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事件 4
在疫情開始往社區爆發之初,我只有外科口罩沒有防護衣,提出防護需求時也是被上級以不宜造成社區恐慌為由而斬斷,所以冒險去攔轎申冤,得以排到疫苗施打,得以被看見走入社區的高風險,得以發配基本的配備。一路上我很努力 靠腰,也很努力對外爭取,所有收到的贊助物資全都公平發放給姊妹們訪視用,我想,可能也是因為資訊公開透明,所以獲得許多朋友的支持與認同,讓虛弱單薄的護理師強壯起來(我是指配備不是身材)。
防護從起初那500件輕便雨衣開始,慢慢我們自己添購鞋套,然後有朋友捐了高級防護衣(目前有300件),還有N95。後來長官也允許申請基本用品,總之這一路,我不敢說我是什麼推手,但絕對是某些人的眼中釘😅。對的事情還是要做,不然若有閃失,失去的有可能是並肩作戰的姊妹,甚至是自己,所以我一直衝鋒陷陣站在顧人怨的那個位子。所幸有大家都很支持照顧我。
隔壁單位的同事耳聞本組初期的捉襟見肘,與她認識的朋友接洽,也捐了一百套防護用品,今天收到。裡面把所有從頭到腳用得到的物品都包裝在一個袋子裡面,對於外出訪視非常方便。
只能說民間力量大啊!
不要小看防護用品,穿一次就換一套的價值非你想像,超級貴的…而且疫情的現在,很難買到。
謝謝贊助支持必須走出白色巨塔的我們
我不認識你但是謝謝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70的網紅蘇巧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陣子,我的選區發生社區診所被社區大樓總幹事,要求不能把診所的生活廢棄物丟到大樓垃圾場,甚至質疑醫護手很髒的事件,引起社會大眾議論。 基層醫護人員是我們防疫第一線尖兵,卻因為民眾資訊不完備、指引不夠明確,造成人心不安,更打擊到基層醫護人員的信心。 在 #防疫超前部署 的思維下,今天(2020/0...
社區恐慌 在 新莊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時新聞網 2021年6月13日
社區恐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建議新北不要再掉入💊喊話 》》恐慌 》》群聚篩檢💊的惡性循環]
侯友宜市長鼓勵所有新北市民都出來快篩普篩,科學上這是正確的嗎?
「
新北市今日新增160例本土個案,累計4938例為全台最高;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主持防疫會議表示,這段時間內社區篩檢站篩共驗出陽性有788人,根據他的視察,絕大多數是無症狀確診者,「所以呼籲不管你是熱區、重熱區還是其他地區,只要是新北市民都鼓勵出來篩檢。」
侯友宜說,新北市社區總篩檢量達3萬3310人,今日陽性率2.4%,比昨天略降,再次呼籲市民出來廣篩。
」
截圖自 #中國時報 #雅虎新聞
根據各國的經驗,在高風險區有限範圍內的快篩,和較精確但速度慢PCR採檢,陽性確診的吻合度最高,這樣才不會發生:
1,普篩量大花錢做白工,又群聚。(大家可以去聽下附的百靈果news)
2,偽陽性太多,造成社區恐慌,以及過度匡列造成量能困擾。
3,偽陰性亂跑,造成社區感染。
現在既然侯市長已經看到陽性率下降到2.4%,卻反向要市民出來普篩,根本自己拿石頭砸自己的防疫成績,反科學的「口號先行」決策習慣,難怪疫情控制比別人都慢。
建議大家聽一下 #百靈果news 訪問美國防疫醫師這一集
#剪接版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AHddsFvCw
社區恐慌 在 蘇巧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前陣子,我的選區發生社區診所被社區大樓總幹事,要求不能把診所的生活廢棄物丟到大樓垃圾場,甚至質疑醫護手很髒的事件,引起社會大眾議論。
基層醫護人員是我們防疫第一線尖兵,卻因為民眾資訊不完備、指引不夠明確,造成人心不安,更打擊到基層醫護人員的信心。
在 #防疫超前部署 的思維下,今天(2020/03/09)我具體要求環保署,針對醫療院所和居家隔離或檢疫者的生活廢棄物,應該在一週內提出明確的 #基層診所廢棄物處置指引 以及 #社區隔離者廢棄物處置指引,讓社區防疫超前部署落實到每個層面,讓民眾安心有規則可遵循,更能真正感受 #有政府 #會做事 #請安心
--
診所廢棄物引社區恐慌 環署:一週內提清除指引(中央社)
http://bit.ly/38Buz6y
立委促建立診所廢棄物處理指引 環保署允諾一周內提出(央廣)
http://bit.ly/2VVg6zy
居家檢疫廢棄物收取遭拒 環保署長:由清潔人員陪同收取(中時)
http://bit.ly/2TNnsm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VXFFqxP5Uc/hqdefault.jpg)
社區恐慌 在 黃暐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黃暐瀚 #暐瀚直播 #新冠肺炎
贊助暐瀚直播 歐付寶 https://reurl.cc/YlNXpo
該說,與不該說!
衛生紙明明沒缺料,卻上網發布「與口罩同原料,即將缺貨快去買」的言論,這話,叫「不該說」。
警察上門查訪確診病例,查完之後卻把「個資」全部傳給朋友,還警示「接觸路線圖」,結果造成社區恐慌當事人權益受損,這話,也叫「不該說」。
很多話,不該說,不該亂說,但台灣人,漸漸忘記。
而有些話,卻是不說不清楚,不說不明白,該說清楚的時候,必須要說。
像是第一班的「武漢專機」,上面到底什麼「成分比」?老人、小孩、慢性病、短期滯留,到底占比多少?湖北台辦有個數據(見直播內容),我們陸委會這邊,沒有明說。
身為台灣人,我當然相信自己的陸委會,但目前陸委會沒有「明說」這些247人的身份比例,到底是不是「七成都不符合優先資格」,陸委會不該沈默,陸委會應該要說。
有些話「該說」,有些話「不該說」。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卻從沒停過(像是網路上的不實傳言),台灣怎能不亂?
暐瀚 2020-2-11 de 淡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GYIWS00Rb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