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安👋🏻國際懶人包回來啦!我覺得我根本富堅哈哈哈也停更太久了,請原諒我,我會努力常常更新的,來吧!
本日(7/12)國際新聞🌍
📍英國億萬富翁,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成為太空產業先鋒,搭乘自家太空飛機飛上新墨西哥沙漠上空8.9萬公尺,完成飛行壯舉。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也將在本月20日搭乘自家太空探索公司的飛船上太空,商業太空旅遊似乎指日可待
📍海地總統遇刺身亡後,身受重傷的第一夫人首度發表聲明,指控案情與選舉有關。《紐約時報》報導,海地警方認為一名美國佛州的海地裔醫生為行刺案主謀,意圖奪權並入主海地成為新任總統。
📍台灣時間凌晨登場的歐洲國家盃決賽,由義大利抱走歐洲國家盃冠軍,義大利舉國歡騰,這也是他們隊史的第二個歐洲冠軍。義大利飽受疫情影響,經濟嚴重衰退,這次的勝利無疑替國家士氣注入一劑強心針
📍亞洲疫情持續,南韓今日新增1100人確診,首都圈防疫提升至最高等級。日本東京前日新增確診創下2個月新高,今天起進入第四次緊急事態宣言,涵蓋整個東奧賽事。泰國曼谷疫情也升溫,今日起實施宵禁,晚間9點至凌晨4點,民眾非必要不得外出
📍美國西部超過3千萬人處於極度高溫警告中,加州的死亡谷先前出現攝氏54.4°C的極端高溫,當地遊客中心溫度計更刷新記錄,顯示57°C高溫,吸引遊客特地前往見證,熱浪也造成西岸數十場野火肆虐
📍南海情勢緊繃,美軍伯克級驅逐艦「班福特號」今日航行至西沙附近海域,引發中國不滿,予以跟監並警告驅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警告中國,若中國在南海對菲律賓軍隊動手,美國將按照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做出相應的「防禦動作」。
📍超級瑪莉歐卡帶創下天價!一張任天堂1996年推出的《超級瑪利歐64》卡帶,由於未拆封加上保存完美,拍出了台幣4370萬高價,刷新紀錄。《超級瑪利歐64》是瑪利歐第一次有了配音,現在也成了世界最貴的遊戲卡匣。
✨
很喜歡跟大家一起「開箱世界」,如果有時間的話,真的很想天天更新國際新聞,當然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才有動力下一集,之前整理的都收到很多迴響!非常開心,喜歡的話,分享貼文或在留言標註Tag朋友,一起開箱世界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新版:加入字幕及高清相片)舊金山市政廳(San Francisco City Hall)是美國舊金山市政中心的政府辦公大樓,學院派建築風格(Beaux-Arts),興建於1913年到1915年的城市美化運動中,其巨大的穹頂名列世界第5位。目前的市政廳建築是為了取代徹底毀於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的...
福特總統遇刺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風傳媒】距離總統大位只有「一個心跳的距離」:2020美國大選的副總統之爭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除了川普與拜登之爭,還有一場交鋒沒那麼受關注,但可能對美國政治產生深遠的影響。
除了拜登與川普,還有兩個名字將出現在總統大選的選票上。
那就是現任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與民主黨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
兩人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0月7日晚上9點(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月8日凌晨1點)在猶他州鹽湖城展開一場副總統辯論。
為了防範新冠,兩人將隔著壓克力板辯論,並且保有至少3.6公尺的距離。
總統川普及周邊多名幕僚感染新冠病毒,不過,兩名副總統候選人最近的病毒檢測都呈陰性反應。
川普在2日確認感染新冠並住院多日,關於他健康狀況的疑慮,使得外界史無前例地關注「二把手」彭斯。如果總統無法履職,憲法第25修正案允許將權力移交給副總統。
在川普治下三年多來,不少幕僚或主動辭職或被炒魷魚,官員們如跑馬燈般更迭,然而彭斯似乎地位穩固,頗受總統信任。
另一邊廂,民主黨高調宣佈賀錦麗為副總統提名人,如果當選,她將成為第一位入主白宮的少數族裔女性,並將是拜登接班人的大熱人選。
副總統是美國政府中位階第二高的官員,僅次於美國總統,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過,美國副總統在施政中到底有多重要?在拜登與川普的健康狀況備受關注之時,副總統候選人又在大選中扮演何種角色?
美國副總統:離總統只有「一個心跳的距離」
聖路易斯大學美國憲法教授戈斯坦(Joel Goldstein)表示,在歷屆美國政府中,副總統往往是總統的資深顧問與「解決麻煩的人」。
戈斯坦研究美國副總統多年,著有《白宮副總統》一書。
在今年的大選中,副總統人選尤為受到關注。
拜登與川普都年逾七旬,外界十分關注其健康狀況。而且,拜登尚未公開表達競選連任的意願,副總統搭檔作為接班人的大熱人選,有「儲君」的意味。
美國憲法規定,一旦總統在任內死亡、辭職或者被撤職,副總統將立即繼任。
因此,副總統常被指與總統「只有一個心跳的距離」。
美國歷史上,共有9位副總統因總統任內死亡或辭職而接班。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1974年時總統尼克森因「水門事件」辭職,由副總統福特接班;以及1963年甘迺迪遇刺,副手詹森在兩小時後宣誓就任總統。
美國歷史上45位總統中,有14人曾擔任副總統。目前還沒有副總統因總統撤職而繼位。
副總統候選人有多重要?
「在競選中,副總統候選人有僅次於總統的話語權,」 戈斯坦稱。
副總統候選人通常幫同黨的總統候選人拉票,以及在政策上與對手爭辯。
本屆大選中,兩名副總統候選人的背景南轅北轍。彭斯是來自作風保守的中西部白人男性,賀錦麗則是少數族裔女性,代表政治傾向偏左的加州。
賀錦麗的副總統提名公開後,川普曾批評「副總統人選不重要,人們只為總統投票」。
戈斯坦則說:「絶大部分的人為總統候選人投票,但副總統人選也發出重要信號,體現總統候選人的價值觀和決策。」
一般認為,副總統候選人對大選最終結果的影響甚微。不過,戈斯坦指出:「好幾次大選就是以極小差距決出勝負的。」
他對BBC中文表示,挑選副總統人選時,最為關鍵的考量標準是總統與副手的政治及個性兼容。
在挑選競選搭檔的過程中,總統有最終話語權。據悉,拜登團隊就為他篩選了四個副手人選,由拜登最後拍板。
在當選後,副總統會在輔助總統組建政府內閣時擔任關鍵角色,譬如,現任副總統彭斯就是2016年白宮過渡團隊的負責人。
彭斯:白宮第二把交椅
在過去的四年中,彭斯一直是美國總統川普非常幹練的副手,不僅領導團隊,確定行政部門的重要任命,而且還是與媒體順利溝通的副總統。在多數情況下,他避免出風頭,儘管最近在領導白宮對抗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中的角色,讓他引起了更多關注。
彭斯到白宮的旅程始於2016年7月,當時他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家中與川普見面,並被邀請參與選戰。他的加入並不令人意外。作為前印地安納州長,彭斯是在華盛頓的社會保守派人精英人士的最愛。
在被任命為副總統前,彭斯曾公開批評川普的一些政策,比如形容稱川普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的提議是「冒犯性的,違憲的」。
但現在被視為忠實的第二把交椅,很少對總統提出批評。
副總統候選人:力求為總統搭檔加分
通常來說,副總統候選人在大選過程中有三個「高光時刻」:當總統候選人宣佈搭檔人選時、副總統候選人在黨代會接受提名時,以及副總統的選前辯論。
全國直播的副總統辯論在1976年首次舉行,跟總統辯論有三場不同,副總統辯論通常只有一場,主題圍繞總統候選人及其方針政策。
副總統辯論的收視率通常不如總統辯論,然而,2008年拜登與性格乖張的共和黨人裴琳展開交鋒,其收視率超過了當年的總統辯論。
戈斯坦預期,本屆副總統辯論也會頗有看頭。
參議員賀錦麗在國會以在聽證會中提問強硬著稱,此前在黨內初選辯論中也出盡風頭。「她需要在辯論中將自己介紹給全國選民,」戈斯坦說。
而現任副總統彭斯在四年前的辯論中表現不俗,他此前還曾擔任政治評論員,口才歷經考驗。「兩個都是政治傳播的高手,」戈斯坦說,「這場交鋒會很有意思。」
在副總統辯論之後,川普與拜登將在10月15日與22日舉行第二、三場總統辯論。
由於川普感染新冠病毒,目前尚不清楚辯論形式會否產生變化。
#政治 #國際
福特總統遇刺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下評論】《#誓血五人組》(Da 5 Bloods)
#以下有雷斟酌閱讀
「良心不會讓我去射殺自己的黑人兄弟,或射殺膚色較深在泥濘中挨餓的可憐人,以成就強大的美國。而且射殺他們做什麼?他們又沒罵我『黑鬼』,沒處私刑要弄死我,沒放狗咬我、沒剝奪我的國籍。」——拳王阿里。
上述這段對白,是非裔黑人名導史派克李在 NETFLIX 新作《誓血五人組》的開場,引用拳王阿里的真實歷史畫面與談話,此開場近一步延伸,立刻明瞭拳王阿里背後的意義是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的Icon(象徵),這段話更是拳王阿里反對越戰的直接宣言。
史派克李延續上一部作品《黑色黨徒》的風格,開場便開宗明義地使用歷史畫面,將砲管對準美國歷史上的戰爭污點——「不知為何而打的越戰」。在拳王阿里之後,《誓血五人組》呈現一段段黑人前往戰場的真實畫面,史派克李善用剪輯,靈巧地在其中倏地剪進阿波羅 11 號登月的歷程畫面,聽著旁白說起:「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是縹緲的登月計劃,人類對外太空虛無的想像;而越南戰場中流血、送命的軍人,則是血淋淋的真實,兩相對比之下,當時美國的登月輝煌,軍備競賽中的勝利,史派克李刻意並置越戰的失敗,更顯諷刺,這是史派克李熟稔剪輯的力量,送給觀眾一記當頭棒喝。
接著陸續出現平權運動領袖 Malcolm X、Kwame Ture、Angela Davis、Bobby Seale 等人,對法西斯主義的畏懼與擔憂,對種族歧視的憤怒,史派克李帶著觀眾直視這場貪婪、醜陋的戰役且同時映照出社會的動盪、紛擾,從短短不到五分鐘來看,史派克李已為全片定調。
若觀眾從《誓血五人組》的片頭直接回望 1960 年代,能發現美國社會經歷著諸多抗爭,導致人心惶惶,總統甘迺迪、平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等人遇刺;「女權」興起;「黑人平權」運動高漲,對抗傳統價值與反社會主流的「嬉皮」文化狂飆,這是瘋癲、反動的時代。當去年名導昆汀塔倫提諾選擇聚焦 1969 年震驚全美的曼森家族謀殺當紅女星莎朗蒂的血案時,史派克李則在今年交出了《誓血五人組》,選擇著眼越南戰爭,且從黑人視角看待。
從當時美國總統來看,以艾森豪資金援助南越算起,美國有四任總統與越戰較為緊密,艾森豪、甘迺迪、詹森、尼克森(接下來的福特基本上在做收尾撤軍的動作而已)。而美國民眾在六零年代末期,在一連串的美軍陣亡當中,開始質疑越戰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尼克森致力終結美軍對越戰的參與,靠著「結束越戰」的口號上台,不該打一場南越與北越自家的戰爭。
美軍在越南的叢林戰爭長達十餘年,而以越戰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更不勝枚舉,影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之一,當然是法蘭西斯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令人不勝唏噓的是,美國從越南撤軍 40 多年之後,《誓血五人組》幾乎可以宣稱是少數以非裔美軍士兵在這場戰爭中的經歷為主題的電影。從影視作品來看,非裔美軍似乎一直站在越戰衝突的局外人的位置,在軍事的貢獻上好似一種集體性的遺忘,猶如銷聲匿跡。然而,每一場美國參與的戰爭,非裔美人都曾在美軍服役,這些人不該被忘記,也該有影像提醒世界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
《誓血五人組》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不同於《現代啟示錄》的白人視角,這樣說並非史派克力反感於《現代啟示錄》,相反的,從《誓血五人組》中甚至可以發現史派克李多處向《現代啟示錄》致敬,例如主角們初到越南時去的酒吧,背景就是《現代啟示錄》的海報主題,甚至當主角老兵們坐上前往叢林的船時,背景音樂就放著《現代啟示錄》曾使用過的經典樂章〈女武神的騎行〉。
《誓血五人組》描述四位非裔越戰老兵相隔數十年後,重返越南的胡志明市,四位老兵表面要找尋當年戰死沙場的小隊長屍骨,但實際上卻想深入叢林,取回當年越戰時期偷埋的大量金條,藉以返回美國致富。
基本上《誓血五人組》是一部專屬於黑人的公路史詩電影,當年血氣方剛的英勇青年,經過歲月洗滌後轉為白髮蒼蒼的老人,然而,這些老兵就算帶著瘸腳的傷疾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到了熟悉的叢林,縱使地雷滿佈,仍舊對地形、環境記憶猶新,這是時間帶不走的歷史傷痛、戰爭遺毒,史派克李透過角色的傷痕,暗示越戰如同幽靈鬼魂般,纏繞著老兵,同時也籠罩於美國之上,揮之不去,也無法抹滅。
更驚喜的是,史派克李巧妙地透過攝影媒材的轉換,拉出今日與往昔的對比,電影中只要是「現在」的時空,畫面比例大都以 1.85 : 1 或 2.39 : 1 拍攝,進入回憶後,便限縮畫面比例,改以視覺風格較小的 1.33 : 1,藉此呈現出當時越戰壓迫、緊繃的氛圍,而本片攝影師Newton Thomas Sigel再透過 16 釐米底片獨有的顆粒色澤感,拉出舊回憶的時代感,光是媒材的轉換,便能窺見史派克李的用心。
有趣的是,這四位老兵的角色分別名為保羅、邁爾文、奧提斯和艾迪,而小隊長名為諾曼,早已戰死沙場,但中文片名《誓血五人組》,缺一人才成五人,這第五人,就由保羅的兒子大衛補上,當然也能視做跨世代的傳承。而保羅、邁爾文、奧提斯和艾迪和大衛,更是成立於 1960 年代並走紅的黑人團體《誘惑合唱團》初代成員的名字,順道一提,諾曼則為其製作人。《誘惑合唱團》雖然是黑人組成,但歌曲打破種族藩籬,紅極一時,史派克李透過虛構的角色名稱相呼應,成為特別的弦外之音,歌曲能撫慰、震撼人心,影像同樣也能,兩者間的呼應,史派克李的用心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誓血五人組》當中,配樂上也使用了多首黑人靈魂樂歌手馬文蓋伊的音樂,這當然是本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也讓黑人力量(Black Power)更加凝聚,透過歌聲傳唱。
不過,《誓血五人組》並非一味強調黑人至上的作品,老兵保羅戴著標誌「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帽子,支持圍牆政策,顯而易見,黑人保羅是支持川普的非裔族群,史派克李更安插了一段黑人與越南人在水上市場起衝突的戲碼,藉此能感受出史派克李筆下的角色有血有肉,也不全然那麼「政治正確」。
黑人老兵受困於當代社會,畫地自限,希冀美國再度偉大,也能是川普的擁戴者,對此,史派克李展現同一群體中的多樣性,並非故步自封的天真認為黑人就不會、不該是川普支持者,反過來說,藉著攝影機,史派克李可能更希望觀眾去傾聽這些人的聲音,看見不同,才有機會跨出同溫層,找到改變與和解的可能,史派克李一直對他自己的角色,抱著某種理解,也邀請觀眾去理解。
而在這四位老兵加上一名青年的公路歷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找到小隊長諾曼的屍體,眾人找到諾曼後,在諾曼早已化為骷骨的荒野中,向神禱告,史派克李特此將鏡頭從特寫拉往遠景的空鏡頭,精準利用鏡頭語言的轉換,致敬其餘越戰已死的無名英雄(特寫專注於個人情緒,遠景空鏡頭則有精神層面上的象徵),此時此景,都是對於越戰的弔念與哀愁,史派克李情緒給的飽滿且立體。
在此過後,影片調性急轉直下,發現諾曼屍體同時,眾人也找到了金條,於是在金條的利益薰心之下,角色開始在立場上有了偏移,原本果敢的團結一心,成了貪婪的暗算鬥爭,史派克李筆鋒一轉,《誓血五人組》成了一場刺激、大逃殺的風格類型電影。
而在這五人組於檯面上的爭奪之外,檯面下也有另外一股力量對金條虎視眈眈,觀眾透過全知視角,發現越南人也有意爭奪金條,而越南人背後,則是法國人指使(法國殖民過越南),於是在電影中的當代敘事線,非裔黑人、越南人、法國人的三方角力,都能一步看作是殖民主義到現今的政治解讀,史派克李游刃有餘地整合、拆解各方勢力,這是史派克李調度多線並進的導演功力所在。
精彩的是,在角色一個接一個死於非命時,觀眾也能發現,當年諾曼戰死沙場的主因,是保羅開槍誤殺,在保羅覺醒的過程中,史派克李打破第四面牆,讓角色與觀眾對話,同時讓保羅與諾曼在虛幻中相見(保羅中了蛇毒才能在恍惚中看見諾曼),在如夢似幻中,諾曼原諒保羅,也解了纏繞保羅心中一世的悔恨,最終保羅雙手一攤,誠實面對死亡,這是史派克李給予的救贖,也是對角色的溫柔。
綜觀全片,《誓血五人組》對於種族議題的力度,每一場戲、每一句台詞都是直球對決,且史派克李雜揉各類型的影像,鏡頭語言豐富、視覺風格強烈,在公路類型中醒覺、成長、找到救贖,並與人性對抗,重口味卻不鹹膩、直通人心,進而反思越南戰爭。史派克李透過手中的鏡頭直面剖開美國底下的醜陋面紗,其情緒是鏗鏘有力,如同片中「美國欠我們的」那句台詞一樣,擲地有聲。
最終,《誓血五人組》結尾收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逝世一年前的真實演講畫面,提到:「為了拯救美國的靈魂,我們認為不能短視近利,只為黑人爭取到某些權利就自滿,而是要堅信美國永遠不會獲得自由和解放,除非我國奴隸的子子孫孫能完全掙脫,依舊如影隨形的桎梏。就某方面而言我們都認同蘭斯頓休斯——哈林區的吟遊詩人所寫的詩:『是啊,我說得直白一點,美國從未是我所期待的美國,但我鄭重發誓,它將來會是我理想中的美國!』。」
開場是拳王阿里,結尾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史派克李透過兩名黑人平權運動且反越戰的英雄做出首尾呼應,更將真實歷史畫面和虛構故事合一,將劇情片與紀錄片兩者形式疊合,強調了這部作品的真實性,可謂神來一筆。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段宣言可以識讀史派克李現今對美國的態度,從電影拉回現實,美國目前正處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平權抗爭風暴之中,歷史過了幾百年,種族歧視的警察暴行等事件一再上演,美國或許正搖搖欲墜;美國或許離平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美國或許永遠抵達不了和平彼岸,但史派克李仍舊期許美國能成為理想中的樣貌,堅定帶著各種膚色的觀眾共同見證。
#史派克李 #NETFLIX #BlackLivesMatter
福特總統遇刺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新版:加入字幕及高清相片)舊金山市政廳(San Francisco City Hall)是美國舊金山市政中心的政府辦公大樓,學院派建築風格(Beaux-Arts),興建於1913年到1915年的城市美化運動中,其巨大的穹頂名列世界第5位。目前的市政廳建築是為了取代徹底毀於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的舊市政廳。它的圓頂模仿巴黎榮軍院的巴羅克穹頂,高達93.73迷,比美國國會大廈高14英寸,直徑366英尺。1954年,喬•狄馬喬和瑪麗蓮夢露在市政廳結婚。
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是美國舊金山的地標。它跨越聯接舊金山灣和太平洋的金門海峽,南端連接舊金山的北端,北端接通加州的馬林縣。金門大橋的橋墩跨距長1280.2米,建成時曾是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懸索橋,寬度27.5米,雙向共6條行車線,橋身呈褐紅色,金門大橋擁有世界第四高的橋塔,高達227.4米,全橋總長度是2737.4米。金門大橋橋身的顏色為國際橘,因建築師艾爾文•莫羅認為此色既和周邊環境協調,又可使大橋在金門海峽常見的大霧中顯得更醒目。由於這座大橋新穎的結構和超凡脫俗的外觀,它被國際橋樑工程界廣泛認為是美的典範,更被美國建築工程師協會評為現代的世界奇跡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上鏡的大橋之一。
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海港區,是一座建於1915年的紀念性建築物,最初是為了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展示藝術作品而建造的。這是博覽會少數僅存且唯一保留於原址的建築物。藝術宮曾於1965年重建,人工湖和走道的整新,以及加強建築的耐震強度直至2009年初才完成。
美國國會大廈(United States Capitol),別稱國會山莊,是美國國會所在地,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坐落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東端。在地理上,美國國會大廈位於華盛頓特區偏東處,但常被看作華盛頓特區及美國的政治中心。華盛頓特區建築物地址的東西南北,都是以國會大廈作為基準。大廈最初由威廉•桑頓博士設計,該建築以一個圓形大廳上的圓頂以及它的兩翼作為標記。每一翼作為一個議會的所在地,北翼是美國參議院,而南翼則是美國眾議院。它是一個典型的新古典式建築。國會大廈是一幢全長233米的3層建築,以白色大理石為主料,中央頂樓上建有出鏡率極高的3層大圓頂,圓頂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銅雕像。
福特劇院(Ford's Theatre)是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劇院,位於西北區10街511號。1865年在4月14日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此遇刺,在街對面的彼得森住所死亡。此處原為第一浸信會教堂,建於1833年。1861年教堂遷往新址後,此處改為劇院,但次年就毀於火災。1863年重建。林肯遇刺後劇院被封,禁止演出。該劇院後來被用作倉庫和辦公樓,在1893年6月9日部分坍塌,造成22人死亡。1968年修復後重新開放。21世紀初再次修復,於2009年2月12日林肯誕辰二百周年時開業。彼得森住所和劇院現在作為「福特劇院國家歷史遺址」加以保護。

福特總統遇刺 在 《歷史巧合的謎團》 ~如果能夠的話, 歷史老師會解釋這些嗎 ... 的推薦與評價
兩位總統都在星期五遇刺 ... 兩人遇刺身亡後總統繼任者都是南方人而且都姓詹森 ... 甘迺迪是在′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林肯′牌轎車上被暗殺的 ... <看更多>
福特總統遇刺 在 子彈未擊發! 美前總統福特險遭暗殺|歷史上的今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帶您來回顧歷史上的今天,1975年9月5號,美國 總統福特 遭一名女刺客開槍襲擊險些喪命,1977年9月5號,美國發射航海家1號太空船,它是有史以來距離地球 ... ... <看更多>