯緊相關議題,讓我們一同「護台‧防中」!最重要的是,我也會繼續推動國會山莊、地方議題的發聲,不只護台防中,更要顧台中。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環境教育法施行細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環境教育法施行細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環境教育法實務操作、環境教育法規解答、環境教育計畫與成果提報執行辦法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 ... ... <看更多>
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新聞] 教育部擬開放2歲混齡3至4歲班教團批是 - PTT情感投資 ...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 部6月2日公告幼照法施行細則第2條修正草案,考量幼兒接受教保服務的權益, ... 與幼兒園老師的勞動環境,希望大家可以一起關注與監督這項修正預告天數截止到6/9 ... ... <看更多>
環境 教育 法 施行 細則 修正 在 環境教育法施行細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環境教育法施行細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環境教育法實務操作、環境教育法規解答、環境教育計畫與成果提報執行辦法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