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放緩 靠啥提升AI晶片運算力?
作者 : 黃燁鋒,EE Times China
2021-07-26
對於電子科技革命的即將終結的說法,一般認為即是指摩爾定律的終結——摩爾定律一旦無法延續,也就意味著資訊技術的整棟大樓建造都將出現停滯,那麼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就正式結束了。這種聲音似乎是從十多年前就有的,但這波革命始終也沒有結束。AI技術本質上仍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延續……
人工智慧(AI)的技術發展,被很多人形容為第四次科技革命。前三次科技革命,分別是蒸汽、電氣、資訊技術(電子科技)革命。彷彿這“第四次”有很多種說辭,比如有人說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生物技術革命,還有人說是量子技術革命。但既然AI也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之一的候選技術,而且作為資訊技術的組成部分,卻又獨立於資訊技術,即表示它有獨到之處。
電子科技革命的即將終結,一般認為即是指摩爾定律的終結——摩爾定律一旦無法延續,也就意味著資訊技術的整棟大樓建造都將出現停滯,那麼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就正式結束了。這種聲音似乎是從十多年前就有,但這波革命始終也沒有結束。
AI技術本質上仍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延續,它的發展也依託於幾十年來半導體科技的進步。這些年出現了不少專門的AI晶片——而且市場參與者相眾多。當某一個類別的技術發展到出現一種專門的處理器為之服務的程度,那麼這個領域自然就不可小覷,就像當年GPU出現專門為圖形運算服務一樣。
所以AI晶片被形容為CPU、GPU之後的第三大類電腦處理器。AI專用處理器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摩爾定律的發展進入緩慢期:電晶體的尺寸縮減速度,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所以就必須有某種專用架構(DSA)出現,以快速提升晶片效率,也才有了專門的AI晶片。
另一方面,摩爾定律的延緩也成為AI晶片發展的桎梏。在摩爾定律和登納德縮放比例定律(Dennard Scaling)發展的前期,電晶體製程進步為晶片帶來了相當大的助益,那是「happy scaling down」的時代——CPU、GPU都是這個時代受益,不過Dennard Scaling早在45nm時期就失效了。
AI晶片作為第三大類處理器,在這波發展中沒有趕上happy scaling down的好時機。與此同時,AI應用對運算力的需求越來越貪婪。今年WAIC晶片論壇圓桌討論環節,燧原科技創始人暨CEO趙立東說:「現在訓練的GPT-3模型有1750億參數,接近人腦神經元數量,我以為這是最大的模型了,要千張Nvidia的GPU卡才能做。談到AI運算力需求、模型大小的問題,說最大模型超過萬億參數,又是10倍。」
英特爾(Intel)研究院副總裁、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說:「前兩年用GPU訓練一個大規模的深度學習模型,其碳排放量相當於5台美式車整個生命週期產生的碳排量。」這也說明了AI運算力需求的貪婪,以及提供運算力的AI晶片不夠高效。
不過作為產業的底層驅動力,半導體製造技術仍源源不斷地為AI發展提供推力。本文將討論WAIC晶片論壇上聽到,針對這個問題的一些前瞻性解決方案——有些已經實現,有些則可能有待時代驗證。
XPU、摩爾定律和異質整合
「電腦產業中的貝爾定律,是說能效每提高1,000倍,就會衍生出一種新的運算形態。」中科院院士劉明在論壇上說,「若每瓦功耗只能支撐1KOPS的運算,當時的這種運算形態是超算;到了智慧型手機時代,能效就提高到每瓦1TOPS;未來的智慧終端我們要達到每瓦1POPS。 這對IC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依然沿著CMOS這條路去走,當然可以,但會比較艱辛。」
針對性能和效率提升,除了尺寸微縮,半導體產業比較常見的思路是電晶體結構、晶片結構、材料等方面的最佳化,以及處理架構的革新。
(1)AI晶片本身其實就是對處理器架構的革新,從運算架構的層面來看,針對不同的應用方向造不同架構的處理器是常規,更專用的處理器能促成效率和性能的成倍增長,而不需要依賴於電晶體尺寸的微縮。比如GPU、神經網路處理器(NPU,即AI處理器),乃至更專用的ASIC出現,都是這類思路。
CPU、GPU、NPU、FPGA等不同類型的晶片各司其職,Intel這兩年一直在推行所謂的「XPU」策略就是用不同類型的處理器去做不同的事情,「整合起來各取所需,用組合拳會好過用一種武器去解決所有問題。」宋繼強說。Intel的晶片產品就涵蓋了幾個大類,Core CPU、Xe GPU,以及透過收購獲得的AI晶片Habana等。
另外針對不同類型的晶片,可能還有更具體的最佳化方案。如當代CPU普遍加入AVX512指令,本質上是特別針對深度學習做加強。「專用」的不一定是處理器,也可以是處理器內的某些特定單元,甚至固定功能單元,就好像GPU中加入專用的光線追蹤單元一樣,這是當代處理器普遍都在做的一件事。
(2)從電晶體、晶片結構層面來看,電晶體的尺寸現在仍然在縮減過程中,只不過縮減幅度相比過去變小了——而且為緩解電晶體性能的下降,需要有各種不同的技術來輔助尺寸變小。比如說在22nm節點之後,電晶體變為FinFET結構,在3nm之後,電晶體即將演變為Gate All Around FET結構。最終會演化為互補FET (CFET),其本質都是電晶體本身充分利用Z軸,來實現微縮性能的提升。
劉明認為,「除了基礎元件的變革,IC現在的發展還是比較多元化,包括新材料的引進、元件結構革新,也包括微影技術。長期賴以微縮的基本手段,現在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特別是未來3D的異質整合。這些多元技術的協同發展,都為晶片整體性能提升帶來了很好的增益。」
他並指出,「從電晶體級、到晶圓級,再到晶片堆疊、引線接合(lead bonding),精準度從毫米向奈米演進,互連密度大大提升。」從晶圓/裸晶的層面來看,則是眾所周知的朝more than moore’s law這樣的路線發展,比如把兩片裸晶疊起來。現在很熱門的chiplet技術就是比較典型的並不依賴於傳統電晶體尺寸微縮,來彈性擴展性能的方案。
台積電和Intel這兩年都在大推將不同類型的裸晶,異質整合的技術。2.5D封裝方案典型如台積電的CoWoS,Intel的EMIB,而在3D堆疊上,Intel的Core LakeField晶片就是用3D Foveros方案,將不同的裸晶疊在一起,甚至可以實現兩片運算裸晶的堆疊、互連。
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AMD剛發佈的3D V-Cache,將CPU的L3 cache裸晶疊在運算裸晶上方,將處理器的L3 cache大小增大至192MB,對儲存敏感延遲應用的性能提升。相比Intel,台積電這項技術的獨特之處在於裸晶間是以混合接合(hybrid bonding)的方式互連,而不是micro-bump,做到更小的打線間距,以及晶片之間數十倍通訊性能和效率提升。
這些方案也不直接依賴傳統的電晶體微縮方案。這裡實際上還有一個方面,即新材料的導入專家們沒有在論壇上多說,本文也略過不談。
1,000倍的性能提升
劉明談到,當電晶體微縮的空間沒有那麼大的時候,產業界傾向於採用新的策略來評價技術——「PPACt」——即Powe r(功耗)、Performance (性能)、Cost/Area-Time (成本/面積-時間)。t指的具體是time-to-market,理論上應該也屬於成本的一部分。
電晶體微縮方案失效以後,「多元化的技術變革,依然會讓IC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劉明說,「根據預測,這些技術即使不再做尺寸微縮,也會讓IC的晶片性能做到500~1,000倍的提升,到2035年實現Zetta Flops的系統性能水準。且超算的發展還可以一如既往地前進;單裸晶儲存容量變得越來越大,IC依然會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
500~1,000倍的預測來自DARPA,感覺有些過於樂觀。因為其中的不少技術存在比較大的邊際遞減效應,而且有更實際的工程問題待解決,比如運算裸晶疊層的散熱問題——即便業界對於這類工程問題的探討也始終在持續。
不過1,000倍的性能提升,的確說明摩爾定律的終結並不能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終結,而且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本文談的主要是AI晶片,而不是更具通用性的CPU。
矽光、記憶體內運算和神經型態運算
在非傳統發展路線上(以上內容都屬於半導體製造的常規思路),WAIC晶片論壇上宋繼強和劉明都提到了一些頗具代表性的技術方向(雖然這可能與他們自己的業務方向或研究方向有很大的關係)。這些技術可能尚未大規模推廣,或者仍在商業化的極早期。
(1)近記憶體運算和記憶體內運算:處理器性能和效率如今面臨的瓶頸,很大程度並不在單純的運算階段,而在資料傳輸和儲存方面——這也是共識。所以提升資料的傳輸和存取效率,可能是提升整體系統性能時,一個非常靠譜的思路。
這兩年市場上的處理器產品用「近記憶體運算」(near-memory computing)思路的,應該不在少數。所謂的近記憶體運算,就是讓儲存(如cache、memory)單元更靠近運算單元。CPU的多層cache結構(L1、L2、L3),以及電腦處理器cache、記憶體、硬碟這種多層儲存結構是常規。而「近記憶體運算」主要在於究竟有多「近」,cache記憶體有利於隱藏當代電腦架構中延遲和頻寬的局限性。
這兩年在近記憶體運算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是AMD——比如前文提到3D V-cache增大處理器的cache容量,還有其GPU不僅在裸晶內導入了Infinity Cache這種類似L3 cache的結構,也更早應用了HBM2記憶體方案。這些實踐都表明,儲存方面的革新的確能帶來性能的提升。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Graphcore的IPU處理器:IPU的特點之一是在裸晶內堆了相當多的cache資源,cache容量遠大於一般的GPU和AI晶片——也就避免了頻繁的訪問外部儲存資源的操作,極大提升頻寬、降低延遲和功耗。
近記憶體運算的本質仍然是馮紐曼架構(Von Neumann architecture)的延續。「在做處理的過程中,多層級的儲存結構,資料的搬運不僅僅在處理和儲存之間,還在不同的儲存層級之間。這樣頻繁的資料搬運帶來了頻寬延遲、功耗的問題。也就有了我們經常說的運算體系內的儲存牆的問題。」劉明說。
構建非馮(non-von Neumann)架構,把傳統的、以運算為中心的馮氏架構,變換一種新的運算範式。把部分運算力下推到儲存。這便是記憶體內運算(in-memory computing)的概念。
記憶體內運算的就現在看來還是比較新,也有稱其為「存算一體」。通常理解為在記憶體中嵌入演算法,儲存單元本身就有運算能力,理論上消除資料存取的延遲和功耗。記憶體內運算這個概念似乎這在資料爆炸時代格外醒目,畢竟可極大減少海量資料的移動操作。
其實記憶體內運算的概念都還沒有非常明確的定義。現階段它可能的內涵至少涉及到在儲記憶體內部,部分執行資料處理工作;主要應用於神經網路(因為非常契合神經網路的工作方式),以及這類晶片具體的工作方法上,可能更傾向於神經型態運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
對於AI晶片而言,記憶體內運算的確是很好的思路。一般的GPU和AI晶片執行AI負載時,有比較頻繁的資料存取操作,這對性能和功耗都有影響。不過記憶體內運算的具體實施方案,在市場上也是五花八門,早期比較具有代表性的Mythic導入了一種矩陣乘的儲存架構,用40nm嵌入式NOR,在儲記憶體內部執行運算,不過替換掉了數位週邊電路,改用類比的方式。在陣列內部進行模擬運算。這家公司之前得到過美國國防部的資金支援。
劉明列舉了近記憶體運算和記憶體內運算兩種方案的例子。其中,近記憶體運算的這個方案應該和AMD的3D V-cache比較類似,把儲存裸晶和運算裸晶疊起來。
劉明指出,「這是我們最近的一個工作,採用hybrid bonding的技術,與矽通孔(TSV)做比較,hybrid bonding功耗是0.8pJ/bit,而TSV是4pJ/bit。延遲方面,hybrid bonding只有0.5ns,而TSV方案是3ns。」台積電在3D堆疊方面的領先優勢其實也體現在hybrid bonding混合鍵合上,前文也提到了它具備更高的互連密度和效率。
另外這套方案還將DRAM刷新頻率提高了一倍,從64ms提高至128ms,以降低功耗。「應對刷新率變慢出現拖尾bit,我們引入RRAM TCAM索引這些tail bits」劉明說。
記憶體內運算方面,「傳統運算是用布林邏輯,一個4位元的乘法需要用到幾百個電晶體,這個過程中需要進行資料來回的移動。記憶體內運算是利用單一元件的歐姆定律來完成一次乘法,然後利用基爾霍夫定律完成列的累加。」劉明表示,「這對於今天深度學習的矩陣乘非常有利。它是原位的運算和儲存,沒有資料搬運。」這是記憶體內運算的常規思路。
「無論是基於SRAM,還是基於新型記憶體,相比近記憶體運算都有明顯優勢,」劉明認為。下圖是記憶體內運算和近記憶體運算,精準度、能效等方面的對比,記憶體內運算架構對於低精準度運算有價值。
下圖則總結了業內主要的一些記憶體內運算研究,在精確度和能效方面的對應關係。劉明表示,「需要高精確度、高運算力的情況下,近記憶體運算目前還是有優勢。不過記憶體內運算是更新的技術,這幾年的進步也非常快。」
去年阿里達摩院發佈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中,有一個就是存算一體突破AI算力瓶頸。不過記憶體內運算面臨的商用挑戰也一點都不小。記憶體內運算的通常思路都是類比電路的運算方式,這對記憶體、運算單元設計都需要做工程上的考量。與此同時這樣的晶片究竟由誰來造也是個問題:是記憶體廠商,還是數文書處理器廠商?(三星推過記憶體內運算晶片,三星、Intel垂直整合型企業似乎很適合做記憶體內運算…)
(2)神經型態運算:神經型態運算和記憶體內運算一樣,也是新興技術的熱門話題,這項技術有時也叫作compute in memory,可以認為它是記憶體內運算的某種發展方向。神經型態和一般神經網路AI晶片的差異是,這種結構更偏「類人腦」。
進行神經型態研究的企業現在也逐漸變得多起來,劉明也提到了AI晶片「最終的理想是在結構層次模仿腦,元件層次逼近腦,功能層次超越人腦」的「類腦運算」。Intel是比較早關注神經型態運算研究的企業之一。
傳說中的Intel Loihi就是比較典型存算一體的架構,「這片裸晶裡面包含128個小核心,每個核心用於模擬1,024個神經元的運算結構。」宋繼強說,「這樣一塊晶片大概可以類比13萬個神經元。我們做到的是把768個晶片再連起來,構成接近1億神經元的系統,讓學術界的夥伴去試用。」
「它和深度學習加速器相比,沒有任何浮點運算——就像人腦裡面沒有乘加器。所以其學習和訓練方法是採用一種名為spike neutral network的路線,功耗很低,也可以訓練出做視覺辨識、語言辨識和其他種類的模型。」宋繼強認為,不採用同步時脈,「刺激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同步電動勢,只有工作部分耗電,功耗是現在深度學習加速晶片的千分之一。」
「而且未來我們可以對不同區域做劃分,比如這兒是視覺區、那兒是語言區、那兒是觸覺區,同時進行多模態訓練,互相之間產生關聯。這是現在的深度學習模型無法比擬的。」宋繼強說。這種神經型態運算晶片,似乎也是Intel在XPU方向上探索不同架構運算的方向之一。
(2)微型化矽光:這個技術方向可能在層級上更偏高了一些,不再晶片架構層級,不過仍然值得一提。去年Intel在Labs Day上特別談到了自己在矽光(Silicon Photonics)的一些技術進展。其實矽光技術在連接資料中心的交換機方面,已有應用了,發出資料時,連接埠處會有個收發器把電訊號轉為光訊號,透過光纖來傳輸資料,另一端光訊號再轉為電訊號。不過傳統的光收發器成本都比較高,內部元件數量大,尺寸也就比較大。
Intel在整合化的矽光(IIIV族monolithic的光學整合化方案)方面應該是商業化走在比較前列的,就是把光和電子相關的組成部分高度整合到晶片上,用IC製造技術。未來的光通訊不只是資料中心機架到機架之間,也可以下沉到板級——就跟現在傳統的電I/O一樣。電互連的主要問題是功耗太大,也就是所謂的I/O功耗牆,這是這類微型化矽光元件存在的重要價值。
這其中存在的技術挑戰還是比較多,如做資料的光訊號調變的調變器調變器,據說Intel的技術使其實現了1,000倍的縮小;還有在接收端需要有個探測器(detector)轉換光訊號,用所謂的全矽微環(micro-ring)結構,實現矽對光的檢測能力;波分複用技術實現頻寬倍增,以及把矽光和CMOS晶片做整合等。
Intel認為,把矽光模組與運算資源整合,就能打破必須帶更多I/O接腳做更大尺寸處理器的這種趨勢。矽光能夠實現的是更低的功耗、更大的頻寬、更小的接腳數量和尺寸。在跨處理器、跨伺服器節點之間的資料互動上,這類技術還是頗具前景,Intel此前說目標是實現每根光纖1Tbps的速率,並且能效在1pJ/bit,最遠距離1km,這在非本地傳輸上是很理想的數字。
還有軟體…
除了AI晶片本身,從整個生態的角度,包括AI感知到運算的整個鏈條上的其他組成部分,都有促成性能和效率提升的餘地。比如這兩年Nvidia從軟體層面,針對AI運算的中間層、庫做了大量最佳化。相同的底層硬體,透過軟體最佳化就能實現幾倍的性能提升。
宋繼強說,「我們發現軟體最佳化與否,在同一個硬體上可以達到百倍的性能差距。」這其中的餘量還是比較大。
在AI開發生態上,雖然Nvidia是最具發言權的;但從戰略角度來看,像Intel這種研發CPU、GPU、FPGA、ASIC,甚至還有神經型態運算處理器的企業而言,不同處理器統一開發生態可能更具前瞻性。Intel有個稱oneAPI的軟體平台,用一套API實現不同硬體性能埠的對接。這類策略對廠商的軟體框架構建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驗——也極大程度關乎底層晶片的執行效率。
在摩爾定律放緩、電晶體尺寸微縮變慢甚至不縮小的前提下,處理器架構革新、異質整合與2.5D/3D封裝技術依然可以達成1,000倍的性能提升;而一些新的技術方向,包括近記憶體運算、記憶體內運算和微型矽光,能夠在資料訪存、傳輸方面產生新的價值;神經型態運算這種類腦運算方式,是實現AI運算的目標;軟體層面的最佳化,也能夠帶動AI性能的成倍增長。所以即便摩爾定律嚴重放緩,AI晶片的性能、效率提升在上面提到的這麼多方案加持下,終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飛越。這第三(四)次科技革命恐怕還很難停歇。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726nt61-ai-computing/?fbclid=IwAR3BaorLm9rL2s1ff6cNkL6Z7dK8Q96XulQPzuMQ_Yky9H_EmLsBpjBOsW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20的網紅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蛙實測】小米 博的真空保鮮盒 水果盒 奶粉盒 儲物罐 保鮮罐 乾糧罐 收納罐 收納盒 分裝盒 密封罐 密封盒 便當盒 - #博的真空保鮮盒 #小米真空保鮮盒 #便當盒 - 艾蛙團購網】新竹直送社區!竹北現貨可面交。小米 博的真空保鮮盒 水果盒 奶粉盒 儲物罐 保鮮罐 乾糧罐 收納罐 收納盒 分裝...
矽格聯測評價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成長股領軍7檔績優股出列】
時間:2021/7/25
發文:NO.1282篇
大家好,我是LEO
.
❖價值決定股價
當台股來到萬八,資金展開大遷徙,航運、鋼鐵、玻璃、造紙、紡織….這些傳產寵兒,在電子業旺季即將來臨之際,是否退潮?下半年的指標股在哪裡?電子會順利接棒嗎?資金的流向跟著產業趨勢,跟著日常生活走,例如:電動車,Mini LED,低軌道衛星,利基型記憶體,就是明確的產業….法人看未來,著眼的是公司的價值,股價上漲只是附加的好處。
.
❖強茂(2481)
6月獲利數字,單月稅後後淨利2.11億元、年增129%,單月EPS達0.63元,表現驚艷,近期電動車題材中包含IGBT及SIC模組,IGBT模組中的快揮發二極體及碳化矽模組中的蕭基二極體產品,強茂則皆有佈局,從小訊號二極體轉往全系列中高壓功率元件MOS、IGBT及碳化矽第三代材料產品開發及發展,是目前國內上市櫃公司少數有第三代半導體晶片出貨實績的公司,隨營收比重的逐步攀升,有利於未來評價的提升。
.
❖晶豪科(3006)
受惠利基型記憶體需求爆衝,公司三大主力產品線,包括DRAM、NOR Flash、SLC NAND Flash需求非常強勁,今年營運持續向上,第一季稅後純益達6.45億元,較上季大增1.6倍,每股稅後純益2.3元,第二季營收61.75億元,又較上季成長24%,較去年同期成長92%,記憶體市況持續熱絡,滿手訂單-團隊預估今年營收獲利有望超越去年,甚至再創歷史高。
.
❖光罩(2338)
6月營收達5.2億元,年增34.08%,創歷年新高,重點是晶圓代工客戶需求暢旺,稼動率維持滿載熱況,加上產品漲價效益,下半年營收有望逐季創下新高,本業獲利也將較上半年成長,它的產品主要是-半導體用的光罩,客戶群包含台積電(2330)、世界先進(5347)、韓國東部高科等,但六月自結EPS為-0.07元,主要受業外虧損影響,國內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CB3)剛剛完成公開承銷,價格為115.23元,現股收盤才101.5元。
.
❖凡甲(3526)
凡甲(連接器大廠)同時握有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等兩大車用客戶,6月繳出2.59億元歷年同期新高成績,年增56.35%;累計上半年營收12.5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83%。除了筆電需求穩定,伺服器方面,高速線滲透率逐步提升,車用產品隨大陸自主品牌出貨成長,訂單需求持續提升,推升毛利率,加上減資後股本縮小,團隊預估今年每股EPS可望寫下新高。
.
❖同欣電(6271)
CMOS影像感測器(CIS)封測廠同欣電是星鏈(Starlink)計畫低軌衛星RF獨家供應商,星鏈計畫550公里高度的低軌道衛星-發射總量約4,000個,平均一年發射1,000個,一個衛星中約有6,000多顆RF收發模組,高達2400萬顆RF都將全部由同欣電獨家供應。6月合併營收達11.66億元、月成長0.9%,創單月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成長9.3%至34.34億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65.76億元、年增63.7%,若350公里高度的衛星發射計畫也能爭取到獨家,未來成長動能驚人。
.
❖博智(8155)
伺服器產業的未來,1.後疫情時代需求仍將延續,如遠距辦公、線上服務等,2.未來5G逐漸普及,帶動雲端運算、邊緣運算、物聯網、車聯網…持續發展,未來幾年伺服器產業都會穩定成長。博智受惠伺服器及IPC挹注動能,上半年淡季不淡,團隊看好Whitley平台第二季起逐漸增量、網通400G交換器量優於去年、半導體測試板將成為新動能,高階產品比重提升、產品組合優化,今年營運表現不錯。
.
㊙幸福的依靠㊙
除了這幾家公司以外,LEO發現一家員工【幸福的依靠】,第2季營運淡季不淡,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表現,關鍵產品已經通過重量級指標大廠出貨驗證,隨時可以出貨,帶來龐大營收挹注,LEO對它中長線營運非常看好,想知道是哪一家公司嗎?請持續追蹤-股民當家群組。
.
⧉更多產業新知請鎖定
❖Line群組傳送門⤵
https://lihi1.com/jjjwf
❖TG 頻道傳送門⤵
https://t.me/stock17168
天佑台灣,疫情早日結束❤️
矽格聯測評價 在 魔術師Jeff Lee-李佳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年快樂🎊影片出爐!如果限時「24小時」連續徒步!能走多遠呢??最後的90公里衝刺!!【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
- - -
魔術師Jeff Lee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 ✨完結篇✨(文長慎入)
晚上與大學學弟小精靈有約,於是在竹北車站附近旅館過夜,此車站離極北點只剩90公里(經關渡大橋),如果持續走24小時⋯憑之前的經驗與需要推著登機箱的狀態下,判斷應該差不多是68公里,我不覺得自己能徒步走到「90公里」這天文數字,因為我的徒步速度雖然從一開始的一小時3~4公里,提升到4~5公里,但是需要在身體狀態極佳的情況下,長時間徒步體力必然持續消耗,甚至疲憊睏意來襲,於是我甚至想好了住宿的旅館⋯
🌿但事實上是我錯了⋯原來,當你心中那「夢想之火🔥」盛燃時,產生的能量之力,遠遠超出自己的想像,原來,我們都可以比想像中的自己,更加勇敢!
從11:11分於竹北車站出發後,我沒有想到新竹之風如此強大,能讓人寸步難行,帽子被吹飛了兩次(幸好都不遠),另外也沒想到的是從竹北至通往湖口的「竹14」線⋯是一條山路!有幾段山坡路陡峭極高,加上狂風襲來與艷陽高照,是太陽和北風在打賭玩我的遊戲嗎 XD(出自童話故事),但有趣的驚喜是我大學的學姐玲樺與她老公志男在半路腰攔截我,讓我驚訝一下!我見到他們的時候就喊「山路」,這條路竟然是山路(希望他們沒有聽成山鹿)!!她老公後來也說剛那山坡路很陡!我們小聊了一下,玲樺學姐給我飲料以外,還有三顆看起來很可口的大蜜棗,合照後相互告別,繼續前進,那「北風」讓我處於逆風而行(還記得前幾篇日記我有分享徒步大招「御風術」嗎?我後來搭配「劍指遠方」,用右手劃圓後指向前方某一個明確目標),我真的覺得是「逆風」和「御風」在互相大PK,但其實一個是物理環境,另一個是精神層面,無法比較啦,我走在逆風中的斜坡路上,一台開著白色車子的女生停在我身旁⋯
「你要去那?我可以載你」女生和藹的說。
「我在徒步旅行啦,不用不用啦」我笑著解釋著。
「你看起來好面熟⋯」女生看著我說。
「⋯」我心想我都帶著口罩,不可能會被認出來⋯
「我之前是不是也有問過你?」她說。
我瞬間卡住一下,無法反應⋯我想她應該是認錯人了,告別後走到楊梅,走進便利商店想休息整頓一下,卻發現因為疫情關係座位區與洗手間,皆暫時沒有開放,而且很多家都這樣⋯
晚上過了中壢車站附近後,風兒終於願意停歇,我開起外掛進行急行軍,那徒步速度應該有時速五公里,經過桃園車站附近後已晚上將近十點,接著是到達龜山區,做短暫休息後準備迎戰「夜之路」,那路往新莊方向,那段路⋯是山路,崩潰的是「黑夜」中的山路,你能感覺到你處在精神緊繃的狀態下,草木皆⋯任何風吹草動都挑動著你的敏感神經,比如旅行箱推著推著⋯突然推不動了⋯你的反應會嚇壞吧⋯這條山路要走約50分鐘才能結束,所幸的是此路段皆有明亮路燈,而且處於下坡路。在晚上11點前後走「夜之山路」,真的很考驗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終於走到新北市了!!那種喜悅更多的是不敢置信!我開心的拍照上傳FB,此刻離「極北點」只剩40公里,似乎有機會可以在限時24小時內到達極北點,現在要儘快在凌晨4點前到達「關渡大橋」,從關渡大橋到極北點大約26公里,需要徒步7小時左右,如果4點以前到達大橋,那早上11點前很有機會可以到達極北點,也許真的可以放手一搏了!那就決定不住宿了!繼續衝刺吧!讓我們看看24小時不睡覺的狀態下能持續走多遠!
凌晨兩點多左右尚未到達大橋,身體已有了倦感,上關渡大橋前的道路我覺得有點複雜,有時不是很明白導航的規劃路線,要如何引導我順利登上大橋呢?接著我感覺旁邊有一台摩托車靠近,轉頭一看⋯竟然是我親弟載著我親妹!我妹正拿著手機錄影!我真的太驚訝不已了!他們住新店距離這裡五股頗有距離的,我妹平常喜歡爬山,穿著很齊全的裝備,她說要陪我走一段路!!天啊!這真的是完全預期外的驚喜,一開始我走在前面,但體力開始減弱後,換她走在前面,成為破風手!在「陪走效應」士氣大振後,順利登上關渡大橋!也參考了其他前輩的經驗,爬進欄杆內走在自行車道上,避開車速極快的機車道,此刻時間是3點半左右!雖比預期中的徒步速度好,但睏意已來到⋯
淡水的台2線依然有上上下下的山坡路,我妹陪我走到早上6點後就需要先回去休息了,因為她今天還要上班呢!接下來是意志力的極限考驗,與體力透支和睏意大對決⋯為什麼最後一天不是平坦之路?沒有為什麼,一開始就以決定好了,不需抱怨,只需要「當下關注」著它⋯天漸漸亮起,像火焰般的粉橘色渲染了天空,很美,隨著天亮我的精神也好了大半,離11點還有4個多小時,我不能想像4個小時後的我,會是在終點上還是⋯
🆙剩下11公里!有機會有機會!有機會在24小時內到達極北點!
🆙🆙剩下6公里!快到了!我的大腦「多巴胺」援軍,是該你們出動救援的時候了!
🆙🆙🆙剩下3公里!下起飄雨,目前早上10點左右!此刻絕對不能停下腳步!
🆙🆙🆙🆙🆙剩下480公尺,眼前是超多台階的上坡樓梯⋯只能抬起旅行箱!
我看見燈塔了!!時尚美感的燈塔,我走向燈塔,拍下與燈塔合照照片和錄下影片,10:46分抵達!!離限時24小時的11:11分還有25分鐘!!天啊!竟然真的在24小時內徒步90公里!!
最後我的雙腳已不停使喚,我靠著牆壁躲小雨與休息,一團旅客也來到燈塔,導遊看著我身旁的旅行箱問我⋯
「你抬著旅行箱上來?」他問。
「對⋯」我說。
「你從那裡來?」
「我剛完成極南點到極北點的徒步旅行⋯」說完後,他驚訝的看著我⋯
❤️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完結,共21天,合計路程485公里(距離皆以Google 地圖計算)
✨現在的我,可以回答那時候⋯質疑自己不能完成的過去我:
🌿只要「關注當下」,你將勇者無懼!前進,不是為了到達終點,感受當下!路上的花兒、樹木,你遇到的人⋯點點滴滴,皆是無可取代的最大收穫!!
😇感謝一路以來支持我的家人,因為有你們,我才能完成夢想!感恩感謝!!另外謝謝我弟妹Ch Lee Irenë Leë的驚喜,讓我驚訝連連士氣大振。
😇感謝劉又誠,你的即時出現與幫助,讓我對徒步旅行更加有信心!將站在邊緣的我推入徒步坑的貴人。
😇感謝出現在旅程中為我打氣的好友們:Ling-Han Chen、陳明鋒、陳孟宏、Powen Yang、Apple Huang 、 Jimmy Dan 、葉智翔⋯等等,你們都是助人為樂的天使!
😇感謝一路上相遇而想幫助我的陌生人們,你們的愛心與關心,讓人感到十分溫暖,能遇見你們是我旅程中最大收穫之一!
😇感謝FB「台灣徒步環島聯誼會」的熱情朋友們!謝謝您們的寶貴意見!給我很多方向與幫助!(未來也想徒步環島的朋友,記得加入這個大家庭喔)
🎁彩蛋:Jeff,未來你會徒步東部極北點至極南點,變成環台一圈的環島嗎?Jeff :也許⋯1%
✨魔術師Jeff Lee ✨徒步台灣 ✨極南點至極北點計畫(全日記)✨
2020/12/31 Day1
早上5點多時自然醒來,帶著相機與腳架至頂樓拍攝天空縮時,等待黎明的到來,看著風雲變幻,伴隨著狂風呼嘯,我真的要踏出那一步嗎??
狂風吹過、呼吸喘息、路上無人,我是自己的世界,走在孤獨之中,伴隨著雨滴與大風相伴,每一步竟是如此艱難!
突然一輛白色休旅車,停到我前方,走下一位白衣壯漢男子,開口便說:「上車!」
我說:「我在徒步旅行」
「現在下雨,你確定嗎?」他說。
「對⋯謝謝你!」(真心感謝,這是最美麗的風景)
從極南點出發後步行走了2個小時,才6公里?!雙腿已麻。
我聽見兩個聲音,一個是現在放棄還來的及⋯但另一個聲音說「質疑會在起點上、在路上,但不會在終點上」,原來在到達終點以前,質疑自己的聲音會一直的出現,試著擊垮你的意志,你必須每次回擊,和它說:我可以,至少,我今天還可以繼續走!
過了下午5點半後,天色開始迅速轉黑,變色過程一點兒也沒有遲疑,一台騎電動車的女孩停到我前方⋯
她說:「需要載你一程嗎?」
我說:「放心,我正在徒步旅行」
「哇!祝福!」她驚訝了一下。
「謝謝妳」我感受到對方的溫暖,目視著她遠去。
這是第三位搭訕我的陌生人,第二位是誰?是一位騎機車的大媽!
大媽騎到我身旁然後說:「需要住宿嗎,我們⋯」
我連連搖頭,沒想到大媽很會抓準時機做生意XD
繼續前進著,我看到很長的路在眼前,只能一步接著一步,終於雙腿已疲憊,我坐在登機箱上休息著,拿起手機確認恆春工商還離多遠⋯
手機螢幕上出現「車程」2分鐘,「走路」20分鐘,咬ㄧ牙繼續緩緩前進,路上時常有「特別」安排的打雞血招待,那就是野狗狂吠著!總讓我立馬腎上腺素大增!瞬間進入戰鬥狀況。
當我看到恆春工商時有種莫名感動,昨天的我正在恆春工商演講,今天的我再次回到這裡了,「演講」一個讓我到恆春的最根本原因,我坐在學校旁的全聯休息區,片刻休息,現在時間是晚上7點半左右,我開始找尋今晚的住宿,接著看到一間距離36分鐘路程的旅館,於是再次拖著步伐往今晚歸處前進,看到房間後住宿環境超滿意,感恩老天爺的眷顧!!
1/1 Day2
今天依然走在前進的路上,剛過晚上6點後,在屏鵝公路上有段路不止坡陡也沒有路燈,夜色漸暗後,身體與雙腿已疲憊不已,身旁則是車水馬龍的車流,我格格不入的在路上推著登機箱走著,於是祈禱菩薩能幫助我,讓我能健步如飛,能快走到今晚可以住宿的地方,原本步履蹣跚的步伐漸漸開始感到有助力,屏鵝公路如果從車臣國小至楓港國小約14公里,途中沒有便利商店可供休息,加上豔陽高照與狂風相伴,走了4個多小時,很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力,開心的是途中有拍攝到美麗的夕陽!另外有趣的是中午走到車臣國小附近時,有兩位騎著公路單車的青少年跟在我後方,我直覺以為他們是單車環島的少年。直到他們害羞的搭訕我說:「你是前天到我們學校演講的人嗎?」
「對!你們是恆春工商的學生?」我訝異了一下!並和他們聊聊我正徒步旅行,試著從極南點至極北點,他們一臉驚訝,並陪我一段路,我和他們說接下來(屏鵝公路)是我最難走的路,他們提醒我那條路車子開很快,最後告別時,我鼓勵他們未來可以將騎單車環島或一日雙塔挑戰,寫進他們的夢想清單,他們看著我,眼睛裡似乎有了光⋯
Ps.今日另有兩台車(白色休旅車、銀色轎車)搭訕想幫忙載我。
1/2 Day3
今天天氣艷陽高照,昨晚臉部和手背上的曬傷隱隱做痛,我無助的躺在床上,疲憊的無法動彈⋯徒步挑戰這事我也許想法過於天真了,平時並沒有運動習慣,現在正在做徒步的事情,與我平時生活作息完全反差極大⋯
如果…
如果是分階段呢?
如果照這速度,我幾天後就可踏上高雄土地上,有可能嗎?之後我可以休息待身體康復後,再次從上次的地點出發,當我有了這個想法後,精神釋懷了,我不用選擇「放棄」,而是選擇持續走在夢想之路上。
⭐️走在路上時深感有三種痛苦:「放棄的悔恨」、「預想的恐懼」、「前進的勇氣」,這三種都包含著精神上的折磨,尤其是「預想的恐懼」,那彷彿是透過想像看見自己正走在炎熱的路上的畫面,汗流浹背將會如此辛苦,接著就如放大鏡般,不斷放大這恐懼畫面,直到讓人達到能承受的極限,進而召喚出「放棄的悔恨」這大魔王來誘惑你!
🌿「勇氣」是鎧甲、是戰袍、是王者之劍!
⭐️選擇「前進的勇氣」,在徒步時我問自己此刻的「當下」,現在的苦比起「前兩者」的苦,還要苦痛嗎?當下的苦,似乎像是100倍極酸的檸檬水已稀釋過後,此刻的酸度在「當下」可能只有0.1,一腳踏出後,你只需要緊接著再奮力踏出另一腳,再接續著使力踏出一步,如此反覆著,我覺得此刻「當下」的0.1之痛,比起艷陽下的水泥工、塵埃裡的礦工、生產中的孕婦,比起「放棄的悔恨」,已經是微不足道的事了。
🌿「劍指遠方 所向披靡!」
我發現一個動力新來源,前幾天一直想著徒步至極北點,想像著漫長的道路上會是如此艱辛,原來我背負著預先前往極北點的「預想的恐懼」,這是加重步伐的極大心裏負擔,會使人寸步難行。
我拿起我的倚天劍(雨傘),指向眼前能看見的一個明顯路標,我要走到那裡!我的身體,你可以嗎?可以!好!等走到路標後,再此劍指遠方,這次我要走到那裡,可以嗎?一個又一個階段性的小路集結而成,就是我今天徒步的距離,集結每一天的徒步距離就是我的總距離⋯
當下,不去想過去已走多遠,不去想未來還有多遠要走,關注在此刻的心,一步接著一步,沒有能影響前進的漣漪,看見下坡路不要感到喜悅,那代表上坡路會是辛苦,一步一個平常心,ㄧ步一個清淨心。
😂17:50閒聊日記
剛16:40左右走到佳祿國小時,我的徒步速度不如預期,用手機查詢往前方在走一個半小時會有一間便利商店,但那附近我尚未查到合適住宿的地方,google 地圖的步行速度與實際徒步速度有差別,一般google步行以平均5公里計算路程,但實際上路有上下坡,身旁有車流,環境因素會影響實際步行的距離,我一個小時步行推著登機箱約只有3~4公里。別忘了昨天的教訓,過了17:30夜色將快速降臨,如果走在市區有路燈的狀態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在沒有路燈的偏僻公路上,不止自己危險,對身旁的車流騎士也危險,當我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時,再次祈禱菩薩後,看見馬路的對面有一個民宿的招牌,於是過去了解狀況,那時夕陽照在魚塭水波上好美!更沒想到是極有特色的水泥管房,於是立馬決定住下,看著夕陽餘暉,發現原來我不是一個人,而是有老天爺的眷顧在身旁,感動萬分,今天可以安心的睡覺了!
Ps.今天有一位騎機車男子用台語搭訕問我:這位大哥,要去那裡,我還有一頂安全帽可以載你。
1/3 Day4
我剛傳訊息給我朋友又誠(徒步旅行達人,魔術師),內容如下:
「我剛到達住宿的地方:永慶大旅社,非常老舊的旅社,有很多粉紅色霓虹燈裝飾,如果是拍恐怖片這裡很合適,如果我明天沒有訊息你,那代表出事了⋯」
現在晚上7:30左右,這裡很偏僻,路燈極少,此刻絕對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手機地圖顯示還有「24」分鐘的步行路程才能到達旅館,眼前一看完全沒有路燈,一片漆黑,那是一種無法後退的進退兩難⋯
我打開手機手電筒,試著盡快離開這黑暗籠罩時刻,路途中陸續有兩台大貨車詢問是否需要載一程,我有點動搖,但還是禮貌的指著極遠方的紅綠燈說:「沒關係,我很快就到了,謝謝你!」,我不知道為什麼大貨車上會有擴音設備,司機大哥講話超大聲,車子的外觀佈置著許多彩色霓虹燈,有舞台車的氛圍,真的感到有趣!但望著他們開車遠去,再次面臨漆黑包圍,我唸著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快速走著加上小跑!但不可思議的事情是,我竟然可以小跑?!因為下午五點左右,我的右腳膝蓋疼痛,甚至只能立足馬路旁休息,接著一段走、一段休息,原本想趕路至潮州鎮的,距離約路程兩個小時,但我走著走著⋯真的很難前進了,於是我站在新埤大橋上,往左看,看見了美麗的夕陽,剛心情都在想著趕路,忘了天空中出現了美麗夕陽,於是我決定放棄趕路,打開登機箱拿出三腳架開始組裝,心想也許這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安排!我拍攝在夕陽陪襯下,自己推著登機箱走路的樣子,正要收起腳架時,有一位老伯騎著機車上橋來,我感到訝異!因為我走的是行人專用道,旁邊才是機車道,中間是有小矮牆做出區隔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可以在路旁架腳架拍攝的原因,我挪開身子試著讓他穿過,他看著我微笑著,問我從那裡來?
「我從鵝鑾鼻過來的」我說。
「你是那邊的人嗎?」
「不是,我住彰化,我從鵝鑾鼻走過來的!」
「啊!」他驚訝了一下,並看著我的登機箱。
「這個輪子很容易壞吧」他說。
「這很高級的,放心放心!」我解釋。
之後我們聊了一下,他說橋右邊下方有很多大隻的野雁可以拍,我跟他說今天的夕陽好美,他分享附近的關山夕陽是公認超美的地方,我說有機會一定去,最後他提醒我今晚可以住一個地方「永慶大旅社」,我說那不是很老舊嗎?(昨晚查詢時,網路上的照片很可怕)他笑著說這附近的房子都很老舊,對話中他脫下帽子露出滿頭短短白髮,是很漂亮的全白色,如果說他是土地公一點都不為過,而且我剛很巧經過大尺寸的土地公神像,與老伯送別後我繼續前進,膝蓋疼痛,前方有便利商店,我決定去那兒休息,有一件開心事剛和老伯聊天時,我手上剛好有架著腳架的相機,於是順手試著拍下他的模樣,來紀錄這次的旅行,到了全家便利商店後,你們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想今晚睡這裡!因為我走不動了,正當有睡便利商店的想法時,眼前標示「禁止睡覺或長時間佔用」的告示牌,那種心情如火苗剛竄出立馬被澆熄,於是短暫休息後繼續前行,幸運的是走約20分鐘就有家7-11,在7-11用晚餐後,走在路上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的膝蓋不痛了,我完全沒有頭緒,照理休息後應該是微痛才對吧,但我開始能快速行走了!接下來走著走著,眼前出現的是,一條筆直沒有路燈的黑暗之路⋯
Ps.住宿地點:永慶大旅社,廁所只有粉色霓虹燈,有點像恐怖片的場景⋯
1/4 Day5
下午17:00左右,我在小路(惠崙路)旁用手機google地圖搜尋「萬大大橋」,顯示還有40分鐘左右的徒步路程才能到達,我此刻正徬徨著,因為離17:30的太陽下山只剩下半小時,這時一位穿著深色外套的騎機車男子停在我身旁,問我是否需要幫助,我和他說:「謝謝,我正在徒步旅行,只是剛剛的路有點可怕」,他說「對啊⋯」。
回想剛才的路,我驚恐尚存,因為剛經過的地方,墓碑群很近就在身旁,於是我低著頭健步如飛的趕路,另外我得與時間賽跑,盡可能快點走到通往高雄的萬大大橋,否則天ㄧ黑我將會陷入漆黑困境,一番折騰後終於在17:40左右登上萬大大橋,一上橋映入眼簾的是夕陽餘暉,紅橘色連成一片片,好美好美,從橘色往上漸層至淡藍色,那是一種火焰橘紅畫面,我拿出腳架與相機紀錄這一刻,接著當我走到前方告示牌寫著「高雄」時,當我知道自己要從「屏東」跨進「高雄」這一刻、這一腳,這對我而言意義非凡,是夾雜著汗水與淚水,這是對自己的一個小勝利!
Ps.意外發現汽車旅館的按摩浴缸可以當⋯洗衣機使用😂
1/5 Day6
我剛照著導航走,沒想到到高架橋下無法徒步,再次繞了一下路,人生似乎不怕走的慢,怕的是走錯路。
有一台騎機車男士問我說:要去那?需要載你一程嗎?
「沒關係的,我在徒步旅行」我說。
「我看你走很久了,我的遊覽車開過去又開回來了,看你還在走?」
「你是遊覽車司機?」
「我是坐司機旁邊那位」
「放心,謝謝,我沒事」,我微笑的和他告別後,發現自己腳小指起小水泡,每一步是微微疼,步行速度變得更加緩慢,我開始懷疑自己還能走多遠,已經連續走了六天,也許明天是該休息了,讓身體好好充電與康復元氣。
下午將近五點半左右終於走到楠梓火車站附近,和一位認識十多年的女性朋友,約在火車站附近的咖啡廳見面,我到時她已恭候多時,一見面就給了我禮物:藥膏、藥貼,說是她媽媽給的,我和她說我現在需要開始找今晚住宿的地方了,接著一起用手機瘋狂搜尋附近可住宿的地方,我也和她分享這幾天的點點滴滴與遭遇,人生中有純友誼朋友真好。
1/6 Day7
我走在馬路上,正在踢一枚靜躺路上的螺絲釘,將之踢到騎車不會經過的地方,一抬頭看見一位穿著藍色大衣,頭戴藍色安全帽的大媽,她騎著摩托車已停在我身旁,我卻沒有發現,她接著說她可以載我一程⋯
從極南點開始徒步至今已七天,每一天都有陌生人像天使般,對我伸出援手,完全沒有想過我可能是一位恐怖分子,畢竟我的穿著白色襯衫、白色褲子,推著登機箱手拿著雨傘,樣子與正常人脫離,更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看著她們熱心的善舉,也許她們對弱者的無私關懷,將會是我這次旅程的最大收穫之一。終於在晚上6點半左右抵達高雄的大湖車站。
🌿心情: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我感覺,我住在一個精神時光屋裏,時間流速過的很慢、很慢,每一秒對你而言,就是一個步伐,一個步伐接著一個步伐,也有點像是,在一個泡泡裡,裡面的時間與外面的時間流速不同的,每一天都很單純,明確的方向、持續的前進,當然讓你感到崩潰的事情,會非常集中的發生在你眼前!但正因為如此,你將會對人生特別有感觸⋯你能感覺自己活著,跨出的每一步,是一個當下、一個呼吸⋯
Ps.特別感謝徒步魔術師-劉又誠給了我許多寶貴意見,出發的前一天與他告別後,昨晚第一階段結束後又與他相見,但再次見到他,已彷彿數月之久⋯
❤️已完成:台灣極南點(屏東)至第一階段終點「高雄-大湖車站」,共計141公里。
1/20 Day8
昨天我在高雄永安國小有演講,距離國小最近的車站一查詢嚇一跳,竟然是我兩個星期前,徒步計畫中從極南點至第一階段終點的「大湖車站」,這究竟只是巧合或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於是我決定順著「✨幸運」,再次徒步出發。
今天有一位住在台南的高職老同學陪著我走,他說他很喜歡走路,於是我們相約在高雄大湖車站一同前往台南,一路上相談勝歡,彼此分享了許多經驗與想法,尤其在困境之中,如何讓自己持續保持在樂觀的高頻率。在同學的陪伴之下,今天時間流逝感特別快,這是一種幸福感,但曲終人散終需一別,之後的路依然需要獨自面對,明天⋯持續前進!
Ps.台南奇美博物館好美好美
1/21 Day9
晚上9點左右終於到達台南麻豆的華賓旅館,今天早上發生「繞遠路」與晚上「特殊事件」。
🌿人不怕路迷 只怕「覺」遲。
走錯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尚未發覺自己偏離了方向,等至「發覺」後,其實已經渡過最黑暗時刻,你需要的只是提起勇氣繞道或往回走。
☀️關於「特殊事件」:
晚上8點左右疲憊不堪的走到「麻豆戲院」,此刻正在猶豫住宿問題,因為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老舊汽車旅館、另一個是老舊旅館,兩間在網路的評價十分嚇人,有的說螞蟻在枕頭上爬、煙味重、牆壁壁癌、隔音不佳⋯等等,在我陷入選擇困難時,突然一輛騎摩托車(前面載著小孩)的男子停在我身旁⋯
「要載你一程嗎?」男子問。
「不用不用,我在徒步旅行啦」我微笑著說。
「我看你已經走很久了,你從那裡來?」
「我從鵝鑾鼻過來,今天是第9天,我是分段走的⋯」我試著解釋自己正在執行的徒步計畫。
「我自己也很想走,環島,但還沒有勇氣⋯」男子聽完我的解釋後,說出自己的心聲。
「你之後也可以試試,我正在猶豫住宿的問題,麻豆除了華賓旅社,還有其他旅館嗎?」我想他是當地人應該會知道。
「前面一直走進去,還有一間,會比這間(華賓)好」男子指著前方。
我拿出手機打開地圖App,快速的找出他說的旅館,也和他一起合照並加FB,他說之後如果他有去環島,再問我相關問題,並問需不需要載我去旅館,我禮貌的說不用後,繼續前往那神秘旅館,但越走越偏僻,心想現在已經很晚了,應該先打電話給旅館預約一下,但打電話過去後竟然是空號,心裡隱隱約約感到不踏實,等我精疲力盡的走到這神秘旅館之後,眼前竟是一間烏漆麻黑的獨棟透天,外觀感覺已荒廢一陣子,想往回走又有點力不從心,手電筒的燈已開始變得微弱,我直覺目前危險指數頗高⋯
往回走著走著,一聲喇叭響起,一台車子停在我左後方,我直覺告訴我是一台計程車,但當我回頭看到時卻是一台「巴士公車」!我正在驚訝時,司機大哥問說要去那裡?我說:「就在前方而已,很近,沒關係」,接著司機大哥打開了車門,示意要載我一程,我瞬間猶豫是否應該上車??畢竟我正在執行的是「徒步計畫」,我快速的想著,如果我只是回到「麻豆戲院」,並不會影響我徒步旅程的完整性,也就是說「麻豆戲院」是我分成兩個平行世界的關鍵點,我可以回去「關鍵點」重新選擇。
⭐️徒步計畫「新」原則
當我走錯路時或當我處在環境「危險指數」很高時,在他人的善意幫助面前,我應該先選擇「接受」,之後再回到「關鍵點」修正錯誤,但以不影響徒步旅程的完整性為前提,所以如果未來我走到很晚或在環境危險時,卻尚未到達住宿的旅館,若有好心人問我是否需要搭便車,我可以從這個「關鍵的地點」,先搭便車(或使用計程車)前往住宿的地方,隔天再回到昨晚搭便車的「關鍵點」,從關鍵點繼續出發,有了這想法後,我釋懷的踏上了車。
「你要去那裡?」司機大哥問,並拿一個新的口罩給我。
「我要去麻豆戲院」我坐在司機後方的座位,接過口罩並戴上。
「這是最後一班車?」我好奇的問。
「對啊!這麼晚了,還好你遇到我,不然還要走很遠」司機說。
「我真是幸運!」我打從心底覺得。
「你可以去買樂透,應該會中獎!」司機笑著說。
「好,我有中再跟你說,」我心想也許可以試試。「最後一個字怎麼唸?」我看著前方有司機名字的牌子,寫著林承「禾桀」。
「ㄐㄧㄝ二聲,有人會唸成四個字,林承禾桀」司機幽默的說。
「哈,很好記,有中再跟你說」我笑著。
一眨眼的時間就到麻豆戲院附近,他說戲院那邊沒有站牌,他先提前讓我下,我下車後和他開心的道別了。
再次回到關鍵點「麻豆戲院」,往附近的華賓旅社前進,回想剛剛走去神秘旅館時有經過麻豆代天府,看到了巨大的建築奇觀「觀音殿」,或許這也是一種巧合安排。我走進華賓旅館後,老板娘幫我安排有窗戶的二樓房間「201」,並解釋說201通風會比較好,我想起網路可怕的評價,忐忑不安的打開房門⋯
噗,心裡一笑,根本沒有網路評價的那麼恐怖,是乾淨的房間,雖然老舊但很舒適,後來我拍了照片打算放到網路上給予好評價,供未來有經過麻豆的旅行朋友參考。
1/22 Day10
你看這照片看到了什麼??照片中正在下著細雨,小白點是一位農夫,他沒有穿雨衣,正在玉米田裏工作著,我看到這一幕後感觸的拿起手機拍下。
1/23 Day11
今天星期六,路況不同於昨天下著雨的鄉間小路(小路超長,走到懷疑人生),今日一直走在寬敞舒適的台一線,天氣氣候極佳,陸續遇到兩位徒友,一位與我同方向往嘉義,一位與我反方向,兩位都走在對面的車道,我的前進方向大部分是順走,依據處在的環境(市區或郊區)、車流快慢來決定順逆,隨時保持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兩位徒友的步伐都比我快很多,原來那種徒步速度真的能達到日行30-40公里,不過快不是我的追求,我追求的只有保持持續前進。
原本計畫從新營車站走到嘉義車站後,搭晚上的火車回台北,明天休息一天以準備下星期的工作,但我感覺到身體依然處在「徒步狀態中」,就如高效急行的火車不願剎那停下,於是臨時決定明天多走一天輕行程,今天依舊有路人搭訕,照順序第一位是騎腳踏車的老伯,第二位是騎公路車的車隊,第三位是騎摩托車的男子,和男子的對話比較多些,那時後我已從台南走到嘉義⋯
「你是要去那裡?」男子停下摩托車後問我。
「我是在徒步旅行啦」
「我看你走很久了」
「你之前有看到我?」
「我在後壁就有看到你,你是那裡人?」
「我是彰化人」
「你要走回彰化?」
「沒有啦,我是分段走,明天要回台北處理事情⋯」我解釋著徒步計畫。
「很有毅力ㄟ」男子說。
「你也可以啦」我微笑著。
🌿道別後,我想徒步旅行並不偉大,但美麗的是每一個踏出去的步伐,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1/24 Day12
「徒步旅行是個讓人不想醒來的夢境。」
今天是徒步計畫第二階段的最後一天,預計從嘉義車站走到「大林車站」,然後搭火車回台北,是有考慮多走一些到下一個車站「石龜車站」,因為可以從嘉義跨縣至雲林,這聽起來讓人蠻有動力的,但大林車站的「林」,直覺這字有讓人短暫休息意謂,而「石龜」這兩個字感覺上會讓第三階段遙遙無期XD,不過事實上是我走到大林車站已經下午4點多(嘉義車站附近好多景點容易讓人耽擱),是該好好休息讓身體不過於疲憊,畢竟明天開始有連續五天的課程。
當我搭上區間車看著窗外的夕陽,以前一直覺得電車是很慢的交通工具,但此刻我知道和徒步比起來,電車的速度根本是王者!不過從斗六站轉車成自強號回台北時,到台北車程需要三個多小時,我看著車窗從每一個車站到下一個車站,心裡冒起未來還有好遠好遠的路需要走⋯
「下一個階段會從那一個日期開始??」回到台北車站後的我問了自己。
❤️已完成:台灣極南點(屏東)至第二階段終點「嘉義-大林車站」,合計:244公里。
2/1 Day13
昨晚在嘉義車站附近旅館過夜,早上搭區間車前往上次的終點「大林車站」,從大林車站繼續北上,今天很快就進入「徒步狀態」,這種狀態是一種流暢的身體節奏,加上裝備皆齊全,能感覺到有「風」包圍在身旁,這是很「順」的前進而產生的氣流,我稱這現象為「御風術」,之前試著用在和客戶開會或前往校園演講效果極佳,只要從出發點開始後,過程中沒有疑慮、猶豫、遲疑,並保持一定的順暢節奏,就會如在天空持續飛行的飛機,有一種王者之風的鎧甲在身上,當然如果缺乏自信或前置作業不完善或煩惱過多⋯等等,是無法形成那陣風⋯
回歸正題,我以為今天會很順利走到西螺大橋附近的旅館,但從虎尾附近至西螺的「雲71」有一段路竟然在施工!交管人員很好心的讓我可以走進施工路段,我問:施工路段很長嗎?他說:會走很久喔⋯
一開始還有小空間可以走,後面馬路地面全刨開了!無法推著登機箱只能手提著箱子緩步前進,加上有工程車在地面上灑上黏稠黑色液體,你需要盡可能不踩到它,如此可以想像我的狼狽模樣了XD只想儘快逃離這路段,但⋯我覺得這畫面太特別了,於是⋯組起腳架邊拍攝邊前進(這是一種哭笑不得的強迫症)。在一番折騰離開施工路段後,發現路旁有乾淨的水溝⋯於是將鞋子淺淺泡入水中,清洗那黏的一蹋糊塗的鞋底,否則我一旦到了市區走進7-11,店員看到地板的黑鞋印,應該會瞬間崩潰吧⋯
2/2 Day14
徒步走在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上,紅色鋼架建築如照著鏡子般無限延伸,彷彿如畫框隧道般映入眼簾,讓人陶醉其中,橋的一邊是雲林另一邊連接著彰化,當我走過長達1939公尺的大橋後,看到「歡迎光臨彰化縣」的迎賓招牌,內心十分喜悅(立馬拿出相機拍下招牌),因為走到自己家鄉了!尤其是走到員林後看到熟悉的街道與店家,這種感覺難以言喻,看了時間是下午五點左右,原本預計今晚將在員林過夜,明天直接走到台中,這樣的路程會路過自己的家鄉「花壇鄉」而錯過回老家,但此時此刻離自己家鄉的「花壇車站」只差約10公里路程,似乎可以挑戰急行軍,在一番天人交戰之後決定回老家過夜!於是重新調整步伐,也許是歸心似箭,行走的速度提高了許多,感覺更像是腳步變得輕盈(輕功?),7點多時抵達花壇車站附近,順利回家!好奇妙的感覺!!
話說今天在前往北斗方向時,遇到一位徒友戴著帽子與墨鏡迎面走來。
「妳也是在徒步環島?」我舉手和她打招呼並問她。
「對⋯」她說。
「妳也是徒步社團裡的徒友嗎?」問完後,發現她似乎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經過解釋後才發現她不知道這個社團,於是鼓勵她加入這個大家庭,社團裡雖然大家沒有真實見過面,但都很熱心回答徒友面臨的問題或分享自己的經驗或日記,接著我們拍了合照也交流一下住宿資訊,她今天行程要走到雲林虎尾。
「你穿的很休閒」她看著我說。
「對啊!我沒有買裝備,直接用目前有的,雨傘是我的登山杖⋯」
我看著她一身專業的裝扮與登山杖,瞬間我覺得自己超不像徒步旅行者,我穿的是休閒白襯衫、白褲子、休閒鞋,推著登機箱⋯像極了迷路的都市人,但⋯這就是我的風格,我們聊了一下後告別了彼此,各自前往目的地。
2/3 Day15
現在凌晨兩點,剛和馬來西亞的朋友程盟凱 一起開會處理海外演出的提案(希望這案子會有好消息),謝謝他在遠方用電腦幫我處理資料,不然正在徒步旅行的我,身邊只有IPAD無法處理較複雜的文件,可能需終止旅行回家處理了。剛也聽他分享馬來西亞的疫情狀況與他現在正在做的工作,其中他有一個正在進行的商業模式,是針對疫情而不方便出門的人們進行的服務,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模式。
有時候聽一些朋友分享他們自己的獲利模式,都讓我覺得很有趣與天馬行空,但厲害的在於那些想法idea已經是成功的現在進行式,完全顛覆以往我對「工作」的刻板印象。
今天從花壇車站附近走至台中逢甲公園附近,中午左右和高職的好友鄧同學 Jimmy Dan 見了面,他騎著雷霆萬鈞的哈雷重型機車前來XD,雖見面時間很短,但他的出現確實讓我感到鼓舞人心,告別後路過高職母校「彰師附工」,大門前的建築物已完全不同。藉由徒步旅行回到以前生活的地方或與老朋友見面,這是旅行中沒有預期到的特別收穫。接下來路過的地方,可是一輩子難忘的⋯
那地方的名字是「成功嶺」,我當兵的地方。
也許是昨天回鄉情緒太過於亢奮,今天走起來步履躝跚,於是很「成功」的在「成功嶺」不斷走錯路(絕對是導航誤導我!),花了不少時間終於在傍晚走出成功嶺小路跨過筏子溪進到「香港」??夜色降臨後一路上看見金碧輝煌的高大雄偉建築,五光十色的霓虹閃爍,我真的覺得很有香港維多利亞港的氛圍,但我更愛青山綠水。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眞意,欲辨已忘言。
2/4 Day16
我以為今早會爬不起床,畢竟昨晚和盟凱開完會,梳洗完入睡時已經凌晨三點,但早上很自然的醒來了,而且沒有疲憊的感覺。
今天下午五點多就走到目的地「后里」,熟悉的街道,數年前我曾在麗寶樂園駐場演出,住在后里一陣子。
吃過晚餐後,第一次使用b&b訂房,房子在后里夜市附近的咖啡廳,是咖啡廳樓上的房間,房東在我一進門時就喊出我的名字,非常熱情與親切,帶我參觀住宿環境後,我前往85度C等待一位以前在麗寶樂園工作的朋友明鋒,他說他今天會從嘉義開車回來后里,於是臨時約好一起見個面吃宵夜。
晚上9點多他騎著摩托車出現,拿著一個禮物🎁給我,什麼禮物??你們一定會猜不到,真的!在我公布答案之前,你盡快的想像你的答案⋯
.
.
.
.
.
.
.
.
是一盒已經切好的蘋果!他自己削皮切成小塊!天啊,真是居家好男人!後來我們又去找另一位麗寶的朋友大帥,大帥開了一家樂器行,我們暢談後合照留念(他店裡有掛我之前去他那的照片😂)。
🌿旅行,是在一個已知數上加上未知數,每天都有預期外的新鮮事。
2/5 Day17
⭐️「今天!終於要和心中的大魔王直球對決!!」
吃完b&b房東細心準備的早餐後元氣滿滿的出發!今天必須「快馬加鞭」的從后里趕路至苗栗火車站附近(但我沒有馬兒😂),今日行程會是目前單日為止最長的距離。
在我決定從「極南點」徒步出發之前,大腦會主動出現一些我會走的很辛苦的畫面,這些畫面包含一個人孤單走在新竹、苗栗,尤其是火焰山附近往三義的上坡路段!以前開車經過時總覺得很陡峭,這些「辛苦畫面」和我說,你是瘋了嗎?不可能的⋯質疑的聲音讓我懷疑著自己⋯如今!我終於要和心中的夢魘大魔王見面了!!
哈囉!火焰山大魔王您好!天啊!好美的風景,我組起腳架與相機在這路段拍了許久,那橘紅色山脈實在是太漂亮了!耽擱不少時間,好了!該爬山面對現實了!
我覺得自己很像在玩雲霄飛車,我登上一個坡後前方的路竟然還疊上一個坡,一坡還有一坡的出現在眼前,沒有盡頭的連續上坡路,辛苦程度完勝我之前的屏鵝公路,上坡路段是我的罩門,因為旅行箱此刻成為一個大負擔,推起來特別費力,腳程十分緩慢,但慶幸的是我有兩張王牌,一個是「劍指遠方」,另一個是「關注當下」,之前在經歷「屏鵝之亂」時領悟的兩大心得(詳情請看之前的日記),上上下下的坡坡,每次我以為結束時,前方的路總是再次給你驚喜⋯
走著走著忘了時間的存在,但當艷陽強度大幅減弱時,你直覺的知道下午四點已悄悄來到了,從下午四點半開始到五點半是徒步最舒適的時段,你可以脫下帽子,收起雨傘,享受一路迎面吹來的涼風,風彷彿吹入身體各處,全身舒暢的一刻!我覺得此刻好像有上癮的感覺,那猜測一定有大腦「多巴胺」參與進來開派對。
🌿以前恐懼的上坡路畫面,在你「當下」看著它時,好像沒有那麼誇張陡峭險峻了,持續前進直到眼前終於出現下坡路段⋯
「拜拜👋我心中的大魔王,你本來就不存在!」
題外話:今天走在前往三義路上,看見眼前有一家7-11,接著突然聽到有人喊我名字,我的瞳孔快速搜尋聲音來源時,竟然看見以前我在麗寶樂園的朋友(我曾經在麗寶樂園駐場演出過)⋯
「孟宏!」我驚訝的說。
「這給你!」驚訝中,他遞給我一罐運動飲料!
「你怎麼會出現在這?」我問。我真的沒有想到他會突然出現,有種被攔截的感覺XD
「我載我女兒,然後猜你會經過這附近,剛開過去沒看見,又再開回來⋯」
「天啊!太不可思議了!我昨晚還臨時和明鋒見面,然後一起去大帥那聊天,想說這次見不到你了⋯」我說。
「你很強ㄟ!我從你在極南點走的時候就有看了」
「沒有啦,走的當下不會那麼辛苦,但現在想起極南點到這裡確實會辛苦」
「我的鞋子裡有放矽膠啦!」我看到他正看著我的鞋子。很多人看到我的鞋子都感到驚訝,其實不止看起來很重,事實上就是重量滿滿,脫下鞋子應該有可能健步如飛吧,我猜。
接著開心的和孟宏拍照並擁抱後,繼續前往火焰山方向⋯生命中總是有意外之喜,讓人意想不到!
2/6 Day18
今天一路暢通走到新竹的香山車站,第一眼看到木造香山車站時,感到非常療癒與舒服,這是日治時代建造目前已列入古蹟,有路過的朋友千萬別錯過!話說正要走到車站時,明鋒與他老婆開車出現了!今天他請我吃他煮的水煮蛋XD (前天是蘋果)
「非計畫中的挑戰?」
今天一直在想如果連續走24小時(當然包含休息)可以走多遠??
2/7 Day19
和明鋒參加好友的聚會,在咖啡廳舉行從晚上到早上,凌晨我陸陸續續趴在桌上睡著,這是唯一一次我沒有睡旅館的一天,但即便精神不佳,今日依然需要徒步經過新竹走到竹北火車站附近⋯睡眠不足很難受的一天。
2/8 Day20
此刻正等待11:11分(天使數字),準備從竹北車站出發,今天如果認真走一天(24小時內,當然包含乖乖吃飯、睡覺、休息)可以走多遠??能走到關渡大橋嗎??推著旅行箱能破68公里嗎??
極北點只剩最後90公里!如果24小時內走到了關渡大橋⋯我星期二或三就一定可以到達極北點!然後回家過年!!
2/9 Day21
賀🎉順利在早上10:46分登上極北點!在11:11分之前完成24小時限時徒步!原來24小時徒步真的可以走到90公里!!
#徒步台灣 #徒步環島 #魔術師 #校園演講 #素食環島
矽格聯測評價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艾蛙實測】小米 博的真空保鮮盒 水果盒 奶粉盒 儲物罐 保鮮罐 乾糧罐 收納罐 收納盒 分裝盒 密封罐 密封盒 便當盒
-
#博的真空保鮮盒 #小米真空保鮮盒 #便當盒
-
艾蛙團購網】新竹直送社區!竹北現貨可面交。小米 博的真空保鮮盒 水果盒 奶粉盒 儲物罐 保鮮罐 乾糧罐 收納罐 收納盒 分裝盒 密封罐 密封盒 便當盒
-
A. 小米 博的真空保鮮盒670ml,原價250元 / 團購價199元 (附蓋子、抽氣筒)
B. 小米 博的真空保鮮盒《超值組:670+1360ml》,原價630元 / 團購價510元 (附蓋子、抽氣筒)
C. 小米 博的真空保鮮盒《超值組:1350+2570ml》,原價850元 / 團購價660元 (附蓋子、抽氣筒)
-
以上三款有現貨!其它小米有品(小家電)或真空保鮮盒規格,可以私訊艾蛙訂貨喔!
※新竹、竹北、新豐、湖口可直送社群,不限金額。
-
《小米有品》博的真空保鮮盒
☛此款與其他賣場便宜貨的差異:
此款:可抽真空設計,食物味道口感不變,採用PCTG 嬰兒用品材質,不含雙酚A,可紀錄存放日期,可疊放設計
牌:無法真空儲存,食物容易氧化變質,採用一般塑料,易釋放有毒物質,不能紀錄存放日期,不能疊放
【產品特色】
★比普通儲存方式保鮮延時3~5倍
★時間在變 味道不變 新鮮如同現做
★真空物理鎖鮮 抗氧化 防潮防霉
★附贈真空抽氣筒 簡單操作 持久鮮美
★真空密封儲存 滴水不漏
★不易受潮及擠壓變形 口感如初 香脆依舊
★1.2米跌落實測 抗衝擊不易碎
★重量更輕 減輕背包不必要的負擔
★PCTG 嬰兒用品材質 不含雙酚A
★耐熱範圍 -20~99度
★可拆卸矽膠密封圈
★底部可疊放設計 更穩 更省空間
★節省料理準備時間,泡菜腌肉更快入味同時保鮮
★可儲存:食物,水果,沙拉,乾糧,零食,奶粉,湯,藥品,咖啡豆,寵物食品
【產品規格】
◎名稱:博的真空保鮮盒
◎材質:PCTG (嬰兒用品材質,不含雙酚A)
◎耐溫:-20~99度
◎顏色:白色
◎內容:真空保鮮盒(附蓋子)、抽氣筒
◎容量 / 尺寸 / 重量:
670ml / 14x14x8.2cm / 232g
1360ml / 16.8x16.8x10.4cm / 351g
1000ml / 20.8x12.6x8cm / 327g
2000ml / 25.5x15.5x10.5cm / 517g
1350ml / 14x14x13.5cm / 286g
2570ml / 16.8x16.8x17cm / 423g
【注意事項】
1.不適用於洗碗機、烤箱、微波爐
2.抽真空時氣囊凹陷即可停止抽氣
3.放入高溫食材後,不可立即抽氣
4.冷藏冷凍後,需恢復常溫再打開
5.真空狀態下請勿強行開蓋
6.請勿使用鋼絲球清洗
-
#艾蛙團購網
#週週開團
#新鮮直送社區
#竹科愛團購
#大新竹社區免運費
=======================
《新竹美食旅遊+延伸閱讀》
自費體驗【2021新車開箱】Kymco FAMOUS 新名流 125 ABS七期
https://youtu.be/JegWosrAeh0...
【5分鐘出好菜】台式炸年糕,作法超簡單!
https://youtu.be/EZDy4RmUDYo...
【2021福袋懶人包】寶雅福袋!登錄發票再抽奧迪百萬名車
https://youtu.be/0WjfOxnrC7g...
茂昌草本茶:紅豆花芝圓,香Q可口
https://youtu.be/qwDSgudhIyI...
Bingo 賓果廚房,濃湯,飲品,冰淇淋,甜湯,餅乾無限暢飲
https://youtu.be/uHblB22h50k...
【2020新竹寶山鄉】秘境之旅!
https://youtu.be/TT1EHN2TNBo...
帝王食補,胡椒豬肚雞口味清爽
https://youtu.be/cZaUte_UO-U...
黑糖飄香遊新城,甘蔗職人體驗好好玩!
https://youtu.be/9tm9DKfNQ8Y...
日本進口鮪魚蔥花丼甘鮮滑腴,油嫩爽口!
https://youtu.be/E4YpsGWkwLQ...
肥滋滋鯛魚燒!一隻25元
https://youtu.be/dAMxqQi1tNk...
傳承三代的純樸家鄉味,雅珍號ㄍㄜㄍㄜ羹
https://youtu.be/vsTefYqVxYs...
北門炸粿,百年老店!
https://youtu.be/I2V2BBxxwEM...
涼冰菓店,五十年代古早冰棒!
https://youtu.be/El4Uj1poHXQ...
甘木赤水咖啡館,真正的手做蛋糕只有親嚐才知道
https://youtu.be/fy7bOEHrQGE...
無名雞蛋糕,一個六元
https://youtu.be/ZqbJgND-_Os...
到日式老屋「湖畔生活」的豊賀伴手,快樂吃梅花冰
https://youtu.be/pjKjesa6jPk...
美美早餐點心館,脆脆的香酥餅皮配上雙蛋
https://youtu.be/_7Uwd5lm_cg...
熊寶廚房健康滷味,家傳私房菜
https://youtu.be/gxl0nDYz4Sw...
竹北鄧記牛肉餡餅!爆漿牛肉餡餅
https://youtu.be/c30gi9EBQfM...
新竹旅遊Vlog X來新竹市採荔枝
https://youtu.be/jjSTs0jOlMg...
金陵包子,鮮肉包就是要配青辣椒
https://youtu.be/Ynv9rgh1J0A...
竹北音樂酒吧推薦!Soul bar DJ現場演奏
https://youtu.be/QKXPsolWYOw...
料多味美的禾日香魯肉飯專門店
https://youtu.be/_fgCv-EiKWY...
草本茶 竹北勝利店,開幕慶!
https://youtu.be/rLMBXPVwX4Y...
吳家紅茶冰-中正店,歡慶開幕
https://youtu.be/pCYk25OgpMI...
【新竹湖口老街美食推薦】小窩口窯烤Pizza
https://youtu.be/n0C_5Ff20Mc...
【新竹美食週記】湖口老街-邱媽媽客家美食
https://youtu.be/LEEHvLdXICw...
鄭家祖傳特製雞蛋糕!民國57年創立
https://youtu.be/L0Nre8kjbR0...
東門旺角!母親節大餐推薦
https://youtu.be/ufGGvDWSlq0...
【新竹假日花市】香Q可口的白玉米只要10元!
https://youtu.be/9NZ6y3H1bmk...
肆爺炒泡麵!三杯雞炒泡麵創新又美味!
https://youtu.be/xIYNnhQRs4M...
烤桶柑橘子!阿嬤的古老智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uK3J......
【竹北人的後花園】厚食聚落
https://youtu.be/Q_8qVxIX3Ag...
老漁港新海鮮美式餐廳,十全十美水桶海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dqH......
ㄤ咕麵,新竹關西人氣老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AFR......
燒番麥!一級棒碳烤玉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1TKl......
太空總薯,現烤現做起司馬鈴薯香濃可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jTr......
米咕家的日式飯糰好吃又健康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SlG......
璽子牛肉麵,斤餅專賣店!斤餅很好吃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PwU......
竹蓮市場上好佳筒仔米糕,手工現切的肉燥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4Wm......
======================================
❤ 艾蛙的社群 / 歡迎追蹤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iwa_hu/...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iwa.vs.doll...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AiwaHualwa1...
My Blog:http://alwa1919.pixnet.net/blog...
Website:https://www.aiwamk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96rui47Gg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