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新設憶卿醫院 公開說明會(內附說明會簡報供參)
#醫院是社區的一部份 尊重.照顧.友善都做到了嗎?(提供說明會問答逐字稿)
由醫療財團法人竹銘基金會籌備的憶卿醫院,目前委由醫師唐高駿擔任院長一職,今偕同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竹銘基金會和院長、營建單位召開公開說明會。
「交大蓋醫院」直到「陽明交大蓋醫院」是許多市民好友陪著 文政從里長到議員持續關心的議題,我也把市民好友的疑慮跟意見一一彙整,請院方做詳盡的說明,也希望所有市民好友能一起關心這個議題,為社區居民甚至整個城市發展提供更寶貴的建議!🙏
說明會問答逐字稿如下:
《交通問題》
#出入口停等期間塞車問題
Q:未來地下停車場或醫院出入口的排隊動線可能導致食品路、博愛街塞車?
A:醫院汽車停車場出入口規劃於內部道路,入場排隊空間有50M;地下停車場停車閘設於地下層,停等長度從1F-B1約50M 。另於外部路口決策點設置標示牌面引導車輛,並於尖峰時刻請交管人員協助指揮。
#醫院營業後交通影響
Q:醫院開始營業後,將帶來大量的人潮.車潮,是否評估過交通影響?
A:經交通車流檢討 ,尖峰時段為179輛/時。相關進出動線、臨停及停車場進出皆於院內解決。而醫院假日不開設門診,與周邊假日觀光潮車流量衝突較小。
#周邊停車位問題
Q:醫院開發後停車位的設置量是否能應付需求量,避免衍生停車需求外溢影響附近居民?
A.醫院依營運計畫中門診民眾、陪診家屬、及員工來評估人次,另參考新竹地區醫院之運具使用特性及交通部新竹市有關運具狀況統計資料來計算停車需求為470席、機車500席。假日時,院方內的停車位也可與周邊停車場互補供外部使用 。
《環境相關》
#噪音
Q:救護車噪音嚴重影響學生就學權,現在馬偕醫院已經對他們非常困擾。
A:救護車於夜間(晚上10點至隔天清晨6點)配合降低至95分貝以下,並於到院前100公尺關閉鳴笛(只開紅色閃光燈)。
這部分仍然存在對學子上課時間的干擾,因此文政建議對這部分向校方多進行了解與溝通,不讓噪音影響學區上課。
#汙水處理
Q:民眾在意醫院汙水流向,怕影響飲用水,請問醫院的廢水排放規劃?
A:醫院的汙水處理為最高等級三級處理。除將生化需氧量(BOD)控制於30以下,還有設置氨氮及磷酸鹽處理。另汙水經醫院內設置專用汙水處理池處理後由專用下水道排出,並設置採樣井定期檢驗排放水質與居民飲水不交叉。
另針對周遭居民與校園連結之排水處理,學校、市府已規劃勘查,其完善解決問題。
#空氣汙染
Q:醫院實驗的相關廢氣排放規劃?
A:醫院依「固定汙染源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規劃設計,採多重汙染防制措施,維護空氣品質。
#垃圾及醫療廢棄物汙染
Q:醫院營運後將產生大量的垃圾及醫療廢棄物,請問有無相關處置方針?
A:醫院無論有無汙染的垃圾都會先收集在院內地下室,並依醫療廢棄物處理法委託合格業者處理。
#急診與鄰房共處問題
Q:急診區與鄰近民宅間的圍牆會如何做處理?如何避免民眾從家裡窗戶往外看就會看到急診造成民眾恐慌?
A:周邊圍牆會保留並做美化,急診周遭的既有樹木高約6.5M~14M可作為急診視覺屏障,樹冠以上居民視線僅看到塔樓的側牆。
#綠化
Q:如何綠化?請提供更多積極面之環境友善承諾?
A:基地周遭既有大樹保留,可做為院區綠色背牆,也做為居民景觀視野,主入口建立綠蔭廊道,並延伸至校園內部,基地內除機車道及人行道,盡可能增加綠化面積。
《其他議題》
#醫院建設期程
Q:醫院何時興建、何時完工?
A:預計於2022年底開工,預估2027年完工(視建照許可取得時間,預計4-5年完工)
#基地是否受斷層影響
Q:基地位於新竹第二斷層,有無影響建築?
A:鄰近醫院的新竹斷層為第二類活動斷層,依中央地質調查所定義,在過去10萬年至1萬年內曾活動者為第二類活動斷層,設計上較不需要考量影響。但有一鄰近本案的第一類活動斷層「新城斷層」(過去一萬年內曾活動者)距離基地約5.1公里 ,將列入分析近斷層效應之影響並進行耐震考量及設計。
#蓋醫院必要性
Q:新竹醫院密度已經很高了 ,除了交大博愛校區附近的馬偕醫院、台大新竹分院,甚至國泰醫院和國軍新竹醫院也都在車程十分鐘以內的距離,為何還要再蓋陽明交大憶卿醫院呢?
A:陽明交大憶卿醫院以「智慧醫療」為特色,推動學校教學研究跟未來產業發展結合。同時也會針對陽明交大的強項,例如神經學、癌症、帕金森及仿生醫院等進行研發與強化,並加強健康促進醫療環境的提升,希望讓新竹人不用離開新竹就能獲得完整、完善的醫療協助與服務
#智慧醫院內涵
Q:院方一直強調智慧醫院,請問與一般醫院有何不同?
A: 智慧醫院所建置感知器,將環境中的溫度、濕度、空氣品質、感染棄物、人流量實時傳遞到雲端資料庫,系統無時無刻進行自動化監測、調控,為醫院內病人、工作人員的健康,提供最高標準的保障。
智慧醫院中所有的資料皆是數位化,個人健康資料(Personal health record)安全地儲存在雲端資料庫·人工智慧進行數據運算,實現流程自動化,資源優化配置,並提供可靠、科學的臨床決策建議,輔助醫師的診斷與治療,例如:當一個病患需要特定的藥物治療,醫師可在電腦中獲得病患完整的就醫過程、用藥紀錄,以給予病患整合性的治療建議。
#醫院與校方的營運關係
Q: 醫院與校方的營運關係如何?是否黑箱作業,財團掛勾洗錢?
A:
1.學校及政府不用出資,由校友捐建蓋醫院,完成後捐給學校(國家)
2.實質為國家掌控,基金會為財團法人,受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管轄,並需資訊公開,董事會半數以上董事由學校指派,且陽明交大校長為當然董事。
3.基金會扛起營運責任,基金會與校方產學合作營運醫院,向校方付費租用土地及房舍,營運虧損·由基金會校友捐款負擔,若有盈餘則35%以上提供予校方作為研究教學使用。
以上提供說明會訊息供參, 文政這邊也持續跟在地 綠水里大小事 黃千芳 里長詢問相關建議,務必要達到尊重多數,尊重少數,維護居民權益,保障居民生活環境的任務!
歡迎市民好友提供您的建議👂:https://reurl.cc/a92KlG
#相關報導:https://reurl.cc/NrVK15
#為民發聲我好用
生醫產業定義 在 iTho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網羅最多產業應用案例的雲端科技盛會!
千萬別錯過 9/2 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https://r.itho.me/aws-summit-fb4-1A
AWS 年度盛事重磅匯集多達 40 家產業代表,透過 55 堂精彩主題演說,將線上公開寶貴的真實案例、數位轉型經驗,此外更有首度聯合展開的 AWS Startup Day 年度新創盛會,趕快鎖定 9/2「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有哪些不可錯過的超強陣容 👊👊
【多達 40 家產業代表.不藏私實作案例分享】
⭐ 高科技產業代表 Acer
— Acer Group 使用 AWS 服務全面革新工作負載經驗分享
⭐ 翻轉教育先鋒 BoniO 幫你優
— 線上學習數位服務如何利用 AWS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 架構良好框架來加速
⭐ 行動叫車平台 LINE Taxi
— 迎戰未來新時代!Amazon EC2 持續帶您創新與優化
⭐ 智慧醫療隱形冠軍 美商宇心生醫
— Amazon SageMaker 讓自動化機器學習工作流程輕而易舉
【眾多科技大廠聯手.看見數位轉型進行式】
🔥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Intel
🔥 資料與分析:Splunk
🔥 資訊安全:中華電信、奧義智慧科技、Netron、趨勢科技
🔥 IT 管理:Nutanix
🔥 應用程式現代化:伊雲谷、Red Hat
🔥 創新思維:Nextlink
🔥 產業聚焦:CKmates
【年度新創盛會 AWS Startup Day.聯合登場】
邀集 ML 技術新勢力「台灣資料科學」,與現代化 CRM 專家「Cooby Inc.」等崛起生力軍分享創新能量,延續「雲隨商轉 建構由我」主題,用雲端定義無限可能!
💥 飽覽產業案例.火速報名: https://r.itho.me/aws-summit-fb4-1A
🎁 加碼互動好禮.線上卡位: https://r.itho.me/aws-summit-fb4-1B
生醫產業定義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賴勁文:🇺🇸 救命的特權順序?】
#周末回顧:「美國CDC早就訂出施打順序,但注射疫苗的現場誰在認真查核?」美國的第一針疫苗,是在2020年12月14日注射。當時根據CDC頒布的指引,最優先施打的是醫護人員和現場應急人員,不過考慮到資源有限和疫情的急迫性,哪一類族群應該是優先順序,就成了當時美國醫療單位和社會議論的選擇難題。
.
本篇專欄即是2020年底、美國當初因應疫苗施打難題,針對防疫策略和免疫取捨所做的分析。時至今年春季,美國的疫苗施打範圍與數量總算露出曙光,不過實際的狀況和進展又是如何呢?
.
即便美國CDC訂出了施打順序的規範,但最終還是交由各州自行決定。目前雖然已有超過半數的美國人口接種過第一劑,但各州的接種率不一、距離群體免疫的目標也還有一段距離,之中各個州面臨的難題也各不相同。以加州為例,今年3月多時雖然疫苗的產能持續上升,疫苗依然是供不應求,而對於符合資格可以前來打疫苗的民眾,也沒有嚴格的身分查核。
.
本文作者賴勁文目前即在美西從事生醫研究,以其個人經驗為例,所屬的醫療服務相關產業,輪到可以注射疫苗時已經是今年4月,經歷了運轉不靈光、到終於能快速安排施打的註冊網站,總算可以進入車陣等待注射時,現場的疏導人員和後面的作業員,卻都沒有檢查身分認證文件。儘管政府也都希望民眾能夠誠實以對,但實際的現場來看,查核民眾身份的工作並不確實。
.
這部分可能要歸因於施打疫苗的人手短缺,另外也是因為疫苗產量急起直追,而防疫單位認為「不需要耗費人力在這上面」所致。最終還是物以稀為貴的問題,對比去年的困境,如今美國卻是已出現部分過剩疫苗、有些即將過期,但排斥接種的也還是大有人在,也因此才有各州政府推出疫苗樂透、各種入境機場免費打疫苗、或積極準備疫苗外送的方式。
.
回歸到核心的問題,應該釐清的是施打疫苗的防疫邏輯: 是要降低死亡率、還是降低整體感染率?而哪一類人先打後打,到底又會有什麼差別和影響?
.
#美國 #疫苗 #輝瑞 #Pfizer #COVID19 #醫療 #CDC #醫護人員 #感染 #免疫
生醫產業定義 在 I生醫材料之分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長庚 生醫 系】臺灣絕對有自己的生技 產業 ,新冠疫情更彰顯 生醫 價值!~楊淑元教授. IOH 開放個人經驗平台. IOH 開放個人經驗平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