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打臉太有趣了
#YENT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秋天剩旅行【cts.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主題 1.白毛山登山心得 2.如何了解前往登山步道是否開放? 3.健行鞋體驗分享 4.抽獎說明 ▎步道資訊 地點:台中市和平區 標高:1,522公尺 搭乘客運:「豐原客運」153、207、266、267、850 開車前往:白鹿吊橋https://g.page/?share ▎原錄音buss...
白鹿 公司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只看他的朋友圈,你一定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今天你看到他在参加吴晓波读书会,明天也许在看罗辑思维的演讲;今天研究互联网风口转向了何方,明天又对网红时代的来临言之凿凿;今天听说新媒体火了,明天就开始问别人"你知道六神磊磊吗? ";今天向往着诗和远方,明天又在李银河阿姨爱与性的教导中思考人生的乐园。
奥斯卡来了,他为小李子感天动地;诺贝尔来了,他为村上春树捶胸顿足;木心的生日到了,他也要跟着从前慢;陈忠实去了,他马上成了《白鹿原》的忠实拥趸。
是他,每天早上精神饱满地一边和群友打招呼一边上班;是他,每个周末还在公司挑灯夜战;是他,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线下聚会现场;是他,每天晚上跟全世界说晚安。
我和他认识的时候,我们都还没毕业,还没有微信和朋友圈,不过那时候他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和现在比起来并没有太大区别。
那时候我以为他爱好众多,涉猎广泛,对多个领域都有研究。 但几年后我发现,他依然是这个状态,却没有任何能够拿得出手的属于自己的观点。
几年下来,他换了几份工作,涉及了不同的行业和工作内容,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专业方向并进行深入研究。 以前网络上流传过一个段子:
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在家看耶鲁大学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 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朋友得去雕爷牛腩,喜欢Kindle胜过iPad,手机里没游戏全是GTD的APP。 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在北京应该还在每天乘地铁。
这个段子准确地用一个黑色幽默,嘲讽了这个时代如我那校友一样浮躁的人们。 但往深层去想,似乎又不仅仅只是浮躁这么简单。 为什么他像新媒体编辑一样不停追热点? 为什么他频繁地分享所谓的"深度好文"? 为什么他花费大量时间积极地参加各种意义不大的线下分享会?
我想,除了浮躁以外,最大的原因是,他沈浸在了"我在学习的幻象"以及"渴望别人认同的虚荣"中无法自拔。
分享"深度好文",到处参加活动,对每一个热点留下一段点评,让他产生一种"我在进行深度学习与思考"的错觉。 实际上这些事对于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并无太大的意义。
一来,它们都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 每次的接触顶多算是管中窥豹,根本无法探究到其中的内核。 如果真想进行深入了解,还不如看一本相关行业的书更高效。
二来,将自己的精力过多地分散到这些彼此之间没有关系的事情上,却对每一件事都了解得不透彻,也就无法发现这些事物内在的普遍规律,吸收并为己所用。
在没有专注点的前提下,将精力投入到碎片化学习中,其实是对时间的另一种浪费。
更可怕的是,你并不觉得自己虚度了时光,反而为自己处在一种"学习的状态"而沾沾自喜。
这道理看起来像一层窗户纸,一点即破,他内心深处未必没有意识到。 然而他还是乐此不疲地投身于此,因为他已经被另一件事——"渴望别人认同的虚荣"绊住了脚步。
这不难理解。
微博上,影单书单的转发量一直很高;朋友圈里,晒书的人也为数不少;知乎上,更是有很多人明明对问题没有深入了解却强行作答(甚至这种现象也被知乎讨论过)。
似乎是因为这样的动作,可以证明自己是个积极上进爱学习的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博学多才有文化的人。 似乎这样的动作,可以迎来别人的歆羡和赞美。 然而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你并不是你想表现出来的样子,也没有人会发自真心地佩服你。 毕竟,这个时代,真正值得佩服的人太多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好在越来越方便的工具以及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化娱乐形态,只要有才华就能被发现并且以此尾声。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坏在阶层固化,许多人碌碌无为,精神贫瘠,温水煮青蛙,失去了竞争能力,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在这个时代,有人乘着海浪冲锋。 他们被誉为风口上的猪,他们是这个国家最有智慧的创业者,他们是无数小而美的自媒体。
这些人精准地把握了这个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不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他们在台前风光无限,他们是大众眼中的明星,他们日进斗金,似乎这个时代专为他们而打造。
在这个时代,依然有人潜水而行。 有时候他们被称为匠人,在一个不被大众关注到的角落,日复一日地琢磨着自己的手艺。 有时候他们被称为理想主义者,抛开物质的诱惑,坚持着自己所热爱的事物。 他们是这个时代最能沈得住气的人,虽然可能暂时无法成名,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但终将迎来最伟大的尊敬或是最久远的流传。
就像日本的寿司之神,就像鸡汤泛滥时代苦心孤诣的文学作者。 冲浪者站在风口,收获时代的红利。 潜水者暗自努力,等待着一鸣惊人。 而大多数人在这个时代做不了冲浪的人,也没有耐心好好潜水,最终成了随波逐流的、得过且过的路人。
值得庆幸的是,如果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么你还有时间好好考虑如何去安排接下来的人生。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 被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的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曾讲过"10000小时理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0000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首先选对一个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欢的方向,然后专注地耐心地投入进去就好了。 不要试图将什么都学会,因为你每天只有24个小时,能把两件事做到专家的级别就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这些值得你花上10000小时去做的事情呢?
我的建议是:除了工作以外,选择一些短期投入效果虽然不明显,长期投入却能够对你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处世哲学、人生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的事。
比如读书。 说来惭愧,我开始有目的的坚持看经典书大概只有五六年的时间,相比身边的不少朋友而言,这个时间算非常短了。 虽然最开始读书似乎并没有对我产生什么帮助,但几年下来,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每过一两年,回忆起两年前的自己,我都觉得当时的自己是如此的无知和幼稚,看待问题的态度是如此的狭隘。 通过阅读,打开了各种新世界的大门,对于我的价值观的影响潜移默化,又深入骨髓。
比如写作。 从我开始认真对待写作这件事到现在已经过了两年,我深知自己还没有入门,所以不敢在此评价太多。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写作锻炼了我的思维方式。
通过写作,我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对不少首次接触搞不懂的概念进行总结和反刍,终于加深了理解。 可以说,写作训练了我的思维逻辑,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加深了对世界的理解。
比如与优秀的人做朋友。 我是个对社交兴致不大的人,但生命中有些优秀的朋友,即使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即使不在一个城市,也一直对我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有时候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启发了我,有时候是他们面对困境的态度激励了我,有时候我甚至把他们当成我的目标来努力追寻。
与这些人优秀的朋友交流互动,你总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不仅是我的朋友,更是为我指路的一盏盏明灯。
这个时代有太多干扰和迷惑我们的事物,遮住了那些本应花时间去做的事情。 这时候更需要睁大你的眼睛,认清表象背后的本质。 毕竟有太多人昨天还光鲜亮丽,今天却已经摔得体无完肤。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坚守自己的选择,专注地投入其中,你才会走得更远。
白鹿 公司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只看他的朋友圈,你一定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今天你看到他在参加吴晓波读书会,明天也许在看罗辑思维的演讲;今天研究互联网风口转向了何方,明天又对网红时代的来临言之凿凿;今天听说新媒体火了,明天就开始问别人"你知道六神磊磊吗? ";今天向往着诗和远方,明天又在李银河阿姨爱与性的教导中思考人生的乐园。
奥斯卡来了,他为小李子感天动地;诺贝尔来了,他为村上春树捶胸顿足;木心的生日到了,他也要跟着从前慢;陈忠实去了,他马上成了《白鹿原》的忠实拥趸。
是他,每天早上精神饱满地一边和群友打招呼一边上班;是他,每个周末还在公司挑灯夜战;是他,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线下聚会现场;是他,每天晚上跟全世界说晚安。
我和他认识的时候,我们都还没毕业,还没有微信和朋友圈,不过那时候他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和现在比起来并没有太大区别。
那时候我以为他爱好众多,涉猎广泛,对多个领域都有研究。 但几年后我发现,他依然是这个状态,却没有任何能够拿得出手的属于自己的观点。
几年下来,他换了几份工作,涉及了不同的行业和工作内容,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专业方向并进行深入研究。 以前网络上流传过一个段子:
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在家看耶鲁大学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 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朋友得去雕爷牛腩,喜欢Kindle胜过iPad,手机里没游戏全是GTD的APP。 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在北京应该还在每天乘地铁。
这个段子准确地用一个黑色幽默,嘲讽了这个时代如我那校友一样浮躁的人们。 但往深层去想,似乎又不仅仅只是浮躁这么简单。 为什么他像新媒体编辑一样不停追热点? 为什么他频繁地分享所谓的"深度好文"? 为什么他花费大量时间积极地参加各种意义不大的线下分享会?
我想,除了浮躁以外,最大的原因是,他沈浸在了"我在学习的幻象"以及"渴望别人认同的虚荣"中无法自拔。
分享"深度好文",到处参加活动,对每一个热点留下一段点评,让他产生一种"我在进行深度学习与思考"的错觉。 实际上这些事对于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并无太大的意义。
一来,它们都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 每次的接触顶多算是管中窥豹,根本无法探究到其中的内核。 如果真想进行深入了解,还不如看一本相关行业的书更高效。
二来,将自己的精力过多地分散到这些彼此之间没有关系的事情上,却对每一件事都了解得不透彻,也就无法发现这些事物内在的普遍规律,吸收并为己所用。
在没有专注点的前提下,将精力投入到碎片化学习中,其实是对时间的另一种浪费。
更可怕的是,你并不觉得自己虚度了时光,反而为自己处在一种"学习的状态"而沾沾自喜。
这道理看起来像一层窗户纸,一点即破,他内心深处未必没有意识到。 然而他还是乐此不疲地投身于此,因为他已经被另一件事——"渴望别人认同的虚荣"绊住了脚步。
这不难理解。
微博上,影单书单的转发量一直很高;朋友圈里,晒书的人也为数不少;知乎上,更是有很多人明明对问题没有深入了解却强行作答(甚至这种现象也被知乎讨论过)。
似乎是因为这样的动作,可以证明自己是个积极上进爱学习的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博学多才有文化的人。 似乎这样的动作,可以迎来别人的歆羡和赞美。 然而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你并不是你想表现出来的样子,也没有人会发自真心地佩服你。 毕竟,这个时代,真正值得佩服的人太多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好在越来越方便的工具以及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化娱乐形态,只要有才华就能被发现并且以此尾声。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坏在阶层固化,许多人碌碌无为,精神贫瘠,温水煮青蛙,失去了竞争能力,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在这个时代,有人乘着海浪冲锋。 他们被誉为风口上的猪,他们是这个国家最有智慧的创业者,他们是无数小而美的自媒体。
这些人精准地把握了这个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不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他们在台前风光无限,他们是大众眼中的明星,他们日进斗金,似乎这个时代专为他们而打造。
在这个时代,依然有人潜水而行。 有时候他们被称为匠人,在一个不被大众关注到的角落,日复一日地琢磨着自己的手艺。 有时候他们被称为理想主义者,抛开物质的诱惑,坚持着自己所热爱的事物。 他们是这个时代最能沈得住气的人,虽然可能暂时无法成名,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但终将迎来最伟大的尊敬或是最久远的流传。
就像日本的寿司之神,就像鸡汤泛滥时代苦心孤诣的文学作者。 冲浪者站在风口,收获时代的红利。 潜水者暗自努力,等待着一鸣惊人。 而大多数人在这个时代做不了冲浪的人,也没有耐心好好潜水,最终成了随波逐流的、得过且过的路人。
值得庆幸的是,如果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么你还有时间好好考虑如何去安排接下来的人生。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 被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的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曾讲过"10000小时理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0000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首先选对一个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欢的方向,然后专注地耐心地投入进去就好了。 不要试图将什么都学会,因为你每天只有24个小时,能把两件事做到专家的级别就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这些值得你花上10000小时去做的事情呢?
我的建议是:除了工作以外,选择一些短期投入效果虽然不明显,长期投入却能够对你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处世哲学、人生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的事。
比如读书。 说来惭愧,我开始有目的的坚持看经典书大概只有五六年的时间,相比身边的不少朋友而言,这个时间算非常短了。 虽然最开始读书似乎并没有对我产生什么帮助,但几年下来,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每过一两年,回忆起两年前的自己,我都觉得当时的自己是如此的无知和幼稚,看待问题的态度是如此的狭隘。 通过阅读,打开了各种新世界的大门,对于我的价值观的影响潜移默化,又深入骨髓。
比如写作。 从我开始认真对待写作这件事到现在已经过了两年,我深知自己还没有入门,所以不敢在此评价太多。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写作锻炼了我的思维方式。
通过写作,我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对不少首次接触搞不懂的概念进行总结和反刍,终于加深了理解。 可以说,写作训练了我的思维逻辑,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加深了对世界的理解。
比如与优秀的人做朋友。 我是个对社交兴致不大的人,但生命中有些优秀的朋友,即使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即使不在一个城市,也一直对我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有时候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启发了我,有时候是他们面对困境的态度激励了我,有时候我甚至把他们当成我的目标来努力追寻。
与这些人优秀的朋友交流互动,你总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不仅是我的朋友,更是为我指路的一盏盏明灯。
这个时代有太多干扰和迷惑我们的事物,遮住了那些本应花时间去做的事情。 这时候更需要睁大你的眼睛,认清表象背后的本质。 毕竟有太多人昨天还光鲜亮丽,今天却已经摔得体无完肤。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坚守自己的选择,专注地投入其中,你才会走得更远。
白鹿 公司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主題
1.白毛山登山心得
2.如何了解前往登山步道是否開放?
3.健行鞋體驗分享
4.抽獎說明
▎步道資訊
地點:台中市和平區
標高:1,522公尺
搭乘客運:「豐原客運」153、207、266、267、850
開車前往:白鹿吊橋https://g.page/?share
▎原錄音bussola為美式發音,後續原廠希望是發音為義式發音,發音稍有不正確請見諒😅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nny_gmfm/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FB
https://www.facebook.com/Danny_GMFM%E7%A7%8B%E5%A4%A9%E5%89%A9%E6%97%85%E8%A1%8C-106134681794823
▎【活動獎項與名額】
🎁Vibram Pallet 黃金大底 綁帶耐磨戶外健行鞋((市價$6,780) / 共計1名。
https://reurl.cc/j8KjAM
※恕不挑款式及尺寸
-
📍得獎名單於2021/9/9 於原貼文下方留言處公佈。
📍活動規則詳見貼文下方留言處
▎【活動規則】
1、公佈得獎名單後,得獎者請於公佈名單後3天內私訊Danny並填寫相關資料「真實姓名」、「電話」、「寄件地址」、「email」,若未於期限內回覆,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2、活動對象僅限中華民國境內居民或居留超過183天之外籍人士。活動獎品寄送範圍僅限台灣本島。
3、參與本活動者保證參與活動提出之各項留言或資料均為本人所為,且內容真實無造假;每人僅有一次得獎資格,若不同帳號但收件地址相同亦視為同一人,另外同帳號重複留言者 ,僅取一次抽獎資格,且不得為人頭帳號、假帳號,同時若有電腦駭客程式等其他影響活動公平性之行為,經查證發現此類不實或可疑之情事,以及出現違反善良風俗之留言,皆視為違規且主辦方有權刪除其參與內容,取消活動參加資格並保留法律追訴權。
4、當您提出參加活動所需資料時,表示您已同意將您的真實姓名、郵寄地址、聯絡電話及E-mail等資料提供給bussola做為贈品寄發與比對資料處理之用;獎品將以「新竹物流公司」方式寄出,如於配送過程發生遺失、寄送物毀損等情事,bussola不負任何責任、得獎者亦不得主張更換或補發。
5、本活動如有任何因電腦、網路、電話、技術或其他不可歸責於主辦方之事由,而使參與本活動者所登錄之資料有所遺失、錯誤、無法辨識或毀損導致資料無效之狀況,主辦方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參加者與得獎者亦不得有異議。
6、依中華民國所得稅法及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規定,年度累積中獎價值若超過NT$1,000元,將列入個人年度累計所得;若年度累積中獎價值超過NT$20,000 元,得獎者須自行負擔10% 之機會中獎所得稅(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個人為20% )詳細規定,請參閱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獎品之價值需併入得獎人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請得獎人配合繳交身份證影印本並填寫相關文件作為申報依據。得獎人需於主辦單位通知之期限內依規定完整填寫相關文件、繳交相關身份證明並完成所有稅務程序方可進行領獎。無論扣繳與否,均需列入活動得獎人當年度之個人機會中獎所得,並由本公司開立扣繳憑單予活動得獎人,若得獎者拒絕或逾期配合,則視為自動放棄得獎資格。
7、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主辦方保有隨時修改活動辦法及獎項或終止本活動或變更同等價值商品之權利。
8、如本活動因不可抗拒之特殊原因無法執行時,bussola有權決定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與延遲得獎公告。
9、得獎者因資格不符或自願放棄中獎資格者,不另補抽亦不另行於頻道公告知。
10、本活動得獎結果之發送,將請得獎者提供相關資料,請提供正確資料並務必密切注意。參加者同意填寫或提出之資料均為真實,且未冒用任何第三人之資料,如未提供正確資訊,導致發佈後無法通知聯繫與寄送,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11、獎品以實際庫存與最終主辦單位確認之商品為準,如遇缺貨將以等值商品為主,得獎人不得要求更換其他物品及轉讓他人。
▎影片段落
0:00 白毛山片頭
0:33 停車場
1:28 白鹿吊橋公車站牌
1:35 白鹿吊橋入口
2:48 白毛山登山口
3:52 白毛山步道0.5K
6:08 白毛山步道1.0K
6:22 白毛山步道1.5K
6:49 白毛山步道2.0K
7:59 白毛山登山經驗分享
13:23 如何查詢步道是否開放
13:54 健行鞋實穿分享與抽獎規則
#白毛山 #谷關七雄 #登山步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Qzbt7j7zNU/hqdefault.jpg)
白鹿 公司 在 Xiaofei小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嘿~大家,謝謝大家收看我最新影片。 我為這個影片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可用的訊息有限,所以如果影片裡有任何錯誤,我深表歉意。 也請分享您的更新資訊和最喜歡的吊橋。 也鼓勵所有喜歡吊橋或戶外愛好者前往 https://68maps.com/ ,共同協助台灣完成最完整的戶外景點數據庫。
A huge thanks to the contributors for this video:
@GuanXi Taiwan 關係台灣 雙十吊橋 https://youtu.be/5-mtSyg7z4U
@creasy wu吳大 天空之橋 https://youtu.be/GAo79f_IrHI
@家台旅影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 https://youtu.be/8SpjP9AvKSg
@Aiky一點GO瘋旅行 彩虹瀑布 https://youtu.be/CqY7qpky_iw
@劉志堅 力行吊橋 https://youtu.be/PsCfBF6LHHw
@Enma Lee 力行產業道路 https://youtu.be/2ZfavySWQwU
@Avery Zheng 力行吊橋 https://youtu.be/dHdNEPAM3tg
@Bingcheng 一日單攻–桃山–喀拉業 https://youtu.be/Oif6_7HgUXI
@一輪的運動日常eLun_fitnessTW 武陵農場 https://youtu.be/l2W4C2f8nLg
@艾密特 能高越嶺全段 https://youtu.be/_Oo04OHPgoA
@Mars Lin 天池山莊/能高瀑布 https://youtu.be/LCwzR7EGctw
@Hsieh Chien Hui 能高瀑布 https://youtu.be/hfd0N-1BAX0
@南極熊 檜山巨木群步道 https://youtu.be/TDlkcruVGNE
@凌空視界-台灣美景 福美吊橋 https://youtu.be/YUsV1gAZoC8
@郭仁傑 內葉翅吊橋 https://youtu.be/bOW_LPIufrg
@Walter M. Hagemann 六家佃長壽橋 https://youtu.be/QJ-qGwsEPJY
@Chun Ou郡歐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山川琉璃吊橋 https://youtu.be/olsJ0RKMjYA
@【AI 呆丸】蔡牧宸 山川琉璃吊橋 https://youtu.be/RnR40pZ5CuM
@丞佳魚貨 山川琉璃吊橋 https://youtu.be/HIDmWAzFRss
@Johnny Lin 空拍 太平雲梯 https://youtu.be/L1waDrDk2pE
@黃文星〔螃蟹家族〕 新溪口吊橋 https://youtu.be/DLifSwSDzM8
@發仔旅行攝 七彩吊橋 https://youtu.be/8I8IZmB_d54
@凌空視界-台灣美景 雙龍瀑布七彩吊橋 https://youtu.be/mYcBAPl1-nA
@SkyLark 東埔吊橋 https://youtu.be/M9CA-36nqDs
@典立的退休人生 文山野溪溫泉 https://youtu.be/yCJiOyUPb5g
@kvein chiu 山月吊橋 https://youtu.be/2RfQtRDRqgU
@實陸比玖影像工作室 https://youtu.be/dMrPfe-KPug
@creasy wu吳大 猴探井 微笑天梯 https://youtu.be/ZPHmx7km5p0
@creasy wu吳大 達娜伊谷吊橋 https://youtu.be/pimC1mRz5A4
@林小忠 白鹿吊橋 https://youtu.be/IY5yOg82TOA
@凌空視界-台灣美景 繩索吊橋 https://youtu.be/RPevunT5zaA
@John Hurst Ghost Axe Canyon https://youtu.be/PQLEhTo2Bcw
Support this Xiaofei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Hw0VDxIu72T6vGUFVN7lg/join
跟著小飛玩
台灣黑熊衣: https://followxiaofei.com/stor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ollowxiaofei/
FB: https://www.facebook.com/followxiaofei/
募資平臺:https://www.patreon.com/xiaofei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followxiaofei
地圖部落格:https://68maps.com
為什麼我要改裝我的露營車:
https://youtu.be/7Zy44inR19Y
第1集:拆除貨車併計劃構建:
https://youtu.be/snrDnTDLZo4
第2集:吊扇和隔熱,隔震:
https://youtu.be/k5Eae25YGP0
第3集:新設備,安裝地板,參觀瀑布:
https://youtu.be/2l_0Z5gqe4A
第4集:瀑布休息,安裝燈,牆壁,天花板:
https://youtu.be/7qxbR1f-leI
第5集:大更新,廁所,冰箱,桌子,室外燈:
https://youtu.be/UrsiugAAHX8
第6集:第一次露營
https://youtu.be/JSUdUYrDI8Q
地7集:Van Tour
https://youtu.be/vHZUze0BsnA
地8集:花了28萬
https://youtu.be/2JoHlCpPpQo
地9集:28萬 vs 14萬 萬 改裝大PK
https://youtu.be/41Dd0-fK4HU
00:00 Intro
01:11 全台灣海拔高度最高的橋
04:30 全台灣海拔高度最高的橋
04:44 全台灣最長的橋
06:02 全台灣最長的橋 pt 2
08:23 高長
10:14 全台灣高長的橋
12:42 68map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E3Tka34R4w/hqdefault.jpg)
白鹿 公司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丁噹 #BlueBird #半是蜜糖半是傷 #插曲
🎶立即聽歌:https://stars.lnk.to/BlueBird
-
戲劇主題曲女王丁噹的歌聲一直深受戲劇喜愛,又一重量級戲劇邀約音樂合作!丁噹受邀演唱由人氣演員羅雲熙、白鹿領銜主演的都市愛情劇《半是蜜糖半是傷》開篇主打插曲〈Blue Bird〉,本劇網路熱播討論度極高,即將迎來到戲劇大結局,近日上線大結局預告版MV,與劇迷攜手期待完美Ending!
這首戲劇插曲〈Blue Bird〉,自從開播之初就備受關注!
丁噹全英文的輕柔吟唱與丁噹以往高亢的聲線大不相同,讓人驚喜連連!
歌曲以青鳥(blue bird)象徵無畏追求幸福的美好想望,描繪了一位向夢中的青鳥傾述對戀人思念之情的女孩,女孩幻想自己變成了這只青鳥去勇敢追求愛情,即使穿越風暴,換來一身傷痕累累,仍帶著愛的決心飛越海洋,勇敢飛向戀人所在的彼岸,用彩藍色的翅膀塗染天空。丁噹則以純粹無華的款款吟唱,深情唱出愛的期盼與執著!由華語流行音樂新銳製作人也是本劇音樂總監陳起賢製作,徐靖、魯馥瑞作曲,陳嬛作詞,營造出清新浪漫的動人氛圍。
《半是蜜糖半是傷》描述一位患有嚴重眼淚過敏症的女孩,畢業後踏入險惡職場,公司總裁正巧是兒時玩伴,兩人重逢後歷經一連串考驗與風雨,最終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也摘下愛情甜美果實。此劇也被譽為今夏最火爆的「甜寵劇」之一。
‥‥訂閱・相信‥‥‥‥‥‥‥‥
▶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bit.ly/YTBinMusic
按讚相信音樂官方FB Like on Facebook
– 官方訊息公佈、即時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
Della丁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ella0417
★IG:https://www.instagram.com/della_dingdang/
★WEIBO:http://weibo.com/idingdang
★YouTube:https://bit.ly/DellaYT
★iTunes:http://goo.gl/9MvJhQ
★Spotify:http://goo.gl/LNvkYD
★KKBOX:http://goo.gl/F97UfH
★friDay音樂:http://goo.gl/pogQ8r
★MyMusic:http://goo.gl/tGEG6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I3Agbpa9k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