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遮三醜?快用7個症狀檢查缺鐵性貧血,否則日後會變笨!😵
台中一名2歲女童臉蛋白皙,總讓人忍不住想捏捏臉頰🌸。但沒想到,經檢查後患有「#缺鐵性貧血」!醫師提醒「一白遮三醜」觀念落伍,健康才是王道!當身體出現這幾個徵兆,記得檢查缺鐵性貧血...🚨
📌資料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生長曲線 異常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邱個Chill Chill der」podcast節目邀請了我大學的好朋友、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劉士嶢來破除關於孩童生長發育的迷思。從兒童重訓、拉筋會不會長不高?一定要喝轉骨湯、吃鈣粉?如何避免小女生性早熟?哪些環境賀爾蒙要小心?等主題,一路談到父母教養孩子的心態,內容多元豐富。
聽完這集,除了讓我有機會好好複習兒科知識,我也發現劉醫師提到的兒科百態,和我在產檢看到的現象有著巧妙的呼應。
首先,他提到在門診常有父母因小孩長不高,擔心內分泌出狀況來就診,但他細看才發現,大部分的小孩只是生長曲線沒有落在百分位前五十而已,其實發育都很正常。因此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溝通及安撫家長焦慮的情緒。
這種覺得孩子長越高、越大就越好的心態,似乎從懷孕時就很常見。不少爸媽在產檢時,看到胎兒體重沒在生長曲線的前段班,即使醫師告知是在正常範圍,好像也會不自覺地開始擔心胎兒是不是發育得不好。也有媽媽很焦慮的問我,還有一個月就是預產期,胎兒腹圍還小一週,是不是要多吃牛肉、多喝雞精才追得上?
每次遇到這種問題,我都會開玩笑回應,大人吃肉都不一定長肉了,更何況是隔著子宮的胎兒,放心啦!有問題醫師不會藏著不說。因為生長曲線百分比的意義是跟跟同齡兒童的比較,但一個班級總是有學生高大,有學生矮小,不可能人人都是最高。就算大家都又高又胖,總
還是有人要當最後一名啊。所以,不管兒科或產科醫師,在評估胎兒或孩童發育是否正常時,最重要的不是跟其他人比較,而是去關注每一個孩子是否持續發展,好比生長曲線有沒有穩定地往上、是否突然停滯或掉出曲線外,更不會只看單一次的身高體重就判定異常。
劉醫師也提到街坊網路間很流行的轉骨湯、鈣粉,不僅沒有科學研究證明有效,其實隱藏很大的問題。他觀察到一些小朋友在門診追蹤時,莫名其妙骨齡超前。一問之下,原來是父母心急買了轉骨湯給小孩喝。雖然孩子短時間長高很多,但同時也造成生長板提早癒合。也就是說,本來有潛力長到160公分的孩子,可能反而因此只長到150公分,根本就是揠苗助長。
其實這也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案例,過去許多兒科、內分泌醫師都曾分享過類似個案。但無奈的是,因為這都是零星個案,且相關產品推陳出新,有時廠商賺飽一筆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在無法蒐證的狀況下,醫師根本無從檢舉,只能靠門診苦口婆心的衛教和提醒家長要提高警覺。
這也讓我想到,現在也有各種針對孕期而生的產品,比如美白的珍珠粉、號稱回春的膠原蛋白、或各種發奶產品、產後塑身衣等,其實也都是毫無實證根據。可能有些人會認為反正也不貴,就試試無妨。但在無法確切知道成分,甚至產品來路不明的狀況下,要是和轉骨湯一樣有反效果,豈不得不償失?
我認為整集最重要的觀念是,不管是孕婦、孩童或是一般人,想要促進健康的概念都是一樣,好比營養均衡、睡眠充足、多運動以及不要給自己或別人過多的壓力。尤其對兒童來說,一定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機會把基因發揮到極致,長到自己原有的身高。
這些基本功聽起來老掉牙卻也最難做到,我在門診就常遇到媽媽一日三餐都不均衡,卻花很多心力研究哪個品牌的保健食品最厲害,讓我在心裡吶喊「這樣根本本末導置啊!」因此我也一直堅信與其鑽牛角尖在懷孕什麼可吃什麼不能吃,倒不如搞清楚何謂均衡飲食,該如何養成吃健康營養的習慣。因為這些好習慣不僅終生受用無窮,還能延續給下一代!
最後劉醫師也語重心長地表示,許多孩子的壓力都是父母「比」出來的,我聽了也頻頻點頭。因為不僅是兒童長高,很多媽媽從懷孕開始就不斷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好比我懷孕怎麼吐這麼慘、我的寶寶怎麼比姊姊的小、奶量好像比不上隔壁房的媽媽、她產後肚子怎麼消那麼快!這些比較不僅對事情沒幫助,反而會增加壓力和焦慮的情緒,更糟糕的是,還可能讓各式行銷策略見縫插針,大撈一票! 講了這麼多,我還是要強調,不管是胎兒出生體重、母乳量、減肥瘦身,和兒童長高,都會受到基因影響而有個體差異。我們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毋需一味比較逼死自己,也逼死自己的孩子!
邱個 Chill Chill der Podcast
生長曲線 異常 在 在地人的小兒科醫師_王崑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門診總是會遇到憂心忡忡的家長,詢問小孩的生長是否有問題,也會有學校健檢通知小孩來評估身材跟體重的狀況。
這次跟大家分享如何評估小孩身高是否太矮? 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的一些觀念。
首先,兒科醫師如何評估身高 ? 請大家翻開打預防針必備的兒童健康手冊,上面可以找到生長曲線圖。 一般而言,如果幫您孩子打預防針跟健康檢查的醫師不是太混,應該會在這張曲線圖上面將您孩子的年齡跟相配合的身高體重標註在上面。 當您帶小孩來去看診時,建議要攜帶兒童健康手冊,以及歷年來學校的身高紀錄。
如果醫師評估您的小孩健康狀況無異常,青春期以前每年身高都能增加4-5公分,生長曲線上的身高落點保持在相同的曲線上,沒有明顯偏移,基本上就不用太擔心。
當然如果您觀察到以下三種狀況,可考慮帶孩子去醫院請兒科醫師評估一下比較放心。
(1)如果您的小孩身高的落點低於3個百分位,意思是跟同年齡小孩相比,一百個小孩有97個人比他高。
(2)如果您的小孩身高落點在3到97個百分位之間,一般而言就算是正常的身高。 但是長期追蹤若身高百分位下降超過
兩個區間,例如 85%→15% , 50%→3% ‧
(3)計算孩子的預期身高 (男生: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 ,女生: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 )。對照7-20歲的
生長曲線圖,看看落在哪個百分位,往回推算到小孩目前的身高,如果目前身高低於此百分位父母應該要注意小孩
睡眠時間是否充足,運動量是否足夠,飲食是否偏食或是喝太多含糖飲料。 如果小孩目前年紀的身高低於此百分位兩個標準差以上,也建議請醫師評估看看。
例如: 爸爸 180 cm, 媽媽160cm , 計算起來成人預期身高應該是176cm,對照7-20歲的生長曲線圖,應該介於50-85%
若兒子目前4歲,身高標準最好是106cm(50~85百分位),如果低於99cm(15百分位)這條線,建議請醫師評估看看是否有問題喔 !
推薦一個可以輸入孩子身高體重出生日期後,計算評估生長發育及身高體重的網站,很好用喔 !
https://growth.healthinfo.tw/
生長曲線 異常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分享: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爸媽一定要學會的一件事「寶寶快九個月,最近吃得比較少,便便也是兩三天一次,發現她這兩個月來體重都沒有增加,是不是有什麼異常? ... <看更多>
生長曲線 異常 在 觀察孩子生長曲線之外,爸媽其實更要注意這些事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曲線 持續向下減少時,身高也同時沒有增加,要考慮寶包是否最近常生病,例如反覆感染、腸胃炎、腸胃吸收功能異常;或食慾不佳、吃太少,因為一旦孩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