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邀請到了 N1的田野筆記About N1 in the field 來跟大家分享她的荷蘭🇳🇱生活觀察。覺得超級有趣又收穫滿滿的一集!分享給大家喔!也別忘了支持一下N1的 #船到荷蘭自然直 新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5的網紅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對於孕育我們的土地,你,許下了哪些堅定的承諾?。2015年起,台灣應用材料、愛惜社區推展協會與 IC 之音.竹科廣播對於環境教育推廣充滿著願景與希望。在過去連續五年,深入桃竹苗新竹高中職,超過四萬名師生響應《看見台灣之後》環保教育活動。 今年看見台灣之後—環保 30,台灣因你...
田野筆記 在 News98 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姚舜 #超級玩樂大帝國】
◍ 播出時間|8月29日(日)下午14點-16點
⠀⠀⠀⠀⠀⠀⠀⠀⠀⠀
❐ 第一小時(14:00-15:00)
來賓:作者 任恩儀
主題:《船到荷蘭自然直!》
窺看荷蘭真實相貌,旅歐教育學家恩儀的第一手文化解析!Hallo荷蘭人反差萌!高個民族卻住小房子?荷蘭人精打細算要說務實還是小氣?強調自由,又注重公平正義的精神?說到單車你絕不會漏了荷蘭?還有更多隱藏版的荷蘭文化,聽恩儀怎麼說!
⠀⠀⠀⠀⠀⠀⠀⠀⠀⠀
#n1的田野筆記
⠀⠀⠀⠀⠀⠀⠀⠀⠀⠀⠀⠀⠀⠀⠀⠀⠀⠀⠀⠀⠀⠀⠀⠀
❐ 第二小時(15:00-16:00)
來賓:作者 謝哲青
主題:《早知道就待在家》
在疫情蔓延、充滿未知的此時此刻,也許你正待在家,也許你正好回想起好久以前的一段旅行,你想的又是怎樣的風景?看行走的百科全書謝哲青,用生命實踐旅行,就讓這本書陪伴此時的你。
⠀⠀⠀⠀⠀⠀⠀⠀⠀⠀
——————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超級玩樂大帝國YouTube頻道:https://ppt.cc/fxyWzx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田野筆記 在 Nicolle尼可 矽谷Bonjou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Ker這樣說 X N1的田野筆記:抽書活動!】
每個移居海外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去理解一個文化,摸索到融入的過程,不外乎是尋求一種認同感。
我跟 N1的田野筆記About N1 in the field的恩儀,是換日線第一批的專欄作者,有革命情感。恩儀出書了!我第一個送上祝福,這本《船到荷蘭自然直》非常好看,不只帶你走入熟悉的荷蘭場景,還有背後的Why和How。
本身為教育學者的恩儀,觀察分析能力入微,文字細膩深刻。恩儀最近來「你Ker這樣說」作客,分享她旅居荷蘭和美國的心路歷程,她犀利而邏輯清晰的分享,和「先摸索、找答案」的自主式文化探索過程,令我印象深刻!
這集聊下來,勾起我當年赴美求學、工作,移居德州和矽谷的點滴。若你計畫移居海外,想了解認識、融入當地文化的撇步,這一集千萬別錯過!準備好自己、多看多聽,保持開放心態與好奇心,會讓你的海外移居探索旅程相當豐富。「讓自己盡量像一塊海綿吧!」Let's Dive In~
🔥怎麼抽《船到荷蘭自然直》🔥
活動時間:8/24前完成以下3個動作就能免費看好書
❶ 同時按讚追蹤N1的田野筆記&Nicolle尼可矽谷Bonjour粉專
❷ 按讚這篇貼文
❸ 在這篇貼文下方留言你聽完這集的心得,並公開分享這則貼文
我們將送出三本《船到荷蘭自然直》,若你人在海外送你電子書兌換碼 🧡
🎧收聽 Ep45 旅歐教育學家「先摸索、找答案」的文化體驗👇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xMhJyM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iLGS8z
Spotify: https://spoti.fi/3sesEjK
📚直接購書傳送門: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0274
田野筆記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對於孕育我們的土地,你,許下了哪些堅定的承諾?。2015年起,台灣應用材料、愛惜社區推展協會與 IC 之音.竹科廣播對於環境教育推廣充滿著願景與希望。在過去連續五年,深入桃竹苗新竹高中職,超過四萬名師生響應《看見台灣之後》環保教育活動。
今年看見台灣之後—環保 30,台灣因你而改變,首次邀請紀錄片大師柯金源導演、曲全立導演,透過柯金源導演《海》紀錄片、曲全立導演《美力台灣 3D》紀錄片,了解台灣現今生態。
兩位導演用常達十年以上的時間紀錄台灣環境,透過導演的眼睛發掘、深入議題。本次也邀請到寶島淨鄉團創辦人林藝擔任主持人,透過林藝長期推廣環保行動的經驗與導演對話,與我們分享這些寫實紀錄背後的精彩故事!
//【柯金源導演介紹】//
27 部紀錄片,從高山的千年巨木林到海底的珊瑚釋卵、從養蚵的漁民到種稻的農民、從不斷後退的海岸線到日漸混沌的天際線,以過人的毅力完成27部紀錄片。
30 萬筆田野筆記,長期以行腳方式記錄台灣自然景貌,足跡遍及島嶼各個角落。累積上百萬字的 田野調查資料、20萬張照片,並出版超過30萬字的台灣環境報導專書。
90 座影像講座,創作生涯獲得超過90個獎項肯定,包含:台北電影節紀錄片首獎、台灣國際 紀錄片影展台灣獎、紐約電視展最佳導演、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蒙大 拿影展最佳影片、韓國綠色影展Excellence Prize ...等。
●《海》紀錄片介紹:
『海』紀錄片的企劃、製作與拍攝內容,是以台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做為主要觀察與記錄重點。因此,延續自1994年公視「瀛海水晶宮」節目、2004年「記憶珊-瑚」紀錄片的內涵,針對目前的海洋環境現況,以及人如何利用海洋資源型態,做為紀錄片呈現的主軸。三十五段影像故事,沒有旁白與配樂,極簡的漁人對話,「海」紀錄片,以最質樸、純粹的紀錄影像與舖陳,簡單而直接的凝視,呈現海洋的生命樣貌,以及人類從海洋擷取各種養分的方式,乃至於海洋反撲的力道。
//【曲全立導演介紹】//
在事業起飛的 35 歲,一顆拳頭大的腦瘤改變了曲全立導演的宿命。事業正要起飛的曲導演,將 3D 技術運用,回饋到這塊土地上。他始終記得自己是一位「重生」的人,也因如此,更期盼將小愛化為大愛,自籌經費建立 3D 行動電影車,讓偏鄉孩童能看見「自己與我們的環境」。自 2008 年接觸 3D 以後,3千多個拍攝的日夜、跑了 22 萬公里、拍攝 300 位即將消失的匠人,與無數面臨改變的台灣地景,他持續創作 3D,期盼為這塊土地作傳!
●《美力台灣 3D》紀錄片介紹:
10個瀕臨消失的台灣美景,100個將被遺忘的傳統匠師,全靠1個半聾半盲的傻瓜導演,用10年去記錄,讓我們不至於忘記,台灣最美的樣子。台灣,一個美麗的小島。在這個島上,有高聳入雲的山脈,有湛藍清澈的海洋,在山林和海濱之間還有辛勤工作、永遠保持笑容的人民。在近十年間《美力台灣》走遍台灣的每個角落,從山林拍到海底,從鄉村拍到城市,不但有令人驚歎的美麗自然景觀,更記錄下超過百位傳承台灣傳統民間工藝的國寶級工匠。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更是這些單純而深刻的工匠精神。知名作家小野獻聲相挺、一手包辦全片旁白,金獎常勝軍鍾興民量身打造的電影配樂,《美力台灣》巧妙地將台灣的自然風貌與匠人代表的文化底蘊結合在一起,在八十分鐘之內,帶領觀眾走入前所未見的,不一樣的美「力」台灣。
更多支持與關注我們:
👉2020 看見台灣之後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fterbyd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ppliedMaterialsTaiwan
👉愛惜社區推展協會 官網:https://www.ishare.org.tw/
👉IC之音.竹科廣播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c975
👉柯金源導演 紀錄片資料庫:https://docs.tfi.org.tw/zh-hant/filmmakers/2589
👉曲全立導演 美力台灣 Formosa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owerFormosa
👉寶島淨鄉團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rmosaCountyBeaut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t56Ayswqhs/hqdefault.jpg)
田野筆記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廚房裡的人類學家」新書介紹(2018新版)
專訪編輯:王琦柔
內容簡介:
12年前,她在廚房料理台找到人類學的廣袤田野,從此甘心樂意「土著化」,做廚房裡快樂踏實的人類學家。
這本書,不只記錄了她的學廚初心和餐飲見聞,更以知識與實務結合的新型態寫作,開啟一代華人飲食書寫的新風潮。
53篇學廚筆記× 6道私房食譜──莊祖宜第一本著作 復刻上市!
◎廚房,就是她的人類學田野
「想想是怎麼開始學做菜的,還真得感謝人類學。」
二十年前莊祖宜赴美攻讀人類學,求學期間發展出「做菜」這個第二專長。「做菜的樂趣就在於它看得到摸得到,聞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饋。」剝豆燉肉紓解了課業緊張,帶來真切的滿足感,更在博士論文苦無進展時,領她找到人生新志業,決絕放下苦讀八年的學位,縱身投入專業廚藝。
人類學者總想走進人群、深入草莽,但在學術高塔裡,田野往往成為不可及的想望。進入廚藝學校後,莊祖宜發覺:原來廚房就是她在人類學中不斷找尋的那片田野,生猛的草莽江湖!於是以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作為田野筆記,點滴記下「小學徒」最新鮮、真實的廚房見聞。
穿上格子布廚師褲、戴上小扁帽,從第一堂的基礎蛋料理,到刀工屠宰、點心派皮,她以初生之犢的熱情,記錄廚藝學校的學廚歷程、與師長同學的互動百態,之後又以小學徒視角,記述在米其林二星餐廳Amber摘葉切菜的苦力勞動中,味覺擴張、眼界全開的新鮮經歷,並親身見證地中海式餐廳Bio的開幕到歇業,間或穿插與名廚派翠夏、麥克.瑞德的幫廚經驗,還有與湯瑪斯.凱勒、Nobu等偶像面對面的精彩時刻,筆鋒幽默真誠,又有深刻見地,讓廚藝外行人讀來趣味橫生,又得以一窺專業廚房祕辛趣聞,門道中人也能從中領略訣竅心法,藉她的經驗得到鼓舞。
作者簡介: 莊祖宜
師大英語系畢業,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碩士。留學期間發展出做菜的第二專長,三十出頭放棄博士學位轉行入廚,先後進入麻州劍橋廚藝學校,歷經香港星級餐廳實習,並以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記錄學廚生活,移居上海期間更錄製一系列烹飪教學視頻,示範做菜技巧。煙薰火燎之餘勤寫作分享餐飲見聞,著有《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大家都想做菜》、《簡單.豐盛.美好》。婚後隨外交官夫婿四海為家,先後旅居台北、紐約、西雅圖、波士頓、香港、上海、華府、雅加達,再到目前的成都。育有兩子述海、述亞。隨遇而安的性格孕育獨特飲食見解,以飽覽群書,吃遍四方,並認真思考一切與飲食有關的課題為人生志業。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系列烹飪教學視頻請見個人網站:www.chuangtzui.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sENanD0rZ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