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H,我讀到 1-2 個要做「口罩」的 BP。這些商業計畫書的提案都是建立在「市場很大」的前提下撰寫的,但缺點都無法回答「我的目標客戶是誰,他為什麼應該買我的商品」的這個關鍵問題。
.
多半的口罩提案都是「我可以整合哪些功能到口罩裡,讓他有更多的附加功能。」這個出發點也不能說一無是處,但如果進一步考慮到不好定位 TA ... 那這種銷售模式就很講究通路 & 行銷了。
.
然而這類小提案很少考慮到通路跟行銷。
病毒式行銷缺點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讀到一本書覺得很有意思,叫做《別人怎麼賺錢,是你不會的》,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作者黃啟團是一名心理學導師,前一本作品的書名也很吸睛,叫做《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把心理學跟理財賺錢放在一起討論,很難得的嘗試,也因此讓我跟出版社主動提出試讀。
這位作者其實除了是大陸重量級的心理學導師之外,最厲害的一個背景就是投資、創辦中國最大的心理學網站「壹心理」,擁有三千多萬用戶。
關於理財這件事,他從破除大家的迷思「錢是省出來的」的信念,要大家從心理學的「第一序改變」導向「第二序改變」。
當我們陷入了某個無形的框架之中,就算再努力想脫困而出,如果這個框架不被打破,不管你再怎麼努力,都是沒有結果的。
譬如說:一個人沒有錢,這是他的「困境」,他可能會因此做一個不亂花錢的「決定」,於是他開始每天都很節省,這是「行動」,結果其實沒有很大的改變,因為關鍵其實是在於,他一直都在用不太會有錢的方式在賺錢。
如果他從「第一序改變」走向「第二序改變」,看清他所處的困局,認清楚「錢並不是省出來的」,就會把決定變成「提升能力」,行動就會是「學習和成長」,結果自然就是「變得更有能力」,然後「用更強的能力去賺取金錢」。
也就是說,作者認為想要跳脫出沒錢的困局,其實要從「想法跟信念」開始改變,會沒錢,代表你原來的心理框架根本不對,也就是原本賺錢的模式不對,更甚至是你腦袋中有一些「病毒性」想法。一旦你願意拋棄它,就有機會看到新的選擇。
當然,這部分很多人一定會覺得要改變談何容易,可能是環境所使,可能是大勢所趨,不過,我建議大家可以從提升能力、跟學習開始,不見得要馬上改變現在的賺錢模式,畢竟很多人為了養家活口,在原本的事業上已經投資不少心力,斷然放棄,也不見得是最好的作法。
相反來說,重新盤點自己的資源,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一步步往前微調,可能是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作法。
黃團長在書上說:「掌握了有錢人的思維方式,你就是有錢人。若你只選擇待在原地哭窮,說真的,這輩子就只能這樣了。你的眼界,決定了你能夠讓自己多富足。」
這一兩年我喜歡跟主婦們提倡的「斜槓」概念,其實也是要跟大家說,不要認為家庭或小孩困住了你,有時候家庭是支持你往前衝的動力,改變你的思維,就有機會跳脫你現在的困境。
#來聽娘子軍創業行銷講座系列:「嗨糖」老闆娘的創業之路。
時間:2021年1月26日上午09:30~11:30
地點:娘子軍學習成長沙龍(近捷運台北橋站)
費用:500元
報名方式:私訊律師娘喔!
病毒式行銷缺點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文】應多元行銷國產蔬果
文/李武忠(農漁經學者)
蔬果和其他作物相比,利用少量的土地、水和養分,種植高價值的水果和蔬菜能創造更多收益,2019全球爆發冠狀病毒疫情也證明包括蔬菜和水果在內的短價值鏈,能有效為城市和城郊家庭農戶提供更好的市場機會。蔬果種植不僅有助於提高家庭農業生產者及其社區的生活品質,改善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還可以提高生物多樣性及環境永續。
台灣蔬果產值每年達1702億元新台幣,面對國外蔬果輸台競爭,政府每年編列大筆經費從事促銷,但是效果並不顯著,除了改變宣導方式,讓民眾了解多吃蔬果的好處外,應該透過將蔬果產品多元化來改善學童偏食的缺點......
#蔬果有益健康 #蔬果種植創造收益 #國際果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