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師與心理師的差別」老師我適合唸什麼?
因為在超級歪 SuperY 留言,有些對自己生涯迷惘的學弟妹跑來私訊我兩者的差別性。
首先,在大學我唸的科系是中山醫社會學暨社會工作系,畢業前于玥就知道我想唸心理諮商,所以沒有社工實習,就開始準備心理諮商研究所的考試。
(統計是我的痛點,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因此,我所知道的社工的工作內容不會比在職的社工們多(歡迎各位在苦海中的前輩們留言分享?),倘若在學校的學習還沒辦法讓你確認自己合適不合適走這行,可以想想看你在實習時的社工督導,他在職場上的樣態是不是你以後想成為的樣子?
第二,現實層面,由於心理師是醫事人員,依照心理師法規定將需要一整年可能無給薪的全職實習,而且一年只有一次國考的機會才「有可能」拿到執照。
一般正職是走進學校、學諮工作,少部分會走進醫療院所,也有社區諮商所全職與政府方案合作,這是確保每個月固定薪水的職位。
行動心理師則如我,每天看天(?)吃飯,但穩定不穩定就看個人如何經營,每個月的薪水不算固定,如果未來申請房貸會滿不利的(關於這件事我有千萬篇的血淚文)
倘若對於心理師這行業仍感興趣的話,而你仍是學生的話,請務必善用學校的諮商輔導中心,在那裡有心理師可以讓你諮商或是協助你做性向測驗,也可以在裡面當志工,感受一下裡頭的氛圍跟生態。
倘若你已經不是學生,歡迎來找于玥預約諮詢,或洽慢慢心理諮商空間 我們實習心理師很需要晤談時數。
#社工師 #心理師
第三,在網路上有一些關於心理師與社工師的徵人文,不妨加入相關的論壇與社團,看看裡面的工作內容與薪資,是不是你感興趣的。同時也可以理解目前職缺是否僧多粥少。
最後,不論是社會工作師或是諮商心理師都是助人工作者,對於這份職業多少有些嚮往才想走進這個行業。
在面對未知的職涯環境,能夠引領自己、支持自己、穩住腳步的典範跟督導是很重要的,但典範不能只有一位(且看這些年有多少心理學界與社工師界的大師…)
畢竟我們難免會對權威有很多投射與期待,只是對方所經歷過的時代與背景、家庭脈絡、甚或資源與苦難都不一樣,倘若彼此的人性觀能夠有所共鳴是幸運,但若是對對方期待太深,反而會讓彼此的關係走向過度依賴與傾斜的狀態,那麼一旦對方的回應跟狀態不是我們所預期時,我們就會不知所措。嚴重的話甚至會否定了這個行業與其生態,但對自己的未來更加迷惘。
不論是社工師或是心理師都是一個人,自然會有自己的七情六慾及限制。然而,走在這條路上,就必須要不斷整理自己的生命與自我照顧,才較有能量照顧手上的個案,也得以盡量避免反移情。
在我就讀研究所時很慶幸遇見丁原郁教授的指導,許玉容督導的支持,馨慧學姐敘事治療的引領;研究所之後,翁令珍老師的督導空間與夥伴們也給我很大的支持,以及美國 NCGR 占星研究協會 台灣分會同時也帶給我學習占星知識的資源,象徵與心靈-陳宏儒諮商心理師也謝謝陪著我去跳榮格心理學那無底洞深淵。
#古典占星 #敘事治療 #榮格心理學 #人際歷程取向
走在這條路上可以一起互相支持與陪伴(ㄐㄧㄤˇㄍㄢˋㄏㄨㄚˋ)的夥伴是很重要的,我的大學與研究所同學也有幾位要好的可以互吐苦水。
倘若學弟妹仍對自己的生涯感到迷惘,可以參考我以前的說書影片:成為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影片連結放留言)
若有先進或同學們願意分享(或ㄑㄩㄢˋㄊㄨㄟˋ)也歡迎留言。
(圖片為我家黑糖)
社區 心理 諮 商 師 薪水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木的DJtime #木的談諮商實習
提到諮商心理師,畢竟是對「人」的工作,從考碩士班、諮商實習、考心理師證照、執業與進修都是需要持續的努力,並主動精進自己的能力,培養一位諮商心理師,一點都不容易。
今天木的想要特別針對已經唸碩士班、準備要進入「諮商實習」的朋友們精神喊話一下📣
憑著我們當年諮商實習的經驗,希望也能夠提供給大家一些實用的心理準備與建議。而非諮商領域的朋友們,也能夠透過了解諮商心理師的養成,更加了解心理諮商哦!
歡迎往下繼續看文章,或是右滑看圖文
/
💡實習機構別人找到了我還沒
找諮商實習機構,會有一些等待、焦慮,也可能會因為自己「還沒有找到實習機構」,而懷疑自己適不適合走這一行、諮商能力是否很糟糕等。
但每一個實習機構會需要不同特質的人,而有時候錄取與否的標準與考量都十分不同,不一定都是端看你的諮商能力與技巧。
1️⃣安定自己
在等待通知、錄取的過程中一定是煎熬又焦慮,找些安定自己的方式與焦慮共處,畢竟這也是諮商中很重要的學習。
2️⃣請教已經找到實習機構的同學
履歷的呈現、面試的技巧等,在找機構的過程中也不斷的調整自己面試、表達自我的方法,去了解你想要進入的實習機構的風氣、個案族群、大概需要承辦的業務等,學習呈現自己優勢的一面,讓機構更能夠看見你。
/
💡實習前的心態調適
好不容易進入諮商實習的階段,對於終於要接個案、晤談,一開始對自己也都會有一些期許,而木的在這邊也要提醒,對自己有期許、目標是好的,但是有時也需要有些彈性,適當的質疑這些期待是否也在某部分讓自己更加辛苦。例如:
📣我要成為一個好的諮商心理師
「好的」諮商心理師意味著什麼呢?能夠實際幫助到個案?能夠被個案依靠?個案能夠在諮商完後有明顯地覺察與改變?
在心理諮商中,我們都知道要真正的讓個案生活有一些改變,也許是需要花好長一段時間,也可能會端視個案目前的生活與其他因素而不同。而若把真的看到個案改變,作為「一位好的心理師」的標準,那麼在諮商實習的過程中,可能真的會因為時時刻刻懷疑自己,而無法好好的學習。
除了持續的透過督導的過程中反思、精進自己的晤談能力,同時間也要學習如何在這樣忙碌的狀態下,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
當我們對於自己的生活能夠較有掌控、感到舒適,心理也才會有空間去承接工作上、晤談中所需要接住的重量。
/
💡諮商界最底層,該如何生存
臺灣現狀的諮商實習,大部分的機構都是沒有提供薪水的,少部分的機構會提供不定期的補助。
而實習生,作為諮商界的最底層,時常抱著滿懷的熱忱進入,但卻因為在實習的過程中,不斷的付出、給予,有些機構甚至會以「學習」之名,讓實習生做更多事情,導致最後brun-out(專業耗劫)、無力,甚至好不容易完成諮商實習的漫漫長路,最後選擇放棄。
在這樣的實習環境與體制中,需要實習生保持對自己的敏感度,接住個案、好好學習諮商晤談固然重要,但自己的狀態,也需悉心的覺察
1️⃣該怎麼好好照顧自己,以維持在一個好的狀態去面對個案
2️⃣在行政量爆炸的狀態下,該如何取捨與為自己喊停
3️⃣若你的職場環境並不是那麼舒適,可以怎麼在這樣的狀態下,調適與找到一點讓自己開心一點的方法(例如:偷踢討厭的人的椅子XD 開玩笑~~~~
/
最後的最後,別為了學習諮商,而放棄了你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持續的去感受、經驗、挖掘讓自己快樂也有興趣的事情,保持對生活的熱忱,也是身為心理師的課題啊!
「穩住自己,才能夠去承接他人」
/
願正準備進入諮商實習、正在諮商實習的夥伴們能夠因為這篇文章得到一些力量,如果你也在過程中感到委屈、認知衝突(一定會有XD)、憤怒、氣惱、挫折,這些都很正常,也抱抱你!
願我們都能夠學會對自己更寬容、更照顧,願我們除了學習接住別人的重量之外,也能夠先好好的承接自己的重量。
tag那位正在水深火熱、或是正準備要進入諮商實習的朋友吧!
好奇不知道大家會想聽木的小編們的經驗分享嗎XDD
#諮商實習 #諮商心理師 #成為諮商心理師 #實習生 #實習機構 #實習單位 #大專院校 #醫院 #社區諮商機構 #經驗分享 #心理師養成 #實習鬼故事 #internship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照顧自己 #自我照顧 #感受生活 #生活 #興趣 #經驗 #同理 #selflove
社區 心理 諮 商 師 薪水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網路跟風猜謎
「寫下10個自己曾領薪水做過的工作,當中有一個是假的、我其實並沒有做過的工作,看看朋友是否猜得出來。」
。
A題:底下為我心理諮商以外的工作,大家猜猜看哪一個沒做過。
01. 小工廠雜工(包裝、釘箱、搬貨)
02. 家樂福收銀員
03. 餐廳洗盤子
04. 餐廳清潔工
05. 國中生家教
06. 輔導電話諮詢員
07. 圖書館館員
08. 軍隊行政約聘人員
09. 戒菸專線諮商組組長
10. 神學院心理學課程講師
B題:底下為心理諮商相關的工作地點,大家猜猜看哪個還沒服務過。
01. 校園:各年級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諮商輔導
02. 校園:特殊生的諮商輔導
03. 社區:社區駐點民眾諮詢
04. 監獄:性侵害加害人強制治療
05. 診所:身心診所或心理諮商所的民眾
06. 社福機構:弱勢家庭的諮商輔導
07. 政府機構:刑法判決後受害者的諮商輔導
08. 政府機構:強制親職教育
09. 軍隊:軍人身份的諮商輔導
10. 社福機構:中輟學園青少女的諮商輔導
#明晚公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