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看本周末新竹以南就不太會下雨了,不知道大家去哪裡爬山呢?
這篇就只是個早安廢文,順便鼓勵爬五寮尖、鳶嘴山覺得刺激好玩的人們,把心態、體力、技能都準備完全,下一個目標就設在它們的百岳版本──玉山東峰吧!鐵鍊、鋼釘一樣不少,抓好抓滿,只是海拔高會讓我們比平地更喘一些 😂
行前登山人文讀物推薦:《山、雲與蕃人》by 鹿野忠雄,看看人家一行三人如何藉由東峰北壁的岩溝冒險登頂,時為大學生的鹿野還帶了菸斗在山頂抽菸慶祝呢!
「玉山主峰現在出現於眼前,展開著龐大而赤裸裸的大岩塊,在驕陽下發出赤褐色的反光。」1931年鹿野所見的此情此景,2020年看來是不是也一樣呢?同樣的山,登山者來來去去,走著益發安全的路線,心中乘載著不同時代的印記與包袱,從日治到民國,從探險性的學術踏查到百岳黃金年代,現在的我們,從後世來看,又會怎麼被歸類呢?
如果開始思考這些事情,多翻翻跟山有關的書籍,從山重新認識教科書之外的台灣,或許人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那條路上,山的體驗會隨著我們的知識與思考而變,有著無窮盡的組合可能;那條路上,可能有伙伴,可能獨身一人,但我們永遠能決定自己的方向。
-----
【行程建議】
2天1夜,宿排雲 (可以訂早晚餐和睡袋喔)
更寬鬆一點可以選擇3天2夜,入園證入山證可別忘了
【行前訓建議】
合歡西峰來回起碼壓在10小時以內。
實際行程中,加上排雲山莊早早餐時間起登 (玉主看日出),應該可以順利完成。
【裝備建議】
健行筆記新手專區是好物請多利用,雖然玉東上鬆動岩石感覺不多,戴頂岩盔買保險值得鼓勵~
貼心提醒:
嚮導準備好,或航跡準備好,現在玉山主峰附近附近往玉東的下切點設有不少指路柱,聽說是因為以前曾有人在木牌路標下切摔死了 ... 看到木牌路標再往後走一點才對喔。
#玉山東峰 #鹿野忠雄 #山雲與蕃人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00的網紅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遊日期:2021/05/08 - 太魯閣經典款:斷崖上的「錐麓古道」 這條堪稱台灣最美的步道,站在超過 500 公尺落差的斷崖上,等同於站在與台北101同高的峽谷上,和雲一起散步。立霧溪經年累月的沖洗,切割出壯麗斷崖和峽谷,是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居高臨下的震撼,是太魯閣必去的景點! 人文歷史 古道背...
登山人文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在研究國外制度的時候,因為大抵都是溫帶國家,雪季與非雪季有著明顯的區別(終年積雪的高山地帶不論),不像是台灣,寒流來一波加上水氣夠就降雪,但往往不容易持續下去,沒過幾天可能就融化了。
這就造成了台灣冬季登山的困境,尤其是對於商業隊伍而言。
自組團發現苗頭不對還能臨時取消,但商業隊伍向來有出團壓力,不出團就沒錢賺,讓少數業者有動機在雪況變數大的冬季繼續出團。這文中的團體,根據網路社群上的爆料,是台灣規模前五大的商業登山業者之一。
(備註:按照我去年在某研討會中聽到的國內商業團勢力前五名,野訊、大台中、哇哈、山友、山林秘境,無特定順序排名)
此隊伍因為積雪而受困於山屋,人員均安、存糧剩兩天,無立即生命危險,卻主動要求直升機救援下山,但這偏偏是大家最感冒的事情之一:「將直昇機當計程車來叫」。這裡不是媽寶國,你收了客戶的錢帶他們去爬山,就要能帶他們下山,怎麼能出了點小狀況就對外求援?
至少在協會主導岳界的時代中,帶隊的前輩都把求援當成丟臉的事情,現在部分嚮導的心態上似乎是靈活了不少?
.
然而,我不是想檢討他們,我想檢討制度。
眾所皆知,商業隊伍以營利為目標,除了縱走/橫斷長天數行程或許會問一下過去登山經歷外,通常不會挑客戶。平時是如此,遇上冬季可能降雪的時候更加尷尬,難不成客戶都要上過雪訓,自備冰爪、硬底鞋、冰斧等技術裝備才能成團?不可能的啦。請客戶帶著簡易冰爪、防滑鞋套上不就好了,頂多行前示範一下怎麼穿戴。
但若是真的遇上了冰雪,隊員又真的懂得雪地行進的技巧嗎?甚至嚮導本身懂嗎?區區一名嚮導,在冰雪地形上照顧多名經驗不足的隊員,安全嗎?事實上,這類心臟大顆的商業隊伍一直都存在,而且除了「商譽」之外,出了山難他們也不用承擔什麼責任──因為在現行申請體制之中,自組或商業沒有任何區別。
所以我才一直大聲疾呼,政府必須盡快完善「使用者管理」並「列管商業登山隊伍」。在古早時代,登山社受到嚴格列管,出重大山難後還要坐「山監」,被當時的警務處禁發入山證,以示懲戒;如今傳統協會式微,商業隊伍當道,我認為針對商業隊伍也該有類似的管理機制,不要再讓老鼠屎破壞大眾對於登山人的觀感,也要幫登山主題的冒險觀光(adventure tourism)奠下好的基礎。
.
最後一點,也是讓我常常抓腦袋的事情,就是商業團這個話題真的很少人討論。
我不清楚目前政府對此事的態度。但是從持續更新的「脊梁山脈旅遊年」官網中,已經能看到由觀光局推薦的旅行社(目前唯一的高山行程是最遠只到光被八表紀念碑的「賽德克+能高北+奇萊南百岳/三日遊」),注重原民文化、歷史、生態的結合,顯示事態多少是開始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上面的行程難度看在山友眼中應該是蛋糕一塊。這就是大眾觀光(mass tourism)啦,大家平常走的多日百岳行程都太操,不會落到這個範圍內。
但現在正在為大眾提供嚮導服務的業者呢?商業登山的時代中,我們國民的登山安全能保障嗎?宣導與教育需要時間發酵,但體制面的革新我們可以現在就做,是不是?
.
*小提醒:如果覺得小的寫的評論還行,分享的時候請記得選「包含原始貼文」唷!
-----
*延伸閱讀時間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我這幾篇文章:
1. 《台灣登山人文課:自組隊、商業團和山岳協會》https://bit.ly/392aYNh
2. 《我的山岳政策研究集》https://bit.ly/390mqJo
3. 《岳政評論專欄》https://bit.ly/2uW26dq
4. 《我的商業團政策研究集》https://bit.ly/2v2xiaM
5. FB社群討論串(需加入才能看):https://bit.ly/2OoTcMn
登山人文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登山商業團:依賴心理和消費者意識》
我們帶著每人本來就不同的性格、好惡和觀念,從不同的出發點走不同的路進入山林,所以一群人理所當然的行徑,看在另外一群人眼中卻是不可思議。
這其中有黑白分明的是與非,有紛紛擾擾的灰色地帶,也有自以為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論述──大部分時候,對於怎麼樣才是「好」,我們不容易於短期內產生一個共識。
但當觀察者的層次提升了,難免就會出現俯瞰的優越感,而忘記了在他熾熱目光所產生的樹蔭中,卻也可能藏著美善。
先不講人類的歷史,光是這塊寶島的歷史之中,與世無爭的原住民族就飽受荼毒,被自居高等人的歷代政權貼上「野蠻」的標籤,卻只有少數真正願意敞開心胸的人們,才知道他們遠比所謂的「文明人」有更多可愛的地方。
然後在這兒我話鋒一轉:我們看待商業團顧客的時候,是否也是出於不了解而一味否定了呢?不站在理解的基礎上來看「亂象」,落實「登山教育」不過也是個空談罷了,因為永遠都只聽得到高談闊論,笑著罵著事情就過去了,問題依然不會消失,我們依然不會凝聚共識。
我自己就是個常跟團爬山的人,也承受過山友的輕視,說我不過是一個被恐懼利用的人。我知道自身能力不足,無法反駁,但那股心中的不快總是徘徊不去。
可以說,這是我開始有強烈學習動機的起因,兩年下來除了看書充實知識之外,也去上了地圖判讀與定位課程、探訪人煙罕至的古道、學習攀岩、嘗試自行帶朋友去爬山,甚至前往冰天雪地的地方拓展視野。
也因為有這成長的經驗,我一直以來非常關注一位登山者是如何從「零到一」和「一到二」。零是不爬山,一是高依賴度的爬山,二是獲得學習的動機。零到一才是流量最大的地方,但也是最為黑暗的地方,因為沒人知道該怎麼看待這個空有數字,卻沒有活生生面孔的黑色地帶。
更進一步來說,我認為這個陌生領域才是我們台灣登山未來之所繫──就如同我以前寫的文章所述,岳界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傳承式教育的登山協會和大學登山社走向末路,而商業團將成為絕對主宰。
.
.
商業團客戶的面孔倒也沒這麼複雜,就只是一般人而已。我們對登山的需要很簡單:生活已經很忙碌了,爬山最好能跟著人走,有人幫我打理好食宿,讓我上山好好享受美景、跟朋友聊天、讓身體更健康,然後登上幾座有名的百岳,或造訪一些風景名勝更好。
這跟出國找旅行社的套裝行程別無二致,因為規劃自助旅行太麻煩,所以要交給專業人士來處理一切。爬山,對我們來說,其實就只是一種比較考驗體力的大眾休閒娛樂。
在我頭一年爬山的經歷裡面,曾跟過中大型商業團走熱門路線。我身邊沒有任何人能帶我爬山,又對爬山是為何物毫無頭緒,於是打開Google查詢「玉山」和「爬山」兩個關鍵字,再從搜尋結果裡找看起來最好的選擇。照一個正常消費者的考量,這家公司規模要大、路線要齊全、出團率要高,於是我找到了在業界頗負盛名的大牌團體。
(我有朋友還會千方百計的查詢商業團的評價,但由於相關資訊非常不透明,盡皆無功而返。)
也許是新手的運氣,三天的行程天氣非常良好,幾乎整團都成功登頂。這一趟行程,就在我心中勾勒出了爬山的輪廓,由於結果很令人滿意,讓我覺得以後都該是這樣子進行。照著這個模式下去,我不會在意山屋伙食的廚餘問題、不會在意如何最小化對環境的影響、不會在意山岳中潛藏的歷史人文、不會在意那些被隨意丟棄的垃圾和衛生紙小百合、不會在意如何強化自己的安全意識,一切聽嚮導發號施令就好,然後也許百岳就這樣爬完了。
除了教學性質的商業行程之外,一到二這個過程是不會在一般商業團中發生的。人家要賺錢,又怎麼可能培養我們成為獨立自主的登山者呢?自斷財路來著?中大型商業團擁有可觀的人數,嚮導放在隊員的注意力卻也是極度的分散,爬山時一起走是一回事,每位顧客能獲得的學習機會卻是另外一回事;甚至嚮導自身的素質就相當有問題,進而讓所有人都覺得某些荒唐行為「是OK的」。
我是一個會不要臉向嚮導問東問西的人,但當隊員大多數彼此不相識的時候,其實整體氣氛頗為沉默保守,大家也不會與嚮導有什麼互動,也別說會產生經驗傳承。更何況,中大型商業團的嚮導人數可觀,今天跟一位,明天又換另外一位,不太可能建立什麼連結。
簡單來說,嚮導的素質決定了一位新手往後的登山之路。上梁不正下梁歪,嚮導若不能以身作則、盡力約束客戶的不當舉措,一張白紙被塗上了不美麗的色彩,以後也很難再改回來了。
.
.
所以如果你問我,什麼是商業登山時代中改變的契機,我的答案是:「成為有意識的消費者。」
目前我國的管理作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寄望政府推薦無疑是緣木求魚。身為一位休閒登山活動的從事者,假如我們想要在跟團登山之外,還希望對人文、歷史、生態等領域有更深的瞭解,或是鍛鍊自己成為獨當一面的登山者,那麼就要積極參加登山課程、講座,以及選擇小團制且具有相關資歷的嚮導(例如曾擔任過生態調查員,或是研究古道的愛好者)。
當然,這目前在台灣還是小眾市場,但我相信只要消費者的詢問度提高,就會有業者願意來開發生態登山、人文登山等特色加值行程,一來賦予台灣登山活動新的樣貌,二來又能做出市場區隔,我認為是個多贏的局面。
希望有朝一日,在人們心目中「酷」的登山不再只是撿山頭、拍美照,而是透過登山來見證台灣這座島嶼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歷史文化。談起嘉明湖,十個人中會有一個人興致盎然的問起嘉明湖到底是冰斗湖還是隕石坑,而不是天使的眼淚;談起玉山,十個人中會有一人說他以前叫做新高山或摩里森山,而不是台灣人一定要做的三件事;談起合歡山,十個人中會有一人說這兒以前出過台灣登山史上最慘重的山難,而不是去撿路邊的百岳。
嚮導答不出來?沒辦法,我們多少得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市場吧。
這只是我個人的小小願景,或許不是每人都能認同。
假如純只是休閒健身的登山,我覺得也非常好,只是端午連假時經過某高山營地,看到營火痕跡中滿滿的融化鋁箔包和沒燒盡的塑膠製品,我不由得對於未來增添了些憂慮。這嚮導或領隊肯定知情,卻仍放任隊員這麼做嗎?
希望大家都能多想想「零到一」和「一到二」這兩個關鍵過程,多想想怎麼從中培養出對自己負責的登山者、對環境更加關懷的登山者、對「台灣意識」更加瞭解的登山者,而不是把這個最大的群體當成陌生人。
因為我們都共享同一片山林,不是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登山人文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旅遊日期:2021/05/08
-
太魯閣經典款:斷崖上的「錐麓古道」
這條堪稱台灣最美的步道,站在超過 500 公尺落差的斷崖上,等同於站在與台北101同高的峽谷上,和雲一起散步。立霧溪經年累月的沖洗,切割出壯麗斷崖和峽谷,是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居高臨下的震撼,是太魯閣必去的景點!
人文歷史
古道背後更隱含著前人血淚交織的悲愴歷史,時間回到1910年日本佔領時期,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為了獲取山區資源、壓制原住民勢力,採取五年理蕃計畫,一邊摸頭、一邊討伐。
1914年即爆發「太魯閣戰爭」,兩萬日軍對戰太魯閣蕃社,三千族人即使奮勇抵抗,最後還是敗於彈盡援絕。戰後,日人為有效控管太魯閣,需要有一條更節省時間且安全的道路,於是派梅澤柾警部帶隊,開闢一條橫斷錐麓大斷崖的警備道路,就是如今的錐麓古道。
地質地形
錐麓斷崖和福磯斷崖,全是由大理石岩塊構成,由於地勢不斷隆起,加上立霧溪侵蝕下切作用強盛,切穿了三角錐山東南稜而大理岩不易崩落,才形成陡峻的斷崖。
錐麓古道是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一部分,太管處將錐麓古道精華路段整修後開放。古道高懸在錐麓斷崖上,海拔約750公尺,距離立霧溪谷垂直落差約500公尺,而斷崖路段的步道寬度僅約1公尺,地勢險峻、有潛在落石危險、且路程較長、氣候變化大,屬於登山型步道,並且實施承載量管制,平日開放96人、假日開放156人進入。太管處特別提醒民眾,申請進入錐麓古道請考量自身體能狀況,體弱、有心血管疾病、懼高症者及孕婦不宜進入。
參考資料:
https://www.taroko.gov.tw/AttractionTrailContent.aspx?n=5511&sms=11272&s=13
_________
百岳開箱:
►玉山
【百岳開箱|玉山】東埔山莊好豪華!人生首座百岳玉山前哨戰(上集)
https://youtu.be/MN1uTxhmBvI
【百岳開箱|玉山】登頂東北亞第一高峰!一生一定要完成(下集)
https://youtu.be/xkgzWLiGTn0
►合歡山
【百岳開箱|合歡山主峰】母親節帶媽媽登百岳看杜鵑 ep.1
https://youtu.be/CxdRnmYi9eU
【百岳開箱|合歡山東峰】玉山杜鵑花季,漫步花海好浪漫 ep.2
https://youtu.be/k0BBGRbMJzw
【百岳開箱|合歡山北峰】挑戰合歡山最高峰,最適合新手的百岳! ep.3
https://youtu.be/u91PmQ43m3k
_________
芮芮IG👉️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登山人文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步道資訊
地點:台北市北投區,新北市三芝區
山系:大屯山系
標高:1,056公尺
開車前往:https://goo.gl/maps/BXEoN47AQ6iaMtoe7
▎小觀音山需要申請嗎?
小觀音山屬於『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基於生態環境保護考量,依國家公園法第19條規定,須向本處申請核可始得以進入。與陽管處聯繫之後,表示小觀音山『西峰』剛好為臨界點所以不需要申請。在過去點的小觀音西西峰或其他區域為『鹿角坑生態保護區』登山者需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
線上申請:https://www.ymsnp.gov.tw/main_ch/docDetail.aspx?uid=14&pid=11&docid=11570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18636
▎大屯平國立公園「山之家」:昭和十三年(1938)完成,提供登山健行者住宿的高級小
屋,為木造 18 坪的平房,內設食堂、浴廁及賣店,並有壁爐設施,周圍草坪可供露營,屋前設有升旗台,但現今只剩地基遺址,及一座高約 4 公尺的壁爐殘跡可供憑弔。
不過落成之後三年就爆發了太平洋戰爭,國立公園計畫中止,山之家也逐漸荒敗。
(資料來源:淡基橫斷古道自然及人文資源調查研究 - 臺灣國家公園、健行筆記)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nny_gmfm/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FB
https://www.facebook.com/Danny_GMFM%E7%A7%8B%E5%A4%A9%E5%89%A9%E6%97%85%E8%A1%8C-106134681794823
● 影片段落
0:00 小觀音山西峰片頭
0:27 士林站會合
6:15 大屯山鞍部停車場
8:27 山之家遺址
10:48 山海觀
13:05 小觀音山西峰
15:24 返回大屯山鞍部停車場
16:04 3D地圖
#小觀音山 #登山 #陽明山
登山人文 在 eLun_fitnessT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鐵人三項#戶外生活#運動
大家是不是覺得完三鐵的人有種說不出的魅力與帥氣啊?
我從2019年完成Ironman70.3的初鐵以後
沒多久開始當YOUTUBER
常常有人問我如何踏入三鐵圈?
如何讓速度提升?
為什麼喜歡鐵人文化?
想分享一點小經驗給你們
聊聊我覺得三鐵新手必須知道的十件事!
0:00 花絮
0:56 開場
1:53 什麼是鐵人三項
2:55 訓練不會膩
3:29 勤練游泳
4:23 規律的作息
4:53 紀錄訓練日常
5:53 熟悉比賽規則
6:29 練習吃
7:35 不使用新裝備
7:59 時時刻刻與自己對話
8:57 當鐵人的原因
//Bike//Merida REACTO IV
//Wheel//Vision
//Watch//Garmin Forerunner745
❣️加入會員支持一輪❣️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R3BQI5_3SxtmnDn8cGCA/join
❣️其他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elunTW/
●Instagram:elun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