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咁樣歸西,太唔甘心鳥。
【國產虹鱒魚 係咪三文魚?可否生食?】
【養殖場欲證安全 檢測過程卻錯漏百出】
不少人食日本菜時,都喜歡食三文魚刺身,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放進口中的究竟是甚麼?
近日內地就掀起了一場三文魚大辯論。事源是央視一個報道,指中國市場有三分一的三文魚,都是來自青藏高原的虹鱒魚,是一種淡水魚。
報道播出後,有網民質疑這種淡水魚和一般挪威三文魚不同,並非生活在大海裡,不可以叫做三文魚,而且體內有寄生蟲,根本不適合生吃,批評是假貨三文魚。
質疑一出,漁業協會立即發聲明,指青海淡水虹鱒魚是三文魚的一種,甚至比其他外國進口三文魚,更價廉物美、安全衛生,呼籲消費者不用擔心。
而在這個時候,網上亦出現了一篇文章。文章聲稱專訪了中科院青海生物研究所,他們指青海虹鱒魚是使用,經過高溫處理的人工飼料飼養,可以有效阻隔寄生蟲傳播。這篇文章很快就引起不少人關注,標題更說質疑青海三文魚的人可以閉嘴。
但中科院隨即就出來澄清,他們沒有設立青海生物研究所,而旗下研究所,都沒有專家學者接受採訪。
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個時候又有內地傳媒來到青海一家養殖企業,試圖直播當地養殖環境,捕撈、加工和檢測的全過程。但沒人想到的是,在長達46分鐘的直播中,網民的焦點竟然落在不夠1分鐘的檢測過程上,原因是檢測過程錯漏百出。
首先,檢測人員無將魚肉切成足夠薄的樣本,也無用玻璃片夾著。然後,他又將這塊厚切魚生直接放在光源的蓋上,而不是放樣本的載物台。但更令人驚訝的是,記者再親自去看的時候都說沒有問題。
網上有人批評,這樣檢測當然看不到任何寄生蟲。而直至現在,究竟淡水三文魚有無寄生蟲?可否生吃?雙方仍然各執一詞。不過青海養殖公司的負責人楊旭就表現得好豁達:「很好,非常好的一個事情,我個人認為理不辯不明,這是一個很好的科普的機會。」
#國產三文魚
#食咗有無事
#真理係咪可以愈辯愈明
#有線中國組
真理係咪可以愈辯愈明 在 三十過後一個人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都叫做讀理科出身大學都有做過下研究既
貢創新既厚切testing真係無野講
【國產虹鱒魚 係咪三文魚?可否生食?】
【養殖場欲證安全 檢測過程卻錯漏百出】
不少人食日本菜時,都喜歡食三文魚刺身,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放進口中的究竟是甚麼?
近日內地就掀起了一場三文魚大辯論。事源是央視一個報道,指中國市場有三分一的三文魚,都是來自青藏高原的虹鱒魚,是一種淡水魚。
報道播出後,有網民質疑這種淡水魚和一般挪威三文魚不同,並非生活在大海裡,不可以叫做三文魚,而且體內有寄生蟲,根本不適合生吃,批評是假貨三文魚。
質疑一出,漁業協會立即發聲明,指青海淡水虹鱒魚是三文魚的一種,甚至比其他外國進口三文魚,更價廉物美、安全衛生,呼籲消費者不用擔心。
而在這個時候,網上亦出現了一篇文章。文章聲稱專訪了中科院青海生物研究所,他們指青海虹鱒魚是使用,經過高溫處理的人工飼料飼養,可以有效阻隔寄生蟲傳播。這篇文章很快就引起不少人關注,標題更說質疑青海三文魚的人可以閉嘴。
但中科院隨即就出來澄清,他們沒有設立青海生物研究所,而旗下研究所,都沒有專家學者接受採訪。
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個時候又有內地傳媒來到青海一家養殖企業,試圖直播當地養殖環境,捕撈、加工和檢測的全過程。但沒人想到的是,在長達46分鐘的直播中,網民的焦點竟然落在不夠1分鐘的檢測過程上,原因是檢測過程錯漏百出。
首先,檢測人員無將魚肉切成足夠薄的樣本,也無用玻璃片夾著。然後,他又將這塊厚切魚生直接放在光源的蓋上,而不是放樣本的載物台。但更令人驚訝的是,記者再親自去看的時候都說沒有問題。
網上有人批評,這樣檢測當然看不到任何寄生蟲。而直至現在,究竟淡水三文魚有無寄生蟲?可否生吃?雙方仍然各執一詞。不過青海養殖公司的負責人楊旭就表現得好豁達:「很好,非常好的一個事情,我個人認為理不辯不明,這是一個很好的科普的機會。」
#國產三文魚
#食咗有無事
#真理係咪可以愈辯愈明
#有線中國組
真理係咪可以愈辯愈明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產虹鱒魚 係咪三文魚?可否生食?】
【養殖場欲證安全 檢測過程卻錯漏百出】
不少人食日本菜時,都喜歡食三文魚刺身,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放進口中的究竟是甚麼?
近日內地就掀起了一場三文魚大辯論。事源是央視一個報道,指中國市場有三分一的三文魚,都是來自青藏高原的虹鱒魚,是一種淡水魚。
報道播出後,有網民質疑這種淡水魚和一般挪威三文魚不同,並非生活在大海裡,不可以叫做三文魚,而且體內有寄生蟲,根本不適合生吃,批評是假貨三文魚。
質疑一出,漁業協會立即發聲明,指青海淡水虹鱒魚是三文魚的一種,甚至比其他外國進口三文魚,更價廉物美、安全衛生,呼籲消費者不用擔心。
而在這個時候,網上亦出現了一篇文章。文章聲稱專訪了中科院青海生物研究所,他們指青海虹鱒魚是使用,經過高溫處理的人工飼料飼養,可以有效阻隔寄生蟲傳播。這篇文章很快就引起不少人關注,標題更說質疑青海三文魚的人可以閉嘴。
但中科院隨即就出來澄清,他們沒有設立青海生物研究所,而旗下研究所,都沒有專家學者接受採訪。
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個時候又有內地傳媒來到青海一家養殖企業,試圖直播當地養殖環境,捕撈、加工和檢測的全過程。但沒人想到的是,在長達46分鐘的直播中,網民的焦點竟然落在不夠1分鐘的檢測過程上,原因是檢測過程錯漏百出。
首先,檢測人員無將魚肉切成足夠薄的樣本,也無用玻璃片夾著。然後,他又將這塊厚切魚生直接放在光源的蓋上,而不是放樣本的載物台。但更令人驚訝的是,記者再親自去看的時候都說沒有問題。
網上有人批評,這樣檢測當然看不到任何寄生蟲。而直至現在,究竟淡水三文魚有無寄生蟲?可否生吃?雙方仍然各執一詞。不過青海養殖公司的負責人楊旭就表現得好豁達:「很好,非常好的一個事情,我個人認為理不辯不明,這是一個很好的科普的機會。」
#國產三文魚
#食咗有無事
#真理係咪可以愈辯愈明
#有線中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