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種會熟齡專技培力-不凋花專技班成果作品票選活動來囉🌷】
沒有人能青春永駐,沒有一朵花永不凋零,但若有一方沃土,時間積累的生命智慧與經驗,必定能讓50+的你,盛放出更出彩的樣貌。台灣社區營造推展多年後,許多以社區為尺度的工作型態逐漸被創造出來,這樣小尺度的社區工作,讓50+的朋友們,能在人生下半場,兼顧家庭,退而不休,繼續貢獻一己之力。
芥菜種會推出「50+熟齡培力計畫」,用多元課程和服務,滋養、陪伴熟齡世代的大家,在《110年度熟齡培力服務之不凋花專技班》中,夥伴們完成8堂不凋花專技班訓練,加上每個人的創意與巧思,成果創作出一朵朵美麗的不凋花。
歡迎大家給予熟齡專技班《不凋花專技學員》鼓勵!投下您欣賞的作品的一票,並留下一句鼓勵的話語,讓他們在不凋花技藝學習和開展上持續努力,為自己開創第三人生。
📍投票網址→https://www.surveycake.com/s/xBQ1y
📍投票截止:110年10月10日(日)
🔸延伸閱讀:《婦女社區微尺度創業:創造彈性工作×強化養育環境》
https://pse.is/3nvrss
👉藉傳播之力,建構互助共好社區,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mustard.org.tw/tab/547/id/181
🔥動動手指,按讚追蹤社區力粉絲頁!🔥
👇♥️社區力在宅學堂 「社區新聞寫作保證班」熱情招生中♥️👇
報名去 https://pse.is/3kpvx2
#50plus #熟齡 #不凋花 #退休生活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歹勢啦!這篇文有點長,因為講到政策,我就情不自禁停不下來。 今年是高雄改制及更名的一百週年。回顧過去百年的發展,我們由名為「打狗」的漁村,數十年來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工業城市,肩負國家經濟發展的使命,如今朝向國際宜居港灣城市轉型。 今天是我就任市長以來,第一次施政報告。我提出四大優先、13個方向...
社區能力建構 在 銀享全球 Silver Linings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歡迎任何人的日本宅老所-石井家|#線上案例分享講座精華】
上週五(9/10)我們邀請到日本宅老所石井家負責人 石井英寿先生,分享「在社區迎向生命終點:宅老所的在地終老實踐」,使我們看見石井家如何打破框架、制度限制,打造出這間不一樣的宅老所。
.
#長輩也有能力付出
在石井家有個特別的現象,就是以男性長輩居多,因為在其他機構被拒絕的男性長輩比較多,而有的男性長輩本身還具有比較強烈的工作意願,不願意當成被照顧的對象。
.
因此,石井家轉型成以工作型為主的日照中心,嘗試提供可以讓男性長輩貢獻能力的"工作機會",比如到鄰近小學協助清掃環境,簡單的修繕工作等,其中,有位退休前是擔任工頭的爺爺,還每天都穿著工作服來到石井家的日照中心,一副是要來工作的樣子。
.
沒有框架,是石井家獨特的樣貌,在這裡讓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想要成為的角色,即便是高齡長者也可以有能力付出,例如:協助照顧工作人員的孩子們;同時,孩子們也在許多關鍵時刻,成為最能勸動長輩的照顧者,例如:因著孩子的邀請,長輩比較不會排斥洗澡沐浴。
.
#無條件的接納
石井先生分享:「我們接納每一個願意來到這裡的人,不會去思考他有沒有符合長照給付的對象。」,因此,在石井家彷彿是個不分年齡大雜燴,有時是臨託的幼童、身心障礙的學生、因疫情失去工作的外籍移工、失智長輩...等,讓每個來到這裡,就像回到家一樣,彼此扶持互相幫助的生活著。
.
在定期舉辦的聚餐中,有時還會有鄰居來串門子,大家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夢想、對老後生活的想像。「透過這樣的分享,也幫助石井家成為更好的樣子。」石井先生提到交流的重要性,也促使左鄰右舍的鄰居們,開始思考自己心中的老後生活,該是什麼樣貌。
.
#持續參與社區活動
「只要我前一天不是值夜班,隔天一就會去擔任鄰近小學的導護志工。」石井先生認為主動讓社區更認識石井家,拉近彼此的距離,才能打造出更友善的生活環境。
.
疫情前,更常常帶領石井家的長輩們參與社區慶典活動,或是,讓失智長輩幫忙打掃校園,雖然是志工性質,但藉此讓長輩創造自己心裡的角色定位。
.
而當社區的人們對長輩更加熟悉了,就更能理解和同理長輩的狀況,社區孩童也有機會認識什麼是失智、老化,甚至是生命的終點。
.
同時,期望許多社區長者趁還健壯時,可以來石井家擔任志工,等到他們未來有需要被照顧的時候,換石井家照顧他們,讓長者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延續幸福的生活、安詳的迎接終老。
.
.
藉由日本宅老所石井家負責人 石井英寿先生的分享,讓我們看見高齡照顧服務的提供,可以有溫度、多元、不被侷限的樣貌存在著,取代「被拋棄」、「孤立」的是「接納」、「陪伴」。
.
期許透過這樣的學習,幫助身處台灣的我們,一步步建構起能夠延續幸福、安詳迎接終老的高齡照護服務,以及一個讓我們心中嚮往的老後生活。
.
.
【同場加映】與會者參與心得分享>>#連結於下方留言處
.
不想再次錯過與國際交流連結學習的活動機會嗎?
#歡迎於下留言處訂閱電子報或加入LINE官方帳號
.
讓你即時收到銀享全球各項精采活動訊息!
.
#台日線上案例分享講座
#銀享全球
社區能力建構 在 台北市議員 陳政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連結富安國小、#福安國中一貫雙語教學
#為孩子架構9年連續的英語學習成長機會
✅政忠為了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全力推動雙語教學,更為社區的孩子建構從國小到國中,能有一貫完整的雙語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感謝🙏福安國中唐校長、老師與富安國小許校長、老師們為這個計劃而努力,現在已看到曙光,燃起一線希望,#讓我們全力推動9年一貫雙語教學。
💖陳安文教基金會未來5年將全力推動富安國小、福安國中的雙語教學計畫,更邀請家長們能加入雙語教學後援會,做為學校的後盾!
㊗️祝福各位同學,未來能展開雙語能力的翅膀,載著夢想飛向雲端,#逐步與世界接軌,#成為具有移動力的國際公民!
社區能力建構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歹勢啦!這篇文有點長,因為講到政策,我就情不自禁停不下來。
今年是高雄改制及更名的一百週年。回顧過去百年的發展,我們由名為「打狗」的漁村,數十年來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工業城市,肩負國家經濟發展的使命,如今朝向國際宜居港灣城市轉型。
今天是我就任市長以來,第一次施政報告。我提出四大優先、13個方向,考量到過去歷史、展望高雄未來,在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希望為高雄的下一個一百年,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也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活。
.
👉四大優先:
#產業轉型
•橋頭科學園區
• 亞洲新灣區設立5G AIoT創新園區、5G應用示範場域
•轉型高階製造中心(和發+仁武)
•新材料創新研發專區
•高雄表參道計畫(以車站為核心,將後驛、大連、長明、三鳳中街、新堀江、中央公園、南華、六合等商圈進行轉型改造)
•205兵工廠遷建
•打造前鎮國際級觀光漁港
#增加就業
•青年創業資源網、青年創業發展基金、青年就業超前部署(大實習計畫)
•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鳳山中城計畫(結合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與周遭建軍站藝術群落的文化藝術能量,積極爭取「台灣設計研究院南部分院」、「文策院南部中心」與國家級博物館來高雄設點)
#交通建設
•積極推動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小港林園線、黃線
•加速輕軌二階
•大眾運輸接駁MeN.Go
•綠色交通運具
•共享運具(YouBike 2.0將繼續擴增租賃站,公車式小黃將提供更彈性的預約服務)
#解決空污
•國營事業帶頭降低污染源
•持續改善空污(PM2.5 AQI橘色提醒110年目標力求降為108年的一半,281站日)
👉除了四大優先外,市府也將以13個方向來努力,帶給市民好生活。
[#真安心]
1.財政紀律 舉債減少 建設增加
2.基礎建設強化
•路平SOP(落實道路施工標準化、道路挖掘管理再精進)
•綠園道(鐵路地下化完工、拆除陸橋後,將原先的鐵路廊帶,打造成為城市中的綠園道)
•透過公民參與設計,打造共融式公園
•污水接管工程
3.強化系統防災能力
•警消設備提升
•科技辦案執法、警民合作、打擊犯罪
•治水防災(針對積淹水熱點,加速提出改善方案等)
[#顧教育]
4.學童上課有冷氣(結合綠能、節電等措施)
5.推動雙語教育
6.校園永續環境
7.提升運動環境
•友善運動環境
•以促參方式、活化閒置空間、引進民間資源,增設10個國民運動中心為目標
• 開放夜間學校戶外運動空間(預計明年6月前可完成62校)
•選手培訓獎勵與生涯發展
[#好生活]
8.在地文化 走入世界
•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建設繼續推動(大美術館、見城、興濱、眷村文化保存)
•打造南台灣國際觀光城市
•原鄉建設與文化傳承
•友善新住民
•客家文化保存
9.減輕青年負擔—#長照、#幼托 政府都在
•興辦社會住宅(四年內預計興建/興辦至少6,000戶)
•降低托育與托幼負擔(將開辦首創全國夜間托育及臨時托育、公共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至110年底將可達34處)
•持續提升公共化幼兒園供應比率(預計110年公共化可達40%)
•長照服務涵蓋率提升(長照服務涵蓋提升至46.59%、1學區1日照預計111年完成達65個)
10.衛生醫療與防疫
11.社會安全網全力建構
•勞工權益維護
• 社區關懷照顧據點(111年底目標達500處)
•照顧弱勢家庭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
•維護高齡者健康(肺炎鏈球菌疫苗+居家醫療交通費補助)
•毒品防制
12.建構農漁業高雄隊
•挺豬農加碼方案(發給每場養豬場消毒劑、補助養豬場除臭生物製劑、全面補助豬瘟疫苗)
•輔導農民因應價格波動
•農作物保險(市府編列1千萬預算,針對水稻、芒果、香蕉(植株/收入)、番石榴、荔枝、棗、木瓜、梨等8項農產品,補助農民參加「農作物保險」)
•漁產品輔導
13.發揮治理效能
•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
作為高雄子弟,回饋故鄉,是我一生的理想;只要市府團隊在任的每一天,都將秉持「緊緊緊」的精神,讓高雄成為所有人都能夠實現理想、築夢踏實的海洋首都。
大港起風湧之時,高雄人從來就不怕挑戰,我們將以撼動TAKAO的精神,向前程邁進。謝謝大家。
.
完整簡報👉 https://www.facebook.com/pg/chenchimai/photos/?tab=album&album_id=3626938120701775

社區能力建構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走在牛頭角熙來攘往的街頭,不難發現有一群建築物依山而建,它們數幢密度不高,只有矮矮的十數層,與工業區密密麻麻的工廠大廈群在區內形成兩個折然不同的世界,而走進那群舊群矮小建築物的懷內,即可感覺到鬧市中難得一見的清幽,這地方就是「觀塘花園大廈」。
花園大廈是觀塘區首個廉租屋邨,第一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拆卸重建成現時的玉蓮臺,而現存矮小的建築群則是第二期,它們均有超過50年歷史,第二期預計將於5年後展開重建計劃,屆時數幢大廈將會分階段拆卸,居民在工程完成後將原區安置。
因應花園大廈的重建,社工Bowie服務的社區中心早前展開了社區支援計劃,「係想社區凝造,保留街坊嘅鄰里關係」,Bowie介紹自己的工作說。
而她服務的對象不限於住客,也包括邨內的小店,「重建上小店嘅問題我哋都會去關心,總之關乎社區嘅事我哋都會關心」,從這樣就可以看見Bowie對「社區」的定義,「社區係需要一啲點嚟凝聚街坊,等街坊可以聚首、傾偈。」
Bowie平日的工作就是在花園大廈各幢間跑來跑去作家訪,「街坊見到我都認得我係袁姑娘,會捉住我傾偈,我會好開心。」她認為屋邨固有的環境都令這裏的倫理關係好,「係畀人一種感覺係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係我可以喺度居住、好舒服,亦都係打開門唔會好壓迫,係有種空間感,大家住係舒服。」
她舉例說,建築物的設計就是有一條很長、很闊的走廊,「望出去會見到陽光同個天,唔係新型公屋嘅走廊咁窄,淨係得光管。」Bowie認為,住客打開門有一個空間,不感覺到很壓迫,就會好自然和隔離左右打招呼。
除了開放的走廊,Bowie指花園大廈的騎樓也是一大特色,「騎樓每一個好唔同,都係好強生命力的植物」,覺得這些都是街坊自主的創造,是珍貴的。訪問期間有老住戶在騎樓與Bowie攀談,不難理解珍視人情味的Bowie酷愛花園大廈騎樓的原因。
重建工程5年後才展開,今日就進行社區支援計劃會否太早?Bowie解釋指現時重建計劃比原定的延遲,因此社區支援早就開展。她續指整個社區規劃其實很早就會有,「唔係話依家拆,就早一、兩年先規劃。」
Bowie指早些開始支援,就可以掌握街坊更多需要,亦認為街坊在重建上有知情權及參與權,所以希望房協在整個規劃入面可真的聽聽街坊意見,覺得指現時居民接收有關重建的資訊太少,而且缺乏諮詢,「諮詢點解重要,係因為區入面有好多老人家,住咗好多年,其實佢哋掌握資嘅能力係弱嘅,敞若重建真係嚟嘅時候,佢哋會好措手不及。」
「我哋做過一個簡單嘅街站統計,即是係問如果真係重建,你最想保留花園大廈啲咩,好多(街坊)係話露台、騎樓同休憩空間,其實呢兩樣背後都係話,我好想同人有多啲接觸、有啲空間。」Bowie認為,「社區最重要嘅就係人。」
Bowie希望重建後的花園大廈可以保留充滿特色的騎樓,也希望街坊可以參與在內,共同建構屬於大家的花園大廈,她更想留人的是不同人之間的鄰里關係,「無論係我同街坊之間嘅關係,定係街坊互相嘅關係,都希望傳承畀下一代。」
#觀塘花園大廈 #牛頭角 #觀塘 #公屋 #社工 #左鄰右里 #人情味 #街坊 #公屋 #香港 #舊香港 #舊香港情懷 #香港情懷 #懷舊系列 #懷舊香港 #重建 #社區 #長者 #老人 #房協 #住屋 #土地問題 #港故

社區能力建構 在 姚文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對我來說,公共建設的規劃,必須運用跨界思考,在街道面貌重新再現的同時,貼近人民的生活、滿足城市的需求。
愛河的改造不只是污水的整治,在當時還是高雄人不願接近、黑暗髒亂的角落,區域應該往什麼方向再造,以及都市美學應該要如何和人的活動作結合,都是需要一併考慮的問題,「愛河文化流域」其實才是整個計畫,進而成為高雄城市翻轉的路徑之一。
台北其實也有極具特色的河流發展歷史,我未來也將以大街廓的都市更新,建構跨越堤防與道路的「淡水河岸Skyline」,還有整合流行文化產業的基隆河谷經貿廊帶。讓社區生活和城市發展同步提升,重新讓市民親近河岸,延續台北得天獨厚的水域脈絡。
此時此刻,我們可以想像高雄在地人悠閒地,在飯後與毛小孩們一起散步親水,也有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在鄰近鹽埕區小巷弄間探訪美食之後,搭上一艘高雄河流文化之旅的小船,讓愛河慢慢向眾人訴說,一個令人感到驕傲的城市翻轉故事。
台北的朋友,我們也可以一起實現這個願景。我堅持,創意帶來新價值
姚文智在擔任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時期,身兼『愛河整治與景觀改造』推動小組召集人一職。姚文智首先提出「愛河文化流域」的定位,不但成功整治當年汙臭的愛河,變身成能悠閒散步的浪漫水岸,並大膽將2公頃的老舊公園挖除,並結合船運發展與愛河中段滯洪池的概念,設計出「愛河之心」。
前高雄市工務局長吳孟德和愛河之心設計師張瑪龍也對於姚文智的執行力和創意能力深表肯定。愛河之心曾在2008年全國網路票選台灣第一名美景,亦在2009年獲得世界不動產協會世界第一名的肯定。
👀更多內容請訂閱👀
👉🏻姚文智翻台北網站:http://yaotrendingtaipei.com/city.php
👉🏻姚文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aoTurningTa...
🙋♂動動手點網址,邀請您加入《姚文智翻台北》官方LINE🙋♀
👉https://line.me/R/ti/p/%40mnr8768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