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B格仔裙經濟學」與「素人政治學」】#當年的死肥宅 那一年我坐在秋葉原的AKB Cafe單坐,在台上玩遊戲、再去劇場、打Call。死肥宅到呢。#極毒長文
今日AKB48這「格仔裙經濟學」的力量已經不復當年勇。當「元神七」(初代最人氣幾位)逐一畢業退團、甚至如 #渡邊麻友 今日般退出藝能圈,AKB這個品牌可以說是步向終點。
不過,AKB48經濟奇蹟的確是顛覆了過去偶像格式,不單在樂壇低迷下創下4,000萬張CD的總銷量(2016),更重要是這一班「唱又唔得,舞又唔得,樣又不是標準美人胚」的素人成為國民巨星。九十年代,筆者還是「小肥宅」的時候,安室奈美恵、SPEED等明星要不是在音樂學校受訓,如著名的沖繩演藝學校(沖縄アクターズスクール),就是某某大師的徒弟。唱得、跳得,有部份還是大個美人。一出道,就有唱片公司悉心栽培,用配備上佳錄音室、上人氣綜藝節目。
AKB48就是打破這套 "ready to perform"的偶像方程。將未成氣候的女生,在小劇場、小公演將「唱又唔得,舞又唔得」的表演給你睇,然後才慢慢栽培。再在每年選舉中,推舉最具人氣的。整個格仔裙經濟學之中,社長秋元康最惡毒的就是推出選舉,但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碟一票,將民主與日元掛勾。你想心儀的成員上「神七」嗎?就多買幾張CD吧。
對於我這一眾「死肥宅」來說,你支持的不是一個「對象」,而是一個「過程」,一份可見的「努力」。由某某排在末席,看到她的技藝成長,排名開始上升、再遇上瓶頸、傷心後面對逆境,再嘗試登上高峰。尤其是當人氣下滑時的感人發言,熱血不認命地尋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當然成員不是每次都能隨著這完美角色藍圖,有些成員上位後難再創高峰,Mayuyu醬就是長年給 #指原莉乃 佔著第一名,雖然麻友友出道不久已經是最年紀最輕的「神七」。
成員也有自己的個人宣傳渠道,也曾為自己瓶頸找新突破,如渡邊麻友畫漫畫、「學霸」内山奈月合著的憲法入門書《憲法主義》。一如人生,這些「花招」大多都是食白果多,但亦因為這些小動作勾劃出成員的人物性格,為AKB48成員比上一代明星多一番真實感。
講咁耐,關「政治素人」什麼事?素人從來都是新鮮的,而且選民對他們的包容性也大。但政治素人同AKB48一樣,打Call、出招出位不是成功的重點。重點其實是最老土動漫的道理:熱血、努力,以及可見的成長。2020年,香港有上百個新晋區議員,九月應該也有新立法會議員,要逆境下打大佬,新鮮感無包伏只是驘的第一步,進化再進化吧。
PS:其實香港曾經有政治人物非常成功地跟隨AKB48軌跡,當然我說的不是熱血公民。令我最尊敬的是,這政治人物傳統得把「戀禁」放入人設呢。
參考: 田中秀臣(2014) 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粉絲效應中的新生與創意
當校霸遇上學霸漫畫 在 HOCC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九月初除了會到悉尼參加Sydney Opera House嘅Antidote之外,本來亦受邀到Melbourne和中國異見漫畫家 巴丢草 badiucao一同舉行關於「藝術與抗爭」的講座。
據知主辦單位澳港聯在找尋場地時遇上重重難關,當中好幾個場地,包括當地美術館NGV Melbourne等,因「安全理由」(Security concerns)而拒絕將場地租出。估計是因為近日墨爾本校園多次出現中國學生對香港學生作出種種衝擊行為,而令多個場地如公立美術館NGV Melbourne卻步,因而直接拒絕申請。
這種自我審查自我落閘的態度實在不能接受。如果是因為有當地中國留學生或示威人士作出霸凌行為,理應是向此等人發出警告或懲罰,而不是乾脆禁止其他人、或向爭取自由的人加以壓榨。
這種情況除了在香港或內地發生,在世界各地已經越見嚴重,如果我們今天都選擇容忍,可能明天醒來大家連最後一線的自由都失去。
請廣傳,讓世界知道這個情況,隨時降臨每一個人身上。
So I have been invited to Melbourne for a discussion panel about Art and Resistance, with Chinese dissident cartoonist/artist Badiucao.
The organizers have received several rejections from venues such as NGV Melbourne and Mleb venues, due to “security concerns”, which is totally unacceptable behavior.
This is a global discussion on human rights and the freedom of speech, yet no one wants to get their hands dirty, and by turning a blind eye, they are contributing to further inequalities. If the root cause to this are Chinese students bullying HK students over protest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unish the ones causing trouble, instead of further silencing those who are willing to speak up.
Shame on these government venues who claims to speak for art and freedoms. And do take note, the day you choose to be on the tyrant’s side, is the day you choose to give up your own freedoms. And mind you, this sort of suppression could turn on those who suppressed, anytime soon.
Please share this to let the world know, this is no longer a fight between HKers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ut between what is right or wrong.
當校霸遇上學霸漫畫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善意是孩子的光
#週末讀書
#送兩本給有緣人
《你的善意,是孩子的光》這本書我已經讀完好一陣子了。非常慶幸自己在育兒階段有機會接觸到這本書,解開了我在與小孩相處時的種種疑問。也提前預習了,當我的孩子進入學校,進入社會,遇上朋友同學之間的人際問題時,我該怎麼給予協助。
因為這本書我才知道 神老師&神媽咪 這位老師,也被她的真實人生故事還有教育熱忱給深深感動。(她的FB 文章也很發人省思,大家可以去看看~!)
心得部分我思考了非常久,因為這本書涉獵的層面很廣。內容從「一位嚴重學習障礙小孩母親的心路歷程」到「處理過各種個案的老師」,「站在小孩的立場去看問題」到「如何成為去給予小孩們適當的協助」都提到了。
讀完之後真的覺得很感動,沈老師是三位小孩的媽媽,家裡面最小的女兒被判定為中度障礙,不難想像身兼母親與老師二職的她有多麽心力交瘁。曾經她一度罹患憂鬱症,如今儲備了更多能量,到處奔走演講也寫書分享她的經驗與心路歷程給大家。
要是再回去當一次學生,可以去當沈老師的學生有多好啊!小時候的我,一直都沒有找到人為什麼要去上學的理由啊!(時常在漫畫店打混,連老闆都要勸我去上學了XD)
------------------------------------------
挑選兩個喜歡的篇章給大家
#「我討厭妳」又何妨?
這篇我很喜歡,反覆讀了很多次。一邊讀真的一邊很想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告訴我自己「被討厭又怎麼樣?」。這篇我覺得很適合拿來與「霸凌」一起討論,一個人討厭你那是他的個人喜好與權利,但是他因為討厭你而去做了讓你不舒服的事,或是拉攏一群人一起來討厭你孤立你,那就是霸凌。
文中的小女孩「因為發現同學在筆記本上寫了我討厭XXX,因此陷入憂鬱。」
「那老師問妳,你也會有討厭的人嗎?」
「討厭老師的人那麼多,那老師不就一整天都要一直哭嗎?」
讀完這篇頓悟「被討厭」還有「被喜歡」有時候根本沒有太多的理由,你可以選擇離開那個討厭你的人,或者找找看你討厭的人身上有沒有什麼優點。
但不對討厭的人做讓他難受的事,是你可以做到的自我約束。我也決定這樣教導我的孩子。
#培養同理別人痛苦的能力
沈老師的孩子因為領有中度身心障礙手冊,因此某次上體育課時,老師就要她只能站在旁邊看大家踢球。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讓我跟大家玩呢?」
沈老師很痛心,只是因為她是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就必須被剝奪權利嗎?因為體育老師那樣的做法,等同於宣告其他小孩「她是一位特殊生」,讓這位孩子的情況更窘迫。
讀完這篇我也覺得心情很沈重,我們從小到大遇過各式各樣的老師。遇到許多溫暖的老師,但長大再去回想,會覺得當時幾位老師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小時候的我們心裡面會感覺比較溫暖。
我高中時讀了美術班,有一次某位老師上課發飆,因為大家考試成績很差,她便破口大罵
「你們是豬嗎?是智障嗎?我當年閉著眼睛都能考上XXX,為什麼你們可以考這樣?」
現在在回想起來,覺得那位老師好偏頗。為什麼她不誇誇我們大家雖然學業成績差,但是畫圖畫得非常好呢?有豬那麼會畫素描水彩畫嗎?
但是也有其他老師,因為我上課不停睡覺,所以在我抽屜裡面偷塞維他命還有小紙條(老師對不起!)。還有一位老師發現我很少與人交談,所以找我去唸書給盲人聽。(老師謝謝~這份溫暖到現在都還在我心底)
"教會孩子算計很簡單,但是教孩子同理心很難;教會孩子閱讀很簡單,但是教孩子心中有愛很難;讓孩子得到高分不難,但是教會孩子凡事替別人想一下很難;在鍵盤上打出傷人的話語很簡單,可是真正願意伸出手幫忙的人很少。"
很同意也喜歡沈老師寫的這一段,若學校是個可以讓我們學會愛別人以及同理心的地方,對於我們長大後的人生會更受用。
----------------------------------------
讀完這本書,會發現在教育小孩的路上,我們時常忽略了這些軟性的部份。考試考高分得到的滿足感和可以對別人付出愛與關心的快樂絕對是不一樣的。相信不管是不是在育兒中的人,都可以在這本書中得到許多啟發。
要送出兩本給有緣人
分享你求學歷程中的小故事,不管是難過的開心的爆笑的都可以,就有機會得到這本書,活動~2019/5/31結束。
直接支持沈老師
「你的善意,是孩子的光」
作者:沈雅琪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goo.gl/moY1UY
誠品:https://goo.gl/GmZg6w
金石堂:https://goo.gl/ks8yyj
讀冊:https://goo.gl/n4uT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