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21(午)
最近跟朋友聊到一個關於表演的話題
也在課堂上聽見學生提了類似的問題
決定綜合來說一下這個以前聊過的事情
表演的最高境界其實是覺得你沒有在演
你就是那個角色
所以你怎麼做都是對的
讓觀眾跟著你的心起伏
隨著你的心境喜悅難過
觀眾好像角色本人
或是角色的朋友一樣感同身受
唱歌也是
我們要聽到是你唱出了你的感受
聽眾聽見了自己的故事
聽到了你幫我們發聲(或是把歌手當成自己,唱出這些態度)
所以到最後追求的就是所謂的『自然』
每個人對於事物的感受都不一樣
但『真誠』會是一個基本能夠檢查的標準
高中剛學表演的我
就是那種很標準的『賣弄』派
什麼東西都在追求一種表面
要很用力、要很特別、要跟別人設計出來的都不一樣
這樣才能顯得自己比較厲害(到底為什麼可以這麼幼稚的這樣認為?)
因為我是學這個的、我是科班生
怎麼可以做的很『一般』?
這樣偏差的執念
讓我在後來花了非常多時間去改掉這個惡習(當時生重病就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也是很多前輩說的『匠氣』
技巧滿滿靈魂卻都是空的
聽唱歌就更明顯了
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完全無法唱歌
覺得自己的歌聲裡面怎麼什麼都沒有?
連最基本的在唱什麼、唱給誰聽的態度都是空的
我只是把所有的音符彷彿很厲害、有感情的執行完了而已
靈魂都是空的(我非常確定)
當這些東西越看越透徹之後
很多演員的表演就完全看不下去
因為從他們呈現的狀態裡
完全只看到『賣弄』兩個字
我說的不是從頭到尾的每一分每一秒演員都在賣弄
但那些很重的場次你會很清楚的讀到這些訊息
用更白話的方式說
就是觀眾啊!我這裡就是要讓你們哭
有沒有看到我很努力的在處理悲傷和痛苦?
有沒有看到我沒有浪費任何一秒鐘的在塞滿情緒?
這樣的表演可能突然看的時候會很驚艷
多了之後就會疲乏和無聊
你完全沒有要給觀眾喘息的空間和呼吸
真正厲害的演員是可輕可重、有快有慢並讓你意想不到
再延伸下去講
這類型的演員們很容易只在乎自己
完全沒有要給旁邊的演員一些互相配合的機會
結果就是一個人非常突兀
整個作品就失衡了
這點我在高中的時候完全沒有發現自己有問題
是看了學弟妹們的演出才意識到這件事情
因為台上有一個演員跟我做了一模一樣的行為
他把所有的焦點都搶光
看完戲之後你只會記得有一個角色很亮眼
至於整個戲在講什麼根本完全不記得
是自溺和賣弄與不在乎其他人造成的結果
我可以用當時很驕傲的我的角度來說出他們的心聲
『既然其他人撐不起來,為什麼我不能把我自己顧好就好?』(類似這種噁心的屁話很多,就不多寫了!)
所以這是個失敗的作品
失衡的就永遠不會是好的作品(這個可以延伸另外一篇討論,今兒不聊)
接著要講學生問的問題
學生說有導演分享某一個演員很厲害可以說哭就哭
而且是要多精準有多精準
我們學表演是不是應該要去訓練這件事情?
我笑了
我跟學生說
我寧可你去學習怎麼準確的每次都能夠把情緒叫出來
而不是去在乎如何精準的讓一顆眼淚掉下來這件事情
當然你能夠說哭就哭是一個很厲害的『技術』
可是你哭了不代表你的情緒是準確的啊!
無止境有人們用演員能不能把情緒放出來作為他會不會演戲的標準
我只能說
很多演員很會哭
但他哭的很『假』
他的眼淚很多很多
瞳孔、鼻孔、毛細孔和心都沒有戲
這樣怎麼能說會哭的就是很厲害的演員呢?
你可以說他的技術很好
就跟有些唱歌只會炫技的人高音很厲害、技巧很厲害
雖然靈魂是空的
一般聽眾依然會買單一樣
還是有人很愛的
不能說他們完全不對
只是選擇
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很努力去學『技術』
當都可以掌握了之後
就要開始把這些刻痕藏起來
才能成為高手中的高手
所以為什麼總是外顯的角色比較容易得獎
因為大家比較容易『看見』
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但層次轉折滿滿細節的角色才是難演的
你好像什麼都沒有做
但其實每一個細節裡都有滿滿的態度
說不出來原因卻能感受到層次
才能讓觀眾真的相信你是那個角色
這才是活著的人(角色)
沒有人應該要記得演員本人的名字
觀眾只需要記得那個角色的人生就好
#用上週去上課拍的照片來示意
#那是個藍色小精靈的一天
用上週去上課拍的照片來示意 在 頂通破解dcard 法律人2023 - mahsunhaber.online 的推薦與評價
(示意圖/記者周淑萍攝) Dcard(狄卡不过刚刚认真看了一下内容,嗯,早知道就不要认真看。 ... 通过设置大学生的门槛来筛选用户,将用户群固定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 ... <看更多>
用上週去上課拍的照片來示意 在 約克在哪裡?Where is York? | Rio de Janeiro RJ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外人我本人愛拍照留念,當下就拍到外婆手裡捧著我們還沒吃到的那幾塊,嘴角藏不住喜悅的靦腆笑容。這張照片在這幾天家族懷念外婆時,好幾次出現在社群平台上。 我一開始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