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劇烈氣候以及空氣汙染等問題,越來越多人認為使用電動車就是象徵環保,但電動車主要動力來源是鋰電池,在開發鋰電池與建設充電站的過程十分消耗能源,鋰電池如果沒有妥善回收,同樣也會造成汙染,因此認為開發以氫氣為燃料的車輛,才是真正為環境保護所做出的長遠考量。
另外,英國廣播公司(BBC)也在報導中提到,使用電動車並不見得真的環保,以碳排放計算來說,電動車電池生產以及電動車充電時所需電力的產生方式,很可能反而增加更多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
#電動車 #環保 #生產污染 #油電共存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懶錢包 Lazy Walle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購太陽能板替台灣綠能發電貢獻小小心力,還能穩定領到4.25%收益,所有人都能參與的中租全民電廠是什麼? ▎本集節目與中租全民電廠合作推出 ➥中租全民電廠:https://bit.ly/3z9wtJr #穩健收益 #太陽能 #長期收益 #中租全民電廠 #無腦投資 #懶人理財 #懶錢包 ▎相關...
碳排放計算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為跟我的工作比較相關,所以延續一下企業電力消費以及碳排計算的眉角。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在業界裡,因為氣候變遷影響以及大型品牌商的責任感,企業使用或購買再生能源的程度在近幾年的討論很多、非常多,許多指標型問券(如道瓊永續指數 DJSI or 碳揭露計畫 CDP)在填答時也都會要求企業提供再生能源的使用情況。
而使用再生能源的基本理由之一,在於他的零碳排以及減緩氣候變遷的效益。因此,從實務的碳排放計算來看,勢必也可以帶來一些好處... 以計算碳排放的Scope 2來說,必須計算使用電力所涵蓋的碳排放,這邊有趣的地方來了,#我們會區分所謂市場別以及區域別(market or local base)。
Market base的部分,這是企業使用再生能源可以看到效益的地方,無論是透過憑證購買、自建再生能源乃至PPA的電力都將以0排放來計算,被吹捧到翻的企業百分百再生能源使用也是在這樣的架構下實現。Local base的部分在於企業計算電力碳排放時,需要以該地區或國家公布的電力排放係數,這部分就明顯與國家的能源政策規劃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如果該國家的火力發電比例高,那該企業計算出來的物力意義上的local base emission(以下簡稱LBE)也比較高。
大家我們來練習一下,假設某企業在台灣(排放係數:0.5 kg CO2 /kwh)共使用1000度電,有500度來自一般電網,500度來自任何形式取得的再生能源,那他的Scope2排放分別是:
Local:1000*0.5=500kg CO2
Market:500*0.5+500*0=250kg CO2
根據不同國家的定義,我們在進行市場別的計算方法會不太一樣,這邊太複雜例如歐美的Residual mix或是 GO制度。
講到這邊,嘖嘖,那看起來這幾天莫名其妙被掀起對立的核能相形再生能源就真的毫無用處了嗎?當然不對,上面在講LBE的時候就跟你說了,這部分與國家整體電力系統的規劃息息相關,#非化石燃料比例越高LBE就越低,這是很切實的物理意義,國家涵蓋核能and再生能源比例越高,碳排就越低,這部分台灣公司在這兩年因為核一二政治停機受到的波動非常大(30 gCO2/kwh的差別)。#你有種再跟我說核能不重要沒關係。這也是為何Google去年發布的資料處理中心碳排報告就不斷強調電網實際低碳化的重要性。
若從市場別來看,也別以為核能就完全沒角色,前面就提到,憑證的部分國與國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有些國家發行的是再生能源憑證,但日本卻是發行「非化石燃料電力憑證」美國數州接下來會發行的是「零排放電力憑證」,至於是否被評比獲驗證機構承認就有賴該交易市場各自努力。
做個總結,再生能源的使用於企業間確實重要,他確實是現在市場環境下企業用來提升自己競爭力的手段,不要再說甚麼贖罪券,他們沒有罪幹嘛贖...但從碳排計算角度來看,核能仍有其地位,再進而去看各評比的內容,核能就是low carbon technology之一。
碳排放計算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為跟我的工作比較相關,所以延續一下企業電力消費以及碳排計算的眉角。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在業界裡,因為氣候變遷影響以及大型品牌商的責任感,企業使用或購買再生能源的程度在近幾年的討論很多、非常多,許多指標型問券(如道瓊永續指數 DJSI or 碳揭露計畫 CDP)在填答時也都會要求企業提供再生能源的使用情況。
而使用再生能源的基本理由之一,在於他的零碳排以及減緩氣候變遷的效益。因此,從實務的碳排放計算來看,勢必也可以帶來一些好處... 以計算碳排放的Scope 2來說,必須計算使用電力所涵蓋的碳排放,這邊有趣的地方來了,#我們會區分所謂市場別以及區域別(market or local base)。
Market base的部分,這是企業使用再生能源可以看到效益的地方,無論是透過憑證購買、自建再生能源乃至PPA的電力都將以0排放來計算,被吹捧到翻的企業百分百再生能源使用也是在這樣的架構下實現。Local base的部分在於企業計算電力碳排放時,需要以該地區或國家公布的電力排放係數,這部分就明顯與國家的能源政策規劃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如果該國家的火力發電比例高,那該企業計算出來的物力意義上的local base emission(以下簡稱LBE)也比較高。
大家我們來練習一下,假設某企業在台灣(排放係數:0.5 kg CO2 /kwh)共使用1000度電,有500度來自一般電網,500度來自任何形式取得的再生能源,那他的Scope2排放分別是:
Local:1000*0.5=500kg CO2
Market:500*0.5+500*0=250kg CO2
根據不同國家的定義,我們在進行市場別的計算方法會不太一樣,這邊太複雜例如歐美的Residual mix或是 GO制度。
講到這邊,嘖嘖,那看起來這幾天莫名其妙被掀起對立的核能相形再生能源就真的毫無用處了嗎?當然不對,上面在講LBE的時候就跟你說了,這部分與國家整體電力系統的規劃息息相關,#非化石燃料比例越高LBE就越低,這是很切實的物理意義,國家涵蓋核能and再生能源比例越高,碳排就越低,這部分台灣公司在這兩年因為核一二政治停機受到的波動非常大(30 gCO2/kwh的差別)。#你有種再跟我說核能不重要沒關係。這也是為何Google去年發布的資料處理中心碳排報告就不斷強調電網實際低碳化的重要性。
若從市場別來看,也別以為核能就完全沒角色,前面就提到,憑證的部分國與國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有些國家發行的是再生能源憑證,但日本卻是發行「非化石燃料電力憑證」美國數州接下來會發行的是「零排放電力憑證」,至於是否被評比獲驗證機構承認就有賴該交易市場各自努力。
做個總結,再生能源的使用於企業間確實重要,他確實是現在市場環境下企業用來提升自己競爭力的手段,不要再說甚麼贖罪券,他們沒有罪幹嘛贖...但從碳排計算角度來看,核能仍有其地位,再進而去看各評比的內容,核能就是low carbon technology之一。
碳排放計算 在 懶錢包 Lazy Walle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認購太陽能板替台灣綠能發電貢獻小小心力,還能穩定領到4.25%收益,所有人都能參與的中租全民電廠是什麼?
▎本集節目與中租全民電廠合作推出
➥中租全民電廠:https://bit.ly/3z9wtJr
#穩健收益 #太陽能 #長期收益 #中租全民電廠 #無腦投資 #懶人理財 #懶錢包
▎相關資料
➥ 2019-2025預估發電配比(經濟部能源局 能源轉型白皮書 2020.11)
https://energywhitepaper.tw/upload/20201118/1091118_%E8%83%BD%E6%BA%90%E8%BD%89%E5%9E%8B%E7%99%BD%E7%9A%AE%E6%9B%B8%E6%A0%B8%E5%AE%9A%E6%9C%AC.pdf
➥ 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概況(經濟部能源局)
https://www.moeaboe.gov.tw/ECW/populace/content/Content.aspx?menu_id=14437
➥ RE100中文參考資料
https://www.re100.org.tw/
▎綠能減碳詳細計算方式如下:
1. 年發電量=裝置容量kW*每日發電量3.4215度/天*365天。每kW日發電量參考能源局太陽光電單一窗口之估計值。
2 .每戶家庭每月平均用電量為292度。平均用電量參考台灣電力公司107年電價與電費支出之估計。
3. 減碳量=發電量*碳排放係數0.509kg/度 。碳排放係數參考經濟部能源局108年最新之估計。
4. 相當種植樹木棵數=減碳量/樹木年吸碳量12公斤。樹木年吸碳量參考能源局太陽光電單一窗口之估計值。
▎穩健收益舉例B方案IRR詳細計算方式如下:
投入180,000元,在20年間按月回收本金利息,預估總回收270,000元,且第20年期滿後不再有任何收益。此時月利率(即內部報酬率)r 的計算方式:
180,000=第1月回收金額/(1+r)^1+第2月回收金額/(1+r)^2+第3月回收金額/(1+r)^3+…+第240月回收金額/(1+r)^240
即投入金額=加總(每月回收金額以月利率用複利方式折現)
月利率r 無法直接用公式算,但可輸入每月預估回收金額後,利用excel的函數(IRR)算出 r=0.379%
則年利率R=4.55%=月利率0.379%*12
—
▎More 懶錢包Lazywalle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helazywallet/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helazywallet/
▎合作邀約MAIL / thelazywallet@gmail.com
碳排放計算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英國知名搖滾樂團『酷玩』Coldplay,近日發行睽違四年的專輯時,向外界投下震撼彈,表示未來他們會先暫停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計畫,直到能找到『碳中和』的旅行方式,謹慎思考舉辦巡迴演唱會對全球環境帶來的傷害。
因為光是 Coldplay 最後一次世界巡迴演出,就僱用了 109 名工作人員, 32 輛卡車,跟 9 名巴士司機,這些人前往五大洲,在 122 場音樂會上為 540 萬人演奏,而且他們都是搭私人飛機,人均碳排放量是一般商用客機的 40 倍。不過要計算 Coldplay 的碳足跡很不容易,但根據音樂行業的最新數據顯示,現場 live band 演出,每年在英國產生 40 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問題的不僅僅是航班,還有往返現場聽演出的粉絲也都是污染源,這些累積下來都是相當可觀的環境成本。
而在今年的馬德里氣候會議上也公布了年度的全球均溫,目前全球均溫已經上升 1 度,就快達聯合國警告的增幅標準,而且全球碳排放量比 2015 年巴黎氣候協定通過時,上升了 4 %;因此歐洲議會也正式通過表決,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宣示『氣候緊急狀態』的大洲,新任歐盟執委會主席更誓言,將在就任百日內提出『歐洲氣候法案』,全球都在因應氣候變遷做出努力。
雖然近年來,其實也常看到很多品牌、很多組織在推廣環保減碳的行動,也帶動環保袋、環保吸管,這些設計物的銷量,大眾意識確實逐漸提高中,不過在台灣,人均碳排放卻還是高居全球前 25 名,減碳是勢在必行,不過也因為環保、永續議題的推廣,容易出現『高認知度、低行動影響力』的落差。在一般民眾的認知都認為,我們要環保、要減碳,但個人心理面就不是這樣了,我們很容易對於氣候變遷、環保議題有『表裡不一』的立場,因為氣候變遷是累積性的,但我們通常很少有這種耐性,去等待幾十年後才發生的『改變』。
在歐美最近也有年輕人發起不搭飛機救地球的活動,瑞典的環保少女桑柏格也是為了參加馬德里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花了 20 天橫跨海洋,身體力行減碳救地球。但不搭飛機真的比較環保嗎?
雖然飛機排放的溫室氣體,只占全歐盟總量的 3 %,但每人平均飛一公里就釋放 285 克二氧化碳,碳足跡是所有交通工具最高的。單程飛行造成的二氧化碳,可能相當於一年開車通勤產生的量。但哪個交通工具比較環保,會根據旅途距離,還有乘客數量變化,如果是短程旅途,火車排碳量可能比飛機高,如果是長途旅行,甚至可能兩種交通方式排碳量差不多!
你對於降低碳排放有什麼看法?
為了節能減碳你又做了哪些實際行動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碳排放計算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旅遊籽:假日散心】
香港人一放假便心癢癢想外遊,準備買機票的你可否停一停,諗一諗?機票、食宿、血拼,動輒每人數千元,諗深一層講環保,坐飛機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據網站carbonfootprint.com的計算,從香港來回東京的航班,航機的碳排放量已達430公斤。想慳錢又愛護地球,其實香港有媲美外地的世界級景觀。三個年輕人外遊後,發現香港亦有相似的地質公園、森林、紅樹林,又平又可以影相呃like,去旅行?唔使搭飛機嘅。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碳排放計算 在 1 09 08 碳足跡的計算原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 09 08 碳足跡的 計算 原則. sunartscience. sunartscience ... 碳足跡│你所看不到的 碳排放 (我們的島1044集2020-03-02).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