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的存在意義是甚麼〉(獄中來鴻 2021/09/13)
早前,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在報章撰文,指民主黨如全面禁止成員參選只有「死路一條」,更提及民主黨阻止成員參選等徑破壞新選舉制度,或觸犯《國安法》,反問民主黨到底要「求生」還是「求死」。林鄭月娥亦表示政黨不參選「有點奇怪」,因政黨不參選已喪失其存在意義。我非民主黨人,既無力影響民主黨人的決定(相信他們早已心中有數),更無意影響這個屬於保皇黨的選舉,但有些事情卻仍是不吐不快。
(想睇埋阿銘其他文章,就快啲訂閱Patreon: patreon.com/raphaelwong)
所謂一個政黨,即為政者團夥也,其目的自然是得到公權力改變社會,推行一黨所相信的理念、綱領和政策。在香港推行的「行政主導」早已奪走廣大市民透過參與政黨或揀選政黨而改動政府決策的權力,這麼一個重大權力落入一個並非政黨出身,亦無廣泛民意授權的行政長官手上,由97至今的特區首長無不是依靠中共權威及小圈子選舉團擁戴,政策傾斜資產階級,脫離廣大基層權益自不待言。今日林鄭以此身份反倒說政黨不參選是奇怪,猶問何不食糜。
即使不論行政大權,單是立法會的監督權本來就極為脆弱,如今選舉改制,中共可藉選舉委員會議員取得立法會大半數,民主派相較從前在政制改革上尚言握有否決權,如今無疑只是陪襯,不要說操控,連影響力也沒有,盧君又何必苦苦相逼要民主黨就範?政黨固然以參選明志,實踐理想,但也必須問現在的選舉是甚麼樣的選舉?縱不論政權早已以DQ主任(如今為資格審查委員會)作為政治篩選巨閘,確實參選團體政見趨同(不是紅線這般簡單),是次改制規定參選者務必得到五大界別提名,本就是立心將民主派聲音摒除在建制之內,能得提名者,不是早跟中共媚來眼去的叛徒,就是受形勢所逼的可憐人,兩者參選後也可預見迅即被視為建制中人,由此,盧君若圖將民主黨拉入建制「求生」,最終只得其空殼公司,徒勞無功,民主派支持者對時局的看法不會因此有絲毫變動。
若果香港選舉制度不是循公開公正多元開放的目標邁進,哪怕是中共嚴令各選委在街頭刺激選舉氣氛,普遍市民客觀而言在喪失影響政府施政的能力,沒有政治代表的情況下,幾可肯定不會熱衷於只屬於小圈子的「選舉」。然而,縱使今日未得普選,民主黨派的存在價值就必然在於繼續以民主普選作政治主張,聯繫群眾,並從各方面無論是社區議題,勞工權益等一小片一小片將在強權壓碎的碎片重新組織起來。若選舉能真實反映民意,能真正帶來改變,以2019年區議會的結果可見,港人怎會拒絕發聲,放棄投票?此所以,誰在「操控」選舉,堵塞言路已是路人皆知,歷史為證。然而,我看盧君還是不用擔心會出「清一色」的情況,因為政界內本來就不少變色龍,他們在各樣議題小罵大幫忙,到時議會一樣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或許比強娶民主黨做媳婦會有更好的效果呢!
銘
13.9.2021
塘福懲教所 書
——————————————————
「毋忘初衷,活在愛和真實之中」
撐阿銘,即訂閱Patreon:
patreon.com/raphaelwong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4月2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kyA134r-C0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看 聯副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報時光今年與尖端出版合作的作品─「年記」,共16本,自1960年至1975年,以「年記」為名,每一年選出當年的30張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家創作。
朋友們持續傳來的閱讀及收藏好評,
為報時光在歷史資料探勘、轉化的路,
添了柴火,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給大家「年記」系列,
由作家吳鈞堯撰寫的推薦。
過去的時光不會再回來,
而創作者的影像和文字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痕跡,
如果你還不大清楚,一起來了解
【2021-03-20/聯合報/D3版/聯副.周末書房】
關於歷史從我說開始
【吳鈞堯】
推薦書:1960-1975《年記》系列(尖端出版)
年記,為年代依序記錄,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以三十張老照片為引,勾勒舊時代。
「年記」與「年紀」發音同,實則前者大時代、後者小敘事,但沒有「小」的餵養,時代的「大」何處著床?故而出生年為軸,一九六○到一九七五,十六位作家,依照出生年一字排開,浩浩盪盪成為歷史敘事。
要出生在一九六五年的李進文書寫一九六五、要歐銀釧寫她的一九六○、讓馮翊綱記他的一九六四,除非他們帶著前世記憶投胎,否則只能發一聲「甚」,其餘無解。
「年紀」寫「年記」,是一種再認識。著名空間研究學者克瑞斯威爾(Tim Creswell)提到,「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命名是一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又說,「地方不單只是有待觀察、研究和書寫的事物,地方本身就是我們觀看、研究和書寫方式的一環」。
時空得進入了,才能成為我們的時空,「認名」跟「命名」猶如「年紀」與「年記」。
●
門,在出生年打開,允許我們帶著不同的成長背景與識見,每人派與照片,書寫三十則短文,再從濃縮中找到最緊要的關鍵詞,成為書名。年記系列成為非常「獨斷」的檢索,翻開扉頁,有一段文字精簡自作者的短序,有必要一一條列,因為它們是作者群的有趣註解,巧妙與霸道兼具。
毆銀釧《年記1960:時光的線條》,「依舊1960,香氣迎面」。
王淑芬《年記1961:誰在路上走著》,「人類矛盾與兩難,往往是自找的」。
楊翠《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我與一則史詩級的美麗神話同時誕生」。
陳輝龍《年記1963:或許,不只三十個短篇》,「關於1963年,差不多要到1973年才知道原來如此」。
馮翊綱《年記1964:隨人解讀》,「梨園說書先生,將陽世百態述說」。
李進文《年記1965:捕魚和寫詩之間》,「我出生的那一天,時間最肥」。
嚴忠政《年記1966:交換日常》,「這一年,我們學習見面,練習摩擦」。
張萬康《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我倒著生長,愉快的縮小兼重生」。
顏艾琳《年記1968:走慢的時光》,「據說1968年出生的人,在40歲會遇到改變成人生的重大事件」。
郝譽翔《年記1969:流動的夢境》,「1969,反抗與純真同在,樂觀與放縱並存,我心深嚮往之」。
李鼎《年記1970:原來是今日》,「我在50年之後遇見這30張毫無記憶的照片,好似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所有『理所當然』的刪除」。
洪凌《年記1971:風靡宇宙的復刻版》,「天光破曉,滄青色光暈是萬年後的玄黃洪荒」。
張哲生《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令人回味無窮的國語卡通歌曲在25年後,引領我步上了漫漫的懷舊之路」。
徐國能《年記1973:與童年重逢之地》,「世界暫時失去了顏色和詩,但孕育了未來的無限驚喜」。
凌性傑《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天干地支裡,充滿了時間的暗示」。
李長青《年記1975:與這個世界》,「這是文學與我一種奇妙的緣分」。
●
作家姿態各異,觀點與出手方向,都是他們與世界的接軌。如此「任性」,肇因於歷史的讀與解,本來就沒有統一,甚至標準答案。任性出手,根源於規格的控管,嚴謹更勝防疫。字數最少的顏艾琳、郝譽翔,與最想多說的李鼎,很抱歉,都是七十頁篇幅。後記「這一年有什麼誕生了」,作者比台灣退出聯合國、蔣介石過世、王子麵生產、《八百壯士》首映、台視正式開播更要緊,列在第一順位。嚴謹中自由誕生,看似自在揮灑,對比書名與扉頁文字,實則個性盡現。
我在其中找到為文風格。
王淑芬、歐銀釧、顏艾琳抒情為尚,馮翊綱看圖說故事,不乏寫逸演出,洪凌的出場就預示了科幻風。以圖片勾勒筆意的,還能分出兩種,楊翠、張萬康、凌性傑借圖片說自身成長與感受,屬於主觀派;郝譽翔、張哲生系出同門,但客觀許多。陳輝龍寫就許多隱喻的小故事,李鼎則隱喻少、故事多,有一個大宗是散文詩,如李進文、嚴忠政、李長青、張哲生,張哲生偏白話運用、李長青則有意識地把古今詩人入文,這樣的「混搭」徐國能運用徹底,短文、短詩,連七言絕句都用上了。
凸顯作家個性的時代記錄,沒有總序、代序等「剪綵」儀式,系列訴諸美學要求,「以大面積留白並搭配簡潔的設計感╱內頁採用韓國進口厚磅美術紙╱書衣的設計、圖騰從日常中取材╱以雙色的撞色視覺感,展現時間與空間各自獨立又互相融合的概念」。
同時,為了避免作家「離圖」太遠,讀者難以跟上,書冊末頁條列照片拍攝年代跟史實記錄,閱讀年記時,讀者可以依照作家書寫,也可以前後對照,找到自己與歷史的軌跡。
●
「高二那個夏天,我一口氣讀完四十本金庸小說。沒有按照序號,而是有哪一部就租哪一部。年少讀武俠,我長了另一種滄桑,那是款霸氣,整個江湖都需要我。我到中華商場買了兩把木劍,一長一短,掛在身側,搭上二二一公車,車廂裡的乘客都顫慄,劍是其一、劍眉其二。我很習慣把眉毛皺成『劍眉』,眉心夾緊,尾梢自然跋扈」。
「人人行囊飽滿,商家的貨品越來越少,大肆採購後,回望中華商場,才警覺,張燈結綵似的海報早已消失,斑駁大樓前,人群密密麻麻,像螞蟻,為了過冬而覓食。隔許多年,才知道,從中華商場搬運出的,是每一個人對它的獨有回憶,那一身斑駁、那一臉灰槁,正是青春的側影」。
兩則短記不出自於上述作者手筆,而是閱讀「年記1967」,看到老照片,想起我跟中華商場的逢遇。記述於此,是年記系列透過它的規範與客觀,對我發出呼喚。
出版方把筆交付給十五位作者,讓他們做主,個性化不同的年頭,更有透過他們全境擴散的深意。這幾年《聯合報》分別以時代跟地方,多元思維留住歷史,懷舊之外,還有歷史感的培養,沒有拉滿的弓,就沒有飛揚的箭,無論朝天空向地心、朝悲傷或圖騰,任何一種飛行有目的,也有道長長的氣流。
「敲時間如竹,聽它走遠、聽它回來。來、去,有時依循五線譜,有時候是枝畫筆,以及原來如此」。
我寫它們,在自己年記的扉頁上。
#歐銀釧 #王淑芬 #楊翠 #陳輝龍
#馮翊綱 #李進文 #嚴忠政 #張萬康
#顏艾琳 #郝譽翔 #李鼎 #洪凌
#張哲生 #徐國能 #李長青 #凌性傑
#年記 #報時光UDNtime #尖端出版
看 聯副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指,如果民主黨強行阻止成員參選,有可能觸犯港版國安法,那就是萬劫不復,死路一條。有評論認為,強行逼迫民主黨成員參選立法會,這反映中共還顧及國際顏面,不想在中美關係上自設障礙。
#看香港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9/07/983058.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看 聯副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4月2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kyA134r-C0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一名車主在上海車展高調抗議特斯拉(Tesla),汽車安全問題本該按嚴謹的法律處理,但政府有關部門及車企都沒有嚴格執行,反而招致一場聲勢浩大的華洋糾紛鬧劇,抗議者因違法而被拘留,洋車企先「傲慢」後「屈膝」,官媒與政府部門趁機抽水,網民隨意發揮而得到狂歡,而汽車安全問題以及售後服務等問題卻得不到應有的理性討論,此後同類事件如何處理,各方都需要反思。
蘋果頭條
上周四證監會與警方高調到恒益控股(1894)位於油塘的辦公室,帶走大批文件,同時將涉案男子押返警方私家車帶走,懷疑與「微信女」唱高散貨集團騙局有關。除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張國鈞在暴瀉後退任恒益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外,《蘋果》發現,「恒益關係網」亦伸延到另外兩位建制派議員陳健波及馬逢國。
東方正論
港府胡混度日早就不是新聞,眼下又有一宗看似小事,實際折射出施政塞責的大事。大嶼山部分封閉道路必須有「禁區證」方可駕車進入,惟公開予市民申請的配額非常有限,有人遂覷準「商機」,以當地居民身份替人代辦禁區證,每證收費高昂,堪稱無本生利。運輸署隻眼開隻眼閉,申請機制形同虛設也就罷了,大量車輛及人群進入禁區,帶來的交通、環境及治安問題才是最大問題。
星島社論
港府早前宣布推出「疫苗氣泡」以放寬多個場所的防疫限制,包括食肆每枱由四人放寬至六人,堂食延長至午夜十二時,惟前提是所有食肆員工須接種首劑疫苗。據餐飲業界透露,港府與餐飲業界已達成共識,若食肆員工因健康理由未能接種疫苗,須填寫聲明書提交給僱主,但毋須出示醫生紙或相關健康證明,如有虛假陳述,員工須自行負上刑事責任;未能接種疫苗的員工要繼續十四日進行一次檢測,政府亦未有定明接種疫苗的員工比例,估計有關放寬措施將於周四實施。
經濟社評
本港社區先後出現三宗變種病毒個案,均與同一集團的檢疫酒店有關,專家最新視察後表示,相信是酒店通風和檢測做得不到位所致,當局須加強巡查堵漏洞,更應加重罰則,讓酒店業和化驗商更用心做好防疫和檢測工作,務求將入境檢疫措施做到滴水不漏,遏止變種病毒流入社區。有菲傭在檢疫酒店完成21天隔離檢疫後一周確診,當局追蹤後發現,女傭入住酒店期間,鄰房3名住客確診,當中2人帶有變種病毒。

看 聯副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liYR6lv01-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華府規定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產地來源不可標記為「香港製造」,港府向美方交涉,要求即時撤回規定,不排除透過世貿機制採取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奉行單邊主義,無視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破壞昔日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遊戲規則,白宮前年發動貿易戰向中國貨加徵關稅,世貿裁定美方做法不符全球貿易規則,向全世界說明了是非曲直,港府向世貿申訴,既是為了捍衛香港利益,同時亦是維護國際貿易規則,反對霸凌行為。特朗普一再批評世貿對美國「不公」,退出之說近年甚囂塵上,然而國際多邊貿易體制存廢,可不是一個國家說了算,倘若華府退出,只會令美國陷入孤立。實施後,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取消美國對港「特殊待遇」,不再區別看待香港與內地。
蘋果頭條
李嘉誠基金會公佈,向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及教育大學資助共1.7億元,並已悉數將資助撥給四間院校,同時讚揚本港醫護、科研、教育人才甚具潛質。基金會指,李嘉誠致函港大醫學院梁卓偉、中大醫學院陳家亮、科大校長史維及教大校長張仁良,並引蘇東坡 《赤壁賦》,鼓勵在萬物多變中,以創新力量求存立足未來,又指「知識改變命運」箇中真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的永恆,在一直多變的庚子年中,深信推動教育可衝出混沌迷惘,捐資共1.7億港元,支持多個科技項目。李嘉誠期望,四間院校管理層共同借科技革命之力,「自強守志,化虛幻夢境為實質競爭力。」基金會資助1.7億元支持科技項目,其中包括1億元支持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成立「低溫電子顯微設施研究中心」;3,500 萬元助建中大學醫學院世界高水平的轉化組學平台;3,000萬元支持科大發展合成生物學科研;500 萬元資助教大與本地設計師合作,引入全港首個終端AI教材。
東方正論
西諺說,一次錯誤的判決甚於十次犯罪,犯罪只是污染河水,錯誤判決則是污染源頭。黎智英涉刑恐東方報業集團記者案以表證成立、黎智英罪名不成立告終,不僅全城嘩然,政法界人士更質疑判決有問題、不合理,促請律政司提出上訴。上訴期今日屆滿,奈何律政司不聞不問不作為,再次放生彰彰明甚。人們不禁要問,大家都是納稅人,律政司為何只為反中亂港集團服務?為何一味庇奸護惡、充當漢奸走狗的保護傘?香港亂成一鍋粥,止暴制亂遙遙無期,全拜律政司放任司法從源頭污染河水所賜!路見不平一聲吼。黎智英被判無罪的判決一出,社會各界紛紛感到難以置信,紛紛為受害者仗義發聲,由立法會議員到執業大律師再到法學教授,無不指出案件有相有片、有人證有物證,證據十分充分,尤其被告在沒有出庭自辯的情況下,法庭竟接納其供詞,反指堂堂正正出庭的證人「不誠實」,簡直匪夷所思。
星島社論
第三波疫情放緩,政府早前提及將著手重啟經濟。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認為,重啟經濟關鍵是香港與外地在疫情防控上有互信。他指現時英國和以色列等地方皆有快速測試技術,據他了解,以色列的快速測試只需要數分鐘即完成一個測試,成本數十元,準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五。他認為可在機場及其他出入境關口引入相關技術,為香港把關同時讓到訪的旅客有信心。他又促請政府盡快推出「港版健康碼」,確保「港健碼」與「粵康碼」和「澳康碼」無縫互通,把握大灣區機遇,重啟經濟。林健鋒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重啟經濟的關鍵在於香港與外地在疫情防控上的互信。他提到,政府正與多個國家及地區商討「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當中模式包括離境前作互相認可的健康測試。對於檢測模式,林健鋒認為「一個好嘅、快嘅測試」可以加強香港的疫情把關外,亦能讓有意到訪的旅客有信心。
經濟社評
《金融時報》中文網上月初曾這樣評論:對人民幣前景持悲觀看法,可能有些目光短淺。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持續走強,昨升穿6.77關口,短短3個半月累升逾4,000點子,分析指短期仍有上升空間。人幣走強,主因是美元過弱,疊加內地疫情管理得宜,復甦勢頭勁,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人幣上升固然有利谷內需,但升勢過急卻可能帶來重大風險,挫損經濟復甦勢頭。人幣中間價昨高開397點子,報6.7825,帶動在岸價和離岸價迅即升穿6.77關,甚至一度升破6.76,再創逾16個月新高。券商預期人幣兌美元滙率形成一個新區間,上限為6.6,下限為6.9,而新中樞在6.75水平。事實上,人幣自5月底走強,累計升了逾4,000點子(5.7%)。與其說人幣升勢凌厲,倒不如說美元過弱。美國聯儲局為了救經濟,3月起大幅減息,並實施無限量寬,令美滙由高位102.8拾級而下,至今累跌9.55%,人幣被動升值,但同期人幣兌一攬子貨幣的CFETS指數,卻下跌2.2%。

看 聯副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屆區議會選舉,無政黨背景的無名小子陳梓維以65票之微,擊敗了在佐敦南選區當了11年的區議員──民建聯副秘書長葉傲冬。選舉結果出爐後,陳梓維參選時的手寫政綱和波衫look照片,隨即在網上瘋傳,徹底地顛覆了我們對政客的想像。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窮茫青年2/4】五人迫爆300呎公屋 低薪青年嘆香港閹割夢想:「搬去劏房為有喊的角落」(果籽)(https://youtu.be/WOQdpMG11Z8)
【肥瘦戀人】戀上肥妹不被看好 愛情魔力令蒲友變乖仔「我喜歡她已足夠」(果籽)(https://youtu.be/-tjOom7O7iM)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中環燒臘】78年燒臘老舖 十年前月蝕幾十萬瀕執笠 孫女上場改革延續三代 (飲食男女)(https://youtu.be/qN8b7v3pjrM)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有心與街坊同行 #會考零分住劏房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