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婦必知!子癲前症不只是高血壓 >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李毅評醫師
-
如果你是我粉專的老手追蹤者、看過我直播的觀眾
或是在我這裡產檢的孕婦
想必對於子癲前症不會太陌生
也應該清楚了解它對於產婦及胎兒的嚴重性
子癲前症在台灣的發生率平均約5-6%
發病者可能會出現高血壓、頭痛、水腫、噁心嘔吐、尿蛋白...等症狀
如果你覺得5-6%並不高,症狀看起來也沒有多嚴重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
子癲前症的可怕之處並非是這些讓你不舒服的症狀
而是它帶給母體及胎兒的影響
對母體來說
子癲前症可能會造成凝血功能異常、產後大出血、肝衰竭、腎衰竭
甚至腦中風,或更為嚴重的癲癇,也就是子癲症
對胎兒來說,發病週數越小,負面影響越大
可能會造成早產、胎兒窘迫、出生低體重、肺部發育不良、發育遲緩,甚至死亡。
-
看到這邊大家應該開始焦慮冒冷汗了吧?
雖然子癲前症可能帶來嚴重的傷害,但好消息是,它是能預測風險且預防的
如何預測風險、如何預防👉 http://bit.ly/haveababyB037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試管嬰兒懷孕成功率計算器 : https://haveababy.tw/predict/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個人網站 : https://haveababy.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_williams_li/......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80的網紅劉薰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瘦身魔芋蔬菜粥】 又是一個超方便的瘦身食譜 AII IN/ 煮熟/ 攪拌/ 分裝 瘦身的飲食控制與管理更簡單 #適合冬日預防感冒的活力暖粥 下方補充配料單項營養功效解說 #我吃了一碗假的飯 #零卡飽腹魔芋米 #超有料營養滿滿 #瘦身蔬菜粥 #薰愛的黑暗料理 【甘藍菜】 1、經常食用能夠增強人...
「產後高血壓頭痛」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李木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劉薰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月子] 我的產後才高血壓歷程分享-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生產] 產後血壓偏高- BabyMother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青年診所暨楊靖瑩哺乳諮詢中心,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生產] 產後血壓偏高 - PTT評價 的評價
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李木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目前新冠肺炎疫苗在全球的施打已經超過一億劑,我們期待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速率持續的緩和,能讓世界各地的生活盡快恢復正常,然而國外也陸續傳來施打疫苗後產生不良反應的案例,針對接種疫苗的利弊風險,各國的政府和專案也開始有許多討論。
在台灣,AZ疫苗已經開打幾週了,在這段期間有很多病人問我能不能去接種AZ 疫苗,我想從一位婦產科醫師的角度出發,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讓大家在跟醫師們討論需不需要接種時,能先有初步的觀念。
AZ疫苗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
目前國際上接種AZ 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案例有兩種最受矚目:一種是嚴重的過敏反應;另外一種則是凝血過多或不足的反應。
這兩種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都小於10萬分之一,很難在疫苗臨床試驗階段被發掘出來,因此只能在疫苗流通到市場後,依靠健全的通報系統蒐集更完整的數據,才有機會分析疫苗與不良反應之間的關聯。
以嚴重過敏反應來說,任何疫苗都可能因為載體的關係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所以病人在施打疫苗過後的30分鐘內,一定要留在施打的醫療院所接受觀察。AZ疫苗中使用的為Polysorbate80 或類似的分子,如果你之前曾經因為接種疫苗而有過敏反應,應該要在接種前詢問醫師AZ疫苗的載體與該次引起過敏的疫苗載體是否相同,以利避免風險。
另外一種不良反應與與血液相關,這一點比較受爭議。在2500多萬個施打的個案中,出現86 個血液異常的不良反應,大部份的這些個案都是女性而且發生在施打的頭2個禮拜。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20幾個國家因此一度暫停施打AZ疫苗,雖然機率不大,但誰都不想冒這個險。但有些歐洲國家和澳洲最近又恢復施打,但建議50歲以下接種其他疫苗 (也有國家說30歲以下) 原因是不同專家對於這些異常凝血的不良反應與AZ疫苗的相關性有不同的見解。
婦女接種AZ疫苗前宜停看聽
對於目前正在服用避孕藥或女性荷爾蒙的女性來說,施打AZ疫苗會不會增加血栓的風險呢? 坦白說,目前資訊還不是非常完整,所以我暫時無法評論,但後續會密切注意最新的研究報告,有進一步消息,會再跟大家分享。
對於目前正在備孕,或是即將成為準媽媽的女性來說,更是需要持續追蹤這款疫苗的不良反應,因為如果病患在懷孕期間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此發生嚴重呼吸道疾病的機率高達未孕女性的3倍,而且因為媽媽發燒或肺炎病毒造成胎兒發育不良的機率也大幅增高。相對的,在AZ臨床試驗中施打疫苗後發現懷孕的女性約有一萬人,正接受持續的密切追蹤,截至目前為止尚無證據顯示AZ疫苗會對母親或胎兒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這些案例和研究資訊告訴我們,女性朋友們在施打這個疫苗前更需要審慎的個別的情況,才能跟醫師有充份的溝通和討論。
誰該接種AZ疫苗?誰需要小心?
那麼在實務上究竟應不應該建議接種AZ疫苗呢?我認為決定的因素有幾個:
病人接觸新冠肺炎的風險
台灣目前沒有社區感染,感染病毒的機會並不高,只是境外移入仍存在風險,短期來說,若是爆發社區感染才開始接種疫苗,也需要等三個禮拜以上才能形成有效地保護力。而長遠來說,國人還是需要接種疫苗達到一定比率才能安全的開放國門。若是因為工作需要出國的朋友,就應該依目的地的盛行率做決定,像是在歐美地區,接種疫苗的好處明顯的大於壞處;而像我一樣的醫護人員,在工作上比較有可能接觸到病毒帶原者,感染的風險也會較高,也應該考慮接種疫苗,增加保護力。
病人是否罹患慢性病
研究顯示有高血壓、糖尿病或BMI >30的病患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更容易而產生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因為健康上的風險高,上述慢性病的病患也可以考慮接種疫苗。若有上述問題但懷孕的婦女,則應與婦產科醫師討論其利弊。
備孕或懷孕中的婦女
接種AZ疫苗後,有超過半數的人反應接種處疼痛、倦怠或頭痛的問題,而且大約有1成的人會發燒,雖然這些不良反應都是暫時的,很快就會消失,若希望盡可能避免懷孕初期發燒的情況,計劃懷孕或孕期中的女性可以考慮懷孕初期避開接種疫苗。有些證據顯示若接種第一劑後懷孕,在生產後才接種第二劑也能提供相同的保護,不需再重打第一劑。若孕期間接種其他疫苗如百日咳與流感疫苗則與AZ疫苗的施打需考慮間隔約兩個禮拜。
接種AZ疫苗有利有弊,除了關切衛福部及相關專家提出的建議,我們也可以就自己目前的狀態先想一想,在做決定前停看聽,如果有其他的問題,千萬別忘了跟你的醫師作討論喔!
The global “COVID-vaccinated” population has reached 100 million. In the process of reaching herd immunity via mass vaccination, more rare but serious adverse effects from these vaccines are being reported in the mass media. Discussions about the safety of vaccines arevigorous at both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levels.
The AstraZeneca (AZ) vaccine has been used for COVID vaccination in Taiwan for a few weeks now. Many of my patients asked me if they are suitable for vaccination. So here I would like to share my thoughts with you as an obstetrician and gynaecologist.
Adverse rea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AZ vaccine
There are two types of adverse reactions being discussed the mos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evere allergic reactions and blood-clotting problems. Both of thes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 in the order of one in ten thousand, which were difficult to discover during the clinical trial stage. Therefore most of the data we see now are an accumulation of real-time data as we proceed with global vaccination.
The severe allergic reaction (such as anaphylaxis) can occur with any medication being administered to the human body. For vaccines it is usually the vehicle or the excipients molecule with which it is used to carry the active vaccine that incites the allergic reactions. Polysorbate 80 is a suspected culprit excipient used in the AZ vaccine. So if one has had severe allergic reaction in other vaccines that uses polysorbate 80 as its vehicles then it is possible the person can also be allergic to the AZ vaccine.
The abnormal blood-clotting rea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AZ vaccines are being discussed vigorously in both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he media. In about 25 million recipients of the AZ vaccine, 86 cases of serious abnormal blood-clotting cases were reported by March 2021. Most cases occur within first 2 weeks of vaccination and most are women. Although the AZ vaccination was temporarily stopped in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earlier in March, it has resumed since with some countries recommend vaccination in those 50 yo or above (some say 30 or above). Currently there is no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mongst the experts.
Many professional bodies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around the world have issued statements regarding vaccination against COVID19 in women planning pregnancy or breast feeding. Thus far most have only cautioned against the vaccination if there is serious concurrent comorbidities such as those who are immunocompromised or organ transplant. There does not seem to have report of additional risks of the vaccination during pregnancy.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conclude if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re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ing vaccine-related blood clotting events. More time and data are required to tell.
So should women receive the AZ vaccine? These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discussed with your doctors.
Risk of contracting COVID
Contracting COVID during pregnancy is associated with 3-fold risk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So immunisation against COVID should be prioritised if the area you live in carries high risk of infection.
Underlying chronic conditions
For those with hypertension, diabetes or high BMI, because higher risk of COVID related complications are expected, vaccination might offer risk-reducing benefits. but in women with diabetes or high BMI where high risk pregnancy is expected, one should discuss the risks and benefits with your own obstetrician.
Pregnancy
More than half of recipients will get injection site pain and about 10% will develop a fever. To avoid fever during early pregnancy one can avoid getting vaccin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If one has become pregnant after the first dose, there is evidence that receiving a second dose after pregnancy still offers protection against COVID. for those who need flu or whooping cough vaccination during pregnancy, one should consider taking the COVID vaccine 2 weeks apart from the other vaccines.
Like all medicines/procedures, decision to receive the AZ vaccination is individualised based on the benefits and risks associated. It is important to review government updates on vaccination and this article hopefully provides some framework on which women can consult their physicians when considering the AZ vaccination.
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坐月子”還是“做月子”
廣義的“月子”,通常是指生產後一至三個月,古書即有“彌月為期,百日為度”的說法。而根據現代醫學所描述,生產者從其胎盤娩出到生殖器官恢復舊貌,約需六至八周的時間,所以現在所指的“月子”,約為42~56天。
在這段時間裡,產婦須有適當的休息與調養,以期恢復至未生產前的身心狀況,俗稱“坐月子”;而“做月子”指的是產婦與周遭協助其“坐月子”的人之所作所為,這些行為所發生的時間,可以從生產前(甚至從懷孕起)便開始進行。換句話說,前者較為狹義,後者則屬廣義之言。
坐月子的內容與意義
由於傳統農業社會對“延嗣”(傳宗接代)的重視與需求,強化或恢復婦女產育能力自古即倍受關注,而產後坐月子,便是確保婦女身強體健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通常包含了禮儀文化與食藥保健兩方面的規範與禁忌。
禮儀文化部份,因事關家族信仰與其體現誠意的方式,故不屬本文探討的層次。
至於食藥保健,可分為養生保健與食藥調理兩大範疇,然由於社會形態、經濟條件與醫療水準的變遷,這些概念不復皆合時宜,但以現代中醫觀點探察,多有依據的。
養生保健類
一、個人衛生
(一)不可吹風?
中醫古籍有言:“產後七日內,毋早起以冒風”,“忌貪涼用扇、當風坐臥”,考諸其意,這應是擔心產婦於坐月子期間感受風寒所設,俗稱“月內風”。狹義的“月內風”,專指月子內產婦感冒的現象;而廣義的“月內風”,則泛指了產婦在坐月期間發生的各種病痛,包括頭痛、頭暈、筋骨酸痛、肌肉無力、手足冰冷、容易感冒…等症狀。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意指人體一旦感受風邪,則百病叢生,而若發生在月子期間,由於產後體況本即虛弱,再加上上述疾患纏身,非但月子坐不好,體力難以恢復,這些病痛更將終身難癒。
因此本人建議,生產後,不論天氣冷熱,只要可能處於受風吹襲的環境(外出、居家開窗或吹冷氣),儘量披上薄的長袖外套或襯衫,常頭痛者,甚至須戴上帽子,以避免關節直接受風,應可減少得到“月內風”的機會。
(二)不可洗頭、洗澡?
此亦應是擔心婦女產後洗頭或洗澡容易感受風寒而設。過去的浴室不易擋風(民國五、六十年代,我家的浴室是用竹籬笆圍起來的,多少有縫隙),而且熱水是先在廚房煮熱後,再搬至浴室使用,在這種條件下洗頭、洗澡,感冒的機會自然很大。
以現代密閉的盥洗空間,只要洗的是熱水,在浴室內將頭髮吹乾(用熱風)並將身體迅速擦乾,且不要一出浴室便吹冷氣或電扇(因毛細孔尚未正常閉合),受到風寒的機率應不高。)
有一種人不能洗頭,即當月經來時洗頭會突然令月經中止者,這種機率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惡露未盡前只好先行忍耐,因會造成惡露羈留,無法排出。
(三)不可碰冷水?
這也是擔心產婦受寒所設的禁忌。古時候的水,多是生水,不一定乾淨,有的地下水溫度甚低,產後婦女身體較為虛弱,若常碰觸,易致關節受寒,氣血循環不暢,甚至造成關節酸痛,遷延不癒。因此本人建議,若需碰水,宜用溫熱水,並儘速擦乾,可以避免上述顧慮。
過去有“產後七日內,毋行走以傷筋骨”,“禁爬樓梯、彎腰、蹲、屈膝、盤坐”的說法,應是怕產婦過度勞累所設。
由於生產過程催產素的分泌,會使身體的結締組織稍微軟化並較具延展性(如自然產者,恥骨聯合處會被撐開),產後進行上述動作有可能造成關節韌帶過度延展或鬆弛。因此生產後一至二週內不宜做過度伸展與劇烈的運動,只需稍微活動筋骨,促進氣血循環便可,至於加強活動量則以三週後較為適宜。
此外,圈圍束腹帶可避免子宮下垂(子宮也是靠韌帶與結締組織懸吊或支撐於腹腔內)或骨盆擴大,建議產後便可開始使用。
三、情緒
“產後不宜大喜、大怒、哭”,這應是老一輩怕產婦發生“產後憂鬱症”所設的限制。
古人發現情緒的過度反應,均會損及人的五臟六腑而導致生病;然而不論西醫或中醫也都認為過分地抑制情緒,亦會導致身體與心理的疾病(如中醫學的肝鬱證候與西醫學的心身症候群…)。因此完全不准有情緒表達是過於苛求,但過度地情緒宣洩則是需要管理與控制的。
四、育樂
常見產婦被禁止看書、看電視或打電腦,應是基於保護其眼睛所設。古書的字體小,且月內房的光線多為不足,再加上產婦體虛,禁止看書,自屬合理。
然以目前的電氣設備,本人認為只要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不要閱讀過久或看太小的字(最好是只看大標題),應是可被接受的。至於看電視或電腦,則應選擇不易晃動或閃爍的顯示器(如液晶或電漿螢幕),每次不要超過三十分鐘為宜。
五、房室生活與工作
古有“百日內忌夫妻交合,犯者終身有病”,“月內毋勞女工”,“須至滿月,方可照常理事”的說法,這應是避免產婦過度勞累所設的禁忌。
由於產後身體的復舊,約需六至八週的時間,因此建議八週後再恢復工作與房室生活,應是比較恰當的。
食藥調理類
一、飲食
對於產後的飲食,自古即有明訓:如“毋食冷硬物”、“毋食重濁、辛熱、生冷”,“外薄五味、大冷、大熱,謹節飲食”…。
生產後的婦女,體質較為虛弱,中醫認為此時若攝取太多偏頗屬性與味道過重的食物,易增加母體自我調節與代謝的負擔,以下這些食物,建議不宜多吃。
1.寒涼類:冰品、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橘子、山竹、蓮藕、綠豆、白蘿蔔、番茄、大白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
2.辛辣性︰辣椒、大蒜、芫荽、老姜、蔥、沙茶。
3.燥熱性︰茴香、韭菜、肉桂、羊肉、狗肉、龍眼、荔枝、芒果、榴槤。
4.刺激性︰醃漬品、咖啡、咖哩、燒烤、油炸。 5.酸性:酸梅、醋、檸檬。
【註】鹽或較鹹的食物,若攝取過多,會使水分較難代謝,進而可能增加心血管與泌尿系統的負擔。
【註】酸性食物因較具收斂性,多吃會使惡露不易排盡。
(一)不可喝水?米酒水代替?
民俗觀點認為多喝白開水會使身體的水分不易代謝,而造成脂肪堆積,甚至自此擁有肥胖身材而不易恢復,因此坊間多建議產婦不能喝純水,須代以米酒水或其他茶飲。
其實本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二十多年來對數萬名產婦進行產後調理,除非特定體質者(腎臟病、高血壓、嚴重水腫…),從不限制產婦喝水,理由是坐月時飲用的湯汁、藥液、茶飲或米酒水與白開水的水分子進入人體後,其吸收或代謝路徑並沒有什麼不同;換句話說,既然都是水,喝白開水會胖的人,喝米酒水也會胖,那麼,何須限水呢?身材難以恢復,問題在於體質異常,而不應歸咎於喝白開水與否,因此我們認為,根據不同體質,處以不同的藥物來協助其代謝,才是雕塑身材的根本之道。
再來談“酒”的問題,適量的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與肉類共同烹煮更可促進其脂溶性成份的釋出,進而增加食慾或促進人體的消化與吸收;但近代醫學也發現,過量的酒精,會導致胰臟急性發炎,若嬰兒喝了高濃度酒精的母乳,更可能會出現嗜睡、感覺異常甚至過度換氣的現象。因此,在食物烹煮過程中加酒提味,有助於人體氣血的循環與營養成份的吸收,但過量甚至終日攝取含酒精的水,則是矯枉過正了。
(二)要吃麻油雞酒?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台灣產婦的母乳營養成份與含量遠高於美國、加拿大與澳洲。其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尤為突出,亞麻油酸、花生油酸、二十二碳烯酸(DHA)更是以幾近完美的比例來分配;其更進一步認為,這是台灣婦女坐月子時以麻油雞酒進補的結果。”因此我們認為產後食用麻油雞酒是有其正面意義的,但是炒麻油與酒的用量,應依傷口復原狀況與個人酒精耐受度,適量佐用。
【註】麻油經炒過後,屬於燥熱溫補食材,過食有可能造成火氣太大或傷口復原不佳。
二、藥物
台灣人喜歡自己當醫生
這是筆者從事醫療事業以來,深刻的感覺。由於中藥的應用行之有年,加上一些常見中藥如人參、黃耆、當歸、川芎,在一般中藥房、菜市場垂手可得,“自己當醫生補自己”,已是人之常情,甚至是“家常便飯”,月經來吃四物湯補血,產後吃生化湯幫助子宮收縮,手術前後吃些八珍湯或人參、黃耆,寒流時來個十全大補湯…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然而這樣進補的結果,並未達成人們冀求的健康狀況,倒是蓬勃了整個醫療市場;我們在臨床上發現,這些喜用中藥進補的人,反而成為醫院的常客,殊不知,既然是藥物,就有其適應症與副作用。舉個例子來說,大家都知道,生產後要吃生化湯來幫助子宮收縮,卻不曉得自古以來生化湯因藥物組成與劑量的不同,就有數十甚至上百種,您吃的生化湯到底是哪一種?中醫一向強調“辨證論治”,大意是指:“調理不同體質的人,會用不同的藥物”,換句話說,吃同一帖藥,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們強調,產後坐月子,既然是人生大事,就不應草率行之,尊重醫師的專業,方為上策。
(一)流產或小產亦須吃藥調理?
流產或小產本即易造成孕婦的身體受損,週數越大,因影響母體越多,愈須配合調理;通常大於二十週者,比照足月產,至少須調理四週;小於二十週者,則依其週數或身體狀況進行一~三週不等的調理。倘若因流產或小產,造成母親心情不佳,則須加強注意其情緒調適狀況,甚者尚須配合心理諮商,以渡過這段時期。
(二)生產前或剖腹產前先吃補?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所謂“補藥”,通常是溫熱性質的中藥,如黃耆、人參、當歸…,這些藥都有其特殊用法,甚至不宜於生產前或手術前單獨服用。
有研究報告指出黃耆跟人參因為是補氣藥,自然產前單用有可能因為補氣升提的效果而造成產程遲滯、甚至陣痛暫停的現象;剖腹產前獨用則有可能因為氣血循環過於旺盛而造成產程大量出血。因此,本人建議這些藥物應於醫師指示下服用,切勿自做主張而徒留遺憾。
(三)產後一定要吃生化湯、十全大補湯?
一般體質的產婦,產後吃生化湯,可以補血並幫助子宮收縮以排除惡露,但如上所述,每個人的體質與狀況不同,因此適合吃的生化湯也需經醫師診斷、處方再行服用,通常從第一天到第三天開始,約需吃五~十帖。至於十全大補湯,因為可以大補氣血,一般多在坐月子的第四週後才開始服用,而藥物組成與劑量也會因人而異,一般至少吃三~五帖,甚至更多。
然而,有的人體質特殊,或生產前後有特殊狀況(如產後大出血、妊娠糖尿病、子癇症…),並不會給予這些處方。總之,經醫師診斷後,處以適合個人體質的方藥後,再行服用,是確保身體順利復原的不二法門。
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劉薰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瘦身魔芋蔬菜粥】
又是一個超方便的瘦身食譜
AII IN/ 煮熟/ 攪拌/ 分裝
瘦身的飲食控制與管理更簡單
#適合冬日預防感冒的活力暖粥
下方補充配料單項營養功效解說
#我吃了一碗假的飯
#零卡飽腹魔芋米
#超有料營養滿滿
#瘦身蔬菜粥
#薰愛的黑暗料理
【甘藍菜】
1、經常食用能夠增強人的活力。
2、維護健康與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200克甘藍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C的數量是一個柑橘的兩倍。此外,這種蔬菜還能夠給人體提供一定數量的具有重要作用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與維生素A前身物質(β-胡蘿蔔),這些抗氧化成分能夠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並能有助於細胞的更新。
3、治療皮膚病。甘藍含有豐富的硫元素,這種元素的主要作用是殺蟲止癢,對於各種皮膚瘙癢,濕疹等疾患具有一定療效,因而經常吃這類蔬菜對於維護皮膚健康十分有益。
4、防治腫瘤。芬蘭的科研人員發現:在吃捲心菜的同時,再喝一杯酸奶,能夠防治腫瘤的發生。因為捲心菜中的某種化學成分,經過發酵後對腫瘤細胞具有抑製作用。捲心菜的姐妹如花椰菜、球莖甘藍等也含有這種化學成分。
5、甘藍類蔬菜中含有的色氨酸,是一種蛋白質成分,這種化學物質能夠鎮靜神經,促進快樂激素樣物質--5羥色胺的產生。此外,甘藍蔬菜中還含有微量元素硒,這種元素也具有提高人情緒的作用。
6、補充纖維素。凡是經常吃甘藍蔬菜的人,都能輕而易舉地滿足機體對纖維素的需求。這類蔬菜中含有的大量纖維素,能夠增強胃腸功能,促進腸道蠕動,以及降低膽固醇水平。此外,經常吃甘藍蔬菜還能夠防治過敏症,因此皮膚過敏的人最好把甘藍視為一道保留菜。
7、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的來源。甘藍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其中的鉀元素能夠調節體內水液的含量,將體內的有毒物質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並能代謝掉組織間隙多餘的水分。它所含有的大量鎂元素,不但能夠健腦提神,而且還能提高人的體能與精力;其中的鐵元素,能夠提高血液中氧氣的含量,有助於機體對脂肪的燃燒,從而對於減肥大有裨益。
8、消炎止痛。甘藍類蔬菜同藥物一樣,能夠減輕關節疼痛症狀,並且還能夠防治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因此,關節炎患者最好經常吃這類蔬菜,並且為了防止感冒引起的咽喉部炎症,在冬春季節感冒的高發季節,也應當經常吃甘藍菜。
9、做菜時最好用橄欖油。甘藍菜中幾乎不含脂肪,所以在做菜時應用橄欖油。這是因為在這種不飽和油脂的幫助下,甘藍中所含的各種脂溶性維生素,才能夠被機體吸收利用,從而打造出強壯的體魄。
10、苗條身材。許多世界上的名模都喜歡食用甘藍菜,因為她們知道這對於瘦身減肥很有好處。其中的理由是:每100克甘藍只含有25卡路里的熱量,並且所含的糖分也很低。因此甘藍能夠穩定血糖水平,你吃了這種蔬菜後也就不怎麼感到飢餓,從而達到飲食減肥的目的。
折疊藥用價值
功效:葉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胃痛﹑關節不利﹑火燙傷及腎虛等,可強健﹑通經﹑增智。種子可使人安眠及防止老人痴呆症。
用法:葉與排骨共煮或燉爛,乾品可與魚燉煮或與排骨或豬肝同燉服食。種子與肉或魚蒸燉同食。鮮葉洗淨搗汁微加溫飯前飲服,亦可搗爛敷燙傷。
包心菜葉大而厚,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且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是一種天然防癌良藥。重要的甘藍菜有芽甘藍、無頭甘藍、結球甘藍、羽衣甘藍、紅甘藍等,前四種甘藍,都名列美國防癌協會建議的三十種防癌蔬果。
甘藍菜性味甘平,具有益脾和胃,緩急止痛作用,可以治療上腹賬氣疼痛
採摘甘藍菜,嗜睡,脘腹拘急疼痛等疾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糖等成分,其中以維生素A最多,並含有少量K1,U,氯,碘等成分,尤其K1及U是抗潰瘍因子,因此常食用甘藍對輕微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有紓解作用,適合任何體質長期食用。另外含有一些硫化物的化學物質,是十字花科蔬菜的特殊成分,具有防癌作用,其中又以甘藍菜和胡蘿葡,花椰菜最著名,並稱為防癌的三劍客。
甘藍--天然胃菜甘藍性平味甘,無毒,入胃、腎二經。甘藍是世界衛生組織曾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譽為天然"胃菜"。其所含的維生素K1及維生素U,不僅能抗胃部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的幾率。
甘藍菜有利於激素分泌,幫助乳房發育。
一杯芽甘藍所含的纖維質可高達七.五克,是纖維質的最佳蔬菜來源之一。
各種甘藍均是鉀的良好來源。結球甘藍尚含極豐富的維生素A、鈣和磷。
甘藍生食或以鮮品絞汁(二百至三百C.C),空腹服用,每天二至三次,效果最好。不過,包心菜比大白菜含的粗纖維多而粗糙,故質硬,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宜多用。
甘藍菜含有維生素K,維生素K在維持骨骼密度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上了年紀的婦女,如果服食適量維生素K,骨骼會更加密實,骨折的機會也較少。所以婦女老人要多吃甘藍菜。
視網膜黃斑退化是65歲以上的老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如果在飲食中增加葉黃素的攝取量,可以幫助預防此病。甘藍菜、菠菜等含有葉黃素。葉黃素作為抗氧化劑,可有效防止視網膜黃斑退化。經常吃這兩種蔬菜,還可使白內障的發病率減少40%。
【洋蔥】
功效
洋蔥中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不僅富含鉀、維生素C、葉酸、鋅、硒,及纖維質等營養素,更有兩種特殊的營養物質——槲皮素和前列腺素A。這兩種特殊營養物質,令洋蔥具有了很多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健康功效:
預防癌症
洋蔥的防癌功效來自於它富含的硒元素和槲皮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刺激人體免疫反應,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同時還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而槲皮素則能抑制致癌細胞活性,阻止癌細胞生長。一份調查顯示,常吃洋蔥比不吃的人患胃癌的幾率少25%,因胃癌致死者少30%。
維護心血管健康
洋蔥是所知惟一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會產生降血壓、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洋蔥中含量豐富的槲皮素,其生物的可利用率很高,科學家研究報告指出,槲皮素可能有助於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能提供重要的保護作用。
刺激食慾,幫助消化
洋蔥含有蔥蒜辣素,有濃郁的香氣,加工時因氣味刺鼻而常使人流淚。正是這特殊氣味可刺激胃酸分泌,增進食慾。動物實驗也證明,洋蔥能提高胃腸道張力,促進胃腸蠕動,從而起到開胃作用,對萎縮性胃炎、胃動力不足、消化不良等引起的食慾不振有明顯效果。
殺菌、抗感冒
洋蔥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有效抵御流感病毒、預防感冒。這種植物殺菌素經由呼吸道、泌尿道、汗腺排出時,能刺激這些位置的細胞管道壁分泌,所以又有祛痰、利尿、發汗以及抑菌防腐等作用。
小建議:紫皮洋蔥營養成分更高
根據皮色,洋蔥可分為白皮、黃皮和紫皮三種。從營養價值的角度評估,紫皮洋蔥的營養更好一些。這是因為紫皮洋蔥相對於其他兩個品種的洋蔥味道更辛辣,這就意味著其含有更多的蒜素。此外,紫皮洋蔥的紫皮部分含有更多的槲皮素。
洋蔥對「富貴病」有很好的預防
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身重、惡寒、發熱、無汗。可口可樂500毫升,加入洋蔥100g切絲,生薑50g切絲,紅糖少量,慢火燒開約5min,趁熱飲。
近年發現,除此之外,洋蔥可有效預防「富貴病」,洋蔥含有黃尿丁酸,可使細胞更好利用糖分,從而降低血糖。洋蔥還含有前列腺素,可擴張血管,減少外周血管阻力,促進鈉的排泄,使增高的血壓下降。
洋蔥中含有少量的棉子糖是一種功能性低聚糖,是洋蔥抵御惡劣環境(耐寒、耐旱)的重要糖類。棉子糖可增殖人體雙歧桿菌,起到潤腸通便、降脂降壓等作用。
洋蔥中還含有二烯丙基硫化物,有預防血管硬化、降低血脂的功能。在洋蔥中還能測到含槲皮質類物質,在黃醇酮誘導下所形成的配糖體有利尿消腫作用,這些對肥胖、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症的預防有益,與洋蔥的燥濕解毒功能是一致的。
其他藥效
(1)所含前列腺素A是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可對抗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促進鈉鹽排泄,有降血壓作用;
(2)所含硫化物能促進脂肪代謝,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作用;
(3)洋蔥所含類黃酮能降低血小板的粘滯性,常吃洋蔥可預防血栓,減少心梗和腦血栓概率;
(4)洋蔥含有與降糖藥甲磺丁脲相似的有機物,能明顯降低血糖含量;
(5)所含硫化物、微量元素硒等,能抑制胃癌、食道癌、結腸癌、乳腺癌等;
(6)洋蔥所含揮發油能助性,老人常吃洋蔥可提高性生活質量;
(7)洋蔥可提高實驗鼠的骨密度,常吃洋蔥可預防骨質酥鬆;
(9)洋蔥富含維生素C、尼克酸,它們能促進細胞間質的形成和損傷細胞的修復,使皮膚光潔、紅潤而富有彈性,具美容作用。所含硫質、維生素E等,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生成脂褐質色素,可預防老年斑。
【金針菇】
1、金針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於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賴氨酸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功能。
2、金針菇,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臟病,而且也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
3、金針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食用金針菇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消除重金屬鹽類物質、抗腫瘤的作用。
⒋ 金針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⒌ 食用金針菇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
⒍經常食用金針菇,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臟病及胃、腸道潰瘍,而且也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
7.金針菇營養成分十分豐富,如蛋白質、維生素B1、B2等,具有利濕熱、寬胸、利尿、止血、下乳的功效,並且治產後乳汁不下,用金針菇燉瘦豬肉食用,極有功效。
對人體四大好處
降低膽固醇
健康的人體內膽固醇含量是很正常的,但是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在飲食的時候很不注意,導致體內的膽固醇含量增高,誘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的膽固醇含量很高,如果不能及時控制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平時老年多吃些金針菇可以有效的降低體內的膽固醇含量。
緩解疲勞
每天工作很勞累的人如果休息不好他們的身體很容易會出現慢性疲勞,我們要緩解疲勞其實不僅僅是通過休息而已,還可以通過飲食來緩解疲勞,有些食物對緩解疲勞的效果還是挺不錯的,比如金針菇。平時工作太累的人在日常飲食的時候可以多吃些金針菇。
抑制癌細胞
癌症對人類的危害是非常大,至今,癌症還沒能完全治好,科學家們對很多癌症也無能為力。我們要預防癌症可以通過飲食來實現,很多食物都含有抑制癌細胞的效果。比如金針菇中含有一種叫多糖體樸菇素的物質,抗癌效果很不錯,想要預防癌症的人平時也可以多吃金針菇。
提高免疫力
我們都知道身體免疫力越強的人越不容易患病,很多體弱多病的人就是因為身體免疫力太差了。平時除了通過鍛鍊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外,飲食也可以促進身體免疫力的提高,這裡小編建議大家多食用金針菇來提高免疫力,因為金針菇中含有一種可提高免疫力的蛋白質。
宜忌人群
宜食
適合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的老人、兒童、癌症患者、肝臟病及胃、腸道潰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忌食
金針菇性寒,故平素脾胃虛寒、腹瀉便溏的人忌食。此外,金針菇不宜生吃,宜在沸水中燙過烹調成各種熟食。
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生產] 產後血壓偏高- BabyMother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推薦與評價
身體沒有什麼頭痛之類明顯不適,也沒有母乳壓力,不知道有沒有人產前血壓正常,產後出現高血壓症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132.231 (臺灣) ... ... <看更多>
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青年診所暨楊靖瑩哺乳諮詢中心,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若孕前沒有偏頭痛的病史,孕程與產後也沒有妊娠高血壓的問題,那麼,產後頭一周頭痛,大多是產後荷爾蒙下降太快,血管過度擴張所造成。喝一杯咖啡,讓血管收縮, ... ... <看更多>
產後高血壓頭痛 在 [月子] 我的產後才高血壓歷程分享-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1.前言
我在37週生產前 血壓都沒有到達140/90
也就是不算高血壓
不過因為收縮壓從懷孕前的110來到後期132
醫生認為有慢慢偏高的狀況 加上蛋白尿 胎盤功能不好
所以就在37週整催生
2.高血壓悄悄找上門
生完的時候血壓一度降下來 但是在住院第二天
半夜起來擠奶 護士早上量我血壓就恢復到了130以上
當時的我傻傻以為是因為沒睡好
所以一直到出院到月子中心就算血壓偏高
我和我的主治醫師都沒發現異狀
在月子中心的時候我持續服用醫院開的藥
包含子宮收縮藥 也就是麥角新鹼
在住月子中心大概第二天的時候
我覺得躺下就呼吸困難 血壓一量不得了
躺著量居然來到160!
於是老公帶我掛急診 不過說也奇怪
在急診室坐著量血壓時居然沒超過140
本來醫生都要打發我了
不過保險起見 在讓我離開急診室之前
又幫我量了一次血壓 當時是躺在病床上量
血壓又來到了150 醫生做了很多檢查也找不出原因
只好開血壓藥放我回家
那時我想 我爸媽都沒高血壓 我產前也沒有
怎麼產後變這樣呢?
於是我開始找兇手 便猜測子宮收縮藥
可能是誘發我高血壓的原因!所以我就先停藥
結果隔兩天發現惡露量有變多 我想說不然把剩下的藥吃完好了
一吃不得了……我又開始無法躺下 躺下就心跳變慢
心悸 呼吸困難 血壓飆高 而且那時候老公已經回去上班
沒人陪我……當時血壓最高來到197/100
這種嚇死人的數字!
當時求助腎臟科 心臟血管科 開的藥都無法控制我的血壓
每每躺下血壓就會在160左右徘徊
坐著卻又正常……
3.找到解藥
由於花了太多時間在西醫上 血壓卻不見起色
我開始喝中藥的水藥 血壓降到140左右
雖然還是高 但至少比之前好多了!
出月子中心以後 我想到了之前朋友介紹
在南投的合德中醫 於是就開始我的求診旅程
醫師認為所有問題都從腸胃引起
我半信半疑 結果吃了他的藥
我血壓兩個禮拜內已經降到130以下!
現在吃了一個月的藥 搭配臺中慈恩堂的推拿
血壓已經來到120以下
不會隨姿勢有太大變化
4.後記
當初不服輸 不想一輩子吃降壓藥 所以找很多方法
幸好中醫和推拿對我來說是有用的
我查過版上 產後高血壓的文章只有一兩篇
因為大部分媽媽在生完血壓就正常了
所以寫下我的心路歷程
希望可以幫助到和我有一樣情況的媽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229.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70934536.A.2B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