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團[ 好玩伴/3歲+/益智桌遊、教具、玩具團 ]
每次都開小寶團~大寶要哭哭惹辣🥺這次,要推坑專屬3歲以上的大寶團!
🔥大寶益智玩具團🔥《價格很美麗,馬上下單》
https://goodplaymate.1shop.tw/新寶媽愛分享
📅團購期間:7/14-7/21(私訊新寶媽加入團購群另有下單好禮抽唷)
|
👀 #這邊看五種遊戲介紹
1️⃣ [#快手大廚] 桌上遊戲組
👉🏻 本次團購主打,最歡樂的桌遊!遊戲中玩家化身成大廚👨🍳,按照卡牌指令,利用手上的鏟子翻動桌上餐點卡牌,翻成對應餐點後立馬按下出餐鈴!🛎,先按先贏🚀
👉🏻此款桌遊支援最多四人進行遊戲,兩個人也能玩(我跟新寶姐都用它來決勝負,輸的洗碗、倒垃圾、連誰先去洗澡也能用這個來決定誰可以後洗,哈哈😝)
👉🏻 優點是價格好入手,基本上只要出場10次就值得了~新寶一家玩翻(請見新寶亂入遊戲照🤣)
👉🏻這款桌遊雖說是5歲以上適用,但2歲半的新寶也有加入我們的遊戲唷🥳(他除了耍萌跟搗亂的功能,還有增加遊戲時緊張刺激的氣氛,比如翻牌時看到黑影就開槍~😆)
2️⃣ [#連連看益智桌遊]
👉🏻此款必入手‼️圖案精美,精緻盒裝,送禮也很帥!這次開團有超級甜甜價🍬
👉🏻是一款透過觀察卡牌之間的相關性進行連接的益智桌遊。讓孩子動動腦,遊戲中建立圖像觀察力與邏輯思考👍🏻
👉🏻 3歲+適用,有交通工具/動物星球/顏色形狀認知,共3款
👉🏻加厚遊戲卡牌,方便小小孩操作,耐玩耐用
3️⃣ [#兒童情緒認知學習鏡]
👉🏻2歲+適用,這個我會推是因為新寶真的每天拿、每天玩!現在當作隨身用品在使用,還說自己是探險家~把學習鏡當成放大鏡在玩🥳
👉🏻2歲多新寶如何使用情緒鏡來認識自己的表情與情緒呢?請見之前分享文🪞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714070009/posts/173724468094688/?d=n
4️⃣ [#英文學習擦寫豪華遊戲組] 學前綜合學習款
👉🏻3歲+適用,學英語好好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必買看點:美國亞馬遜超熱銷遊戲組
👉🏻 17種主題學習:英文字母描寫練習、數字描寫、數數遊戲、可愛動物認知、數字連連看、大家來找碴、繪畫創作等各種趣味遊戲
👉🏻6張大尺寸特殊紙質學習板,遊戲,盒內附贈2隻不同顏色的色筆,可無限擦寫、繪畫,可以一支孩子一支媽媽,一起同樂!
5️⃣ [#艾瑞卡爾雙面地板拼圖]
👉🏻艾瑞卡爾,好餓的毛毛蟲地板拼圖來啦!
👉🏻3歲+適用,有好餓的毛毛蟲/開心農場/字母數字接龍,共3款
👉🏻世界級非常非常非常知名(很重要說三遍)的美國童書作家兼插畫家,所授權聯名推出的雙面大型地板拼圖,26片整組拼完可達三公尺長!
👉🏻雙面設計,可同時學習A~Z及1~20
|
以上是新寶媽在「好玩伴」精心挑選出的五種適合3歲以上大寶玩具/教具,推坑(薦)給大家😝
🚪下單這邊👉🏻
https://goodplaymate.1shop.tw/新寶媽愛分享
🚛 🈵️1500免運,未達免運宅配90、店到店65
📅 團購期間:7/14-7/21(私訊新寶媽加入團購群另有下單好禮抽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牙膏也歧視」vs.「傳奇貓逝世」。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牙膏也歧視」獲得66%的票數,壓倒性勝利。 5月底發生的「佛洛伊德案」點燃全美反歧視浪潮,現在這把火還燒到全世界,大家應該都知道「黑人牙膏」吧?沒刷過一定也看過,它還因為口味真的非常清涼,吸引了一堆韓國觀...
看到黑影就開槍英文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進黨某個女性主任,因為臉書叫做xx小姐姐,「小姐姐」被認為是中國用語,在一些人施壓下,該主任不得不改名.
.
根據基進黨人士的說法,該人使用xx小姐姐作為代稱起源於選戰期間地方鄉親對主任的稱呼,但即使如此,仍然被以「基進黨比民進黨還獨」這是路邊鄉民都知道的事,所以更應該被框架較高的標準,並指責她對中國用語毫無自覺.
.
說來好笑,如果你去鄉下,喚一聲「小姐姐」(台語),包準每戶人家都會有年輕的女生探出頭來,對,他們就是小姐姐.
.
而且可能有些已經三十幾歲了.
.
人們用小姐姐,遠比中國人近年來風行的「小姐姐」還早,不能說,台灣人用的東西,換到中國人用,就變成中國的,然後必須反對,還要人改名,真不知,這是在反中,還是反台.
.
其實神父並不反對支語檢查.
.
但不要忘了,中國人也是人類,凡是人類,就會進行「模仿」,這是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學理論,因此,不太可能中國人用過的東西,不管它的本質是什麼,他就變成中國人的,而必須反對-這樣子,很容易喪失反對的本質,反抗中國的壓迫與滲透,進而擴大反對不該反對的東西,因為中國人可能會做任何事,用任何用語.
.
所謂防禦,是伐去其不正常的意識,而不是把正常的事物本質,也一併都砍掉,這就不叫防禦了,叫自殺,說的文明些,叫做不相干的起源謬誤.
.
如此一來,中國群體只要不斷採摘他人的語言,人們就開始自我檢肅自身的語言意識,不論其常識、語意、語用、語法,語境,到最後,處處都是中國用語,屬於他人或自己的語言反而被消滅掉,這才是在幫助中國用語無限膨脹,取代本屬於自己的語言自由.
.
支語檢查作為一種非常辦法,是一種捍衛本土文化的防衛機制,也因此,是必須謹慎而且細緻的使用,避免牽連無辜-換句話說,使用者必須有相應的智慧,若沒有,只是看到黑影就開槍,不僅降低這個防衛機制本身的信度,也會淪於任意遷怒於他人的工具.
.
這時,就不是支語檢查了,只是看不順眼把你幹掉.
.
「小姐姐」一詞,其實牽涉到言語的自然性,也就是不管是什麼語言,只要有姊姊或是年輕女性,牽涉到排行,或表示親近,都有可能會誕生「小姐姐」或「小姊姊」這樣的用法.
.
通常「小姐姐」或「小姊姊」可以指的是家中排行較末的姊妹,對於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身上,如同「姐姐」,可以指對一般年輕女性的暱稱,「小姐姐」也可以如此使用,小有拉近距離,親暱的意思,相較於「姐姐」來說,就是年齡層更接近自己,或者是關係更加親暱的稱謂.
.
舉個例子來說,當一個小男孩看到蘋果姐姐在表演,蘋果姐姐大概20來歲,是一種姐姐,而這個小男孩跟隔壁的姐姐一起去看,年紀跟他差不多,但比他略大,這個姐姐跟蘋果姐姐比起來,就不是同在一個層次之中,就叫她「小姐姐」.
.
在什麼樣的情境之中,又會脫口而出小姐姐呢?比如一個媽懷了一胎,就會脫口而出「你要當小姐姐了喔」,這明明,是極其自然的事,或者是母親對孩子說,「你叫隔壁的那個小姐姐過來」,這時,小姐姐可以指的是年幼的姐姐.
.
在神父來說,我喊小姐姐大概快二十幾年了,從小喊到大,從南喊到北,在北部,我有一個乾姐姐,排行最末,我管她叫「小姐姐」(小tsé-tsé),南部我也有一個堂姐,排行亦最末,也如此叫她.
.
在格林童話中,有一本故事叫做「小弟弟與小姐姐」(Brüderchen und Schwesterchen),這本書的翻譯也令日本傷透了腦筋,他們起先翻「兄と妹」,又翻「小さな兄弟と小さな姉妹」,因為實際上應該是一個姐弟的故事,但英文是集合名詞, Little Brother and Little Sister,這就容易搞混.
.
所以我要註明一個兄弟姊妹的故事,小姊姊,little sister就會被如此出現.
.
至於在中國又是怎麼回事呢?他們風行「小姐姐」也不過這一兩年的事情,而且還是來次二次元的敬稱,針對自身喜歡的偶像LoveLive!裡,μ's偶像組合成員的暱稱,還稱什麼,一般人不能隨便用,在神父看來,他們不過就是在既成的語彙裡,框架出來當成指涉特定人物的詞彙,根本只是借用,不能越俎代庖,說什麼稱小姐姐會冒犯acg圈,這根本是乞丐趕廟公的說法.
.
至於LoveLive!的粉絲,為何會用「小姐姐」來稱呼他們的偶像,邏輯也和一般語言的語用性相當,就是對於年輕女性的年齡層相對的微妙感受,相較於設定為高中生的動畫偶像,應該叫做妹妹,但實際上幫他們配音的聲優,又多為二十來歲,為了表示最大的愛意和敬意,把稱他們「姐姐」的年齡鴻溝給去除了,稱為「小姐姐」.
.
換句話說,比姐姐還小的姐姐,更親近自己的姐姐.
.
後來開始氾濫,在中國網路中,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變成稱呼漂亮或有萌屬性的年輕女子.
.
而她的詞源又來自日語「ねえちゃん」,簡單來說,對中國人就是外來詞彙,中國人普遍反日,卻又模仿日本的詞源,這可以看出語言的模仿性質和自然生成的邏輯,是難以令人察覺和防備的,台灣人就算抗中,也沒必要把小姐姐看成是全然的中國用語.
.
在漫畫暖暖日記中,有一隻公的花栗鼠常常被他姐姐欺負,這個姊姊名字就叫小姐姐しょうねえちゃん,是該名花栗鼠的二姊.
.
像「小姐姐」這種詞彙,除了是語言中的常態,基本上也是無害的,根本沒必要為反對而反對.
.
因此在鄉里之中,都是一群年紀偏大的長輩,看到有年輕的女性,便叫她「小姐姐」,其實也不為過,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看到大姊姊,要縮短距離,叫她「小姐姐」,也不會令人意外.
.
至於為什麼不叫阿桑或阿姨?我想如同為女性更應該明白其中道理,例如「おばさん obasan」歐巴桑,原本是對年長女性的敬稱,但近年卻變成暗示女子老,外貌欠佳,女性不喜歡別人稱呼自己隱射出年紀,所以最近連「阿姨」都變成嫌惡用語,這也是前頭粉絲的邏輯,用彌平年齡差距來討好女性,因此,從歐巴桑變成阿姨,阿姨變成姐姐,姐姐再變成小姐姐,這種有點大,但又不能太大,又要隱含一點小的感覺,只能說,投其所好罷了.
.
通常我們會習慣稱,大哥哥,大姐姐,小弟弟,小妹妹,但在語言之中,並不是那麼工整的,也常出現這種大小置換,從中得到其他意思的用法,以台語而言,阿+親屬稱謂,通常有尊敬或者權位的意涵,阿爸,阿母,阿姊,鮮少稱阿妹,阿弟.但,也有例外,例如「阿妹仔」,是對晚輩常出現的稱呼,且多半沒親屬關係.
.
其他如有藝人稱「小哥」,或者什麼網路用語「小妹哥」,小阿姨,有些女生也喜歡自稱什麼xx哥、二伯、女孩、林北,「小姐姐」根本就無傷大雅.
.
「凡是中國用過的,我們就必須討厭」,這是個簡單邏輯,過往,也有人提出什麼中國喜歡打擊台獨,稱某某是台獨,獨已經被汙名化了,所以我們不能稱自己是台獨,這些,都是把自己的理智某種形式去交給對方做決定.
.
作為防備中國用語入侵的防衛機制,首先要做的,便是精準打擊,不是亂打一通,若是不區分來源,有害無害,一味都塞在「中國」的框框裡,反而連不該塞的也塞了進去,說是要抵制中國用語,卻變成在割讓自己約定成俗的語言習慣.
.
因為自身不當的想像,而強迫他人改名,在我看來,這根本做過頭了,這不是屬於台灣獨立自主的想像,身為台獨立的倡議者,照理說,應該最反對這種施壓而亂改別人名字的行為.
.
要做之前,先界定一件事情,到底是在反對中國用語,還是在反人性,brother.
看到黑影就開槍英文 在 千錯萬錯,柯神不會有錯!爹親娘親,不如小英主席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聞分析)只會抄網路連查證都免了 要記者幹嘛?
從昨天開始,就有不少台灣的網媒,甚至電子報,引述一家叫「今日多倫多」的媒體報導,說自願打俄羅斯研發疫苗的普丁女兒,因為嚴重副作用而過世。不過,這家叫「今日多倫多」的媒體,被查出專門捏造假新聞。而且全世界媒體,除了這家「今日多倫多」之外,沒有任何其他一家知名媒體跟進。台灣多數新聞媒體,在接收虛假新聞上,竟然勇往直前,令人哭笑不得。
這則「所謂的」新聞,是某個網友,在PTT論壇出名的「八卦板」中發的,說一個叫「今日多倫多」(Toronto Today)的網站,報導自願注射俄羅斯自行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的普丁女兒,因為副作用而過世的消息。如果上台灣人最喜歡用的Google網站,打「普丁女兒死了」查詢,你就會看到不少媒體跟著抄。然而,這整起事件最詭異之處在於:除了這家叫「今日多倫多」的「所謂」新聞網站,報了這則新聞外,沒有任何其他大小外國新聞媒體跟進。此外,有不少媒體在登這則新聞的時候,引用的是從推特上截圖下來的普丁女兒打疫苗影片。不過,這則影片已經被印度一家新聞事實查核網站證明是移花接木。在這起事件,可疑之處比可信之處還要高的情況下,任何敢寫這條新聞的國際新聞編譯,勇氣簡直比事件本身還要靈異。
查證很困難嗎?其實方法很簡單,你只要把「普丁女兒死了」,換成英文,用Google去查,就會查到印度有一個事實查核網站,早在8月11號,就說在推特上瘋傳的普丁女兒打疫苗影片是假的。普丁只說他「兩個女兒的其中之一」打了疫苗,但是並沒有說是哪一個女兒,也沒有提供任何官方影片。推特上的影片是假的,它是截取之前,俄羅斯外國新聞網站「今日俄羅斯」(RT)的一則新聞影片片段,影片中的小女孩其實只是一個自願注射俄羅斯研發新冠疫苗的女性志願者,並不是普丁的女兒。
而妙就妙在:這則消息中有告訴你,新聞來源叫「今日多倫多」,還有附影片。很多看到黑影就開槍的媒體,難道不需要雙重查證嗎?說老實話,這個叫「今日多倫多」的網站,聽都沒聽過,可信度就需要打個問號了,再上其他新聞網站查證也沒有。此外,消息傳出後,也有不少網友指出,這個叫「今日多倫多」的網站,不但名不見經傳,而且以專發假新聞知名。那麼媒體新聞網站的編譯們,是否只要認為,用「具有台灣特色的新聞處理方式」,在標題上寫個「疑」、「恐」、「傳」,就可以規避查證不力的責任了呢?
新聞媒體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要報導這個世界上重要並可信的消息;換句話說,「可信度」是任何一個新聞媒體賴以為生的最重要資產。如果失去了可信度,新聞媒體與市井八卦小說何異?並且,甚至還有引用這則假消息的媒體,照著它的邏輯寫說:其實普丁的女兒,就算真的因為注射疫苗而死了,以克里姆林宮造假的功力,他們也會說普丁的女兒,是因為其他的原因而死的,不是注射自行研發的疫苗。人家發假消息的預防針你也原文照翻,那話都給你說就好啦。
不是只有關於政治的假消息才需要譴責。前面說過,「可信度」是新聞媒體最重要的資產,任何漠視本身可信度的新聞媒體,都應該譴責,所有人,包括台灣自己的事實查核中心,眼中都不該只有政治,特別是只關於台灣的政治。
看到黑影就開槍英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牙膏也歧視」vs.「傳奇貓逝世」。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牙膏也歧視」獲得66%的票數,壓倒性勝利。
5月底發生的「佛洛伊德案」點燃全美反歧視浪潮,現在這把火還燒到全世界,大家應該都知道「黑人牙膏」吧?沒刷過一定也看過,它還因為口味真的非常清涼,吸引了一堆韓國觀光客來台灣掃貨!
其實應該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我們刷了幾十年的黑人牙膏到底是外國品牌還是台灣品牌。黑人牙膏是1930年代,浙江寧波商人嚴家兄弟檔開發出來的,不過1949年中共建政後,嚴家兄弟搬到香港定居,同時在香港和台灣設廠,繼續生產「黑人牙膏」,後來黑人牙膏就成為台灣的「國民牙膏」。一直到1985年,嚴氏兄弟出售半數股權給美商高露潔,雙方合作成立跨國企業,黑人牙膏才打開了兩岸三地以外的市場。
據說當初取名叫黑人,是因為大家覺得黑人皮膚黑嘛,對比之下顯得牙齒特別白,閃閃發亮這樣,甚至還標榜配方中含有非洲某種樹木上的潔齒成分。而一開始的商標就是一個戴著黑帽、塗黑臉的男子咧嘴笑,露出潔白牙齒,英文名稱叫「Darkie」(黑人)。不過1989年左右,這個品牌也因為反種族歧視浪潮,把包裝上的黑人「漂白」,英文名字改為「Darlie」避免爭議,但中文仍然沿用「黑人牙膏」。那現在黑人牙膏又中槍了,高露潔正在審查品牌名稱和商標是不是有種族歧視的嫌疑。
加上有些人覺得標榜可以美白的產品,是鼓勵大家通通變白人,膚色白才是美,等於變相歧視有色人種,所以嬌生就宣布停售他們在亞洲和中東賣翻的美白淡斑產品,包括可伶可俐和露得清細白系列,還聲明強調說「健康肌膚就是美麗肌膚」。如果美白產品歧視黑人,那助曬劑不就歧視白人?
百事可樂公司最近也宣布,他們旗下一個鬆餅糖漿品牌「傑邁瑪阿姨」(Aunt Jemima),將停用現有的商標,他們原本的商標是描繪一名非裔女傭,後來才修改成普通非裔女性的臉,很容易讓大家聯想到美國蓄奴史,也有人批評這品牌是利用非裔形象,包裝成「為白人服務」的幸福感。其他食品材料,像是稻米食品「班叔叔」(Uncle Ben's)、糖漿Mrs. Butterworth's和穀粉Cream of Wheat,也都開始重新檢視商標。
除了各式商品現在許多學校也受到波及,像是美國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就被人指控校名的耶魯,其實是來自一名「奴隸販子」伊利胡耶魯(Elihu Yale)。他當時是「英屬東印度公司」總裁,校方為了感謝他捐款給學校,1718年就把原本的名字「大學學院」(Collegiate School)改名為「耶魯學院」。所以現在有人在網路上呼籲耶魯改名,不改就是仇恨黑人,還發起#CancelYale活動。據說其他知名學府像是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創辦人或取名由來都有涉及種族歧視。
種族議題在美國真的十分敏感,三不五時就會鬧一波反歧視改名或是換商標浪潮,例如兩年前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就把引發歧視爭議的印第安人隊徽「瓦荷酋長」(Chief Wahoo)給換掉了,但爭議的「印地安人隊」隊名,球團不打算妥協,所以沿用至今。不過目前這波「黑人的命也是命」活動,似乎已經有點走火入魔了,演變成「獵巫行動」,看到「黑影」就開槍,好像不改就是政治不正確。你對這些撇清歧視的做法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