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流產不要怕,找到適合的不孕症醫師幫你助好孕」
#流產 #意外流產 #自然流產 #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是指已懷孕二十週以內,連續三次以上的自然流產。
習慣性流產的病因相當複雜,任何影響到胚胎生長和著床的因子,都是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因素。如若現已改為連續流產兩次時,建議夫妻雙方就要接受檢查。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有哪些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根據統計,大部分為原因不明,可推測是胚胎異常,而自然淘汰。其他常見的原因可能為夫妻染色體異常、免疫疾病或子宮異常等。如發生習慣性流產,建議夫妻一同接受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屬於免疫功能異常的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好發於育齡婦女,有人於早期即出現症狀,有的則是生過孩子後才被誘導發病。一般流產常見於懷孕10週前,對於10週後的流產或10週前出現3次以上的流產,或懷孕34週後因子癇前症而造成的早產,須懷疑是否有此症候群。臨床病人的表現為血栓,但有人未必有臨床症狀,而是抽血檢查得知,因此,必須以抽血兩次(間隔3個月)進行診斷。
以下針對習慣性流產列出幾項重點
1. 習慣性流產大部分都是「偶發性」,多數跟胚胎染色體異常相關。胚胎染色體異常則跟懷孕女性的年紀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2. 習慣性流產定義為:第一孕期或第二孕期早期,有兩次或兩次以上自然流產的情況,就是習慣性流產。
3. 超過一半的習慣性流產,檢查仍然找不到確切的原因。
(呼應第1點:習慣性流產大部分都是「偶發性」,多數跟胚胎染色體異常相關。)
4. 如確診為習慣性流產,應該及早安排相關檢查:
a. 夫妻皆需要接受染色體檢查
b. 妻:荷爾蒙及代謝檢查、抗體篩檢、子宮輸卵管攝影及 子宮腔鏡檢查。
5. 接受專業醫學及心理諮商。
#如何預防慣性流產呢
前面提及夫妻需共同接受的篩檢項目,針對檢查結果可採取相對應的解決方式。
✒︎ 夫妻染色體異常:試管嬰兒療程,加上PGT-A 植入前胚胎染色體檢查,找到染色體正常的胚胎,再進行植入
✒︎ 抗磷脂抗體症:低劑量阿斯匹林(Aspirin)、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LMWH),合併使用或是各自單獨使用。
✒︎ 糖尿病:接受糖尿病治療,建議使用胰島素(Insulin)
✒︎ 甲狀腺機能異常:接受內分泌醫師檢查,正確治療
✒︎ 泌乳激素異常:服用降泌乳激素藥物
✒︎ 子宮結構異常:子宮手術(子宮腔鏡子宮中膈、沾黏、息肉或肌瘤等切除手術)
若相關檢查都正常,建議可考慮透過胚胎切片,選擇正常的胚胎植入。根據統計,植入一顆正常囊胚的著床率高達50%,流產率可小於10%。
#現在的你可以怎麼做呢
治療不孕必須經過全方位的評估,在患者所能接受程度中,找出合適的方式。尤其醫病雙方是否能相互溝通很重要,特別是有不少的自費檢查,做或不做,就非常需要醫病在互信的基礎上建立共識,針對適應症有需要才做。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如果有重複性流產經驗,應該接受專業婦產科或不孕症科諮詢,接受詳細的檢查。如已找出原因,建議及早處理,及早治療,降低再次發生流產的機會。由於人工生殖機構的經營型態不同,有的附屬於醫學中心,有的是獨立專科診所,各有優勢,患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機構與施術醫師。對於狀況複雜,需要更為精密檢查或手術治療、會診其他專科的患者而言,選擇醫學中心或許是更適切的選擇,一是療程中可省去往返不同醫療機構的麻煩,二是同院醫師在溝通上也相對方便。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中山大學附設醫院的生殖中心找我
我們有最專業且完善的醫療團隊,我會盡我的全力協助妳。
#妳的好朋友 #醫人 #醫病 #醫心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中心
#生殖好孕博士劉勇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ngela在鮮紅色的藥丸包裝擠出一粒圓扁的藥丸,這就是她每日服用一次的甲狀腺藥物。現年29歲的Angela,已經服食該藥逾兩年,至今依然未斷藥。她透露,醫生曾建議可轉飲碘水或做手術,但她仍沒有這個打算,並期望「希望我可以乖乖食吃藥就會冇事了」。 嚴重可致心臟衰竭 呼吸也會肥 甲狀腺亢進是都市人常...
「甲狀腺切除藥物」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生殖好孕博士 劉勇良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20160422 甲狀腺癌術後停藥憂鬱失憶副作用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甲狀腺切除藥物、甲狀腺切除飲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甲狀腺切除藥物、甲狀腺切除飲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針對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組合式無痕微創甲狀腺切除 - Facebook 的評價
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 世界甲狀腺日: COVID-19 紛紛擾擾疫情下談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回顧與展望
五月25日(525)是世界甲狀腺日,以往每年的525都會有針對病友的專題演講,今年剛好遇到新冠病毒的疫情, 只能以簡單文字淺談甲狀腺癌的一些點點滴滴。
甲狀腺是內分泌的器官,雖然是個僅有20公克的腺體,但是因為其甲狀腺荷爾蒙影響幾乎全身代謝功能,而且腺體位置就在頸部(恰好是許多身體重要路徑通過的要道),鄰近氣管和影響腦部的頸動靜脈,又和發聲的聲帶及神經比鄰而居, 再者就是和多數頸部淋巴脈絡相通,所以甲狀腺一旦生病就常有多重的症狀,甲狀腺的疾病可以約略分成幾類,包括(1)功能異常(如甲亢或甲低症),(2)發炎(如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發炎),(3)長東西(如結節、囊腫、腺瘤或癌症),其中癌症相對比其他疾病更令人恐懼。甲狀腺癌最大宗(超過95%)是分化型甲狀腺癌(又可分為乳突癌和濾泡癌),比較少見的是未分化癌和髓質癌,從分化型到未分化甲狀腺癌存在一個過渡的情形,也就是分化不良癌。以預後而言,未分化癌最差(通常診斷後不到1年),分化型甲狀腺癌就相對讓人放心許多,存活通常超過10年,而且近八成可以超過15-20年,所以才會被「美名」成「最友善的癌」,分化不良癌則介在兩者之間。其實從分化到分化不良再到未分化癌有點像是逐漸惡化的感覺,分化癌吸收放射碘,分化不良和未分化癌不吸收放射碘,反而吸收葡萄糖,這就是為什麼用葡萄糖正子影像(FDG PET)偵測分化不良和未分化癌;以基因突變的角度也印證了未分化癌因為累積許多異常基因而呈現其複雜性及易侵犯和轉移的特質,因此未分化癌治療上就會有如果手術切不乾淨,就幾乎無法控制的情形;相對而言,分化型甲狀腺癌在適當的手術切除、放射碘治療、甲狀腺素抑制治療下可以有痊癒的機會(也就是所謂的沒有疾病跡象 no evidence of disease: 血液呈現理想的甲狀球蛋白Tg和甲狀球蛋白抗體anti-Tg ab值,影像學也沒有發現腫瘤的跡象),就算沒有痊癒也別太擔心,即便沒有理想的腫瘤指數,如果影像學沒有明顯腫瘤惡化的跡象,也可以算是穩定;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是有約一成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在初步治療後仍然不穩定(也就是有疾病持續或惡化跡象,簡單說就是血液呈現上升的甲狀球蛋白Tg或甲狀球蛋白抗體anti-Tg ab值,影像學發現疑似腫瘤的跡象)。
分化型甲狀腺癌令人困擾的是腫瘤復發,保守估計有10~30%的復發率,而復發的發現可以是初診斷後5~10年以上,為什麼腫瘤會復發? 有一部分是因為初步治療其實並沒有清除所有的甲狀腺癌,而生長緩慢的殘餘甲狀腺癌會在5~10年後才變得明顯。復發的甲狀腺癌通常也比較棘手,一方面是經過歲月的淬鍊,腫瘤可能會累積更多異常基因而有利於腫瘤的生長,另一方面殘存的甲狀腺癌經過初步治療後能夠存活並生長其實也意涵其惡性度提高了,臨床上不乏復發後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已經變身成分化不良,甚至是未分化癌。分化不良與未分化癌通常是不吸收放射碘或者具有輻射抗性且生長快速的甲狀腺癌,因此臨床上只能使用更先進的治療方法,通常需要標靶藥物,甚至是免疫治療,此時就絕對不是「最友善的癌」了。
個人在核子醫學從事甲狀腺腫瘤臨床和研究超過30年,見證到近年臨床分化型甲狀腺癌診療方式改變最多也趨向更複雜,長久以來甲狀腺全切除加上放射碘治療一直是唯一的法寶,復發後的甲狀腺癌也是手術切除(如果還能切除的話)加上放射碘治療(累積到數千毫居里),但是10多年前的研究發現有些極為早期的微小甲狀腺乳突癌其實不用甲狀腺全切除,也無須放射碘治療,甚至有些研究主張「純觀察」(美其名為「積極監測 active surveillance」)就好,而近代的研究也發現持續使用放射碘治療其實對某些復發後的甲狀腺癌是沒有用的(尤其是具備 bRAFV600E基因異常陽性的腫瘤),因此提出放射碘治療無效或頑固性甲狀腺癌(RAI-refractory DTC)的新名詞,因應而生的是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還有一些正在觀察中的治療方法也被提出,例如對於微小甲狀腺乳突癌或復發性腫瘤(尤其是淋巴結復發)進行射頻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簡稱 RFA)。這些治療方式的改變對醫生和患者其出發點可能是好的,避免過度與無效治療帶來的傷害,也提供新科技產品或藥物改善以往「一招半式(手術+放射碘)就行遍江湖」的治療法,但是這些診療方式改變給了醫生和患者更多的選擇,也帶來相當的衝擊,有人問我難道分化型甲狀腺癌診療沒有定則 (protocol)或指引(guidelines)嗎? 當然有! 但是條文是簡單的卻也存在一些爭議和灰色地帶,譬如最常被病友諮詢的是甲狀腺全切除的必要性,尤其在腫瘤大小1~4cm時需要更多的討論(只切單葉的復發率和未來追蹤方式、全切除的風險和終身甲狀腺素服藥必要性),又譬如令病友困擾的放射碘治療的劑量活度(A醫生說100毫居里,B醫生主張150毫居里),劑量活度選擇一直都沒有標準(醫生主觀意識加上疾病風險評估),復發後如何判定放射碘治療無效或頑固性甲狀腺癌的標準仍在研議中(即便全球會議也沒有一致的結論),至於何時啟動標靶藥物治療或是否應該進行腫瘤基因檢測也是很難達到所謂的共識。對此我相當認同歐盟主張的多專科團隊照護(multi-disciplinary team)再加上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不同專科醫師共同討論幾個可行方案,再由主責醫師和病友就疾病風險與診療選擇的利害關係討論診斷與治療方法,這樣的理想不知是否能在台灣健保制度與醫療環境下實現。或許我正在籌畫成立的台灣甲狀腺照護衛教協會未來可以推動這樣的目標,希望有志於甲狀腺疾病診療的專業同仁和正在受甲狀腺疾病(尤其是腫瘤)困擾的病友一起來打拼!
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精準醫療的時代,甲狀腺癌治療應該是更精準的,避免過度治療(over treatment)或治療不足(under treatment),更重要的是不要傷害病人。
有位小朋友幾年前罹患甲狀腺癌合併頸部淋巴擴散,手術全切除後也接受了大劑量放射碘治療,去年腫瘤又在側頸淋巴被診斷出來的,基因檢測發現有腫瘤應是 RET 融合基因異常,外科葉醫師再次淋巴切除後甲狀球蛋白(Tg)從75降低到1 ng/mL左右,雖然不是完美的<0.2, 但是可以持續觀察,不用立刻再治療, 影像學也沒有發現任何惡化的病灶;持續抽血發現Tg稳定下降中, 這種情形不需要立刻再治療,但是某位小兒腫瘤專科醫師卻在上個月給這位小朋友服用最高劑量的以抗血管新生為主的標靶藥物,因為高血壓副作用,這位病友必須要服用降血壓药物,而且也沒有測尿蛋白。
我的建議是降低劑量,甚至停药持續觀察,因對於RET 基因異常的甲狀腺癌最佳選擇是使用抑制RET 的葯物搭配碘131治療才能殺死腫瘤,單用前述的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只能說抑制癌細胞生長,必須要長期服用,但是如果蛋白尿和高血壓沒法控制,沒多久就要影響腎功能,甚至洗腰子。反之使用的抑制RET 的葯物比較少有血管效應的副作用,如果搭配碘131治療更能使甲狀線癌細胞因為重新具有碘吸收而殺死癌細胞。
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Angela在鮮紅色的藥丸包裝擠出一粒圓扁的藥丸,這就是她每日服用一次的甲狀腺藥物。現年29歲的Angela,已經服食該藥逾兩年,至今依然未斷藥。她透露,醫生曾建議可轉飲碘水或做手術,但她仍沒有這個打算,並期望「希望我可以乖乖食吃藥就會冇事了」。
嚴重可致心臟衰竭 呼吸也會肥
甲狀腺亢進是都市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輕則會影響情緒及外觀,重則可導致心臟衰竭及心律不正。「連呼吸都會肥」,原本是一句女生閒話自嘲的句子,在當年只有25歲的Angela身上,卻是無盡折磨及絕望的始源。
情緒低落壓力大 健康每下愈況
Angela形容自己4年前的生活並不如意,與前男友關係及主要為名牌時裝品牌舉辦活動的工作開始碰壁,令她的情緒長期低落。當時Angela的工作非常忙碌,工作至凌晨三四時是常事。「但當時依然重視收入,當時對我而言,賺錢最重要。」最終,Angela還是與前男友分手,但之後她就開始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多種毛病。
有一日,當Angela行至一條每天上班都會途徑的樓梯時,發現自己走到一半已經開始氣喘,並心跳加快,「當時我只暗忖自己是否『虧虧地』,但我沒有意識到自己生病了。」
漸漸Angela亦開始聽到越來越多同事跟她說同樣的話:「你做咩肥咗嘅?」「你點解樣衰咗咁多嘅?」起初她以為是自己胖了,就開始比以前做得更多運動,例如跑步、健身,甚至近年熱門的減肥運動——HIIT高強度間竭性訓練。但每次Angela做高強度運動時,心跳都異常地快,「快得整個人都感到不適」。
頸部現浮腫 確診甲狀腺亢進
Angela慢慢發現自己身體更加浮腫起來,伴隨着同事及朋友日復日的關心與批評,她開始分不清是自己胖了,還是自己太在意別人看法而造成的假像,「有啲大話你講一百次都以為係真啦,何況每日都有人係咁重覆話你肥、話你腫」。
在半年後,Angela的朋友發現她的頸部開始浮腫,在朋友的勸告下,她終於看了第一次內分泌專科醫生,她當時已經確診甲狀腺亢進。然而,由於Angela曾有藥物敏感,所以她最初選擇了接受一年的中醫治療。但Angela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後來發現自己的眼都開始凸出,那時就知道自己真的要再看西醫了」。一年後,她的甲狀腺指數如三碘甲狀腺素(T3)及四碘甲狀腺素 (T4)都過高。她的T3指數比正常人的1.88至3.88mmol/l高至30mmol/l,T4比正常人的0.7至1.8mmol/l高至4mmol/l。「當時醫生跟我說,如果我再不食藥,心臟就會負荷不到,就會死。」
荷爾蒙過盛致新陳代謝加快 成心跳加速症狀
內分泌專科醫生丁昭慧指,甲亢患者會因為荷爾蒙過盛而導致新陳代謝加快,一般病人會有心跳過快、脾氣暴躁、消瘦、水腫、食慾暴增、大便頻密等問題。若病人有眼球凸出的症狀,已算是較嚴重,必要時可能要以進行手術治療。
丁昭慧指,現階段醫學界未知道甲亢的明確成因,但有研究指壓力有可能誘發甲亢。甲亢患者年齡層廣,由20到60歲以上不等,而女患者人數比男性多約四分一。
甲亢主要分兩種,分別是免疫能力異常而造成抗體,刺激甲狀腺而造成過多甲狀腺素的格雷氏病 (Graves’ Disease),較年輕患者是這種原因誘發甲亢;另一種是甲狀腺結節,較年長的患者,尤其患有俗稱「大頸泡」的甲狀腺脹大也會誘發甲亢。
藥物可控制 手術可根治
Angela現在每天所吃一顆的甲狀腺藥物,是其中一個可以控制甲狀腺亢進的方法,但每人的身體狀態不一,故每位患者都要經歷試藥的階段。「一開始我需要一天食15粒藥,後來才慢慢減少」。
除了藥物控制外,病人也可在醫生建議下飲碘水,根據世衞所指,有研究指明碘鹽可以減少甲狀腺體積,減輕甲亢病情。醫生也可以手術切除部份或全部甲狀腺以根治問題。
甲亢女患者有可能因為荷爾蒙分泌而影響經期,丁昭慧指,經期不準確的確會令女患者較難懷孕,而女患者流產風險也會相應增加。Angela則指自己原本也希望生育,「當時聽到當然會感到不開心,但最重要還是男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減肥無助甲亢肥腫症狀
確診甲亢之前,Angela最在意自己在外觀上的變化。她形容當時的處境的確令自己感到很無助,「如果我真的胖了,至少我還可以去減肥」,當時Angela嘗試過控制飲食、戒酒及做運動,但身體都依然不停發脹,「但我當時都不知道原因為何,這才是我絕望的原因」。被問到會否期望自己食藥後,外觀會回復到原因的狀態,Angela表示「不敢想」,「有些人能夠回復原本的模樣,但我現在眼部還是有點凸出,有時看到還是會覺得有點點不高興」。
患甲亢喚醒健康生活模式
不過Angela指,她並不會抱怨自己患有這個病,「這個病令我更加正面」。甲亢讓她放棄了原本作息不定時的工作,當上瑜伽老師,令整個生活節奏都慢下來,她在考瑜伽老師牌的課程,學會調節自己的呼吸,在情緒波動時,一呼,一吸,就是令她放鬆的節奏。
現在Angela的甲狀腺素亦已經回落到正常水平。相對以前的生活,Angela形容現時的工作雖然都忙碌,每天都要游走三區教授瑜伽,但她形容現在的生活是「忙得有意義」,她亦開始享受現時結合運動與職業的健康生活。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甲亢 #甲狀腺亢進 #肥腫難分 #瑜伽 #減肥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_SOJWSQBLM/hqdefault.jpg)
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甲狀腺癌 - 陳穎樂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FindDo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FindDoc WeChat : 快徳健康香港 FindDoc
FindDoc Instagram:@finddochk
(一)甲狀腺癌有什麼類型? 00:06
(二)甲狀腺癌有什麼治療方法? 00:42
(三)患者有機會對放射治療無反應嗎? 01:45
(四)何時展開標靶藥物治療可得到最佳效果呢? 03:00
(本短片作健康教育之用,並不可取代任何醫療診斷或治療。治療成效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療人士諮詢。)
參考資料:
1.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2020). 2018 年香港癌症統計概覽. Retrieved from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pdf/overview/Overview%20of%20HK%20Cancer%20Stat%202018_tc.pdf
2. 醫院管理局. (2020). 甲狀腺癌. Retrieved from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1163a3df-86db-4b3b-a325-45741fcb04be
3. Cabanillas, M. E., & Habra, M. A. (2016). Lenvatinib: Role in thyroid cancer and other solid tumors. Cancer treatment reviews, 42, 47–55. https://doi.org/10.1016/j.ctrv.2015.11.003
4. Cabanillas, M. E., & Takahashi, S. (2019). Managing the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lenvatinib therapy in radio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Seminars in oncology, 46(1), 57–64. https://doi.org/10.1053/j.seminoncol.2018.11.004
5. Sugino K, et al. Endocr J 2018;299-306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qYosCNzZik/hqdefault.jpg)
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甲狀腺素失衡 專題 - 梁知行外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Lois近兩個月不斷出冷汗、手震、心跳加速。經驗血及抽組織後,發現甲狀腺素過高。醫生曾建議她可做手術切除全部甲狀腺。
(一) 甲狀腺素過高的成因是什麼?0:29
(二) Lois是否需要做手術切除全部甲狀腺?1:21
查詢醫生資訊:http://www.finddoc.com/
FindDoc個人化身體檢查預約: http://goo.gl/TlOs71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1PROO5cIn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VzVEOW9AFBoGrhI3-HcTc7DNdTw)
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甲狀腺切除藥物、甲狀腺切除飲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甲狀腺切除藥物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ulong也提到出處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714857 ... ... <看更多>
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甲狀腺切除藥物、甲狀腺切除飲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甲狀腺切除藥物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ulong也提到出處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714857 ... ... <看更多>
甲狀腺切除藥物 在 20160422 甲狀腺癌術後停藥憂鬱失憶副作用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每年平均有200多人死於 甲狀腺 癌,主要原因大多是因為未定期追蹤導致死亡率攀升,臨床發現,有些患者在接觸手術後,停用 甲狀腺 素,因而產生憂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