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婆婆和小金能成為好婆媳嗎….?
哈哈哈哈哈🤣
幸好這次小金有更聰明的方法💡
不用再去採蔬菜了!
韓國知名農場經營遊戲「瘋種菜」
在遊戲裡認真種菜
收集兌換券就有機會兌換到
包括蔬菜、水果等等真實農產品!!
超酷的~🤪🤪🥦🥕🥭
雖然有點難度
但只要有耐心認真的玩就沒有問題的!
身為鄉下小孩的我,知道農作真的不容易
從播種到收成,除了要有耐心,過程中也會有很多變數
這款遊戲比我想像中還要更加真實
需要注意天氣、溫度、濕度才能種出品質好的作物
沒有好好管理蔬菜還會腐爛🔥
而且,出售作物的價格並非固定不變,
是像股價一樣,會因為時間和其他玩家的販賣量而有所漲跌哈哈哈
這也太真實了吧!!!!🤣🤣🔥
婆婆後來也決定要去自己經營農場
等他布置完之後去他農場玩耍吧🥬🕺🕺
有興趣的朋友們,趕快去體驗看看瘋種菜吧!
只要在下載遊戲後,在推薦人的欄位輸入” 金針菇瘋種菜”,就送寵物小棕鴨喔!
詳情可以再到官方粉專查詢 🦆
另外這邊來辦一個抽獎活動🔥
1⃣️遊戲下載後在推薦人寫:金針菇瘋種菜
2⃣️在FB這篇文底下留言想要收到的真實商品並 #瘋種菜
會抽出5位幸運菇粉送超人氣蔬果禮盒唷!🧡💛
*抽獎活動至8/10 截止,會直接在幸運得獎者的留言回覆得獎後續!
瘋種菜官方FB也有在舉辦活動,有興趣也可以參加唷~🌞
瘋種菜傳送門:
https://youtubetw.onelink.me/Vppd/53826d4c
瘋種菜溫度 在 2Q11~Your birth our grow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令人醉心的餐盤顏色與線條
【 #賦予餐桌生命力的原創手作碗盤 電影”瘋狂麥斯“女演員兼藝術家的創作 知名主廚、餐廳都臣服 】Batch#
就像ㄧ些非常有獨特性的產品, 看到就能理解.....
Batch#
#手工製作 Made in Australia, 呈現最自然的質感
老樣子 主婦喜歡的現貨團
等了近五個月, 快閃四天6/23-6/27 #現貨開團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188506
✔️訂購單:https://www.liqform.com/v/8klzusje
.
.
.
這次的新品,🆕 cheese原板/ 🆕 大口杯,除了分享文裡, 在後面文字有特別分享, 很值得繼續收集的新品
Batch# 來自澳洲雪梨的Batch#,創辦人喬.史密瑟斯(Joy Smithers) ,是澳洲當地相當知名的演員、模特兒,主演過許多影集、迷你影集、電影,還在得獎電影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飾演過一名女戰士。
非常具有藝術氣息的喬.史密瑟斯,很早就開始展開演藝之路,
也從13歲就開始愛上陶製產品的製作,
對喬.史密瑟斯來說製陶的過程是一個平靜且享受的過程
🔷[ Batch#名稱來由]
因為完全手作,每一批都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特別以Batch(批號)為名創立品牌。
🔷[ Batch#理念]
#好看、#自然、#多功能的碗盤
Joy喜歡好看的碗盤,但不喜歡太正式碗盤的單調沒有個性,
還要拘泥於太多的盤子只能裝菜、碗只能裝飯,
所以設計出好看、自然、又多功能的碗盤就是她的理想
所謂令人心動的餐點,
除了好吃,”好看”對我來說也是同等重要
現在大家普遍都吃得頗好、頗豐盛,
越來越覺得享受一份餐點,除了味覺,錯過了視覺的部分是可惜的。
能兼顧色、香、味才是全面的去感受一份餐點。
其中,碗盤絕對扮演關鍵角色
Batch# 藝術家的手作產品,
它的”顏色“與”線條“讓我只能說是完全的臣服
當然,
Batch# 擄獲的可不只我這種主觀認知很強,家居使用為主的媽媽而已,
很多很棒的餐廳、知名主廚、居家雜誌在擺設時也指名使用Batch#的產品。
可能是大家開始對高級餐盤、碗具有些膩了吧。
但千萬別誤會,很多質感很好的餐盤、碗具仍然很吸引人,
只是大家太習慣於對於光亮的表面、完美的圓弧...,漸漸不再那麼有趣,
而Batch#像是打開一扇窗一般,
把新鮮的空氣源源不絕地灌入這些指定使用的餐廳、主廚、居家雜誌,大家的餐桌頓時像呼吸到新鮮空氣般的活了起來!
而這也是Batch#特別的地方!
一般家居使用固然合適,
無論是全家人的桌菜,中式、西式、日式等等都可以。
但當你把它放在高級餐廳,
光亮銀白的餐具旁也一點都沒有違和感,絲毫不遜色,反而讓整個餐桌活絡了起來,充滿了生命力
這讓我聯想到村上春樹曾經在一本書裡定義過” #原創性”。
村上春樹的定義是:
”所謂原創性很難解釋,就像第一次聽到披頭四,你只能說很震驚,因為披頭四唱出了別人不曾聽過的高品質音樂,
它的原創性你能立即”啪”一下就理解的明顯事實,非常簡單。”
沒錯,說得真好,Batch#的獨特性、原創性,對我而言就像”啪”一下就理解的明顯事實,非常簡單
一開始就注意到的是 Batch # 的 #墨水藍,用了這麼久天天用, 依舊保有第一眼見到它的心動
幾乎可以說是直接擊中我心底深處對於顏色的需求,
#墨水藍 #穩重深厚的藍融合手作微微淡淡的白,再搭上舒服寬寬大大的形狀,手做自然的線條,不但好看,實際使用起來也因為寬大、稍微有深度,讓人極度自在。
就這樣在被”#顏色”與”#線條”的雙重重擊到心坎底後,
我只能說完全臣服於Batch#了。
特殊的墨水藍加上霧面的質感, 第一眼就令人醉心
除了墨水藍, #白色 的餐盤ㄧ直是自己的愛
因為白色的餐盤 好擺盤, 有下廚的人ㄧ定都知道
由其 #霧面的純白它簡單優雅得很有氣質 又實用, 與任何餐具餐點的百搭,就如圖畫紙ㄧ樣 永遠將重點襯托出來
除了墨水藍、白色之外,Batch#另一個經典色:#藻青白
很多知名餐廳、廚師喜歡的”藻青白”
藻青白是以乳白色為底,刷上海藻般的墨綠色,
由於每個作品都是親手創造出來,所以每個產品也稍有不同,
有的刷色比較有線條感,有的刷色是偏向大片的刷面,各自有各自的美感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愛Batch#的原因,Batch# #絕對不單調無聊,
每次拿起來的碗盤都稍有不同,都有自己的個性外貌
每次用Batch#,用著用著就會看著不同的刷色樣式發呆,感受那渲染式的生命力
#藻青白可以彰顯華麗與眾不同也可以說它內斂低調
藻青白 很獨特
想要與眾不同時
你可以把它看成在乳白色上 刷上層層線條與色塊
想要內斂低調時
你可以說它是安靜的大地色系 靜靜的融入餐桌不彰顯
Batch# 的確有很多迷人之處..
>每個盤 每個碗, 都是手作線條下的獨ㄧ無二....
>可能白色的上面有ㄧ點點小黑點 小孔, 是陶土本身的雜質或是成形時的小氣孔
>可能墨水色的餐盤上會看得見白色的線條 深淺粗細不規則,
有些還會像煉乳般從側邊留下的感覺, 這是手刷上色的自然感
>手工刷色 不是機器, 都不是呆板工整平平的, 充滿手感溫度下波浪凹凸的紋路
>每ㄧ個餐盤餐碗底下, 更是會有幾個小孔, 那是手作上色時 需要把餐盤架高才能上色 留下的痕跡
......
只要不是破裂 都是100% 手工製作,留下最自然美麗的線條 不是瑕痴喔
相信大家會跟我ㄧ樣 ,愛上這樣最自然簡約的美!
🌟
🆕
🌟
不能錯過的新品
🆕 Back to Basic 簡單極美 #起司圓板....當然不是只有放cheese, 擺盤好好擺
#起司原版
尺寸:30 x 30 x 1.0 公分 (長x寬x高)
第一次見到起司原板
感受是 絕對的驚艷 又帶著些許的疑惑
驚艷於它的簡單到了一個 #極致 #搭配厚實溫潤的線條 很美!
但些微不確定 是否太過簡單........
Batch#創作者: “用用看 這是我覺得最完美的model” (她已經嘗試數百種形狀、線條、材質、厚度....)
真的 這是很有"氣質"的一個作品 越用越愛
不愧是藝術家的眼光 那種美不顯露於形 靜靜醞釀於形體之下
靜心相處 越能體會
有別於一般的碗盤
#獨特的無深度圓板造型
#仿中古世代的自然圓圈弧線
擺放各類起司、點心是絕配
各種菜餚日式、中式、西式也有自己獨特的風味
擺盤就像畫一幅畫 原板盡情揮灑 各式風格 由然成型
#獨特的厚切大面積圓板
看似簡單 製作過程卻相當繁複 要維持大面積一體成型的扎實
Batch#創作者可說是兼具藝術與科學精神
她自己都說這就像達文西 是科學家也是藝術家
才會有這樣的作品!
🆕 #大口杯
尺寸:8.5 x 8.5 x 9.5 公分 (長x寬x高)
#恰到好處的容量大小 適當的厚度 溫和的線條
熱飲不燙手 冷飲不冰手
咖啡、花茶、東方茶、飲料皆合適
搭配咖啡奶泡、花茶葉片 怎麼搭配都好看
#是個功能與造型都兼具的選擇
整理一系列 Batch#的商品尺寸
🔷[ 產品個別尺寸 ]
幾乎所有商品都有墨水藍/ 白 /藻青白 三色~
➿橢圓蛋小碟
尺寸:10 x 8 x 3 公分
➿圓形小碟
品尺寸:11.5 x 11.5 x 2 公分
➿肥皂小碟
尺寸:14.5 x 11.5 x 2 公分
➿球弧盤
尺寸:15x15x3 公分
➿經典前菜盤
尺寸:23 x 15 x 2 公分 (長x寬x高)
➿皮球碗
尺寸:13 x 13 x 6 公分
➿日出圓碗
尺寸:16 x 16 x 6.5 公分
➿農人大碗
尺寸:23.5 x 23.5 x 7 公分
➿橢圓蛋分享碗
尺寸:24 x 18 x 7 公分
➿經典大碗盤
尺寸:27 x 27 x 5 公分
➿超級大碗盤
尺寸:31 x 31 x 6 公分
➿淺扁大拼盤
尺寸:38 x 20 x 3 公分
➿🆕 起司圓板
尺寸:30 x 30 x 10 公分 (長x寬x高)
➿🆕 大口杯
尺寸:8.5 x 8.5 x 9.5 公分 (長x寬x高)
➿快樂胖花瓶 --2020 08新品
尺寸:13.5 x 13.5 x 17 公分 (瓶口長x瓶子寬x高)
➿蛋糕高腳盤
尺寸:39 x 39 x 8 公分 (長x寬x高)
因為天天使用....文章當然又過長過長啦
只是很想與大家好好分享, 大家購買前, 也有更多的參考
每個餐碗盤都是多用途, 在每天的餐桌上 都有標示使用哪些餐盤和尺寸喔~
★現貨商品:付款完成後 ㄧ~三日就出貨囉
★下單後 24小時尚未完成付款訂單會失效, 需重新再下單喔
★可以信用卡 / ATM付款
瘋種菜溫度 在 梁祖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報導❤️ 信報網站 2018-02-15
演員農夫廚師合體 梁祖堯講住講食
對梁祖堯,秒秒鐘笑到有腹肌,分分鐘喊到四眼皮,除了是舞台上的最佳男主角,台下也是農夫和廚師。有人以為他是「重拾」菜刀,其實由5歲入廚房舞刀弄鑊開始,根本從未停下來,但出過食譜兼廚藝獲得認證後,卻拒絕開餐廳以饗天下,原來又是同愈升愈癲喪的樓價有關。
「香港無得救,已經玩X完,假設樓市急跌五成,回到合理水平,可想像到我們每日都要擔遮出街,我皆因每日都有數之不盡的業主跳樓,一路跳、一路跳……」多年來他鬧爆地產霸權,下一部舞台劇說的就是「明日之後」的香港,摩天大廈被冰封的香港。
梁祖堯(阿祖)在香港電台《獅子山下2014》的〈做地產〉中演過地產經紀,入行時老實單純,漸漸變得不誠實,宣傳片中警句是「在這個寸金尺土的瘋狂都市,該往哪裏安放自己的良心?」同年舞台劇《深夜猛鬼食堂》,他演活了收購舊樓的事務律師,喝下「勝在任你湯」,從而打開陰陽眼,結果分不清是人是鬼。2006年演過的劇目《大汗推拿》去年重演,講述自由行是香港人想賺內地人錢,今日是內地人買下香港物業再租給我們,像預言書一樣諷刺時弊,難怪阿祖說過「那是一個能超越時間的好劇本」。
不開餐廳原因
兩年前,阿祖進修法國菜,現在再學法國甜品,已獲得當地專業認證,符合資格在法國開餐廳,惟談到何時做老闆時馬上耍手擰頭,並謂:「唔會喇!我不會在法國開餐廳,也不會在香港開餐廳……」他欲言又止,似有說話未曾講,記者追問:「只出食譜,不開餐廳,豈不可惜?」
「全港餐廳,三分二收入用作交租,不得不壓榨伙記、選用次等食材,員工做得不開心,服務態度好不到哪兒,顧客是直接受害者。」半晌,他不慍不火再說:「我一向不妥地產,不想玩這個遊戲,當你一頭栽進去,便是其中一分子。」
隨波逐流太易,一輩子為了幾百呎蝸居而活,他不去壓榨人,也不想被壓榨。「香港有無得救?一句,無得救,講完!點救?真是無辦法,我們看百年老店交不起租,逐一執笠,香港已經玩X完,被地產霸權折磨到社會扭曲,現在我住在元朗村屋中層,5年前是160萬元,現在炒到接近500萬元,可想而知有幾瘋狂。」
單看文字你會以為他是歇斯底里,但語氣其實平靜得有點嚇人。「試想一想,樓市回到所謂合理水平,舉例說,全港樓價急跌五成,1000萬元新樓變成500萬元,香港現在有200多萬業主,至少一半人會跳樓。」
「樓市玩完,舞台劇接住玩完,誰有心情看舞台劇?」話鋒一轉,阿祖帶點幽默地順水推舟:「這時候不得不賣一下廣告,3月公映的《哈雷彗星的眼淚》,講的就是我們習慣可悲地生活,哈雷彗星每隔76年回來一次,上一次是1986年,當時香港百業興旺,下一次回來時變成怎麼樣的香港?」
陝西難忘經歷
話說回來,祖媽本身是業餘劇團成員,不時演出,阿祖在19歲那年被邀請客串《同性三分親》唯一少年角色,遂對舞台劇產生興趣。他讀書時的志願是做生物學家,A-Level生物考獲A,但化學不及格,於是投考香港演藝學院,1996年正式開始演出,2003年創立風車草劇團。2004年至2011年5度公演的《攣到爆》,阿祖身兼編劇和導演,全部53場悉數爆滿,他飾演同性戀大明星,斬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
「在我的劇本中,香港已完了,像《明日之後》般冰天雪地,被冰封了的香港在冰層下面,我們改變不了客觀環境,是否意味要放棄生存呢?不過,我深信關心、愛、尊重是不會改變,也不應改變,改變是沒有好壞,只有人心變好或變壞。」
記者問他是否對香港心灰意冷,他思索了好幾秒,嘆一口氣才再開口。
「沒有,我不會移民,也不覺得是垂死掙扎,有些人用奄奄一息的語調說『香港有希望』,我完全相反,不接受改變只有死路一條,每個時代都有艱難和可愛之處。或許我是戲劇人,戲劇是關於人的故事,留得在舞台上的故事,必然是溫度尚存的故事,無論怎樣變,人的溫度始終如一。」訪問當日是今年香港最凍的幾日,他一邊吃瓊鍋糖,一邊憶起陝西農夫,點滴在心頭。
5歲開始入廚
陝西傳統食品瓊鍋糖,昔日是朝廷貢品,有800年歷史,由生態小米、大麥芽和芝麻製成,7個人一起做需時40小時,最近獲樂施會引入香港宣傳公平貿易,阿祖回想早前隨樂施會到陝西的旅程刻骨銘心:「首先,我們去的時候碰上當地8年來最凍的冬天,50厘米厚的積雪,凍到甩肺,當地農村無暖氣,我們要踩在煤炭上,才能保住雙腳,現在每咬一口,記憶便湧上來。」
「瓊鍋糖的製作過程簡單而艱難,每年只有6個月出產,我們探訪的兩兄弟傳承了家族祖傳技術,全人手製作,別以為一搓一拉好輕易,其實是幾包米的重量,如果再不保護,很快會被機器取代,這種民間手藝也會失傳。」阿祖特別懂得珍惜傳統手藝,只因其烹飪基本功也是來自外婆真傳。
父母在阿祖仍是小學生時已分開,他與弟弟跟媽媽生活,但媽媽是事業型女性,任職大型廣告公司人事部,平日極少下廚,他自5歲便跟外婆入廚。外婆包的菜肉雲吞,阿祖試過一口氣鯨吞30隻,亦在外公的身教下,變成真農夫。「沒有他們,也沒有今日的我,外公20多歲時由中山來香港,以前是農夫,對於他的農村往事,我會聽得非常入迷,他說男生不跌不痛不會成長,切親手沒有大不了,又會帶我去行山,把我放在樹上,之後裝作離開,叫我盡快爬下來,開頭實會跌親,慢慢便掌握到爬樹技巧。」
「外公幾乎認識所有品種的植物,例如哪些不能觸碰,哪些能碰,他試過弄斷山芋,把汁液沾在我的手上,令我癢得欲生欲死,之後拿出打火機,烘一會兒,便完全不癢,這就是身教,一世忘不了!有時候,道理講再多都是徒勞,外公教我種菜,每棵菜都需要不同照顧,只要小朋友種過菜,便會懂得珍惜食物。」他說完再把一顆瓊鍋糖珍而重之地放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