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傳奇4:拍攝回憶——日本篇】(10)
2019年的今天(8月25日),《功夫傳奇4》【古武•道】之旅第十日,也是最後一個拍攝日。
「劍祖祭」演武。這段日子一切累積的努力,都將在這天看見成果。
這日子對於整個南伊勢町來說,其實是個節慶,會有很多外地的各流派好手專誠到來參與——其中多是陰流承傳衍生下來的門派。
所有演武都在上午進行。Kate和我的「三學」演武排在中間,緊隨山本篤老師和高無老師等肥後疋田派新陰流高手之後,這個次序稍微減輕了我們的壓力。
我們當然很早就起來整裝準備出發。到了「愛洲之館」外面,已有當地的鄰里在擺攤,準備售賣土產食品。登上館後的小山,到達劍祖愛洲移香齋碑前,場地已經佈置得十分莊嚴,到處插著「劍祖祭」旗幟,碑後的大石是讓武者準備上場的後台,拉起了印有家紋的大帳布,令我想起日本時代劇裡看見的戰陣軍營。
演武開始之前,首先進行了神道祭祀儀式。之後各流派高手開始逐組上場表演。假如我只是個普通遊客,這時一定非常享受地欣賞他們的武技,有人表演各種試斬,有人是對戰形(套路),其中包括用真刀對拆,功力與信心盡顯。但我當時心情實在太緊張,難以專心觀摩,有點可惜。
之後差不多要上場了。Kate和我拿著山本老師送的袋竹刀,走到「營帳」裡準備。
心情緊張到達頂點。因為是重要場合裡的公開演武,只有一次機會。無論打得好不好,出了甚麽錯誤,都不能重來,而且將如實地紀錄在攝影鏡頭裡,呈示給大家。
看著Kate,心裡想:有個同伴來分擔,真好。
二人合作的演武,彼此都要求極端專注,一邊亂了,也會影響對方,所以不能有太強烈的「我」的意識。
這是困難的。我們只有相信自己長年的身心訓練,和對武術的認真與忠誠。
到了臨上場時,腦袋幾乎一片空白。正如我在節目裡所說,當時心裡只想著這是在劍祖移香齋跟前,展示出自己所學,不管好或不好,都是我盡了力去學習並呈現的東西。
到了這個年紀,深深體會到一個人在世上所做的各種事情,都不只為自己。尤其武術上,既是珍重前人留下的知識,也為承接啟發後來者。
一這麼想,心裡就漸漸安定下來了。
結果一開始,我還是打錯了。
「三學」五式劍招裡,第一式「覽行」和第三式「花車」,其實是左右陰陽對稱的同一招。我在擺出第一個架式時,卻做錯了方向。
幸好我很快就察覺,馬上把刀沉下再往另一邊劃弧,擺回正確的一方。
Kate並未受我的錯失影響,以正確的節奏地向我進攻過來。
第一個交鋒之後,一切都變得順利了。因為已經完全投入。
心裡想著:不要急躁。要保持良好的反應節奏。要表現出像真正戰鬥般的緊密。
然後,在沒有雜念裡,完成。
回到石頭後面的帳營,看見山本老師滿意的眼神,聽見高無老師用日語說那句「太好了」,心頭一熱。沒有辜負他們的信任。
還遇到一些不相識的前輩武者,包括其他流派的,都對我們微笑點頭。看來打得不太失禮吧。
我是很難哭的人。那鏡頭前的激動情緒,卻完全是真實的。
感官這時才隨著心情放鬆,漸漸擴張開來,可以看得見導演阿錦、攝影和興、收音超人和助導Kevin。看見他們也放鬆了的笑容,我知道我們完成了good job。
這一天,其實正巧也是我的恩師、Kalis Ilustrisimo已故掌門Tony Diego的五週年忌日。能夠在這麼值得紀念的日子,完成這演武,對我有非常特別的意義。是Mang Tony向我開啟真正刀法之道的,沒有他的教導,我這天根本不能夠打出這個水準。感恩。
「劍祖祭」的下午其實還有其他節慶活動,包括在海灣裡坐船。不過我們卻無法參加,甚至連後面的演武都沒法去欣賞,因為還要爭取時間,拍攝我們的事後感想。
當然還是要吃午飯。為了取河邊景色,我們驅車去了伊勢市那邊,在一個大商場裡,吃到很美味的天婦羅蕎麥冷麵。之後就到了那片無人的石灘拍攝,Kate用一根就地取來的長竹在水裡練劍(後來她珍重地把它帶回了香港),而我則用自己帶來的菲律賓鐵木刀示範。
因為已經完成了最大的關卡,心情自然很平靜,所以坐在河邊拍攝感想時,說了很多話。當然因為節目時間有限,不能完全收錄,不過導演阿錦將我的一些說話轉化變成了旁述,正是關於「兵器就是力量」那一段。
拍攝完這些後,我們黃昏回到「愛洲之館」跟高無老師會合(他參加了「劍祖祭」下午的節慶活動),也順道駕車接載了山本老師回家。他一直站在屋外的車道上向我們揮手道別,直到視線看不見為止。那是我們最後一次看見山本老師——他在今年初逝世了。我會永遠懷念他的慷慨與從容氣度。
在夕陽海邊,我們拍了此行最後一組鏡頭,是我跟高無老師在木搭的碼頭上交流練習。我教了一些基本的菲律賓魔杖雙刀對練法給他,他當然很快上手,跟我熟練地打起來。
拍完這個鏡頭後,這集紀錄片煞科了。我當場把我帶來的那柄菲律賓鐵木刀送贈給高無老師,作為他這些天教導我的謝禮,也是一段美好友誼的紀念。
晚上的慶功飯,在山本老師一位弟子的親人開設的食堂裡吃,實在是個完美的句點。
之後就準備回家了。
#功夫傳奇4拍攝回憶 #功夫傳奇 #KungfuQuest #古武道 #肥後新陰流 #劍祖祭 #愛洲移香齋 #山本篤 #南伊勢町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oko玩轉香港|坪洲一日小旅行 拜師畫彩瓷 食港產外脆內嫩鱭魚 歎天然有機桑葉茶 https://bit.ly/3qyVHfO 坪洲超記瓷器 地址:坪洲永興街7號地下 電話:2983 0917 營業時間:12nn-6pm 快車茶餐廳 地址:坪洲坪洲永安街53號地下 電話:2983 8756 營...
神道 教 法 器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道 教 法 器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明治時代的日本政府,教科書直接告訴你「大麻的栽培方法」】
這不是開玩笑,明治時代初期,維新後的政府將農業開發的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北海道大地,而大麻也是當時明治政府感興趣的部分。
為什麼當時的日本政府會覺得大麻是必要的呢?研究指向1876年奉派法國的吉田健作身上……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明治時代 #大麻 #日本 #亞麻 Felix culpa 倫敦糜爛生活
神道 教 法 器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Soko玩轉香港|坪洲一日小旅行 拜師畫彩瓷 食港產外脆內嫩鱭魚 歎天然有機桑葉茶
https://bit.ly/3qyVHfO
坪洲超記瓷器
地址:坪洲永興街7號地下
電話:2983 0917
營業時間:12nn-6pm
快車茶餐廳
地址:坪洲坪洲永安街53號地下
電話:2983 8756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11:30am-2pm,5:30pm-8pm
詳情︰https://bit.ly/3ofoTbc
Island Table Grocer Cafe
地址:坪洲永興街9C號地下
電話:9504 5381
營業時間:星期三至五10am-6pm,星期六及日9am-5pm(星期一及二休息)
詳情︰https://bit.ly/2HgipZj
A NOY麵包舖
地址:坪洲永興街11號地下
電話:2983 9970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5:30am-5pm
詳情︰https://bit.ly/37qqSng
天然有機農莊
地址:坪洲東灣大龍村
電話:6053 6790
註:有機桑葉茶$50/包
坪洲Café|導遊被迫停工 三姊妹開小清新咖啡店 自製$35豬肉酥 大家姐:最緊要做得開心
https://bit.ly/3eiih7l
比起其他離島遊客不多的坪洲,最近越來越多新事物加入,一個月前就有三姊妹經營一間咖啡店Island Table Grocer Café,以精品咖啡和手製酥餅成為島上人氣熱點,逢周末都全場滿座。
【坪洲老字號】四代人心血59年冰室 熱賣蝦多士紅豆冰 第三代:想一代傳一代
https://bit.ly/39Nr4wn
島上的「祺森冰室」負責人林耀山(Gary)生於斯,長於斯,闊別孤島逾十年後回歸故地,不為甚麼,只為年邁父親背起擔子——好好經營冰室。他只望將冰室一代傳一代,交給兒子再交給孫子,世世代代得以保守家族的心血結晶。念念親情,看來孤島不孤單。
祺森冰室
地址:坪洲坪洲永安街3號地下B鋪
電話:2983 0554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 8am-4pm(星期一休息)
詳情: http://bit.ly/2VnXidp
【居港46年】坪洲有個日本農夫 76歲日本人扎根坪洲種桑:香港是我故鄉
https://bit.ly/2M2fyVI
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品川在中國吉林出生,三歲時隨寡母返回日本。他雙手關節天生有異,無法正常伸展。身體缺陷令他變得自內向,自稱宅男。藥石無法治好他的病,於是訴諸宗教。他後來更供職神道教一個教會。27歲時,受教會之命,來港開荒傳道。人在異鄉,語言不通,令內向的他更加憂鬱。日本人固執堅持的民族性令他不得不如此,「我答應了教會在香港落地生根,就要堅持下去。」幸好有漢字基礎,加上對中醫藥有興趣,品川漸漸掌握了廣東話,亦視香港為家。即使妻子帶着一對孩子返日定居,他亦堅持留港。
【飲食男女】一個人 一間店 婆婆做手繪瓷到最後
https://bit.ly/3c350jU
超記瓷器在坪洲一條小街,瓷器全部是人手繪畫,畫的人是一位婆婆。她守住這間店,收入少,靠開班教畫彩瓷幫補。而今後繼無人,她希望盡力守到最後。在講求速度和利潤的今天,她這份堅持,特別孤清!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和泉素行 #坪洲 #坪洲超記瓷器 #快車茶餐廳 #IslandTableGrocerCafe #ANOY麵包舖 #soko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神道 教 法 器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陰陽師 #百鬼夜行 #宇治拾遺物語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有觀眾留言,就說想聽一些鬼故事,
我就回答道:我看下講什麼鬼才好!
最近的Monster hunter rise裡面就有白龍夜行,讓我得到了靈感,
不如我們來說百鬼夜行和陰陽師吧?
這個百鬼夜行的傳說其實源自於中國,
在東漢張衡所撰寫的【東京賦】裡面曾經有寫到:
”度朔山上有桃樹,下常簡閱百鬼”
而在東晉時代的【搜神記】也有提到:
“壽光侯者,漢章帝時人也。能劾百鬼眾魅,令自縛見形“
而百鬼夜行,Hyakkiyako這個詞是出現在
宇治拾遺物語--修行者百鬼夜行に逢ふ事,
這本宇治拾遺物語(Ujishui Monogatari),
成書於十三世紀的前葉,作者不詳,
全書15卷,一共有197個故事,
一般認為是和宇治時代的貴族源隆國,
所撰寫的宇治大納言物語是同一個時代,
而這個宇治拾遺物語可能就是它的增補,加筆或者是拾遺篇,
就有點像初版的格林童話一樣,沒有被收入在格林童話集裡面。
裡面描述的百鬼夜行是這樣的,在日本的平安時代,
大概在794年到1185年結束,
當時的桓武天皇把首都設置在‘平安京’,也就是現在的京都,
這個時代是幽暗未明,存在著人類和妖怪的時代,
人類居住的地方,和妖怪居住的地方,是重疊在共同的空間裡,
只是人類在白天活動,而妖怪則在夜晚活動,
如果遇到百鬼夜行的時候,人則會受到詛咒。
百鬼夜行裡面的前篇,收集了30多個妖怪,
但是後篇有些妖怪是源自於山海經的妖怪,
其中就包括犬神,天狗,苧,狐火,蛇骨婆,河童,
帝之二女,燭陰,人魚,旱魃,水虎,鐮鼬或者叫窮奇等等。
百鬼中的魍魎,也是源自中國流傳了四千多年的傳說,
傳說中炎黃兩帝爭奪天下時,蚩尤曾經想說服炎帝重啟戰事,不果,
於是他號召力他的狐朋狗友,號召在南方的苗民,
和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打著炎帝的旗號,向黃帝宣戰,
在中國這些魑魅魍魎是小妖,
但是到了日本就有了名堂,成為家喻戶曉的妖怪,
百鬼夜行並不是剛好一百只妖怪,而是一共有113只妖怪,
裡面也有你曾經聽過的故事,
包括是雪女,鐮鼬,河童,座敷童子,山童,天狗,飛頭蠻,
而滑瓢就是滑頭鬼,聽說就是他們的領頭人。
至於為什麼會在平安時代出現百鬼夜行,就沒有任何的解釋,
可能是因為人們對於未知的恐懼,
把這些恐懼經過想像而演變出來的妖怪,
在那個時代,出現了一種的職業,這種職業叫陰陽師
陰陽師,Onmyoji,是日本歷史裡面記載中,
中務省的陰陽寮所屬的官職,他們是有組織,
而且在日本平安時代受到政府承認,並且享有官職的職業。
而他的來源,大家也猜到,是源自於中國,
陰陽家推崇的就是陰陽五行,而陰陽五行是源自齊國,
創始人叫鄒衍,當時稱之為陰陽說,
很多人以為陰陽學是源自於周易的【易經】
其實不是,周易在易經裡面並沒有提起陰陽八卦和五行,
而是被陰陽家和太極所影響的【易傳】,
裡面有解釋何為陰陽:
天、地既有其體,又有其德。
天之體為陰陽之氣,地之體為剛柔之質。
陰陽之氣實質上是能量與信息所構成之“場” ,
而剛柔之質則是氣的能量密集化的存在形式;
另一方面,天之德為乾,而地之德為坤。
乾是健動不息的創生品格,而坤則是厚德載物的接納性品格。
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立論,認為宇宙自然界存在相反屬性事物,
相反事物的推摩作用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
六十四卦即反映了這一種規律。
而陰陽往往和剛柔這詞息息相關,而這個陰陽五行之說,
在6世紀的時候傳到了日本,稱之為陰陽道,
而可以掌握這些知識的人,就可以掌握國家的命運,
因為陰陽五行不僅可以觀天象,知曆法,還可以占卜問卦,
上至國運昌隆,天皇適任合乎?下至庶民之事,
而天武天皇知道這些知識的重要性,也怕有人利用這些知識來反政府,
於是就創立了陰陽寮,陰陽寮就好像是國家的研究院一樣,
同時禁止人們擁有【河圖】【洛書】【太乙】等陰陽書籍。
而當時的陰陽師則是代表國家去占卜國運,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
到了平安時代,有日本的神道教,密宗,佛教融合成的陰陽道,
在891年停止遣唐朝使後,並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俗文化,
而在這個時代,民間還很相信妖魔鬼怪之說,
但是當時的陰陽師是日本管轄的職業,
所以只為大戶人家或者是大官才可以邀請陰陽師為其做法
那麼陰陽師會什麼呢?
1. 式神 (shikigami)
式神是什麼呢?是妖怪還是神呢?
在陰陽道裡面說的是陰陽師役使的靈體,
式神也可以稱之為侍神,顧名思義就是侍奉其主的神,
一般是用符紙,木偶或者是玉器作為媒介,再配合咒語使用,
把一些人所看不到的靈體收納為其所用,連人的魂魄都可以使用,
不過,如果用其不當,式神會不受控制,反噬在主人身上。
而傳說中最厲害的陰陽師,叫安培晴明,
在他撰寫的【占式略決】一書有記載:裡面一共有三十六卷,
而第四卷和第五卷記載著十二個天將和十二個月將,
一共大大小小有24只式神。等下我們來說安培晴明的故事
2. 觀天象占卜問卦
陰陽師需要會觀天象,需要為國家占卜問卦,
包括天皇太子就任的儀式等等,
3. 曆道
也就是制定日曆,決定日子的吉兇等等,例如什麼日子適合動土
4. 陰陽道
判斷土地的吉凶,方位等等
5. 結界
也就是在虛空中張網覆蓋一個範圍裡面,
保護裡面的人,也叫作金剛網。
而最常看到的叫桔梗印,也就是五芒星,
代表著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聽說是安倍晴明發明的。
簡單來說,就是好像諸葛孔明加林正英啦!
除了會觀天象,看風水,還會抓鬼,控制靈體
而剛才講到的安倍晴明,就是日本傳說中最強的陰陽師,
而全部的傳說中,只在安倍晴明40歲過後才有,其原因不詳,
而大家把安倍晴明想成美男子了,
其實他的樣子是這樣的,就是禿頭,肥肥的,
和漫畫和電視劇裡面描述的相差太遠了。
歷史裡面的確是有這個人,他出生年份不詳,
出生在下級貴族安倍益材的家中,
先後在陰陽師贺茂忠行和保憲父子下學習陰陽道,
而受到保憲的賞識之下傳授天文道。在日本歷史的確有記載,
在960年,四十歲時被天皇任命為天文博士,
而59歲時受到花山天皇的重用,死後被土御門稱之為始祖,
還建造了神社,叫作晴明神社,
分別在京都,大阪,名古屋,和奈良都有他的神社。
而死了過後,在平安時代衍生了很多他的傳說,
我們來聽故事吧!

神道 教 法 器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境內。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
1 券城與南北關: 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陳列著明代古燈,外牆有垛口,內側牆低矮無垛口。作戰時可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裡,只能束手就擒,有“甕中捉鼈”之意,因此得名甕城,在甕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關城的關王廟。北關與南關作用相同,呈長方形的甕城上設有炮臺,甕城城門朝向北側,北甕城中建有北方鎮守大神真武廟,廟內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2 古炮:在居庸關南券城和北券城城牆之上,分別陳列5門古炮。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米,炮口口徑8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1.7米,炮口口徑15釐米;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徑7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為1.08米、1.5米、1.7米,炮口口徑為14釐米和8釐米。明代是我國古代大炮製鑄和使用最興盛時期。元朝末年,朱元璋起義,和州人焦立向他呈獻十支新式武器“火銃”。用火藥發射鐵彈丸,當時稱為“火龍槍”。明朝建立以後,專門設有兵仗軍器局,研製鑄造大炮。大炮被稱為“神威大將軍”。在軍隊中,設有使用大炮的軍機營。京城衛戎,長城關口要衝,配備神機營。明成祖時,下令在長城沿線安置大炮。還“佛郎機”“神槍”“鐵銃”等。《明史.兵志》記載,到了明代中葉,大炮的鑄造工業逐于精良,製造出的“紅夷大炮”長可二丈有餘,重三千斤。發之洞裂石城,聲震數十裡。這種炮,有照門和準星用於瞄準,射程可達500多米。在修復居庸關北關城時,發掘出土石炮彈23枚,最大直徑為15釐米,鐵炮彈6枚,最大直徑5 釐米。
3 雲台石刻:堪稱一絕,券門內兩側右壁及頂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動,雕刻技藝高超,六種文字的石刻經文、咒語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資料。據專家考證,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傳佛教薩迦教派的特徵。進入券門兩壁刻四大天王像。天王身軀高大,怒目圓睜,並有厲鬼在其左右,是護持佛法,鎮守國家四方的尊神。據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朱厚燳微服出遊,夜間騎馬偷偷混出居庸關時,他的坐騎見到四大天王像,嚇得不敢前行。無奈之下武宗下令用煙火把像熏黑了,才得以出關。券門兩壁四天王的空間處,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兒、西夏、漢等六種文字鐫刻的《如來心經》經文、咒語、造塔功德記等,西夏文是紀錄我國古代黨項族語言的文字,創制於西元1036—1038年間,當時約有六千多字流行。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然必烈命其帝師八思巴創立的蒙古新字。它脫胎於藏文,採用拼音的方式書寫,並於西元1269年頒詔推行。以上兩種文字流傳時間很短便廢棄不用,而保存下來的石刻文字對破譯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歷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券門頂部刻有五個曼荼羅,即五組圓形圖案式佛像,佛界稱其為壇場。壇場的設立有保護眾佛修煉鐵,防止魔眾侵犯的意思。五曼荼羅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為: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菩薩形)、阿佛(菩薩形)、金剛手菩薩、普明菩薩。其中除釋迦牟尼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薩在此顯現,則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羅連同其他佛像,共197尊。券頂兩側的斜面上,刻有十方佛,在每方佛的周圍還分別刻有小佛102座,共計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這些小佛,是明朝正統年間,修建泰安寺(1443—1449年)時,由鎮守永寧(今延慶縣境)的太監谷春主持補刻的。連同十方佛下的菩薩、比丘,券項兩側部共有刻像1060尊。券門的南北券面上,雕刻著造型獨特、別具一格的一組造像,其中有大鵬、鯨魚、龍子、童男、獸王、象王等等,佛界稱其為“六拿具”。大鵬寓意慈悲鯨魚為保護之相,龍子表示救護之意,童男騎在獸王上自然是寓意福資在天,而象王則有溫馴善師的含意,券面最下端的石刻紋飾為交杵,又稱羯魔杵、金剛杵。原本為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在此為斷煩惱、伏惡魔,護持佛法的法器。鑒於雲台刻石造像的歷史與文物價值,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雲台刻石造像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4 真武廟(1996年修復):明洪熙元年(1425年)建。真武廟所祀主神為真武大帝。真武即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道教所奉的神。相傳古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遊,遇天神授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42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趙玄朗名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時尊為“鎮天真武靈應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元朝時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神。明代對真武信仰達到鼎盛。朱棣稱帝后,特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將其所謂修煉之地──武當山賜名“大嶽太和山”。相傳,洪武初大將軍徐達北征“屢有真武靈助之”,因而在關內修建此廟。修復的廟內有道教真武神八大元帥、六丁六甲神將、水火二將和青龍、白虎等神像。
5 城隍廟:這組廟宇規模較大。城隍是道教所傳守護城池的神。中國古代稱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據說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除夕要祭祀八種神,其中就有城神、隍神。以後兩神合二為一,就成為城池之神了。道教認為城隍是剪惡除凶、護城安民之神,能應人之求,旱時降雨,澇時轉晴,以保五穀豐登,百姓安泰。最早是三國東吳時,在安徽蕪湖建城隍神廟,以供拜祭。到了唐代,祭祀城隍逐漸普遍,人們把一些在地方有功的開明人士死後奉為城隍神,希望他能繼續福佑鄉土,保護百姓。宋代祭祀城隍更是遍行各鄉。到了明朝,明太祖元璋即位不久,就下令在都城南京修建規模宏大的城隍廟,並頒佈城隍神的封號爵級,敕封京城城隍為帝,開封臨濠等地的城隍為王;府級城隍為威靈公,官居二品,州級城隍為顯佑伯,官居四品,並按照級別,配製服飾。另外,城隍還管領亡魂。朱元璋還為城隍組織了一套機構,設有判官和衙役,道教乘機聲稱“城隍老爺”有權拘捕活人到陰間,死人的陰魂也都首先到城隍廟去接受審問。新官上任必須齋戒沐浴去祭祀城隍廟後,方得進衙理事,每月初一、十五還得前往祭拜。
朱元璋如此重視城隍神是有他的目的的。朱元璋曾對大學士宋濂透露過心裡話:“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說穿了,大肆鼓吹神鬼的威力,不過是震懾臣民,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居庸關的城隍廟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7年)。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在這裡建置城隍廟除為了護佑關城外,還有約束軍民的用意。這次修復是1996年,廟內塑有城隍、閻王、山神、地神等神像。
6 水門:居庸關地形險要兩側高山,中間一水,水道,南北方向貫穿關城。長城與河道交叉之處,建有雙孔圓拱水門,水門上有閘樓,內設水閘,借此控制門內外水量。洪水季節打開閘口,瀉洪,枯水季節,儲備河水供關城使用。水門橋墩為南北尖狀,以利於減少洪水對水門的作用力,起到了防止毀壞,延長使用時間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