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雛菊花藝學校的花藝師吳妮晏,今天有一些沉重的話想跟大家分享,文長,懇請大家有空的話,把文章看到最後,謝謝大家。
這一個月來,陸陸續續收到一些網友傳來的訊息,告訴我有一個粉絲專頁名為「 人人都可以是花藝師」在五月二十四日發了一篇文章,文章裡面使用了一張我的照片,是我的教學影片的截圖,雖然有打馬賽克,但許多人也都看的出來那個人就是我,當下有點傷心,也不理解發文者為什麼要這麼做,但由於知道此粉絲專頁是一位我很敬重的「花藝大師」所創立的,因此這些日子我選擇沉默,也尊重這位老師的發言,當作一切都沒有發生,即便每每有人傳訊息來告訴我時,我還是會很傷心。
這兩天突然又收到許多網友傳來的訊息了,認為這篇文章雖沒有指名道姓,但明確使用了我的照片,文章內容也用了不雅的字眼「高級的垃圾」,希望我能站出來,思考了兩天,我才會決定在深夜發這篇文章作為聲明。
「人人都是花藝師」這個粉絲頁,是由台灣花藝大師「吳尚洋」老師所創立的,在五月二十四日發的文章裡,放了一些新生代花藝師的作品(不是我的作品),並且在最後一張放了我的照片,文章大概是描述這些作品醜得沒下限,將美的花全部堆在一起變成一團高級的垃圾,並開放大家踴躍投稿曾經被嚇壞的行為和作品。
根據網友傳來的訊息,許多人認為這篇文章有誘導大家「那些老師口中的醜作品都是我的作品」之疑(雖然我並不認同那些作品都是醜作品),稍早有網友於底下發問,老師有解釋,之所以使用我的照片,是因為我在「花束包裝教學」那一集的影片所使用的包裝紙,為老師認為的「韓式包裝紙」,因此老師才會截圖我的照片,想要藉此對台灣花藝體系提出一個質疑(關於網紅、韓系花藝),老師也強調他針對的是「紙」,不是我,也承諾會盡快把我的照片撤下,很遺憾的,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了,截至我送出這篇文章,我的照片還在。
我想針對三個部分提供我的觀點給大家參考,「文章裡的花藝作品是否為醜作品」、「韓式花藝與其他花藝門派的風格」、「老師認為現今花藝圈的亂象」。
1. 文章裡的花藝作品是否為醜作品:
我認為美醜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審美觀可能因為成長背景、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唐朝的人喜歡楊貴妃這樣豐腴類型的女生,但漢朝喜歡的則是趙飛燕那樣纖細的女生;或是亞洲人會覺得范冰冰這樣濃眉大眼的女生很漂亮,歐美人可能會喜歡花木蘭類型的女生,眼睛細細小小的,我相信這樣的舉例大家應該都能理解,被老師放上粉絲頁的作品,都是來自新生代花藝師的作品,他們的美醜,市場機制自然會篩選,既然他們能在市場上留下來,也各自有擁護者,我相信也是有很多人是喜歡他們的作品的。
另外在留言部分,老師清楚明確的點名了兩家花店,分別是「火山」與「opm」,老師認為他口中的這些醜作品充其量只是把花當媒材的隨意創作,對於真的穩紮穩打的專業花藝師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挑戰與諷刺。
我認為以老師的身分和地位,此言論對於台灣花藝產業並不會帶來良善的影響,只會引導崇拜老師的人來效法這樣的審美觀,並讓老師的擁護者一味的霸凌被老師指名的花店,嘲笑他們的作品,甚至可能造成對立與仇恨,這個社會的「惡意」已經很多了!
還記得吳尚洋老師曾在華視的節目「點燈」裡談到:
「我們不是影印機,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質,你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人文狀態之下成長的,那你為什麼要為了去讓一個普世價值而去決定你未來的人生,而且我覺得,為什麼你人本來生來就是不同的個體,你被規定變成這個樣子,那是不快樂的!而且有好多好多我身邊的好多同學,我覺得他們也很有才華,可是他們一直被規定,你所謂的任何人事時地物都要有一個標準答案,那變成每一個人都像影印機一樣。」
我非常認同老師當時節目中提到的論點,但再回到老師現在的行為,是不是不符合老師心目中的「美」,就應該被拿出來發文公開評論為「醜作品」與「高級垃圾」呢?如果這些作品真的有哪個地方需要改進,用「具體」的建議取代「批判性」的字眼會不會對花藝產業比較有幫助呢?例如:花型有什麼問題?色彩搭配有什麼問題?選材哪裡有問題?
再者,直接點名那兩家花店,是否影響了店家商譽?在台灣的花藝產業生存真的不容易,如果無法互相幫助,一起進步,讓台灣的花藝產業有更好的發展,至少不要互相傷害。
2. 韓式花藝與其他花藝門派的風格:
韓系花藝近幾年在亞洲盛行,之所以會盛行,也取決於市場的喜好,如果多數人是不喜歡的,那這個風格不會在近幾年崛起。
關於「風格」,以下是我的觀點:
在我的頻道下方經常會收到觀眾留言「請問這個作品是池坊還是歐式呢?」,其中一則觀眾的留言,也有看到了吳尚洋老師於底下回覆我的觀眾,並引起了一番筆戰,細節大家可以直接到這個連結了解(https://youtu.be/KWA7jWcwxhE)。
我們不可否認現今花藝領域有許多經典的流派,如德國花藝、荷蘭花藝、池坊、草月流、小原流等,這些流派都蘊藏了許多前人歸納與傳承的花藝知識與技巧,也富含花藝歷史的脈絡與時代意義,對於現今花藝發展有著不可抹滅的重要性。
但如果花藝一定要被歸納「你是什麼風格」、「他是什麼風格」、「哪個作品是德國花藝」、「哪個作品是池坊」、「哪個是韓式花藝」,那麼上述我們所提及的花藝流派創始人,在他們當時時空背景所處的朝代,他們算是什麼風格呢?他們所屬的流派與風格是經過幾百年、幾千年被後人流傳與歸納的,如果我們承認他們是一個流派的開拓者,那我們這個年代是否也能擁有和開創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流派讓後人統整與傳承呢?
舉兩個例子給大家參考:
莫札特和貝多芬當年還活著的時候,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古典音樂」、「浪漫時期古典音樂家」嗎?依常理來說,
他們的音樂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樂,經過後來的統整、歸納與傳承,成了我們現在所知的古典音樂。
「池坊」在16世紀的室町時代,池坊專應確立了花道的哲理,《專應口傳》集結了池坊哲學理念的大成,但在這之前,頂法寺的住持為六角堂插供佛花時,他已經認為自己的供佛花為「池坊」花道了嗎?
如果上述的論點成立,為什麼有自己想法的藝術家不能以自己的邏輯、喜好,去慢慢建立自己的風格與教學系統?藝術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所謂風格都是經由後人彙整與定義的,藝術家能做的,就是不斷的突破自我,如果一個人的風格慢慢成型,有人學習、傳承,就將成為一個流派。
因此,當今流行的「韓式花藝」,以及老師口中的「醜作品」,這一代的我們,沒有人能保證它們是否會成為後人所流傳的花藝流派。
吳尚洋老師經常在節目中鼓勵藝術與創作,不要被普世價值所侷限,一方面卻經常在自己的個人臉書與老師所成立粉絲專頁來批判「他認為醜」的作品,卻又無法「客觀公正」的談論作品的問題,提出「具體」的建議,甚至經常在留言進行嘲笑、沒有建設性的調侃,這跟老師在節目上(華視頻道的「點燈」節目)時所提倡的論點「應該發揮自己、不要被主流價值框限與規範、不要當影印機印出來的東西」,背道而馳。
還記得節目中,老師談論「自己以前如何被霸凌」,遺憾的是,下了節目後的今天,老師已成為台灣鼎鼎大名的花藝大師,老師確實以實力證明了自己,或許老師再也不會被世人嘲笑和霸凌了,但身為在台灣花藝圈有極大影響力的老師,時不時的拿著他的「美學價值」,去框限、嘲諷、批判其他新生代花藝師,這是讓我非常不能理解的。
還記得四月七日,老師曾在自己的個人臉書中發文,針對「花翁」一詞進行講解,當時看了老師的講解也覺得老師講得很好,讓大家更了解花藝的歷史,但其中內文提到「玫瑰花掰開、鬱金香要掰開,所有能掰開的花都不放過,怎麼你們就不能乖乖地用那些盛開的花就好嗎?自然開放的不是比較美嗎?還是都要像你們動了手腳的臉龐一樣,刻意的人為才叫美。」
近來,許多新生代花藝師會將鬱金香和玫瑰花手動開花,其目的是為了增加花朵的層次感,讓作品中有含苞的、微開的、盛開的,象徵花朵不同的生命週期,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一樣回到市場喜好,如果不是因為有很多人喜歡,這樣的手動開花方式也不會廣為流傳。
但因為老師的影響力,使得部分新生代花藝師因在作品裡為花朵做了手動開花,被老師的追隨者進行人身攻擊,攻擊那些花藝師的花跟臉一樣假,都是人工的,如果這不是霸凌,那什麼才是霸凌呢?
3. 關於花藝門檻變低
吳尚洋老師在那一篇貼文下方的留言提到,「韓式花藝只有拿整個花藝歷史的一部分出來講,花藝門檻變低,對於穩扎穩打的花藝師不公平。」
關於這個論點我想提供兩個部份給大家參考:
(一)今天任何一個花藝師在這龐大的歷史洪流中,每個人都只是花藝歷史的一部份,「池坊」是一部份,「德國花藝」是一部份,「韓式花藝」也只是一部分,更明確的說,吳尚洋老師、作品被老師評論為醜作品的新生代花藝師、或是所有喜歡花藝的愛好者,也只都是一部份,每個人一生的時間有限、資質不同,各自專精的領域也不會一樣,沒有一個人全知全能能夠代表「花藝」,當我們自己認為「別人只是講一部份時」,很多時候我們也無法代表全部。
回到我被吳尚洋老師截圖的那張圖片,那一集的主題是簡易花束包裝教學,內容是分享如何使用一款包裝紙來包裝花束,目的是讓一般民眾沒有辦法像花店一樣買齊各式各樣的包裝紙,一樣可以用影片提供的方式來為自己的花束進行包裝,頻道一直在更新內容,每個禮拜的主題不同,花藝的歷史洪流中許多技術、知識不是不會或是不講,而是一部影片大約15-30分鐘,要一次講完花藝歷史上所有蘊含的花藝知識與技術,相信任何一個老師都無法做到的,所以頻道會慢慢一集一集分成數個單元來分享,文章底下的留言串,有網友提出使用我的照片跟老師想針對的台灣花藝產業現象有何關聯時,吳尚洋老師用韓式花藝、網紅花藝作為一個切入點,因此放入了我的照片來代表韓式花束,因為影片中我選用了防水包裝紙,此包裝紙在花市資材行的名稱為「韓素紙」,表示是對「紙」不對「人」,如果大家有機會走一趟台北花市的花藝資材行,要買到「非」防水的包裝紙其實還有點難度,該說我選錯包裝紙,所以被截圖來做為韓式花束的箭靶嗎?
如果真的對韓式花束包裝有研究的人,可能一眼就能確定,那一集影片的教學並不是韓式花束包裝,術業有專攻,或許吳尚洋老師可能不太了解什麼是韓式花束包裝,才會將我的包裝手法歸納為韓式包裝,不是使用防水材質的包裝紙就等於韓式包裝。
在這花藝的歷史洪流中,有人選擇守護過去的歷史,盡力做好傳承的任務,當然也有人選擇開發新的歷史,不能說誰對誰錯,因為過去的歷史在當時也曾經是創新的產物。
(二)吳尚洋老師認為目前台灣花藝產業亂象導致花藝的門檻低,上過幾堂課就能成為花藝師,對於穩紮穩打在這條路的人不公平。
這個論點我暫時持保留態度,但今天問題出在「吳尚洋老師打了這些文字,卻放我的照片」,我認為這樣的文字意圖就不是那麼單純了!因為我並不是只上過幾門課就出來開業的花藝師(關於我的花藝學習歷程,有興趣了解可以到我的花藝頻道查詢,每一部影片下方的文字描述都有提到,這部分我就不詳述了)而我的YouTube 觀眾有沒有人因為看了我的幾集影片就出來自稱為花藝師或出來開花店呢?這我不能保證,如同沒有人能保證有沒有人看了吳尚洋老師網路上的影片,或是單堂實體課就出來當老師的,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吳尚洋老師不截圖自己在網路上的授課影片來做作為代表呢?(卻選擇我的?)
另外,我認為花藝門檻變低,照理來說,市場越來越大,應該會吸引更多同好投入,花藝用具、花藝大師課、花藝相關產業、活動、競賽也會更加盛行。
以棒球、籃球、圍棋、書法、街舞、熱音樂團、料理、烘焙或是電競來舉例,請問一個行業門檻非常高,高到離一般民眾太遠,那麼今天要怎麼說服大家來學習或是投入這個領域呢?
任何一個領域都像一座金字塔,不能只存在高端玩家,要供應整個產業鏈,一定要有中間和低端玩家,這樣一來,辦球賽才有看得懂的球迷,辦音樂會才會有聽得懂聽眾購票入場,支撐一個棒球員或是球隊、或是一個電競選手,台灣需要多少球迷、電玩愛好者呢?
同理,支撐一個花藝師或是花藝老師,需要多少花藝興趣的愛好者?
如果今天全台灣的人都不懂花、不喜歡花、不認識花、不具備花藝基本常識,每個人都覺得花藝的門檻很高,也沒有人願意出來推廣,舉辦活動、成立頻道、構思方案,人們連不新鮮的花材都無法辨別,要如何懂得欣賞專業花藝師的藝術作品?如何願意購票去欣賞國際花藝大賽?
如果接觸花藝的門檻低了,那麼花農開心,花市攤商開心,花店開心,花藝資材行開心,花藝教室的老師開心,穩紮穩打並且持續進步的花藝老師也會有學生願意付費進修,停滯不前的老師、沒良心的花店,也能因為國人花藝水平提升,無法再繼續誤人子弟,或是販賣花況極差的花卉。
有危機意識、怕被學生超越的老師,也會繼續往上進修,要求自己提高程度,如果因為學生學兩三堂課就出來自稱花藝師,並且也真的搶走了你穩紮穩打數十年而招生來的學生們,比起檢討這些進行市場推廣的人,應該要檢討自己的數十年專業為什麼會被只學兩三堂課的人輕鬆取代,是別人太有天份?還是自己沒有持續進步?還是自己的審美觀已經被市場淘汰?
一名有持續精進自己的花藝知識與技術的花藝老師,以及只上過兩三堂課就出來當老師和開花店的人,後者教個幾堂課,久了自然沒內容再傳授給學生,而前者因為有持續提升自己,他永遠有教授不完的內容,這樣一來,具備專業的老師自然禁得起時間與歲月的考驗,也沒有不公平的問題,因為市場自然會淘汰不適任的人。
另外,我還想對於這些日子聽到的一些「關於我」的聲音,做一些說明:
Q:為什麼會想要錄製花藝教學影片?
A:去年中旬,我因為一場嚴重疾病,與死神擦肩而過,苟且活了下來之後,因為不太清楚自己還能活多久,也不知道自己待在彰化教課還能教多久,一堂課8-10人這樣教,如果想要讓自己的教學系統推廣出去,在Youtube上面提供教學應該會是推廣效率最快的方式,假設接下來的日子還是不幸走了,那些在網路上的影片也能為自己的人生留下走過的痕跡,即使有一天這些影片沒有人要看了,當我的親友想念我的時候,或許這些影片也能讓他們觀看,所以我的頻道不只有花藝教學,也有一些我自己寫的歌,寫給家人、寫給我的寵物、寫給這個世界,這些都是我想要「留下」的。
Q:把花藝教學影片放在Youtube讓大家免費學習,會導致許多想學花藝的學生不願意踏入實體花藝教室。
A:在我個人學習花藝的歷程裡,意識到學習花藝需要花費大筆的金錢,不是每一位喜歡花藝的人都能負擔的起昂貴的學費,也不是每一位喜歡花藝的人都想成為花藝師,如果能做些什麼讓更多人喜歡花藝、接觸花藝、學習花藝、養成買花習慣,讓花藝不再只有特殊節日才會想起,而是平易近人的走進你我的生活,進而活絡台灣花藝產業,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我認為網路教學跟實體教學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網路教學是老師單方面的給予教學內容,實體教學的優勢在於,學生如果實作上有任何問題,老師可以即時提供指導,或是學生發問時,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因應學生的問題進行更多的教學和講解,這邊我簡單舉一個例子給大家參考: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運動課程都採取線上教學,重訓教練課、瑜珈課、舞蹈課等,我個人也因此上了線上的重訓教練課,上了幾堂課的心得,就是隔著電腦學習,即便教練示範的動作我都看懂了,看實際上我的肌肉使用是否正確、硬舉和深蹲的姿勢是否正確,教練是無法像往常面對面教學一樣的指導我,因此實體花藝教室是有必要存在的。
因此我即使在Youtube頻道提供花藝教學,我個人的實體花藝教室的學生也不會因此認為以後在網路上學就好,而拒絕走進花藝教室學習,因為對於學生來說,付費獲得老師親自指導仍具有不可取代性。
最後,謝謝大家的耐心的閱讀完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無意冒犯任何人,只是針對近期發生的事情提供我個人的觀點與說明,花藝應該是很美好的事情,衷心的祝福大家,無論是學習花藝、養成花藝興趣,還是教授花藝,都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沒有謾罵、仇恨與對立。
小雛菊花藝學校 吳妮晏 敬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
當教授變成學生閱讀心得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回應法律系師長的分享與反饋意見,以及對於法律系在校學弟妹閱讀《扭曲的正義》切入角度的建議:
〔幾位師長們談到的「辭職治百病」、「體制與人」的問題,各有不同詮釋角度,也各有相同、不同或協同意見。但其實不是書中的標題、出版公司或粉專的文宣或其他隻字片語,而是實務工作中的個人經驗......
我必須坦言,實務經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的老師在我......20歲出頭的那個年紀告訴我「要進入體制、了解體制,才有資格批判體制」,我也還真的用將近6年的青春(2年司法官學院+3年9月的檢察官)進入體制,這本書是個人在檢察體系中爬梳出來的心得。
如果要說6年不夠的話,日前一位與我相差20幾期的資深學姊......職場的殘酷真相及走向崩潰的檢警及媒體關係,她表示「早已了然」。
還有另一位與我相差也是將近20期的資深學姊,曾經幫我看過初稿,她看過後忍不住打網路電話給我,語氣中竟帶著哽咽,她說她看到序的第二頁就掉眼淚,她哭著看完......
除此之外......新生代檢察官/法官也陸陸續續發表一些個人感想......更多的毋寧是他們自身在體系內生存的投射。例如一位同學表示:「閱讀的過程,像是把之前受訓的二年及任職的五年多回顧了一遍。雖然任職於不同的地方,有些經歷卻是共通的,這些年來的成長,除了讓自己變成更加外圓內方以外,更體會到無論如何,該守住的程序、原則、價值,就是不能退讓。」
要問這本書會不會讓學弟妹對於檢察官的工作卻步?
......
但同為法律人,如果要說這本書對於法律系學弟妹有什麼作用,我認為王皇玉老師在推薦序中所提到的「對於想要矢志考取司法官的法律莘莘學子來說,這本書可以 #讓你的理想變得更實際一點」才是最適合的切入角度。
所以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其實不後悔耗費將近6年的青春,雖然經歷過痛苦、矛盾與糾結,但是我相信所有的痛苦中都有美好,會轉化成為一個人不可或缺的經驗。
如果要問我個人想法,我反而會 #建議有志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學弟妹也去經歷一遭。......正如德國法學院的司法考試Bachelor學制,畢業要考國家考試,一試結束後必須在司法機關實習後才准考二試--這也是許多教授的公開Lebenslauf(年表記事履歷)有擔任法官、檢察官經驗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為這樣的學制,也有大量實務教科書......
......
很多過去在體系內幾十年來始終如一的問題,之所以越來越惡化,就是因為體系中人的「諱莫如深」,除了擔心在職涯上的不利以外,更大的因素是去個人化的把自己和體系融為一體,如同我在這本書後記中對於體系中人心態的剖析「把自己當成體系的工具,對於發生的現實採取既承認但又否認的態度,迷亂而不知何所從,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濫用「檢察尊嚴」/「警察尊嚴」/「第四權的尊嚴」的概念,以為相挺就是尊嚴。
......也有人喜歡戰態度:就不能內部溫和的好好說嗎?
問題就是......大學姊一路看了20年的親身經驗。
如果「溫和的好好說」有用的話,檢改就不會「20年來始終如一」,也不必「辭職治百病」了。
我在進入司法官學院前的學生生涯時,和多數法律學院研究生一樣,意氣風發的批判實務見解......
身為學生的我們,在批評的過程中忽略了一件事。那些我們批判的「實務見解」是誰生出來的?不就是那些跟我們一樣,當年曾經意氣風發坐在教室裡高談闊論,倡議法律理論與理想的學長姊嗎?為什麼他們進入體制後,會變成那種被我們批判的樣子?
我在實務體系打滾一圈後的真實感想是--人在體制中都是會變的。知道理論是一回事,但能不能實踐又是一回事。
我只能希望,我們都能夠堅持不忘初心。〕
------
《#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2021年3月4日正式上市,3月9日二刷,3月18日三刷!)
聯經 | https://linkingunitas.com/L184634
博客來 | https://linkingunitas.com/B184634
金石堂 | https://linkingunitas.com/K184634
誠品 | https://linkingunitas.com/E184634
Readmoo讀墨| https://bit.ly/3t2sg7g
Kobo| http://bit.ly/3bS0oeT
★ 電子書獨家收錄﹕〈作者辭呈〉、博客來獨家加值〈檢察官人生百態十三景〉
當教授變成學生閱讀心得 在 魔法少女喵喵巧 \030/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婆媽了兩三個禮拜想要寫《 #喬瑟與虎與魚群 》動畫電影心得文,但大家都刷好刷滿(還有30刷的XDDD)所以劇情什麼的也沒什麼好寫的,所以我改從原作小說的角度來介紹小說、韓版電影以及動畫電影的差別。
日版電影我沒看所以忽略XD,哪天想到再來補動畫電影一些細節好了
唉,再說原作(小說)男主角很花心的人,我詛咒你轉蛋永遠都只有R卡喔!!!
要不是肺炎的關係,我去年在蹲動畫電影消息時就想著飛日本看電影+順便去聖地巡禮,可惡啊啊啊啊啊啊————!!!
PS.動畫電影隼人帥爆
--
經典不滅 《喬瑟與虎與魚群》從文學、文藝到青春戀愛
※內有劇情透漏,請斟酌閱讀
田邊聖子女士在一九八四年發表、隔年出版的《喬瑟與虎與魚群》,二OO三年由妻夫木聰與池脇千鶴主演電影版,二O二O年時再改編成韓國真人版,同年日本也上映了動畫電影版,從昭和跨越平成,到令和,不同年代、不同的改編、形成了不同的故事。
🐠文章目錄
.〈喬瑟與虎與魚群〉故事大綱
.角色與原作要素 在不同年代不同改編的不同意義
.動畫是否要讀原作後?
.親切灑脫大阪風 田邊文學誰也模仿不來
.愛的太窒息的話,那麼來點熱可可……♥
🐠〈喬瑟與虎與魚群〉故事大綱
《喬瑟與虎與魚群》為收錄了九則短篇故事的小說集,其中也包含真人電影版還是動畫電影改編的〈喬瑟與虎與魚群〉這篇。故事描述在夜裡被奶奶推出門的輪椅少女,有人趁奶奶不在時惡意推了一下輪椅,便從波道上止也止不住的滑下坡道,千鈞一髮之際路過的男大學生幫忙攔下輪椅救了少女,他就是恆夫,輪椅上的少女就是喬瑟,她管他叫「管理員」。
恆夫不時會去喬瑟的家裡幫忙,也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在忙於找工作時好一陣子沒去喬瑟家拜訪,才發現裡面已經換了人住,住戶說喬瑟奶奶已經過世了,喬瑟被安置在別處,恆夫急急忙忙找回喬瑟。即使喬瑟大發一頓脾氣,卻還是忍不住寂寞,喬瑟與恆夫就這樣在一起。
在一起後喬瑟與恆夫去動物園看了老虎,渡蜜月時去了水族館。夜裡月光灑進了房間,就像是海底世界一樣——恆夫與喬瑟變成了魚,「偶們是魚。變成了「死掉的東西」——」。
🐠角色與原作要素 在不同年代不同改編的不同意義
原作小說這樣的內容,在韓國真人電影版與動畫電影版將故事、角色等要素都重新塑造了一下,韓版的恆夫似乎「社交力」更好,不僅當已婚女教授的婚外情對象,還與同班女同學曖昧,喬瑟則是比起小說又更加孤僻冷漠;動畫版的恆夫就成了追求夢想耿直大學生,喬瑟個性倒與原作同出一徹,或許是二次元的魔力,金色蓬鬆的短髮造型更令人疼愛。原作的奶奶沒有過多描述,韓版的奶奶則是沒有血緣關係,動畫電影的奶奶反倒可愛又時尚,增添了動畫電影版的趣味性。
至於標題的「虎」與「魚群」,原作小說裡,喬瑟與恆夫去動物園一起看老虎,因為「想與最心愛的人看最可怕的事物,這樣害怕的時候有人可以依靠」,但是韓版的老虎,似乎只存在於喬瑟的幻想裡。至於「魚群」,韓版的喬瑟說「對於水箱裡的魚來說,看著它的人才是被關著的人吧」,與原作的一段描述「完美無瑕的幸福,就是死亡本身」可作對照,究竟人魚公主與王子殿下一同在海底互相依偎是幸福,還是人魚公主放手王子才是幸福呢?
到了動畫電影對於「魚群」又有了新的詮釋,魚群就是恆夫的「夢想」,那也是喬瑟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因為恆夫,她也有了追夢的勇氣,將原作小說探討「愛與幸福」轉化成了「夢想與勇氣」。
↓全文請見BLOG↓
經典不滅 《喬瑟與虎與魚群》從文學、文藝到青春戀愛
>>https://qchocolate.info/2389/%e7%b6%93%e5%85%b8%e4%b8%8d%e6%bb%85-%e5%96%ac%e7%91%9f%e8%88%87%e8%99%8e%e8%88%87%e9%ad%9a%e7%be%a4%e5%be%9e%e6%96%87%e5%ad%b8%e6%96%87%e8%97%9d%e5%88%b0%e9%9d%92%e6%98%a5%e6%88%80%e6%84%9b
《喬瑟與虎與魚群》原作小說 由 青空文化 發行(有電子書)、已取得動畫電影繁體中文漫畫版版權,預計2021年出版。
【#喬瑟與老虎魚】由 龍祥電影粉絲專頁 代理發行
【#喬瑟與虎與魚群動畫版】由 采昌亞洲電影世界 CAI CHANG Asia 代理發行
當教授變成學生閱讀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喜歡寫東西嗎?我這邊的問題是,你喜歡拿起筆在紙上寫東西嗎?
我們現在的工作跟生活型態,對多數的人來說,拿起筆跟紙啊,在寫東西的機會,真是越來越少。
哪怕你是文字工作,多數時候你一定是打開電腦去做編輯啊、去做撰稿;那更不要說一般的上班族,我們在做任何文書處理的時候,幾乎也是都離不開電腦。
連我們在休閒的時候,你滑手機、用平板,是不是也都沒有真正的拿起筆,跟紙來寫字過?
那當然最顯而易見的副作用,就是呢,你一時半刻之間要拿起筆跟紙,在寫字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字突然變醜了!
可是啊,如果單純的只是字變醜那也就罷了;其實哦,有很多教育心理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提筆寫字;事實上,對我們的學習效果會有很負面的影響。
這研究就是印第安納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姆斯跟恩格.哈爾特。他們的研究發現哦,那些還沒有學寫字的5歲小孩,他們在學習字母的時候,如果把他們分組。
分成提筆寫字的一組、打字的一組,和描字的一組。描字就是要描字,本用描的這三組。
結果發現喔,「提筆寫字」的那一組,他們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而且認字的能力會最好。那因為這樣的成果,自然這一組的孩子,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會相對的得到提升。
而且這個研究呢,還用核磁共振MRI去掃描大腦,就發現了這些小小孩,在拿筆寫字的時候;他們的大腦的左側的梭狀回,還有額葉、額下回,還有後頂葉、皮質,這些區域會呈現很活化的狀態。
說白話文,這些區域就是學齡兒童,和成人從事閱讀的時候,大腦活動最活躍的區域。
所以對孩子來說,或許他認的字不多,可是當他在寫字的時候,他已經為他自己未來的閱讀能力,去做鍛練跟準備了。
還有進一步的研究者,也提出相關的證據,像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米勒,和加州大學的奧本.海默。
他們的研究也發現,學生在課堂裡面邊聽、邊打筆記,就用電腦打筆記;通常到最後會淪為只是在打逐字稿。
你只是當一個文抄公,你根本沒有用到你的大腦。所以也不會通知大腦,跟這些資訊相關的區域,去做任何的動作。
簡單來說,就是你很認真的打字、打逐字稿,但是你的大腦並沒有啓動,不管是思維、記憶、認知…這些功能。
所以呢,整堂課下來,你很認真的打完筆記,你就把這些內容都還給老師了!
然而我們回觀用手寫筆記的這個動作,雖然手寫的速度很慢,沒有辦法逐字的記錄。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大腦反而會開始積極的運作。
我們會從聽到的內容當中,去篩選對我們有意義,或代表性的關鍵字、關鍵詞;而且把這些概念,提煉成為重點的摘要。
並且呢,會把那些可能聽到了,但是沒有聽懂的部分,去把它標示出來;而接下來只要有機會,這就是你知道怎麼去發問,和你能夠去找到哪裡有問題的關鍵。
這一系列的過程其實非常消耗腦力,但是卻會給我們的大腦強烈的刺激,告訴我們這些內容材料很值得記憶、很值得去做一些邏輯的思維;於是就增強了我們學習的效果。
所以呢,談到這裡,我自己也是一個開班授課的老師,我每次在實體的課程教學裡面,我都會特別認真的,跟那些打開電腦做筆記的同學溝通。
那在過去呢,我可能只能用道德勸說,還有我個人經驗法則的分享。
但當我讀到了這些研究之後,那我想我會有更積極、具體的證據告訴他,其實你在你的電腦上面打再多筆記,基本上都是沒有用的。
那當然了,在聽這一段內容的你,我很鼓勵你,在面對你的工作、生活、學習的時候,善用紙筆吧!
其實熟悉我的朋友就會知道,我每一次在做思維辯證的時候,我很少用電腦這樣的工具。
我在做思維辯證的時候,幾乎都是拿出紙跟筆。甚至於呢,我在閱讀,讀到重要的資料的時候,我會堅持用手寫註記,用手寫筆記。
我知道它可能是個笨方法,而且沒有數位工具的輔助,我要檢索可能會困難
一些;然而比較重要的一點,如果我能夠用一個符合我大腦的方式,讓我學到真正對我有幫助的東西,那麼檢索的便利與否,反而是很次要的事情。
所以今天這樣的分享供你做參考,希望你在學習的路上,能夠更上一層樓;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們;然而如果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的一門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如果你想要掌握財富的本質,特別是自己的內在,怎麼樣影響到自己的金錢觀;並且影響到自己一系列的投資理財的行為?
而不是只拘泥在一些投資的技巧跟方法,讓自己變成過路財神;那麼你就千萬不要錯過嘉玲老師的這一門課。
它會陪伴你回歸到自己生命成長過程當中,一些重要的關鍵,讓你深刻的覺察到,自己的金錢觀是怎麼來的?並且用很實做的方法來幫助你,建立起你的富有體質。
甚至於,還會讓你知道怎麼樣花錢,可以越花越有錢的秘密?
這一門課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跟支持,如果你還沒加入的話,我們期盼你的加入;讓我們一起在財富人生上面攜手同行,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當教授變成學生閱讀心得 在 心智圖教學策略對國小四年級閱讀理解與閱讀心得寫作之行動研究 的推薦與評價
... 完整,學生衷心感謝。 在兩年半的研究所進修期間,學習到教授們於教育殿堂的丰采與專業,感謝 ... 四、 心智圖教學策略能幫助學生口頭發表與閱讀心得寫作的能力。 ... <看更多>
當教授變成學生閱讀心得 在 學思達教學社群| 學生上台報告讀書心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當老師將問題丟出來給我們時,並不會將正確答案告訴我們,而是讓我們自己思考過後,才替我們解說,我覺得這種教學方式是可以適用在更多的地方上的。 07. 謝謝我的教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