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這裡的老朋友:
不好意思。
其實我想說不好意思很久了。我知道其實我們都不欠彼此什麼,可能也不記得我們是怎麼在網海中遇到的。上週在六本木的森美術館看塩田千春的展覽,那紅色的、黑色的線纏著繞著牽著交會著,無數的線無數的點充滿了整個空間,觸動又震撼。
那一條又一條的線,可能就是我想道歉的原因。
我在六年前左右開啟了這個臉書專頁,分享自己的跨文化友誼,我自己從這些友誼中反省與成長,並藉由分享這些故事從你們這裡獲得關注,這些關注讓我得以用旅寫者的身份在台灣生活了一陣子。
到後來,這些關注大過於我所能負擔的,有些時候覺得飄飄然,有些時候惴惴不安。我當然享受自己文字能代替我觸碰到很多人,也喜歡因為自己的分享給了一些人力量的感覺。可是我還是會被數字綁架,也會對於自己發表的東西懊惱後悔,因為設想不夠周全而造成某些人的困擾甚至傷害到人,這些都是我不想要的。
再加上,我想也是很多旅寫者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當旅行的養分被生活消耗殆盡後,我們還剩下什麼呢?
後來意識到自己回台後、出書後每個階段的改變,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轉變,那樣的我已經與這個粉絲專頁(人助旅行)上的「角色設定」大為不同,如果真像以前那樣密集地分享我所關注的東西,那這裡會充斥著沒人想看的台灣交通、外籍人士在台灣的挫折、反共、政治、歷史解謎... 等,而這些議題一來我寫了很容易變成負面情緒宣洩,二來在FB上都找得到更多其他捷思善寫的發表者,我很樂意當一個閱讀者及分享者。
所以,簡單來說,不管你在不在乎,我想說不好意思的原因有兩個:
一、因為上述種種理由這個臉書專頁久未更新,甚至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更新
二、因為自己寫過的文章設想不周所導致的誤導、困擾及傷害。
---
這些話是想寫給這裡的老朋友們,那些熟知我與他們的故事的人。
故事裡的人,都還活著,故事也都還在繼續,我們的友誼也都還持續著,只是他們的生活畢竟已不是我參與在旁的生活,所以一直沒有再持續跟大家分享。
其實,這個專頁成立到現在,也六年了!我自己已經從26歲到32歲了!我想,你們這六年應該也很不一樣了!
當時書裡的幾個主角也經歷了好多,我盡量精簡的分享:
比如說,斯洛伐克的楊過畢業後在德國公司工作,所以常常需要出差到德國。但他還是住在離他家鄉不遠的地方。
他開始工作後不久,就在他自己熱愛的小鎮買了一個山丘,他的夢想是在上面蓋一座城堡,可是因為蓋城堡要花太多錢了,所以他先蓋一個小木屋。
上個月,他才傳照片來給我,跟我說他的小木屋終於有屋頂了!
我後來才知道楊過的小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德國的 Patrick 今年其實也在台灣,他申請到台大當交換學生一年,不過七月學期結束後已經回去德國了。他在一家歐洲做公共建設的營建公司做 site management (在建設動土之前要詳細計算,以便最佳化建材用量這樣的工作)。
他在台灣的時候,有一家公司願意讓他遠端工作一年,條件是回德後要繼續在那間公司工作。所以其實很辛苦,一邊要應付台大的學業壓力,一邊要適應台灣的文化差異,每天還有工作進度要完成。但他很高興他兌現了對自己的承諾:回來台灣生活一年。
去年的我們其實彼此都有些被生活磨損的痕跡了,再也不是在布拉格那個無拘無束的天堂,但因為這樣,我們都更珍惜每一次的相聚。
我最喜歡的回憶是,他要離開前,我到台北找他(我去年離開台北,搬到東海岸),當時他最好的朋友和女朋友也在台北,我帶他們三個德國人去南海路上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以及景美的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紀念園區)。
我的歐洲、納粹歷史大部分都是在布拉格那年聽 Patrick 聊來的 (他是納粹歷史迷),我記得他在得知我和其他朋友要去柏林時,很堅持放下一切要陪我們去,因為他想要當我們的導遊,跟我們介紹那段歷史。我們沿著柏林圍牆走,Patrick 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柏林及那段歷史變得好立體。
回台後,我開始對台灣歷史感興趣,想了解更多自己出生成長地的故事,尤其是日治及中華民國來台後的歷史。這個過程不總是愉悅的,甚至常常是帶著憤怒與憂鬱在歷史的摺痕裡探險的。
能夠帶著他們去參觀這兩個重要的地方,我感覺是與布拉格的我們一個隔著時空的回文。
Patrick 的女朋友在參觀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時哭了好幾回,Patrick 那一個只對酒精及名車有興趣對歷史無感的朋友在景美人權博物館問導覽人員,那當時做出這些恐怖的事的罪犯集團,現在在哪裡呢?對的,他們用的是罪犯這個詞來形容那個組織跟那些人。
離開前,他們開玩笑的說,如果韓明年當選了,他們會為我準備好一切難民庇護需要的資料,叫我不要擔心。
---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忍者 Mateja 現在在英國工作。做的仍是她熱愛的人文研究。她在香港攻博時經歷過很長時間的黑暗低潮期,但後來跟著她的伴侶到了英國做博士後,甚至還申請到了 The British Academy Fellowship,目前在牛津大學做機器人發展與人文研究,以及教授江戶時代科技發展的歷史。她九月初到日本做田野調查,我們才得以又在日本重逢。
其實我們還是常常視訊,上次見面是五年前的日本櫻花季。但重逢一點都不戲劇化,我到的時候,她不在家,她把鑰匙留給我,我去隔壁超市買了一些蔬菜,晚上她回來的時候,好像我們本來就住在一起一樣,開始一邊做菜一邊閒聊。
戲劇性的部分應該是,我們兩個都不是爬大山的人,但這次去日本前,我說我不知道這次去東京還可以去哪,要不要一起去爬富士山了嗎?
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我們訂好山屋跟車票後就沒再多想。我到日本的時候,才知道她沒有登山的衣服,她只有一雙平底休閒鞋。她很堅持不想租借登山裝備,也不想買,所以我們就這樣去了,然後也成功登頂了。只是半夜等看日出時我感覺她整個人跟冰棒一樣,所以我們兩個站在富士山頂抱著彼此好幾個小時。
其實她都還好,上山下山都順利,倒是我,準備了比較齊全,但半夜還是經歷了好幾個小時的高山反應,下山右腳膝蓋還受傷(舊傷)。
她跟她伴侶的故事,我不適合說,可是她們讓我更加堅信,愛是沒有性別的。「當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我愛的是這個人,而不是他/她的性別。」
我很幸運,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最好的朋友(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的最好的朋友),在我認識她/他們的時候,他們都還不確定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所以我可以愚昧地用單純的性別二元角度來理解他們,
也就是:「他是男生,他喜歡女生,以及她是女生,她喜歡男生」這種簡單但不符合現實的框架來熟識一個人。
而後,即使他們變得流動了,流出了這個框架之外,我也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因為不管他們愛的是誰,我已經知道你是誰了,所以可以對標籤免疫,我們彼此的友誼與愛都不會改變。
而他們流出框架外的過程,也一次又一次拓展了我,原本用來帶給我們安全感、穩定感的框架一次又一次被拆卸,我們拿著這些被拆卸下來的支架當做防身武器,在這個父權厭女的社會保護更多被框架鎖住的人。因為你的框架給你穩定與安全感,但這些框架卻是他人的牢籠、枷鎖和血滴子。
(唉呀,另一個不能繼續寫的原因,是因為寫作實在是太耗費時間精力了,光是這些,我就打了 3-4 個小時了!)
除了道歉之外,可能還想跟你們說,我很好,他們也都很好,希望你也很好。塩田千春的展覽讓我想起你們,這次在日本與Mateja的重逢也讓我想寫一些什麼。
跟你們分享一些照片:
前面是楊過自己裝潢的公寓還有自己蓋的小木屋(在他的山丘上)
後面是一些我跟 Mateja 這次日本的照片(主要是富士山)
最後是Patrick與他的朋友們在台灣的照片。有一張他們在人權博物館的看守所鐵門前開玩笑說這個監獄關不了德國人的,因為他們太高了進不去。
最後的最後是塩田千春在森美術館的展覽海報(我拍的照片不夠好)
「登山鞋租借台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安柏不在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Just Go,出發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鞋出租台北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鞋出租台北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鞋出租台北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Pangolin 穿山甲| Taipei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裝備出租台北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裝備出租台北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5分鐘精華版第一次租登山裝備就上手開箱Pangolin 穿山甲戶外 ...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鞋租借台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鞋租借台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鞋租借台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誠實面對才是上策!!! - Mobile01 的評價
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安柏不在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出國旅行極簡行李攻略(5公斤背包開箱)
·相機:
沒有帶相機,直接在機場購入iphone11(機場免稅便宜1千多元),從6s升級11超有感啊!接下來整段旅程都靠它的廣角鏡頭拍照
·貨幣:
通常我會在進機場捷運時把所有台幣零錢+紙鈔存入悠遊卡,過海關後直接在三樓出境用外幣提款機提領美金現鈔,(我不會一次領好幾個月的旅費,卡片開通國外提款功能,之後不夠的再到當地領)
·當地買的到的東西就不帶:
液體類的盥洗用品很容易灑出來,而且很重,如果我要為超過100ml的洗髮精買托運行李,(廉航托運需要另外加錢,這趟兩段航班要付兩倍的托運費)
我個人會傾向把托運費用省下來,到當地再買就好,衣物也是。
免稅:這次在泰國轉機,把之前沒花完的泰銖全部花完(可以在機場免稅店購物時把多餘外幣連同信用卡計入金額一起刷掉),偷偷發現蘭蔻粉底液台灣賣2000,泰國機場賣1350泰銖,加上flygo的海外2.8回饋無上限
·登山用品
這次只有帶去年墾趣贊助的登山鞋
(去年的盥洗包跟鎖頭、水壺等等,不是放在旅館被幹走不然就是送人/借朋友)
尼泊爾是登山天堂,也是批貨勝地,各大登山裝備品牌應有盡有,就算不是有品牌的登山裝備,也都價格低廉且做工精良,所以一樣當地購買或租借即可
其他則是朋友送的 掌上型吹風機&kindle電子書閱讀器,以及 #地圖製造 速乾毛巾、#理膚寶水 保養品
這次買了泰獅航 台北-曼谷-加德滿都航線
一樣是單程機票沒有決定回來日期
尼泊爾見!:)
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Just Go,出發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算早知道了是happy ending,這篇搜救日誌還是相當引人入勝,頗有跟著文字一起鍵盤搜救的感覺。低調的真英雄,辛苦了,佩服!
#李明翰救援事件
#能高哈崙橫斷
李明翰救援事件歷程
6月1-3日 我在嘉明湖的向陽山屋值班。連日大雨,勸退所有上山的山友。4日稍晴,走去3K+400m收訊。鴻昆在找我。轉身回去4k+200m的山屋。
6月07日 南橫路坍,遊樂區封閉至月底從便道下山返回台北。
6月08日 晚上10:45左右,正式介入搜救作業。 請阿弄(張嘉榮)幫我羅列去過哈崙工作站人手(含原住民協作)資料和聯絡方式。他們至少熟悉工作站以東的路徑和營地! 要開始建立曾去哈崙做過調查的協作和人員的聯絡方式和能力屬性!政府部門結束後,就是ob的事情了。
6月09日 成立資料庫平台:搜救事務所。收到三份資料:消防局搜救簡報,雨量監測以及明翰失聯記錄。
最新消息:在山上搜救的人有人受傷,又因為下周二又會有梅雨鋒面來襲,預計明天會有一架次上去把搜救人員撤下山。至於放晴後還會不會繼續搜救,就要看消防局後續的決定了。山友傳來黃秋豪墜落!
6月10日 請學弟妹將所需裝備理出來。特別是衛星電話。糧食就讓他們在花蓮買吧!記得輕、熱量、飽足感對原住民是有意義的。衛星電話已經跟學校租借了,已經開通。等要上山再儲值。消防隊也願意租借衛星電話給我們,費用他們會吸收,直升機部分免費。
6月11日 中午請雪羊、元植吃飯。晚上七點最新進度 1.西線搜救已經回到牡丹池,因為訊號太差,無法取得任何訊息,必須等6/12才能知道資訊。 2.西線搜救活動,6/12中午以後全部暫停,人員全數下撤。
6月12日 中午12點半,鴻崑與王指揮官電話確認進度如下: 1.西線,因路況非常不好,沒有下去勘查石洞獵寮! 2.基於上述原因,自搜路線6/12下午將會重新規劃。 3.消防隊已經請求國搜協助,空降武稜工寮,尚未回覆。 4.搜救航跡圖下午會拿到,請哲安協助整理,放置於google文件。 最後,祈求鋒面加速通過!與阿花連袂拜訪李家。我們想瞭解他們對搜救期望值;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6月13日 無事,上興大法商山社OB會(雁聲園)瀏覽。看到與學弟素昧平生的夥伴紛紛捐輸,內心頗受感動!
6月14日 明翰打電話求救。小葉1130到玉里跟魏、高會合,預計12-30~1300到壽豐。小高和魏大哥是從山上田地被緊急通知前來。魏大哥沿路抱怨來不及磨山刀。山刀不利,獵人之恥! 小葉也是被我發通緝才從池上找來。耀禾原本要跟同居女友在她生日時登記結婚。現在要再等一陣子。他連夜開車從美濃前來,凌晨五點半到壽豐,接著就上山救援。搭02:34分到壽豐05:08哪班。跟兒子、女兒答應參加畢業典禮,全部爽約。哈哈!剛搭計程車到松山車站,司機名叫林長壽。真是好兆頭!
6月15日 七個人上山。從池南進入木瓜山區。大約0840徒步起登。林務局跟警消留在登山口附近架設中繼站的。接近中午一時的位置。接二號索道頭,遇到鐵軌 ,往三號繼續前進,三號索道上方,有火車頭和客車車廂。約四時住宿鐵道工寮。三號索道發送站工寮約於海拔1815M。索道上叫作發送站 下叫作著點站 考量有:前晚搜救人員睡眠品質不佳。重裝和食物尚未減少。已上升1000米。我要讓所有人員有所保留力量。
6月16日 這是第二天。此日接近中午陡上木瓜山。在四時半於圓山前紮營。無水,晚上蒐集雨水。
6月17日 越圓山 在平頂山頭轉北下新木瓜(11時)午餐。下午陡下200-300米到溪底營地。同樣約四時許。
6月18日 同樣約8點出發,陡上(號稱早上賺好幾百高度,到了下午又還給它)。中午過後上到大檜山下哈崙的稜線。12:45,搜救隊人員打無線電下來,人員均安,要從哈崙工作站的稜線切過去搜救熱區了。2361峰轉西北稜線抵達鐵道溪谷。約四時許。
6月19日 魏大哥早上說他扭到腳,腫脹疼痛。給予消炎藥和止痛藥。他把雨鞋割除部分,才能穿上。08:00出發,將魏大哥背包拆分成四人份-。減輕他的壓力。鐵道附近都是人造林,但仍然是很陡峭。接上2457峰北側。聽見直昇機盤旋空中偵察。有時從身邊飛過。但不知道駕駛員有無看見我們。想幫魏大哥叫直昇機吊掛。他卻說:我下去做什麼?人又還沒找到?
讓耀禾和小高先搜偏東北的A稜。我 小葉和魏大哥搜北向的B稜。越過2418後稜線寬平,植被茂密,不久魏大哥發現淺淡腳印。往前呼喊,有回應。一時興奮起來。打開無線電通聯,才發現先行二人切錯稜,走到我們這邊。
只好讓二人儘速下鐵道,往A稜方向回搜。二人走了約一公里的廢棄鐵道,還穿過一個隧道。在稜尾仍一無所獲。走回會合紮營。
研判地圖,紮營地正好在四號索道下方工寮。
6月20日 魏大哥病況仍無好轉。我決定讓他留守。四人沿鐵道往前搜索至2309峰南北向的C稜。走約400米,小高發現有人試圖生火未果!-燃燒不完全的包裝紙和四號廢電池。旁邊有長期以來躺臥的形狀!嫩草微黃枯萎。
決定往主要稜線旁大溪溝,尋找更多跡證。果然發現2小堆人為疊石。泥巴地面有被雨水沖刷的模糊鞋印。大石頭上青苔完全磨掉,彷彿有人坐在上面想了很久的事情!
大溪溝,讓耀禾下切,看能否發現大背包。小高和小葉往上方找墜落痕跡。我仍在鐵道上搜索,尋獲藍色一人用小牙線盒。喚回三人,決定從火堆處往上搜索。發現上方寬稜為南北向,但地圖上並非明顯。讓其他三人呈扇形搜索,邊走邊呼喚名字。往上約200米落差處得到回應,隨即發現明翰。位置為2309峰東側南北向寬緩短稜,開始轉陡的高度,下方密密麻麻等高線應該是他跌落的大溪溝。
讓耀禾、小高、小葉到上方約30米處闢吊掛場,並通知消防單位。給予明翰兩瓶黑糖水(早上煮好並放在保溫瓶),煮泡麵,給予蘋果,糖果,餅乾,其他零食。聽他說了一些話。然後到上面岩石坡看吊掛作業場。
小葉試圖背負明翰,但身高不對等,加上重傷;稍微移動,即慘叫喊痛。決定耀禾和小葉做簡易擔架。小高負責狼煙和擴大吊掛場。我帶刀去開闢之字形搬運路線。傷患意外地輕,應該少了10公斤以上的體重。輕鬆將其移置上來。由於雲層介於地面和我們之間,直升機似乎有點晚才能起飛。約九時許發現,吊掛作業完成約下午二時許。
6月21日 黑鷹直升機載搜救小隊下山。魏大哥送慈濟醫院,至今仍未康復。
我只有一些基本信念啦!人命無價。自己的學弟自己救。如此而已。我把明翰救下來,都沒去看他。有跟他父親和二舅解釋。希望他未來能在登山界發揮專長。幫助他人。幕後英雄是協助我上山的朋友。他有蠻多自己人生的功課要處理。
搜救人員有很多外界不知道的犧牲奉獻
葉兆擁(小葉,東海山社ob)
高瑩山(小高,花蓮卓溪布農獵人)
魏友仁(魏大哥,花蓮卓溪布農老獵人)
黃耀禾(耀禾,文藻山社指導老師)
伍元和(五元,曾擔任興大法商山社和國北師山社指導老師)
隊伍內4-6人(含原住民嚮導,中級山經驗豐富,體能優異,去過該地區,擅長溯溪架繩)。這些人是我熟悉和信任的人選。全部。我在山上不想跟陌生人合作。會按我指揮行動的團體。小型,快速,默契十足。報導說速度奇快。其實沒有,按部就班而已。魏大哥是資深獵人請來幫忙追蹤的,相當銳利的獵人眼光。很淺的足痕都能告訴我。
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裝備出租台北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穿山甲登山裝備出租·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登山杖租借台北新竹登山裝備出租裝備租客登山包租借新竹租借登山杖登山鞋租借公館 ... ... <看更多>
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登山裝備出租台北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穿山甲登山裝備出租·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登山杖租借台北新竹登山裝備出租裝備租客登山包租借新竹租借登山杖登山鞋租借公館 ... ... <看更多>
登山鞋租借台北 在 Pangolin 穿山甲| Taipe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Pangolin 穿山甲, Taipei, Taiwan. ... 抽獎啦 只要完成以下步驟就有機會獲得「穿山甲登山裝備」提供的租借抵用券哦! ... (B)帥又好穿的登山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