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西藏,看見自己(上)】
出發前參加行前說明會,領隊說,海拔三、四千公尺,因為缺乏氧氣,會讓行動、生活都感到不舒服,也會有劇烈頭痛的情況;倘若感冒,引發「高山症」或「高原反應」,造成肺水腫的機率就更高,一旦有高原反應,就得待在醫院,後面行程將無法繼續。
因此,行前最重要的事,就是避免感冒,並提高(或維持含氧量),包括:每日服用高單位紅景天、高單位維他命C發泡錠、前兩週不可進行有氧運動(以免身體習慣大量氧氣,導致上高山氧氣不足而不適)等。
由於西藏環境不甚充裕,飲食、生活用品多靠外地輸入,因此,領隊也要我們多準備些食物以備不時之需,並要我們把這次旅行當成「修行」,對於食物、環境,不要太計較;於是,出發前,我也在行李中預備了巧克力、花生糖、泡麵、麥片等零食。
西藏氣候變化大,可謂「一日四季」,而遊覽車與青藏列車空間不大,領隊特別規定行李的大小不可超過24吋,越輕便越好。服裝以洋蔥式穿法為佳,從長、短T,搭配防風防水保暖外套、兩件褲子、兩雙鞋(下雨機會很多,帶兩雙交替穿)、貼身衣物,是最佳配備。
而氣候高海拔,皮膚的防曬保濕更不可少,鼻子也會因乾燥容易流鼻血,因此,關於皮膚的照護也是重點。倘若體力不佳,又得在高海拔處行走爬階梯,可另準備登山杖輔助。
聽完說明會,對西藏有嚮往,也對氣候環境感到害怕。在臺灣怕冷又容易感冒的我,不知是否能熬過西藏氣候環境的考驗?有限的行李箱,卻得準備13天的食衣住行,更是大考驗!(24吋行李箱通常是我三天兩夜的大小啊!)
除了必備藥物與保健品外,覺得該去買或借一件Gore-Tex外套,甚至是Gore-Tex鞋,想起上次爬高山氣喘吁吁,覺得也該準備一支登山杖。
____
然而,一直到出發前一天,我依舊忙於工作與家庭中。最後,除了必備藥物與保健品外,最理想的Gore-Tex外套、鞋子、登山杖,都無暇顧及。
打包行李時,除了必備用品外,衣服部分帶了兩件短T、兩件長袖襯衫、兩件毛衣、兩件發熱衣、兩件薄或厚睡覺褲、兩件牛仔褲、一套運動服、一件風衣外套、一件冬季外套、一頂毛帽、一條圍巾、一件羽絨背心、一堆貼身衣物、絲襪與棉襪、一盒耳環😛,寫起來還是好多,但對於無法忍受衣服沒洗又繼續穿的我,真的很少了。
另外,還很猶豫要不要帶電腦,想著加價享受了每晚一人飯店的獨處時光,在西藏感受心情應有不同。最終,還是把電腦帶上了。
此時,行李已被我塞得超滿,加加減減,真是史上最精簡!
沒想到,一到機場看到大家的行李,發現我竟是超多超重的前幾名,大家都極其輕便,「無罣礙」的修行,從行李就能體現,我實在好生佩服也好奇啊!
____
❤️尊重專業,尊重環境。
到了西藏,得乖乖遵守領隊的要求。
由於剛抵達高山,前兩天不能洗澡洗頭,以免身體受寒容易頭痛或引發高反。我害怕自己身體不能負荷,因此領隊要求該穿暖、該戴帽、前兩天不能洗澡洗頭,完全乖乖遵守。
此外,每天早晨都有自己的儀式:醒來後,倒一杯水,放入維他命C和B發泡碇各1~2顆(看當天狀況),另服用紅景天膠囊2~3顆(看當天海拔),覺得有點感冒症狀就再吃一包感冒藥。同時,煮一壺熱水,加入3~4匙黑糖老薑粉,就是一天傍身的秘密武器。
每天早晨的儀式感,讓自己覺得心安也有體力、防護力,之後,就放心去享受發現之旅了。
____
❤️高山症不在身體,而在你的心中。
來到西藏,不能急,不能快,要讓身體「跟上來」。
除了第一天,初到三千公尺有些頭暈乏力,心臟不太舒服,一下車時覺得走路快暈倒,並前後吞了兩顆止痛藥外,之後,就慢慢適應了。
在西藏,我學著慢慢呼吸,慢慢說話,慢慢走路,學著與不斷迴轉的山路共處,久而久之,身體就能漸漸適應。
行前,導遊說:有人聽到是四千公尺,便開始緊張,身體開始出現高反;所以在西藏,領隊不能透露高度,反而要在五千處騙你是兩千。然而,事實上,不知道高度是不可能的,每個景點都有標高的石碑,高度上升,其實身心皆清楚。
但13天的行程裡,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甚至比在平地更好,這也讓我體會:身體和人心其實很強大,當你順其自然,不求急、不貪快、放鬆去享受一切、不去特別在意不適,身體自然就能做出反應「跟上來」。
人體是奇妙的構造,可以應付各種情況,但人心才是關鍵,你的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人生也是如此,沒有真正過不了的難關,只有自己為自己設下重重的障礙,心魔影響身體,最後不得不全軍覆沒。
#西藏
西藏印象︱一六八國際旅行社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