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馬德里的夏天可以幹嘛?】
#2 到Thyssen-Bornemisza美術館看時尚結合藝術的大展 **Balanciaga y La Pintura Española** (巴黎世家與西班牙繪畫的火花)
這個展覽我們想看已久,這回終於沒有像以往那樣在要關展前一天趕去看😆 昨天已🉐
☝🏻前提
#Balenciaga翻為巴黎世家但大師其實是西班牙巴斯克人
巴黎世家=Balenciaga,大家從前都認識他們家的包包、近年時裝也再度火紅起來。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創始設計師Cristóbal Balenciaga先生其實是西班牙人,出生於巴斯克地區的漁村Getaria,西班牙內戰前就已經是皇室貴族御用的大咖設計師了。
內戰爆發時,就跟許多西班牙藝術家一樣,大師逃到了巴黎,在那兒建立工作坊,從此與同年代的許多天才設計師們開創、定義、提升了女性時尚的境界。由於Balanciaga大師擅長利用建築般的輪廓打造女性高級訂製服,又有「時尚建築師」之名!
(2017年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由我一生偶像丹尼爾戴路易斯主演的大片《霓裳魅影》中,大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就是以Balenciaga先生為原型,來形塑片中主角的形象與性格!)
👉🏻重點
#看一個展覽可被兩種藝術洗禮
雖然巴黎是大師在世界時裝界獲得成功的舞台,但大師並不忘本,他的眾多設計靈感都來自於西班牙的藝術和文化,從宮廷服飾到佛朗明哥舞蹈和鬥牛士的服飾,都是他的靈感繆思。
因此這個展覽就把大師珍貴的高級訂製服、和西班牙16-20世紀的繪畫結合起來,讓大家感受這兩塊藝術領域之間的美妙關聯、一次享受雙重藝術洗禮!
👈🏻內容
#不認識西班牙繪畫大師的話請先做點功課
展覽分為6大主題,喜愛西洋繪畫的人兒,一定會看得很開心;如果對以下出現的人名毫無概念的話,那你還是可以看看服裝、對照繪畫啦😅
1. 大師與藝術 - 開場白,先來西班牙藝術三位大師El Greco、Goya、Velázquez。
2. El Greco - 不多說,西班牙藝術三大,不認識的人自己谷歌吧...
3. 西班牙宮廷繪畫 - 我個人很喜歡這區的哈布斯堡王朝「黑」時尚與精美的刺繡!
4. Francisco De Zurbarán - 我從前跟這位大師不熟,這次看了好喜歡!
5. Francisco De Goya - 哥雅,西班牙三大中台灣鄉親比較熟悉的;如果不認識,那我也無話可說,請自己谷歌吧... 我個人認為哥雅是藝術之「神」一般的存在,很遺憾咱們的歷史課本對西洋藝術史的著墨非常淺...
6. 19-20世紀繪畫 - 可以看到西班牙頭銜最多的阿爾巴女公爵(Duquesa de Alba)的媽媽的肖像!(媽媽很美!)
👇🏻感想
#語音導覽有必要
我和阿卡都覺得繪畫部分看來比較有感覺,服飾部分,由於大師作品真的很「建築」,沒有看到這些華服穿在真實的人身上,很難感受到它們的美。如果現場也能展出當年的王后貴族名媛模特兒穿著這些高級訂製服的照片,一定會大大大加分!
(紀念品區有書,可看到眾多美麗女子穿著大師作品的照片,才真正體會其設計之高雅精彩!)
再來是我們沒有租語音導覽,殊不知展覽裡並沒有文字介紹來說明某繪畫對某服飾的影響,一切要靠個人感受領會🤷🏻♀️ 因此我強烈建議:務必租借語音導覽!
👁🗨 結論
如果你最近會來馬德里旅遊,又喜歡時尚和藝術,那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大展,而且買特展票可以看常設展喔!
➡️展期:6/28 - 9/7
➡️門票:13歐元
➡️網站:https://www.museothyssen.org/exposiciones/balenciaga-pintura-espanol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恍如昨日版畫展 林玉雯專訪 恍如昨日的生活痕跡 藝術家林玉雯的版畫實驗室引領當代版印潮流 喜愛挑戰自我的藝術家林玉雯,堅持著「不想和別人一樣」努力在創作上突破、實驗性與原創性的結合之中,呈現出不凡的當代風采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林玉雯從小便熱衷於學習藝術 「從...
看一個展覽可被兩種藝術洗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恍如昨日版畫展 林玉雯專訪
恍如昨日的生活痕跡 藝術家林玉雯的版畫實驗室引領當代版印潮流
喜愛挑戰自我的藝術家林玉雯,堅持著「不想和別人一樣」努力在創作上突破、實驗性與原創性的結合之中,呈現出不凡的當代風采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林玉雯從小便熱衷於學習藝術
「從我有印象開始,創作是我唯一堅持到現在的事情。」來自彰化的青年藝術家林玉雯,自小因家裡環境的支持,曾經在才藝班修習過鋼琴、舞蹈、繪畫等課程,自認對音樂及舞蹈三分鐘熱度的她,對於繪畫的熱情卻始終沒有更改過,追求藝術的那股熱,依然持續燃燒至今。
「那時遇到帶我入門的恩師,課餘時間教導我畫畫,竟不肯收我的學費。」因此從幼稚園時便跟著老師學畫,下課時順路老師還會送她一程。然而,在藝術的道路上家人是最堅強的後盾,特別是林媽媽;總是鼓勵她走自己的路。當時高中畢業後,林媽媽一路陪著玉雯從彰化來到台南,應考七技制度的各種考試—直到今天,玉雯滿懷感謝的說:家人的支持,對她而言真的很重要!
學藝路上家人與師長的支持 成為創作路上的最大動力
憑著自己的努力與家人的陪伴,玉雯順利考上七年制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在校期間開始自具象的寫實技法學習;按部就班的從基礎扎根,玉雯也因此接觸到眾多媒材,最根本的素描、水彩、國畫不能少,陶藝、紙漿也親手下去試做,後來在課堂上學到抽像畫風時,由於授課教授的教導,讓她相當享受創作過程。「原來我可以很開心地創作啊。」以至於後期選組時,林玉雯選擇了專攻抽像,她認為這樣能夠在創作時充分的抒發自己。
經歷了六年的平面繪畫洗禮,找到自己創作風格的林玉雯還在尋求突破;原本在校就修習過版畫基礎課程的她,曾在兩三年前看了一場版畫展覽,突然間打破了她對版畫既定印象的認知,原來版畫還有這麼多不同版種的呈現;其實相當地多元性,再加上受到研究所指導教授的引導,以及校內版畫所齊全的設備讓她能逐步的摸索。「我想塑造一種跟別人不一樣,且又讓人驚艷的風格!」熱門程度不及主流繪畫的版畫,對玉雯來說是個很不錯的選項。
併用版結合一版多色手法 挑戰媒材也樹立了自我的創作風格
在版畫創作的版種選擇上,林玉雯使用了併用版做為主要呈現手法,當初經由指導教授的帶領之下,她以自己較熟悉的版種來嘗試做併用。「併用版困難的地方在於同時使用不同的版種壓印,除了融會貫通熟悉的版種以外,相對的技術性也會提高。」因著版種的複雜性,需考量到不同版種的特性該如何使用,步驟為何?操作上如何突破?思考著怎麼才能達到想要的畫面效果。「相對的也開拓了更多的畫面的可能性!」併用版不僅是單一一種版種,較其更具豐富性;能夠在細微中看到更多的層次,這樣的特性也是林玉雯相當喜歡的。「我喜歡挑戰的感覺,不管是學習或者是創作,這種樂趣讓我想要繼續做下去!」
了解併用版的特色後,玉雯在版畫印刷上則是採用了一版多色的技法,這種技法其實是來自英國版畫家海特發明的套印技法,是用酸水和凹版工具在版面形成幾個高低不同的面,再使不同稀稠之油墨,經各式軟、中、硬質滾筒附在版面,所造成油墨互斥或重疊演色的效果。「我一開始就對這種特別的技法很有興趣!」,曾觀摩過部分較保守技法的學長姐作品,因為想讓自己的風格獨樹一格,便相當努力在一版多色的技法學習上,不斷地嘗試更多創作上的可能性。
融版畫於生活之中 藉由不斷的對話在創作中發現自我
對於林玉雯來說,版畫其實是一種間接性的創作方式,透過不停地醞釀、發酵,創作過程中細膩與精準的刻畫;她將言語注入於畫面與之對話。斑斕絢麗的色彩,萬千變化的未知型態,藉由不斷的畫面重組,她企圖帶領大家探索一個幻象寓意。林玉雯認為:冷與暖的「溫度」,交織也交雜在複雜的思維當中,即便她身處在虛實交錯的「空間」裡,還是能辨別出那虛構畫面中,來自於內心—那坦然流露而出的感動。
創作之於林玉雯,就像是紀錄記憶的溫床一樣,伴隨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忘的溫度,試圖藉由壓印後的痕跡;捕捉與描繪。她追尋著「未知」的灰色地帶,就像是一個不斷追求完美結果的實驗家,半突破、半創作的逐步前進,玉雯也透過材質語言的轉換;在色調與肌理兩者之中注入情感。而創作中迷惘的思緒,經由時間的輾轉流逝,反而更加清晰。
「想要被看見,換一個城市、換一群人,試著離開原本習慣的舒適圈。」林玉雯如是說。指縫中彷彿還能嗅出那油墨所殘留下的刺鼻,感性的她望著佈滿顏料的手掌心,那是種被喜悅所充滿的感受。凝視著創作,腦海中任由思緒盤旋、纏繞,玉雯也試圖在找尋一絲連結的共鳴。「創作」每分每秒都在腦海中醞釀,空白的圖面中,層層的堆疊與延伸。(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玉雯簡歷:
學歷:
2014,學士,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目前正就讀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研所 ,擔任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活動幹部

看一個展覽可被兩種藝術洗禮 在 黃云歆Tannie 的推薦與評價
他說:「妳看,這個沒有露到哪啊,妳可以穿這樣,一件襯衫,下面穿一件小褲褲就 ... 這種安全到不可能發生事情的場合, ... 因為他總在越線後給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